矿物质与人体健康汇总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汇总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汇总

高级营养师结业论文论文题目:矿物质与人体健康姓名:张红娟

准考证号:

目录

一、摘要... .......... .......... (3)

二、关键词... .......... .......... (3)

三、前言......................... (3)

四、正文......................... (4)

五、参考文献......................... .. (13)

六、致谢......................... .. (13)

一、摘要:矿物质元素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全方位作用,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合理地补充矿物质,是减少疾病的关键.

二、关键词:矿物质;健康

三、前言:

矿物质元素,是指人体组织中除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出现的碳,氢,氧,氮以外的其他各种元素,无论存在形式如何,含量多少,皆称之为无机盐或矿物质.矿物质的生理功能:①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②调节机体酸碱平衡和细胞间溶液的平衡;③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④是机体很多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酶系中的铁.甲状腺中的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的硒和维生素B12中的钴等;⑤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和组成成分.

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丢失,因此每天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以维持人体良好的健康状况.正常人在摄入正常膳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从各种食物中获得足量的矿物质,一般不会缺乏,但在个别地区,由于中某些元素的缺乏,使水和食物中此种元素不足,引起某种特殊元素的缺乏.人体比较容易缺乏钙.铁.碘.锌等矿物元素,特别是生长发育的儿童和乳母易于缺乏,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矿物元素对人体有一个适宜的量,摄入量不够,会引起缺乏症;摄入过多则可引起中毒症,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需要量到中毒量之间的范围较窄,应特别注意保持适宜的摄入量

1.钙的作用

钙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常用量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占人的体重的1.5%∽2%.正常成人内的99%存在于骨骼;骨骼之外的钙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如血液的凝固。神经肌肉的正常活动,酶的功能及激素的分泌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中钙的供给量为:1-6个月婴儿:400-500毫克;7-12个月婴儿:500-600毫克;1-3岁:幼儿600-700毫克;3-10岁儿童:800毫克;10-12岁:儿童1000毫克;13-18岁青少年:1200毫克;成年人及:落忍00毫克;:孕妇1000-1200毫克;哺乳期妇女1500毫克.摄入充裕的钙可防治营养缺乏病,还可能有利于减少一些慢性病的发生。但是,摄入过量钙也会产生不良作用,主要的危害有:①可能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②产生高钙血症.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③钙与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如抑制铁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影响镁代谢、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等.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成人最大可耐受量为2000毫克/日.

机体钙缺乏主要是骨骼病变.儿童如果长期钙摄入不足,可引起生长缓慢、新骨结构异常、骨钙化不良、骨骼变形,严重的可发生佝偻病\软骨病,因此,应注意对孕妇、乳母和幼儿补充足量的钙.成人钙缺乏的表现为骨质疏松,这种病在老年人中尤为多见,此时要注意补钙,以保持骨钙的含量,预防骨质疏松.

膳食中的钙能否被肠道吸收,也是影响钙营养状况的因素之一.维生素D可促进5的吸收;食物中的草酸、植酸等可与膳食中的钙结合成难溶解的盐类,将阻碍钙的吸收,过量的磷酸盐也会防碍膳食中钙的吸收.

钙的良好来源是奶类和奶制品,奶中钙的含量不仅较高,而且吸收利用好;甜菜.啤酒.酵母.甘蓝.大马哈鱼.大豆.豆腐。水芹菜也是钙的最佳食物来源.一般来说动物食品中的钙比植物性食品中的钙易于吸收和利用.另外,在注意钙摄入的同时,对于阳光照射不足的老人和儿童,还应注意补给适量的维生素D.

2.铁的作用

铁的生理功能是作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几含铁酶等的组成成分,在携氧.电子传递。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男性每日膳食参考摄入量为15毫克,女性为20毫克,老年人为15毫克。健康人每天摄入25-75毫克铁不致有害,但摄入过多可致中毒.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成人每天可耐受量为50毫克。铁缺乏可分为3个阶段:首先,铁的贮备减少,但无功能性损伤,表现为血浆铁蛋白低于12皮克/升;第二阶段出现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原卟啉水平上升,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工作能力可能受损;第三阶段出现缺铁性贫血,总血红蛋白低于正常人水平,严重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是小红细胞急低血红蛋白。

易发生铁缺乏的年龄段有4个:①6个月-4岁,原因是受幼儿消化能力的限制,很多含铁高的食物不适宜儿童食用,而适宜儿童食用的食物,如牛奶等铁的含量低,儿童身体生长又快,体内铁储备少;②青少年早期,此时生长快速,红细胞数量增加及肌红蛋白贮备均需要较多的铁;③女性生育期,由于月经丢失的铁质的不到及时补充;④妊娠期,母体的血容量增加,胎儿的需要及分娩时丢失血液等.另外,铁的摄入量不足或吸收利用障碍也可造成铁缺乏。铁缺乏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短,学习和认知能力下降,智力发育受损,贫血,严重贫血可致死亡。孕妇贫血可出现早产.胎儿低体重及胎儿死亡.

铁广泛分布于各类食物中,畜禽肉类、蛋类.蔬菜类和谷类是铁的主要来源.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高,谷物和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要低于动物性食物;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可增加铁的利用率,麦麸.茶叶中的多酚类及抗酸剂等可能减少铁的吸收.

3.钾的作用

正常成人体内钾的含量约为2克∕千克体重,男子略高于女子.体内98%的钾存在于细胞内.其主要生理功能有:①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代谢过程需要钾离子参与;②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③维持身神经肌肉和心肌的正常功能,心肌细胞内外的钾浓度对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有密切关系;④对维持正常血压有一定作用,补钾对高血压者有降压作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适宜摄入量,成人为2000毫克,婴幼儿为500∽1000毫克,儿童和青少年为1500∽2000毫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2500毫克,体内钾过多可出现毒性反应,体内钾过多可使心肌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受抑制,导致细胞内碱中毒和细胞外酸中毒等,神经肌肉系统表现为极度疲乏软弱,四肢无力,肌肉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严重时可发生吞咽,呼吸及发音困难,甚至呼吸肌麻痹而骤死;心血管系统可见心率缓慢,心音减轻,心律紊乱等.一摄入正常膳食不会导致钾过多,仅在有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才可发生.因此中国营养学会未制定成人的最大可耐受量.

钾缺乏可引起神经肌肉,消化,心血管,泌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和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及瘫痪,心律失常,横纹肌肉裂解症及肾功能障碍.正常进食的人一般不易发生钾的缺乏,缺钾的原因是摄入不足或损失过多.

大部分食物都有钾,但蔬菜和水果是钾最好的来源.每100克谷物中含有钾约100∽200毫克,豆类中含钾约600∽800毫克,蔬菜和水果中200∽500毫克,肉类中含量约为150 ∽300毫克,鱼类中为200∽300毫克.每100克食物含量高于800

毫克以上的食物有麸皮.赤豆.杏干.蚕豆.扁豆.冬菇.黄豆.竹笋.紫菜等.

