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学基础思考之十黑洞问题
物理学中的黑洞理论
物理学中的黑洞理论物理学是一门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学科,而黑洞作为其中最为神秘的存在之一,一直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黑洞理论,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引发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黑洞的定义、形成和性质,并探讨一些重要的黑洞理论及相关实证。
一、黑洞的定义和形成黑洞是一种极为致密的天体,其吸引力极强,甚至连光都无法逃逸。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黑洞是由质量极大的恒星坍缩而成的。
当质量足够大的恒星耗尽燃料,核聚变停止时,重力将克服核强力的作用,使恒星坍缩为一个极小且密度极高的天体,形成黑洞。
二、黑洞的性质1. 黑洞的事件视界黑洞的最外层,称为事件视界,是一种虚幻的表面,分离了黑洞内部和外部的空间。
若一个物体进入事件视界,将无法逃离黑洞的吸引力。
2. 黑洞的质量和自转黑洞的质量对吸引力的强度产生影响。
质量越大,吸引力越强。
此外,黑洞还有一个自转速度,这是来源于恒星坍缩时角动量守恒的结果。
3. 黑洞的奇点和引力奇点当恒星坍缩为黑洞时,质点将集中到一个无限小的点上,形成奇点。
奇点处的质量和空间曲率趋于无穷大,其中的物理定律失去了意义,称为引力奇点。
三、重要的黑洞理论1. 霍金辐射理论霍金辐射理论由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他认为黑洞会以低热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最终引发黑洞的蒸发。
这一理论为黑洞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 弦理论与黑洞熵弦理论是一种寻求描述宇宙最基本粒子和物理规律的理论,它为黑洞的熵提供了新的解释。
根据弦理论,黑洞的熵与其表面的信息有关,即黑洞吸收了大量的信息并储存在事件视界上。
3. 引力波和黑洞合并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之一。
通过引力波的探测,科学家们获得了黑洞合并的证据。
这些合并事件证实了黑洞的存在,并深化了我们对黑洞形成和进化的理解。
四、黑洞理论的实证1. 2019年拍摄到的黑洞影像在2019年,科学家们通过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摄到了首张黑洞影像,这是对黑洞理论的重大验证。
物理学十大难题的研究进展
物理学十大难题的研究进展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古老、最基础的学科,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本质、性质、规律和相互关系,是人类认识宇宙、探索未知、创造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很多关键问题仍然被我们所困扰。
本篇文章将带您了解物理学中的十大难题及其研究进展。
一、黑暗能量与黑暗物质黑暗能量与黑暗物质是当前宇宙学中最为重要的难题之一。
黑暗能量与黑暗物质在宇宙形成、星系形成、宇宙膨胀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却非常有限。
黑暗能量的存在被认为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占据了宇宙总能量的约70%;而黑暗物质则在引力作用下影响了宇宙结构的形成。
尽管科学家们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了搜寻,但它们的本质仍然不为人知,这是当前物理学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二、量子引力量子引力理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人类对自然的第三种描述。
它试图将引力作用与量子力学相结合,从而探索微观世界的基础原理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研究黑洞、宇宙起源等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机制。
然而,至今为止,量子引力理论仍然没有得到确定的解答,这是物理学中最为深奥、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三、超导材料超导材料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在极低温度下表现出特异的电性质,如零电阻、磁场排斥、电流不损耗等。
虽然个别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已经达到了临界温度,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挑战性问题,如为何某些材料可以实现高温超导、如何有效地制备高品质的超导材料、如何解决超导失效等。
超导材料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量子计算、全息图像等科技提供支撑,也对未来的储能技术等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
四、宇宙暴涨宇宙暴涨理论是当代宇宙学中最为流行的理论之一,它认为宇宙在它形成之初经历了一次短暂而极端的膨胀,这导致宇宙变得异常平坦和均匀,并且形成了宇宙射线背景辐射。
然而,对于暴涨的机制、过程、持续时间等,仍然存在很多疑问和争议。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黑洞问题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复习:黑洞问题1.2019年4月10日晚,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面世,黑洞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极大而体积极小的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连光都无法逃逸.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所示,黑洞A 、B 可视为质点,两者围绕连线上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O 点离黑洞A 更近,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假定黑洞A 质量为m 1,黑洞B 质量为m 2,AB 间距离为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黑洞A 与B 绕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B .黑洞A 的质量m 1小于黑洞B 的质量m 2C .若两黑洞质量保持不变,但两黑洞间距离L 逐渐减小,则两黑洞的绕行周期均逐渐减小D .若两黑洞质量保持不变,但两黑洞间距离L 逐渐增大,则两黑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逐渐增大2.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点整,全世界的太空迷们翘首以盼,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黑洞究竟长什么样?物理和天文学者眼里的黑洞和普通人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如图甲所示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模拟图像。
中间的黑色区域是黑洞的剪影。
人类首次发现的引力波就来源于距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两个黑洞互相绕转最后合并的过程。
设两个黑洞A 、B 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黑洞A 的质量大于黑洞B 的质量,引力常量为G ,则()A .黑洞A 的轨道半径大于黑洞B 的轨道半径B .黑洞A 的线速度一定大于黑洞B 的线速度C .若两个黑洞间的距离为L ,其运动周期为T ,则两个黑洞的总质量为=4??2??32D .随着两个黑洞间的距离L 在减小,其运动的角速度在减小3.美国在2016年2月11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GW150914是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GW150914是一个36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29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事件。
九年级物理黑洞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黑洞知识点总结在九年级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有趣的概念和知识点。
其中,黑洞无疑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话题。
黑洞,这个被称为宇宙中最强大的引力“吞噬者”,让人类对宇宙的奥秘产生了更多的想象和探索欲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黑洞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黑洞,顾名思义,是一种无法发出或反射光线的天体。
它的引力极其强大,甚至连光也无法逃逸。
这种巨大引力是由质量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内所造成的。
据目前的理论认为,黑洞主要有两种类型——恒星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
恒星黑洞,顾名思义,是由恒星坍塌而形成的黑洞。
当一个质量很大的恒星用尽了核燃料并耗尽能量时,就会发生坍缩,形成一个超高密度的物体。
