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集群技术

合集下载

mysql一主三从集群原理

mysql一主三从集群原理

mysql一主三从集群原理MySQL一主三从集群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架构,它通过将一个主数据库和三个从数据库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数据的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这种集群的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MySQL一主三从集群的基本原理。

在这种架构中,主数据库负责处理所有的写操作和一部分的读操作,而从数据库则负责处理大部分的读操作。

主数据库上的数据会通过MySQL的复制机制同步到从数据库上,这样即使主数据库发生故障,也可以快速切换到从数据库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其次,MySQL一主三从集群的原理涉及到数据的同步和复制。

当主数据库上的数据发生变化时,MySQL会将这些变化记录在二进制日志中,并通过主从复制的方式将这些变化同步到从数据库上。

从数据库会定期连接主数据库,获取二进制日志中的变化并应用到自己的数据中,从而保持与主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

此外,MySQL一主三从集群还涉及到负载均衡的原理。

通过将读操作分发到多个从数据库上,可以有效地分担主数据库的压力,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一些负载均衡的工具和技术,如MySQLProxy、HAProxy等,可以用来实现这种负载均衡。

另外,MySQL一主三从集群的原理还涉及到故障转移和容灾恢复。

当主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将其中一个从数据库提升为新的主数据库,从而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备份和监控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MySQL一主三从集群通过主从复制、负载均衡、故障转移和容灾恢复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数据的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容灾备份。

这种集群的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和实践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mysql 集群的方法

mysql 集群的方法

mysql 集群的方法MySQL 集群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性能和数据一致性而采用的一种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 MySQL 集群方法:1.主从复制 (Master-Slave Replication):o一个主服务器(Master)负责写操作,并将数据变更复制到一个或多个从服务器(Slave)。

o从服务器处理读请求,确保数据保持同步。

o主要用途是读写分离、备份和故障恢复。

2.MySQL Group Replication:o这是 MySQL 5.7 之后引入的一个插件,允许 MySQL 实例形成一个互操作的组,并自动处理故障转移。

o它提供了数据冗余、自动故障转移和读写负载均衡。

3.MySQL Cluster:o基于 NDB(或 NDB Cluster)存储引擎,允许多个节点协同工作。

o提供高可用性、自动分片和并行处理。

o对于非常大的数据集和高并发的场景特别有用。

4.Galera Cluster for MySQL:o通过同步复制实现真正的多主复制。

o保证了数据一致性,提供了自动故障恢复和高可用性。

o Percona XtraDB Cluster 和 MariaDB Cluster 都使用了这种技术。

5.Proxy Solutions:o使用如 ProxySQL、HAProxy 或 MaxScale 等代理,可以基于路由规则将请求转发到不同的 MySQL 实例。

o可以实现负载均衡、读写分离、故障转移等功能。

6.分片 (Sharding):o将数据分布到多个数据库或服务器上,以实现水平扩展。

o使用如MySQL Sharding这样的中间件或工具,可以将请求路由到正确的分片。

7.使用云服务:o如 Amazon RDS 的 Multi-AZ (一个主数据库和一个或多个副数据库) 和 Read Replicas。

o这些解决方案通常提供了高可用性和自动故障转移。

8.其他第三方解决方案:如 Patroni、Codership、Vitess 等,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服务器集群技术的实现和应用

服务器集群技术的实现和应用

服务器集群技术的实现和应用服务器集群技术是指将多台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共同工作,以提高整体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技术。

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服务器集群技术已经成为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和高并发处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服务器集群技术的实现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势,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服务器集群技术的实现原理服务器集群技术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负载均衡、故障转移和水平扩展三个方面。

1.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服务器集群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将请求分发到集群中的不同服务器上,实现对请求的均衡处理。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最小连接数、最短响应时间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

2. 故障转移:在服务器集群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将其上的服务迁移至其他正常工作的服务器上,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故障转移技术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状态、自动检测故障并触发迁移操作来实现。

3. 水平扩展:服务器集群可以通过水平扩展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容量。

水平扩展是指向集群中增加新的服务器节点,从而分担系统负载,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水平扩展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一旦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仍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二、服务器集群技术的应用场景服务器集群技术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网站和应用程序:对于高访问量的网站和应用程序,通过服务器集群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保障用户访问体验。

2. 数据库集群:数据库集群是服务器集群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将数据库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和可靠性,保障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3. 缓存集群:缓存集群可以将热点数据缓存到多台服务器上,减轻数据库的压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

4. 大数据分析:在大数据分析领域,服务器集群可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高分析效率。

MySQL数据库的集群技术

MySQL数据库的集群技术

MySQL数据库的集群技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MySQL数据库作为一种免费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应用非常广泛。

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MySQL数据库的运用更加普及,对于高并发、高可用的系统来说,MySQL数据库集群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MySQL数据库集群的原理和一些相关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MySQL数据库集群概述MySQL数据库集群指多台服务器联合工作,共同对外提供MySQL数据库的服务。

与单机版MySQL数据库相比,MySQL数据库集群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负载均衡的特点。

MySQL数据库集群一般由多台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机组成,各服务器通过MySQL复制功能同步数据,同时实现MySQL的负载均衡功能,从而更好地实现高可用性和高性能要求。