4 .钠的作用

成人体内钠含量大约占体重的0.15%.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①调节体内水分,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体内水量的恒定;②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平衡;③维持血压正常,钠摄入量与血压有关,减少一定量的钠摄入,可使血压高者的血压下降;④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钠、钙、镁等离子的浓度平衡,对于维护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是必需;⑤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谢等均需要有钠的参与。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适宜摄入量,成人2200毫克,婴幼儿为200∽900毫克,儿童和青少年为1000∽1800毫克孕妇和哺育期妇女为2200毫克。正常情况下,钠摄入过多并不蓄积,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肾功能不良,钠摄入过多可导致毒性作用;长期摄入较高量的食盐,有可能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尽管摄入过多的钠对机体产生不良后果.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制定最大可耐受量,因此中国营养学会未制订成人及其他生理阶段的最大可耐受量。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不易缺乏,但在禁食、少食,膳食钠限制过严,摄入量非常低以及高温、重体力劳动、多量出汗、胃肠疾病、反复呕吐、腹泻等情况下,可使钠过量丢失;另外在肾病、胃肠外营养、利尿剂的使用等情况下,可引起钠的缺乏。钠的缺乏在早期症状不明显,血钠过低渗透压会下降,细胞肿胀;当缺钠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肌肉痉挛、疼痛反射消失,以至于淡漠、木僵、昏迷、外周循环衰竭、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人体钠的主要来源为食物,食盐(NaCl)是人体获得钠的主要来源。钠在小肠上部吸收,几乎可全部被吸收。

5.碘的作用

碘是甲状腺素的组成部分,生理功能主要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的。甲状腺素

具有促进物质分解、产生热量、保持体温等功能。甲状腺素还有促进体格发育、促进胎儿和儿童脑发育等功能。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参考摄入量,成人为150微克,孕妇和乳母200微克,婴幼儿为50微克,儿童为90∽120微克。摄入过量碘可能与发生碘性甲亢有关,每天摄入200∽500毫克/千克体重的碘可导致各种实验动物的死亡,健康成人每天摄入2毫克碘尚无异常反应。但为安全,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成人最大可耐受量为每天1000微克。

碘缺乏时可产生严重智能异常的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碘的来源,主要是海产品、饮用水和吸入海面升华的含碘化物的雾气等,在内陆地区的动、植物制品中也含有一定的碘。各种植物和水中碘的含量,主要决定于地理化学环境。人体碘的摄入量还与饮食方式和食品制作方法有关。我国现规定用强化碘盐来预防碘缺乏。

食物和水中的碘主要以无机碘化物的形式存在,少部分与有机氨基酸结合。碘可快速且几乎完全地为机体吸收,并运送至甲状腺以供给甲状腺激素。碘的排泄主要通过蜒腺、胃腺及肾脏分泌排泄入胃肠道和尿中,从汗中也可排出一定的碘,所有被排入胃肠道的碘可以被重吸收。哺乳期妇女经乳汁分泌一定的碘。

6.锌的作用

锌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遗传有密切的关系,对维持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和味觉功能有重要作用,还与激素的合成、储存和分泌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参考摄入量,成人为15.5毫克,成人女子为11.5毫克,孕妇在孕中、后期增加5毫克,哺乳期妇女则应增加10毫克。摄入过量可能对机体产生毒性,当一次摄入2可或更多的硫酸锌时,可出现胃肠道刺激和呕吐的症状;每天摄入60毫克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与代谢,因此,成人的最大可耐受量为每天45毫克。

锌缺乏的症状,主要的是食欲减退、发育迟滞、免疫功能障碍;男性缺锌可导致性功能减退;血锌底下的外伤患者补锌可促进伤口愈合。

人体锌的来源有两个途径:水和食物.水中含有少量的锌,但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提取.肉、肝、蛋、海产品,尤其是牡蛎中的锌可利用率高,而谷类及其制品的锌利用率低。膳食组成对膳食锌的生物利用率也有影响,食用粗面或全麦面包时,锌的吸收率降低;相反,食用白面包、肉类、牛奶、豆制品时,锌的吸收率提高;植物酸和膳食纤维可影响锌的作用。人体吸收的锌有相当一部分储存于骨骼和肌肉里,但这些储存量的动用较慢。机体的过量锌,主要通过胃肠道排泄。

7.硒的作用

硒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抗氧化,多种有氧化还原作用的酶含有硒,具有消除体内过多的过氧化物、保证肌机体的氧化—还原体系平衡的作用;硒还具有强的抗肿瘤作用,并在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碘的代谢(作为甲状腺素代谢相关的酶的组成部分)及拮抗重金属的毒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参考摄入量,成人为50微克,乳母为65微克,婴幼儿为15∽25微克,儿童为25∽35微克.摄入过量的硒可致中毒,每天服用硒酸钠形式的硒1毫克,连服2年可出现指甲增厚、易碎、皮肤分泌物中有蒜味。在美国有13人一次服用了含27.3毫克硒的膳食,发生了中毒,其症状包括恶心、腹泻、腹痛、指甲和头发改变。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成人最大可耐受量为400毫克。

硒缺乏将罹患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克山病是一种以多发性心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地方性心肌病;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它主要发生于青少年,严重的影响骨发育和日后劳动生活能力.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均具有地区性分布,我国的硒缺乏病只出现在东北到西南的一条很宽的低硒地带中。在肠外营养液中未补硒的病人中,发现血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降低,有的出

现类似克山病的心肌病变,有的出现骨骼肌疼痛和萎缩。

硒的良好来源是海洋食物和动物的肝、肾及肉类;谷物和其他种子的硒含量依赖它们生长的土壤环境的硒含量,因环境的不同而差异较大;蔬菜和水果的含硒量甚微;饮用水中的含硒量也较少。

8.铜的作用

铜的主要生理功能可归纳为:

(1)维持正常的造血机能,铜参与铁的代谢和红细胞与骨骼细胞的形成,铜缺乏时红细胞产生异常.

(2)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交联,在皮肤和骨骼的形成、骨矿化、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结缔组织完善中起着重要作用.

(3)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缺铜可导致脑组织萎缩,灰质和白质变性,神经原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等

(4)促进正常黑色素形成及维护毛发正常结构.

(5)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含铜的铜蓝蛋白是几种自由基的清洁剂,可保护易被氧化和破坏的不饱和脂肪酸.

此外,铜对胆固醇和葡萄糖代谢、心脏功能、免疫功能、激素分泌等也有影响,作用机制尚不太清楚。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适宜摄入量,成人为2.0毫克,婴幼儿为0.4∽1.0毫克,儿童和青少年为1.2∽2.0毫克,妊娠及哺育期妇女不需另补。铜对于大多性哺育动物毒性不大,但摄入过量依然可致中毒,人体急性铜中毒主要是由于误食铜盐或食用与铜容器接触的食物或饮料。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成人最大可耐受量为8.0毫克。

铜的缺乏常常与其他营养缺乏同时存在。其临床表现为:

缺铜性贫血,红细胞生成障碍,中粒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减少,骨髓象改变.

严重的骨矿物质减少、骨骼缺陷,X光显示骨质疏松,易发身发生骨折

毛发色素及结构异常、神经系统改变、血清中胆固醇浓度增加等

厌食、腹泻、肝脾肿大、生长停滞、精神为萎靡等

引起心脏和动脉组织强度和弹性降低等表现

铜的食物来源广泛,动物的肝脏、海产品、坚果类、豆类及发芽的谷物种子中铜含量较多,奶类和蔬菜中铜含量较少,水中铜浓度变化较大、因此,长期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应注意铜的营养状况.

