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现行毒品犯罪案件查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精品
毒情调查情况汇报

毒情调查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的调查情况,我们对毒品犯罪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毒品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以下是我们对毒情调查情况的汇报:一、毒品犯罪形势严峻。
据统计,近年来毒品犯罪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在城市地区泛滥,而且在农村地区也有所蔓延。
毒品犯罪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的严重威胁。
毒品犯罪的危害性不言而喻,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毒品犯罪的特点。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犯罪手段多样化,从传统的毒品走私、贩卖到网络毒品交易等形式层出不穷;二是犯罪分子隐蔽性强,他们往往利用各种手段来逃避打击,给执法部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毒品犯罪活动具有跨地域性和跨国性,这使得打击毒品犯罪更加复杂和艰巨;四是犯罪利益巨大,毒品犯罪活动背后往往有着庞大的利益链条,这使得打击毒品犯罪更加艰难。
三、毒品犯罪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毒品犯罪调查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调查手段和技术手段相对滞后,导致了对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效果不佳;二是部分地区的执法力量不足,导致了对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不够;三是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导致了毒品犯罪活动的泛滥。
四、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针对毒品犯罪形势严峻和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思路和措施,一是加强对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提高执法部门的调查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加大对毒品犯罪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毒品犯罪的认识和警惕;三是加强对毒品犯罪活动的国际合作,形成打击毒品犯罪的合力。
综上所述,毒品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毒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坚决打击一切毒品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毒品案件证据调查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毒品犯罪案件因其具有充分的预谋性、高度的隐秘性,犯罪行为的流动性等特点,使该类案件证据与其他案件证据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侦查机关调查收集的重点与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但理论界和司法实务对该类案件证据的调查收集和审查判断的调查研究明显滞后,加上目前行使毒品犯罪侦查权的部门多,法律业务参差不齐,在证据的调查收集中存在不少问题,证据调查收集中的缺陷和不规范,不但影响到证据的证据力、证明力,也给法官审查判断带来困难,因此规范毒品犯罪案件证据的调查收集很有必要,本文对调查收集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求教于同行。
(一)“查获经过”证据材料的调查收集“查获经过”证据材料是侦查机关从犯罪嫌疑人身上、体内、携带的物品或控制的交通工具中查获毒品的经过说明。
“查获经过”证据材料在毒品犯罪,特别是现场查获的案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毒品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证据材料,离开了这一证据材料的证明,毒品就会与行为人相脱节,就难以证实犯罪。
因此,它是一项重要的直接证据。
在司法实践中“查获经过”证据材料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该证据材料的性质认识不统一;二是制作不规范;三是没有完全反映查获的全过程;四是一般无见证人。
下面围绕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对“查获经过”证据材料性质的看法。
在司法实践中,一种观点认为它属于书证,是侦查机关出具的证明从嫌疑人、被告人身上、体内、携带的物品或控制的交通工具中查获毒品的经过证明。
在收集和证明过程中按书证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收集和在法庭上进行举证和质证;第二种观点认为它属证人证言,即侦查人员对从嫌疑人、被告人身上或所携带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证实,在收集和使用时按证人证言对待;第三种观点认为属于物证范围,是对毒品这一物证的说明,即说明毒品从何而来,有多少数量,是什么形态等;还有的将其归为鉴定结论等,不一而是。
由于对证据性质认识的不统一,从而造成该证据在收集和使用上的混乱,笔者认为“查获经过”的证据性质,既不是物证、书证,也不是证人证言和鉴定结论,而属勘验检查笔录。
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禁毒有关 (3)

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禁毒有关一、引言禁毒事业是保障国家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打击贩毒犯罪。
然而,即使在这个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禁毒事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本文将着重探讨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二、法律规范不完善禁毒事业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支撑,但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完善。
首先,尚缺乏涉及到各个环节和层面的综合性法律框架,用于指导和规范整个禁毒工作过程。
此外,在对待吸毒人员方面,我们更多地强调刑罚,而较少关注戒治和康复等非刑事化手段。
这可能导致在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些空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立法工作,形成全面、系统的禁毒法律框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职责。
