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主要病害,它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破坏性,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了解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于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水稻稻瘟病的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1.病原特点:水稻稻瘟病是由水稻稻瘟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属于真菌,主要通过孢子的形式在水稻植株上传播。
病菌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繁殖迅速,形成病斑,并通过气流或雨水的作用向周围的植株传播,引起病害的扩散。
2.发病环境:水稻稻瘟病主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发生,特别是在梅雨季节或者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更容易发生。
土壤肥力不足、栽培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也会增加水稻稻瘟病的发生风险。
3.病害特点:水稻稻瘟病主要侵害水稻的叶片,病斑初期呈现为黄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叶片干枯、弯曲,严重者可导致叶片凋萎脱落。
水稻稻瘟病还会影响水稻的茎、穗和种子,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二、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病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是降低水稻稻瘟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抗病品种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稻稻瘟病的侵害程度。
2.合理种植密度:适当控制水稻的种植密度是预防水稻稻瘟病的关键措施。
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水稻植株之间的通风性和日照性,减少病菌在植株之间的传播。
3.合理施肥管理: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保证水稻充分的养分供应,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尤其应注重钾肥的施用,钾元素可以增强水稻对于病害的抵抗力,降低水稻稻瘟病发生的概率。
4.间作轮作:在水稻田间适当种植其他植物,如豆类、麦类等,可以减少水稻稻瘟病的发生。
因为这些植物中含有一些能够抑制病菌生长的物质,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5.病害监测与预警:定期检查田间水稻植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并加以防治。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的变化、病斑的颜色和形状等来判断病害的发展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对策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常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引起了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问题。
因此,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对稻作生产非常重要。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对策。
一、水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在生长期中后期发病。
病叶先后从叶叶缘边部向内和中心部分出现黄化和焦枯,形成一片片状,最终叶片干枯凋萎。
白叶枯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选用抗病品种:通过培育抗病品种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是防治白叶枯病的长期措施。
2.化学防治:利用杀菌剂进行防治,适用于病害初期和高发期。
3.田间清理:及时清理病叶、病残体,减少病害传播。
白叶枯病壳菌与白叶枯病症状相似,也是使水稻叶片出现明显的黄化和干枯凋萎的真菌病害。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调整氮肥用量和施肥技术,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2.防治病害源头:在田间发现病害早期及时施用杀菌剂控制病害扩散。
三、水稻纹枯谷盗虫纹枯谷盗虫是水稻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水稻的生长点和心叶。
成虫和幼虫取食水稻的嫩叶、幼芽和心叶,导致水稻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1.提高翻耕深度:利用机具等手段增加翻耕深度,破坏虫卵和幼虫的发育。
2.田间监测:及时监测害虫的变化情况,确定化学防治的时机。
3.化学防治: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采用灭虫剂进行防治,但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定。
四、水稻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害虫之一,以吸食叶汁为主。
在吸食水稻的叶汁过程中,还会导致水稻减产,黄疸病、矮秆等。
主要防治措施如下:2.化学防治:在稻飞虱发生的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采用含氮气化物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田间清除野草、杂草,以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的场所,合理施肥和调整施肥时间,增加水稻的免疫力,以上就是一些常见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同时应注意科学施肥和务农创收,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一般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季节和生长阶段,可参考以下时间表进行防治:
1. 稻瘟病防治:
- 春季播种前:彻底清除田间的稻草和秧苗,杀灭病原菌和虫害。
- 秧苗期:使用病毒清洗剂或种子浸种剂处理种子,防治病原
菌感染。
- 幼苗期:定期喷施稻瘟病特效杀菌剂,如氧化锰、草胺、达
菲等。
- 抽穗期:在抽穗前喷施杀菌剂,并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及时补
