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常用水质指标及含义

合集下载

有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及含义

有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及含义

有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及含义来源:国联检测实验室1、BOD 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

它反应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有机物量。

目前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

2、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或简称OC。

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 或简称COD。

一般说,CODCr与BOD之差,可以粗略地表示不能被需氧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量。

3、SS 悬浮固体: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物质(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4、MLSS 混合液悬浮物浓度:也称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悬浮物的重量。

MLSS的大小间接反映了混合液中所含微生物的量。

5、DO 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

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

6、SV30 污泥沉降体积: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

它是测定污泥沉降性能最为简便的方法。

SV30的体积越小,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

城市污水厂SV30常在15%-30%。

7、SVI 活性污泥体积指数:用来衡量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特性。

它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重量的干泥形成的湿泥体积,常用单位mL/g。

SVI通常按下述方法测定:在曝气池出口处取混合液试样;测定MLSS(g/L);把试样放在一个1000mL的量筒中沉淀30min,读出活性污泥的体积(mL);SVI=活性污泥体积/MLSS。

一般认为SVI小于100时,污泥沉降良好,SVI 大于200时,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1.BOD5污水平均浓度/(mg/L) 200mg/L生物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

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BOD的意义: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c、判定处理厂效果;d、用于处理厂设计;e、污水处理管理指标;f、排放标准指标;g、水体水质标准指标。

2.CODMn / CODCr污水平均浓度/(mg/L) 100mg/L 500mg/L化学需氧量(chen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氧化剂有KMnO4 和K2Cr2O7。

COD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是BOD的代替指标。

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CODCr 可近似看作总有机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用BOD/ CODCr 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 CODCr ≥0.3 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 CODCr <0.3 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3.SS污水平均浓度/(mg/L) 200mg/L悬浮物质(suspended soild)简写,水中悬浮物测定用2mm的筛通过,并且用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截留的物质为SS。

交替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

4.TS污水平均浓度/(mg/L) 700mg/L蒸发残留物(total solid)简写,水样经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

溶解性物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灼烧碱量(VTS)(VSS)污水平均浓度/(mg/L) 450mg/L 150mg/L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600℃±25℃经30min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前者为VTS,后者为VSS),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将其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者转化,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以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指标用于衡量废水的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指标的定义:1. 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物(TSS)等。

- 溶解氧(DO)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浓度,用于评估水体中的生物活性和氧气供应情况。

- 化学需氧量(COD)是在酸性条件下,有机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的氧气量,用于评估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中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用于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降解能力。

- 总悬浮物(TSS)是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总质量,包括悬浮固体、悬浮沉积物和浮游生物等。

2. 氮和磷指标- 氮和磷是废水中的重要污染物,过量的氮和磷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常用的氮和磷指标包括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等。

- 氨氮(NH3-N)是水中氨态氮的浓度,主要来自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分解。

- 总氮(TN)是水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和,包括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等。

- 总磷(TP)是水中所有形态磷的总和,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等。

3. pH值- pH值是衡量废水酸碱性的指标,反映了废水中氢离子的浓度。

pH值的变化对废水处理过程和水体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 pH值为7时,表示废水为中性;低于7时,表示废水为酸性;高于7时,表示废水为碱性。

4. 水温- 水温是废水中水的温度,影响废水中的生物活性和化学反应速率。

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温以保证处理效果。

5. 其他指标- 除了上述常用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用于评估废水的特定污染物含量,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以上是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的定义,这些指标用于评估废水的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评估污水处理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常用指标来衡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指标定义及其意义。

一、污水处理效果指标1.1 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常用的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物(TSS)等。

其中,COD反映了水中有机物的含量,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能力,TSS则代表水中悬浮物的浓度。

这些指标的测量结果可以匡助我们评估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2 氨氮指标氨氮是污水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其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氨氮指标可以反映污水处理过程中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通常,我们使用氨氮总量(NH3-N)和氨氮氮化物(NH4+-N)两个指标来评估污水中氨氮的含量。