同时,加大对吸毒人员戒治和康复的投入,建立健全相应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渠道。
三、缺乏科技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毒品犯罪活动也越来越高科技化。
然而,在禁毒事业中缺乏科技创新成为了一个问题。
我们尚未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来打击贩毒犯罪。
例如,在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情报工作和预警机制。
此外,在毒品检测和鉴定方面也需要加强科技支持。
当前已知的毒品种类众多且不断变异,传统的鉴别方法可能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新型毒品。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相关科研力量,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并将其应用到禁毒实践中去。
四、基层建设不足禁毒是一项需要广泛参与群众和基层组织的工作。
然而,许多基层地区在禁毒资源方面存在相对的匮乏。
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禁毒力量不足,相关设施和装备缺乏更新,人员素质也有待提高。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和投入。
首先,增加禁毒经费用于改善基层禁毒条件,并通过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基层禁毒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加强与各个基层单位的合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控合力。
毒品案件证据调查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毒品犯罪案件因其具有充分的预谋性、高度的隐秘性,犯罪行为的流动性等特点,使该类案件证据与其他案件证据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侦查机关调查收集的重点与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但理论界和司法实务对该类案件证据的调查收集和审查判断的调查研究明显滞后,加上目前行使毒品犯罪侦查权的部门多,法律业务参差不齐,在证据的调查收集中存在不少问题,证据调查收集中的缺陷和不规范,不但影响到证据的证据力、证明力,也给法官审查判断带来困难,因此规范毒品犯罪案件证据的调查收集很有必要,本文对调查收集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求教于同行。
(一)“查获经过”证据材料的调查收集“查获经过”证据材料是侦查机关从犯罪嫌疑人身上、体内、携带的物品或控制的交通工具中查获毒品的经过说明。
“查获经过”证据材料在毒品犯罪,特别是现场查获的案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毒品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证据材料,离开了这一证据材料的证明,毒品就会与行为人相脱节,就难以证实犯罪。
因此,它是一项重要的直接证据。
在司法实践中“查获经过”证据材料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该证据材料的性质认识不统一;二是制作不规范;三是没有完全反映查获的全过程;四是一般无见证人。
下面围绕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对“查获经过”证据材料性质的看法。
在司法实践中,一种观点认为它属于书证,是侦查机关出具的证明从嫌疑人、被告人身上、体内、携带的物品或控制的交通工具中查获毒品的经过证明。
在收集和证明过程中按书证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收集和在法庭上进行举证和质证;第二种观点认为它属证人证言,即侦查人员对从嫌疑人、被告人身上或所携带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证实,在收集和使用时按证人证言对待;第三种观点认为属于物证范围,是对毒品这一物证的说明,即说明毒品从何而来,有多少数量,是什么形态等;还有的将其归为鉴定结论等,不一而是。
由于对证据性质认识的不统一,从而造成该证据在收集和使用上的混乱,笔者认为“查获经过”的证据性质,既不是物证、书证,也不是证人证言和鉴定结论,而属勘验检查笔录。
从公安管理学视角出发分析禁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公安管理学视角出发分析禁毒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公安管理学的视角出发,禁毒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 领导机制不完善:禁毒工作中存在领导机制不健全、责任分工不清晰的问题。
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禁毒领导体制,明确各级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2. 资源投入不足:禁毒工作需要大量的物质和人力资源支持,然而实际投入并不足够。
需要加大对禁毒工作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提供更好的装备和技术支持。
3. 社会预防意识差:禁毒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但是社会预防意识仍然较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培养社会对禁毒工作的参与意识。
4. 执法手段不够灵活:禁毒执法需要根据毒品市场的变化和犯罪模式的演变不断调整和完善。
需要加强对新型毒品的研究和监测,提高执法部门的侦查和打击能力。
5. 国际合作不充分:跨国贩毒活动常常涉及多个国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贩毒犯罪。
需要建立和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情报交流和协作行动。
以上是禁毒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来提高禁毒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办理毒品案件侦查起诉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毒品的日益泛滥以及毒品犯罪的日益增多,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极难治理的社会顽疾。
毒品不仅直接对身心健康造成重创,还严重影响社会的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甚至会逐渐消磨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抑制。
作为检察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不容推卸的使命和职责,但由于毒品犯罪具有不同于一般犯罪的特殊性,审查起诉阶段办理毒品案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办理毒品案件基本情况2012年至今,阿荣旗检察院共受理毒品案件10件13人,其中以涉嫌贩卖毒品罪案件占毒品犯罪总受案数的70%,容留他人吸毒罪占20%,运输毒品罪占10%。