MySQL数据库集群不仅支持读写分离,也支持自主扩展,使得数据库的读写效率和并发性能都得到极大提升。

二、MySQL数据库集群技术1.MySQL数据库主从复制技术MySQL数据库主从复制技术是MySQL数据库集群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主节点上的数据同步到从节点上,从而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和读写分离。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节点负责写入数据,而从节点只需要读取数据。

主节点数据的更新都会及时同步到从节点,从而保持主从数据的一致性。

此外,MySQL数据库主从复制技术在应对高并发访问时,还能实现负载均衡的功能,从而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效率。

2. MySQL数据库主主复制技术MySQL数据库主主复制技术与主从复制技术相似,都是将数据复制到另一台机器上,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和读写分离的目的。

但与主从复制技术不同的是,主主复制技术允许多个MySQL数据库实例之间相互复制,也就是说,每个数据库实例都可以同时对外提供读写服务,实现负载均衡。

同时,在数据保存方面,MySQL数据库主主复制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可靠性,能够有效避免数据丢失的情况。

3. MySQL数据库分片技术MySQL数据库分片技术是针对海量数据存储和高并发访问场景的一种解决方案。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高可用性实现方法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高可用性实现方法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高可用性实现方法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数据库已经成为了企业和组织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用性一直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确保数据库系统的平稳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高可用性的实现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高可用性实现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来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

1. 数据库复制数据库复制是一种常用的高可用性实现方法。

它通过将主库的数据复制到一个或多个备库来实现数据的冗余存储和高可用性。

当主库出现故障时,备库可以立即接管主库的工作,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数据库复制可以采用同步复制或异步复制的方式。

同步复制要求备库必须与主库保持实时同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而异步复制则可以有一定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同步的效率。

2. 数据库集群数据库集群是一种将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整体,从而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的方法。

数据库集群通常由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组成。

主节点负责处理用户提交的写请求,而从节点则用来处理读请求。

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从节点中的一个会自动晋升为新的主节点。

数据库集群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水平扩展的能力,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节点的数量,以适应不同规模的应用需求。

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是一种保证数据安全和高可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可以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数据,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在选择备份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大小、备份的频率和备份的存储位置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测试备份和恢复的过程,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4. 数据库监控和故障检测数据库监控是保证数据库高可用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数据库系统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问题。

数据库监控可以包括对数据库性能指标的监测、对数据库资源的监控和对数据库操作的审计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故障检测来及时发现数据库中的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

oracle 集群 原理

oracle 集群 原理

oracle 集群原理Oracle集群是指将多个数据库实例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集群的系统。

集群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共享存储:Oracle集群使用共享存储,将所有数据库实例共享一组物理数据文件。

这样,当一个实例修改了数据文件时,其他实例就能立即看到这些修改。

共享存储通常使用网络存储(如SAN)或直接连接的共享磁盘。

2. 全局资源管理器(GRD):GRD负责管理整个集群中的资源,包括数据库实例、服务、网络连接等。

GRD通过心跳机制检测实例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发现实例宕机或网络连接中断,会自动将服务迁移到其他正常实例上。

3. 数据库实例互连:集群中的数据库实例可以通过高速网络相互连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同步。

实例之间通过监听器进行通信,监听器负责接收和传递网络请求。

4. RAC架构:Oracle 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是Oracle集群的常用架构,在RAC架构中,每个数据库实例都运行在独立的服务器上,通过高速网络连接到共享存储。

RAC架构提供了可伸缩性和高可用性,多个实例可以同时处理请求,同时也可以自动故障转移。

5. 数据共享与同步:Oracle集群中的数据库实例可以共享同一组物理数据文件,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同步。

当一个实例修改了数据文件时,会通过缓存和重做日志将修改的数据同步到其他实例上,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6. 负载均衡:Oracle集群可以通过负载均衡机制,将用户请求均匀分配到不同的数据库实例上,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负载均衡器会监控实例的负载情况,将请求路由到负载较低的实例上。

总之,Oracle集群通过共享存储、全局资源管理器、数据库实例互连、RAC架构、数据共享与同步、负载均衡等技术手段,实现多个数据库实例的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性能。

数据库中的分布式与集群技术

数据库中的分布式与集群技术

数据库中的分布式与集群技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和组织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数据库的分布式与集群技术应运而生。

这项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库中的分布式与集群技术,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是将数据存储和处理分布到不同的物理节点上的数据库系统。

它通过将数据分片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并在节点之间共享数据访问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

分布式数据库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增加系统的可拓展性,并具备一定的容错性。

分布式数据库的核心技术有数据分片和数据副本。

数据分片是指将数据按照某种规则分成多个部分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每个节点只存储一部分数据。

这样可以降低单个节点的存储负担,并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数据副本是指将一个数据的副本存储在多个节点上,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当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其他节点依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

而与分布式数据库相比,集群技术更加广义,可以包含分布式数据库。

集群是指将多个服务器组合成一个共享资源的系统。

在集群中,每个节点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同时也可以相互协作,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

集群技术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性能,并且可以动态地扩展和缩小规模。

在实际应用中,分布式数据库和集群技术通常是结合使用的。

通过将分布式数据库部署在集群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并应对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

在这种架构下,数据分片和数据副本可以同时在节点级别和机器级别上进行。

数据分片可以在集群中的不同节点间进行,而数据副本可以在同一节点的不同机器上进行。

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集群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又可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容错性。

