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5

合集下载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案标题: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2. 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3. 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教学重点: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的关系。

3. 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教学实验器材、豌豆实验结果数据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并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引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

Step 2: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包括:-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后代中,两个基因割裂分离并独立遗传给子代。

-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为后续的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Step 3:分组讨论与实验(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遗传特征进行观察和实验。

教师提供豌豆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本,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在遗传现象中的应用。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于不同遗传特征的解释。

Step 4: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进行对比和归纳。

- 学生通过总结和归纳,加深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Step 5: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提供其他遗传现象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验、讨论和拓展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基因分离定律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五篇]

“基因分离定律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五篇]

“基因分离定律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基因分离定律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基因分离定律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关键让学生体会孟德尔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即根据实验现象,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的线索,总结出遗传的基本定律。

虽然为复习课,但一年前学习的新知识已经略显陌生,尤其是科学方法的体验与应用在高二阶段学生练习接触的极少,而高考中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及得出结论又是考察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极佳载体。

所以本节课复习设计中,教师仍然采用了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科学研究过程为复习的主线,通过精心设计合理的问题、反复筛选的习题,进一步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再次领悟科学家严谨的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本节内容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让学生充分理解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这节课是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的第一节,这节内容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深入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遗传学的重要基础,它不仅是本章重点,更是整个模块的重点内容。

所以在生物一轮复习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①初步掌握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

②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③在心理上具有独立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④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容易产生疲劳;⑤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学习不够。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②举例说明遗传学术语(杂交、自交、正交、反交、测交、等位基因、相对性状、杂合子、纯合子、基因型、表现型)。

③书写遗传图解2.能力目标:通过对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科学研究过程回顾,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假设、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实验设计的过程。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导学重难点1.导学重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导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导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现象,这就是遗传。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但是是对遗传的规律却知之甚少。

140多年前,孟德尔用豌豆做材料进行了8年的杂交实验,揭示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二、导疑:介绍孟德尔简历,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相关的文字及插图,同时列出三个思考题:(1)为什么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结果会可靠,而且易于分析?(2)豌豆人工杂交试验是如何做的?(3)遗传物质肉眼看不到,孟德尔是如何将所要研究的遗传物质变化规律变为可推测的?1、由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花的颜色不同表现类型——紫花白花举例提问: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以及兔子的短毛和白毛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2)试验过程P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F1 紫花豌豆↓F2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3∶ 1出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对着图讲述试验过程,注意如下几个概念: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紫花豌豆;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白花豌豆。

高中生物 3_1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3_1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章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说出孟德尔选择实验材料的成功之处。

2、能说举例说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性、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3、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以及能做出解释二、教学重点1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 说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三、教学难点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做出解释。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归纳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教学用具课件六、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质疑讨论】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即严格的_________植物)。

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结果可靠易于分析。

②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

杂交试验的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相关概念】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豌豆花的紫花、白花等。

课件出示人的一些典型的相对性状的图片,如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相关概念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

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单性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

闭花传粉: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称之为闭花传粉。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

去雄:在花未成熟前,拔开花瓣除去末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

思考探究1: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在实验中是怎样实现异花传粉的?(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纯种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再让F1得F2。

基因分离定律 学案

基因分离定律 学案

基因分离定律一、1、内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互相独立,在形成配子时随彼此,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

2、遗传图解表示:F1 D d →(配子) : = :3、实质:MI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________________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4、基因分离定律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染色体上)中基因遗传(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下列各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染色体组D.非同源染色体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A、F2基因型的比为1:2:1B、F1产生的配子的比为1:1C、F2表现型的比为3:1D、测交后代比为1:13、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兔是否为纯种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根据子代性状比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家族遗传系谱图】3、右上图为某个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致病基因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I一2和II一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3) Ⅱ一2的基因型可能是。

(4) Ⅲ一2的基因型可能是。

(5) Ⅲ一2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生出女孩患病的概率。

4. 右图是关于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基因用B和b表示),图中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4号的基因型可能是。

(2)若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孩患病的几率是_______,正常男孩为AA的概率是_______ 。