提起公诉8件11人,均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二、办理毒品犯罪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毒品案件的特殊性,审查起诉阶段办理此类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证据方面的问题,就我院近三年办理的毒品案件来看,因证据不足退回补充侦查案件占到总受案件数的60%,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证据存在瑕疵1、证据种类单一从受理的毒品犯罪来看,贩卖毒品案件都是一对一交易,毒贩将毒品分装成克数不等的零包进行交易,目标较小,加上毒品交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旦被发现极易被损毁、灭失,导致实践中证明贩卖毒品的证据多为毒品买卖双方的言词证据,很少有毒品物证。
加上侦查机关对能够与言词证据相互印证的其他证据如通话记录、交易凭证、交易地点的监控录像等相关证据疏于取证,导致指控毒品犯罪多依赖言词证据,证据种类单一,一旦犯罪嫌疑人翻供便会造成指控乏力。
深海鱼:毒品犯罪案件,根据《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一般在毒品犯罪甲基苯丙胺类50克以上才硬性规定讯问要录音录像,但由于毒品案件证据的单一性,一般建议对毒品犯罪讯问都进行录音录像,以防止翻供。
2、证据固定不及时毒品克数是毒品犯罪认定和量刑的主要证据,少数能够查处涉案毒品的案件,在扣押物品清单上大多只列明毒品特征,没有及时称重并让嫌疑人确认,一旦出现犯罪嫌疑人翻供或因时间原因记忆模糊,便会导致毒品克数问题认定不清。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呈现高发势头,毒品犯罪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犯罪类型。
X年1月份至X 年12月份,我院共办理涉毒犯罪案件17件26人,其中X年4件6人,X年6件9人,X年7件11人。
笔者就我院近三年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办理此类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证据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一、毒品犯罪案件特点一是犯罪主体以青、中年男性为主。
X年以来,在我院办理的17件26人涉毒案件中,犯罪主体以男性为主,男性共16人,占94.1%;其中18至35周岁为14人,占82.3%,35至50周岁为3人,占17.7%。
青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涉毒犯罪增多,且对毒品的危害盲目无知,有的出于一时的好奇心染上毒瘾后,为获取毒资贩卖毒品或相互约请容留他人吸毒,而走上犯罪道路。
从数据中分析,青年人员涉毒案件明显增多,犯罪群体不断扩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犯罪者多是无业人员。
犯罪主体普遍文化水平低,大多是初中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没有正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犯罪主体本身大多参与吸毒,以贩养吸,在自己吸毒的同时约请他人,这种方式极易扩散吸毒范围,促使更多的人卷入吸毒行列,造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三是毒品种类以冰毒为主,偶尔存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冰毒化学名甲基苯丙胺,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学制剂,容易制作,大多数是以自制冰壶进行吸食,极易成瘾,严重损害人体神经中枢和多种机能。
四是犯罪案件类型化。
罪名以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为主。
在17起案件中,其中容留他人吸毒案件有2起,占11.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案件14起,占82.3%,非法持有毒品罪1起,尚无其他类型的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案件类型化特点突出。
五是作案地点隐蔽、分散。
犯罪地点多以娱乐场所、旅馆、宾馆、出租屋、自己家里、轿车内等常常成为贩卖毒品场所。
通过近几年查办的涉毒案件中发现,在县城多家宾馆以及犯罪嫌疑人家里等成为涉毒犯罪常发地,因为家里更容易隐藏,不易被发现,也为公安机关侦查带来一定难度。
毒品犯罪侦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

毒品犯罪侦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一)证据收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1.扣押清单制作实践中经常碰到扣押清单上的扣押物品内容是打印上去的,清单上也有当事人和见证人的签名。
若不深究,可能感觉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打印本身就暴露了问题。
侦查人员去搜查扣押时不可能带电脑去,因此打印表明是侦查人员事后回办公场所制作,然后让当事人签名的。
这就涉及现场搜查的物品与事后列明要求签名的物品是否完全同一的问题,容易出现遗漏或者混同,也给侦查人员留下造假的空间。
比如,侦查人员会基于私情而将其中的一些毒品或银行卡等私下处理,或为了考核而增加毒品的数量。
扣押清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侦查人员贪图工作方便,将扣押的物品带回单位后,再打印出来,让犯罪嫌疑人、见证人补充签名。
若在搜查现场书写扣押清单,则涉及东西较多,工作量大,耗时较长。
2.毒品数量现场称重对于现场扣押的毒品,现场称重很有必要,这可避免犯罪嫌疑人异议。
既保障当事人权益,也可明确犯罪数额。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现场称重没有制作称重笔录,仅有称重照片;(2)附卷的称重照片不是彩色打印,数字模糊不清。
不能从现有证据看出犯罪嫌疑人有无书面签名并对称重数量有无异议,这是不妥当的。
现场称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侦查人员对制作称重笔录的要求不清楚;(2)侦查人员认为制作称重笔录麻烦,有称重照片就可;(3)称重照片打印图方便,没有以彩色图片或照片的形式制作,属工作不够细致。
3.手机通话清单提取手机通话记录在确定犯罪事实,印证言词证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侦查机关移送的通话记录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 通话记录经过筛选,把涉嫌与贩卖毒品有关的通话内容全部集中后打印出来,这是经过加工的结果,容易遭到辩护人的质疑,即存在是否与原通话记录内容相符合的疑问;(2) 通话记录上加盖的是侦查机关的印章,而不是提供单位的印章,证据形式与文件规定不符,其证明力受到质疑。
毒品犯罪案件侦办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毒品犯罪隐蔽性强,直接证据少,极易毁损灭失,导致侦破难;该类案件罪名多,口供可变性大,证据不易固定,导致印证难、定性难。
这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让一些不法分子逃避制裁。
现就毒品案件侦办取证方式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侦查环节常见的问题(一)言词证据多、物证书证少,为翻供留下空间侦查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观上过分依赖口供,视口供为“证据之王”,注重收集言词证据而轻物证、书证收集的比例较高。