9.鳞的作用

磷也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人体内磷的80%以上存在于骨骼,是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物质,骨骼中的磷与钙结合,钙与磷在骨骼中的比例略大于2:1,而且相当稳定;磷还是细胞的膜与核酸的构成成分,并且磷也参与生命活动的很多代谢过程。磷的生理功能有:①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原料;②是核酸.蛋白质、酶和细胞的各种膜的构成物质;③参与重要的代谢过程;④磷酸盐组成缓冲系统,参与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磷的适宜摄入量,成人为700毫克,婴幼儿为150-500毫克,儿童、青少年为500-1000毫克。磷摄入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使细胞外液磷浓度过高,产生高磷血症,可对骨骼产生不良作用.高林磷摄入可干扰钙的有效吸收,膳食中的钙:磷比值宜在1∽1.5之间较好.因此,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成人最大可耐受量为3500毫克/日.

正常人摄入正常膳食一般不会引起磷缺乏,一般膳食中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也是磷的主要来源,食物几乎都含有磷,所以人类由于膳食的原因而引起磷的缺乏是很少见的。不过,早产儿仅喂羊母乳可能发生磷缺乏,因为人奶的含磷量不足以适应这类婴儿骨骼矿化的速度,如不外添磷质,就会发生低磷佝偻病。磷缺乏可导致骨质丢失,出现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佝偻病和骨软化、全身虚弱、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磷在食物中的分布很广,它是与蛋白质并存的,无论动物性食物或植物性食物,

在其细胞中都含有丰富的磷,瘦肉、蛋、奶和动物的肝、肾含量都很高,海带、紫菜、芝麻酱、花生、干豆类、坚果、粗粮等含磷也较丰富。但谷物中的磷为植酸磷,不经过加工处理,吸收利用率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多聚磷酸钠在小肠中被水解成正磷酸而被吸收。

10.镁的作用

正常成年人体内镁的总量约为25克,其中60%∽65%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其余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镁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健康的人血浆镁含量保持恒定,主要靠肾脏来调节。

机体内许多生理过程都需要镁的参与或镁进行调节,其主要生理功能为:①激活多种酶的活性,镁是体内300余种酶的激活剂,对葡萄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的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调节许多激素、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对细胞产生调控作用;②保持细胞钾和钙的浓度,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③维持骨骼生长,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④在肠道中促进水分滞留,具有导泻作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镁的适宜量,成人为350毫克,婴幼儿为30∽150毫克,儿童和青少年为250∽350毫克,孕妇和哺乳为400毫克。在正常情况下,肠、肾及甲状腺等能调节镁的代谢,一般不会发生镁中毒。高镁血症可引起低血钙,可影响骨质形成和血凝时间。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成人最大可耐受量为700毫克/日。

镁缺乏的症状有:①可导致血清钙浓度显著下降,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常见肌肉震颤、手足抽搐.反射亢进、共济失调,有时出现听觉过敏和幻觉,严重时出现谵妄.精神错乱、定向力失常,甚至惊厥.昏迷;②可引起心脏房.室早搏,房颤以及室性心动过速,多数有血压升高,四肢发冷而呈青紫色,自觉麻木,心电图呈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较为多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与镁有关,镁在血压调节方面也可能起重要作用;③可导致骨质疏松,影响骨细胞功能;④使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降低,中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补充镁可以改善葡萄糖耐

量。

镁的最佳食物来源:糙米、绿叶菜、密糖、坚果、豌豆、大豆等.

五、参考文献

1、食品营养与卫生[M]高等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2、长寿饮食新要[Z],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3、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致谢

中医学院:胡敏老师;营养师培训中心:文老师

食品营养与健康 3-1.2.3 氮平衡与营养不良、蛋白质供给与来源

3-1.2.3 氮平衡与营养不良、蛋白质供给与来源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氮平衡与营养不良及蛋白质供给与来源。 我们人体在完全不摄入蛋白质的情况下,每天仍然会经尿液、粪便、皮肤、毛发、分泌物和黏膜脱落等途径排出一定量的氮,这样所产生的氮消耗量,称为“必要的氮损失”(ONL)。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蛋白质仍然在分解和合成。 氮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摄入的氮量和排出的氮量的关系,常用于了解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评价人体蛋白质的营养状况。 B=I-(U+F+S) 式中:B——氮平衡;I——摄入氮;U,F,S—排出氮(U-尿氮;F—粪氮; S——皮肤氮) 大家从公式中可以看到,氮平衡等于摄入氮减去从尿液,粪便和皮肤中排出的氮。(可添加图片或动画) 其中,氮平衡的关系有三种。 第一种是,当摄入氮和排出氮相等时为零氮平衡,表示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处于平衡状态。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正常健康成年人身上。但实际上只有摄入氮的量比排出氮的量多5%时机体才处于平衡状态。 第二种关系是,当摄入的氮多于排出氮时,则为正平衡,表示蛋白质的合成大于分解。 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妇女怀孕、疾病恢复时,以及运动、劳动等需要增加肌肉时,均应保证适当的正氮平衡,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但是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如果长期维持在正氮平衡,则会使过多的蛋白质转化为脂肪储存而导致能量过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长肉肉了。 第三种关系是,摄入氮少于排出氮,则为负氮平衡,表示蛋白质的分解大于合成。 当人在饥饿、创伤、疾病及老年时,一般会处于负氮平衡,应当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下面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蛋白质营养不良。

人体成分分析

BIA百斯人体成分分析讲义050117 1生物体电阻抗原理(BIA) 是一种通过电学方法测定人体水分的技术。将微弱的交流电流信号导入人体时,电流会随着电阻小,传导性能较好的体液运动。水分的多少决定着电流通路的导电性,这个可用叫做阻抗的测定值来表示。阻抗是当电流存在时干扰的力量。以测定阻抗来算出人体构成成分的一般原理是利用人体水分与身高成正比,与人体阻抗成反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成正比,与横截面成反比。在人体中,导体的体积可看作人体水分。 2机体成分分析&水分分析 健康的肌肉含有73.3%的水分。水分的分布就意味着肌肉的分布。也就可以比较柱型图表的长度, 来得知肌肉的分布。但应注意的是肾脏有疾病或不是健康人的情况,与肌肉含量是无关的。这时要参老浮肿测试的值。 人体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物质构成了体液。成年男性的体液重一般为体重的60%;女性约为 细胞内液 40% 血浆5% 细胞外液 20% 组织间液15%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健康人细胞内外液的比总是维持在2: 1,所以“细胞外液/人体水分含量”为0.30-0.35时,可以看作是健康状态。浮肿指的是细胞外液的增加。各种疾病影响水分分布,肌肉衰退的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情况,或由于长时间站立及疲劳都可引起身体浮肿。这些情况,最好第二天重新测定以下,若还不回复正常,那么最好接受精密检查。当浮肿检测栏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身体评估将不出现分数。对人体水分分布有影响的因素都对阻抗测定有影响,如洗澡,锻炼后等。锻炼后,人体水分会更多的集中在手臂和腿,以提供营养并将废物带走。 构成身体的人体成分可分为水,蛋白质,体脂,无机物四种。这些成分在人体中会因为性别与个人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大致为55: 20: 20: 5。在这些人体成分中,如果知道人体水分含量和人体脂肪含量,就可以分别求出这四种各自的成分量。无机物主要是骨头的重量;蛋白质和无机物的量叫去脂肪重量。 体重受饮食,衣服,体内食物的影响。这些因素对阻抗没有影响。小便前后会有一些差异。小便后,脂肪量会减少0.2-0.3kg,这是由于在内脏器官中的水分不能成为电流的通路,所以BIA把它当成了人体脂肪。同样,食物被吸收前当作人体脂肪,开始吸收进入血液内就被当作水分。一天中大约有1.5kg的体重随着上午和下午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直正意义上的体重变化,也不是直正的人体成分变化。所以为了精密的分析,测定的时候最好是空腹,而旦去过卫生间,穿较轻的衣服。测定人体脂肪的最佳时间是下午5-6点。但分析人体成分的最好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营养与人体关系,营养重要性