通过监测和控制氨氮指标,可以有效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1.3 pH值指标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也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污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变化会影响到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速率、细菌的生长繁殖等。

因此,监测和调控污水处理过程中的pH值是确保处理效果稳定的重要手段。

二、污水处理工艺指标2.1 水力停留时间(HRT)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污水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停留的平均时间。

它是评估污水处理工艺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控制HRT,可以调整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

2.2 曝气量指标曝气量是指在曝气池中加入的气体量,通常用气体流量来表示。

曝气量是衡量曝气系统工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适当的曝气量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2.3 混合方式指标混合方式是指污水处理系统中混合池的混合方式。

混合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过程中物质的传质和反应速率。

常用的混合方式包括机械搅拌、气液混合、液体循环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混合方式,可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为了评估污水处理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指标来衡量污水的处理程度和水质的改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指标及其定义:1. 水质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衡量废水中有机物氧化的能力,单位为毫克/升。

COD值越高,表示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

- 生化需氧量(BOD):衡量废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的能力,单位为毫克/升。

BOD值越高,表示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程度越低。

- 总悬浮物(TSS):衡量废水中悬浮颗粒物质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TSS值越高,表示废水中悬浮物质越多。

2. 氨氮指标:- 氨氮(NH3-N):衡量废水中氨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高浓度的氨氮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3. 总磷和总氮指标:- 总磷(TP):衡量废水中总磷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过高的总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过度生长等问题。

- 总氮(TN):衡量废水中总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过高的总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4. pH值:- pH值:衡量废水中酸碱性的指标。

pH值越低,表示废水更为酸性;pH值越高,表示废水更为碱性。

pH值对水体生态环境和生物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

5. 溶解氧(DO):- 溶解氧(DO):衡量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呼吸所必需的,低溶解氧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破坏。

6. 残留氯:- 残留氯:衡量废水中残留氯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残留氯用于消毒废水,但高浓度的残留氯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7. 沉淀物:- 沉淀物:衡量废水中沉淀物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沉淀物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质,高浓度的沉淀物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水质。

这些指标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和水质改善程度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废水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或彻底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为了评估污水处理的效果,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指标来衡量污水的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污水处理指标及其定义:1. 污水流量:指污水单位时间内通过处理系统的体积或质量。

通常以每小时流量(m³/h)或每天流量(m³/d)来表示。

2. 污水水质: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质。

常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和总氮等。

- 悬浮物:指污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如悬浮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浓度。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COD:化学需氧量,指单位体积污水中,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化剂的质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BOD:生化需氧量,指单位体积污水中,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生化分解所需的氧的质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氨氮:指污水中的氨和氨态氮的总含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总磷:指污水中所有无机磷的总含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总氮:指污水中所有无机氮的总含量。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3. 污泥产量: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从污水中分离出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通常以干重或湿重来表示。

4. 污泥浓度:指单位体积污泥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常用的污泥浓度指标包括总固体物质浓度、悬浮固体物质浓度、挥发性固体物质浓度等。

- 总固体物质浓度:指单位体积污泥中的总固体物质的质量。

通常以克/升(g/L)来表示。

- 悬浮固体物质浓度:指单位体积污泥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的质量。

通常以克/升(g/L)来表示。

- 挥发性固体物质浓度:指单位体积污泥中挥发的固体物质的质量。

通常以克/升(g/L)来表示。

5. 污泥处理效果:用于评估污泥处理过程中对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工作,其目的是将城市污水等各种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降低水质污染、防止水环境恶化。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监测污水处理的各项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见的污水处理指标及其定义。

1. 氨氮:氨氮是污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污染物指标,是评价污水中蛋白质质量的指标之一。

氨氮的含量越高,说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越高。

氨氮的单位为mg/L。

2. 总氮:总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包含了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是评价污水中氮元素的污染程度的指标。