分布式数据库和集群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子商务行业中,随着交易量和用户量的增加,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

MySQL集群部署与配置指南

MySQL集群部署与配置指南

MySQL集群部署与配置指南引言MySQL是一种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程序中。

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访问时,单个MySQL服务器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为了提高性能和可用性,使用MySQL集群来部署和配置数据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MySQL集群部署和配置的指南,帮助读者了解集群的概念,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1. 集群概述1.1 什么是MySQL集群MySQL集群是指由多个MySQL服务器组成的集合,通过共享数据和负载均衡来提供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存储相同的数据,并且可以处理来自客户端的查询请求。

如果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将继续提供服务,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访问性。

1.2 集群的优势MySQL集群具有以下优势:- 高可用性:即使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也可以继续提供服务,避免了单点故障的风险。

- 负载均衡:通过将查询请求分发到不同的节点上,集群可以平衡负载,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 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集群节点,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和用户访问量。

- 数据冗余:通过复制数据到多个节点,可以提供数据的冗余备份,避免数据丢失的风险。

2. 部署MySQL集群2.1 硬件要求部署MySQL集群需要考虑以下硬件要求:- 多台服务器:每个节点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服务器来承载MySQL服务。

- 网络连接:节点之间需要可靠的网络连接,以便进行数据同步和通信。

2.2 软件要求部署MySQL集群还需要满足以下软件要求:- MySQL数据库:每个节点都需要安装并配置MySQL数据库。

- 集群管理软件:可以使用各种集群管理软件,如MySQL Cluster、Galera Cluster或Percona XtraDB Cluster等。

2.3 数据同步配置为了保持每个节点上的数据一致性,需要配置数据同步机制。

可以使用MySQL的复制功能来实现数据同步。

具体步骤如下:- 在一个节点上设置为主节点(master),并启用二进制日志功能。

数据库集群与负载均衡技术

数据库集群与负载均衡技术

数据库集群与负载均衡技术数据库是信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增长,如何保障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性能成为了极为重要的问题。

数据库集群和负载均衡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大规模和高并发访问数据库的有效手段。

一、数据库集群技术数据库集群是一种将多个数据库服务器集合在一起,通过共享数据和负载均衡来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性能的技术。

它通常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组成:1. 数据库节点数据库集群中的每个数据库服务器被称为一个数据库节点,每个节点都独立地运行着一个数据库实例。

通过将相同数据集的数据库实例部署在不同的节点上,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 共享存储数据库集群中的各个节点需要共享相同的数据,因此需要使用共享存储来存储数据文件。

共享存储可以是网络存储设备(如SAN或NAS)或分布式文件系统。

3. 数据同步为了保证集群中的各个节点间数据的一致性,需要实现数据的同步机制。

常见的方法包括主备复制、多主复制和主从复制等。

这些机制可以实时复制数据以及更改记录,确保每个节点上的数据都是最新的。

4. 集群管理数据库集群需要一个集群管理器来管理节点的状态和配置。

集群管理器通常提供自动故障检测和恢复、资源分配和负载均衡等功能。

二、负载均衡技术负载均衡是指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达到平衡每台服务器负载、提高整体系统性能的目的。

在数据库集群中,负载均衡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

1. 基于DNS的负载均衡基于DNS的负载均衡是指通过在DNS服务器中配置多个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并使用轮询或基于权重的方式将请求分发到各个服务器上。

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一个请求会话期间只会使用一次,无法做到动态的负载均衡。

2. 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是指在数据库集群前方设置一台反向代理服务器,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将请求转发到不同的数据库节点上。

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动态地选择目标节点,从而实现负载均衡。

数据库的几种集群方式

数据库的几种集群方式

数据库的几种集群方式数据库的集群方式有多种,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介绍常见的几种集群方式。

1. 主从复制(Master-Slave Replication),主从复制是最常见的数据库集群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Master),负责处理写操作,并将写操作的日志传递给一个或多个从服务器(Slave)。

从服务器只负责处理读操作,并通过复制主服务器的数据来保持数据一致性。

主从复制可以提高读写分离性能和数据冗余。

2. 主主复制(Master-Master Replication),主主复制是另一种常见的数据库集群方式。

它将多个数据库服务器配置为主服务器,每个主服务器都可以处理读写操作。

主主复制通过相互复制彼此的数据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主主复制可以提高读写性能和高可用性,但需要解决数据冲突和一致性问题。

3. 数据库分片(Database Sharding),数据库分片是将一个大型数据库分割成多个较小的片段(Shard),每个片段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

每个服务器负责处理自己所管理的片段的读写操作。

数据库分片可以水平扩展数据库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提高性能和可伸缩性。

但需要考虑数据分布、数据迁移、数据一致性等问题。

4. 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atabase),分布式数据库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系统。

每个服务器都具有独立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并可以处理自己所负责的数据的读写操作。

分布式数据库可以通过数据划分和数据复制来提高性能、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但需要解决数据一致性、数据分布和数据访问的问题。

5. 云数据库(Cloud Database),云数据库是将数据库部署在云平台上的一种集群方式。

云数据库提供了高可用性、弹性扩展和灵活的付费模式。

云数据库可以通过自动备份、故障转移和自动扩展来提供高可用性和性能。

同时,云数据库还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库引擎和管理工具,方便用户进行管理和操作。

postgres 集群方案

postgres 集群方案

postgres 集群方案PostgreSQL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经常在企业中被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性能,许多企业选择使用PostgreSQL集群方案。