恒星黑洞的形成原因是一颗恒星被自身的引力压缩到一定程度,直至无法继续抵抗引力,导致毁灭性的坍塌。
超大质量黑洞则是宇宙中质量和体积更大的黑洞。
它们通常位于星系的中心,被认为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
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通常是数百万到数十亿倍的太阳质量,甚至更高。
这些黑洞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种理论认为它们是由早期宇宙中的原始物质聚集而成。
黑洞所具有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旦物体接近黑洞,就很难再逃脱。
这一现象被称为黑洞的“事件视界”。
黑洞的引力场是如此强大,甚至连光也无法逃脱。
这也是黑洞形成原因的一种体现:被黑洞引力俘获的物质被迅速吸入黑洞内部,形成一个无法逃离的“陷阱”。
在物理学中,黑洞对宇宙的影响是巨大而广泛的。
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到黑洞的影响来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
例如,通过观察黑洞附近的星系,我们可以研究黑洞对星系演化的影响;通过研究黑洞的引力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宇宙中射线和物质的运动规律。
因此,黑洞不仅仅是宇宙中的奇特现象,更是我们揭示宇宙规律的重要工具。
然而,由于黑洞具有诸多的神秘性和未解之谜,科学家们对黑洞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我们仍然无法完全解释黑洞中心的奇异性,即“奇点”。
黑洞问题的提出
3、黑洞问题的提出1795年,法国的拉普拉斯〔P·S·Laplace,1749~1827〕首次提出了“黑洞”的概念,他认为,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186公里/秒,如果地球的半径r缩小到几厘米,其密度将非常大,地球外表物体的逃逸速度将超过光速3×10的5次方公里/秒,这时,外部的光可以射到地球上来,但地球上的光却无法逃逸到太空中去,太空外部的人看不到地球云层反射的光,地球就成了宇宙中的一只“黑洞”。
同理,如果宇宙中有某些天体的密度特别大,也就会变成宇宙中的“黑洞”。
Einstein在广义相对论中所建立的引力场方程为:这个方程是高度非线性的,一般不能严格求解。
只有在对时空度规附加一些对称性或其他要求下,使方程大大简化,才有可能求出一些严格解。
在引力场球对称的假定下,可以得到方程的史瓦西解:显然,度规在和r=0处奇异〔趋于无穷大〕。
但是,处的奇异是由于坐标系带来的,可以通过适当的坐标系变换来防止。
r=0处的奇点是本质的。
在奇点上,时空曲率和物质密度都趋于无穷大,时空流形到达尽头。
不仅在宇宙模型中起始的奇点是这样,在星体中引力坍缩终止的奇点也是这样。
在奇点处,“一切科学预见都失去了效果”,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
无穷大的出现显然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缺陷。
20世纪初,Einstein认为“黑洞”的成因是引力造成了空间弯曲,故光子无法逃到这种至密天体的引力场外。
后来,施瓦西〔Karl Schwarzschild,1873~1916〕为Einstein的“相对论”黑洞确立了一个“视界”,光子只能被禁闭在“视界”之内,“视界”之外的空间仍然是平直的欧几里德空间,光子仍然遵守地球空间中的一切物理定律。
广义相对论预言,当大质量的恒星到达极高密度时,就在空间形成了一只很深的“引力陷阱”,最终把空间弯曲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致附近的任何物体,包括光线在内被其吞灭,就好似一个无底洞,这样的天体称为黑洞。
物理学中的黑洞现象解析
物理学中的黑洞现象解析黑洞是宇宙中神秘而又具有吸引力的存在。
在物理学领域里,黑洞被定义为一种巨大质量聚集在一起,如此之强大以至于可以阻止任何形式的异物,包括光线,从其范围内逃离的天体。
黑洞是相对论的产物,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宇宙这个概念的认知,也对宇宙的物理学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索物理学中的黑洞现象,解析黑洞的本质和影响。
黑洞的形成和特征黑洞的形成是由质量很大、密度很高、重力极强的天体引起的。
当太阳等天体燃烧全部能量耗尽,它们的核心就会坍缩,其密度和引力也随之增加。
如果天体的质量足够大,这种坍缩可能会形成一个密度非常高、直径非常小、引力非常强的天体——一个黑洞。
与其他天体不同的是,黑洞不具备固定尺寸,而是由其质量和自转速度决定的。
一个足够大的黑洞通常比地球还要小。
对于黑洞特征的理解,需要先了解两个重要指标:视界和事件视界。
视界是指天体范围内引力紧密的区域,突破该区域将会被黑洞吞噬。
事件视界是指所谓的“黑洞表面”,被称为事件视界的地方是黑洞引力太强,使得光无法逃脱的范围内。
黑洞的特征恰恰取决于这两个指标。
通常,黑洞的外围是由物质的热气体所组成的,这些物质会不断地被黑洞吸入,形成一个旋涡状结构,称为吸积盘。
而黑洞本身虽然不会发光,但是因为吸积盘的高温、热辐射等现象而显得十分明亮。
另外,黑洞还拥有两个极点,它们可以产生双极流。
黑洞的研究历程黑洞概念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天文学家约翰·惠勒、苏·钱德拉和法国天文学家勒梅特共同提出的。
然而,真正让黑洞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是另一个成果——霍金辐射。
1982年,史蒂芬·霍金发表了《黑洞不是完美的吸收体》一文,证明了黑洞不仅会吸入物质,还会将能量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去。
随后,霍金又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黑洞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放射出来并失去质量,最终黑洞也会因为质量充分减小,消失。
霍金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认为是宇宙学和极端天体物理学领域内最杰出的成果之一。
10大物理学难题困扰世界详细版
10大物理学难题困扰世界详细版物理学作为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有许多难题困扰着科学家们。
以下是 10 大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物理学难题。
一、暗物质之谜我们通过对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发现,星系中的可见物质所产生的引力,远远不足以维持星系的稳定结构。
因此,科学家们推测存在一种看不见的“暗物质”,它不与电磁力相互作用,所以无法被直接观测到,但却通过引力影响着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暗物质究竟是什么?是一种新的粒子,还是某种未知的物质形态?目前,我们对它的了解还非常有限,这是现代物理学中一个巨大的谜团。
二、暗能量之谜随着对宇宙膨胀的观测,科学家们发现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
为了解释这种加速膨胀,引入了“暗能量”的概念。
暗能量被认为是一种充满整个宇宙的能量,具有负压,导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胀。
但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恒定的能量场,还是某种动态的能量形式?它的存在和性质对我们理解宇宙的命运至关重要。
三、量子引力问题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然而,在微观的量子世界和宏观的引力世界之间,这两个理论却难以统一。
如何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到引力现象中,构建一个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论,是物理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理论是目前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但至今仍未达成共识。
四、黑洞信息悖论当物质落入黑洞时,其携带的信息似乎会消失在黑洞的事件视界内。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信息不应该被消灭,但广义相对论却暗示黑洞会摧毁信息。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黑洞信息悖论。
解决这个悖论不仅对于理解黑洞的本质至关重要,也关系到我们对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五、统一场论的追求自爱因斯坦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梦想着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能够将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起来。
虽然标准模型成功地统一了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但引力的纳入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物理学中的黑洞理论
物理学中的黑洞理论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其令人着迷的特性和奇异的物理现象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关注。
物理学中的黑洞理论是研究黑洞特性、形成机制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揭示宇宙的性质和进一步理解宇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黑洞的定义是一种密度极高、引力极强的物体。
它形成于恒星的演化过程,当恒星质量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就会发生超新星爆炸并引发黑洞的形成。
