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是怎样治疗肿瘤的

中医是怎样治疗肿瘤的

中医是怎样治疗肿瘤的肿瘤是常见的疾病,对于肿瘤的治疗,临床上有很多方法,中医治疗肿瘤一直是临床常见手段,中医虽然不像西医那样见效快,达到根治的目地,但是中医治疗肿瘤很够有效缓解和消除病人的病症痛苦,毒副作用少,同时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中医治疗肿瘤采用辨证治疗,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扶正培本法扶正培本法治疗肿瘤是中医学一大治疗特色。

一般而言,运用扶正培本法治疗肿瘤,虽不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但可通过扶持患者正气、培植本元的作用来增强免疫机能,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达到提高病人抗肿瘤能力。

肿瘤的形成、生长及发展过程是人体内正邪斗争、消长的过程;肿瘤的形成是由於人体正气先虚,然後客邪留滞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结果。

《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後世医家根据长期临床实践也总结出,肿瘤的形成多为正气亏虚所致。

如《医宗必读》曰:“积之所成也,正气不足而後邪气踞之。

”人体正气功能正常,则病不能为害,肿瘤无法形成;反之,正气亏虚或不足时,则人体多种生理功能遭到破坏而发生异常变化,致癌因素才能起作用而导致肿瘤的形成。

此外,肿瘤的生长,本身即易损害人体之正气。

临床上用药物调补之扶正培本的具体方法有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滋阴补血、温补脾肾等法,在实际临床运用中,需灵活多变,多法渗透,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二、活血化瘀法肿瘤的形成与瘀血有著密切的关系。

肿瘤多属中医□瘕、积聚、结块等□畴,中医认为其形成多为气滞血瘀、日久形成肿块。

如《内经》中指出“石瘕生於胞中,寒气客於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杯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

”此石瘕即相当於现代医学卵巢肿瘤等。

《血证论》也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结为□瘕。

”这些都说明肿瘤为包块肿物,多与瘀血内阻有关,因此,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法。

近年来研究证实,癌细胞周围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堆积,与血小板等凝集有相似之处,因此,对於恶性肿瘤病人血液循环处於“高凝状态”的说法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癌症患者常出现“紫舌”及“瘀斑”等瘀血表现。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

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晚期结肠癌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情进展迅速,在中晚期为多数,诊治难度大,手术切除后的综合治疗更为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包括了多方面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1.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合理配方、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中医治疗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恶心等症状,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食疗治疗:在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加强患者体力,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

可选用燕窝、花胶、鸽蛋、红枣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同时,应避免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系统康复。

3.化疗治疗:包括单药或多药联合化疗,能够抑制癌细胞增生、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4.放疗治疗:通过放射线治疗癌细胞,达到抑制癌细胞增生的效果。

5.免疫治疗:通过引导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达到控制瘤情的目的。

6.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治疗:目前常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西医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辅助治疗、中西医结合急救抢救等。

注意事项:1.饮食有节:患者应控制饮食,避免过量进食或过于饥饿,应以流动软食为主。

2.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家属和医生应该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尽可能的让患者心情愉悦。

3.合理用药:患者应定期按时吃药,避免随意更改药品,更应该避免超量用药。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可提高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肿瘤。

5.注意检查: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进行处理。

总之,晚期结肠癌的治疗过程是一个艰苦而长久的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也需要顾及患者的身心健康,陪伴其度过痛苦的疗程,让患者尽早康复。

胃癌用什么能缓解,治疗方法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胃的黏膜上,引起胃的恶性肿瘤。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方法的反思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方法的反思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方法的反思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不断受到人们关注和尝试的新型方法。

而在探讨其优点与缺陷时,必须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估和反思。

中西医结合治疗——优点首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先天不足的优势。

传统的西方医学治疗多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其所擅长的是治疗体内结构改变所带来的器官和组织损坏等并发症,但对于病情复杂、机体免疫系统受损等情况有所欠缺。

相对的,中医注重综合治疗和预防、调节全身内环境,具有疏通经脉、调节免疫系统等特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可以在疾病的治疗上充分发挥西医学的特长,同时利用中医药的长期临床应用,以及较为全面的体质辨识对肿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其次,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具有个性化强、有效性高之特点。

通过对肿瘤患者的身体素质、体质等进行综合评估,可为病人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用药量,降低不适反应发生率,还可以提高疗效和避免药物滥用。

而据统计数据显示,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也逐渐降低。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陷在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难题。

