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和措施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1. 引言1.1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提高电力利用效率、调整用电结构、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手段,以减少电力需求和优化供需关系,达到节能减排和保障电力供应的目的。
当前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电峰谷差距大、用电行为缺乏规范、用电设备老化等,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表明,我市电力需求一直呈现增长态势,用电负荷逐年增加,但部分地区用电负荷过大,导致电网负荷过载,电力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我市的用电行为存在着浪费严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势必影响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了改善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一是加强用电行为管理,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节能意识,推广节能电器设备;二是优化用电结构,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三是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激励电力企业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通过以上建议措施的实施,相信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将取得显著效果,为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奠定基础。
未来,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方向应注重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电力供应和需求的均衡。
2. 正文2.1 当前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1. 用户意识不强:许多居民和企业对节约用电并不重视,存在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导致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 电力需求峰谷差距大:电力需求存在明显的峰谷差距,峰时用电量大幅增加,而谷时用电量却较少,造成电力供需不平衡。
3. 电力供应不稳定: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断电现象。
4. 电力需求管理手段不够多样化:目前我市电力需求管理手段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5. 监管不严格:对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监管力度不够,存在监管漏洞和监管盲区,一些违规行为难以监控和惩罚。
探析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与策略
探析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与策略论文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策略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但如果只增加电力基础设施投资。
不进行节能。
将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特别是近10年来。
负荷的增长速度大于电量的增长。
使得电网的负荷率下降。
峰谷差加大,为电网调峰及经济运行带来困难。
并且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
从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系统资源利用最优出发,必须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究和开发。
加大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运用和发展。
1引言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为重点,运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随着以厂网分开、建立区域电力市场为特征的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电力供应紧张形势趋缓、负荷率将越来越低、峰谷差越来越大,以同时提高用户用电效益和电网经营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ds已成为国际上先进的能源管理活动和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法国、德国、韩国、美国、加拿大等30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成功实施,并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际能源署(iea)2004年报告显示,发达国家自石油危机以来,通过实施ds等多种措施,使单位gdp能耗降低了约50%。
我国也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实施ds项目。
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国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近年来,国内供电公司坚持改革和发展,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作深入探讨。
目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在国内电力公司中的主要应用方面有:(1)移峰填谷。
通过对工商业用户实行分时计量电量,实行尖峰、峰谷平分时电价措施引导工商业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转移高峰时刻的用电负荷,降低高峰用电需求,提高电网供电设备的负荷率和利用率,缓和高峰时刻的供用电矛盾。
(2)无功补偿。
对配变变压器就地无功补偿和变电站集中无功补偿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电网无功损耗。
浅析如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浅析如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此,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调节用电行为、优化能源结构等措施,降低企业和个人对电能的需求,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优化用电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目的。
下面就来简单浅析一下如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一、加强宣传和指导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加强对公众、企业和政府的宣传,普及能源知识、倡导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理念,积极引导大家形成节约用电、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立法和政策引导,落实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推进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在行业内,电力公司也应该加强对用户的指导,帮助用户了解电能的正确使用方法,降低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构建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根本目标。
在生活方面,个人可以采用低碳出行、绿色用电、节约用水等生活方式,减少对电能的要求。
在企业方面,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等措施,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化改革中,电力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用户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供应商,从而降低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此外,电力市场化改革还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能源供给侧改革和电网的升级建设,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四、加强能源存量管理能源存量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能源存量的管理和监测,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用电成本。