黑洞内部是一个无法逃脱的引力井,其引力场极其强大,甚至连光也无法逃逸。
黑洞的引力特性是黑洞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质量越大的物体,其引力也就越强。
黑洞的引力非常强大,以至于它通过引力可以吸引和捕获周围的物质,包括光线。
这种奇特的引力效应被称为“事件视界”,即在黑洞周围,一旦物体进入事件视界,就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
黑洞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是黑洞表面产生的微小粒子和反粒子对,其中一种被黑洞吸入,而另一种则可以逃脱黑洞的引力。
这种辐射是由于量子效应导致的,它揭示了黑洞也会随着时间慢慢蒸发消失的现象,被称为“霍金辐射”。
黑洞理论还涉及黑洞的形态、演化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黑洞的形态多样,可以分为旋转黑洞、超大质量黑洞等不同类型。
在宇宙中,黑洞之间还可以相互作用,甚至发生合并。
这种合并会导致黑洞质量的增加和引力场的变化,也是宇宙中引力波的产生源之一。
黑洞理论在宇宙物理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观测和研究黑洞,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性质和演化过程。
例如,黑洞可以作为宇宙早期演化的重要指示物,其质量和分布可以揭示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
此外,黑洞理论还与人类对宇宙存在的问题和科学哲学的思考紧密相关。
黑洞的存在和特性挑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对宇宙本质的探索。
总的来说,物理学中的黑洞理论通过研究和解释黑洞的特性、形成机制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为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宇宙、揭示宇宙的基本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
物理学中的宇宙学和黑洞研究
物理学中的宇宙学和黑洞研究宇宙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地方,而现代物理学正试图揭示宇宙的奥秘。
宇宙学和黑洞研究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们共同揭示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如宇宙膨胀、暗物质和黑洞等。
本文将介绍宇宙学和黑洞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一些重要的发现。
一、基本概念1. 宇宙学宇宙学是研究宇宙的物理学分支,研究宇宙结构、形成、演化和最终命运等问题。
宇宙学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高度发展的学科,涉及天体物理、相对论、粒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2. 黑洞黑洞是宇宙中极端的天体,它是由质量极大的物体引力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区域,这一区域的引力极大,连光也无法逃脱。
黑洞被认为是宇宙中最神秘和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二、研究方法1. 观测手段宇宙学和黑洞研究主要采用两种观测手段:光学观测和无线电观测。
光学观测通过望远镜对宇宙天体进行观测,获得天体的图像、光谱和形态等信息。
无线电观测则是通过接收天体的无线电信号来获取它们的性质和结构。
2. 理论研究宇宙学和黑洞研究还依赖于物理学的理论推导和模拟计算。
这包括相对论、粒子物理学、热力学等多个领域,通过建立宇宙学模型和黑洞模型,预测和解释现象,从而推进研究。
三、重要发现1. 宇宙膨胀根据宇宙膨胀理论,宇宙是从一种非常高密度、高温度的状态开始演化而来的。
宇宙中的所有物质、能量和空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不断膨胀。
这个理论得到了多项观测和实验结果的支持,如背景辐射、恒星云层、星系红移等等,都证明了宇宙正在膨胀。
2. 暗物质暗物质是指一种宇宙中的物质,它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因此无法被光学观测所发现。
然而,通过测定星系旋转速度、观测背景辐射等方法,科学家们发现宇宙中普遍存在暗物质。
暗物质的存在使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许多研究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其性质仍然是一个谜团。
3. 黑洞黑洞是宇宙中一种神秘的天体,由于无法发光或发出信号,科学家们必须依靠周围物体的运动和引力等特征来确定其存在。
天体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和解决方案
天体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和解决方案天体物理学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宇宙中的星系、恒星、行星、黑洞等天体结构、演化、物理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天体物理学研究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科学史上的重大成果。
本文就天体物理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黑洞的存在和性质黑洞是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黑洞是由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极度压缩下形成的天体。
黑洞的最显著特征是它的引力极强,以至于内部的物质(包括光子)都不能逃逸。
黑洞的物理特性包括质量、角动量和电荷。
质量越大,黑洞的引力就越强,角动量越大,黑洞的自转就越快。
黑洞对于宇宙的演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理解黑洞和它的性质是长期以来天体物理学的重要课题。
对于黑洞的研究,早期是通过研究其引力对周围物质的影响来进行的。
后来,人类发明了望远镜和探测器,使得研究范围得以扩大。
今天,人们可以使用X射线望远镜,通过探测辐射来察看黑洞的特征。
此外,人们也在通过模拟的方式来进一步探究黑洞的性质。
例如,大规模计算机模拟可以从数值上模拟黑洞的自转和引力,推导黑洞的行为和效应,并为对黑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在研究中,科学家甚至发现了一个重大的跨学科的问题。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之间存在许多矛盾,难以描述黑洞物理现象,如黑洞对信息的吸收和熵增等。
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二、引力波的探测引力波是一种大爆炸时产生的天体波动,它可以证实相对论的正确性,从而使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和有用。
引力波的研究系当今天体物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力学的重大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很多人已经想方设法探测引力波,尽管一些方法已经提出来,但一直无法找到直接的证据。
最终,在2015年,LIGO科学合作组织通过直接观测到引力波的过程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
随后,在2020年,人类成功探测到了由合并的两个中等质量黑洞产生的引力波,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引力波事件。
引力波探测的成功解决了天体物理学的一个长期以来尚未解决的难题,它开辟了全新的天体观测领域,成为了现代天体物理学中的历史性事件。
黑洞理论及其形成机制
黑洞理论及其形成机制黑洞理论是现代天体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它描述了一种极为奇特和强大的天体现象。
本文将介绍黑洞的概念、形成机制以及其宇宙中的作用。
1. 黑洞的概念黑洞是宇宙中一种极为致密的天体,它具有非常强大的引力场,甚至连光都无法逃离其吸引力。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黑洞的核心被称为“奇点”,是一种无限密度和无限引力的点。
黑洞由一个事件视界(事件视界)包围,也被称为“事件视界”。
2. 黑洞的形成机制黑洞的形成机制可以追溯到恒星的演化过程。
当一颗恒星耗尽了核心的燃料,核聚变反应停止,恒星会经历剧烈的引力坍塌。
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引力坍塌将无法被其他力量抵消,恒星将塌缩成一个奇点,形成黑洞。
在恒星末期,由于质量和智慧足够大,引力坍缩可能会形成更大的黑洞类型。
这些黑洞被称为超大质量黑洞,可能是银河系核心以及其他大型星系中的黑洞。
此外,还有可能存在质量更小的黑洞,称为中等质量黑洞或微型黑洞。
这些黑洞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确定,但可能与早期宇宙中的物质密度以及超新星爆炸有关。
3. 黑洞的特性黑洞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强大的引力场。
黑洞的引力非常强大,以至于它能够扭曲周围的时空结构,形成所谓的时空弯曲。
另一个重要的特性是黑洞的无逃逸速度。
由于黑洞的引力太强大,任何物体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因此甚至光也无法逃离黑洞的吸引力。
这也是为什么黑洞被称为“黑”的原因。
最后,根据哈金辐射理论,黑洞也可能发射出微小的粒子和能量,被称为哈金辐射。
这项理论解释了黑洞并非完全吞噬所有物质和能量的原因。
4. 黑洞在宇宙中的作用黑洞在宇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黑洞在银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银河系的核心区域。