一、六大营养素与人体的关系 健康是美容的基础,而健康与营养息息相关,因为物质与精神统一的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命现象,成千上万个生物化学反应,每时每刻都在体内进行,维持这一切的过程就是营养,六大营养素在人体内各司其职,有构成人体的物质没有进行代谢的物质,有的作为人体活动的能量,有的参与调节生理活动,健康的人体需要全面的营养。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成年人体内约含蛋白质17%,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的任何一种细胞,组织、和器官都有蛋白质构成,人体内的蛋白质有10万多种。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参与肌肉收缩。 2、催化,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是通过生物催化酶的参与而完成的,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蛋白质。 3、组成结缔组织,软骨,肌腱,毛发皮肤等结缔组织都是以蛋白质做为主要成分。 4、免疫,蛋白质还是人体激素和抗体的组成部分。如甲状腺、性激素、促成长激素,催乳激素。 5、运载血液运输脂肪时由蛋白质与脂肪结合形成脂蛋白质形成输送。 6、遗传任何生物都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这中复制称为遗传,蛋白质是遗传因子的主要成分。 功能: 当人体能量摄入不足时,蛋白质可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4。1千卡热能。 蛋白质的质量,蛋白质的需要量取决于蛋白质的质量,与人体蛋白质组成越接近的食物蛋白,质量越好,因为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氨基酸后被吸收,蛋白质的组成状况决定蛋白质的质量,因为人体内有些氨基酸可以相互转换,而有八种氨基酸,人体是不能转换的,这在营养学中称为必须氨基酸,而这8种只能由食物中摄取,食物中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尤其是必须氨基酸的种类与数量),越接近人体利用率质量越好,可利用价值越大。 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的来源是瘦猪肉(牛肉)鸡肉黄及水产品等,这类蛋白质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不但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并能促进生长发育,属于完全蛋白质。 植物性蛋白质的只要来源有各种豆类,杂粮及米面等,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比较全。但是含量不均,可以用于维持生命,但是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属于半完全蛋白质,谷物中的黄豆及其豆制品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其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都很高。 人体需要量 人体对蛋白质的最低需求量是每日30—45克,但是需求量并不等于供给量,因为有蛋白质质量和人体吸收利用的等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推荐的供给量是:成人美千克体重每日供给1-1。5克,一般男子每日应供给75克。女子每日应供给70克。 蛋白质摄入量与人体的关系: A、蛋白质供给量不足,当蛋白质摄入量长期不足,人体会出项生长缓慢,体重下降,贫血等现象,皮肤也会相对松弛,缺乏弹性,容易产生皱纹。 B、摄入过量蛋白质摄取过多,在体内也会以脂肪的形成贮存起来,使人发胖,加重消化系统,肝脏及肾脏的负担。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高级营养师结业论文论文题目:矿物质与人体健康姓名:张红娟 准考证号:

目录 一、摘要 (3) 二、关键词 (3) 三、前言 (3) 四、正文 (4) 五、参考文献 (13) 六、致谢 (13)

一、摘要:矿物质元素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全方位作用,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合理地补充矿物质,是减少疾病的关键. 二、关键词:矿物质;健康 三、前言: 矿物质元素,是指人体组织中除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出现的碳,氢,氧,氮以外的其他各种元素,无论存在形式如何,含量多少,皆称之为无机盐或矿物质.矿物质的生理功能:①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②调节机体酸碱平衡和细胞间溶液的平衡;③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④是机体很多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酶系中的铁.甲状腺中的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的硒和维生素B12中的钴等;⑤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和组成成分.

