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合集下载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就业机会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就业机会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就业机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日益突显。

这些公司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的注入,更重要的是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然而,这种影响并非一成不变,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海量的就业机会。

这些公司通常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相应地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生产和运营。

这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以中国为例,许多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进入,给中国亿万劳动者提供了稳定的工作机会,使中国迅速走向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中观察到,如印度、巴西等。

跨国公司的到来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降低了失业率,改善了国民经济的状况。

其次,跨国公司的引入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

由于跨国公司的注资和技术的引进,当地工人不仅能够在传统产业中找到工作,还可以得到技术更新和提升。

通过接触和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劳动者的技能得到了提高,进而增加了在全球化市场中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跨国公司还带来了一系列的辅助产业,如物流、服务等,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跨国公司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因素。

首先,由于它们通常会将生产基地建在廉价劳动力集中的地区,导致工资压低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使得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相对较低。

虽然这些就业机会可能解决了部分失业问题,但对于提升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并非完全有效。

其次,跨国公司有时会将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安排给发展中国家,而将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的工作留在总部所在地或发达国家。

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有限,难以从中获得更高的利益。

然而,很难否认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机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这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跨国公司在当地进行可持续的经营,促进技术和创新的转化,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薪资待遇。

此外,跨国公司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涉足中国的市场,这也成为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趋势。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不仅改变了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而且也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情况跨国公司依靠其超强的品牌知名度、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中国的市场,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投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过去那种封闭的市场已经被打开,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跨国投资佳草地之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2018年度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总数为1.43万亿美元,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了1390亿美元。

因此,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于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经贸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因素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上的影响跨国公司往往拥有更为完善的研发机制和研发技术,因此进入中国后,能够带来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过去存在着生产效率较低、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缺陷,通过引入跨国公司的技术,可以显着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生产效能。

通过技术的转移,中国的制造业可以走向国际化,实现技术进步、品质提高和制造效率的提升。

二、消费市场拓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愈发多样化。

跨国企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中国消费者更加严格的消费品质要求。

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得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消费品种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这也刺激了中国市场的竞争,同时也让中国在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由于财力和科技的垄断性,跨国公司进入后会促进国内部分传统行业推进环保和技术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业加速向生态友好型、高效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还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跨国公司带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为中国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这些投资既可以用于新的项目开发,也可以用于中国企业的改进和升级。

此外,外商投资还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国内市场的繁荣。

其次,跨国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随着全球科技和管理的进步,跨国公司将自己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入中国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也有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同时,跨国公司也通过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促进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全球化时代的主要参与者,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贸易和合作机会,推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水平和国际贸易地位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还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传递给消费者,提高了中国制造和服务的国际认可度。

然而,跨国公司的进入也带来了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进入可能导致资源和利润的外流。

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影响力,一些资源和利润可能会被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面对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劳工权益等。

这需要中国政府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保障经济发展稳定和公平。

为了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的力量,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虽然跨国公司带来了技术和管理优势,但中国仍然面临发展“制造业大国”到“创新强国”的转变。

只有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doc 6页)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doc 6页)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doc 6页)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

据统计,2002年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同比增长30.72%;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9.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

它结束了近几年来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上负增长和低增长的局面,预示了今后几年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新一轮高增长的开端。

截至2002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19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80.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9.66亿美元。

根据调查,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

目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开始成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

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制造业的若干重要特点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国成为世界“生产制造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观察现代跨国公司和传统跨国公司的区别,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已由“一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

1.生产制造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生产成本低廉,许多外国厂商相继将生产据点移往中国。

例如,2001年7月,松下电器公司停止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微波炉,将其生产基地集中到了上海。

8月,东芝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视显像管,把包含数字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中国,至此,日本主要彩电制造商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视4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至中国。

此外,日本的其他家电产品如录像机、复印机、空调、CD、单放机、DVD等也主要由日本在中国的工厂生产。

据统计,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1990年不足2%,2000年上升为4%,2002年进一步提高至6.5%。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崛起,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所带来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背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的目光。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条件。