在能源存量管理方面,可以采用电能负荷预测和能源效率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控和预测,为管理和调节提供数据支撑,优化电力供给和布局。
电力行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与优化
电力行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与优化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电力供应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电力行业越来越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与优化。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中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与优化策略,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合理安排和优化电力的使用,以便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电力消耗、平衡电力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能源: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合理规划和安排电力使用,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2. 平衡供需关系: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通过灵活调整用电负荷的方式,平衡电力供需关系,避免电力供应过剩或供应不足的情况发生;3. 优化电力系统:通过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荷峰值,减少系统运行中的能量损耗;4. 降低环境污染: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能源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会减少。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策略与措施为了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与措施,下面将分别从用户侧和供应侧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1. 用户侧管理策略与措施:a. 能耗监测与分析:通过安装智能电表等电力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分析用电负荷和耗能情况,为用户合理利用电力提供依据;b. 负荷管理与平衡:通过峰谷分时电价等方式,引导用户在峰时段减少用电负荷,利用谷时段的低电价合理规划电力使用;c. 推广节能设备:鼓励用户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设备,如LED灯等,减少能源浪费;d. 能源管理系统:建立用户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监测、分析和优化等手段,实现用户能源的可视化与智能化。
2. 供应侧管理策略与措施:a. 智能配电网建设: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实现电力供应、配送和用户需求的精确匹配,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质量;b. 多能源协调管理:将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进行协调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c. 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体系,提高供应侧资源配置的效率,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电力选择。
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形势分析及建议
欢迎阅读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运行调节和节能节电工作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源革命、电力市场改革、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环保压力、技术条件等也都发生了显着变化。
今年9月份,国家六部门发出《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给未来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指明了方向,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电力需求侧管理传入我国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政府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引导支持地方政府设计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基金,积极启动需求响应试点,1753施,在(一)(二)9实施需求响应等,促进供需平衡和节能减排。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明确,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建设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总结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经验,实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引导电网企业支持和配合平台建设及试点工作,鼓励电力用户积极采用节电技术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扩大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实施范围;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增强电网调峰和需求侧响应能力。
2017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提出要紧紧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进一步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电力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可以说,电力需求侧管理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三)“互联网+”智慧能源将有力支撑需求侧管理“互联网+”智慧能源,即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理念、信息技术和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后的新形态。
“互联网+”是手段,智能化是基础,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先进能源体系是目标。
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_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HA>DIF=
文献标识码 &8
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许之敏
"国家发展改革委 经济运行局 !北京
=>>?@A%
"#$ %&’()’&*+!,-*./01% )+2 3*+’0-10)%(-0%
!" #$%!&%’
"4)’&*+)/ "050/*,10+’ )+2 607*-1 8*11&%%&*+9 :0&;&+< =>>?@A!8B&+)# 近 几 年 !在 供 需 矛 盾 突 出 的 大 背 景 下 !电 力 需 求侧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各地区 + 各部 门采取有效措施 ! 较好地发挥了需求侧管理在提高 用 电 效 率 $优 化 用 电 特 性 方 面 的 作 用!不 仅 在 缓 解 电力供需矛盾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 而且日益成为落 实科学发展观 $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 ) 与开展这项工作 较 早 的 国 家 相 比 ! 我 国 电 力 需 求 侧管理具有很大的潜力! 应当进一步完善各种措 施!加 大 宣 传 力 度!积 极 推 动 这 项 工 作 深 入 持 久 地 开展) 近 @ 年来 ! 电力需求侧管理已经引起各级领导 的高度重视 ! 频 频 出 现 在 各 种 讲 话 $ 文 件 $ 会 议 中 ) 国务院领导同志也认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 对缓 解电力供需矛盾十分重要 ! 应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 充 分 运 用 价 格 杠 杆 !调 动 各 方 面 积 极 性!建 立 起 长 效 机 制 ,并 指 出 确 保 电 力 安 全 和 有 效 供 给 !完 善 有 近 几 年 来 !随 着 经 济 持 续 快 速 增 长 !能 源 供 应 及运力紧张 ! 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之 一 ) 究其原因 ! 主要是一些高耗能行业发展过快导 致 能 源 需 求 非 正 常 增 长 !同 时!也 反 映 出 我 国 高 投 入 $高 消 耗$低 效 率 等 粗 放 型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还 没 得 到明显改变 ) 根据 @>>A 年的统计数字 !我国单位产 值电能消耗为 >J=A KLBM 元 ! 为发达国家的 G)C 倍 ) 这 种 状 况 !如 不 尽 快 加 以 扭 转!势 必 影 响 我 国 经 济 和社会发展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树立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 ! 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 努 力实现速度和结构 $ 质量 $ 效益相统一 ! 经济发展和 人口 $ 资源 $ 环境相协调 ) 温家宝总理在 @>>C 年政 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 发 展 的 矛 盾 !必 须 立 足 国 内 !显 著 提 高 能 源 资 源 利 用效率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电能在终端能 源消费中的比重日 益 提 高 !@>>A 年 比 =EEC 年 提 高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瓶颈问题将更加突出,但如果只增加电力基础设施投资。