客观上毒品买卖客观上行为人手段隐秘狡猾,一般为一对一交易,因此也鲜有作为证人的第三人目睹其交易过程,所以收集的证据多为毒品买卖双方的言词证据。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庭审翻供。
比如,没有抓到现场交易,买方证实从哪里买的,又没有其他物证,卖方可以狡辩卖出去的是“面粉”,家里搜出的毒品仅供自吸。
又比如,在抓获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可能趁乱将毒品倒入马桶等,主要物证灭失,即使在审讯中买卖双方对犯罪事实供述达到一致,如果当时忽略了对残留毒品、包装物及上面可能存在的指纹、痕迹的提取以及对现场其他证据的固定,证明力也大打折扣。
(二)间接证据固定不及时,难以形成证据链单从交易双方供述来看,证实交易细节的言词一致,能够证实犯罪事实的发生,因而容易忽略印证言词证据相关间接证据如通话记录、交易凭证、交易地点的监控录像等相关间接证据的收集。
如果没有这些间接证据补强,若犯罪嫌疑人到审查起诉环节翻供,相关证据又已经灭失,应付造成指控乏力。
比如当事人将毒品分包,被抓获时,辩称为他人代购,如果没有其他多个买家证实,达到“多对一”的证据,也没有及时提取证明是否牟利的间接证据,将直接影响罪与非罪的定性。
(三)毒品称量、鉴定不及时不规范毒品种类、克数是毒品犯罪认定和量刑的主要证据。
如当场抓获的毒品犯罪,未按手续拍照、辨认、封存、并经犯罪嫌疑人签字确认,到起诉环节,当事人将“白粉”辩称是“面粉”或者对重量存在争议怎么办?又如非法持有两种以上毒品,每种都不够立案标准,不仔细对每种毒品称量,如何按计量折算达到立案标准?再如对吸食者身上或住所搜查到的毒品未及时称量,因数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是当事人是该受治安处罚还是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近年来毒品案件办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毒品案件办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毒品原料成本不断降低,涉毒数量越来越大,毒品案件呈高发态势,在死刑案件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结合办案实践,毒品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一、侦查机关的庭审中心意识有待加强,取证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客观性证据收集不够及时全面,对毒品、指纹等重要物证、痕迹等没有及时提取、固定,在已经取得口供的前提下忽视对快递单、短信、微信聊天记录、汇款记录等关联性证据的提取,从而建立起毒品与被告人之间的直接、紧密、重大的联系,一旦被告人翻供则陷入被动;二是言辞证据收集存在不规范甚至违法之处。
有的被告提出侦查阶段存在刑讯逼供、诱供等非法取证,部分重大案件中未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部分口供甚至是在被告人毒瘾发作时作出,讯问地点不是在法定场所,口供的效力值得怀疑;三是发破案经过不够详细,多以“秘密手段”等一言概之。
被告如何归案,有无自首立功等情节不甚明晰;四是技侦资料转化难,技侦资料批准手续不随案移送等。
对策:全面及时收集各类证据,确保取证的合法性。
一是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注重客观证据的提取及审查运用,力争运用客观证据形成证据锁链。
积极引导公安机关注重收集和固定汇款记录、通话信息、短信微信等记录、行车记录、监控录像、毒品查获现场情况等客观性证据,及时提取毒品包装物上相关指纹、痕迹等,建立起毒品与被告人之间的直接联系;二是谨慎看待言辞证据的效力。
高度重视被告人辩解,被告人提出明确的逼供线索如时间、地点、人员、手段等务必谨慎,特别是多人反映逼供的手段一致、公安又不提供全程录音录像的口供时该排除的一定要排除,防止非法证据进入庭审阶段;三是发破案经过要详细清楚。
发破案经过的证明意义重大,涉及以下几点:如何案发、是否存在特勤介入因素、有无犯意或数量引诱、被告人系主动投案还是被动归案、有无自首、立功情节或者对抓捕同案犯有无协助作用,如打电话稳住对方等,发破案经过的出具尽量包含以上因素;四是有监听记录的应及时转化成文字材料并随案移送。
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禁毒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禁毒的问题禁毒工作是保护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禁毒工作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这些问题和短板影响着禁毒工作的效果和社会治安的稳定。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改进禁毒工作并加强社会治安。
一、缺乏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问题禁毒工作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但现实中我们发现,禁毒工作往往只是政府和执法机构的责任,公众参与度不高。
这导致一些问题的隐患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此外,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知也不够深刻,缺乏对禁毒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禁毒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加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知和警惕性。
同时,政府和执法机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组织、媒体、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参与禁毒工作,形成联防联控合力。
二、缺乏科学的预防和救治体系禁毒工作不仅仅是执法和打击,更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
然而,我们发现当前的预防和救治体系仍然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首先,预防工作的针对性不足。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如加强学校的毒品教育、完善社会青少年活动的监管等。
同时,我们需要提高预防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创新和改进预防手段和方式。
其次,救治体系难以满足需求。
目前,由于吸毒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救治体系难以满足需求。
我们应该加大对戒毒机构的投入,增加床位数量和专业人员,提高治疗成功率。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康复辅导和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吸毒者更好地融入社会,避免再次滑入毒品的泥沼。
三、国际合作的不足与跨境走私的问题禁毒工作是全球性的挑战,但我们发现国际合作有待加强。
毒品走私活动跨越国境,需要各国合力打击。