首先,中西医药对于恶性肿瘤生长机制和病理特性的认知依然有所欠缺。

针对肿瘤种类和不同病人状态的认知比较片面,由此也导致了治疗方案的单一和单调。

其次,影响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的因素很多,包括肿瘤发展阶段、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化疗药物副作用等等,这些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存在着一些运营和收费等问题,这为病人和医生带来了一些麻烦与压力。

基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不同、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定制和药物运用的困难等因素,其治疗的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的西方治疗方案。

这对于普及和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也不利于其在医疗领域的长远发展。

个人反思与建议从个人角度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成为辅助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其前景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重大突破: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科学发展到今天,治疗肿瘤已有很多方法,但是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单独有效地治疗肿瘤。

比如手术,虽然切除了肉眼见到的肿瘤,但还可能发生复发和转移,必须配合进行放化疗、生物、中药等治疗。

因此,肿瘤治疗需要科学的分析,确定一个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

目前在治疗肿瘤方面,最有效的方案是采用痛苦小、伤害少、效果好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西医治疗法在清除病灶有较好的作用,但当癌细胞受到猛烈攻击时,那些残存的癌细胞会出现“补偿性加速再增殖”,从而形成肿瘤扩散和转移的高峰。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患者手术、放化疗后,肿瘤转移灶很快出现的根本原因。

人体的免疫系统每天要消灭成千上万的肿瘤细胞,但如果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就会有大量的肿瘤细胞存活下来,逐渐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中药使用始终贯彻整体观念,既坚持局部治疗,又重视整体上杀灭癌细胞,充分体现扶正培本、标本兼治的原则。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应在开始制定治疗方案时,就将中医药考虑进去。

这样,不仅有增敏增效作用,而且可以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

治疗肿瘤要因人而异,因病而选,不适宜手术的病人则不应该手术;体弱或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坚决不能采用放化疗。

2000年,著名肿瘤专家王振国教授提出了中药抗击癌冲击疗法。

就是通过口服、介入、肌注、雾化吸入、栓塞、外贴等多途径大剂量给药。

临床证明,患者的癌组织周边血管迅速收缩,新生血管受到抑制并萎缩,癌组织缺血,血流变得缓慢直至停滞,最终使癌细胞死亡。

2008年至2013年,北京振国肿瘤医院共收治国内外中晚期肿瘤住院患者6352人次,住院人数4758人,其中Ⅱ期31例,占0.65%;Ⅲ期820例,占17.23%;Ⅳ期3907例,82.12%。

采用以中医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肿瘤疗效评估按西医标准,稳定3个月以上者:统计结果总有效率67.7%,对个别肿瘤的有效率可达82.3%,gan 癌有效率低至为32%(CR+PR+SD判定为有效PD为无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法学探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成果。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西医以“辨病论治”为主导,治疗方法和手段各不同。

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确实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本文就两者如何在实践中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中西医结合在恶性肿瘤治疗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标签:中西医结合;肿瘤;恶性;综合治疗中医与西医两套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但也有其相似点。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西医以“辨病论治”为主导。

由于“证”与“病”不同,治疗方法与手段也不同,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都是寻因下药,况且证中有病,病中有证,在临床中把“以病带证,寻其病症”的共性病机作为制定立法总则的依据,并根据疾病在个体中的差异作相应的调整。

中西医最好的结合点是从实践入手而不是从理论入手,从理论上结合难度大。

但无论如何,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确实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取得了相当的效果。

笔者在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索过程中,对治疗现况有了一定了解,并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现报道如下:1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成果1.1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比较单纯中医和单统西医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弥补,相互协调,巧妙结合,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改善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对放、化疗起减毒增效的效应;降低分期,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预防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1-2]。

1.2辨证施治是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中医对癌症的治疗观点,也是其治疗其他疾病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它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部位出现了癌肿,不单是局部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个人体处于失调的状态,是内环境的变化在局部的反映。

恶性肿瘤(肺癌)中医治疗方略

恶性肿瘤(肺癌)中医治疗方略

恶性肿瘤(肺癌)中医治疗方略摘要:目前,肺癌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及优势,包括:1)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不同患者的状况进行个体化施治。

通过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调节病患机体功能,提高疗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2)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起到减毒增效,降低耐药发生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的作用;3)中医药对于一线治疗结束后或无法接受一线治疗方案的患者,可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延缓复发,稳定瘤灶,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生存状态。