不进行节能。
将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特别是近10年来。
负荷的增长速度大于电量的增长。
使得电网的负荷率下降。
峰谷差加大,为电网调峰及经济运行带来困难。
并且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
从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系统资源利用最优出发,必须高度重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研究和开发,加大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运用和发展。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策略1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1.1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电力的需求侧即是用户的供给侧,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让企业减少电能损耗,降低用电成本,有利于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1.2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关键手段。
清洁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对用户用电负荷曲线柔性度的要求高,通过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积极发展储能和电能替代等关键技术,带动供应侧与用户侧大规模交易,是促进清洁能源多发的重要手段。
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特点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的传统用电管理相比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是管理方式的一种演变和改革,主要有如下特点。
(1)与传统的负荷管理不同,DSM不是由电力部门单方面管理负荷,而是调动用户积极参与,通过改变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来节约电能。
在实施需求侧管理措施过程中,如果用户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或用户没有参与DSM活动的动力,需求侧管理难以实施。
(2)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即任何节电项目能否实施的首要原则是看它是否有经济效益,并且强调的是参与DSM的各方都有经济效益。
电力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在获得允许的节电收益前提下,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市场手段推动用户主动节能节电。
(3)面对电力工业的不足,不再是简单地给发电方实施压力,而是将电力DSM作为缓解电力供应压力的重要措施。
(4)电力市场中,为了保障DSM措施成功实施,政府的相关法律规范必不可少。
而且保障市场次序性、监督参与方利益分配、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等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逐渐增大,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和提高电力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电力需求侧管理指的是通过优化能源的使用和管理,实现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平衡,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电网电力行业的需求侧管理的意义、主要内容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网电力行业需求侧管理的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用电高峰时段的电力需求,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通过合理组织用户的电力需求,实现用户负荷的平滑和分时段调峰,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压力,减少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电力需求侧管理还可以促进电力利用效率的提高,降低能源浪费,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
二、电网电力行业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1. 调峰策略的制定和执行调峰策略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内容。
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发电能力,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负荷调控方案。
调峰策略包括优化负荷分配、调整用户用电行为、促进能源的灵活利用等措施,以实现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平衡。
同时,为了提高调峰策略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建立灵活的电力市场机制,鼓励用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
2. 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强力支撑。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电力需求,根据需求进行负荷调控,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同时,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可以实现不同能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能源的灵活调配和高效利用。
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 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电力需求侧管理还需要加强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
通过引入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能源管理包括能源计量、能源监控和能源评估等方面,通过对能源的监控和评估,实现对电力需求的合理调度和管理。
此外,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技术和能源节约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迎峰度夏背景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迎峰度夏背景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在迎峰度夏背景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供需紧张:在夏季高峰期间,由于气温升高和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电力需求急剧增加,给电力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此时,需求侧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和多样化,以平衡供需关系。
2. 用户参与度不高:由于缺乏对需求侧管理及其重要性的了解,用户可能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一些用户可能认为参与需求侧管理会给他们带来不便或增加成本。
3. 技术实施难度大:实施需求侧管理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如智能电表、智能家居等。