总氮的单位也是mg/L。

3. 总磷:总磷是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是评价污水中磷元素的污染程度的指标。

总磷的单位也是mg/L。

4.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评价废水有机物浓度的容器指标。

COD的含量越高,说明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越高。

COD的单位为mg/L。

5.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也是评价废水有机物浓度的容器指标之一。

BOD的含量越高,说明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越高。

BOD的单位为mg/L。

6. 悬浮物:悬浮物是污水中混杂的杂质物,包括一些沉淀、泥沙、细菌、病毒等。

悬浮物的含量越高,说明水中杂质物的浓度越高。

悬浮物的单位为mg/L。

7. pH值:pH值是评价废水中酸碱度的指标,它越接近7表示水的中性越强,而pH越大表示更偏向于基性,pH越小表示更偏向于酸性。

8. 溶解氧(DO):溶解氧是评价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价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

DO越高,表明水体中含氧量越充足,反之即含氧量不足,对环境和生物影响较大。

9. 相对浊度:相对浊度是污水中颗粒状物质的浊度,主要反映悬浮物的浓度,用于评价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的污染程度。

10. 硝化池余氨:硝化池余氨是指硝化池出水中的氨氮含量,是评价硝化池放流水质量的指标。

硝化池余氨的含量越低,表示水质越好。

在对以上指标进行监测时,需要依据当地的污水处理标准来进行评价。

污水处理中需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意义

污水处理中需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意义

污水处理中需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及意义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有效净化废水,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一些主要的水质指标,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规定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需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及其意义。

1.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即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污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吸收的氧量。

控制BOD的目的是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过高的BOD值会导致水体缺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即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强氧化剂存在下,污水中有机物质被化学氧化消耗的氧量。

COD的控制可以评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对于化学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高COD值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对水体的自净能力产生影响。

3. 总悬浮物(TSS)总悬浮物,即Total Suspended Solids,是指污水中所有的悬浮物质的总量。

控制TSS的目的是减少悬浮物质的含量,以防止水体混浊,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高TSS值会使水中氧气溶解度下降,影响水质的可见度,对水体生命的繁殖和鱼类的呼吸造成不利影响。

4. 氨氮(NH3-N)氨氮是指污水中溶解态和非溶解态氨氮的总和。

控制氨氮的含量对于保护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氨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氨氮还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5. 总磷(TP)总磷是指污水中溶解态磷和非溶解态磷的总和。

磷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元素,过高的总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控制总磷的含量对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维护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6. pH值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控制很重要。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

1.BOD5污水平均浓度/(mg/L) 200mg/L生物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

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BOD的意义: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c、判定处理厂效果;d、用于处理厂设计;e、污水处理管理指标;f、排放标准指标;g、水体水质标准指标。

2.CODMn / CODCr污水平均浓度/(mg/L) 100mg/L 500mg/L化学需氧量(chen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氧化剂有KMnO4 和K2Cr2O7。

COD 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是BOD的代替指标。

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CODCr 可近似看作总有机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用BOD/ CODCr 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 CODCr ≥0.3 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 CODCr <0.3 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3.SS污水平均浓度/(mg/L) 200mg/L悬浮物质(suspended soild)简写,水中悬浮物测定用2mm的筛通过,并且用孔径为1μm 的玻璃纤维滤纸截留的物质为SS。

交替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

4.TS污水平均浓度/(mg/L) 700mg/L蒸发残留物(total solid)简写,水样经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

溶解性物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灼烧碱量(VTS)(VSS)污水平均浓度/(mg/L) 450mg/L 150mg/L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600℃±25℃经30min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前者为VTS,后者为VSS),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一、污水处理常用指标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手段,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监测和评估不同指标的水质状况,以确保处理效果和环境安全。

下面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的定义及其意义。

二、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及意义1.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单位体积水中的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与有机物反应所需的氧化剂的量。

