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看基本法颁布10周年

合集下载

学习基本法总结范文

学习基本法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的繁荣稳定,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基本法,对香港的法治体系、政治体制以及与内地关系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学习基本法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性文件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性文件,于1990年4月4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明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人民政府的关系,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基本法体现了“一国两制”原则“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法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实施。

基本法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必须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三、基本法明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为行政主导、民主参与、依法治港。

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对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

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

司法机构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尊严。

四、基本法强化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联系基本法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联系。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同时,基本法还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机制。

五、学习基本法的重要意义学习基本法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一国两制”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学习基本法的一些具体体会:1. 增强了对国家法律体系的认识。

通过学习基本法,我对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运作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法治观念。

对香港基本法的认识

对香港基本法的认识

对香港基本法的认识
香港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达成的一项
协议,旨在保护香港的治理制度和法律体系,同时确保香港享有高度
自治的地位。

香港基本法于1990年4月4日公布,该法规定了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基本规则,其中包括:
1.香港的宪制地位: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
高度自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员和立法委员由香港推举产生,中
央政府只对防务、外交和其他极少数事务负责。

2.基本权利和自由:香港居民在法律保护下享有言论、新闻、集会、结社、宗教和游行等权利和自由。

这些权利和自由在香港上一级
政府即全国人大的颁布制定的任何法律中保障。

3.香港的司法独立:香港的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的干预,维
护公正和法律制裁依据事实、法律和证据,以保障香港的公正与公平。

4.经济制度:香港的经济制度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政府只应干预经济管制的范围和界限,保持市场环境。

5.教育和文化:香港的教育和文化独立于行政机构,保护香港文明的多元化和创新力。

总的来说,香港基本法是保证香港高度自治的重要法律框架,它具有长远意义,不仅对香港的本身意义重大,也对中国大陆的政治发展和制度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赴香港考察学习心得4篇

赴香港考察学习心得4篇

赴香港考察学习心得4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赴香港考察学习心得,欢迎阅读参考!赴香港考察学习心得(1)4月20日至27日,我参加了赴香港、澳门考察学习。

几天来,通过认真聆听专家讲授,实地考察学习,我对港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这次学习考察,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启示:一、《基本法》为香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末,总人口约734.6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香港经济发展水平之快,程度之高是众所周知的,而这种经济状况的稳步保持,首先是有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提供的保障,在此前提下,各项制度得以规范化、具体化,更加具有效能,从而缔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香港模式”。

二、政府机关把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

香港是近百年来不断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而发展壮大起来的现代化城市,它的社会管理体现了西方文明和东方社会相结合的成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香港不仅是经济多元化地区,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中西方文化的汇聚、冲击,决定了港人的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体现出了“香港效率”。

“时间就是财富、知识就是财富”这已成为每一名港人的清醒认识。

政府机关把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真正把自己作为公仆为民办事,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使香港社会井然有序,尽管在路上几乎看不到警察的存在,但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就可以看到警察的服务和高效的处置。

三、智慧城市建设全速推进香港经济向前发展。

香港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有着相当好的硬件基础,根据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的科技基础设施连续5年排名全球第一。

香港目前免费的Wi-Fi.热点已超过3.4万个,在所有公屋、公立医院、街市、公园、休憩处、海滨长廊、旅游景点、公共交通交汇处及陆路口岸等提供免费Wi-Fi,使香港成为全球Wi-Fi热点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从基本法的解释权配置上认识特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_香港回归十周年关于基本法的一点思

从基本法的解释权配置上认识特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_香港回归十周年关于基本法的一点思