然而,这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推广。
4. 政策支持不足:需求侧管理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但是,目前相关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激励措施和规范的管理标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明白参与其中的好处和重要性。
2. 完善技术支持体系: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3. 制定明确的激励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用户和企业积极参与需求侧管理。
4.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在需求侧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其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5. 强化协作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广需求侧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6. 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电价机制改革,更好地体现电力的商品属性和电力供需关系,从而更好地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
7. 建立需求响应机制:通过建立需求响应机制,给予用户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用户在高峰期减少非必要的电力消费。
8. 加强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电力消费数据,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趋势,为制定电力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9. 完善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需求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推广技术和协调各方利益。
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和措施
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和措施费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对于完善我国的能源使用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浅要地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其对此及措施进行了探究。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飞跃,电能在那些终端能源消费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所以应当加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以此来引导大众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同时电力工业也应在发电装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进行电力资源的配置优化,并增强电力资源整体的利用效率。
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对于完善我国的能源使用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浅要地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其对此及措施进行了探究。
1.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1.1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体系仍待完善要想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就必须有一个包含宣传媒体、政府、能源公司、电力公司及用户等各方面的完善的运作机制、组织体系及管理体系,从而使这些部门可以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将各自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我国必须着力建立一个合理、健全的需求侧管理的体系来协调、制约、管理这些部门,从而使需求侧管理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2电力部门对电力的需求侧管理认识不足电力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
因而电力产业怎样发展,其发展状况怎样,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及发展状况。
所以不管在电力过剩还是在电力紧缺时期,都应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坚持完善需求侧管理的工作。
然而我国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因为是在电力的紧张形势下才兴起的,因此很多电力部门还仅将它当成缺电期间的短期工作来对待,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来实施避峰、错峰,而没有真正认识需求侧管理的关键和重要性。
1.3法律、法规的支持不力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本需要政府来发挥主导的作用,并需要有法律和法规的大力支持。
然而目前我国只有《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和《节约能源法》等少数法律和法规与电力的需求侧管理相关,此外还缺乏物价、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套政策的支持,根本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
电力需求侧管理情况汇报
电力需求侧管理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电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管理电力需求侧,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就电力需求侧管理情况进行了汇报。
首先,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工业用电需求大,尤其是一些高耗能行业,如钢铁、化工等,对电力的需求量巨大,用电峰值明显。
二是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增长迅速,尤其是在夏季用电高峰期,空调、电热水器等家电的使用大大增加,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
其次,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挑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定期调整电价、推行差别化电价等方式,引导用户合理使用电力,减少用电高峰期的电力需求。
二是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鼓励用户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器设备,减少用电量,提高用电效率。
三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监测和调控,通过智能电网、智能电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控,提高电力供应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最后,针对电力需求侧管理面临的挑战,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和用电意识,引导用户形成合理用电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用电浪费。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推动节能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用电效率,减少用电成本。
三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监测和调控能力,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力供应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当前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投入,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实现电力供需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浅谈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钟民摘要:分析了当前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适时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问题与对策1概述需求侧管理是在不影响用户用电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优化用电管理方式,提高全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据权威部门统计,2002年美国投入16.3亿美元用于需求侧管理,有900多个电力公司参与项目实施,节电541亿kWh,削减高峰负荷2293.6万kW。