充药剂。
2. 水稻纹枯病防治:
- 水稻灌浆期前后:喷施纹枯病特效杀菌剂,如改善、碘螯等。
- 排灌期: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适时进行后期防治,补充药剂。
3. 水稻稻飞虱防治:
- 水稻拔节期前后:喷施杀虫剂,如百菌清、敌杀死等。
- 幼苗期和米粒初形成期:适时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控。
4. 水稻白叶枯病防治:
- 水稻分蘖期前后:喷施杀菌剂,如代森锌、恩龙等。
- 水稻抽穗期: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适时进行后期防治,补充药剂。
以上是一些常见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时间表,实际防治措施还需结合具体地区、气候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
水稻前期病害预防和管理
水稻前期病害的预防和管理水稻前期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四种病害,个别地区白叶枯病害也有少量发生。
这四种主要病害各自表现不同的症状:1、稻瘟病:稻瘟病为真菌性病害,田间症状根据水稻生育期或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一般指三叶期以前,病原菌浸染幼苗基部,出现灰黑色水渍状病斑,幼苗卷缩枯死。
叶瘟,初病时,叶片上看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大后,形成多种类型的病斑,主要有褐点型、白斑型、慢性型、急性型病斑;其中,慢性型病斑是叶瘟的典型病斑,最为常见,形状象梭子,病斑最外层为黄色,内层为褐色,中心为灰白色,有一明显的褐色线条贯穿病斑的中间,并向两端延伸,这是重要的判定特征;急性型:病斑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浸状,这种病斑出现率高,说明叶瘟有流行的趋势;后期的稻瘟病主要有穗颈瘟和谷粒瘟,这两种比较容易辨认。
稻瘟病防治技术:坚持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治,错过发病初期,大部分药剂治疗效果均不会很理想。
可以在水稻分蘖初期使用3%壳寡糖(百净)每亩50毫升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
分蘖盛期连续多天以上的降水天气,稻田已出现病叶或发病中心形成时,应及时施药防治,可每亩亩用75%三环唑25-30克;或25%咪鲜胺40~50毫升;或2%春雷霉素液剂100毫升,或3%壳寡糖70毫升加水30-45公斤喷雾。
2、纹枯病:纹枯病为真菌性病害,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其次是叶片。
病斑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的云纹状大斑,似开水烫伤状,叶鞘干枯,上部叶片也随之发黄枯死;病斑向病株上部叶鞘、叶片发展,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严重时可达剑叶、稻穗和谷粒。
湿度低时,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草黄色至灰白色;湿度大时会长出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匍匐于病斑表面或攀缘于邻近稻株之间,菌丝体集结成白色绒球状菌丝团,最后形成暗褐色的菌核;湿度高时,病斑表面还会产生白色粉末,为担孢子层。
纹枯病的防治技术: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350毫升,或2.5%井冈霉素+枯草蚜孢杆菌)剂250-300毫升,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20毫升;或5%已唑醇井冈霉素水剂70~80毫升;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15-20毫升,或3%壳寡糖50毫升加水30-45公斤叶面喷雾。
水稻三虫三病防治时间表
水稻三虫三病防治时间表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虫害和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保障水稻的生长,合理的防治虫害和病害非常重要。
以下是水稻三虫三病防治时间表的相关参考内容。
1. 防治时间表一般情况下,水稻三虫三病的防治时间主要分为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三个阶段。
具体的防治时间可参考以下内容:1.1苗期:苗期是水稻生长的初期,也是水稻最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的时期。
主要虫害有蚜虫、稻鼠等,常见病害有纹枯病、褐飞虱、矮缩病等。
针对不同虫害和病害,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蚜虫:可喷洒敌百虫、氧化乐果等农药,用于防治蚜虫的侵袭。
- 稻鼠:可采用捕鼠夹、化学药剂等方式进行防治。
- 纹枯病:可喷洒苯嘧啶等农药进行防治。
1.2分蘖期:分蘖期是指水稻长出分蘖的生长阶段,此时水稻的抗病能力增强,但仍容易受到褐飞虱、纵卷叶螟等虫害的侵袭,以及纹枯病、稻瘟病、红褐飞虱病等病害的侵袭。
针对不同虫害和病害,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褐飞虱:可喷洒咪鲜胺、氧化乐果等农药,用于防治褐飞虱的侵袭。
- 纵卷叶螟:可喷洒氧化乐果、灭百虫等农药进行防治。
- 稻瘟病:可使用穿透式药剂进行喷洒,如三唑酮、多菌灵等。
- 红褐飞虱病:可喷洒苯氧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1.3抽穗期:抽穗期是指水稻开始抽穗成熟的生长阶段,水稻抗病能力增强,但仍容易受到纹风病、白叶枯病等虫害和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影响。
针对不同虫害和病害,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纹风病:可喷洒咪鲜胺、苯醚菜等农药进行防治。
- 白叶枯病:可使用波尔多液进行喷洒。
- 稻瘟病:可喷洒三唑酮、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 纹枯病:可喷洒苯嘧啶等农药进行防治。
2. 防治措施除了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综合防治措施来增强水稻的抗虫害和病害能力,如:- 合理选择优良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 加强水稻的土壤管理,改善土壤环境。
- 确保适宜的灌溉和排水条件,防止水稻过湿和积水。
水稻常见病害种类、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二
4、化学防治
该病常被诊断为水稻胡麻斑病并予以兼治
水稻粒黑粉病
十、水稻粒黑粉病 1、症状:
只危害谷粒,在水稻近黄熟是症状才较为明显。有三种类型:a:谷 粒色泽正常,颖间自然开裂,露出黑色粒状物,如遇阴雨天气湿 度大,病粒破裂,散出黑色粉末;b:谷粒色泽正常,外颖背线近 护颖处开裂,显出白色或红色舌状物,颖壳粘附黑色粉末;c:谷粒 变暗绿色,不开裂,不充实,与青粒相似,有的谷粒变为焦黄色,
手捏有松软感,病粒用水浸泡变黑。
水稻粒黑粉病