本文将探讨PostgreSQL集群的不同方案和实施细节。

一、什么是PostgreSQL集群PostgreSQL集群是指将多个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

集群方案主要通过数据复制和负载均衡策略来实现高可用性和性能的提升。

二、PostgreSQL集群方案的选项1. 数据复制方案数据复制是实现PostgreSQL高可用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常用的数据复制方案有:- 流复制(Streaming Replication):通过将主数据库的事务日志发送给备用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实时复制。

- 逻辑复制(Logical Replication):通过将逻辑变更记录分发给备用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复制。

- 物理复制(Physical Replication):基于块级别的复制,将主数据库的物理块复制到备用数据库中。

2. 负载均衡方案负载均衡是指将客户端请求均匀分配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并发能力。

常见的负载均衡方案有: - 数据库代理(Database Proxy):通过在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插入代理层,实现请求的分发和负载均衡。

- 服务端连接池(Server-side Connection Pooling):通过共享和管理数据库连接,实现请求的均衡分配。

三、实施PostgreSQL集群方案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规划集群拓扑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确定集群的拓扑结构,包括主备关系、备份节点的数量以及负载均衡节点的位置。

2. 配置数据复制根据选择的数据复制方案,配置主备数据库之间的复制关系,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同时,考虑到复制的延迟和性能影响。

3. 部署负载均衡根据选择的负载均衡方案,部署负载均衡节点以实现请求的分发和负载均衡。

mysql vip 技术原理

mysql vip 技术原理

MySQL VIP(Virtual IP)技术通常用于构建高可用性的数据库架构。

它通过实现数据库集群,并在其前面引入VIP 来提供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

以下是MySQL VIP 技术的一般原理:
1. 数据库集群:在数据库集群中,多台MySQL 数据库节点相互通信,共同存储和处理数据。

常用的集群方案包括主从复制、主从同步、半同步复制或者Galera Cluster 等。

2. 虚拟IP(VIP):在数据库集群前引入一个VIP,客户端的请求都通过这个VIP 来访问数据库集群。

VIP 隐藏了数据库集群中具体的节点信息,客户端无需关心真实的数据库节点情况,从而实现负载均衡和透明的故障切换。

3. 负载均衡:VIP 技术还可以结合负载均衡设备,根据数据库节点的负载情况,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数据库节点上,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4. 容错切换:在数据库集群中,如果某个节点发生故障,VIP 技术可以自动将VIP 切换到健康的节点上,从而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5. 心跳检测:VIP 技术通常会结合心跳检测机制,监测数据库节点的健康状态,当节点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地进行自动切换,确保服务不中断。

MySQL VIP 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库集群的性能、可用性和容错能力,减少了单点故障的发生,提高了整体的系统可靠性。

然而,应用VIP 技术也需要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和架构,合理选择高可用方案,并进行有效的运维管理和监控。

基于Hadoop大数据集群的数据分析技术分享

基于Hadoop大数据集群的数据分析技术分享

基于Hadoop大数据集群的数据分析技术分享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技术也越来越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化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Hadoop大数据集群的数据分析技术也成为了当前热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就基于Hadoop大数据集群的数据分析技术展开探讨,以期向读者传递更多有关大数据技术方面的知识和应用。

一、Hadoop大数据集群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Hadoop大数据集群的基本概念。

Hadoop是一种由Apache开源组织提供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它主要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Hadoop MapReduce计算模型。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是一个基于Java语言编写的文件系统,它可以用来存储大规模的、分布式的数据。

Hadoop MapReduce计算模型是一个基于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上的平行计算系统,它可以用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

二、Hadoop大数据集群的主要特点Hadoop大数据集群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可以存储大规模的数据集Hadoop大数据集群可以存储几乎任何大小的数据集,这个数据集可以是结构化的、半结构化的或者是非结构化的数据。

2. 可以处理复杂的数据Hadoop大数据集群可以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包括非常复杂的数据集。

例如,Hadoop大数据集群可以用来处理一些非常大型的企业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可能包含有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数据记录。

3. 可以支持高速、高效的数据处理Hadoop大数据集群可以使用非常有效的分布式计算算法,这些算法可以使得数据的处理非常高速和高效。

三、基于Hadoop大数据集群的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基于Hadoop大数据集群的数据分析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下面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加以说明。

1. 电商平台数据分析电商平台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购物方式,用户通过电商平台可以购买各种商品。

mysql集群原理

mysql集群原理

mysql集群原理MySQL集群原理MySQL集群是一种用于提高数据库系统性能和可用性的解决方案。

它通过将多个MySQL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共同处理数据库操作,以实现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MySQL集群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一、概述MySQL集群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是一个MySQL数据库服务器。