据预测,到2020年,美国需要新增发电装机4亿kW,但采用需求侧管理,预计可以减少2.6亿kW 装机容量。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认识和引进需求侧管理。
10多年来,政府部门、电力企业、节能机构和用户,在法规政策、经济激励、宣传培训、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近年来部分省市出现了电力紧缺的局面,需求侧管理成为缓解电力紧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各地供电部门为了应对电力的短缺、拓展国际一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内涵、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年均编制《电网错峰用电计划》,并将该计划的布置、实施贯穿在供电部门的需求侧管理全年工作中。
2需求侧管理的近况2008年的电力供应虽然比往年有所缓解,但根据上级分配指标仍有较大缺口,由于供电形势的紧张,各地供电部门在做了大量精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均编制了《电网错峰用电计划》较好的缓解了紧张的用电情况,基本保证了众多企业的正常生产及广大居民的生活用电。
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社会用电需求下降,但我们要看到我国的经济复苏步伐较快,用电量的增长在下半年将由负变正,极有可能大幅增长,对此,要予以充分重视,需求侧管理的工作不能放松。
3进一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策略3.1需求侧管理的行政法律手段实施需求侧管理需要健全的法律体制及良好的法制环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将严重阻碍需求侧管理的顺利实施。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改变用户电力需求行为,优化电力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加,电力需求侧管理愈发重要。
本文将对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现状分析1. 供需矛盾突出我市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夏季高峰期和供电紧张时期,电力需求增大,供电不足成为严重问题。
部分地区出现了电力不足甚至断电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
2. 能源浪费严重部分用户存在能源浪费现象,如低效用电设备、用电不合理的行为等,导致电力消耗大大超出实际需求。
一些企业和居民对电力使用缺乏节约意识,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 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目前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手段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
电力管理部门对用户用电行为缺乏监管和引导,无法有效地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二、建议1. 完善政策法规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
通过建立健全的用电管理机制,制定相关奖惩措施,引导用户合理使用电力,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2. 推广节能技术应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节能环保型用电设备及系统。
加强对公共机构和企业的能源管理指导,提高用电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 完善用电监管建议加强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监管,通过智能电表、用电监测系统等手段对用电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用电不合理现象,提高电力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4. 加强宣传教育应加强对居民、企业和公共机构的节能用电宣传教育,提高用电节约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引导大家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5. 提高电力供应能力最终,我市应着力提高电力供应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电力供需矛盾,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这包括加大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提高电网技术水平,加强对电网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统计与管理二○一六·三企业管理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日常生活和产业用电量不断增多,逐渐产生了一些电力供需方面的矛盾。
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多,生产规模也较大,因此基础用电量需要进行一定的规划,才能保证电力供需的平衡。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不断扩大电力开发的规模,但是仍然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生活生产的电力需要。
要想做好电力市场的管理工作,就需要使电力供需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因此,随着人民群众用电量的增多,电力需求侧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电力相关部门的重视。
在我国,由于对于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应用还没有多少经验,故而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在电力需求侧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借鉴市场的其他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其进行一定的解决。
关键词:电力 需求侧 管理应用DOI:10.16722/j.issn.1674-537X.2016.03.052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日常生活中和企业在生产消耗的电能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电能的依赖也在各种终端能源消费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为了保持我国的电力供需平衡,我们需要对电力需求侧的电力使用情况进行一定的约束与管理。
只有加强人民群众和生产企业节约用电的意识,降低他们的用电量,才能保证我国发电供应侧的正常生产与运作。
我国电力的供应侧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发电规模的扩大,并且在需求侧加强优化电力使用的力度,在用电的过程中提高对电能的使用效率,使我国的电力供需状况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概念及意义(一)电力需求侧管理概念的提出在我国的十七大会议中,政府提出了建设科学利用能源个体系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种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
电能是我国人民生活和企业生产中都十分重要的一种能源。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量的提高,人们并没有树立起相关的节约用电的意识。
而是在扩大用电规模中忽略了对电能的节约利用,从而造成了电能的浪费。
电能是一种不可存储的能源,发电的过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电力的开发需要国家付出很大的资金成本与时间成本。
新常态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6年底开工,按合同规定,2017年1月28日为第一工期节点,以当时的施工条件,要按时完成该节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合同约定推迟1天罚款10万元。
为了合同履约,项目部群策群力,采用筑沙坝形式先围蔽,在达到吹填条件之后再进行施工,比传统充填沙袋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进度,提前完成了第一节点的施工要求,规避了罚款风险。
四、与项目党建廉建相结合,加强全员责任意识古雷项目通过开展常态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组织项目廉洁建设自查等措施,落实项目的廉政建设责任,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廉洁宣教学习。