本文总结笔者进修肿瘤所得,分析肺癌用药特色、配伍要素,总结相关作用规律,为优化肺癌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普遍认为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为正虚、邪实二者并存,互为因果[1]。

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恶性肿瘤发病的基本“内环境”,或者说正气亏虚、内部失调(如气血紊乱、情志抑郁、气机不畅等)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内部条件,亦即通常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张海波,罗海英,李勇,周珂和白建平主任医师从医多年,勤求古训,博采中西现代肿瘤研究精华,并继承刘伟胜教授的治癌经验,在治疗癌症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笔者于2019-2020年间有幸在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进修并跟随各位导师侍诊多时、聆听教诲,颇多心得,现将各位导师临症治癌处方特色简介如下。

一、既要扶正,又需祛邪,辨证施治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疾病,由于各种内外病因相互作用,导致正气内虚,癌毒聚结,本虚标实的疾病。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为祛邪创造条件,祛邪可以更好的保护正气。

治疗上,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2]。

1. 扶正重益气,健脾,补肾。

2. 祛邪以理气,化瘀,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以毒攻毒。

3. 辨证分清病位(脏腑)和病性(气血阴阳)二、具体用药[3](肺癌为例)扶正用药1. 辨证病位在肺,病性方面,临床常见气虚或气阴两虚。

中医治疗肿瘤经验

中医治疗肿瘤经验

中医治疗肿瘤经验一、肿瘤的中医治疗概述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方式。

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中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传统医学,在肿瘤治疗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和积累的经验。

二、中医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肿瘤是由于气血不畅、体内湿毒等因素导致体内阴阳失衡而引起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肿瘤时主要从调整身体内环境入手,通过调理气血、清除湿毒等方法来达到治愈或缓解肿瘤的目的。

三、中医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1.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患者体质和肿块类型,中医师会开出不同的中药汤剂,通过调理气血、清除湿毒等方法来达到治愈或缓解肿瘤的目的。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调节体内气血流通,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愈或缓解肿瘤的目的。

3.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

通过在患者背部或其他部位放置玻璃罐并进行吸附,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湿毒等作用,从而达到治愈或缓解肿瘤的目的。

四、中医治疗肿瘤需要注意的事项1. 个体化治疗:由于每个患者体质和肿块类型都不同,因此中医在治疗肿瘤时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

2. 综合治疗:中医在治疗肿瘤时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中药汤剂、针灸疗法等多种治疗手段。

3. 注意安全:中医治疗肿瘤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

五、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中医治疗肿瘤具有无创伤、无副作用、个体化治疗等优势,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肿瘤相关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 局限性:中医治疗肿瘤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过程,并且对于一些复杂的肿块可能无法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

六、结语总之,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和积累的经验。

但是,在选择中医治疗肿瘤时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

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

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目录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 (1)总述 (2)一、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2)(一)适用对象 (2)(二)诊断依据 (2)(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2)(四)标准住院日 (3)(五)进入路径标准 (3)(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3)(七)入院检查项目 (3)(八)治疗方案 (4)(九)随诊计划 (4)(十)出院标准 (4)(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4)分述 (5)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5)肺癌中医诊疗方案 (10)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 (15)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 (18)其他恶性肿瘤 (21)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22)总述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各类恶性肿瘤,包括肺、食管、胃、肝、胰腺、十二指肠、乳腺、子宫、前列腺、脑等恶性肿瘤,不能手术或手术后辅助化疗、手术后转移复发再化疗、手术后化疗后复发患者。

放疗、危急重症患者、肿瘤晚期支持治疗者不入路径。

一、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各类恶性肿瘤。

(疾病编码:C00.001-C75.95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具体内容见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方案分述。

2.证候诊断具体内容见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方案分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性肿瘤。

2.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或同时适合化疗或放化疗后复查。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2.患者因病情、年龄、体质或个人意愿等缘故,适宜或不愿接受肿瘤单纯西医治疗,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3)肿瘤标志物;(4)心电图;(5)胸、腹、盆部影像学检查;(6) 中医体质辨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2011-04-14 04:45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
1、癌前病变:常见的癌前病变有慢性子宫颈炎、纤维囊性乳腺病、结肠多发性息肉病、慢性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结节性肝硬化、子宫内膜和支气管黏膜等处上皮非典型增生等。

癌前病变本身并非恶性,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变为癌(或肉瘤)。

中西医结合科在中医药治疗癌前病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采取辨证分型论治及基本方加减等形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预防复发与转移: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病人,防止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而在此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思想。