同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市场需求旺盛,这些因素都成为吸引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因素。

二、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1. 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跨国公司通常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与中方企业的合作以及参与生产过程,推动中国的制造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跨国公司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对中国企业的制造流程进行引导和改进,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2. 人才培养与流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中国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通过参与跨国公司的项目和合作,中国的员工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并得到相应的培训。

此外,跨国公司经常会派遣高级管理人员到中国,与中国员工展开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的流动和经验的交流。

3. 供应链优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通常会与中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跨国公司能够获得成本优势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同时,跨国公司对中国供应商的要求和标准也推动了供应链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4. 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意识的提高跨国公司通常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他们的进入促使中国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合规意识的建立。

这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5. 持续创新和产品升级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市场,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市场竞争压力。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借鉴意义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借鉴意义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借鉴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主体,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国也成为了跨国公司的重要市场和投资对象。

本文将就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借鉴意义进行探讨。

一、跨国公司的引进对中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开放对象,跨国公司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驻中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其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人才等资源,推动了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也不断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品质化方向迈进。

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约有4万家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创造了超过1500万就业机会。

而这些外资企业不仅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还提升了当地的产业链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跨国公司的投资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从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向以消费和服务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不仅注重制造业和贸易领域的布局,也开始更为重视服务业、文化娱乐等新兴领域的投资。

这些跨国公司的投资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使得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在服务业领域,跨国公司的投资越来越多地集中在金融、科技、物流等领域。

以高科技为代表的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必不可少。

而跨国公司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拉动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亚马逊、谷歌、苹果等跨国公司的进入,使中国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三、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作用不仅是技术和资金,跨国公司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跨国公司的组织架构、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才管理等都把中国企业向现代化的道路引领。

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 动经济绿色发展,实现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良性互动。
05
外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趋势
外资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01
外资流入稳定增长
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企业将更加青睐中国市场,外资流入将
保持稳定增长。
02
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外资在中国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从制造业向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
高了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促进就业结构调整
03
外资企业的进入,推动了就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劳
动力向高技能、高收入领域转移。
03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资本流入压力

资本流入压力
外资的大量涌入可能会增加国内 货币供应,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和
资产泡沫风险。
货币政策调整
为应对外资流入带来的通货膨胀 压力,中国政府可能需要采取紧 缩的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对经济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管,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
3
推动绿色发展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推动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 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 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促进就业和社会公平 ,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 展的成果。
外资形式
外资可以通过合资企业、合作企 业、外商独资企业、跨国公司等 形式进行投资。
外资的来源和目的
来源
外资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目的
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中国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以获取利润和扩大业务范围。

跨国公司整合在华业务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跨国公司整合在华业务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标 的机 率 ,二 是 为 了节 约竞 标 中的成 本 费 用。 因 为 由各个 子 公 司分 别 去政 府 公关 , 单打 独 斗
地 去 拿 项 目卖 项 目, 既 不 经济 也 无多 大成 算 。
跨 国公 司 整 合在 华 业 务 ,是有 其深 刻 的历 史 和社会 背 景 的。 先 期 进入 中国 的跨 国公 司, 由于 中国政 府 对外 经济 政 策 的 一些 限制 , 外 商对 中国改 革 开 放政 策 的信 心 不足 , 同时 对 中 国的 市场 环境 也 不太 了解等 原 因 ,其 在华 的投 资 大多是 相 机 而 动 、点 式 出击 , 投 资 比较 分 散。 随着 中国加 入 W T O,政 策 环境 的改 善 ,这 些 外 商对 中国 投 资 的信 心增 强 ,坚 定 了其 扎根 中国 的决心 , 对分 散 的投 资 和 业务 进 行 整合 , 形成 竞 争优 势 对 于更 好 地立 足 中国, 拓 展 中 国市 场是 有 利 的。 l 前 , 大 多数 跨 国 公 司对 有 l 人 口的中 国充 满 天 真 幻想 , 他们 忽 视 了中 国 的低 消 0年 0亿 费水 平 ,简 单 地 复制 他 们 在 富 国的操 作 模 式。 结果 “ 中国 梦” 变成 了只有 投 资 没有 回报 的无 底
洞。 但 从 l9 9 0年 以来 , 中国 的 GDP从 l 9 9 0年 的 3 8 8 0亿美 元增 长 到 了 2 0 年 的 l 6 0亿 01 0 1
美 元 , 消费 能 力增 长 了三倍 。 经 过 十余 年 的努 力, 跨 国公 司 通 过扩 大 规模 和 削减 成 本 已成 功 的 降低 了 产 品 的 成 本 和 价 格 , 适 应 了中 国 的 工 资水 平 , 从 而使 跨 国公 司 开始 有 了相 当的 盈 利。 近 年 来, 美 国经 济 减速 , 欧 洲经 济 弱化 , 日本 经济 开 始 步 入衰 退 ,也 波 及 到 了与这 些 发 达 国家 联 系密 切 的发 展 中国家 。 相 比之 下 , 中国政 治 稳定 , 经 济持 续 增长 , 投 资环 境在 不 断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不断增强。