项目部利用开展中国交建第三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广东省纪委第二十六个纪律教育学习月的契机,先后开展了家风家训和廉洁故事征集、廉洁诗词创作、廉洁道德讲堂、党规党纪测试、剖析身边的典型案例、组织党员到古田会议旧址参观学习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对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员工进行警示教育。
(二)开展岗位对照学习,加强廉洁风险防控。
项目部组织班子成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对照公司发布的《工程项目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手册》,梳理确定八个环节为本项目廉洁风险防控重点环节,形成《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总控制图》,并把各环节的廉洁风险点及制定的防控措施编制成《流程图》、《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对照梳理表》,对各环节、风险点及其防控措施分别进行标示。
(三)开展领导示范引领,加强项目作风建设。
项目部从组建开始,就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成员作风建设问题,强调项目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主动接受员工的监督。
无论考察、调研、检查、会议,也无论是公司领导、业主、监理,一律安排在项目部饭堂就餐和协议酒店住宿。
五、与打造品牌形象相结合,收获良好社会效益(一)加强内部宣传,打造全员参与氛围。
做好内部宣传工作,打造“人人都是效能监察员”氛围,通过发放效能监察小册子,随时随地记录身边事件,营造效能监察工作氛围,强调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大到用机械设备管理与使用,小到用水、用电、用车,要求项目部全体员工不管在何时、何地、何处都要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将效能监察融入日常管理。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电力需求,我市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完善,但是面临诸如电力过剩、电网安全性不足、供电设备老化等问题,电力需求侧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电力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度不高。
电力设备的运行是根据预测的需求来安排的,但是由于需求预测的不准确以及电力设备的调度不及时,导致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缺乏科学化、信息化等手段的支持。
目前,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手段,缺乏对电力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电力需求侧管理。
建立电力需求预测体系。
通过建立电力需求预测模型,基于相关数据指标对未来电力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提高供需匹配度。
加强电力设备调度管理。
通过建立电力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高供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需求进行精细化管理。
通过对电力需求的大数据分析,提前发现和预测电力需求的变化,调整供电设备的运行方式,提高电力供需匹配度。
我市还可以加大对电力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力度。
目前,我市的供电设备存在老化严重、设备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增加对电力设备的投资,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换,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从而提升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
随着我市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通过建立电力需求预测体系、加强电力设备调度管理以及加大对电力设备更新的投资,可以提高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水平,满足我市电力需求的增长,并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现状与政策趋势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现状与政策趋势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现状及其未来趋势研究
近年来,我国电力由于投资力度加大,供需基础建设得到大力改善,能源转换结构不断升级,电力行业有效供应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然而,由于需求者采购力不强、机制不到位、市场机制缺失等因素,
需求侧管理与建设的发展存在差距,并不能有效支撑研制和转换结构
改革。
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正在通过创新实践,构建多主体竞争市场,建立大规模绿色电力市场和社会集体采购市场,促进低碳发展,助力清洁能源绿色发展,全面实现电力供需双赢。
同时,努力完善宏观调控,推广需求导向型用电,探索智慧用电新模式,构建成效与优质服务的回馈机制,营造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改
善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状况。
未来,我国将继续在需求侧管理方面深化改革,深化电力供应市
场化改革,力争尽快建立完善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体制,推进我国电力
市场全面开放,支持外资参与电力供应、电力中介和电力服务,进一
步宏观调控,探索建立电力边际成本和需求统一调整机制,建立全新
的电力需求侧支撑机制,利用新技术深化用电智能化,建立激励机制,激发需求侧管理积极性与动力,潜心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化和高效可
持续的电力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将巩固深化
需求侧结构,着力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力市场,构建一个安全供应、经
济有效、活跃市场、社会集体采购等多元化结构,真正实现电力供需
双赢。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从能源消费领域出发,通过采用效率提升、智能调控等手段,实现能源消费的优化、规范和减少,从而实现降低电力消费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当前,在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识仍然不够。
大多数市民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很少去了解家用电器的能耗情况、如何选购节能产品等。
同时,在很多公共场所,如楼宇、商场等,电气设备的使用也不够规范,存在不必要的能耗浪费。
其次,在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政策支持还不够成熟。
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和个人在使用能源时优先考虑节能、减排,同时提供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机制。
目前,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最后,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和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需要加强智能电力系统、智能电表、智能电气设备等技术设施的应用,优化电力消费结构,提高整体能效。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提升市民对节能减排的意识。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媒体、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加深市民对电力使用及电器能耗等方面的了解。
第三,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和设施。
可以继续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广智能电力系统、智能电气设备等,改变传统的用电方式,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电力使用。
总之,加强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力度,必须从政策、宣传、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我市的电力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和措施