中医认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

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其他脏。

故治疗肿瘤转移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以使疾病朝着痊愈的方向发展。

3、中医药与放射治疗结合
放疗的毒副反应多表现为治疗部位的放射性炎症,局部皮肤的破坏以及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的损害等。

综合放疗的副反应的症状及证候,中医认为放疗易伤阴生热,滋阴清热之品在放疗过程的配合中显得尤其重要,但也要因病种和个体而异。

头颈部的肿瘤放疗常发生口腔炎、咽喉炎等,养阴生津清热可用生地黄、玄参、沙参、麦门冬、天花粉、石斛等;咽喉部水
肿用蝉蜕、胖大海、射干、马勃、桔梗、甘草等。

放射性食管炎,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理气,常用蒲公英、半枝莲、石见穿、仙鹤草、三七、枳壳、八月札等。

发生放射性肺炎者多应用养阴润肺之品,玄参、沙参、麦门冬、百部、百合、紫菀、款冬花、金银花、杏仁、茯苓、枇杷叶、生甘草等。

消化道反应严重者如伴恶心、呕吐、腹胀、纳差,应与益脾健胃理气药相结合,可用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竹茹等。

4、中医药与化学治疗结合
1).骨髓抑制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乏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因此放化疗都不能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骨髓抑制是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所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其表现主要为外周血白细胞迅速减少,其次是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减少。

中医治疗多采用补气养血、补肾益精治法,常用方剂有八珍汤、六味地黄汤及归脾汤等。

我们发现在化疗过程中辩证配合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骨髓抑制反应,甚至可作为预防性应用。

2).消化道反应
消化道反应一般较骨髓抑制出现的更早。

常见的消化道反应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泄,严重者可见到血性腹泻。

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调和脾胃,降逆止呕之法,方剂多用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小半夏汤、六君子汤等。

还可以针刺内关、足三里、天枢等减轻胃肠反应。

3).脏器损害
很多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作用,其中以蒽环类尤为明显,可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速效救心丸、冠心苏合丸、炙甘草汤等具有活血补心作用的方药,长期应用可改善症状。

容易产生肾毒性的药物有顺铂,大剂量氨甲喋呤等,在西
医必要的水化碱化治疗外,中医可用健脾益肾利尿之方剂,如五苓散、猪苓散等。

我们发现在使用顺铂前三天开始服用中药,可明显减轻顺铂的肾毒性,还可适量减少水化液体量,增强化疗疗效。

肝脏损害是化疗患者经常出现的一个毒副反应,也是影响患者是否可以坚持化疗的重要因素。

除常规应用保肝药物外,中医可根据辩证使用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一贯煎、逍遥散等疏肝行气解郁方药,起到疏肝保肝的疗效。

5、癌痛
根据多年来在临床中对癌痛处理的经验总结,在传统止痛药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三种辅助治疗措施。

1) 癌痛的中药外治
止痛外用方是中西医结合科集几代人的努力研发而成,在临床实践中收到很好疗效。

近年来,我们进一步结合现代科技治疗手段,先后引进了频谱治疗仪、微电脑多功能中药熏蒸机,它们不仅促进外敷中药的皮肤渗透,并具备脉冲、磁疗等功能,构成了以中药外渗为主的多功能理疗系统,提高了止痛外用方的疗效、扩大了适应症,并使癌痛得到了更为迅捷、全面的控制。

2) 癌痛的针灸治疗
从中医学观点来看,针灸止痛大体通过三个途经:病因治疗、病机治疗和症状治疗。

这三者常常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其中“通经络、调气血”是解除疼痛的关键一环。

“不通则痛”,“通”即指气血运行流畅,无阻滞现象。

当脉道不滑利、气血运行受阻时,针灸可以通调脉道,促进气血运行滑利。

当气血瘀滞不行时,针灸可以活血化瘀,恢复气血运行。

针灸可以通气血达到“通”的状态,改善致痛的病理条件,起到治痛的作用。

针灸止痛作用迅速,疗效可靠,无依赖性、成瘾性及戒
断性。

另外,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又有抗癌功效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3). 癌痛的激光治疗
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机是光疗疼痛类设备,因其具有复合波长、功率大、穿透深等优点,疗效均超过一般的激光治疗仪。

通过照射,可以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痛阈,并使局部组织的5-羟色胺含量降低,促进脑啡肽物质释放,起到镇痛作用。

癌症止痛药
/ aztyw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