但是,目前的国际合作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各国之间在禁毒情报交流和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给毒品走私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我们应该建立起更加紧密和高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情报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共同打击毒品走私活动。
当前禁毒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禁毒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当前禁毒斗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1.禁毒专业队伍力量薄弱,经费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禁毒斗争的需要。
2.有关部门协作意识不强,侦查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贩毒案件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吸毒人员到最下层的贩销点、转销点直到源头毒枭,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一般都呈网络型树枝状发展态势,往往牵涉到周边县(市、区)甚至外省市。
但受警力、经费等客观条件制约,常常只能就案办案,与周边县(市、区)以及外省市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协作、深查细挖较少,影响打击效能。
3.禁毒宣传教育有待深化。
近年来,各地禁毒部门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还存在局限性,缺乏深度和广度。
主要表现在日常宣传教育没有持之以恒,往往局限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后;部分禁毒成员单位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被动应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帮教工作措施不到位,复吸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帮教小组,开展了一些帮教工作,但工作措施不够有力,没有真正形成派出所、街道(镇)有关部门、村(居)或单位、家庭“四体一位”的帮教体系,有的只靠派出所管片民警工作,导致复吸率居高不下。
二、预防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1.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禁毒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正视当前的毒情形势,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
要将禁毒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切实保障禁毒工作所需的经费。
要配齐配强禁毒专业队伍力量,大力加强队伍的制度化、正规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禁毒工作中的铁拳作用。
2.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重点加强对青少年、无业人员、外来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易染毒高危人群的预防教育工作。
要积极尝试开展更加有效的新型的禁毒宣传教育形式,比如在公园设置禁毒宣传角、组织禁毒宣传表演队等,力争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禁毒宣传内容,切实消除禁毒宣传的死角、盲区,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禁毒意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公安机关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存在的四大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公安机关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存在的四大问题本文节选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元明(厅长)、蔡燕南、李润华《关于重罪检察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
毒品犯罪案件存在证据瑕疵、量刑失衝等问题文丨元明蔡燕南李润华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毒品犯罪与其他犯罪相比较为特殊,犯罪隐蔽,证据种类单一,直接证据匮乏,翻供现象普遍,取证和审查判断证据难度很大。
特别是当前制毒贩毒活动形式呈现作坊式、阶段式、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和物流进行犯罪,在证据审查和法律适用方面均存在不少难题。
一是技侦证据运用不顺畅。
各地公安机关对技术侦查手段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通过技术侦查、特情线人举报等隐蔽侦查方式破获毒品案件幅增加。
但技术侦查部门不愿转化、提供技术侦查证据材料,不少地方对毒品案件技术侦查材料移送、转化、使用甚至处于停滞的状态,制约了毒品犯罪案件的指控效果。
二是客观性证据收集不到位。
实践中公安机关对毒品犯罪信息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等客观证据收集不到位,如犯罪嫌疑人之间的通讯记录,航班记录、高速公路通行记录、住宿记录和快递记录,毒品交易的银行转账记录和汇款记录未调取或调取不全面,毒品外包装物、包裹单、账本等相关指纹笔迹未提取鉴定等。
三是关联性毒品案件查处不力。
一些地方公安机关习惯于“抓人破案”,未能及时对上下线等关联性犯罪以及涉毒资产进行追查深挖,有的甚至“满足于”将犯罪分子按非法持有毒品罪进行处理。
这不仅影响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也给起诉审判环节准确查清被告人在整个毒品犯罪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带来困难。
四是毒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送检、鉴定不规范。
如仅制作扣押物品清单,未制作搜查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见证不规范;封存不符合规定;将多个包装的毒品混装取样;将毒品进行混合鉴定等。
五是量刑不均衡问题较突出。
在毒品犯罪高发的省份和地区,对量刑的毒品数量标准通常把握较高,产生区域性量刑失衡。
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不同层级的法院或同一法院不同法官之间对于毒品犯罪案件的量刑适用标准也不一样,特别是对于运输毒品、毒品犯罪上下家和共同犯罪、毒品犯罪分并案处理等情形的适用差异较大。
毒品案件侦查中的问题探析

毒品案件侦查中的问题探析摘要:随着毒品犯罪形势的日益严竣,我国缉毒部门在侦查毒品案件时存在线索来源少、证据收集难、办案经费不足等问题。
可通过广碎情报线索来源,物建尖子信息人员,及时收集保全证据,增加对缉毒部门的投入等措施加强对毒品案件的侦查。