(3)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本法的其
过了将近十年的历程。这期间基本法大部分上得到很好 他条款也可解释。但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
的实行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条款在适用中 时需要对本法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务或中央和香
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这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基本法 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条款进行解释,而该条款的解释又
491
政法论坛
2007.05
关于基本法的解释权体制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 解释具有立法作用(立法解释)④。
为主导、特区法院的解释权相配合的体制。
(二)以前香港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中国大陆
这种体制的配置实则反映了中央政府同特区的关 法制并不与香港法制发生有机、互动的关系
系。关于中央政府与特区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去思
瓜分中国之际,逼迫清政府于 1898 年签订《中英展柘香 法律解释体制当然地适用于香港,即全国人大常委会享
பைடு நூலகம்
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 有主权性的解释权,这是一种固有的权力;同时兼顾香港
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 235 个岛屿(后同称新界),为期 原有法制传统,给予其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解释权,
从以上两点可以得出:在基本法的解释体制中,可以
自治权。
分为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并且立法解释要高于司法解
第二个层面就是法律层面,也即上述宏观上的政治 释。
要求(既要维护主权又要使香港高度自治)寄托在法律制
综上所述,宏观的政治需要寄托在法律制度安排层
度安排上,这就体现在基本法的立法上。基本法如何从 面上,而这种法律制度安排又集中凝结在法律解释这个
注释: ①摘自中华人民国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②许崇德. 港澳基本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25 页. ③马蕊.香港基本法解释权引发的思考. /theory/artilce_list.asp? id=1837 2007 年 3 月. ④同上. ⑤同上.

香港回归十年的伟大成就

香港回归十年的伟大成就

香港回归十年的伟大成就1.香港回归的十年,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十年,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法》成功落实的十年,也是民心回归,取得伟大成就的十年。

十年来,香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每年“七•一”成为香港人民庆回归的节日。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纪念邮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五周年纪念邮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人们怀念“一国两制”倡导者邓小平,市民称颂驻港部队,传扬“和平”、“和谐”理念。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小型张)驻港部队的风采国际和平日2.传扬中华文明,颂扬祖国大好河山,宣传祖国建设成就,中华民族认同感强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华成语故事民间灯彩中国世界遗产“神州风貌”系列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果纪念邮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香港市民喜爱国宝大熊猫“中国龙”和“中国节”.抵御“金融风暴”,保持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中国银行汇丰银行、金融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会1997年年会在香港召开(首日封)团结一心抗击“非典”团结一心,抗击“SARS”香港红十字会 4.保持世界贸易中心地位香港新机场启用(小型张)繁荣的商业贸易香港街区与祖国内地合作加强。

京九直通车开通与珠江三角洲合作紧密5.信息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邮资明信片)具有世界最先进的信息传输系统完备的邮电通讯网络(小型张)6.旅游业继续迅速发展香江夜色号称世界三大夜景之一香港旅游集旅游、购物、美食为一体2005年迪士尼乐园开幕大屿山天壇大佛(邮资明信片) 7.先进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文化艺术中心完善的文化设施香港影星体育活动人民生活稳定改善公共房屋加快发展 第一:香港回归10年,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成功落实的10年,是落实《基本法》的10年过去10年,‘一国两制’这一前所未有的事业取得了成功。

在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体现中国领导人的胆识和胸怀。

香港回归十周年感想_心得体会范文_

香港回归十周年感想_心得体会范文_

香港回归十周年感想今年我们迎来了香港回归10周年的纪念日。

97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它不仅是香港回归的一年,更是宣告了全体中国人民新纪元的开始。

它宣告了中国国家地位已显著提高,连素以铁碗著称的撒切尔夫人也对我国表示敬意。

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国家如果要得到尊重,必须先发展自己。

国家要发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才。

培养人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教育。

教育要发展,靠得是什么?靠的是教师。

做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觉得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就青少年学生而言,影响他们良好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个性。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

”教育专家之所以如此论述,就是因为教师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影响着施教的成果。

教师个性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教师的良好个性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

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如同一种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教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

由此可见,培养具备良好个性品质的学生得从教师做起。

这是关键。

健康的心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于是,在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

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

二、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我们教师的最高精神境界。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

