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与绘画在艺术本体的异同
新古典主义音乐与绘画在艺术本体的异同作者:陈健健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0期走向现代性的新古典主义音乐1920年,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发表了《新的古典主义》的公开信,这成了新古典主义的宣言。
同年,新古典主义音乐重要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以他的舞剧《浦契涅拉》为标志,真正在作品实践上形成了新古典主义音乐运动的开端,也使法国成为当时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中心。
1924年,斯特拉文斯基又明确提出“回到巴赫”的口号,其用意是要把巴赫的曲式逻辑、发展的原则和结构与现代音乐语言的最新手段结合起来。
尽管他提倡回到巴赫,但他只是回到了巴赫的结构和形式因素上,而不是巴赫作品中很有表现力的感情内容当时的法国,除斯特拉文斯基以外,萨蒂、法国六人团,在举起反印象主义的旗帜的同时,也汇入新古典主义的潮流。
萨蒂与德彪西一样,力图使法国摆脱德国瓦格纳音乐的影响,但萨蒂认为法国音乐应该朴实、自然、明确,萨蒂的作品影响并不很大,但他的创作思想却影响了法国整整一代作曲家。
新古典主义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他被认为是德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也有人将他作为新古典主义流派的另一支德国人在音乐文化上有一种优越感,不易接受新的音乐观念。
但兴德米特在音乐观念上却受新古典主义思潮影响,他反对浪漫主义的沉重风格,但又不赞成像表现主义那样取消调性,不同意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法,因而,他创立了自己的扩大传统调性的一套体系。
他的早期作品从巴赫、也从爵士乐那里汲取素材,他是“新即物主义”音乐家(新即物主义——Neue Sachlichkeit,亦称新客观主义,亦称新客观现实派,亦称后表现主义——Nach-Expressionismus,吐血……),这种观念来自德国美术界,主张艺术就是艺术,应客观展示现实,不应有主观感情的渗入,兴德米特把它引入音乐领域,认为“音乐就是音乐”,作曲家应注意纯音乐本身的结构、技巧等问题。
新古典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美学特征、创作手法探析 ——以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为例
新古典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美学特征、创作手法探析——以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为例摘要:新古典主义音乐,又称“新巴洛克时期音乐”,是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音乐派别之一。
新古典主义音乐要求艺术整体各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
本文主要以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为例,从该作品的创作手法、美学特征来进行探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音乐;《彼得鲁什卡》;创作手法;美学特征一、《彼得鲁什卡》的创作风格特点分析1、形式上其具有鲜明的反传统性以往的芭蕾舞剧大多都是关于神话中的帅气英俊的王子与美丽可爱的公主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
舞台背景的布置也比较华丽,演员们珠光宝气,伴随着优雅的贵族舞蹈,音乐优美抒情,委婉动听……而在《彼得鲁什卡》中,音乐中的复杂怪异的节奏与不协和和弦贯穿始终,而在剧情上也是一改过去的以歌颂与赞美爱情为主导思想的创作手法,更多地表现了残暴与讽刺的一面,选择了社会最底层的平民作为表现对象。