这些大型企业集团不仅支撑着中国制造业和出口业务的发展,更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方式,不断创造着更大的利润空间。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跨国公司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从中分析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跨国公司带来的机遇1. 文化交流:跨国公司的进入,意味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全球化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升我们的国际认知和竞争力。

2. 技术创新: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将领先的技术和品牌带给了我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经验,更可以促进中国技术的创新和提高。

3. 就业和经济发展: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发展带动了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二、跨国公司带来的挑战1. 资源和环境的竞争:跨国公司的进入增加了资源和环境的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找到更加环保和节约成本的方式,并积极参与到全球的环保事业中。

2. 本土品牌和企业的挤压: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品牌和企业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寻求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维护和发展本土品牌和企业。

3. 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机制,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总的来说,跨国公司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接受外资和开放市场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积极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实力,维护和发展本土品牌和企业。

同时,我们需要参与到全球环保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事业中,推动全球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主要的投资目标之一。

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增加,它们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日益显著。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涌向中国投资。

截至2018年底,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家进入中国市场,涉足的行业也越来越广泛,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零售业到科技业。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指由外资独资经营的企业,即由外国公司与中方组成的企业,但外方投资比例超过50%;合资企业则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合资方共同投资组建、共同经营、共享利润的企业;合作企业则是指双方在业务上的合作,但不涉及直接投资。

除此之外,跨国公司还有不少采取并购、租借、授权、委托等方式来参与中国经济。

二、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为中国经济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它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他们不仅带来技术和设备,还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传递给本土企业,促进中国企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

2. 推动中国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被视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

他们推动了中国市场的改革和开放,促进了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

他们的进入开拓了市场,为中国产品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高品质、高价格、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

3. 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逐渐增多,对于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有着巨大贡献。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0年下半年全国各类外商投资企业新增员工近23万人,新增注册资本达到1892.9亿元人民币。

此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对商业链的打造和标准制定推动了中国的整个经济复苏。

4. 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随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多本土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市场,走出去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前言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组装产业,又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集中着许多科学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开展,我国也已经成为汽车产销量大国。

我国汽车产业的开展与外资的进入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我国参加WTO以后,政府不断放宽对外资进入方式的限制,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调整和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也已经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制接轨的历史新阶段,世界汽车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雄厚的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将我国汽车产业引入了可持续开展的快车道。

然而,在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性。

另外,我国在利用外资开展我国汽车工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我们应该正确分析和理解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并积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来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健康开展。

1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开展过程及现状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汽车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多,零部件技术力量薄弱,轿车生产技术几乎是空白,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我国汽车产业,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开展。

1.1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背景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又称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人们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优质的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开展很有帮助,提倡外商直接投资多多益善。

自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极为显著的变化,一是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二是巨型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与联合。

也谈外资进入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也谈外资进入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也谈外资进入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内容摘要:外资进入我国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从外资进入后对我国市场的占有率、我国行业的进入壁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外资进入规模的扩大可能影响我国产业安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利用外资产业安全防范对策外资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外资进入我国的数量、速度是有目共睹的。