关键词:刑事犯罪;毒品案件;侦查毒品的泛滥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破坏社会安定大局,同时也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面对当前毒品多头人侵、全面渗透的严峻形势,我国缉毒部门不断总结毒品案件侦查的经验,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但在毒品案件侦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毒品案件的特点、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毒品案件的特点毒品案件,概括地说就是指需要依法立案查处的涉毒案件,主要包括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治安行政案件和毒品一般行政案件。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毒品犯罪案件。
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的主要形式是过境贩毒和国内生产消费并存。
一方面,境外毒源地的毒品一部分假道我国运往国外,另一部分人境后流人国内消费场所;另一方面,国内易制毒化学品非法买卖、走私出境情况严重。
总体说来,毒品案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隐蔽性强1.运输过程中的隐蔽性。
贩毒分子为了逃避公安机关打击,有的人货分离,通过铁路或空中特快专递伪装邮寄,有的雇人运毒,自己随车押运。
2.藏毒手段的隐蔽性。
为了伪装逃脱检查,有的通过随身、随车携带物品藏毒,有的利用人体藏毒,有的在汽车等物品中设计夹层藏毒,还有的利用类似物伪装藏毒。
如,一起走私安眠酮案件,毒品犯罪分子为了顺利通过海关检查,专门购买薄荷糖,用桶混装后,以薄荷糖名义报关出口走私。
3.交易过程的隐蔽性。
表现在交易时利用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不断变换时间、地点,待双方谈妥价格、验过毒资后,才将毒品从另一地点取出交易。
有的毒犯甚至先将毒品藏到大型商场存包柜,待买方将毒资存到其指定帐户上,再告知其存货柜密码取货。
禁毒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禁毒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禁毒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前言在当今社会中,毒品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公民的身心健康,许多国家都实施了严格的禁毒法律。
然而,在禁毒法的实施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禁毒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问题评估1. 执法力度不足禁毒法适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执法力度不足。
尽管各国政府都加大了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但毒品市场仍然存在,并且数量不断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毒品交易的利润诱惑巨大,吸引了大量的犯罪分子投入其中。
一些地区的执法机构也存在缺乏力度、贪污腐败等问题,导致禁毒法的实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 预防教育不够另一个问题是预防教育不够。
禁毒法的实施应该不仅仅注重打击毒品犯罪,更应该从源头上预防毒品问题的发生。
然而,许多国家在预防教育方面投入的资源有限,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和实施策略。
这导致了年轻人对毒品的认知和意识不足,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和影响。
3. 缺乏戒毒和康复机构在禁毒法适用中,一些国家存在着缺乏戒毒和康复机构的问题。
一旦上瘾,毒品对身体和精神都会带来严重的伤害。
然而,大部分的禁毒法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帮助吸毒者戒毒和康复。
这种情况下,吸毒者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无法摆脱毒品的束缚。
三、建议1.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为了解决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禁毒执法的力度。
需要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执法机关的投入和培训力度,提高执法效率。
要严惩涉毒犯罪分子,打击他们的经济来源,限制他们对毒品市场的控制力。
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减少毒品的跨境流通。
2.加强预防教育为了解决预防教育不够的问题,应该将预防教育纳入禁毒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应增加预防教育的投入,提供全面系统的毒品知识和预防策略,向社会各个层面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知和意识。
当前禁毒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

当前禁毒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当前禁毒斗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1.禁毒专业队伍力量薄弱,经费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禁毒斗争的需要。
2.有关部门协作意识不强,侦查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贩毒案件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吸毒人员到最下层的贩销点、转销点直到源头毒枭,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一般都呈网络型树枝状发展态势,往往牵涉到周边县(市、区)甚至外省市。
但受警力、经费等客观条件制约,常常只能就案办案,与周边县(市、区)以及外省市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协作、深查细挖较少,影响打击效能。
3.禁毒宣传教育有待深化。
近年来,各地禁毒部门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还存在局限性,缺乏深度和广度。
主要表现在日常宣传教育没有持之以恒,往往局限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后;部分禁毒成员单位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被动应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帮教工作措施不到位,复吸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帮教小组,开展了一些帮教工作,但工作措施不够有力,没有真正形成派出所、街道(镇)有关部门、村(居)或单位、家庭“四体一位”的帮教体系,有的只靠派出所管片民警工作,导致复吸率居高不下。