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丢失,因此每天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以维持人体良好的健康状况.正常人在摄入正常膳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从各种食物中获得足量的矿物质,一般不会缺乏,但在个别地区,由于中某些元素的缺乏,使水和食物中此种元素不足,引起某种特殊元素的缺乏.人体比较容易缺乏钙.铁.碘.锌等矿物元素,特别是生长发育的儿童和乳母易于缺乏,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矿物元素对人体有一个适宜的量,摄入量不够,会引起缺乏症;摄入过多则可引起中毒症,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需要量到中毒量之间的范围较窄,应特别注意保持适宜的摄入量 1.钙的作用 钙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常用量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占人的体 重的1.5%∽2%.正常成人内的99%存在于骨骼;骨骼之外的钙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如血液的凝固。神经肌肉的正常活动,酶的功能及激素的分泌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中钙的供给量为:1-6个月婴儿:400-500毫克;7-12个月婴儿:500-600毫克;1-3岁:幼儿600-700毫克;3-10岁儿童:800毫克;10-12岁:儿童1000毫克;13-18岁青少年:1200毫克;成年人及:落忍00毫克;:孕妇1000-1200毫克;哺乳期妇女1500毫克.摄入充裕的钙可防治营养缺乏病,还可能有利于减少一些慢性病的发生。但是,摄入过量钙也会产生不良作用,主要的危害有:①可能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②产生高钙血症.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③钙与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如抑制铁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影响镁代谢、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等.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成人最大可耐受量为2000毫克/日. 机体钙缺乏主要是骨骼病变.儿童如果长期钙摄入不足,可引起生长缓慢、新骨结构异常、骨钙化不良、骨骼变形,严重的可发生佝偻病\软骨病,因此,应注意对孕妇、乳母和幼儿补充足量的钙.成人钙缺乏的表现为骨质疏松,这种病在老年人中尤为多见,此时要注意补钙,以保持骨钙的含量,预防骨质疏松.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发表时间:2014-10-31T12:51:05.39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9期上供稿作者:刘美珠 [导读] 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营养合理,心理健康向上,运动有度适量,那么健康长寿将不是梦想。 刘美珠 (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 636150) 【摘要】: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参与。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关键词】:蛋白质营养健康 一、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1、建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 人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蛋白质是其主要部分。新组织细胞的构成,细胞的繁殖、生长等都需要蛋白质做“建筑”材料。人体细胞要不断的更新,如肝细胞一个月更新一遍。衰老组织的更新、损伤后组织的修复都需要蛋白质。所以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作为构成和修补组织的“建筑材料”。 2、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体内蛋白质的种类数以千计,其中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无数的酶类。如果没有酶催化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如生长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等,它们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动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抗体能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的侵害。这些酶、激素、抗体都由蛋白质或其衍生物构成的,因此蛋白质有调节生理功能作用。 3、调节渗透压和体内酸碱平衡 当长期缺乏蛋白质时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液内的水分便渗入周围组织,造成营养性水肿。 4、供给能量 尽管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并非供给能量,但陈旧的或已经破损的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也会不断分解而释放能量。另外,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如有些不符合人体需要的,或者数量过多的,也将被氧化分解而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产生4千卡能量。即供能是蛋白质的次要作用。 二、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如果人体缺乏蛋白质,代谢率会下降、机体免疫力也会降低,将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您体内的蛋白质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导致腹泻,这可能是缺乏蛋白质最早出现的症状。因为构成肠黏膜和消化腺的蛋白质的更新速度最快。其次,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肝脏功能障碍,合成的白蛋白减少,降低了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内的水分不能进入血液,进而经肾脏滤过排出,就会出现水肿。蛋白质不足或缺乏还会产生贫血、女性月经障碍、哺乳期乳汁分泌减少,也会影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人也会日渐消瘦。丢失超过20%的蛋白质,生命将受到威胁! 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充足时,可以增强抵人体抗力。人体有各种抵抗疾病的机能,其中抗体及白血球与蛋白质的摄取密切相关,在正常状态下肝脏会制造球蛋白或抗体,这些都是保卫健康的战士,能吞噬各种细菌、细菌性毒素及病毒,使其变为无害。充足的蛋白质也有助于消化机能正常运作。因为分解食物的酶也是由蛋白质构成,可以将食物分解为微小的粒子,使其溶解于水中,在进入血液之中。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取充足时,胃壁、小肠及胰腺、就能源源不断得分泌充足的酶。胃肠功能健全,就能正常的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及酶混合,食物完全消化后,养分为小肠壁所吸收,在进入血液中。 蛋白质对人体机能的正常运作,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功能。肝脏所合成的白蛋白,有助于尿液的收集。当血液运行到微血管中,血压的力量将血浆推入组织中,血液再度回收时,蛋白质中的白蛋白会将细胞中的液体,其中有溶解的废料、尿素、尿酸、二氧化碳及坏死的组织等,带回肾脏及肺部加以处理。如果营养不足,无法形成足够的白蛋白,组织中的废料就无法完全排出。日积月累,长期缺乏蛋白质,将使体内积存水分。有些人以为自己体重过重而开始节食,结果是蛋白质的摄取量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蛋白质严重缺乏时,组织会明显胀大,使身体发生水肿。所以多数减肥食谱中,蛋白质的含量都相当丰富。 蛋白质被食入后,在体内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要保证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蛋白质食物。 其次,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能有效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有效方法。每天食用的蛋白质最好有三分之一来自动物蛋白质,三分之二来源于植物蛋白质。我国人民有食用混合食品的习惯,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的氨基酸相互补充,可以显著提高营养价值.例如,谷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少,而含蛋氨酸较多.豆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多,而含蛋氨酸较少.这两类蛋白质混合食用时,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大为提高. 第三,每餐食物都要有一定质和量的蛋白质.人体没有为蛋白质设立储存仓库,如果一次食用过量的蛋白质,势必造成浪费.相反如食物中蛋白质不足时,青少年发育不良,成年人会感到乏力,体重下降,抗病力减弱。 第四,食用蛋白质要以足够的热量供应为前提.如果热量供应不足,肌体将消耗食物中的蛋白质来作能源.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提供的热量是18kJ,与葡萄糖相当.用蛋白质作能源是一种浪费,是大材小用. 在自然界中可供人类摄取的食物种类很多但仅靠一种食物就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并不多,特别是蛋白质,因为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是有一定比例要求的,并且八种必需氨基酸之间即有相互协调,又有相互制约,如果八种必需氨基酸中缺少一种或几种,那么其余的氨基酸也不能完全发挥起应有的生理作用。 三、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与质量 肉、蛋、奶、和豆类食品.一般而言,来自于动物的蛋白质有较高的品质,含有充足的必需氨基酸。在蛋白质所含20多种氨基酸中,有

人体成分分析仪的介绍

“人体成分分析仪”简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威胁着人的生命。肥胖的危害很多,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综合症等许多严重的疾病。人体成分的盈亏及成分相互间的不均衡,会产生上述肥胖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或营养不良。因此,人体成分保持一定的比例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正确、简易、快速地测定出人体成份十分必要,能够帮助测试者判别自身的健康状态。 二、人体成分和人体成分分析仪 人体是由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四种成分组成的,人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的比例。 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用测量生物电阻抗(BIA)的方法确定人体成分的仪器。它采用微弱的(人体感觉不到)恒定交流电流,通过人体手、足与电极连接测量人体各部分的电阻抗。人体内脂肪为非导电体,而肌肉水分含量较多,为易导电体。如脂肪含量多,肌肉少,电流通过时生化电阻值相对较高;反之生化电阻值相对较低。通过以上信息,根据中国人不同年龄、性别的数字模型定量分析人体成分。 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得的人体成分有: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体内总水分、体脂肪、体蛋白、肌肉、瘦体重、矿物质等8种成分,并推算出11项指标,它们是:脂肪百分比、肥胖度、体质指数、基础代谢率、标准肌肉、标准体重、体重控制、脂肪控制、肌肉控制、目标体重以及水肿系数等。为了使测试者体态匀称,身体健康,仪器可向测试者提出营养措施和运动建议。 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对人人都有用的仪器,它并不是一种诊断特定疾病的仪器,而是一种快速无创测定人的身体状况并进行评估的仪器。它可用于以下用途: (1)肥胖的诊断、营养状况的评估。 (2)水肿、骨质疏松、身体平衡、透析后体内水分改变、激素治疗后身体成分的改变。 (3)身体脂肪比例和脂肪分布的测定,可用于健康检查及老年病诊断,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高血脂。 (4)为体重控制、减脂、肌肉训练、营养平衡和诊断疾病等提出科学有效的依据。 (5)监测癌症等消耗性疾病(如:HIV)患者的人体细胞总量。 三、人体成分分析仪的应用领域 1.医院 在各大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主要医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减肥门诊、临床营养科室(上海、北京等地区的三级甲级医院均设立此科室)等,他们需要对病人定期进行体成分测量评定。对有营养障碍的病人进行体成分评估和监测。其目的是观察病人手术前后、化疗前后、治疗前后和营

功能性成分与人体健康

功能性成分与人体健康 ——磷脂 磷脂是人体细胞(细胞膜、核膜、质体膜)的基本成分,并对神经、生殖、激素等功有重要关系,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磷脂营养大量流失,因此补充完整磷脂(PC、PE、PI…)对现代人而言是绝对必要。 磷脂的作用 调节代谢、增强体能的功能 人体在高强度体力活动及大运动量活动中,肌肉细胞借助磷脂的信息传递和物质传递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并排除体内代谢物,在此生理循环过程中,磷脂会被大量分解和消耗,此时只有及时补充足够的磷脂,人体肌肉才能持续获得能量和营养。这是因为磷脂是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之一,磷脂能有效地增强细胞功能,提高细胞的代谢能力,增强细胞消除过氧化脂质的能力,及时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这就是人体食用磷脂后会明显感觉到精力充沛、身体轻松、不易疲劳的主要原因。目前,磷脂对提高马拉松、游泳等耐力型运动项目成绩提高的显著作用已被西方国家所证实。 改善脑功能、增强记忆力的功能 人体大脑中磷脂类物质所占比重高达30%左右,它们在人类智力活动中承担着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磷脂对人的智力发育,记忆力增强有独特作用。磷脂是脑细胞的组分,