根据外资进入的特征,把外资进入我国的数量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我国对外资基本上是封锁和排斥的,我国主要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引进全套设备、技术和资金。

第二阶段:1979年至1990年。

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制定了各种对外资优惠政策。

因此,在1979年至1990年我国吸引外资逐步上升,利用外资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4年外商直接投资26.51亿美元,1990年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5.96亿美元。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我国香港、澳门地区的投资为主体,主要投资的领域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行业,投资的区域集中在一些沿海地区。

第三阶段:1991年至迄今。

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1991年至1995年利用外资出现了高度发展,在这一时期我国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

其中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1114.36亿美元创造了我国利用外资之最。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萧条和亚洲金融危机,1996年至1999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呈现下降的趋势。

由于世界经济的萧条,其他国家利用外资的水平也在下降,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利用又逐步上升,2001年利用外资为691.95亿美元,2002年利用外资827.68亿美元,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606.3亿美元,2005年1-11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39679家,同比增长1.17%;合同外资金额167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3.9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1.27亿美元,同比下降1.90%。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一、引言二、新趋势三、深远影响四、对策五、案例分析六、结论一、引言随着中国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跨国公司开始向中国投资发展。

这些公司通过投资建厂、收购企业、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增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

然而,这些投资也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深远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发展的新趋势、深远影响与对策。

二、新趋势1. 产业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国外跨国公司开始意识到不应该只依赖单一产业进行投资。

相反,他们强调要在多产业之间进行投资分配和资源配置,以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2. 区域分布优化目前,大多数国外跨国公司的投资仍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未来,他们将更加关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二三线城市,以期扩大市场规模和降低成本。

3. 合资合作模式在中国,许多行业都存在前期投资高、市场准入门槛大等问题,因此,不少国外跨国公司开始采用合资合作模式,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以共同分担风险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4. 转型升级为应对中国经济加速转型的要求,国外跨国公司也在不断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包括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5. 服务升级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成熟,国外跨国公司也开始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加强与中国客户的合作和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深远影响1. 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投资建厂、收购企业等方式,国外跨国公司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2. 带动中国市场发展国外跨国公司的投资和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二三线城市,更加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加速产业国际化进程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有助于加速国内产业国际化进程,通过跨境融合和资源整合提高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入WTO对中国三大产业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三大产业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三大产业的影响方波08国贸一班084986060摘要: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需要寻求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顺应全球化潮流加入WTO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趋利避害,保护和壮大自己。

关键词:中国,WTO,关系,影响,产业一、.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第一,“入世”与政府农业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权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权和农产品流通管理权在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管理权又在外贸行政主管部门。

这种贸工农分割、产供销分离的运行机制显然不适应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需要,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不适应农业国际化对农业进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的需要。

但也有学者指出,中国贸易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市场化,而WTO规则对贸易体制的规范化有一定的要求,对加快国内流通体制改革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入世”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入WTO大大改善了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环境。

在WTO框架下,我国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可以享受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可以灵活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减少其它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

也有学者指出,中美协议中就含有对我国出口农产品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标准和美国国内法律中的特殊保障措施的内容,使我国农产品对美出口在较长时间内仍然受制于单边措施。

如果类似条款也出现在与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协议中,就无法保证未来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能完全置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之下,增加了贸易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跨国公司定义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即可称为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

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2005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

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共4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三、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1.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

近2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供给不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与稳定发展。

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历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上呈现明显地上升趋势。

在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我国部分行业(如近海油气开发等)的主要资金来源。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实际性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缺口,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外商直接投资逐渐成为推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一、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产业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的一大好处是引进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外资企业通常会带来最新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快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水平和质量,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

二、扩大了市场规模和提高了效率外资企业带来的是全球性的市场资源和国际先进的营销渠道,能够迅速扩大市场规模,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整体营销成本。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还注重提高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策略,以追求更大的竞争优势。