香港十年观后感

香港十年观后感
此外,作为一个亚洲国际大都会,香港的文化和社会多元性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这十年来,香港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同时,社会各界也在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做出了努力,使得香港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这十年来的香港发展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在特区政府和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稳定的明天。相信香港在未来会继续保持其活力与魅力,成为世界瞩目的城市。
香港十年观后感
从2011年到2021年,香港经历了许多变化,让我不禁对这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有了许多感慨。作为一个生活在香港的普通市民,我亲身经历了这些变化,下面我将就这十年来的香港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回顾和观后感。
首先,这十年来香港的政治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香港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政治上的动荡不仅对香港的经济造成了影响,也让社会各界陷入深深的分裂之中。许多人对香港的未来充满忧虑,希望社会能够早日回归稳定。
其次,经济方面的变化也不容忽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地位在这十年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香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区政府需要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寻找新的增长点,保持香港的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更多关注基层市民的生活,减少贫富差距,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加均衡地分配。
再者,社会问题的凸显也是这十年来的一个重要特点。房价高涨、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等,这些社会问题给香港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特区政府需要更加重视这些问题,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来解决。

基本法走过的历程

基本法走过的历程

基本法走过的历程,你还记得多少呢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十五周年的喜庆日子。

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法海大师我稍稍梳理了一下基本法的起草出台和适用过程,以便对香港基本法的前生今世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宪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1984年9月26日在北京草签的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在这一天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声明中明确规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上述基本方针政策和本联合声明附件一对上述基本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之,并在五十年内不变。

”1985年4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负责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

1985年6月18日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名单。

1985年7月1日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1988年4月26日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举行第七次会议,历时两年零十个月,除区旗、区徽一章需待图案确定后才能完成外,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其它九章均已形成条文。

基本法(草案)共分10章,分别由5个专题小组起草,专题小组成员由香港和内地的草委成员组成,每个专题小组都有两名负责人,分别由香港和内地的委员担任。

1988年4月29日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全社会发布,广泛征求意见。

1989年2月2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的决议》,决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和三个附件,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草案代拟稿)》、《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建议》,自公布之日起至1989年7月底,在香港和全国其他地区广泛征求意见。

中外制度文明史上的创举——对基本法所确立的行政主导政治体制的几点认识

中外制度文明史上的创举——对基本法所确立的行政主导政治体制的几点认识

年6月5日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十周年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英联合声明中中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及对这些方针政策的具体说明,从香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出发,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所作的法律安排。

其基本特征是:行政长官较其他公共权力地位崇高;行政长官的职权广泛;在行政与立法的关系中,行政处于主动地位;行政长官主导特别行政区政治生活。

为正确理解这一制度的特点,我谈以下四点认识。

如何认识行政长官法律地位的崇高性基本法第43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本法的规定对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

”第50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第60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从上述规定看,行政长官具有双重法律地位,其一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

这重身份表明,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高于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及司法机关。

这种安排已明显不同于西方意义上的三权分立体制。

其第二重身份是特区行政机关的首长。

作为第二重身份,行政长官指挥着行政系统的运作,但其第二法律地位明显低于其第一法律地位。

作为行政长官的第一种法律身份,首先,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央政府直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行政长官负责执行基本法,其向中央政府负责,其他机关无此地位。

其次,其在对外的礼仪事务中,如,接待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以特区的名义进行,其他机关无权以特区名义进行。

当他以第二种法律身份出现时,相对应地,其职责是向特别行政区负责。

基本法规定的行政长官的身份和地位突出了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的体制。

如何认识行政长官职权的广泛性只有授予行政长官广泛而实际的职权,才能体现出行政长官对特区政治的主导地位。

但与历史上总督制又有不同,总督是英女王在港的总代表,集立法、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

香港回归十周年理论思考及练习设计

香港回归十周年理论思考及练习设计

香港回归十周年理论思考及练习设计背景材料:国家主席胡锦涛1日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10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

“一国”就是要维护中央依法享有的权力,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安全。

“两制”就是要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第二,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