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并通过协调器进行通信和协调操作。

协调器负责将客户端请求分发给合适的节点,并确保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

二、节点类型MySQL集群包括以下几种节点类型:1. 数据节点(Data Node):存储实际的数据库数据。

2. SQL节点(SQL Node):处理客户端的SQL请求,并将其转发给数据节点。

3. 协调器节点(Coordinator Node):负责协调整个集群的工作,包括节点的注册、数据分发等。

三、数据分片为了提高性能和可伸缩性,MySQL集群将数据库数据分为多个片段,每个片段存储在不同的数据节点上。

这样可以将负载均衡到不同的节点上,并允许数据在节点之间并行处理。

数据分片通常按照某种规则进行,例如按照主键范围或哈希算法。

四、数据同步MySQL集群使用复制机制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当数据节点上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该变化会被记录并传播到其他节点,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同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异步复制和半同步复制。

1. 异步复制在异步复制模式下,数据节点将更新操作记录到一个称为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的文件中,并将该文件传输给其他节点。

其他节点会异步地读取该文件,并应用其中的操作以更新自身的数据。

异步复制的优点是性能高,但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2. 半同步复制在半同步复制模式下,当数据节点收到更新请求后,它会等待至少一个其他节点确认已经接收到该更新请求,然后才会返回给客户端。

这样可以确保至少有一个节点拥有更新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五、故障处理MySQL集群能够自动检测并处理节点故障。

数据库集群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数据库集群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数据库集群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概述:数据库集群是一种将多个独立数据库服务器组合在一起,通过共享负载和存储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的架构。

数据库集群技术的选择是建立一个高效且可扩展的数据库系统的关键决策。

在选择适合的数据库集群技术之前,需要考虑数据容量、并发用户数、数据安全性和高可用性等需求。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些常见的数据库集群技术。

1. 主从复制(Master-Slave Replication):主从复制是数据库集群技术中最简单和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将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Master),负责写入和更新数据,并将这些更改同步到一个或多个从服务器(Slave)上,用于读取查询。

主从复制适用于读多写少的数据库负载场景,可以提高读取性能,但写入性能受限于主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2. 分区集群(Sharding):分区集群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中。

每个服务器负责管理一部分数据,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并行地处理读写请求。

分区集群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和高并发读写的场景,可以提高性能和容量扩展性。

3. 复制集(Replica Set):复制集是一组互相联系的数据库服务器,其中几个服务器被指定为主服务器,负责处理客户端的写请求,其他服务器则作为副本服务器,通过从主服务器同步数据来提供读取和故障转移支持。

复制集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可以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服务器。

4. 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atabase):分布式数据库是通过将数据分布在多个数据库节点上来实现存储和访问大规模数据的技术。

每个节点都可以处理读写请求,并且节点之间可以通过协调器进行数据同步和一致性维护。

分布式数据库适用于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环境,它可以提供高性能和可伸缩性。

在选择合适的数据库集群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数据一致性要求:不同的数据库集群技术对数据一致性有不同的支持程度。

例如,主从复制在同步数据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延迟,而分布式数据库可以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来保证一致性。

数据库集群与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法

数据库集群与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法

数据库集群与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法第一章:介绍1.1 数据库集群的概念数据库集群是一种将多台服务器组合成一个集群的技术,通过在多个服务器上分布数据和负载,提供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1.2 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分布式数据库是将数据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系统,通过在多个节点上分布数据和工作负载来提高性能和可用性。

1.3 相关概念解释CAP理论:分布式系统不能同时满足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

ACID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

第二章:数据库集群设计方法2.1 垂直切分垂直切分是将一个大型数据库按照功能或数据类型进行切分,将不同的数据表或数据类型放入不同的节点中,从而提高并行处理能力。

2.2 水平切分水平切分是将一个大型表按照某个关键字进行切分,将不同的关键字范围放入不同的节点中,从而提高并行查询能力。

2.3 一主多从架构一主多从架构是指在集群中一个节点作为主节点,负责处理写操作,其他节点作为从节点,负责处理读操作,从而提高读写分离的能力。

第三章:分布式数据库设计方法3.1 数据复制数据复制是将数据以副本的方式存储在多个节点上,从而提高数据的冗余度和可用性。

3.2 数据分片数据分片是将数据按照某个关键字范围进行划分,将不同的数据片段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从而提高数据的并行处理能力。

3.3 一致性哈希算法一致性哈希算法是一种将节点的哈希值与数据的哈希值进行比较,将数据分配到最接近的节点上的算法,从而提高数据的负载均衡性。

第四章:数据库集群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场景4.1 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大量的交易数据需要进行保存和管理,数据库集群和分布式数据库可以提供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确保系统的稳定和性能。

4.2 大数据分析在大数据分析中,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数据库集群和分布式数据库可以分布存储和处理数据,提高查询和计算性能。

rac工作原理

rac工作原理

rac工作原理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是一种数据库集群技术,用于提供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的Oracle数据库解决方案。

该技术使得多个计算机节点可以共享同一个数据库,从而实现数据库的并行处理和负载均衡。

RAC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库组成:RAC集群由多个独立的计算机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安装有Oracle数据库实例。

这些节点通过高速网络互连,形成一个共享存储的集群。

2. 共享存储:RAC集群使用共享存储解决方案,通过存储区域网络(SAN)或网络附加存储(NAS)等技术将数据库文件存储在集群节点之外的共享存储设备上。

这样,所有节点都可以访问相同的数据库文件。

3. 共享缓存: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本地缓存区域(SGA),用于缓存常用的数据块。