水稻粒黑粉病
水稻粒黑粉病
2、病原:
担子菌亚门腥黑粉菌属狼尾草腥黑粉菌
3、侵染循环
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种子中越冬,翌年扬花期多
雨季节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从花器入侵。
水稻粒黑粉病
4、发病因素
水稻扬花期连阴雨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5、诊断及病害控制
状,谷粒多发生在护颖和谷粒表面,呈褐色小条斑。
水稻窄条斑病
水稻窄条斑病
2、病原:
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稻尾孢
3、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种子和病稻草上越冬,翌年
以分生孢子借昆虫、气流等传播进行初侵染。
水稻窄条斑病
水稻窄条斑病
4、发病因素
高温多雨利于发病,生长后期遇低温侵袭会加重
病情
5、诊断及病害控制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
2、急性型
主要在环境条件适宜,品种感病的情况下发生。
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几天内可使病叶呈青灰色或
灰绿色,呈水烫伤装,随即纵卷青枯。该症状出现表 面病害症状急剧发展。
水稻种子消毒的常见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水稻种子消毒的常见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水稻种子消毒是预防和控制水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稻种子消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1. 咪鲜胺: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咪鲜胺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天,可以有效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2. 硫酸铜:硫酸铜是一种无机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硫酸铜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小时,可以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3. 百菌清:百菌清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
使用时,将百菌清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将药液浸泡水稻种子,一般浸泡时间为1-2天,可以杀死病菌,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消毒药物时,要按照说明书或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操作,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对水稻造成伤害。
同时,也要注意安全使用药物,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与防治方法在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土壤、水稻品种、施肥等因素,水稻病害时有发生,苗期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成熟期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叶鞘腐败病、褐变穗病。
现将其主要症状和防治技术叙述如下:(一)苗期病害1、恶苗病这种病害就是农民平时所说的“公稻子”,是危害较重的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时,个别品种发病率高达50%,使田间基本苗数大减,影响产量。
(1)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最典型症状就是徒长型恶苗,在秧田、本田都可以看到,播种后不久,就出现病株颜色淡黄,生长细长瘦弱,常枯萎死亡,没有枯死的病苗也会比健苗高出l/3,叶和叶鞘都细长,并且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差。
在本田,插秧后病株仍生长较快,节间明显伸长,节上并且出现倒生根,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植株窄,稻秆内生有白色的霉状物,后期会变成淡红色,有的时候会出现黑色的小点。
发病的植株抽穗较早,穗子也较小,并且谷粒也很少,或者根本不结实,生育后期病菌可侵染稻粒表面,在谷粒表面形成浅红色霉层。
(2)防治技术①由于恶苗病主要是以种子传播的,所以在选种时要选用无病种子,具体措施是:不要在发病田及发病田附近的稻田留种,要到正规单位去购种。
②严格进行种子消毒,目前常用的药剂主要是使百克(25%咪鲜胺乳油)或用25%施保克乳油14毫升加4.2%二硫氢基甲烷乳油20毫升浸100公斤种子,药液浸种时必须注意的是液面一定要高出种子层面15~20厘米。
而且药量要足:浸种时间要达到7天,要多翻动。
③不管是在秧田还是本田,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防止扩大侵染。
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火烧。
2、立枯病此病属于真菌性苗期病害。
一般由于土壤消毒不彻底,气候失常(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苗期管理不当(土壤黏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过厚),种子受伤、受冻、浸种过长、活力差等条件,有利于此病发生。
(1)症状秧苗枯黄卷缩,茎基部有红褐色病斑,逐渐枯萎烂死,用手拔苗时,茎基部与根脱离,容易拔断,最先是一簇一簇发病,农民称其为“麻雀窝”或“圈圈病”,逐渐波及整个苗床。
辽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辽宁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多湿,气温适宜水稻生长,但也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辽宁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其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如下。
1. 稻瘟病稻瘟病是辽宁水稻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发生受温度、湿度和病原菌种群密度的影响。
温度在28~32摄氏度时病菌繁殖最为旺盛,湿度在85%以上时病害易于发生。
防治重点应放在病害的初、中期。
防治对策:1)合理田间管理,包括苗床处理、选用抗病品种、适时定植、耕作操作等方式,提高水稻抗病能力。
2)依据气象条件做好病害预警,及时施用药物控制病害发展。
3)病害发生初期使用有效的杀菌剂喷洒,如三唑酮、焦硫磷等。
2. 纹枯病纹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存在于禾谷秸秆上,通过土壤和孢子传播,受气候、土壤和品种等因素影响。