要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香港的最高法律地位。

第三,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第四,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只要香港各界人士秉持讲大局、讲团结、讲包容的社会共识,始终以香港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就一定能够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知识链接:经济常识角度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开放性。

香港与内地市场在相互开放相互竞争中成长。

2.国家宏观调控。

近年来香港经济增长维持着成熟经济体中较高的水准,与国家采取的调控措施是分不开的。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2003年底成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推出内地部分城市居民赴香港“个人游”……这些措施为香港经济复苏、服务业成长注入了极大的动力。

哲学常识角度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国两制”方针是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在考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联系普遍性与客观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内地和香港互相依存,CEPA的实施,内地与香港相互促进。

3.整体与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香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一国两制”是完整的概念。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没有“一国”就没有“两制”。

香港回归十年: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变成生动现实

香港回归十年: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变成生动现实

香港回归十年: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变成生动现实网站首页 | 今日中国 | 中国概况 | 法律法规 | 公文公报 | 政务互动 | 政府建设 | 工作动态 | 人事任免 | 新闻发布当前位置: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香港回归十年: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变成生动现实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06月26日来源:新华社【字体:大中小】【E-mail推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变成生动现实——香港回归十年成就回顾·政治篇香港夜景(摄于2007年5月30日)。

香港的夜晚,既有灯火璀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风情,也有白云、山岗和温暖的海风。

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为这里带来独有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周磊摄香港维港上空的新春烟花(2006年1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新华社香港6月26日电(记者李凯张勇白冰)从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夜空中高高飘扬的那一刻起,一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伟大实践,就在香港这片千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弹指一挥间,十年后的今天,“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保持自由法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繁荣稳定的香港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香港——这颗祖国南海的明珠不仅风采依然,而且更加璀璨。

十年回归路,壮志赋华章。

香港,曾经缔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而今又再度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政治奇迹。

这一奇迹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香港同胞有能力管理好、治理好香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能力把香港的事情办好、保持香港繁荣稳定,能够把“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的现实,并不断推进“一国两制”的伟大事业。

资料图片: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经过投票选举,董建华当选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

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次由港人来选择最高行政首长,也是香港历史上第一位主政的中国公民。

基本法演讲稿

基本法演讲稿

基本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基本法的一
些看法。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基本法有所了解,并且尊重和遵守基本法的规定。

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
它确立了香港的特殊地位和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保障了香港居民
的权利和自由。

首先,基本法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它规
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和政治体制,保障了香港的高度自
治和法治原则。

基本法的实施,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
了保障,也为香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基本法保障了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

基本法明确规定
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
留等权利,保障了香港居民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这些权利和自
由的保障,使得香港成为一个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也为香港
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最后,基本法的实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尊重和遵守。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居民,我们应该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基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维护香港的法律秩序和社会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增强对基本法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法治意识,积极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它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保障了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遵守基本法,共同维护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稳定,为香港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

基本法礼赞

基本法礼赞

基本法礼赞引言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治国、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法律基础。

基本法的实施使香港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享有高度自治权,保障了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基本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以表达对基本法的赞美和敬意。

1. 基本法的历史背景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国政府充分考虑香港历史和现实情况的结果。

回顾香港的历史,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开始,香港逐渐成为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英双方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和基本法的制定。

基本法的历史背景使其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2. 基本法的法治理念基本法坚持依法治港的原则,为香港提供了法治环境和法律保障。

基本法确保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例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结社自由等。

基本法还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权,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基本法的法治理念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3. 基本法的高度自治权基本法赋予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体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原则。

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和选举制度,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基本法还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享有独立决策权和自主权。

高度自治权使香港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制定和实施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 基本法的港人治港原则基本法坚持港人治港的原则,体现了香港居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权。

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保障了香港居民对政府的监督和参与。

基本法还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制度和法律体系,保障了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港人治港原则使香港居民能够自主决策和管理自己的事务,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和自治。