超大质量黑洞被认为是银河系中形成和维持星系结构的关键因素。
其次,黑洞可能对整个宇宙的演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种理论认为,黑洞的大规模聚集和发射的粒子和能量可能会对宇宙中的星系形成和演化产生影响。
物理学十大未解之谜
物理学十大未解之谜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问题,因为科学研究的进展是不断变化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可能会揭示更多未知的领域。
以下是一些在物理学领域仍存在争议和未解之谜的例子:1. 暗物质和暗能量:尽管宇宙中大部分物质和能量都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确实存在。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和起源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2. 量子引力:在理论上,量子引力是描述引力在量子层面上如何运作的理论。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来解释量子引力。
3. 黑洞的信息悖论:黑洞的信息悖论是一个关于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根据量子力学,信息是守恒的,但广义相对论表明黑洞可以吞噬信息。
这两个理论之间的冲突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4. 夸克禁闭:夸克是质子和中子的基本组成单元,但在理论上,它们应该可以在自由状态下存在。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从未观察到自由的夸克。
这是为什么夸克在自然界中始终以组合形式出现的原因,但具体机制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5.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是描述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最佳理论。
然而,它有许多局限性,例如不能解释引力,不能解释暗物质的存在等。
寻找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理论仍然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6.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的机器。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实现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7. 弦理论:弦理论是一种尝试将引力与量子力学统一的理论。
然而,弦理论非常复杂,且至今尚未找到实验证据来验证其预测。
8. 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现象,描述了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强烈关联。
这种关联的起源和性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9. 相对论的重力:广义相对论是描述引力如何影响时空的理论。
然而,这个理论在量子层面上并不自洽。
寻找一个将引力与量子力学统一的理论仍然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10.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是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核心问题。
物理学现象探讨黑洞的形成和演化
物理学现象探讨黑洞的形成和演化黑洞,是宇宙中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存在。
它们是由极度密集的物质形成的,对于我们来说,它们的外观是黑暗而无形的,但是它们却能造成极大的引力作用,甚至可以吞噬整个星系。
本文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探讨黑洞的形成和演化。
一、黑洞的形成在现代宇宙学中,黑洞是宇宙中最极端的物体之一,它们的密度和引力场比我们熟知的任何物体都要大得多。
黑洞是由极密集的物质坍塌而成的,以至于引力场会将流入其内部的所有物质都吸引到它们的核心,直到物质被压缩成无限小并且被艾德福压缩到奇点。
在爆炸性超新星事件中,星体的核心坍缩成一个半径为仅仅几十千米的超致密对象,这个对象的质量高达太阳的数倍到数百倍甚至数十亿倍之多,这就是黑洞的形成过程。
尽管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它们,但由于黑洞的极端物理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它们在周围环境上的作用、星系中的物体相互作用或其引力波的探测来确定它们的存在。
二、黑洞的演化一个黑洞的演化和生长是和它周围星系和星云的演化和生长密切相关。
一个黑洞的质量,它的拥有者史蒂芬·霍金认为,通过与周围的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增长。
如果它周围有足够量的气体和空间尘埃,它们就能被吸收进黑洞的引力漩涡,黑洞质量就会增加。
但是,黑洞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质量,并最终蒸发。
这是因为黑洞会不断辐射出所称为“霍金辐射”的辐射,这是由于黑洞表面引力场的红移效应引起的。
这种辐射导致黑洞失去了一些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黑洞会最终蒸发为无形。
然而,这个蒸发过程需要极长的时间,比宇宙的寿命还要长。
三、黑洞的特性黑洞具备一些非常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都可以通过物理学定律来解释。
首先,黑洞的质量、角动量和电荷都是可量度的。
其次,对于一个静止的黑洞,其事件视界,也就是一个物质无法逃逸的边缘会限制一个离开黑洞的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最后,从理论上讲,黑洞是可以不断的演化的,不仅可以通过事件发生在他们的边缘上而增长,而且它们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如黑洞的并合)而融合,形成更大的黑洞。
困扰世界的十大物理学难题
困扰世界的十大物理学难题
1. 宇宙暗能量:宇宙暗能量是一种仍未完全理解的力量,被认为是引起宇宙膨胀加速的原因之一。
2. 宇宙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未知的物质形态,占据了宇宙中大部分的质量,但并不与光相互作用,使其难以探测和理解。
3. 弦理论与量子引力:弦理论是试图将量子力学和引力统一起来的物理理论,但仍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4. 黑洞信息悖论: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信息不应该消失,但目前我们对于黑洞内部发生的事情仍缺乏完全的理解,黑洞是否能保持信息的完整性仍存在争议。
5. 超导性的起源:尽管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超导体,但我们仍未完全理解超导性的起源和机制。
6. 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起源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难题,尚未找到完全令人满意的解释。
7. 时间箭头:时间箭头是指宇宙中时间的单向性,为什么我们只能沿着一个方向感知时间的流逝仍然是一个谜。
8. 超对称性破缺:超对称性是一种理论预言,认为每种粒子都存在一个超对称的伙伴粒子,但仍未发现证据支持这一理论。
9. 引力波的来源与细节: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但目前我们对引力波的具体来源和产生机制仍知之甚少。
10.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统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两个非常成功的物理理论,但将它们统一起来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黑洞现象揭秘与科普
科学探索:黑洞现象揭秘与科普1. 黑洞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黑洞?◆定义:黑洞是一个空间区域,其引力强到连光都无法逃脱。
黑洞的边界称为事件视界。
◆成因:黑洞通常由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炸后坍缩形成,也可以由黑洞合并或其他天体过程生成。
1.2 黑洞的分类◆恒星级黑洞:质量为几倍至几十倍太阳质量,由大质量恒星坍缩形成。
◆中等质量黑洞:质量介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可能由恒星群体合并形成。
◆超大质量黑洞:质量从百万到数十亿倍太阳质量,通常位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如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2. 黑洞的特性2.1 事件视界◆定义:事件视界是黑洞的边界,一旦物体越过这个边界,就无法逃脱黑洞的引力。
◆性质:事件视界内的物质和信息无法传递到外部宇宙,对外界而言黑洞似乎是“黑暗”的。
2.2 奇点◆定义:奇点是黑洞中心的一个点,理论上密度和引力无限大。
◆性质:奇点处的物理定律失效,现代物理学还没有完全理解奇点的性质。
2.3 引力透镜效应◆定义:黑洞强大的引力能弯曲光线,这种效应被称为引力透镜。
◆效果:引力透镜可以导致背景天体的光线出现畸变,使得黑洞附近的天体图像发生变化。
◆◆◆3. 黑洞的发现与研究3.1 早期理论◆理论起源:黑洞概念最早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入,约瑟夫·拉夫森等物理学家发展了这一理论。