它是评价废水中有机物浓度的重要指标。

COD值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处理难度也越大。

2.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在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所需的氧的量。

BOD值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是评价废水中有机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BOD值越高,表示有机物降解能力越差,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高。

3. 总悬浮物(Total Suspended Solids,TSS)总悬浮物是指水中悬浮在其中的可过滤物质的总量。

它可以反映污水中固体颗粒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TSS值的增加会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生物生存环境。

4. 氨氮(Ammonia Nitrogen,NH3-N)氨氮是指水中存在的以氨态氮形式存在的氮化合物的浓度。

氨氮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

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环境问题。

5. 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氮是指水中所有形态的氮化合物的总量。

总氮的含量高低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对水体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产生重要影响。

过高的总氮含量可能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平衡。

6. 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总磷是指水中所有形态的磷化合物的总量。

总磷的含量高低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过高的总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藻类繁殖,引发水华等环境问题。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一、污水处理常用指标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为了评估污水处理的效果,需要使用一些常用指标来描述污水的性质和处理效果。

下面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指标及其定义。

二、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及定义1. 污水流量:污水处理过程中,流入处理系统的污水的数量。

通常以每单位时间内流入处理系统的污水体积来表示,单位为立方米/小时(m³/h)。

2. 污水水质指标:- 污水pH值:表示污水中的酸碱性程度。

pH值越小,表示污水越酸性;pH值越大,表示污水越碱性。

通常以0-14的数值来表示。

- 污水悬浮物浓度:表示污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悬浮物是指污水中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如泥沙、有机物等。

浓度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污水化学需氧量(COD):表示污水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化学物质的总量。

COD值越高,表示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污水生化需氧量(BOD):表示污水中有机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所需的氧气量。

BOD值越高,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能力越差。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 污水氨氮浓度:表示污水中氨氮的含量。

氨氮是污水中常见的有机氮化合物,其浓度高低与污水中的腐败程度有关。

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3. 污泥处理指标:- 污泥含水率:表示污泥中水分的含量。

含水率越高,表示污泥中的水分含量越多。

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 污泥干固物含量:表示污泥中除水分外的固体物质的含量。

干固物含量越高,表示污泥中固体物质的含量越多。

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 污泥比容:表示单位体积污泥中的固体物质的含量。

比容越高,表示污泥中固体物质的含量越多。

通常以千克/立方米(kg/m³)来表示。

4. 污水处理效果指标:- 污水去除率:表示污水处理过程中某种污染物被去除的程度。

去除率越高,表示污水处理效果越好。

有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及含义

有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及含义

有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及含义污水水质指标是评价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它们反映了污水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性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监测和控制这些指标对于确保处理效果和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有用的污水水质指标及其含义:1.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OD是评价有机物浓度的一个指标,它表示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化剂的浓度。

COD高的污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引发腐败,对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2. 氨氮(Ammonia Nitrogen,NH3-N):氨氮是指以氨(NH3)的形式存在的氮的浓度。

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污水污染物,高浓度的氨氮可以对水生态系统造成毒害,影响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3. 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氮包括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等各种形式的氮。

总氮高的污水可以促进水体中的藻类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4. 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总磷是指水中所有形态的磷的浓度。

总磷高的污水会导致水体中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质。

5. 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悬浮物是指在水中悬浮的、不易通过过滤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的固体颗粒。

悬浮物对水质造成物理阻塞,影响水体透明度和水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

6.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BOD是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它反映了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解能力。

BOD高的污水会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体缺氧状况。

7.pH值:pH值是指水溶液的酸碱性,它是用于描述水体酸碱性程度的指标。

pH值的变化会影响水中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8. 铅(Lead,Pb):铅是一种重金属污染物,高浓度的铅会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9. 汞(Mercury,Hg):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高浓度的汞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具有毒性。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

常用污水水质指标及意义1.BOD5污水平均浓度/(mg/L)200mg/L生物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