同时,RAC集群还有一个全局缓存(Global Cache),用于缓存被其他节点修改的数据块。

这样,每个节点可以直接从本地缓存读取数据,而无需通过网络访问其他节点。

4. 缓存一致性:RAC通过缓存一致性协议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当一个节点修改了一个数据块时,它会通知其他节点使其本地的缓存失效,并请求其他节点将最新的数据块传送过来。

这样,所有节点的缓存都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数据冲突和不一致的情况。

5. 会话管理:RAC通过Oracle集群软件管理会话的分发和负载均衡。

当客户端连接到集群时,Oracle会根据负载均衡策略将会话分发到最空闲的节点上。

如果某个节点故障,会话会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节点上,从而实现高可用性。

综上所述,RAC通过共享存储、共享缓存和缓存一致性协议等机制,实现多个节点的并行处理和数据共享,从而提供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oracle_rac_12c核心技术原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oracle_rac_12c核心技术原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oracle rac 12c核心技术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Oracle 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是一种数据库集群技术,它允许多个数据库实例在同一个集群中运行,共享相同的物理存储。

相比于传统的单实例数据库,在RAC架构下,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可用性和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Oracle RAC 12c作为Oracle公司最新推出的版本,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改进,为企业提供了更强大的核心技术支持。

本文将对Oracle RAC 12c的核心技术原理进行概述说明和解释。

首先,我们会介绍RAC的基本概念和架构,包括多实例共享存储技术。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RAC的部署和配置过程,涵盖安装Oracle Grid Infrastructure、创建RAC 数据库实例以及配置RAC集群环境。

随后,我们将重点关注Oracle RAC 12c 的故障恢复和高可用性机制,包括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数据保护和冗余机制以及高可用性管理和故障转移技术。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如下结构组织:首先是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文章的主题和结构;然后是Oracle RAC 12c核心技术原理部分,详细阐述了RAC的概念、架构和多实例共享存储技术;接着是Oracle RAC 12c的部署和配置部分,指导读者如何安装Grid Infrastructure、创建RAC数据库实例和配置集群环境;之后是故障恢复和高可用性机制部分,探讨了故障检测和恢复、数据保护和冗余以及高可用性管理和故障转移等关键内容;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Oracle RAC 12c的未来发展,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传达对Oracle RAC 12c核心技术原理的深入理解,并提供一份完整的指南,帮助读者了解RAC的概念和架构,并掌握RAC的部署、配置以及故障恢复与高可用性机制。

通过本文的阅读与学习,读者将能够更好地利用Oracle RAC 12c来满足企业对于数据库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高性能的需求。

集群技术应用场景

集群技术应用场景

集群技术应用场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量越来越大,用户访问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服务器已经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集群技术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集群技术是指将多个服务器组合成一个逻辑服务器,通过一定的软件和硬件协调来完成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服务器性能和可靠性的目的。

以下是集群技术的一些应用场景:1. 大型网站大型网站拥有海量用户,每天都有大量的请求需要处理,而传统的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型网站通常采用集群技术来扩展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使用集群技术可以让网站在线时长更长、访问速度更快,更加稳定可靠。

2. 数据库对于一些高并发的数据库系统,由于数据量大、访问频繁,单台服务器无法支撑这样的任务。

使用集群技术可以让数据库的负载被多台服务器分摊,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同时,集群技术还可以提供实时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避免数据因为单点故障而丢失。

3. 高性能计算高性能计算是指使用超级计算机或者集群计算机来完成需要大量计算的任务。

例如,气象预测模拟、DNA序列分析、大规模模拟等。

采用集群技术可以让计算任务被分配到多台计算机上并行进行,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4. 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存储是指将数据分散在多台服务器上,形成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

采用该方案可以将数据复制到多个节点上,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该方案还可以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并且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有效的管理。

5. 虚拟化虚拟化是指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为多个虚拟机,使多个虚拟机运行在同一物理服务器上的一种技术。

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物理服务器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提高虚拟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采用集群技术可以让多个虚拟机运行在多个物理服务器上,并且进行负载均衡,进一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集群技术适用于大型网站、高并发数据库、高性能计算、分布式存储、虚拟化等领域,可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大,集群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数据库集群技术在短消息中心系统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数据库集群技术在短消息中心系统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数据库集群技术在短消息中心系统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电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长,短消息中心(SMC)逐渐成为了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系统之一。

SMC负责短信的处理、传输、存储和转发等核心功能。

然而,随着业务量的增大和数据的不断增长,单机数据库无法满足SMC的高可用、高性能和高扩展性要求,需要将数据库集群技术引入SMC系统中。

二、选题意义:数据库集群技术可以提高SMC系统的高可用性、性能和扩展性。

通过将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上,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处理能力和容错能力。

同时,数据库集群技术还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分配和负载均衡,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选题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数据库集群技术在SMC系统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库集群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

2. SMC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库集群架构,比如主从复制、对等复制等。

3. SMC系统中常用的数据库集群软件,比如MySQL Cluster、PostgreSQL等。

4. 基于数据库集群技术的SMC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5. 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实验和测试。

四、拟解决的问题:数据库集群技术的应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比如节点同步、数据冲突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数据库集群技术在SMC系统中的应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分析解决方案。

五、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方法,结合SMC系统的实际场景,通过搭建数据库集群系统和对比单机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六、预期结果:通过研究数据库集群技术在SMC系统中的应用,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果:1. 可以提高SMC系统的高可用性、性能和扩展性。

