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定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的存在方式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 物质范畴的由来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世界是无限的,认识不会有劲头。过去曾经认为原 子不可再分,20世纪初以来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研究,不仅 突破了原子这一层次,发现了原子核,而且突破了原子核这 一层次,到达了“基本粒子”这一层次,现在又发现了夸克。 这些粒子,尽管千姿百态各有特性,但它们的客观实在性学 不会改变的。现代物理学使用“反物质”的概念,有人认为 是对物质的否定。其实它是指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 质”不是哲学范畴,不是指和物质相反的东西,而是物质的 一种具体形态。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它 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定义
思考:哲学主要教给我们?
理性精神——理性有限,应该在必要的地方充分运用 哲学主要教给我们的是,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学习与思考的 姿态,因为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实在太无知 我们应该敢想、要避免任何的教条,保持思想和认识的一 种开放性 哲学教会我们一种宽容,一种敬畏
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 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过感知感觉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 存在,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反 映。”
《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家把物质的某些具体形态看作世界 的本原,但这些仅仅是物质的个别形态,不能概括所有的物 质。德莫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的学说,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 成的,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但在自然科学的发 展,赋予原子论新的内容。17~18世纪,英法等国的机械唯 物主义者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基础,认为不同原子按不同比 例结合起来就构成万物,原子是“宇宙之砖”,至最小的不 可再分的物质单位,原子的性质就是物质的不变的属 性。 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它建立在近代物理学 的基础上这一点来说比的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前进了一步, 但就其思维方法来说,形而上学的缺陷则是明显的。因为, 把一切物质看成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并没有抓 住物体的各种形态最一般的特性,它只是某些物质形态的特 性。原子也不是不可分的。
提问导入新课
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概念的发展过程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由一种或几种可以感知的物质具 体形态构成的,这种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但 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因而具有朴 素的性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 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构成 的,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形而上学的物质概念有了近代科学的基础作根据,克服 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封 建迷信和唯心主义,这是哲学物质观的进步,是对物质世界 认识的深化。
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 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 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 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 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 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唯物主义学说,克服了机械 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他们看来,目前这一概念不是指物质的 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形态,而是指物质的全体。应该是对所 有的物质领域和形态,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的 共同本质的概括。恩格斯认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 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马克思、 恩格斯表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时,通常也仅仅是从世界观 和认识论响,把物质的东西以观念的东西相对的,把物质看 成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东西的总体。如果不是这样看问题, 就不仅不能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而且难 以对自然科学所揭示的某些新的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解 释。 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新发现就是对机械唯物 主义物质观的一种重大冲击。自然科学家认为原子没有结构 不能再生,此时发现原子内部还有电子,原子不是最小单位。 于是有人认为唯物主义部领导。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含义
1.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根源于物质、来源于物 质,是物质发展演化的结果; 2. 物质的属性(运动、时空、信息、意识等) 虽然不等于物质,但却是物质所固有的,是 依赖于物质、以物质为基础的; 3. 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在性质、形态和外在现象 上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本质却是相同的, 都是客观实在,都具有物质性。
存在的重大缺陷: 1)把世界简单化了,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 2)不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误把人们对物质某一层次的 认识当成对物质的最终层次的认识 3)不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把原子的个性与物质 的共性混淆了 4)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历史领域 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3)物质并不是无限多样的具体物质形态的简单相加, 而是对无限多样的具体物质形态共同本质的概括。如:水果 是从苹果、香蕉、菠萝等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人是从男人、 女人、老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本质 一样,哲学物质概念就是舍弃了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特性, 从中概括抽象出其共同的根本特性。恩格斯:“实物、物质 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出来的。”
没有离开时空的纯粹物质运动; 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绝对时空。
▲ 时空特性与物质形态及物质运动
时空由于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时空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3.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空的无限性(就整个宇宙而言)
时间的一维持续性是不可穷尽的
空间的三维广延性是不可穷尽的
时空的有限性(就具体物质运动而言)
2、物质的内涵和外延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可知性 物质范畴的辩证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
1. 如何理解运动
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体的位移 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 人类的思维
运动
变化
发展
过程
2.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一方面,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另方面,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人的意识
◆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劳动创造的
2.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 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思维的器官,但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但仅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 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首先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 ——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同时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 意义
(世界的本原)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本原有几个)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世界的统一性
(二元论) (一元论)
世界的物质性
有一个笑话,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有三个人,分 别是搞经济,搞政治,搞哲学的。搞经济的是做蛋糕的,搞 政治的是负责切蛋糕的,搞哲学的是负责反思蛋糕做的好不 好,蛋糕切得好不好。 哲学就是人对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 进行反思的学问,平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都以为自己了 解它,可是实际上呢?我们仅仅知道一些表面的现象,仅仅 知道它的名称而已,我们不知道真正的概念,我们寻求这些 真正的概念,并形成体系,就成了哲学。 学哲学,在不知 道什么是哲学的时候,看了什么是哲学的概念后,以为自己 懂得了,但是学的越多,就越感到复杂,越没有确定性,我 们就会越难以回答什么是哲学。 哲学就是要我们对事物平面化的认识上升为立体的认识, 哲学就是要我们自知无知而去不断地追求真知
(三)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一)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
1、实践及其特点
2、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的涵义
——人们能动改造和探索物质
世界的活动。
实践的特点
——客观性 、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实践主体 实践客体 实践手段 功能 创造客体价值 优化主体
在这一重要时刻,列宁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唯 物主义立场,并把它们学说推向前进,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 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 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个定义抓住了物质,最普遍、最本质的特性——客观实 在性,从而给人们实践活动,给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正确的 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方向。自然科学家也只有掌握这 个方向,才能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探索物质的结构和特性的 过程中,不致迷失前进的方向。物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 义的最基本的范畴。回顾历史,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吴仪 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程。
实践的能动性和社会效应
实践环节及其程序
三、意识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1. 2.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本质

3.
4. 5.
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与人工智能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1. 意识的起源
宇宙的 起源 ◆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非生物的 反应特性 低级生物的刺 激感应性 高级动物的 感觉和心理 人类的起源 意识的起源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的两种情况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坚持绝对运动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的意义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时空及其特点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 序性。 特点:一维性、不可逆性 空间: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
2.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活动 科学实验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二)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人和人类社会是物质的高级、复杂形态
◆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
◆实践是社会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物质世界
实 践
人类社会
(内部世界)
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自然界
(外部世界)
实践
(三)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
具体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具体事物都有一定的体积和规模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或唯一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认识的
二、实践与物质世界 (一)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二)实践是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2.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
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 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 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 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 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 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 人的感觉所感知。
主要内容
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概念的历史发展,正确理解辩证唯物 主义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深刻理解物质范畴,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 实在性,能够把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区分开来,培养学生抽 象思维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 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通过本节 学习,学生能自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 基本立场,为学习后面内容打下牢固的基础。
表现 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 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 意识活动具有高度自控性 性质和结果 促进事物的发展 阻碍事物的发展
4. 意识与人工智能
▲ 二者的本质区别: 人工智能 人类意识 有个别 意识形式 有 全部 无 社会性 有 ▲ 人工智能和思维模拟进一步证实了意识的本质 无 主观能动性 有
5.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