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案标题: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遗传问题。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物种的遗传特征,引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是否知道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会有相似的特征?这与基因有关吗?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基因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基因对个体特征的决定性作用。

2. 详细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三个规律:孟德尔的第一定律(纯合子法则)、孟德尔的第二定律(自由组合法则)和孟德尔的第三定律(独立性法则)。

3. 使用图表和实例说明每个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些基因遗传的案例,例如花色、眼色等,让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这些遗传问题。

2.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案例中基因的分离过程,并总结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遗传问题的方法。

步骤四:实验设计(15分钟)1.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基因分离实验,例如利用果蝇的眼色进行实验。

2. 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和材料,并绘制实验流程图。

3.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可能性,并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猜测和解释。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他们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物种的遗传特征。

2. 基因遗传案例的材料和图表。

3. 实验所需的果蝇和实验器材。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展示。

3. 学生对实验设计和结果解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遗传学文献,进一步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其他遗传学原理。

(完整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完整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学案1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习目标】(仔细阅读学习目标,体会本节重点)1、掌握杂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基因分离等几个重要遗传学概念2、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3、掌握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4、熟记各种形式杂交所得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推理亲本与后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

4、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Ⅰ·课前预习案(要求:通读教材找到、写出、识记下列概念)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异花传粉: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

父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交、反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课内探究案(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______传粉和______受粉。

高中《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将通过一个生活化的实例引起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眼睛颜色遗传的案例,提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子女有的是单眼皮?”这个问题将激发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好奇心,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教师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基因、染色体等基础知识,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通过复习,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基因的分离定律。
5.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和验证。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基因分离定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观念,使学生明白遗传知识在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分析遗传现象。
-例如:模拟豌豆杂交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遗传规律。
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例如:播放遗传实验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利用在线遗传学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验证和实质
[目标导读]1.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理解。

2•结合教材
图解,概述1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过程,并归纳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

3•归纳孟德尔
获得成功的原因。

[重难点击]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

3•分离定律的内容。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

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
探究。

如何进行模拟实验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呢?
探究点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 .实验原理
2. 实验过程
3. 实验分析
探究点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的实质
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但是一种正确的假说还需要相应的实
验来验证支持,为此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
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 实验目的:让杂种F1与______ 杂交,来测定F j的基因组成,这种方法称为测交。

(2) 实验分析
若解释正确,则F1应产生___和_____ 两种配子,比例为______ ,隐性亲本只产生一种配子__
_。

由此推出测交后代有_____ 和 ___ 两种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______ ,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为
(3) 实验结果:F j X白花豌豆T紫花:白花=
⑷实验结论: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 ; F1形成配子时,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发生了_______ , 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 分离定律的实质
完善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___________ 上,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_________ 会随着________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基因的分离定律。

3.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随堂反馈:1.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
B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
C.在形成生殖细胞一一配子时,单独存在的基因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
D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下列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
C. 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要去雄
D •豌豆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先分析多对性状后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D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丕邳州市第四中分科时导学案
年级—高一—学科____ 生物_____ 命制人—徐瑛_______ 时间—第四周 ________ 第一节第3课时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目标导读]1.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2•结合实践,概述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击]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课堂导入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掌握这一定律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释生
物界的一些遗传现象,而且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这对于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探究点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1 .题型1 :相对性状中显隐性性状的判定
(1) 杂交法: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交法: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比法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2性状分离比为3 : 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
例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 a控制。

下表是豌豆花色
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
(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组合一亲本基因型:紫花X 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组合三的F i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 。

2. 题型2: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判定
(1)测交法
⑵自交法
例2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3. 题型3:遗传概率的计算
探究点二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 .指导杂交育种
(1)让该小麦自交。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该小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代均可以留种使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该小麦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该小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后代会发生_______ _不能稳定遗传。

2.预防遗传病
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和一个正常女孩(设基因用A、a表示),他们再生
一个白化病小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 。

2 .多指是一类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如图为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基因):
(1)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__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⑵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_________________ ,父亲 ________ ,⑶如果
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
3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控制)。

有下列三组交配组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2) 表中亲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依次是: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