2. 可以有效解决SMC系统中的数据库负载问题,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3. 可以降低SMC系统出现故障的风险,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七、论文结构安排:本文预计采用以下结构:绪论、数据库集群技术概述、数据库集群架构、数据库集群软件、基于数据库集群技术的SMC系统设计、实验测试与分析、总结与展望等章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集群技术引言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的神经中枢,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保障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数据库是用来保存最终计算结果的,所以是整个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数据库系统应该非常稳健,为什么我无法访问决策所需的数据,为什么用户不能查询到实时准确的数据,为什么用户经常反映系统的速度非常缓慢,为什么经常会造成数据丢失?为什么总是不停地更换更高配置的服务器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由于技术限制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只有实时的数据采集方式,才能为正确的决策提供精准分析的数据支撑,降低信息延迟,保证快速的业务响应,并推动业务价值的提升,只有合理的分担用户的访问压力,才能提升系统的反映速度,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只有保证冗余的数据结构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只有系统具备非常好的伸缩性才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

用来保存计算最终结果的数据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也相对成熟。

然而,对于所有数据库而言,除了记录正确的处理结果之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提高处理速度,数据可用性、数据安全性和数据集可扩性。

将多个数据库联在一起组成数据库集群来达到上述目标应该说是一个很自然的想法。

1.数据库集群的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用户数量、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在这样一个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对数据库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对于所有的数据库而言,除了记录正确的处理结果之外,还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挑战:如何提高处理速度,实现数据库的负载均衡;如何保证数据库的可用性、数据安全性以及如何实现数据集可扩性?怎么综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PC服务器以其高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而倍受广大客户青睐,在WEB应用或高性能计算中,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以及可用性,大家都采用计算机集群技术(将多台服务器联合起来组成集群来实现综合性能优于单个大型服务器的技术)来实现,这种技术不但能满足应用的需要,而且大幅度地节约了投资成本;在数据库上,组建集群也是同样的道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原因一: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在业务量提高的同时,数据库的访问量和数据量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增大,使得单一设备根本无法承担。

在此情况下,若扔掉现有设备做大量的硬件升级,势必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而且下一次业务量提升时,又将面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投入。

于是,人们希望通过几个中小型服务器组建集群,实现数据库的负载均衡及持续扩展;在需要更高数据库处理速度时,只要简单地增加数据库服务器就可以得到扩展。

原因二:数据库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一设备根本无法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若发生系统故障,将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于是,人们希望通过组建数据库集群,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当某节点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检测故障并转移故障节点的应用,保证数据库的持续工作。

原因三:企业的数据库保存着企业的重要信息,一些核心数据甚至关系着企业的命脉,单一设备根本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一旦发生丢失,很难再找回来。

于是,人们希望通过组建数据库集群,实现数据集的冗余,通过多份数据来保证安全性。

1.1数据库集群的分类集群(Cluster)技术是使用特定的连接方式,将价格相对较低的硬件设备结合起来,同时也能提供高性能相当的任务处理能力。

下面讨论的数据库集群技术分属两类体系:第一、基于数据库引擎的集群技术第二、基于数据库网关(中间件)的集群技术。

1.2问题的提出与分析在数据库上,保证可用性固然重要,但是随着信息化向前的推进,用户在数据库上遇到的困惑不只“可用性”一个,往往是综合几种需求,于是乎,用户的数据库上将出现如下情景:可能同时部署了负载均衡软件、双机软件、镜像软件、备份软件等等(有专业技术实力的公司可能不是这样,如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DBA来进行合理的优化及管理),可是,用户想要的是“一个可以为之稳定提供应用服务的数据库平台”,一个整体的数据库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堆HA、备份、复制、负载均衡等等零散的软件,或者是它们之间的简单集成。

以微软的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因为其简单易用等优点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客户,但SQL Server数据库集群解决方案以数据库的可用性为主,不能实现负载均衡及横向扩展,不论是失败转移集群(MSCS)或镜像(Mirror)仅仅是一种备份的方案,数据库只运行在一个节点上,当出现故障时,另一个节点只是作为这个节点的备份,在性能上是没有提升的。

或许有人说,那你可以不用SQL Server,可以用Oracle,但是每个数据量都有其各自的优点,有其适用的环境。

基于这样一个现状,一些国外的专业技术公司,甚至国内的一些拥有深厚背景的公司也在数据库平台上开发出了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集群产品,这些技术多数基于数据库开发(在开源数据库中也有类似的产品或方案推出)。

其实回顾历史,Oracle的RAC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RAC在Oracle8中还叫OPS,也是从一家第三方集群公司收购,如又收购了金门软件(Golden Gate),也是从事类似技术的公司,于2009年7月被Oracle收购。

当然也不排除,未来各数据库厂商自己推出这样的产品。

在国内能买得起Oracle的用户,也不在乎多花些钱买RAC;银行的客户也不惜多花钱叫IBM解决;由于MySQL免费的特点,所以其用户是两个极端,要么很大,自己有能力在上面开发,如国内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要么很小,如一些小型软件,在这样的背景下,MySQL 的集群技术只是大企业内部拥有,没有作为产品推向社会;SQL Server 更能适合中国的国情,以其简单适用,方便管理等特点占据了很大的市场,相应的SQL Server的数据库集群技术也成为通用的技术在行业内快速发展。