2、节奏上不断的打破节奏原有的律动性斯特拉文斯基打破了浪漫时期以来一直惯用的规律性节奏与重音。
通过不停地变换节拍和利用不规则的重音来不断的打破节奏原有的律动性,产生了全新的音乐效果。
其实,纵观斯特拉文斯基的一生,其都是一位不断致力于节奏的探索和研究的创新者。
他认为节奏样式的组合是无穷无尽的,他对于尖锐的、原始的节奏的偏爱程度远远大于其对于旋律的,他将节奏在音乐中的地位提到了旋律之上,使旋律的进行服从于节奏的不规则律动,这一做法开拓了现代音乐发展的新方向,这一点也是斯特拉文斯基对世纪音乐语言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
作曲家在《彼得鲁什卡》的创作中,关于节奏的这个特点就格外突出:不规则重音、复节奏以及每隔几小节就会发生一次变化的拍号,无不是这一创作特点的体现。
不停变化的节奏和重音,带来的是一种不规则的律动,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听觉感受。
3、旋律上具有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风味在《彼得鲁什卡》的音乐中还是可以随处感受得到的。
西方新古典主义
神秘园是现代音乐,有人归类为NEWAGE新世纪音乐或者新古典主义,但不属于古典之类别。
专辑一:SongsFromASecretGarden(1996年4月)感伤、隽永的旋律、深情的演奏,这一切构筑在一起就是SecretGarden和他们独一无二的音乐。
乐曲舒缓柔美,充满了思忆,不经意之间流露出些许的忧愁,令人不得不沉醉于其中:像一个人孤独地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为你害怕,因为你孤独,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只有这样,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Nocturne――每一个音符都是如诗一般的隽永,如夜一般的幽远。
高亢飘逸的女声划破了夜的宁静,那声音绝对是从天上飘散下来,如水银泻下的月光,带着几分凉意,几分思忆。
Pastorale――是首充满小提琴柔美弦音的纯音乐小品。
眼前的景色该是晚风习习,树影婆娑,渺无人迹的郊野。
梦游般的音符带走了片片零落的惆怅。
SongFromASecre tGarden――斑驳的高墙,紧闭的木门,残破的雕像,墙上的苔藓,墙脚的荒草,令你的思绪踯躅于紧闭的门前久久不忍离去……Sigma――圣山上飘来了咏叹,神秘而又虔诚。
在空灵得有点冷清的旋律之外,阵阵缥缈的和声徐徐传来,让人感到些许温暖舒适,就像偎依在母亲的怀抱中一样得以安然入睡。
SerenadeToSpring――这首曲子是由Lovland于1991年写的另一首歌“Dansemotvar”改编而来。
充满希望的旋律贯穿始终。
Atlantia――这首曲子作于1976年,是专辑中最老的作品。
而乐队把人带到一个更加悠远的年代:千万年前,茫茫大西洋之中,沉沉的浓雾包裹着一个遥远而繁盛的大陆。
那,就是大西欧。
千万年后,沧海桑田,大西欧早已安眠于深深的大西洋底。
他是否还怀念着往昔的灿烂岁月?然而,一切都已尽随无情的时间远去,一切一切,都已不复存在,最后深深的大西洋底只剩一声深深的叹息,和一首古老的乐曲。
简论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流变
了属 于 这 一 音 乐风 格 的 核 心 技 术 原 则 , 反 映 了 西 方 现 代 音 乐 发 展 的 一 个 典 型 阶段 。
《 蒂研 究 :风 格 、技 术 与价值 》、 _罗 娟 的 《 罗科 菲 重 奏》 )之前 ,已有像 普 罗科 菲耶夫 等人 的创 作如 《 典 萨 3 普 古
耶夫< 古典 交 响 曲> 究》 、n李 红梅 的 《 典主 义 与新 古 交 响 曲》等 作 品, 已然 预示 出了新 古典主义 风格 的露 出。 研 古
关键 词 新 古典主 义音 乐风格 ;斯特 拉 文斯 基 ; 萨蒂 ;欣德 米特 ; 肖斯 塔科 维奇
2 世纪2 年代 的欧 洲 , “ O O 几位 作 曲家用 1 、1 世 纪 的 结 论 ,但 缺 少纵 向上 的历 史描述 和总 结 。有鉴 于此 ,本 文 7 8 形 式和 风格 来创 作音 乐 , 以反对 1世 纪后 期 浪漫 派 的极度 拟 对新 古典 主义 音乐 在2 世 纪 的发展 情况 做一 梳理 , 以期 9 0
中 图 分 类 号 :6 99 J0 .