又是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磷脂在体内水解生成胆碱、甘油、磷酸及脂肪酸,在此生化过程中形成的胆碱对脑及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胆碱转化为乙酰胆碱,它是通过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起着兴奋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可促进儿童成长发育,聪明强智,注意力集中,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所以大脑内乙酰胆碱的数量越多,记忆、思维的形成也越快,从而可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记忆力。人体长时间用脑思考或处于紧张状态时,磷脂的消耗也会明显增加,此时若不及时补充能量的磷脂食品,久而久之人体的记忆力则会衰退健忘。人体进入老年状态以后,血液中胆碱含量会明显降低,所以补充足量的磷脂食品,对神经衰弱、用脑疲劳、记忆力下降和老年性痴呆等症状的防治有着明显的辅助疗效作用。例如,医学专家将富含有磷脂的食品,连续数月供给一批老年性痴呆患者,结果其中有不少人记忆力明显好转,所以大豆磷脂也是老年人首选的营养保健食品。 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引起动脉硬化的胆固醇是脂肪性的蜡状物质,人体自身会合成200~800mg,是肾脏、性激素、胆汁盐、维生素D不可或缺的原料,但如果胆固醇含量过高富积在支脉壁上,就会严重影响血液循环,使血管硬化变脆,弹性减弱,易于破裂,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磷脂的“两亲”(磷脂分子所包含的亲油亲水基团)结构决定了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它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分解成极小的微粒,以便于组织的吸收和代谢, 使其不在或少在血管上沉积,保持血管壁的柔滑和血管畅通,促进脂肪代谢,调节胆固醇在人体内的含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三高”(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防治动脉硬化及冠心病。德国医学科学研究人员曾在军队官兵中作过观察。20万人每天食用含高胆固醇膳食。同时也食用一定量的卵磷脂,一年半后,在这部分人群中不仅

矿物质与人体

矿物质与人体 这些矿物质元素在人体里的化学反应是很复杂的,许多反应都或多或少的需要他们,有时很少量,微乎其微,但是是必须的,有时反应过程中含量就高,所以只能简单的说以下 (1)钙:是骨骼、牙齿及软组织的重要成分。缺钙易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病等。人体缺钙比较普遍,补钙最关键的是人体能否吸收,能否沉积于骨组织内。矿泉水中钙镁含量较多,而且钙镁含量比例相当,易被人体小肠吸收,进入细胞外液,并沉积于骨组织内。因此,含钙矿泉水是人体获得钙的一种钙源。人体每天需摄入钙1100mg左右。 (2)铁:是人体血液中运输和交换氧所必需的成分。铁参与血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促生长。人体缺铁会发生小细胞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和新陈代谢紊乱等。人体每日需摄入铁15mg左右。 (3)锌: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构成要素,参与多种酶的合成。锌能促进生长发育,对婴儿更为重要。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性功能,还能增强创作组织再生能力,使受伤和手术部位愈合加快。能使皮肤更健美,使人变得更聪明。还能改善味觉,增加食欲。锌被誉为“生命的火花”、“智慧元素”。人体每日需摄人锌14.5mg左右。 (4)铜:铜在机体内以铜蛋白形式存在,铜具有造血、软化血管、促进细胞生长、壮骨骼、加速新陈代谢、增强防御机能的作用。缺铜能使血液中胆固醇增高,导致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形成冠心病。缺铜能引起白癜风、白发等黑色脱色病,甚至双目失明、贫血等。人体每日需摄入铜1.3mg左右。 (5)锰:是人体中多种酶系统的铺助因子,它参与造血过程和脂肪代谢过程,具有促生长,强壮骨骼,防治心血管病的功能。人体每日需摄入猛4.4mg左右。 (6)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离子,对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酸碱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能激活一些酶,能保持神经肌肉兴奋,维持细胞新陈代谢。人体每日需摄入钾3300mg左右。 (7)磷是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人体内约含磷1·4%。磷在人体中分布的质量分数为:骨85·5%,牙齿0·4%,软组织14%,血液0·3%,体液0·3%。无机磷多以羟基磷灰石Ca5(PO4)OH存在骨与牙齿这类硬组织中,血液中有可溶的H2PO4-/HPO42-缓冲对,可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人体中还有多种由磷酸根与某些有机基团结合而构成的物质。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有在高中生物中介绍过的核酸和三磷酸腺苷(ATP)等。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它们是由脱氧糖和核糖分别与磷酸根、含氮的碱基(腺嘌呤、胞嘧啶等)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长、遗传、变异等现象,核酸都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核糖和腺嘌呤构成的腺苷与三个相连的磷酸根结合而成的三磷酸腺苷是人体(以及其他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综上所述,可见磷在人体内的作用广泛、重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成年人每天需磷约1·3g。许多食物如:牛奶、蛋、鱼、瘦肉、米饭、蔬菜中都含有磷。磷来可以磷酸的钙盐或钠盐存在于发酵粉及用它加工所得的食品中。可乐类饮料中富含磷酸,但饮用过多时血磷深度上升,破坏Ca/P比,与血中Ca2+作用生成Ca3(PO4)2沉淀,降低血钙浓度。为了维持血钙浓度的稳定,不导致骨中钙的溶解、损失,诱发骨质疏松和软化。所以人的食物要注意钙磷比例。 必须十分注意的是,磷的许多化合物有毒,如品种很多的有机磷杀虫剂,无机磷化合物如PH3,PCl3,PCl5,P2O3等等。其中有的有剧毒,如某些有机磷杀虫剂,PH3,P2O3(以及单质白磷)等 (8)钠:是机体组织和体液的固有成分,它对维持细胞系统和调节水盐平衡起重要作用。钠是肌肉收缩、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体每日需摄入钠4400mg左右。

蛋白质营养与健康

(课程论文) 题目蛋白质的营养与健康 学科专业食品科学 学号 15720391 姓名夏善伟 指导教师黄龙全老师 时间 2016 年 01 月 17 日

蛋白质的营养与健康 摘要:蛋白质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是供给足够能量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蛋白质摄入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机体的健康。 关键词:蛋白质;营养;健康 引言 1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从生命活动过程去衡量,蛋白质加上核酸,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人体有无数细胞构成,蛋白质是主要部分。蛋白质不仅是人类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而且蛋白质也是构成人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份。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均由蛋白质来完成,如酶、激素、抗体等;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也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如果人体内没有酶、激素等物质的存在,那么人体内的物质代谢、神经传导细胞分裂与分化等生理活动将无法进行;蛋白质是人体正常代谢的物质保证,是维持组织的生长、繁殖、更新和修复的必需营养素。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需的部分能量。因此,可以肯定地讲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健康就无从谈起。人体的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皮肤、肌肉、内脏、毛发、指甲、大脑甚至骨骼等除了尿液、胆汁都是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营养充足时,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功能与新陈代谢。 蛋白质是由二十多种氨基酸构成的。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中,有八种必需氨基酸由食物中的蛋白质供给,体内不能合成,称为完全蛋白质,如大豆的大豆蛋白、小麦的麦谷蛋白等;在组成中缺少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如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婉豆中的豆球蛋白等;稻谷类粮食所含虽多数为不完全蛋白质,但在一餐中如有多种食物互相补充,就能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如玉米面虽只含不完全蛋白质,但若与豆类同时吃,我们的身体就能将两者所含的氨基酸摄合,形成完全蛋白质。