◆赫尔曼·闵科夫斯基:提出了第一种现代黑洞模型。
3.2 观测黑洞◆间接观测:通过观察黑洞对周围物质的影响(如吸积盘的辐射、引力波等)间接确认黑洞存在。
◆引力波:2015年,LIGO探测到了来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首次直接观测到黑洞的存在。
3.3 事件视界望远镜◆发现:2019年,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发布了首张黑洞的照片,这张照片显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影像。
◆技术:EHT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射电望远镜网络联合观测,实现了对黑洞事件视界的成像。
◆◆◆4. 黑洞在科学中的重要性4.1 物理学研究◆引力与量子力学:黑洞研究有助于理解引力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推动理论物理学的发展。
十个常见科学问题
十个常见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人类探索和发现自然的基本方法,它涵盖了许多广泛的领域和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常见的科学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讨论十个最常见的科学问题,并探讨它们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1. 什么是黑洞?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和最迷人的物体之一。
它是一种极度密集的天体,其引力场比地球上最重的物体还要强大。
黑洞的存在首先是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预言的,它被认为是由大质量物体中心坍塌产生的。
然而,黑洞本身并不发出光和辐射,因此对于科学家们来说非常难以观测和研究。
2. 生命起源于何时何地?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的重大问题之一。
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了太阳系的行星和遥远星系的其他星球,寻找有机化合物和其他迹象,以确定它们是否存在生命体的可能性。
然而,生命的起源仍然是我们无法解决的谜题之一,因为它涉及许多未知的因素和变量。
3. 地球的气候变化是什么原因?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问题。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和监测地球的气候变化,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案。
主要的原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例如太阳黑子和火山喷发。
科学家们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施可持续能源计划是防止全球变暖的关键。
4. 太阳系中有没有外星生命?与生命起源联系在一起的是关于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问题。
太阳系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可能存在生命的土星和木星的卫星,并且科学家正在寻找其他存在条件良好的星球。
此外,收到外太空信号等现象也使人类对存在外星生命的信念增强。
5. 遗传是什么?遗传是研究生物体如何通过遗传信息将父母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学科。
遗传学的发展在医学、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科学家们持续研究基因组和遗传变异等问题,了解更多生命的奥秘,并为改善人类健康和生活做出贡献。
6. 量子物理学是什么?量子物理学是基于量子力学的研究领域。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物质和能量交互的一套物理理论。
高中物理现代物理黑洞题举例
高中物理现代物理黑洞题举例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现代物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黑洞作为现代物理的一个热门话题,也经常出现在考试中。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黑洞题目为例,分析其考点,并给出解题技巧和指导。
一、题目:在黑洞附近的光线弯曲现象黑洞是一种极为庞大而密度极高的天体,其强烈的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弯曲现象。
考生需要了解光线弯曲的原因,并能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
解题技巧:首先,要理解光线弯曲的原因是因为黑洞的引力场。
其次,要掌握光线弯曲的计算方法,可以利用光线的路径与黑洞的引力场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最后,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光线的速度和路径的变化。
二、题目:黑洞的事件视界事件视界是黑洞表面的一个区域,超出这个区域的物体将无法逃离黑洞的引力。
考生需要了解事件视界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
解题技巧:首先,要理解事件视界是黑洞的表面,超出这个表面的物体将无法逃离黑洞的引力。
其次,要掌握事件视界的计算方法,可以利用黑洞的质量和半径进行计算。
最后,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光的速度和引力的影响。
三、题目:黑洞的质量与半径的关系黑洞的质量和半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黑洞的质量越大,半径越小。
考生需要了解黑洞质量和半径的关系,并能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
解题技巧:首先,要理解黑洞质量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是由引力定律决定的。
其次,要掌握黑洞质量和半径的计算方法,可以利用引力定律和光速等常数进行计算。
最后,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考虑到单位的转换和精度的保留。
通过以上几个具体的黑洞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物理中的现代物理黑洞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黑洞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对黑洞概念的理解和公式的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强自己的计算能力。
总结起来,高中物理现代物理黑洞题目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理解黑洞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公式和计算方法,以及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转换和精度保留。
物理学十大难题
物理学的十大难题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话题,它们一直挑战着科学界的智慧。
这些难题主要涉及现代物理学的核心领域,如基本粒子物理学、相对论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宇宙学等。
以下是对物理学十大难题的简要分析。
1. 基本粒子质量与重力的巨大差距:这是一个涉及粒子物理学的问题,它的答案还不够清晰。
其中一个基本粒子是质子,它的寿命等问题至今仍是个谜。
而弦理论是一种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认为电子和夸克等粒子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
2. 宇宙常数: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参数,用于解释宇宙的初始膨胀速度。
然而,宇宙常数的存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黑洞信息悖论和宇宙均匀性的测量。
3. 超对称性破灭:超对称性是描述在费米子和玻色子之间建立一种对称性的概念。
然而,在实验中,还没有直接观测到这种对称性的存在。
4. 黑洞信息悖论:这是一个涉及黑洞物理学的问题,其问题在于黑洞吞噬物质后所留下的信息是否丢失。
虽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能解决这个悖论,但它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5. M理论自由度:M理论是一种理论,试图将所有已知的物理学理论统一起来。
然而,M理论的自由度很大,这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和更好的理论解释。
6. 弦理论:弦理论是一种理论,认为基本粒子不是点状的,而是由微小的弦状结构组成。
弦理论是解决宇宙膨胀率问题的一种尝试,但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来验证。
7. 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和胶子约束:量子色动力学是描述夸克和胶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然而,这个理论中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夸克和胶子的质量、磁矩和相互作用等。
8. 宇宙的起源:关于宇宙的起源是一个重大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例如大爆炸理论、暗物质理论和暴胀理论等。