5. 基本法的维护社会稳定基本法的实施为香港的社会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保障了香港的社会稳定和安全。

对香港基本法的认识

对香港基本法的认识

对香港基本法的认识
香港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定地区的补充性法律,是香
港特别行政区合法执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法。

基本法是一部以英
文定义的基本法律,阐述了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的自治权限,
也是香港的经济、政治、社会秩序和文化发展的基石。

香港基本法规定,中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规定下,深入实施高度自治政策,自治权限
在中央政府之内行使。

通过“一国两制”政策,香港可以保留自己独
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性,由当地行政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自治权,并由相关权力机构保障和监督。

除此之外,香港基本法也规定香港的政治制度及重要的政府机构
应遵循基本法的规定和特区政府的执行,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根
据基本法的规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支持。

香港基本法是香港发展的重要政策,它不仅完善了香港特别行政
区的政治体系,也有助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
秩序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基本法的规定,为香港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也有助于香港保持和发展更平稳、和谐的社会氛围。

回归十年香港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回归十年香港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回归十年香港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香港回归十年,“一国两制”得以成功实践,不仅保持原有制度的传统优势,而且深受“一国”之惠,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特区官员出席国际会议场合和外访,都受到各国的重视,此外,香港举办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议,也展示了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地位。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北京出席基本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时指出,香港特区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了超过一百九十个不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组织,包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及世界贸易组织等。

此外,香港特区也以中国代表团成员,或中央人民政府和有关组织所允许的身份,参加了超过二十个以国家为单位的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劳工组织。

回归后,香港与世界各国保持了紧密的联系。

在基本法的授权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自行处理对外事务。

曾荫权指出,中央一直积极支持香港开展对外交往,这对香港巩固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地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更令人鼓舞的是,香港特区前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女士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这是香港,也是国家的荣耀”。

在回归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多次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

虽然APEC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多边政治舞台,云集了世界众多重要领袖的场合,然而,香港虽小,却起到了不可轻视的积极作用,扮演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而且,香港行政长官及其率领的代表团外访,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给予了相当的礼遇。

回归以来,特区政府主要官员每次到国外展开访问,推销香港,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出动政府首脑和重要官员接待,给予热情礼遇。

这种情况在回归之前,那么是比较罕见。

从香港在国际会议上受到的重视和礼遇,人们不难看出,回归之后,香港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远非往昔可比。

此外,香港在过去十年来举办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议。

例如,2005年底,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举行,完成了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阶段。

这次会议的成功,令香港的城市管治能力获得重大锻炼和世界认可,提升香港国际会议中心地位,展示香港市民包容、自由和文明的形象;2006年底,有电讯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电讯展,首度在日内瓦以外城市举办,香港获选为世界电讯展的承办城市。

基本法演讲稿

基本法演讲稿

基本法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演讲。

我演讲的主题是《基本法》。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它为香港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基本法》的实施,保障了“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执行,维护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首先,我想强调《基本法》对于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重要性。

《基本法》通过明确界定了香港的基本制度和权力的范围,确保了香港的高度自治,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这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香港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其次,我想强调《基本法》对于香港与内地的互利合作的重要性。

《基本法》明确了香港在内地发展中的优势和定位,为香港与内地的互利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香港依托内地的巨大市场和资源优势,为内地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的平台,推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内地也通过支持香港的发展,为香港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

最后,我想强调《基本法》对于激发香港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的重要性。

作为香港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人的创新创业是香港发展的重要动力。

《基本法》为香港青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机会,保障了他们的创新创业权利和自由。

香港青年可以借助《基本法》的保护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香港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基本法》是香港发展和建设的保障,也是香港维护繁荣稳定的重要法律基础。

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基本法》,牢记香港的定位和使命,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香港基本法是创造性的杰作——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十周年

香港基本法是创造性的杰作——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十周年

作者: 许崇德
作者机构: 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北京市100875
出版物刊名: 新视野
页码: 15-16页
主题词: 香港基本法;十周年;创造性;杰作
摘要:香港基本法是全面体现“一国两制”的重要法律文件。