辽宁地区多发生在稻田土壤疏松、排水不良、施肥过量等区域。
防治对策:1)选用耐病品种,如长优5号、东北219等。
2)灭菌种植土壤,减少病害侵染。
3)合理施肥,避免土壤肥力过高。
4)及时发现病害,喷施有效的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等。
3. 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受气候和田间管理的影响。
气温偏高且潮湿时容易发生。
防治对策:1)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如鲁优13号、东北3号等。
2)田间管理要注意保持适宜湿度,避免过度灌溉。
3)病害发生初期喷施杀菌剂,如噁菌酮、丰利霉素等。
4. 稻飞虱稻飞虱是辽宁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受气温、湿度、气候异常和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高峰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
防治对策:1)选择具有抗虫能力的水稻品种,如晚杂4号。
2)实施合理耕作措施,如留栽距、水田整地等,减少虫害发生。
3)做好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发生并进行防治。
4)施用专业的虫害防治药剂,如噁虫威、嘧菌酯等。
在辽宁地区防治水稻病虫害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合理田间管理和及时喷施药剂等方法,以保障水稻生长的健康和增产。
水稻病害
白叶枯病—症状
普通型:即典型的叶枯型症状。苗期很少出 现,一般在分蘖期后才较明显。发病多从叶 尖或叶缘开始,此病的诊断要点是病斑沿叶 缘坏死,呈倒“V”字形斑。病部有黄色菌脓 溢出,干燥时形成菌胶。 急性型: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或感病品种上。 病叶暗绿色,迅速扩展,几天内全叶呈青灰 色或灰绿色,随即迅速失水纵卷青枯,病部 也有黄色珠状菌脓。
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 看田酌情施肥。开设明沟暗渠,降低地下 水位,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 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的需要。 4.药剂防治 防治苗瘟一般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d施 药;注意控制水稻4叶至分蘖盛期叶瘟发病 中心,重点防治感病品种。后期重点保护 水稻抽穗始期(抽穗至抽穗后7或8天以 内),以防治穗颈瘟。喷施一次杀菌剂, 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施第二次药.
发生于颖壳或护颖上,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褐 色不规则病斑,中部灰白色。有时使整个谷粒变为 褐色、暗灰色而成为秕谷。
稻 瘟 病 谷 粒 瘟 症 状
稻瘟病---病原
无性态为稻梨孢( Pyricularia grisea ) 属于半知菌亚门梨孢属真菌 菌丝潜伏在水稻内部, 无色透明,有隔膜和分枝。分生孢子呈鸭梨型,通 常有二个隔膜,分生孢子单个无色透明,密集时呈 淡灰绿色。分生孢子梗少数单生,多数3-5根成束 状,从病组织的气孔和表皮伸出,线状不分枝,有 2-8个隔膜,基部膨大,呈淡褐色,愈至上端色愈 淡,顶端屈曲,可陆续产生分生孢子5-6个,多的 达9-20余个。有性态为灰色大角间座壳 (Magnaporthe grisea)属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
水稻白叶枯病—发病条件
1 品种的抗病性:
新美洲星在水稻上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新美洲星在水稻上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新美洲星是一种新型高效杀菌剂,可广泛用于水稻的病害防治。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美
洲星在水稻上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1.喷雾方法:在水稻生长阶段的关键时期,适量将新美洲星稀释后喷洒在水稻叶片上,每亩用量为15克左右。
3.颗粒剂施用方法:将新美洲星颗粒剂轻轻撒在水稻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每亩用量为25克左右。
新美洲星的效果:
1.防治水稻病害:新美洲星可快速有效地杀灭水稻中的真菌病原,如水稻稻瘟病、稻
纹枯病、整枝病、白叶枯病等。
2.提高产量:新美洲星能够防治水稻中的病虫害,保证水稻的生长健康,从而提高水
稻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益。
3.安全环保:新美洲星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不会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长期使用
也不会对人体和动物产生副作用。
总的来说,新美洲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高效杀菌剂,对于水稻的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
意义。
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用量进行施用,并注意保护环境和自身安
全。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摘要水稻立枯病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通过了解立枯病的特点和危害,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水稻作物的健康生长。
1. 引言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然而,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多种病害的威胁,其中包括立枯病。
立枯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了解立枯病的症状、原因以及防治方法对于保护水稻作物具有重要意义。
2. 症状水稻立枯病的症状通常在水稻生长期间出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2.1 叶片症状受立枯病侵染的水稻叶片首先出现小黄点,并逐渐扩展成大面积的黄色斑点。
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斑点会逐渐变成褐色,最终导致叶片枯黄和萎蔫。
受感染的叶片还会发生严重的脱落现象,导致植株的光合能力下降。
2.2 茎秆症状立枯病还常常引起水稻茎秆的病变。
感染的茎秆会出现暗褐色斑点,并且在触摸时易折断。
这种病变会严重削弱茎秆的强度,导致植株倒伏。
2.3 根系症状立枯病引起的根系病变,主要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和根系腐烂。