这种效率和市场效应的对产业的推进是不可忽视的。

三、促进了就业和环境保护外资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力的需求。

根据统计,外资企业约占中国生产型企业的10%,但这些企业的就业人数占到全国新增就业岗位的30%以上。

除此之外,外资企业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在全球的跨国公司中,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公司对环境问题非常重视。

它们将自己的责任视为严格遵守当地环境法律和法规,并采取高科技解决方案来达成这一目标。

这种贡献是对中国的一大推动力。

四、加强了贸易联系和产业链条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是遍布全球的贸易网络和产业链,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与国际市场的贸易往来和联系,扩大了中国制造业求知和分享的范围,从制造到服务等更多的衍生构建。

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互补、利益共赢,同时加强了企业国际化运作、产业链条整合与创新合作。

五、潜在的威胁和挑战外商直接投资在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和挑战。

首先,外资企业通常是利润最大化的市场机构,其进入会加剧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导致一些国内企业的退出、失业和产业萎缩。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FDI进入中国制造业,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制造业起步较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接受外商直接投资。

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外商直接投资陡然增加,以做小型代工为主,为中国制造业提供订单、技术和管理经验。

1990年代中期至2010年期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逐渐成熟和多元化需求的出现,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跨国公司的投资,如丰田、通用等。

而从2010年以后,中国制造业已经趋向成熟,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能源领域的投资。

第二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积极影响1. 带动出口贸易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制造业输送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订单和市场份额,带动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制造业注入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理念,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跨国企业的加入使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型产业转型加速推进,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3. 促进就业和改善工作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订单和投资,不仅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和就业率,也促进了工人工资的增长和改善工作条件。

跨国企业一般会按照国际标准设置工作条件,将职工当成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这也使得中国的劳动力派生出众多的研发和创新的成果。

第三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负面影响1. 造成环境压力中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多数为加工型企业,拥有大量生产设备和生产工序。

需要额外的使用大量原料和资源,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有可能会对中国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和我国制造业发展策略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和我国制造业发展策略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和我国制造业发展策略一、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概念及特点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其生产方式已经从单一的本地生产模式发展成了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是指企业将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业务分散到全球不同地区,通过跨国地域的协同合作和整合实现最终产品的全球化生产。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1.全球化视野。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通过全球跨越、全球视野的管理来实现所需市场的多元化和专业化。

2.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表现为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业务模式和协作方式。

3.核心竞争能力强。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通过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创新合作等方式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策略我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必须积极应对,加强制造业的创新和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因此,我国制定了如下的制造业发展策略:1.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从"大"向"强"转变。

2.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国际化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3.加强国际合作。

推广国际标准、加速对外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吸取国际先进技术,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三、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实施对我国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我国制造业成为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国公司的生产体系使得我国企业可以与其合作,共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制造业中。

2.促进我国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和转型。

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我国企业可以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得到重点培养和支持,实现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

跨国公司进入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_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_葛顺奇

跨国公司进入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_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_葛顺奇



劳动力

资 本和 人 力 资 本


工序
构成


联动 关


观 计量 分析 表
工 序

国 公司
进 入不 仅 影 响 生 产 效 率 和 产 出 构 成 等传 统 变 量 还 对制 造业 的
构成产 生 直 接 影 响
增加


转 移

高 劳 动 力 和 人力 资本

集度
的 工序





接 影


资本密 集 度低 劳 动
、Leabharlann 力 和 人 力 资 本 密 集度 高 的 企 业被 淘 汰 的 相 对 概 率 促使

存 续 企 业 更 专业 化 于 资 本和 人力 资 本 密 集 的 工 序

体上 提 升

制 造 业 中 资本和 人 力 资


密 集型工 序 的份额
异 性和 这 些 影 响 产 生 的 途 径

本 文 做 了 如 下 几点 创 新 第



借鉴
Gr o s s m a n &R o s s
; ,


H an s b e rg

2 00 8

用任 务 贸 易 替代 产 品 贸

te 易 的 做 法 用 工 序 构 成 替 代 产 业 构 成衡 量 产 业 结 构 第 二 采 用 了 P 〇 r

201 0
年 高 技术 产 业 占 制 造 业 总 产 值 和总 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