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BOD的意义: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c、判定处理厂效果;d、用于处理厂设计;e、污水处理管理指标;f、排放标准指标;g、水体水质标准指标。

2.CODMn / CODCr污水平均浓度/(mg/L)100mg/L 500mg/L化学需氧量(chen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表示氧化剂有KMnO4和K2Cr2O7。

COD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是BOD的代替指标。

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CODCr可近似看作总有机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用BOD/ CODCr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 CODCr ≥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 CODCr<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3.SS污水平均浓度/(mg/L)200mg/L悬浮物质(suspended soild)简写,水中悬浮物测定用2mm的筛通过,并且用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截留的物质为SS。

交替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

4.TS污水平均浓度/(mg/L)700mg/L蒸发残留物(total solid)简写,水样经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

溶解性物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灼烧碱量(VTS)(VSS)污水平均浓度/(mg/L)450mg/L 150mg/L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600℃±25℃经30min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前者为VTS,后者为VSS),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废水排放对环境没有或者惟独很小的危害。

为了评估和监测污水处理的效果,需要定义一些常用的指标来描述废水的性质和处理效果。

以下是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的定义及其相关解释。

1. 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是用来描述废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性质的参数。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NH3-N(氨氮)、TN(总氮)、TP(总磷)等。

- COD(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化学氧的量,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单位为mg/L。

- BOD(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在生物作用下被氧化的需氧量,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单位为mg/L。

- SS(悬浮物):表示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包括悬浮颗粒、悬浮沉淀物等。

单位为mg/L。

- NH3-N(氨氮):表示废水中氨态氮的含量,是衡量废水中氨氮污染程度的指标。

单位为mg/L。

- TN(总氮):表示废水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含量,包括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等。

单位为mg/L。

- TP(总磷):表示废水中所有形态磷的总含量,是衡量废水中磷污染程度的指标。

单位为mg/L。

2. 处理效果指标处理效果指标是用来评估废水处理工艺的效果的参数。

常见的处理效果指标包括:去除率、出水水质等。

- 去除率:表示废水处理过程中某个指标的去除程度,普通以百分比表示。

例如,COD去除率为80%,表示废水处理过程中COD的去除程度为80%。

- 出水水质:表示经过废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指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

例如,COD出水水质应低于50mg/L。

3. 设备运行指标设备运行指标是用来评估废水处理设备运行状况的参数。

常见的设备运行指标包括:SVI(污泥体积指数)、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等。

- SVI(污泥体积指数):表示单位体积污泥的体积,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为了评估污水处理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常用的指标来衡量。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的定义及其意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污水处理效率指标1.1 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率是指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去除的污染物的百分比。

它可以通过计算处理前后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差来确定。

污水处理率的高低反映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越高表示去除污染物的能力越强。

1.2 COD去除率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COD去除率是指污水处理系统去除COD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高COD去除率意味着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1.3 BOD去除率BOD(生化需氧量)是指污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所需的氧气量。

BOD去除率是污水处理系统去除BOD的能力的指标。

BOD去除率的高低反映了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降解效果,高BOD去除率表示系统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强。

二、出水质量指标2.1 悬浮物浓度悬浮物是指污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如泥沙、有机颗粒等。

悬浮物浓度是指污水中悬浮物的含量,通常以毫克/升表示。

低悬浮物浓度表示污水处理系统有效去除了固体颗粒,可以减少水体的浑浊度。

2.2 总氮浓度总氮是指污水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和,包括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等。

总氮浓度是衡量污水处理系统去除氮污染的指标。

低总氮浓度表示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去除氮污染物,减少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

2.3 总磷浓度总磷是指污水中所有形态磷的总和,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等。

总磷浓度是衡量污水处理系统去除磷污染的指标。

低总磷浓度表示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去除磷污染物,减少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