这种病变会严重阻碍水稻植株的吸收能力和水分供应,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3. 原因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病原菌水稻立枯病的病原菌是一种名为Magnaporthe grisea的真菌。
这种真菌在湿润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并通过气溶孢子传播。
另外,长时间的连作也会增加土壤中立枯病菌的密度,促进病害的发生。
3.2 不良天气条件水稻立枯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于爆发。
高温和高湿度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同时也削弱了水稻的抵抗力。
3.3 水稻品种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立枯病的抵抗力存在差异。
一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而另一些品种则容易受到侵染。
因此,在种植水稻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降低立枯病发生的风险。
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一、绪论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它不仅可以指导农民朋友们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为大家详细解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时间规划。
二、2023年水稻病虫害预测与防治时间表1. 病害预防防治时间表(1)水稻纹枯病- 2月-3月:及时清理稻田周围的野草、秸秆等杂物,消除病源。
- 4月-5月:在发病初期,选用防控效果好的农药进行喷洒,加强排水,保持稻田通风。
- 6月:对已经发病的稻株进行清除,及时摘除受害叶片,病情严重的稻田可选择施用杀菌剂。
(2)稻瘟病- 5月-6月:在稻田内播种抗病优良品种,加强施肥,提高水稻的免病能力。
- 7月-8月:病灶初现时,选择适宜的药剂进行喷洒,减少病害扩散。
2. 虫害预防防治时间表(1)稻纵卷叶螟- 5月-6月:定期开展虫情调查,发现虫害早期,可使用低毒高效农药进行防治。
- 7月-8月:增施有机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2)稻飞虱- 7月-8月:虫情发生时,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合理施用昆虫杀菌剂,控制虫害发生。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的全面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清晰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还可以掌握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和时间安排。
然而,要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需要农民朋友们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学习和实践,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稻品种特点,科学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措施。
希望2023年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为粮食生产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文章写手,我对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表也有些个人观点。
我认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片面追求速效。
要积极倡导绿色防控理念,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丰收对全球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气候的变化,病害的出现使得水稻的减产和亏空日益加剧,尤其是稻瘟病。
稻瘟病害是造成水稻病害流行性危害最严重的病原之一,其引起的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稻作物的产量。
因此,它的发生及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稻瘟病是由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病原有大粒稻瘟、小粒稻瘟和黄稻瘟三种病原,它们都属于真菌类,科目为真菌,主要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具有传播能力,所有形态都具有威胁作物安全的能力。
稻瘟病可以通过病毒携带物,以气候变化为说明,病毒和细菌会在病害发生季节发挥影响地域,或携带病原菌的空气悬浮物转移到另一区域。
当水稻植株受到稻瘟病的侵害时,它的叶片会逐渐变褐、变干,叶片两侧的沟口也会变深,最终叶片会变成金褐色,最后叶片会掉落。
另外,稻膜也会变得有腐烂的痕迹,米粒也会因稻瘟病而变得脆弱,失去弹性。
进而,水稻植株的穗也会变硬、梗变短,有时会发芽失败。
对于稻瘟病的防治,我们首先要实行田间管理措施,加强收割管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其次,可以采用化学喷药,使用杀菌剂或除草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稻瘟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此外,还可以运用生物防治方法,培育和放养天敌,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要有效控制稻瘟病,还可以采取种植抗病品种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以抵抗病虫害的侵害。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加强种子消毒处理,预防病害的发生。
同时,还应该注意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病虫害的蔓延。
综上所述,稻瘟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是确保水稻高产的关键,是提高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涉及到政府和农民的利害关系,需要加强政府与农民的沟通、政策的实施以及病害的科学控制。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会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质量。
那么,水稻恶苗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本文将从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1. 病菌侵染:水稻恶苗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稻瘟病菌,当水稻叶片受伤或者生长季节湿度高时,病原菌容易侵入植株内部,引发病害。