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9. 统一物理定律:统一物理定律是指将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合并为一个统一的理论。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
10. 反物质的去向:反物质是与物质相对的物质,例如正电子和负质子等。
物理学史上的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
物理学史上的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物理学,这门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无数的奥秘。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答,它们像黑暗中的谜团,等待着物理学家们去揭开。
以下是物理学史上的十大未解之谜。
一、暗物质之谜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物质,其产生的引力效应可以被观测到,但我们却无法直接探测到它们。
这些神秘的物质被称为暗物质。
科学家们通过对星系旋转速度、星系团的引力透镜效应等观测结果的分析,推断出暗物质的存在。
然而,暗物质究竟是什么?是一种新的粒子,还是某种未知的物质形态?目前,我们仍一无所知。
二、暗能量之谜与暗物质同样神秘的是暗能量。
它被认为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
但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恒定的能量场,还是某种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力量?目前的理论如宇宙常数和精质等,都还无法完全解释暗能量的特性。
三、量子引力之谜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
然而,这两个理论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黑洞的中心或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处,会产生冲突。
如何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论,是物理学面临的巨大挑战。
四、黑洞信息悖论当物质落入黑洞时,其携带的信息似乎会消失。
然而,根据量子力学,信息是不会丢失的。
这就形成了黑洞信息悖论。
如何解决这个悖论,对于我们理解黑洞的本质和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五、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之谜在大爆炸理论中,应该产生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
但我们的宇宙中几乎只有物质存在,反物质非常稀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物质反物质的不对称性?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谜题。
六、高温超导之谜虽然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高温超导材料,但对于高温超导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为什么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这些材料能够实现零电阻的超导现象?这对于能源传输和储存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质子寿命之谜理论上,质子应该会衰变,但实验中至今尚未观测到质子的衰变。
质子的寿命究竟有多长?这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宇宙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系列:探索物理学中的黑洞现象
科普系列:探索物理学中的黑洞现象1. 引言1.1 概述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天体现象之一。
它们引发了科学家们多年来的好奇与探索,也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理解宇宙和物理学的机会。
黑洞被描述为巨大质量下坍缩而形成的区域,其中重力场极强,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脱。
这种奇特的现象使得我们开始探索关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等基本概念之间的深刻联系。
1.2 背景对于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来说,黑洞一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且令人着迷的研究领域。
黑洞首次被广泛讨论是在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不久。
然而,由于黑洞本身具有非常奇特的属性,如虚拟事件视界、奇点等,导致了对其性质和起源的深入研究变得更加困难。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介绍黑洞这一神秘现象,并探讨与之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理论。
我们将从黑洞的基本概念入手,了解黑洞形成的过程及其特性和分类。
然后,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黑洞对光和物质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时空弯曲理论。
最后,我们还会着眼于现代科学对黑洞研究的进展以及未来可能利用黑洞进行的科学实验或观测项目。
通过此文,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黑洞这一奇妙而又复杂的天体现象,并为深入探索宇宙奥秘提供思路和启示。
2. 黑洞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黑洞黑洞是宇宙中一种极为奇特且神秘的天体。
它由非常大的质量聚集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内而形成,这个区域被称为事件视界,超过了这一界限的物质和信息将无法逃脱。
黑洞对于光线和物质具有强大的引力吸引力,甚至连光也无法逃离其束缚。
2.2 形成黑洞的过程黑洞通常形成于恒星演化的末期,当一个巨大质量恒星耗尽了核燃料而崩溃时,会发生恒星核心塌缩。
如果恒星质量足够大,核心崩溃后会形成一个密度极高、引力极强的天体——黑洞。
在恒星死亡过程中,塌缩至极点时所产生高密度和强重力场导致空间曲率增加,进而使得该区域周围所有事物都被吸入其中。
这个情况就像把重物放在薄膜上造成凹陷,空间被压缩同时产生了显著的时空弯曲。
2.3 特性和分类黑洞有三个主要特征:质量、自转和电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理学基础的思考之十:黑洞问题目录第一章:黑洞问题的提出1、经典力学框架中的黑洞问题2、广义相对论下黑洞的概念3.能量条件4.奇点定理及能量条件5、施瓦西黑洞及拉普拉斯黑洞完全相同6、量子力学及黑洞第二章:黑洞问题的研究1.黑洞活动的证据2.彭罗斯和霍金的争论第三章:黑洞的存在性质疑1.席瓦西度规并没预言黑洞一定存在---------黑洞不存在的一个简单证明2.黑洞的存在性质疑3、现代天文学实验对于黑洞存在性的质疑4、美科学家称宇宙间不存在黑洞引发激烈讨论第一章黑洞问题的提出1、经典力学框架中的黑洞问题(1)拉普拉斯黑洞概念的提出过程回顾虽然黑洞这个名字直到1968年才由美国科学家惠勒(Wheele)提出来【1】.然而,有关黑洞研究的历史却可追溯到200多年以前.在整个18世纪,科学家们大都相信牛顿的光粒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光是由光源以极高的速度发出的粒子组成.1783年,英国科学家米歇耳(Michell)假定光粒子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受到引力的作用,他计算了一个具有太阳密度的天体必须多大,才能使逃逸速度大于光速.米歇耳得出,直径为太阳直径500倍的这样一个天体,其逃逸速度应该超过光速.如果这样的天体存在,光也不能逃离它们,所以,这样的天体人们是看不见的.【2】1795年,法国的拉普拉斯(P·S·Laplace,1749~1827)首次提出了“黑洞”的概念,他认为,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186公里/秒,如果地球的半径r缩小到几厘米,其密度将非常大,地球表面物体的逃逸速度将超过光速3×10的5次方公里/秒,这时,外部的光可以射到地球上来,但地球上的光却无法逃逸到太空中去,太空外部的人看不到地球云层反射的光,地球就成了宇宙中的一只“黑洞”.同理,如果宇宙中有某些天体的密度特别大,也就会变成宇宙中的“黑洞”.1798年,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也独立地推导出及米歇耳相同的结果.米歇耳和拉普拉斯所提出的看不见的天体,就是今天所说的黑洞.米歇耳和拉普拉斯的工作都是建立在牛顿引力理论基础上的.由于米歇耳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因此用牛顿力学得出的黑洞一直被称为拉普拉斯黑洞.给定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星球,并假设星球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再给定一个静止质量为0m的质点,0m<<M,下面研究质点m在星球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由于讨论静态球对称的情况,因0此可进一步假设质点m只在星球的径向做直线运动.首先将球坐标系固定在星球M上,并令坐标原点及星球球心相重合.