费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对于完善我国的能源使用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浅要地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其对此及措施进行了探究。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飞跃,电能在那些终端能源消费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所以应当加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以此来引导大众合理用电、节约用电。
同时电力工业也应在发电装机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进行电力资源的配置优化,并增强电力资源整体的利用效率。
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对于完善我国的能源使用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浅要地分析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对其对此及措施进行了探究。
1.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体系仍待完善
要想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就必须有一个包含宣传媒体、政府、能源公司、电力公司及用户等各方面的完善的运作机制、组织体系及管理体系,从而使这些部门可以相互协调、各司其职,将各自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我国必须着力建立一个合理、健全的需求侧管理的体系来协调、制约、管理这些部门,从而使需求侧管理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2电力部门对电力的需求侧管理认识不足
电力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支柱产业。
因而电力产业怎样发展,其发展状况怎样,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及发展状况。
所以不管在电力过剩还是在电力紧缺时期,都应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坚持完善需求侧管理的工作。
然而我国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因为是在电力的紧张形势下才兴起的,因此很多电力部门还仅将它当成缺电期间的短期工作来对待,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来实施避峰、错峰,而没有真正认识需求侧管理的关键和重要性。
1.3法律、法规的支持不力
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本需要政府来发挥主导的作用,并需要有法律和法规的大力支持。
然而目前我国只有《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和《节约能源法》等少数法律和法规与电力的需求侧管理相关,此外还缺乏物价、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套政策的支持,根本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
另外,开展需求侧管理也需要的一次性投入较大,而目前我国又缺乏专项资金的稳定来源,从而影响了电力客户和电力公司参与实施的积极性。
1.4缺乏经济激励政策
若实施电力需求侧的管理,社会是真正的最大收益者,而作为社会的利益代表,本来政府部门应当主动引导电力的需求侧管理进行健康发展,并依靠平衡机制和经济杠杆,制定配套的制度和政策来支持和引导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实施。
而电力公司同样也是电力的需求侧管理收益者,因为削峰填谷之后,电网的负荷率将提高,能耗将减小,且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将提高。
而电网公司则是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主体,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均衡地满足销售效益与供电之间的矛盾,电网企业的均价销售利益因为实施分时电价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因而电网公司也就没有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实施的积极性。
尤其是激励机制的不足,使得用电客户很难自觉实施电力的需求侧管理。
1.5电价的结构不合理
推进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其核心是实行峰谷的分时电价,然而当前实施的峰谷分时的电价结构不够合理,其峰电价仅为谷电价的两、三倍,对于用电客户的移峰填谷激励作用并不大。
此外,目前两部制电价的使用面很窄,且两部制电价中的基本电价也严重偏低,而电度电价又偏高,单靠电度电价来拉开差距,其激励作用也不明显。
总而言之,还有待研究更为合理、科学的电价政策。
1.6需求侧的管理人才缺乏
需求侧管理的实施需要专业人才进行服务工作和技术推广,而当前
电力公司的专业需求侧管理人才还很缺乏,有的电力公司甚至还没有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专业岗位,并造成了电力的需求侧管理方面的宣传缺口。
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2.1建立和完善需求侧管理的评价体系
电力用户、电力公司、能源公司和政府四方的作用巨大,而要使他们以及其他的社会力量能够相互协调并共同发挥作用,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一个有效且科学的需求侧管理的评价体系,以此来对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实施情况来进行综合地评价,一旦发现其中的问题就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电力的需求侧管理能更好地实施。
2.2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
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不仅是行业和部门的任务,而且更是整个社会的职责,它不仅需要政府来发挥其主导的作用,并在政策和法律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且需要电力公司通过其职能范围及其与用户存在着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来了解用户的节电和用电状况,以便与用户进行沟通,从而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用户参与实施需求侧管理,所以电力公司也应当承担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出在需求侧管理当中的作用。
2.3制订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通过制订并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明确相关行政手段的有效合法性,以确保行政措施的实施到位,并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来建立实施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常态机制。
而且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实施较好的国家均有严格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比如美国就先后出台了《公共事业管理政策法》及《国家能源政策法》等法律法规,且制定了大量的、强制性的能效标准,并对用电客户与电力公司均提出了许多具体、明确的法律要求,从而为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2.4建立多方激励的机制
政府应当采取政策引导和经济、价格等方面的措施来调动用电客户和供电企业参与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实施的积极性。
并可以在电价中制定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专项基金,给电力的需求侧管理中的项目提供支持,由监管电力的委员会来管理和使用。
同时明确补偿供电企业为了实施电力的需求侧管理而付出的投资费用以及相关损失,以打消供电企业的疑虑,从而增强供电企业推行其电力的需求侧管理实施的积极性。
2.5电价制度改革
应加强电价政策的灵活性,赋予电价以必要的弹性,并积极推行可
中断电价、分时电价的试点工作,从而进一步扩大季节性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的应用范围,并拉大季节、峰谷电价的差距,以此来提高电网的负荷率。
2.6培养专业人才
我国当前因为对于需求侧管理的关键重要性还认识不足,通常还都是把需求侧管理当成电力市场营销学中的一部分,并且还是其中很小的部分,从而造成学习者也对需求侧管理不够重视,最终导致了需求侧管理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然而相对于需求侧管理的日趋上升的地位,就非常有必要将其当作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通过科研费用的增加,来逐渐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将其和实践进行结合,最终培养出一批精技术、懂理论的专业高素质人才,而这也正是确保需求侧管理实施的重要基础保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