2. 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水稻田长期积水、排水不畅、连作等不良管理措施,容易引发水稻恶苗病。
3. 土壤富含病原菌:水稻恶苗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残留能力,长期种植水稻,土壤中的病原菌会不断积累,增加了水稻恶苗病的发生风险。
4. 大气条件:气候潮湿、温度适宜是水稻恶苗病发生的有利条件,尤其是夏季雨水较多,温度高的气候,更容易造成水稻恶苗病的流行。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抗病力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如“中华恶苗”等。
2. 合理施肥:适量施入有机肥,增强水稻植株的免疫力,从而减少发病率。
3. 合理耕作:及时清除水田里的积水,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原菌在田间的传播。
4. 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控制病情的扩散。
5. 深松整地:经常进行深松整地,改善土壤通气、排水条件,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残留。
6. 高标准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适时浇水、间断深松整地、选用抗病品种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的常见病害,通过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希望广大农户和相关机构能够重视水稻恶苗病的防治工作,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稻常见病害种类、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一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 有性态
• 担子倒卵形或圆筒形,顶生
2~4个小梗,其上各生一个 担孢子;
• 担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1、生理特性:温度:菌丝生长:10~38℃,适温28℃~32℃
菌丝侵入:23~35℃,适温28℃~32℃
菌核形成:12-15开始至40℃,适温28℃~32℃ 致死温度:菌丝:53℃/5分钟;菌核:55℃/8分钟 湿度 RH>96%,当RH<85%,受到抑制 光:对菌丝抑制,对菌核有利 pH:范围 2.5~7.8,适合:5.4~6.7 盐碱:含盐大于0.01%不利于菌丝生长和侵入。 2、寄主范围:广泛,是典型的多主寄生型病菌。
1)慢性型: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中毒
部),内圈为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病斑 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
斑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层。“三部一线”为慢性病斑的主要特征。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2)急性型: 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多数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叶
水稻稻曲病
一、症状
稻曲病:它不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污染稻米。稻曲病
还会产生毒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防治水稻稻曲病非
常必要。 症状:只发生于穗部,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初期 病粒颖壳张开露出淡黄带青色的小型块状突起物,之后渐 膨大,包裹全粒,颜色为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黑色粉 末。
水稻稻曲病
水稻常见病害
水稻常见病害约有36种。其中真菌性病
害17种,假菌性病害2种、细菌性病害5
种,病毒病4种,线虫病3种,生理性病 害3种,类菌原体病2种。
30%爱苗乳油在水稻上应用效果好
30%爱苗乳油在水稻上应用效果好水稻上常发生的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和褐鞘腐败病等多种病害,具有爆发流行特点,一旦大流行则导致水稻产量损失严重,既影响产量又影响稻米品质。
生产中用于防治以上水稻病害的药剂不少,但据我们试验,水稻上施用30%爱苗乳油既能保证防病效果,又能增加水稻产量和提高稻米品质。
防治病害效果好30%爱苗乳油是由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两种药剂复配而成,对于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屑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
30%爱苗乳油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形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分生孢子成熟及萌发,从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30%爱苗乳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附着力,耐雨水冲刷,适合雨季使用(水稻中后期病害发生时间往往在多雨季节),一般施药后2小时遇雨不会影响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
30%爱苗乳油中的丙环唑在施用后2小时内能被植株茎叶迅速吸收,并通过植株内输导组织向上传导,能有效地控制病斑扩展,苯醚甲环唑则传导速度较慢,有较长的持效期,有效保护期为20天~35天。
2005年,据湖南省各地试验表明:用30%爱苗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95%,优于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三唑酮,防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也明显高于井冈霉素和三唑酮。
2.增产作用明显水稻上施用30%爱苗乳油后,能明显调节水稻生长,提高稻谷产量。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能抑制水稻中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降低吲哚乙酸的含量。
水稻弱势粒的灌浆主要受吲哚乙酸的调控,水稻喷施30%爱苗乳油后,能抑制强势粒对弱势粒灌浆的影响,使弱势粒的最终粒重更接近于强势粒,并对强势粒无明显影响。
据试验表明:水稻应用30%爱苗乳油比应用常规药剂,稻谷产量增幅为7.5%~20.2%:水稻制种上应用制种产量可增加12.8%。