1987年4月16日,当基本法尚在起草过程之中,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的‘一国两制’能不能够真正成功,要体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面。

”1997年2月17日,当基本法起草完毕的时候,邓小平又向起草者们热诚地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基本法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

10年过去了,香港基本法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

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全国人大的报告中表示: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温总理在报告结束时指出:“展望未来,伟大祖国前程似锦。

”香港是大祖国的一部分,祖国前程似锦,当然香港未来也必定前程似锦。

反思——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实践提供的启示

反思——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实践提供的启示

反思——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实践提供的启示
封小云
【期刊名称】《产经评论》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香港回归已经一年多时间了,一年多来,在既无前车可鉴、又遭受金融风暴袭击、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大风浪中,香港人民与中国政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一国两国”的伟大实践.这个过程的艰辛与风险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然而,正是在这惊滔骇浪中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为“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积累了十分难得的经验与教训,成为香港今后继续前进的最宝贵的财产.这些实践也为今后澳门、台湾实现“一国两制”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封小云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8
【相关文献】
1."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范例——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启示 [J], 张发贵;肖馨
2."一国两制"下香港民主发展的困境与前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回顾与反思 [J], 冯庆想;徐海波
3."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启示——写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 [J], 李罗力
4.“一国两制”的法律实践——从香港回归后的变与不变看《香港基本法》的实施
[J], 刘立
5.香港回归与祖国统一大趋势——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启示 [J], 姚电;曾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從香港看《基本法》頒布10周年—律政司民事法律專員溫法德過去10年來,我大部分時間都在今日稱為律政司的部門擔任律政專員,掌管民事法律科,因此有機會親身體會到“一國兩制”概念在香港回歸前後的發展和落實情況。

今年來慶祝《基本法》頒布十周年,其意義在於表明《基本法》的實施並非始於1997年7月1日,而是還要早七年。

這使我想起許多香港人在1997年7月1日前都在問的問題:“1997年後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當時的答案就是“還看1998年”。

公務員制度正因為《基本法》讓香港許多制度都得以延續,我今天才可以本一員的身分跟大家講話。

坦白說,10年前我確實有點疑慮,不知道特區政府會否接納一個既不是中國籍,又很慚愧不懂華語的人擔任政府的民事法律首要顧問;顯然特區政府遵循了《基本法》的規定,繼續聘用英籍和其他外籍人士為公務員。

事實上,只要公務員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便可以成為長俸編制人員。

司法制度《基本法》也有同類規定,確保司法制度得以延續,使1997年7月1日前在港任職的法官繼續留任。

法官的委任和晉升,都是根據獨立的司法人員推荐委員會所推荐,更值得注意的,是得到晉升或直接委任為法官的資深大律師,各種族國籍的人士都有。

特區法院架構方面,當然有重大的變動。

回歸前,由香港上訴法庭審理的案件可上訴至倫敦樞密院,目前則由香港終審法院負責審理。

根據《基本法》,香港終審法院可任用來自其他普通法司法區的法官。

香港法院除可委任本地法官外,還可以委任來自其他普通法司法區的優秀法官,這實在是香港之福。

立法會大家都知道,怎樣落實立法會架構的建議,在1995年曾經引起極大爭議。

特區政府根據全國人大籌備委員會的決定,成立臨時立法會,履行立法機關的基本職能,直至首屆立法會選出為止。

特區首屆立法會於1998年產生,議員來自社會各階層,代表種種不同聲音,任期規定為兩年。

因此,本年9月便會選舉新一屆的立法會議員,其後每四年再選一次。

至於特區政府的架構,已經充分貫徹了《基本法》在這方面的條文。

現在讓我轉談另一個項目,就是體現特區政府實行高度自治的條文。

高度自治香港特區與中國其他地區不同,保持財政獨立,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這是高度自治的基本元素。