据统计,2002年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同比增长30.72%;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9.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

它结束了近几年来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上负增长和低增长的局面,预示了今后几年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新一轮高增长的开端。

截至2002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19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80.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9.66亿美元。

根据调查,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

目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开始成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

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制造业的若干重要特点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国成为世界“生产制造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观察现代跨国公司和传统跨国公司的区别,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已由“一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

1.生产制造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生产成本低廉,许多外国厂商相继将生产据点移往中国。

例如,2001年7月,松下电器公司停止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微波炉,将其生产基地集中到了上海。

8月,东芝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视显像管,把包含数字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中国,至此,日本主要彩电制造商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视4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至中国。

此外,日本的其他家电产品如录像机、复印机、空调、CD、单放机、DVD等也主要由日本在中国的工厂生产。

据统计,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1990年不足2%,2000年上升为4%,2002年进一步提高至6.5%。

就轻工纺织产业看,以家电为例,2001年全国微波炉共计出口1252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69%;2001年全国电饭锅共计出口822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57%。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多数家电产品世界最大制造基地。

再以鞋业为例,目前,全球鞋类年产量约100亿双,在中国,2001年广东省鞋类年产量近30亿双,约占世界产量的3/10;温州市鞋类年产量10多亿双,占世界产量的1/10。

就中国而言,堪称世界最大的成品鞋生产基地。

一般而言,制造业有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之分。

如果说前一时期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或一般制造业的话,那么,自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受“广本汽车”示范引导,2002年,本田、丰田、尼桑都陆续将不少生产厂搬到广州,由此广州可能很快形成一个上千亿元产值的汽车产业。

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已开始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基地逐步转移中国。

例如,菲利浦已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芯片生产厂;由几家大公司联合投资62亿美元设立的芯片生产基地——中芯国际,首批芯片已于2002年底前后下线。

此外,新惠普、东芝、夏普、三星等国外主要计算机生产商也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大规模的整机生产基地。

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一批在全球举足轻重的产业带。

从昆山到南京形成200公里IT产业带,产值超过1500亿元;从太仓到南京形成200公里的重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带,产值超过1600亿元。

在上海浦东张江,单是中芯国际一家企业周围,就聚集了国内外82家配套企业。

在江苏省吴江开发区,目前生产最终产品的外商IT企业,其选用的装配材料中有80%以上不用出区就能配齐。

如果再与周边的一些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

[!--empirenews.page--] 2.跨国采购中心在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同时,流通领域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塔斯科、伊藤洋华堂、欧尚等众多跨国零售巨头瞄准中国市场采购。

2001年底沃尔玛的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地区搬到深圳,一两年内,沃尔玛将停止采购外包,而将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在深圳设立的全球采购中心及其所属的采购网络完成;家乐福不仅在上海设立全球采购中心,而且2002年内建立10个区域性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已成为家乐福在亚洲最大的采购基地;麦德龙把上海和天津作为中国南北区域采购供应的枢纽。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跨国零售集团从中国采购出口的商品达300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12%。

其中,美国沃尔玛从中国采购额达103亿美元(还有一说是近200亿美元),占中国当年出口总额的4%,占沃尔玛全球销售总额的近10%;法国家乐福从中国采购额为35亿美元;麦德龙从中国采购额为50亿元人民币。

制造业企业同样热衷于中国采购。

目前,福特汽车每年全球汽车零配件采购金额总值约900亿美元,在中国每年采购零配件金额仅2亿美元。

据悉,福特汽车已将中国列为主要零配件采购国家。

该公司计划从2002年7月到2003年中的一年内在中国采购汽车零件超过10亿美元,未来零配件采购金额高达60亿美元,占福特汽车全球采购金额的7%—10%。

这将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福特汽车全球采购第二大国家。

为此,2002年4月,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了采购部门,设置庞大的采购团队以实现福特汽车在中国的采购目标。