3.使用方法防治水稻纹枯病可在发病初期施药,每667平方米稻田每次用30%爱苗乳油15毫升,对水不少于30公斤,均匀喷雾。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生长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害,其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
病原菌主要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以下是关于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的详细说明。
一、发生原因:1.环境因素: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高湿、高温、高光照的环境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导致水稻恶苗病发生。
2.土壤因素: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也与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肥力等土壤因素有关。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或过低的土壤以及缺乏某些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土壤都会增加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3.种子和苗种质因素:种子的质量和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种子萌发前后被病原菌侵染,或者种子自身带有病原菌,都会导致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4.病原菌:水稻恶苗病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常见的有青枯病丝菌、稻纹枯病菌、立枯病菌等。
这些病原菌可以通过种子、土壤和水体等途径传播,并在适宜的环境下引起病害的发生。
二、防治方法:1.良好的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根本措施。
包括亩土施足足量的基肥和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叶和病秆,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和传播。
2.选用抗性品种: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水稻品种,是预防水稻恶苗病的重要措施。
在选育新品种时,应注重病害的抗性评价,选择抗性优良的品种进行推广。
3.种脱毒苗种:选用经过脱毒处理的苗种,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带入,降低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在苗种繁育、贮存和销售过程中,加强卫生管理并采取有效的灭菌措施,确保苗种的健康。
4.化学防治:在水稻恶苗病发生初期或大面积流行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
包括使用含有有效成分的杀菌剂进行农田喷洒,以控制病菌的繁殖和扩散。
5.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具有抑菌能力的微生物来防治水稻恶苗病,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如利用一些产生抗生物质的细菌株和真菌株,对病原菌进行拮抗,达到防治的效果。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水稻是中国的大宗作物之一,但是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
下面
是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稻纹枯病
稻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发生在水稻发芽苗期,主要症状为稻苗叶片上出现
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长成线状斑点,使叶片上出现黄白色长条状条带,形成稻纹,
最后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选用健康种子,田间清除病害植株,及时旋耕深翻田地,以促
进病菌的自然死亡。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减轻病害的侵害力,及时使用杀菌剂
防治。
二、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一般在水稻幼苗期发作,主要症状为叶片发黄,后变白,叶片边缘腐烂,苗高停长,受重者苗体整体变白,最终干死。
防治方法:田间应该及
时清除病害植株,加强钙镁肥的施用,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同时在水稻根部撒施菌剂,加强土壤微生物菌群的活性,以帮助水稻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三、赤斑病
赤斑病是由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引起的病害,常发生在水稻生长初期。
主要症状为稻
叶上出现红色斑点,逐渐变成红色小突起,后形成白色菌落。
防治方法:在种植水稻前,
先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保证土壤无病害菌,加强植物的养分供给,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并及时施用杀菌剂。
五、白粉病
综上所述,水稻苗期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病害应采取不
同的防治措施。
为了保障水稻的产量及质量,我们不能放松对水稻病害的防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
18
·
19
白叶枯病在安徽凤阳县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 一年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第一发病高峰期在7月 底至8月上旬,后由于气温高病害趋于平稳, 8月下 旬至9月上旬又有一发病高峰。
水稻白叶枯病消长规律
·
20
近几年白叶枯病轻发,可能是病菌越冬存活率低 造成。因为通过抗病性鉴定,目前生产上使用的 品种有60%左右是感病的。白叶枯病菌通过病谷、 病草、稻桩越冬,也可以通过杂草越冬。最近十 几年来,水稻生产上的重大变革就是除草剂的大 面积使用,可能杀死了该病的越冬寄主杂草,这 可能是该病轻发的原因。
化学防治具有经济、高效、方便、迅速等优点,是 水稻病害综合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病害大 流行或品种抗病性丧失期间更是最主要的、不可替 代的防治手段。
·
2
一、稻瘟病
稻瘟病(Magraporthe grisea)是目前分布最 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 我国几乎 所有水稻栽培地区都有该病害的发生, 为水稻 三大病害之一。