在牛顿力学中,质点质量是一个常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质点运动方程为:(1),公式(1)中的u是质点的径向速度,在球对称问题中,速度u只是r的函数,因此有:(2),将公式(2)代入公式(1)中,整理后可得:(3),对上式积分,并注意边界条件:r =∞时,u= 0,积分后可得速度公式为:(4),在后面研究中,需要经常使用参数β,即速度及光速之比,由公式(4)可得:(5),注意公式(3)的右端只是r的函数,因此可以引入势函数ϕ,其中ϕ满足:(6),对上式积分,并引入边界条件r=∞时,ϕ=0于是得到:(7),将引力势ϕ代入运动方程(3)中,则牛顿引力场中的运动方程为:(8),对公式(8)取积分,并注意利用公式(2),再代入边界条件,在r=∞时,u = 0,ϕ= 0于是得到:(9),公式(9)就是牛顿引力场的能量守恒方程.按照牛顿引力理论,一个质点的动能若超过它的引力势能,质点就能摆脱星球的引力而逃逸,对于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星球来说,在它表面上一个质量为m质点,根据能量守恒方程(9),该质点能够从星球表面逃逸的最小速度u很容易算出来,把(7)代入(9),e我们有:(10),由公式(10)可求得逃逸速度:(11),从上式可以看出,质量越大半径越小的星球,其逃逸速度越大.令逃逸速度等于光速,由方程(11)求出半径,这个半径就是拉普拉斯半径.用这一方法,我们最终得到:(12),式中c代表光速,rL 称为拉普拉斯半径,利用公式(11)很容易得到,当星球的半径小于拉普拉斯半径时,即R≤r时,我们有:e u≥c(1-3),这个公式表明,L如果光也同一般物体一样受万有引力作用,那么在R≤r的条件下,L光线就不能克服引力场而逃逸.换句话说,根据牛顿引力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宇宙中存在这样一种星球,它的半径满足R≤r的条件,即:R≤(14),这种星球的L引力是如此之强,光也不能从其表面逃脱,以至一个远方的观测者无法接收到从星球表面发出的光,这种星球拉普拉斯称其为看不见的星,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黑洞.定义1.1:一个星球,如果它的逃逸速度u大于光速,即光也不e能从其表面逃出,这个星球就是黑洞.(2)拉普拉斯黑洞的局限性黑洞问题属于强引力问题,在强引力场质点的速度可以接近光速.当用相对论的方法计算的质点速度大于光速的0.79倍时,用牛顿力学公式(4)得出的速度就会大于光速,而此时牛顿力学早已不适用了.因此,黑洞问题是不能用牛顿力学研究的.然而,在200多年前,拉普拉斯在不知道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的情况下,用牛顿力学研究了黑洞,并推导出拉普拉斯黑洞.虽然用牛顿力学可以推导出黑洞,由于黑洞属于强引力问题,超出了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因此,拉普拉斯推导黑洞的方法是错误的.笔者认为,根据引力质量及电磁质量之间的关系,引力质量及电磁质量没有相互作用,因此在经典力学范围内不存在黑洞.参考文献:【1】Wheeler J A. American Scientist, 1968, 56:1【2】Michel, J. Philos. Trans. 1783, 74:35-572、广义相对论下黑洞的概念米歇耳和拉普拉斯的工作提出不久,托马斯·杨(Young)发现了光的干涉及衍射现象.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光的波动学说代替了光的粒子学说,米歇耳和拉普拉斯建立在光的粒子学说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直到1916年从爱因斯坦(Einstein)的广义相对论中导出了及他们相同的结果,米歇耳和拉普拉斯的工作才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1916年,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后不久,施瓦西(Schwarzschild)导出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准确解,即施瓦西解.这个解给出了对静态球对称黑洞,即施瓦西黑洞的描述,这标志着用广义相对论研究黑洞的开始.【2】按照广义相对论,物质决定时空如何弯曲,而光和物质的运动将由弯曲时空的曲率决定,当曲率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线就无法跑出去了,广义相对论中黑洞的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下面是钱德拉塞卡(Chandrasekhan S)给出的黑洞定义.定义1:黑洞将三维空间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以称之为视界的二维光滑曲面为边界的内区域,一个是视界以外渐进平直的外区域,而且内区域的点不能及外区域的点交换讯息.定义2:一个星球,如果它的逃逸速度u小于光速,即物体可以e以小于光的速度从其表面逃逸,那么这个星球一定不是黑洞.Einstein在广义相对论中所建立的引力场方程为:,这个方程是高度非线性的,一般不能严格求解.只有在对时空度规附加一些对称性或其他要求下,使方程大大简化,才有可能求出一些严格解.在引力场球对称的假定下,可以得到方程的史瓦西解:显然,度规在和r=0处奇异(趋于无穷大).但是,处的奇异是由于坐标系带来的,可以通过适当的坐标系变换来避免.1960年代,克鲁斯科(Kruskal)提出一个说法.他说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之所以会无穷发散,是因为坐标系选择得不好.如果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坐标系,便可以消除这个奇点.他提出以下的坐标变换,把时空坐标(r,t)变换到一对没有物理意义的抽象的数学坐标(u,v),叫做克鲁斯科坐标:其中r s = 2GM是施瓦兹查尔德半径.逆变换为:将这一变换画成图像,就得到克鲁斯科变换的图像.克鲁斯科变换的几个特征:1)空间的原点r = 0从一个几何点变成了一条最上面的抛物线.(其实是一个四维曲面.别忘了极角和方位角坐标.)2)施瓦兹查尔德半径被变换到了u – v坐标系中的两条对角线.但是奇点并没有消失.3)整个时空宇宙占据了u-v坐标系中以对角线u= -v 为界的右上方和以抛物线r = 0为界的下面所界定的区域.4)施瓦兹查尔德半径以内的区域变换到了两条对角线以上,原点抛物线以下的区域II.5)施瓦兹查尔德半径以外的空间变换到了两条对角线右面的区域I.从图表上我们看到,克鲁斯科变换并没有把施瓦兹查尔德半径变掉,而是变成了u – v坐标系中的两条对角线.u-v坐标系没有物理意义.真正有物理意义的是r – t坐标.时空坐标系中度规是否发散是可以观测到的物理现象.一个无穷发散的物理现象不应该仅凭坐标系的选择而消除,这是常识,也是常理.克鲁斯科认为一个坐标变换就可以改变物理现象,是对相对性原理的根本违反.r=0处的奇点是本质的.在奇点上,时空曲率和物质密度都趋于无穷大,时空流形达到尽头.不仅在宇宙模型中起始的奇点是这样,在星体中引力坍缩终止的奇点也是这样.在奇点处,“一切科学预见都失去了效果”,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无穷大的出现显然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缺陷.20世纪初,Einstein认为“黑洞”的成因是引力造成了空间弯曲,故光子无法逃到这种至密天体的引力场外.后来,施瓦西(Karl Schwarzschild,1873~1916)为Einstein 的“相对论”黑洞确立了一个“视界”,光子只能被禁闭在“视界”之内,“视界”之外的空间仍然是平直的欧几里德空间,光子仍然遵守地球空间中的一切物理定律.广义相对论预言,当大质量的恒星达到极高密度时,就在空间形成了一只很深的“引力陷阱”,最终把空间弯曲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致附近的任何物体,包括光线在内被其吞灭,就好像一个无底洞,这样的天体称为黑洞.在黑洞的中心是一个奇点,那里所有的物质都被无限压缩,时空被无限弯曲. 按照广义相对论,黑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实体,而是一个区域,一个极度弯曲了的空间.一旦物质落入这一弯曲了的空间,它就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管黑洞吞掉了多少物质,它本身依旧是弯曲的空间.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黑洞是引力汇点.史瓦西的这个解奠定了整个黑洞物理学的基础,此后在60年代克尔等人又找到另一个轴对称解,被称作克尔度规,在此基础之上又有克尔黑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的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相继提出了“微型黑洞”、“量子黑洞”的概念,认为“微型黑洞”可以在宇宙间四处游荡,甚至经常光顾太阳系,并曾对太阳及行星的引力场产生过影响.“量子黑洞”是一种“灰色天体”它里面的某种“虚粒子”可以从黑洞中“蒸发”出来,故“黑洞不黑”,仍然可以及“视界”外的空间交换能量.严格说来,“黑洞”理论本身就是另外一种“引力佯谬”或“引力悖论”,它是按牛顿“万有引力”理论推导出来的一种“极限天体”,现实宇宙无法满足这种“极限天体”所要求的物理条件,故它不可能得到任何观测及实验的检验.当我们在实验室里把某种物质的密度加大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物质必然因理化环境的改变而抗拒密度的增加,或始终维持在固态的最小密度状态,根本不可能实现黑洞所要求的密度条件. 就天文观测的角度讲,如果某种天体的体积及质量达到了一定极限,其内部热能必然导致它熔解、气化、等离子化,通过向外“蒸发”来减少自己的质量,从而使自身的物质密度维持在一个有限范围之内.比如银心的直径已达1光年多,它就不得不以蒸发、辐射的方式向外界排泄质量,以减少自己的质量或扩大自身的体积,来维持一个合理的平均密度.黑洞的辐射很像另一种有相同颜色的东西,就是黑体.黑体是一种理想的辐射源,处在有一定温度表征的完全热平衡状态.它发出所有波长的辐射,辐射谱只依赖于它的温度而及其它的性质无关.【1】现今的主流科学家们对黑洞的霍金辐射的权威解释包括霍金在内都用“真空中的能量涨落而能生成基本粒子”的概念.他们认为:“由于能量涨落而躁动的真空就成了所谓的狄拉克海,其中偏布着自发出现而又很快湮灭的正-反粒子对.,,量子真空会被微型黑洞周围的强引力场所极化.在狄拉克海里,虚粒子对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一个粒子和它的反粒子会分离一段很短的时间,于是就有4种可能性:【1】.两个伙伴重新相遇并相互湮灭.反粒子被黑洞捕获而正粒子在外部世界显形.正粒子捕获而反粒子逃出.双双落入黑洞.霍金计算了这些过程发生的几率,发现过程《2》最常见.