三、能耗指标3.1 能耗指数能耗指数是指单位处理水量所需的能源消耗量。

它可以通过计算污水处理系统的总能耗除以处理水量来确定。

低能耗指数表示污水处理系统能高效利用能源,降低运营成本。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有害物质的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循环利用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指标定义是评估水质和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的定义及其意义。

1.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化学氧量。

它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和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COD值越高,表示有机物含量越多,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差,需要经过更多的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2.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在生物膜或底泥中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BOD值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降解能力的指标,反映了水体中的生态环境状况。

BOD值越高,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降解能力越差,需要加强处理措施。

3. 总氮(TN)和氨氮(NH3-N)总氮是指水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和,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氨氮是指水中以氨态存在的氮化合物。

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营养元素,但过高的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

监测和控制总氮和氨氮的含量,有助于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4. 总磷(TP)总磷是指水中所有形态磷的总和,包括有机磷和无机磷。

磷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营养元素,但过高的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

监测和控制总磷的含量,有助于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5. 悬浮物(SS)悬浮物是指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

它是评估水体浑浊度和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高浓度的悬浮物会导致水体混浊,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控制悬浮物的含量,有助于改善水体的透明度和生态环境。

6. pH值pH值是指水体的酸碱性程度。

pH值对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污水处理过程中的pH值应在6.5-9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生物活性和处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7. 溶解氧(DO)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

溶解氧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呼吸的重要气体。

过低的溶解氧含量会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一系列处理过程,以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指标是用来评估废水处理效果和水质状况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的定义及其意义。

1. 水质指标1.1 化学需氧量(COD):COD是指在强氧化剂存在下,废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所需的氧化剂的量。

COD是评价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估废水的污染程度。

1.2 生化需氧量(BOD):BOD是指在生物生长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BOD是评估废水中有机物可生物降解性的指标,常用于评估废水的生态影响和生物处理效果。

1.3 总悬浮物(TSS):TSS是指废水中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量。

TSS 是评价废水中固体颗粒物含量的指标,常用于评估废水的浊度和悬浮物去除效果。

1.4 氨氮(NH3-N):NH3-N是指废水中存在的氨态氮的含量。

NH3-N是评价废水中氨氮含量和氨氮去除效果的指标,常用于评估废水对水体生态的影响。

2. 水处理效果指标2.1 除去率:除去率是指废水处理过程中某种污染物被去除的百分比。

除去率是评价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估废水处理工艺的性能。

2.2 出水水质:出水水质是指废水处理后的出水水体的水质状况。

出水水质是评价废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和达标情况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估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

3. 水环境标准3.1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是指国家和地方对废水排放的限制要求。

排放标准是评价废水处理效果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依据,常用于监督废水处理过程的合规性。

3.2 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指国家和地方对水体质量的要求。

水质标准是评价水环境状况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依据,常用于评估废水处理效果和水体健康状况。

以上是污水处理常用指标的定义及其意义。

这些指标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匡助评估废水处理效果、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

污水处理常用指标定义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为了评估和监测污水处理的效果,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指标定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指标及其定义:1. 污水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的体积。

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小时或者立方米/天。

2. 化学需氧量(COD):指在特定条件下,有机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的氧化剂的量。

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3. 生化需氧量(BOD):指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所需的氧量。

BOD是评估污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4. 总氮(TN):指污水中所有形态的氮的总浓度,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等。

总氮是评估污水中氮污染的指标,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5. 总磷(TP):指污水中所有形态的磷的总浓度,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等。

总磷是评估污水中磷污染的指标,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6. 悬浮物(SS):指污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总量,包括悬浮固体和悬浮液体。

悬浮物是评估污水中固体污染的指标,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7. pH值:指污水中酸碱度的测量值。

pH值反映了污水的酸碱性,常用于评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酸碱平衡情况。

8. 氨氮(NH3-N):指污水中氨态氮的浓度。

氨氮是评估污水中氮污染的指标之一,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9. 溶解氧(DO):指污水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浓度。