人体体成分分析的意义

人体体成分分析的意义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而随着人类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及体力活动的日渐减少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关注身体营养状况,通过体成分分析进行身体健康评估成为新时代社会必要的健康评估手段。 体成分检测,探知体重来源 当前对人体肥胖程度的评估手段有多种,其中国际通用的BMI是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既然有了这种方法,为什么还要测体成分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体成分测的是什么。体成分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肌肉、骨骼、脂肪、水和矿物质等,常用体内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比例表示;所以身体成分是反映人体内部结构比例特征的指标。简单点说:体成分指的是身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的含量在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康宇医疗公众ID:kangyuyiliao) 了解了体成分的定义,BMI的局限就显而易见了:不能区分体重是来源于脂肪、肌肉还是其他成分。 而这显然有必要加以区别: 1、水的平衡 人体内的水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这些体液占体重的50~60%,是体内所占分额最大的成分,作为载体它为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和体内垃圾溶在水里送到人体的各器官进行化学处理。

2、蛋白质的平衡 蛋白质由多种化学物质以环状形态构成是具有粘着性的人体成分。肌肉中含量有大量的蛋白质,骨骼和脂肪里也溶入了一些蛋白质。蛋白质的匮乏意味着四肢的肌肉及形成脏器的肌肉不足。如果肌肉是利用人体的能源活动身体和脏器的器官的话,那么肌肉的不足就意味体质弱,没有活力。 3、无机盐的平衡 无机盐是维持身体架构的支柱,在大脑里它是保护重要脑器官的盾牌。含蛋白质与钙质的无机盐聚合组成坚固的骨骼。但如果钙质从骨骼组织中脱落随小便排出体外的话,骨骼的密度逐渐降低,原来钙质所占的空间空掉了,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4、脂肪的平衡 通常人们认为肥胖就是单纯意义上的胖,而胖就说明脂肪多,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体重很重的摔跤运动员就不能说他胖,而不少体重很轻的年轻女性中也有不少脂肪过多的人。 评估营养,预测健康风险 体成分检测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探知体重的来源是脂肪还是非脂肪组织,体成分检测具有非常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评价营养状况 对于大规模人群营养状况的评价,国内外学者一般将人们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5个等级。当前比较典型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有身高标准体重、BMI、体脂率和皮褶厚度等。 在实际生活中,受人体身材大小、性别、年龄和运动锻炼等情况的影响,身高标准体重、BMI 等方法在评价营养状况中存在“误判”现象,如运动员和健身者常常由于体内肌肉和骨骼含量增加,虽然体脂百分比正常,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结果被误判为超重,甚至被误判为肥胖。 2、预测健康风险 身体成分与健康风险预测密切相关,是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腰围、腰臀比和腹部皮褶厚度等与躯干脂肪含量和体脂率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且随着上述指标的增加,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增加。 3、评价体质和健康 体质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其状态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空间。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体质研究。我国对身体成分的评价作为体质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并将身高、体重、三围、皮褶厚度的测量作为我国国民身体成分的评价指标。 4、评价生长发育

浅谈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浅谈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从生命活动过程去衡量,蛋白质加上核酸,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人体有无数细胞构成,蛋白质是主要部分。蛋白质不仅是人类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而且蛋白质也是构成人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份。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均由蛋白质来完成,如酶、激素、抗体等;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也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如果人体内没有酶、激素等物质的存在,那么人体内的物质代谢、神经传导细胞分裂与分化等生理活动将无法进行;蛋白质是人体正常代谢的物质保证,是维持组织的生长、繁殖、更新和修复的必需营养素。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需的部分能量。因此,可以肯定地讲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健康就无从谈起。 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38年发现的。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多个蛋白质可以一起,往往是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人体内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胺类、神经递质、多肽类激素、抗体、酶、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缩、作功、完成动作过程中的代谢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离开了蛋白质,体育锻炼就无从谈起。所以蛋

白质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与人体健康更是息息相关。 人体的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皮肤、肌肉、内脏、毛发、指甲、大脑甚至骨骼等除了尿液、胆汁都是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充足时,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功能与新陈代谢。因为人体的肌肉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因此只要照照镜子,就可以看出自己所摄取蛋白质是否充足。 强壮而营养充足的肌肉,自然会使身体挺拔健壮。如果肌肉得不到所需的养分,便会失去弹性,向旧轮胎一样松松垮垮,姿势会不好看。一个要求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母亲,等于是承认自己对食物的忽视。一个健康的人,总是抬头挺胸,两肩自然下垂、小腹微缩、脊椎略微弯曲、步伐稳健有节奏。毛发与指甲也是由蛋白质所构成,因此需要充分的营养来维持他们的健康。没有光泽、没有弹性、甚至断裂的头发,只要补充适度的营养也能在几个星期内恢复健康。 摄取充足的蛋白质,可以是精力旺盛、心情愉快。倦怠的主要原因 除了血糖过低之外,还有缺乏蛋白质所造成的许多原因,如血压太低、贫血、身体机能障碍、无法产生将食物分解为能量的酶等。这些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管壁的组织坚韧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如果血管壁变得脆弱或松弛,血管扩大,而血液的流量固定,血压相对降低,红血球输送养分的功能减弱,组织细胞的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产生

海带的功能性成分及应用研究

摘要 海带是我国资源丰富的一种大型海藻,产量居世界首位,在化工、食品、医药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海带中有很多功能性成分,比如海带多糖、碘、甘露醇和膳食纤维等。其中现在已经确定的海带多糖有褐藻胶、褐藻糖胶和海藻淀粉,海带多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首先对海带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其功能性成分以及某些药理作用。最后根据现在的研究现状,对海带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主要侧重于食品和疾病治疗方面。最后针对海带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海带;海带多糖;应用 Abstract Laminaria japonica is a macroalgae which is very rich in China, its yield is in first place over the world. And 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chemical, food, medicine, etc. There are a lot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Laminaria japonica, such as laminarin, iodine, mannitol, dietary fiber, etc. Now, the certained laminarin has algin, fucoidan and seaweed starch. The Laminarin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t first,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Laminaria japonica is given, then the functional ingredients in Laminaria japonica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re follow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in Laminaria japonica’s application is presented., and the applicetion focus on food and disease treatment. In the end, based on Laminaria japonica’s future study, some expectation are given. Keywords: Laminaria japonica; linarin; application