正因財政獨立,財政司司長才可以在財政預算內制定對策,應付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確保特區保存有利的經濟和法制環境,維持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促進投資、工業和創新科技的發展。

化,以及證券法例計劃整固更新,這國際金隔中心的地位將可以進一步鞏固。

此外,香港仍然是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地區,並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及其他國際組織。

除了推廣貿易及工業發展外,政府更深明改善環境的重要。

特區作為國際及亞太區民航中心的地位維持不變。

雖然新機場啟用初期遇到一些短暫問題,但新機場的設計和服務素質迅速得到國際讚賞,特區的地位也進一步提升。

自1990年至1998年新機場啟用這段期間,香港一直進行新機場及機場核心計劃餘下的建築工程。

同期間,特區政府根據有關的授權,即1997年7月1日前由英國政府授權,7月1日後由中央人民政府授權,與中國以外地區談判民用航空運輸事宜。

為保證國際運輸服務順利延續,我們於回歸前已經透過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取得中央人民政府同意,達成多項談判協議。

香港居民的基本自由香港居民的基本自由方面,不論是免受無理或非法侵犯的自由,還是思想、信在港的人士,無一不清楚知道香港的傳媒還是一貫的敢言無懼,面對有損香港和中國各地的事情,定必立即口誅筆伐。

1997年7月1日之前,我們還不能肯定香港會否又會如何向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委員會提交報告;及至去年11月,香港經中央政府授權向委員會提交有關報告,稍後更會就《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提交報告。

報告完全由香港特區政府擬備,並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及法律政策專員率領香港代表團在會上解釋。

雖然委員會對於某些項目,特別是以下我會講述的居留權問題略有批評,但對報告的內容和由非政府團體參與擬備的安排,表示讚賞。

本體法律在本體法律方面,《基本法》在1997年7月1日實施以後,香港首次擁有一套詳細的成文憲法。

這套憲法規管了所有在香港實施的制度和政策,也體現了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內所承諾的香港基本政策。

所有原有法律及新法例現在都必須符合《基本法》,不能有所牴觸。

《基本法》保存香港原有法律,包括普通法和香港法例,除牴觸《基本法》者外。

《基本法》頒布的時候,適用於香港的成文法例包括由當時的立法局所制定的香港法例,以及由英國樞密院頒令或英國國會制定的成文法則,直接引用於香港的一些英國法例。

這些法例多涉及民用航空、商船及版權事宜,因此必須制定本地文本,讓有關的法定條文可以在1997年6月30日後繼續有效。

“法律本地化”計劃於《基本法》頒布前開始,並於回歸前順利完成。

香港成文法急需處理的第二項事宜是語言問題。

《聯合聲明》簽訂之前,所有香港法例只以英語制定;《聯合聲明》簽訂後,便安排把所有原有法例翻譯成中文,擬備中文真確本,並同時以中、英文制定日後的法例。

這項計劃於1987年開始,也於1997年7月1日前完成。

確保香港法例完全符合《基本法》的第三項立法工作,是對香港法例條文作出適應化修改,以充分反映政權回歸的事實。

雖然回歸前已經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把“總督”一詞改稱“行政長官”等實際修訂,還是必須於政權回歸後才能實行。

法律適應化修改工作正積極進行,52條提交立法會的《法律適應化修改條例草案》中,已經有37條獲得通過。

《基本法》的釋義必須假以時日累積而成,因此,在特區成立初期,《基本法》的若干條文須交由司法研究,實在不足為奇。

案件涉及的《基本法》條文各有不同,但最重要的案件要數臨時立法會是否具有合法地位,以及《基本法》有關特區永久性居民身分的條文釋義。

臨時立法會1997年7月,上訴法庭裁定臨時立法會具有合法地位,而臨立會於1997年7月1日凌晨通過制定的《香港回歸條例》依法有效。

被告人辯稱回歸後普通法沒有過渡,臨立會通過有關繼續檢控的法例無效。

這兩個論點同遭上訴法庭推翻。

其後,終審法院於1999年1月就《基本法》規定誰人可享有特區居留權,以及核實聲稱享有居留權人士身分的程序所作的首項判決,也肯定上訴法庭的判決,確認臨立會的合法地位。