氰菌胺系由日本农药公司与巴斯夫公司(原 美国氰胺公司)在1995年共同开发成功的内 吸传导型稻瘟病防治药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早由原氰胺 公司所发明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MBI),在叶面和水 下施用时防治稻瘟病效果极佳,且持效显著。 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包括叶瘟和穂颈 瘟。
·
9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和咪鲜胺是较新的 药剂,目前对稻瘟病防治效果最好,但都有一定 的缺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易产生抗药性, 咪鲜胺易光解。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杀菌剂应用
高同春 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1
我国水稻病害发生与防治概况
水稻病害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全国水 稻病害如不加防治,平均每年减产稻谷可达300亿 公斤
即使在现有防治水平之下,平均每年损失仍可达 200亿公斤
水稻病害的防治主要包括抗病品种选育、药剂防治 和栽培管理
因此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不宜使用多次,而咪 酰胺应该在傍晚使用。
这两类药剂宜与三唑类药剂混用,效果更好。
·
10
二、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发生历史悠久,各稻区均有发生, 尤以长江流域及以南方稻区发生普遍而严重, 不论是发生面积、发生比例还是危害损失, 都是各种病害之首。
2010年全国水稻纹枯病发生近20000万亩。 损失稻谷巨大,占水稻病虫害损失的40%~ 50%,严重威胁着水稻的高产稳产。
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敏感度研究
水稻纹枯病菌对丙环唑敏感度研究
· 水稻纹枯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敏感度研究15
4种杀菌组合对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凤阳,2011)
处理(混剂)
平均防效
用药量(克/亩)
(%)
处理(单剂) 用药量(克/亩)
平均防效(%)
多菌灵+苯醚甲环唑 120 多菌灵+苯醚甲环唑 100 多菌灵+苯醚甲环唑 80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 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20 噻呋酰胺+嘧菌环胺 20 噻呋酰胺+嘧菌环胺 30 噻呋酰胺+嘧菌环胺 40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30 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 20
稻瘟病发生后,化学防治是唯一手段。
·
6
防治的稻瘟病主要药剂 稻瘟净
会使稻谷带有恶臭, 影响产品品质
有机磷类 异稻瘟净
敌瘟磷
二硫杂环 戊烷类
稻瘟灵
间接作用 化合物
三环唑 环丙酰菌胺
·
对鱼类有毒性
抗
不具有内吸性
药 性
日
鱼毒也较高
益 严
重
防效下降
抗药性迅速 产生
7
有机磷类杀菌剂和稻瘟灵由于田间已产生抗 药性,效果不稳定,大发生时很难控制病害。
属于间接作用的药剂三环唑保护作用较好, 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防效较以前有所下降。
三唑类药剂已成为防治稻瘟病的重要药剂, 如生产上的爱苗、翠苗等都是以三唑类为主 的混配剂,除防治稻瘟病外,对穗期病害如 稻曲病、叶尖枯病、纹枯病、早衰都有较好 的效果。
·
8
氰菌胺,稻瘟酰胺,是一个新颖的用于防 治水稻稻瘟病的内吸性杀菌剂,
苯并咪唑类:甲基硫菌灵、多菌灵、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肟菌酯
甾醇合成抑制剂: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 环唑、烯唑醇、戊唑醇、百菌清、咪鲜胺, 等等
噻唑酰胺类:噻呋酰胺
·
13
菌核
水稻纹枯病 云纹状病斑
·
14
本单位近年来主要研究了纹枯病的配方选药及桶混技 术研究 :
水稻纹枯病菌对多菌灵敏感度研究
96.93 94.73 80.95 50.07 67.65 51.32 68.18 77.44 50.91 65.04
噻呋酰胺+戊唑醇 25 噻呋酰胺+戊唑醇 20 噻呋酰胺+戊唑醇 15 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 20 30%戊唑醇悬浮剂 25 噻呋酰胺+咪鲜胺 40 噻呋酰胺+咪鲜胺 30 噻呋酰胺+咪鲜胺 20 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 20 25%咪鲜胺乳油 60
·
11
万亩次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纹枯病发生面积 纹枯病防治面积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发生与防治面积
·
12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药剂
目前登记上防治纹枯病的杀菌剂有:
生物制剂:井冈霉素、申嗪霉素、枯草芽孢 杆菌
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 40%~50%,甚至颗粒无收。
·
3
急性型病斑
慢性型病斑
·
4
我国稻瘟病的发生
以湖北武陵山区最重,不是抗病品种基本上是颗粒 无收
其次是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山区,也是常年流 行区, 在这些地区,水稻抽穗期多阴雨,温度适中, 雾气缭绕,结露时间长,非常适合稻瘟病的发生, 常造成大面积的流行 。
再次就是华南地区,由于温度较高,发生相对较轻, 但是山区还是较重
华东和东北地区发生较轻,只是有些年份在山区局 部流行 :如江西的井冈山、安徽的黄山、大别山、 浙江的天目山;非山地区只是有些年份某些高感品 种发生较重,但面积也不是很大,如安徽的沿淮流 域。
·
5
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的防治为种植抗病品种,及时处理病 稻草;配方施肥,采浅水分蘖,移苗晒田等 栽培措施和化学防治。
·
97.61 95.15 88.04 83.62 79.02
72.01 66.02 63.58 65.04 60.79
16
三、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白叶枯病在华东、华中、华南稻区发生 重,但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水稻品种以及 其后等变化,该病在安徽发病较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对 象。目前在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 云南、贵州等省发病较重。(安徽老百姓称 之为“红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