天然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和好处

天然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和好处 偏硅酸——偏硅酸对人体主动脉硬化具有软化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功能紊乱、胃病及胃溃疡等均有一定保健作用,并具有抗癌抗衰老的功能。人体缺乏偏硅酸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锶——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含量很少。锶与心血管的功能及构造有关;锶在人体内有强壮骨骼、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人体缺乏锶将会阻碍新陈代谢,产生牙齿和骨骼发育不正常等症状。 钙——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必需元素,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起着主要控制 作用。钙的含量影响水的硬度,硬度与心血管发病率有关,常饮含钙水可增强心肌活力。 镁——镁是一种催化剂,促使人体中各种酶的形成,具有强心镇静的作用。据报道,缺镁可导致食道癌。 钠——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维持细胞系统和调节水盐平衡起重 要作用。钠是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 硒——硒可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力,具有抗癌作用。硒还有抗氧化作用,使体内氧化物脱氧,具有解毒作用,能抵抗和减低汞、镉、砷的毒性,提高视力。 铁——铁是人体血液中运输和交换氧所必需的成分。人体缺铁会发生小细胞性贫血,免疫功能下降和新陈代谢紊乱等。 锌——锌能促进生长发育,对婴儿更重要;能增强肌体免疫力和性功能;能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使受伤和手术部位愈合加快;能使皮肤更健美,使人变得更 聪明;能改善味觉增强食欲。 碘——碘有促进蛋白合成,活化多种酶,调节能量转换,加速生长发育,促进 伤口愈合,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生理作用。人体缺碘则导致甲状腺肿大、发育停滞、痴呆等症状。

氟——氟是形成坚硬的骨骼和牙齿必不可少的元素,以氟化钙的形式存在,对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生长起重要作用。缺氟可造成蛀牙。 钾——可以调节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心跳规律正常,可以预防中风,并协助肌肉正常收缩。在摄入高钠而导致高血压时,钾具有降血压作用。 硼酸——1995年FAO/WHO把硼分类为人体可能必须微量元素。微量的硼对人体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如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钙在人体内的代谢等。 硫酸根离子——对维持人体内PH值平衡和渗透压有很大作用。 碳酸氢根离子——是保持血液的PH值平衡,预防血液酸性化。 人说:“我们所需要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主要来自食物,水中不含矿物质不影响大局。”作为人体必须和有益的十几种微量元素:钙、钾、铁、锌、硅、锶、氟、碘、硒等,虽然主要来源于食物,但水中的微量元素多以离子状态存在,更易渗入细胞被人体吸收。食物中的微量元素由于受植物纤维和植酸的影响,吸收多数不到30%,有的还不足10%。而溶于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吸收率高达90%以上,而且人一天的饮水量要大于食量,所以不足部分,必须靠饮水来补充。锶(Sr):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B8537-1995)明确规定锶含量大于0.2毫克/升为锶型矿泉水,其限量指标为小于5毫克/升。人体所有组织都含锶,锶对人体的功能主要是与骨骼的形成密切相关,为人体和牙齿的正常组成部分,它与血管功能及构造有关,对预防血管的调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5毫克/升以下的含锶矿泉水,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又不会产生不良的作用;钙(Cs):钙能帮助建造骨骼和牙齿,并维护骨骼健康,心脏和肌肉之间的正常功能也离不开它,缺钙会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结石及佝偻病、软骨质疏松等病症。而矿泉水中富含钙,并且,钙在水中以离子状态存在极易吸收,能够起到很好的补钙作用;锌(Zn):锌是“智慧元素”。锌缺乏不仅患厌食症,而且发育迟缓、智能低下、免疫功能下降、易感冒、腹泻、甚至是患软骨病和龋齿,缺锌还影响儿童记忆力。锌对胰腺、性腺、脑下垂体正常发育有重要作用;钾(K):钾是细胞内液的主要离子,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钾缺乏时可导致高血糖病,缺钾对心脏的伤害最为严重,冠壮动脉缺乏是人类因心脏病导致死最重要的原因。长期饮用含钾矿泉水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由低钾引起的心律紊乱得到改善;锂(Li):锂元素有“活化”,“解毒”,“拮抗”作用,长期饮用含锂的矿泉水,可以有助于压制心血管和癌症的发生,它还有镇静安神作用、对人体有生血刺激、改善造血功能的功效;硒(S):硒是人体和生命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在人体内起到抵抗和减少其他有毒元素,如汞、镉、铊、砷等的毒性,并压制癌细胞的生长,预防癌症病变。同时,硒在人体内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提高视力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偏硅酸(HSiO):硅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硅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一般

人体成分分析报告

1.??????????????????.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ECF/TBF?ECW/TBW ???? 2.?????????, ??(Borderline) ,??????????? 3.?????????? 4.?????????? 一、要求知道节段浮肿的具体正常值范围: 1.左上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2.右上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3.左下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4.右下肢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5.躯干ECF/TBF和ECW/TBW的正常值范围 二、浮肿评估 正常范围、临界值和浮肿具体正常数值 三、基础代谢率具体正常值范围 四、阻抗值具体正常值范围 ?译文: 一、二、浮肿评估正常范围、临界值和浮肿具体正常数值 浮肿评估地正常范围通常为0.330~0.339,但因年龄、性别而异。 我们想知道ECF/TBF和ECW/TBW的范围分别是多少,据我们所知Inbody采用的是ECF/TBF范围是0.31-0.35,ECW/TBW范围是0,36-0.40,跟我们的差距很大,请问怎么解释? 20岁的年轻人检测出0.400,被评估为临界或浮肿,但45~50年龄段被评估为正常。 这是因为随年龄增加细胞数量减少。 节段浮肿评估也一样。 节段浮肿与节段肌肉量一起,用于判断人体五部位的水分均衡程度。 三、基础代谢率具体正常值范围 基础代谢量使用广义哈里斯—本尼迪克特法计算。 此公司中需要体重、身高、年龄、性别等,但是我公司不使用体重,转而使用去脂体重。

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必须摄取适当的蛋白质,全身的细胞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人的肌体才能健康。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利特·马尔德在1838年发现的。他观察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了蛋白质就不能生存。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生命运动需要蛋白质,也离不开蛋白质。一、蛋白质流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蛋白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旦蛋白质流失严重,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会引发许多病症。 (一)儿童佝偻 许多处于生长期的孩子总喜欢弯腰驼背,身体佝偻,仿佛永远不能站直。许多家长认为是孩子偷懒,故意不好好站立;而另一些人则会说这是“先天就这样,改不了了”。其实,如果孩子无法经常保持直立的姿势,则有可能是他的肌肉中缺乏蛋白质。人体肌肉中的蛋白质为肌肉提供力量支持,如果缺乏,就会出现肌肉乏力,表现在儿童身上就是“站不直”。这时就需要家长警醒,帮助孩子补充蛋白质。 (二)骨质疏松 人体骨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钙、镁等矿物质为代表的无机物,它们主要维持人体骨骼的硬度;而另一部分则是以骨胶原蛋白代表的有机物,它们主要维持人体骨骼的韧性。当人体缺乏蛋白质时,骨骼就会变得松脆易折。骨骼影响着孩子的身体生长。据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动物性食品供应不足,每人每年只平均供应2千克肉,12.5千克奶和奶制品,2.5千克蛋。当时12岁学生平均身高只有137.8厘米。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改善,动物性食品增多,每人每年食用肉达13千克,奶及奶制品25千克,蛋类15千克。1970年调查,12岁少年的身高已达147.1厘米,平均增高9.3厘米。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蛋白质食物对少年儿童增高所起的作用。 (三)身体出现“肥胖纹” 生活中,当我们夸赞一个人皮肤好时,会说“她的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这就是蛋白质的另一个作用,它们能够增加皮肤的弹性。如果缺乏,我们的皮肤就会变脆,在受到外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