居留權終審法院把享有居留權的永久性居民和聲稱為永久性居民的兩類人劃分開來,裁定要求聲稱享有居留權的人須在香港以外地區申領居留權證明書的計劃符合憲法規定。

然而,法院又裁定要求把居留權證明書附於單程證上的做法不合憲法規定,而且《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中有關中國其他地區的人進入香港須辦理批准手續的規定,不適用於享有特區居留權的人。

終審法院同日在另一判決中裁定,即使在香港以外所生中國籍子女的父或母在子女出生當日或以後才取得居留權,子女也可以享有特區居留權。

終審法院對有關條文的解釋,與聯合聯絡小組1993年在《聯合聲明》中相同條文,中英雙方所協議的解釋不相符。

聯合聯絡小組的解釋在1994年1月報知立法局;1996年8月,籌備委員會同意採納有關解釋,後獲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1997年3月通過。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由於終審法院對第二十四條有關條文的解釋,與經聯合聯絡小組協議後報知立法局,再經籌備委員會採納和全國人大通過的解釋不相符,也由於終審法院的解釋會導致大量內地居民移居香港,造成嚴重後果,行政長官要求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就第二十二和二十四條的有關條文作出解釋。

其後,人大常委會在1999年6月26日就兩條條文作出解釋。

終審法院其後在1999年12月的判詞中一致確認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權力和上述解釋的法律效力,也確認有關解釋自《基本法》在1997年7月1日實施當日起生效。

人大常委會解釋的最後一段指出,根據終審法院在1999年1月29日就有關案件所作判決而取得特區居留權的訴訟當事人,不會因人大常委會的解釋而失去居留權。

不過,日後必須根據人大常委會的解釋,來決定某人是否符合第二十四條有關條文所訂明的條件。

至於哪些人符合條件,則有待法院日後決定,我不宜在此評論。

內地居民移居香港,由來已久。

因此,《基本法》中有關居留權條文會引起訴訟,是無可避免的。

這些移民,大部分是來港謀生的男子。

他們或把家人留在內地,或返回內地成家立室。

年幼子女不能夠由父母一同撫養成人,一向令人關注和難過,不過,這些子女許多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自行成家,他們的配偶大都不可以根據《基本法》取得香港居留權,但可以循來港定居人士的每天配額制度來港定居。

我們討論這些訴訟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通網絡不斷改善,而每天往返兩地的人數又愈來愈多。

來往兩地只需一個多小時,而內地居民也可以經常申請雙程證,每次最多來港三個月,得以與家人經常見面。

香港沿用普通法原則,確保法院可以因應不斷轉變的環境所需,特別是履行《基本法》中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以及處理香港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條文,繼續發展本港的法理基礎。

沒有政府不會完全不受指摘。

只要是有建設性和理性的批評,政府必定樂於接受。

最後,讓我以這番話作結:英國外交大臣在本年2月向英國國會報告香港在199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這段期間的情況時說—“我們固然關注香港在本報告期間的若干事態發展,但我們相信,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會致力維護香港的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

總的來說,從香港在1997後的情況看來,特區政府日後必定能夠妥善管治香港。

”結語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的憲法法理,才剛剛開始建立。

《基本法》保留了普通法制度,可以根據由非普通法司法區制定的成文憲法繼續演變發展。

現在我們只不過是處於演變的初期,而法律制度依然如常運作。

我希望並且相信,數年後,當我們回顧法院在香港特區成立不久後所判定的憲法案件時,會感到欣慰,因為—1.普通法制度完全沒有受損;以及2.《基本法》作為香港的憲法發揮了原來的作用,繼續保障特區的司法獨立、法治、人權和自由。

2000年3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