溶解氧是评估污水中氧气含量的指标,常用单位为毫克/升。

10. 水质浊度:指污水中悬浮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和吸收能力。

水质浊度是评估污水中固体颗粒物含量的指标,常用单位为浊度单位(NTU)。

这些指标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监测和控制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污水处理的效果,优化处理工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常用水质指标及含义
污水水质指标可分为三大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

(1)物理性指标
①固体物质(TS)。

水中固体物质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也称蒸发残余物。

按水中固体的溶解性可分为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溶解固体也称“总可滤残渣”,是指溶于水的各种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总和。

在水质分析中,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滤液在103~105℃温度下蒸干后所得到的固体物质即为溶解性固体。

悬浮固体也称作“总不可滤残渣”,在水质分析中,将水样经0.45m滤膜过滤,凡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颗粒物即为悬浮固体。

②浑浊度。

水中含有泥砂、纤维、有机物、浮游生物等会呈现浑浊现象。

水体浑浊的程度可用浑浊度的大小来表示。

所谓浑浊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在水质分析中规定,1L 水中含有1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浊度采用NTU单位。

③颜色。

水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

表色则是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异常颜色的出现是水体受污染的一个标志。

水的物理性水质指标还有嗅味、温度、电导率等。

(2)化学指标
①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氧量。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

我国规定的污水检验标准采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记作CODCr,单位为(mg/L由于K2Cr2O氧化能力很强,能使污水中的85%~95%以上的有机物被氧化。

CODCr的测定较简便、迅速,测定时间只需2h,用来指导生产较为方便,而且不受水质限制。

但也有其缺点:由于污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氧量,故CODC值不能准确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

②生化需氧量(BOD)。

由于污水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现有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各类有机物的含量(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必要)。

但污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时皆需要氧,且有机物的数量同耗氧量的大小成正比。

故生化需氧量成为广泛使用的污水水质指标。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温度、时间都一定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其单位为mg/L。

污水中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碳化阶段,即有机物中的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有机物中的氮被转化为氨的过程。

碳化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需氧量。

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即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的过程。

硝化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硝化需氧量。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率与温度和时间有密切关系。

为了使测定
的BOD值具有可比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将污水在20℃温度下培养5天,作为生化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条件。

在此条件下测量所得结果即为5日生化需氧量,记作BOD5。

如果测定的时间是20天,则结果称为20日生化需氧量,记作BOD20。

BOD值作为主要的有机物浓度指标,基本上反映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的量。

但也存在某些条件下测定误差难以控制、反馈信息较慢等缺陷。

一般来说,对一定的污水而言,COD>BOD20>BOD5,BOD、COD 之间的差值大致反映了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

③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是指污水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在TOC测定仪中,当样品在950℃条件下燃烧时,样品中所有的有机碳和无机碳生成CO2,此即为总碳(TC)当样品在150℃条件下燃烧时,只有有机碳转化为CO2,剩余的即为总无机碳TIC。

总碳与无机碳之差即为总有机碳TOC,即:
TOC=TC-TIC
TOC值近似地代表水样中全部有机物被氧化时耗去的氧量,COD 值与TOC值的换算系数为2.57,即1gTOC=2.67gCOD.
④有机氮。

有机氮是水中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机物总量的一个水质指标。

若使有机氮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生物氧化可逐步分解为NH3、NH4+、NO2-、NO3-等形态,NH3-和NH4+称为氨氮,NO2-称为亚硝酸盐氮,NO3-称为硝酸盐氮。

有机氮与氨氮、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的总和则称为总氮(TN)。

⑤pH值。

pH值是指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即pH值= -Ig [H+].
⑥有毒物质指标。

指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包括氰化物、汞砷化物、镉、铬、铅、酚等,它们的含量均作为单独的水质指标。

(3)生物指标生物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等。

细菌总数是指1mg水中所含的各种细菌的总数;大肠菌群数是指每1L水中的大肠菌群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