2.数据库集群2.1提高处理速度的四种办法2.1.1提高磁盘速度主要思想是提高磁盘的并发度。

尽管实现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最后的目的都是提供一个逻辑数据库的存储映象。

系统为了提高磁盘访问速度,建立一个虚拟的涵盖所有数据“大”数据库,而不用去考虑数据的实际物理磁盘存放位置。

2.1.2分散数据的存放利用多个物理服务器来存放数据集的不同部分,使得不同的服务器进行并行计算成为可能。

ORACLE RAC是共享磁盘的体系结构,用户只需简单地增加一个服务器节点,RAC就能自动地将这节点加入到它的集群服务中去,RAC会自动地将数据分配到这节点上,并且会将接下来的数据库访问自动分布到合适的物理服务器上,而不用修改应用程序;UDB是非共享磁盘的体系结构,需要手工修改数据分区,MSCS和ASE也是同样情况。

ICX是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数据库集群技术,对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都是透明的。

可以用来集群几个数据库集群。

系统通过化整为零的策略,将数据表格分散到多个服务器或者每个服务器分管几个内容不同的表格,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多服务器间并行运算以提高访问速度。

2.1.3对称多处理器系统利用多处理机硬件技术来提高数据库的处理速度。

所有基于数据库引擎的集群都支持这个技术。

将多CPU处理器进行合理调度,来同时处理不同的访问要求,但这种技术在数据库上的应用的实际收益是很有限的。

2.1.4交易处理负载均衡在保持数据集内容同步的前提下,将只读操作分布到多个独立的服务器上运行。

因为绝大多数的数据库操作是浏览和查询,如果我们能拥有多个内容同步的数据库服务器,交易负载均衡就具有最大的潜力(可以远远大于上面叙述的最多达四个处理器的对称多处理器系统)来提高数据库的处理速度,同时会具有非常高的数据可用性。

所有基于数据库引擎的集群系统都只支持一个逻辑数据库映象和一个逻辑或物理的备份。

这个备份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数据灾难。

因此,备份里的数据只能通过复制机制来更新,应用程序是不能直接更新它的。

利用备份数据进行交易负载均衡只适用于一些非常有限的应用,例如报表统计、数据挖掘以及其它非关键业务的应用。

负载平衡算是一项“老”技术了。

但将性能提高到最大也是集群设计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2提高可用性的四种方法2.2.1硬件级冗余让多处理机同时执行同样的任务用以屏蔽瞬时和永久的硬件错误。

有两种实现方法:构造特殊的冗余处理机和使用多个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

基于数据库的集群系统都是用多个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来实现一个逻辑数据库,在任意瞬间,每台处理器运行的都是不同的任务。

这种系统可以屏蔽单个或多个服务器的损坏,但是因为没有处理的冗余度,每次恢复的时间比较长。

传统意义上,硬件越贵,性能越高,但往往事与愿违。

想通过追加和升级硬件设备来改善硬件级的冗余,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论证。

2.2.2通讯链路级冗余冗余的通讯链路可以屏蔽瞬时和永久的通讯链路级的错误。

基于数据库引擎的集群系统有两种结构:共享磁盘和独立磁盘。

RAC, MSCS 可以认为是共享磁盘的集群系统,UDB和ASE 是独立磁盘的集群系统。

共享磁盘集群系统的通讯的冗余度最小,通讯链路级的冗余具有容错功能。

2.2.3.软件级冗余由于现代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引擎的高度并发性,由竞争条件、死锁、以及时间相关引发的错误占据了非正常停机服务的绝大多数原因。

采用多个冗余的运行数据库进程能屏蔽瞬时和永久的软件错误。

基于数据库引擎的集群系统都用多个处理器来实现一个逻辑数据库,它们只能提供部分软件冗余,因为每一瞬间每个处理器执行的都是不同的任务。

改善软件设计来提高冗余性能和屏蔽软件级错误是每个技术开发商的梦想。

传统的集群系统只能提供部分软件冗余。

2.2.4.数据冗余⑴被动更新数据集:所有目前的数据复制技术(同步或异步),例如磁盘镜像、数据库文件复制以及数据库厂商自带的数据库备份工具都只能产生被动复制数据集。

它一般只用于灾难恢复。

多数应用都是采用被动更新数据集的方法。

这种方法容灾能力差,资源占用多,已面临淘汰和革新。

⑵主动更新数据集:这种数据集需要一台或多台备份数据库服务器来管理,它可用于报表生成,数据挖掘,灾难恢复甚至低质量负载均衡。

分同步和异步两种。

①异步主动复制数据集:先把事务处理交给主服务器来完成,然后事务处理再被串行地交给备份服务器以执行同样操作来保证数据一致性。

所有的商用数据库都支持异步主动复制技术。

②同步主动复制数据集:要求所有并发事务处理在所有数据库服务器上同时完成。

直接好处就是解决了队列管理问题,同时通过负载均衡实现更高性能和可用性。

RAC, UDB, MSCS 和ASE是用完全串行化并结合两阶段提交协议来实现的,设计目标就是为了获得一份可用于快速灾难恢复的数据集。

主动更新数据集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数据冗余方法。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行更底层的技术细节比较。

底层技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一些重要指标。

提高安全和数据集可扩性的技术在提高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集可扩性这两方面,可以创新的空间是很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