二、预防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对策1.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禁毒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正视当前的毒情形势,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
要将禁毒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切实保障禁毒工作所需的经费。
要配齐配强禁毒专业队伍力量,大力加强队伍的制度化、正规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禁毒工作中的铁拳作用。
2.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重点加强对青少年、无业人员、外来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易染毒高危人群的预防教育工作。
要积极尝试开展更加有效的新型的禁毒宣传教育形式,比如在公园设置禁毒宣传角、组织禁毒宣传表演队等,力争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禁毒宣传内容,切实消除禁毒宣传的死角、盲区,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禁毒意识。
毒品犯罪案件中的刑责与毒品戒治困境分析

毒品犯罪案件中的刑责与毒品戒治困境分析引言:毒品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与稳定的犯罪行为。
随着毒品滥用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毒品犯罪的刑责以及毒品戒治的困境也愈发关注。
本文将从刑责和戒治困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毒品犯罪的刑责分析毒品犯罪的刑罚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刑法第347条,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他人注射毒品的行为,以及聚众吸食毒品的行为都属于刑法禁止的行为。
根据犯罪的性质与情节轻重,法律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仅仅依靠刑罚是无法解决毒品犯罪问题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咨询与预防教育:社会对毒品的认知普遍存在不足,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缺乏正规的咨询和预防教育,容易陷入毒品的诱惑中。
2. 增加再犯率:对于毒品犯罪分子来说,仅仅依靠刑罚很难抑制其再犯率。
由于社会对于前犯刑罚的社会排斥,毒品犯罪分子很难在刑满释放后融入社会,从而容易再次回到毒品犯罪的螺旋。
二、毒品戒治的困境分析1. 形式多样的毒品滥用: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毒品种类愈发多样化,特别是新型合成毒品的出现,使得毒品戒治的难度增加。
2. 毒品戒治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毒品犯罪往往与庞大的经济利益链条相关联,涉及到贩毒团伙、黑市交易等,毒品戒治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毒品犯罪背后的经济利益使得毒品犯罪活动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戒治毒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三、应对策略为了有效应对毒品犯罪的刑责和毒品戒治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增加预防教育力度:加强对毒品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加大预防教育的力度。
提供正规的咨询与援助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提高其远离毒品的意识。
2. 综合治理:除了加强刑罚的执行力度外,还需建立健全毒品戒治体系,加大对毒品犯罪分子的康复力度,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再生环境,减少再犯率。
3. 国际合作:毒品问题是跨国性、边际性犯罪,我国应积极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加大对毒品源头的管控,打击毒品走私等国际犯罪行为。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呈现高发势头,毒品犯罪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犯罪类型。
X年1月份至X 年12月份,我院共办理涉毒犯罪案件17件26人,其中X年4件6人,X年6件9人,X年7件11人。
笔者就我院近三年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办理此类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证据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一、毒品犯罪案件特点一是犯罪主体以青、中年男性为主。
X年以来,在我院办理的17件26人涉毒案件中,犯罪主体以男性为主,男性共16人,占94.1%;其中18至35周岁为14人,占82.3%,35至50周岁为3人,占17.7%。
青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涉毒犯罪增多,且对毒品的危害盲目无知,有的出于一时的好奇心染上毒瘾后,为获取毒资贩卖毒品或相互约请容留他人吸毒,而走上犯罪道路。
从数据中分析,青年人员涉毒案件明显增多,犯罪群体不断扩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犯罪者多是无业人员。
犯罪主体普遍文化水平低,大多是初中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没有正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犯罪主体本身大多参与吸毒,以贩养吸,在自己吸毒的同时约请他人,这种方式极易扩散吸毒范围,促使更多的人卷入吸毒行列,造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三是毒品种类以冰毒为主,偶尔存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冰毒化学名甲基苯丙胺,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学制剂,容易制作,大多数是以自制冰壶进行吸食,极易成瘾,严重损害人体神经中枢和多种机能。
四是犯罪案件类型化。
罪名以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为主。
在17起案件中,其中容留他人吸毒案件有2起,占11.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案件14起,占82.3%,非法持有毒品罪1起,尚无其他类型的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案件类型化特点突出。
五是作案地点隐蔽、分散。
犯罪地点多以娱乐场所、旅馆、宾馆、出租屋、自己家里、轿车内等常常成为贩卖毒品场所。
通过近几年查办的涉毒案件中发现,在县城多家宾馆以及犯罪嫌疑人家里等成为涉毒犯罪常发地,因为家里更容易隐藏,不易被发现,也为公安机关侦查带来一定难度。
禁种铲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禁种铲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禁毒工作变得异常重要。