于是,能量的账就是这样算的:由于有倾向性地捕获反粒子,黑洞自发地损失能量,也就是损失质量.在外部观察者看来,黑洞在蒸发,即发出粒子气流.”【1】霍金对黑洞发射霍金辐射的解释是:真空里的虚粒子对中的反粒子易被黑洞俘获,而后及黑洞中的一个正粒子湮灭,使黑洞内损失一个正粒子,导致黑洞损失能量而缩小.并使黑洞外面的真空中多出一个正粒子.谈到黑洞,离不开史瓦西半径(Schwarzchildraduis).史瓦西半径的是说,在史瓦西半径之內的物体,即使加速到接近光速,也沒有办法逃离黑洞.而在史瓦西半径之外的物体,可以逃离黑洞的重力场.史瓦西半径(Schwarzchild radius)的公式如下(文献1):Rs = 2*G*M/C^2上式中:Rs 为史瓦西半径,单位为m;G 为万有引力常数,毕姆斯(Beams,J.W.)等人得到的值为6.674*10^-11 m^3s^-2kg^-1(文献2);M 为黑洞的质量,单位为kg;C 为光速,其值为299 792 458 m / s;这个公式是史瓦西将静态球对称引力场代入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得到的史瓦西解(SchwarzchildSolution).史瓦西解告诉我们,广义相对论预言一种物体,那就是黑洞.只要接近黑洞到一个限度,你就会发现时空被一個球面(半径为史瓦西半径)分割成两个性质不同的区域,这个球面称为“事界”(Eventhorizon).史瓦西半径的公式是说:一个物体囚禁光的半径及该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已知太阳和地球的质量,我们不难求出太阳的史瓦西半径是3km,也就是說, 质量跟太阳一样的黑洞,如果光接近到3km以內, 就逃不出来了.而地球的史瓦西半径为0.9cm.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在理论上存在着奇性,这种奇性具有十分奇特的性质,沿着短程线运动的粒子或光线会在奇性处“无中生有”或不知去向.按照广义相对论,演化到晚期的星体只要还有两三个太阳的质量,就会迟早变为黑洞,包括光线在内的任何物体都会被黑洞的强大引力吸到里面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不仅如此,黑洞还要不断坍缩到时空奇性.时间停止了,空间成为一个点,一切物理定律,包括因果律都失去意义,一切物质状态都被撕得粉碎.此外,经典理论中的一个黑洞永远不能分裂为两个黑洞,只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黑洞合为一个黑洞,其结果很可能是整个宇宙变为一个大黑洞,并且早晚要坍缩到奇性.寻找黑洞的观测工作也在稳步进展.1970年底,美国和意大利联合发射了载有X射线探测装置的卫星,这颗卫星工作到1974年,共探测到161个射线源,经筛选确认,天鹅座X-1最有希望是一个黑洞.另外,圆规座X-1及天鹅座X-1数据非常相似,也很有希望被证认为黑洞.现在关于黑洞的理论的研究正在进展,观察结果还有待进—步证实.无论如何,广义相对论竟然要求这类难以接受的奇性,无疑是一个难题.或者广义相对论本身要修改,或者物理学的其他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有重大变更.不管黑洞如何定义,无论是用牛顿力学的方法定义,还是按照广义相对论的方法定义,定义2均能成立,因为,所谓黑洞是这样一种星球,任何物质都不能逃离出去,如果物质可以以小于光的速度逃到无穷远处,那么,这个星球显然不是黑洞.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黑洞概念及星球的逃逸速度密切相关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史瓦西首先得到了描述时空的方程,也就是著名的史瓦西方程.这个方程描述了一种被称为标准的恒星模型周围的空间.史瓦西方程主要描述恒星外的时空和恒星内的时空.惠勒根据这个方程首先提出了黑洞存在的可能性,同时也拉开了对致密星体尤其是黑洞研究的序幕.参考文献:【3】约翰—皮尔卢考涅:“黑出版社, 2000.【4】Kip, S. Thorne,BlackHoles and Time Warps: Einstein’s Outrageous Legacy, W. W. Norton,New York. 1994.3、能量条件纵观人类科学史,可以发现,一切理论或模型的成败,关键就在于,由人类经验语言构筑的用作认知标准的被称为“基本观念”的“刚杆或标尺”(scale),是否及客观存在物的本质相一致,是否及客观存在物的边界条件相一致.这对任何形式表述的理论,特别是空间理论,都是一样的.物理学家们所用的能量条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逐点能量条件(pointwise energy condition),它们给出的是每个时空点上能量动量张量所满足的条件;另一类被称为平均能量条件(average energy condition),它们给出的是能量动量张量在平均意义上沿特定的类时或类光曲线所满足的条件. 这两类中的每一类都包含几种不同的能量条件,下面着重介绍逐点能量条件.首先对能量动量张量本身的形式做一个简单分析. 为了让度规张量的形式尽可能简化,人们通常在所谓的正交标架场(tetrad)下讨论能量动量张量的形式[注一]. 正交标架场(以下简称标架场) 由一组正交归一的基矢量(e a)μ张成,其中拉丁字母a, b, ... 标识标架场的基矢量,希腊字母μ, ν, ...表示基矢量的时空指标. 标架场的基矢量满足下列正交归一条件:ηab(e a)μ(e b)ν = gμν, gμν(e a)μ(e b)ν= ηab很明显,标架场不是唯一的,对一个标架场作局域Lorentz 变换得到的仍然是标架场. 由于Lorentz群具有旋量表示(切空间中的一般线性变换群GL(4, R) 则没有旋量表示),因此标架场在讨论引力场及旋量场的相互作用时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对于我们所要讨论的能量条件来说,标架场的优点在于能量动量张量在标架场中的分量具有明确的测量意义.Hawking 曾经把标架场下的能量动量张量分为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均可通过标架场中的Lorentz 变换约化为一个正则形式(canonicalform).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I 类,其正则形式为:T ab= diag(ρ, p1, p2, p3)其中diag 表示对角矩阵,ρ为标架场中的静止观测者(即世界线切线沿基矢e0方向的观测者)测量到的能量密度,p i则为沿三个正交空间方向的主压强. 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形外,这种类型的能量动量张量涵盖了几乎所有物理上有意义的物质分布情形,下面将只讨论这种类型.第I 类能量动量张量的正则形式其实就是该张量的对角化,但能量动量张量是一个实对称张量,按照线性代数中熟知的定理,实对称张量必定可以通过正交变换对角化,既然如此,能量动量张量岂不都应该是第I 类的?为什么在Hawking的分类中会出现不止一种类型呢?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普通线性代数所讨论的内积空间具有正定的度规,而广义相对论中的时空度规不是正定的(请读者想一想,度规的非正定性是如何破坏线性代数中有关实对称张量对角化的证明的?).下面对几种主要的逐点能量条件做一个简单介绍:利用T ab的正则形式,我们可以证明:弱能量条件等价于ρ≥0 及ρ+p i≥0 (i=1, 2, 3). 充分性的证明非常简单:取V a=e0(即静止观测者) 可得ρ≥0;取V a→e0+e i(注意V a是趋于而非等于e0+e i,因为后者是类光的) 则可得ρ+p i≥0. 接下来再证必要性:假设ρ≥0 及ρ+p i≥0,则T ab V a V b= ρV02+ Σi p i V i2≥ρ(V02 - Σi V i2) ≥0其中第一个“≥”用到了ρ+p i≥0,第二个“≥”用到了ρ≥0 及V a类时.在弱能量条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ρ≥0,它表明能量密度处处为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面的推导是在使正则形式成立的特殊标架场中进行的,但ρ≥0这一结果适用于沿任意类时世界线运动的观测者所测得的能量密度(请读者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由于物理上可以实现的所有观测者都是沿类时世界线运动的,因此弱能量条件表明任何物理观测者测得的能量密度都处处为正.在弱能量条件中让V a趋于类光,由能量条件的连续性可以得到:显然(请读者自行证明),零能量条件等价于ρ+p i≥0 (i=1, 2, 3). 零能量条件是一个非常弱的能量条件,比弱能量条件更弱.由于Einstein 场方程可以改写为R ab= 8πG[T ab-(1/2)g ab T] (其中T=T a a为能量动量张量的迹),因此强能量条件等价于一个几何条件R ab V a V b≥0[注二]. 从物理上讲,强能量条件等价于ρ+Σi p i≥0 及ρ+p i≥0 (i=1, 2, 3).这一点的证明非常简单,只需注意到在正则形式下:T ab-(1/2)g ab T = (1/2)diag(ρ+Σi p i, ρ+2p1-Σi p i, ρ+2p2-Σi p i,ρ+2p3-Σi p i)然后做及弱能量条件相同的论证即可(请读者自行推导上式并完成论证).显然,强能量条件比零能量条件强. 但是及强弱二字的正常含义不符的是,强能量条件及弱能量条件互不包含,而非前者强于后者.事实上,多数物质的主压强p i是正的,对于这些物质,强能量条件其实比弱能量条件还弱[注三].这个能量条件是在弱能量条件之上增添了能流密度矢量T ab V b非类空这一额外限制.在正则形式下这一额外限制可以表述为:||T ab V b||2= ρ2V02 - Σi p i2V i2≥0. 取V b→e0+e i可得ρ2≥p i2. 这比弱能量条件中的ρ+p i≥0 要强. 为了证明ρ2≥p i2也是保证额外限制成立的充分条件,只需注意到:||T ab V b||2= ρ2V02 - Σi p i2V i2≥ρ2(V02 - Σi V i2) ≥0这里第一个“≥”用到了ρ2≥p i2,第二个“≥”用到了ρ≥0 及V b类时. 将这一结果附加到弱能量条件上可得:主能量条件等价于ρ≥|p i| (i=1, 2, 3). 从定义及上述结果均可看出,主能量条件显然比弱能量条件强(从而也比零能量条件强).但它及强能量条件互不包含.看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主能量条件中的额外限制是说能流密度矢量非类空. 我们知道,在相对论中如果一个四维矢量类空,就必定可以找到一个参照系,使该矢量的时间分量为负. 对于能流密度矢量来说,时间分量就是能量密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