摩托罗拉早就声称,2006年前在华采购将达100亿美元;爱立信计划在未来5年内,从中国采购的出口额将由2001年的14.9亿美元增加到45亿美元;GE(中国)董事长兼CEO孙礼达上任伊始就称,GE要在中国“买得更多”;杜邦公司在中国采购的物品早已不限于为其产品配套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而涉及到在本土建厂房的建筑材料。

大型跨国采购集团进入中国,便于更多国内企业的产品进入跨国集团的国际营销网络,这可以说是在家门口把产品“打出去”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中国产品“价廉物美”,而且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可以长时期地抑制工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支持“价廉物美”制成品的大量生产和供给;另一方面,目前中国产品大量进入跨国采购集团全球采购网络的潜力巨大。

据统计,2001年进入世界500强跨国零售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超过了15000亿美元,而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中国产品的金额约为300亿美元,中国产品所占比重仅为2%。

为此,国家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旨在鼓励和方便外国大型连锁商业企业采购中国产品,这一系列措施包括,鼓励跨国商业企业在华设立采购中心,并解决其通关、外汇管理、税收等问题;支持国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使产品质量、性能及包装等适合跨国商业企业的要求;举办类似“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等活动,为国外大型连锁商业企业与国内生产企业建立直接贸易关系提供条件。

据统计,到2002年底,已经或有意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配送中心的跨国公司约20家。

2002年1—7月,上海新批跨国采购机构15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跨国公司和国际著名企业。

在2001年年底已吸引22家跨国采购机构的基础上,到2002年底,在沪安营扎寨的跨国采购机构累计已达45家。

[!--empirenews.page--] 3.研究开发中心过去,跨国公司只把中国企业作为一个“生产车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研发部门,但是,当时的研发部门只为生产服务,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研发。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全面实施,研发本土化成为必然选择。

一些跨国公司不仅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工,而且大量雇佣中国的高级智力,一批原创型技术研发基地投向了中国。

近年来,已有通用、大众、IBM、微软、杜邦、拜耳、爱立信、摩托罗拉、朗迅、惠普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

据初步统计,目前这类研发中心已近400个。

2002年,日本欧姆龙集团在海外设立的首家健康医疗领域的研发中心在大连成立。

东芝在日本东京等地的计算机生产和研发中心,今后也将逐步向杭州转移。

截至2002年底,已有12家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迁至苏州新区。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等知识密集型城市,都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集聚地区。

4.服务中心为了拓展在华投资业务,近一两年来,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服务中心,以更好地服务于在中国的制造业投资。

例如,上海宝德浦东与浙江温州两个BMW服务中心先后开业,上海宝德BMW服务网正式启动,而南京和杭州的BMW服务中心也分别于2002年底和2003年初相继开业。

5.地区营运中心近几年来,诸多跨国公司相继将其亚太地区总部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移往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其中很多为世界500强企业。

跨国公司通过在京、沪、津等城市的地区总部,向其在亚太地区和中国的各个子公司、工厂和办事处发出指令,进行资金、生产、贸易、人才、信息的集中整体运作。

截至2002年8月,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218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28.63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者出资额为120.84亿美元。

据统计,截至2002年8月,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已达78家,占全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数的35.8%。

过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地区总部是以投资性公司的名义出现的。

目前,现有的部分投资规模较大的投资性公司正计划向地区总部过渡。

二、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1.跨国公司进入对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分析(1)制造业的增长机制。

跨国公司的进入是“一揽子”性的投入,包括资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理念乃至文化。

实践表明:名列世界500强或处于国际同行业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他们:一是全球先进技术代表,二是全球先进管理代表,三是全球先进机制代表,四是全球先进理念代表。

与跨国公司合作,更重要的则是与其理念、机制、管理、技术上的对接。

这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中获得的一笔最大的“无形资本”。

通过它,可以实现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无形资本”盘活中国最大的“有形资本”之战略性发展。

(2)制造业的增长速度。

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3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成为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2002年,在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及冶金工业等7个行业,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5%,拉动增长7.4个百分点。

而以上7大类行业正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行业,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empirenews.page--] (3)制造业的增长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