然而,目前禁毒工作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禁毒工作的有效性,为提高禁毒工作的实效性,有必要对禁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加以分析和研究。
一、问题分析1.缺乏综合性防治措施目前禁毒工作主要集中在打击贩毒分子、净化社会环境等方面,但是忽略了对吸毒人员的救治和康复工作,导致了吸毒的人数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2.打击力度不够尽管政府部门对禁毒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打击力度依然不够,导致一些涉毒犯罪分子没有得到有效的制衡。
3.禁毒宣传不够精准目前绝大多数禁毒宣传是面向群众性质的,没有进行具体的对象分析和宣传策略制定,导致禁毒宣传效果并不理想。
4.巡逻盘查不够常态禁毒工作除了依靠情报工作之外,还需要依靠巡逻盘查工作的力度,但是目前的巡逻盘查工作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可疑的场所和人员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
5.协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禁毒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参与实施,然而这些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并不够完善,导致了禁毒工作存在疏漏和盲点。
6.禁毒经费不够充足禁毒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然而目前的禁毒经费并不充足,导致一些重要的禁毒工作无法得到落实。
二、整改措施1.建立综合性禁毒防治措施政府需要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禁毒防治措施,包含了打击贩毒分子、整治涉毒场所、吸毒人员的救治和康复工作等方面。
只有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禁毒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吸毒人员的增长和禁毒工作的有效实施。
2.提高禁毒打击力度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禁毒工作的打击力度,包括增加警力、用警力打击涉毒犯罪分子、依法打击毒品制贩人员等措施。
只有提高禁毒打击力度,才能有效地遏制毒品的传播,净化社会环境。
3.精准化禁毒宣传政府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所进行精准化的禁毒宣传,制订出相应的宣传策略和措施。
只有实施精准化的禁毒宣传,才能有效地提高人们对禁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增加巡逻盘查力度政府需要进一步增加巡逻盘查工作的力度,加强对一些可疑场所和人员的监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现行毒品犯罪案件查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无论是置身于毒品犯罪问题研究的文山论海,还是作为一名投身于公安侦查工作的实际工作者,抑或是仅仅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群众,我们都或多或少的了解到或听闻到国际、国内毒品犯罪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毒品犯罪的情况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增加也在日益严峻。
上文对我国现行毒品犯罪及毒品犯罪查处的分析就是最好最客观的明证。
本部分将结合公安禁毒工作实际,对实际侦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希望可以为禁毒侦查工作提供帮助。
(一)缉毒情报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1. 缉毒情报的内涵
所谓缉毒情报,其基本含义是指“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在打击、预防毒品犯罪的领域里,通过秘密或公开的手段收集到的有关毒品犯罪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研究的结果,从而利用信息达到侦破案件目的”.
一般来讲,缉毒情报是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毒品犯罪信息,二是分析毒品犯罪信息研判后产生的成果。
从世界范围来看,毒品情报工作被各国缉毒部门所重视,绝大多数国家都有专门的情报机构、专职专业人员对毒品犯罪信息进行加工研究。
要出色地完成此项工作,就必需对毒品信息的报告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重要的是,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世界范围内的禁毒情报信息的贮存、分析、传递、查询和反馈,并加快资料信息转化为战斗力的步伐,提高资源共享的水平。
在我国的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工作中,随着“情报至上”、“情报主导侦查”警务理念的逐渐形成,我国的缉毒情报工作的成长也经历从毒品犯罪情报到缉毒情报的认识过程。
因此,缉毒情报作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的一种手段具有其严格的必要性。
2008 年 6 月 26 日,我国建立了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
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的成立,对推动禁毒情报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全面提升禁毒情报分析研判能力、毒品检验科研能力、禁毒实战培训能力,进一步发挥禁毒宏观决策的参谋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09 年开始,新成立的禁毒情报技术中心从实战出发,紧紧围绕工作职责,不等不靠,立足现有条件,坚持边培训、边工作、边建设的工作作风。
缉毒情报作为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践中愈加凸显。
按照缉毒情报工作的工作流程,侦查机关着力开展情报搜集研判工作,对境内、境外的毒品犯罪形势每半年进行一次分析和研判,从而科学的预测出我国毒品犯罪的发展形势。
并且,随着缉毒情报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缉毒工作硕果初现。
工作人员按照缉毒情报工作侦查手段的要求,利用现代化技术方法展开毒品犯罪团伙作案的综合串并研判分析工作,发现锁定涉毒犯罪团伙近 40 个,破获毒品案件 10 余起。
此外,无论是国内交流机制的建设还是国内外工作交流,加大缉毒情报建设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各种交流机制。
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与美国、澳大利亚、缅甸、阿富汗、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缉毒情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