文 章 编 号 : 0 3 19 2 1) 30 7 —4 1 0 .4 9(0 O 0 -0 20
・王 雪燕
简论新 古典 主义 音乐风格 的流 变
( 安大 学鲁迅 艺术 学院 ,陕西 ・延安 ,7 6 0 ) 延 1 0 0
摘
要
自斯特 拄 文斯 基在 2 世 纪2 年 代开辟 新 古 典主 义音 乐创作 风格 以 来 ,先后 有 萨蒂 、 o o 欣 德 米特和 萧斯 塔 科 维奇 等一批 作 曲 家追 随其后 ,通 过 创作 将这 一音 乐风 格推 向 了
新古典主义音乐范文
新古典主义音乐范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音乐中一方面出现了新古典主义,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主张采取“中立或“艺术至上”的立场,下面一起来探寻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之路吧。
一、新古典主义音乐简介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是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征。
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Fermio Busoni,1866-1924)在1920年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其中提到“我所理解的新古典主义,就是掌握、选择和利用以往经验的全部成果,以及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坚实而优美的形式。
”他认为新古典主义的主要特征是:风格的统一、复调的高度发展和明朗的客观性气质。
这封信实际上成了新古典主义的宣言书。
不过,在此之前,有几部作品已被认为预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如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1917)、德彪西和拉威尔后期的钢琴曲,如拉威尔的《库普兰之墓》(1917),以及萨蒂的《官僚小奏鸣曲》(1917)等。
二、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新古典主义作为音乐运动真正开始是在1920年,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以他的第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舞剧《浦契涅拉》的首演为标志。
《浦契涅拉》的剧情取自意大利18世纪一位喜剧人物浦契涅拉的传说,以意大利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帕格莱西(GiovanniPergolesi,1710-1736)的音乐为基础,有些段落几乎原样不变。
当时,人们习惯的是当代作曲家创作的浪漫主义音乐,如斯特拉文斯基本人创作的《春之祭》。
突然,他180度大转弯,音乐界和听众对他的新作都感到很惊讶。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新风格、一种后来有很大影响的新流派的诞生。
与新古典主义有联系的作曲家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以外,还有德国的兴德米特、意大利的卡塞拉(Alfredo Casella,1883-1947)、马利皮埃罗(Gian Malipiero,1882-1973)、皮采蒂(Ildebrando Pizzetti,1880—1968)、瑞士—美国的布洛克(Ernest Bloch,1880-1959)、捷克的马蒂奴(Bohuslav Martinu,1890-1959)、西班牙的法雅(后期)、法国的六人团以及美国的辟斯顿、汤姆森、科普兰等。
简论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流变
简论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流变摘要:自斯特拉文斯基在2。
世纪20年代开辟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风格以来,先后有萨蒂、欣德米特和萧斯塔科维奇等一批作曲家追随其后,通过创作将这一音乐风格推向了多元的发展吮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经脸加以掌握、选择和利用,并通过这些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坚实而优美的形式,向世人宣称了属于这一音乐风格的核心技术原则,反映了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典型阶段。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斯特拉文斯基萨爷欣德米特肖斯塔科维奇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几位作曲家用17, 18世纪的形式和风格来创作音乐,以反对19世纪后期浪漫派的极度繁复的配器。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odro-ovich stravinsky,1882- 1971)等作曲家,后来,人们把这一流派叫做“新古典主义乐派”。
国内学术界涉及到斯特拉文斯基或新古典主义乐派的研究成果数量并不多,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硕博学位论文,如徐孟东的《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张艺昆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超越》、川徐立翔的《现代与古典的有机融合一一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感悟与分析》、陈雅春的《斯特拉文斯基的一“深躺五寻之下的父亲”之分析》、洪奕哲的《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的演奏》、孙洋的《斯特拉文斯基与他的》等。
这些文章差不多都在围绕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们的作品做个案研究,在微观上有对新古典主义创作技法和风格形成的认识结论,但缺少纵向上的历史描述和总结。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新古典主义音乐在20世纪的发展情况做一梳理,以期获得对该音乐流派的清晰认识。
历史地看,新古典主义音乐流派的产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围绕着战时社会生活的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对音乐的要求和观念发生着变化,不同程度上在作曲家的创作中都有所反映。
而且,在斯特拉文斯基创作新古典主义风格音乐作品(如《管乐八重奏》)之前,己然预示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露出。
简论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流变
的载体 ,对国 内大多数 传统 图书馆来说 ,存在着 网络布 线的更新 改造 问题 , 除 了结合 需求 设计 外,应 尽量 从发展 的 眼光充 分考 虑网络 平 台的扩 充和 升
级 问题 。 ( 三 )标准化 、规范化欠 缺统一 数字 图书 馆建设 是信息资源 系统 的建 设,标准化 和规范 化问题直 接影
臻
这便 是网上 “ 非稳定性 网络资源 ”的来 由。 ( 二 )扩展 现有稳 定性 网络信 息资源 。稳定 性 网络信 息 资源包括 远程 联机 检索 系统 、镜像 数据 库、光 盘专 业数 据库 、 电子 期刊 数据 库及相 关 知 识库 等 ,它们 是数字 化 图书馆 信息 资源配 置 的重 中之重 。 目前 我馆 具有 国 际远 程联机检 索系统一个 , 国 内镜像数 据库一家 , 光 盘专业数据 库不足 十个 , 国外 电子 期 刊数据 库则 为零 面对 现状 ,扩展 现有 网络信 息 资源 ,加强 对 各类 数据库 的选择与评 估 ,完善采 购与管理 ,减少人 为失误和漏 洞 。 ( 三 )强化 网络 信息服 务功 能及人 员配置 。数字化 图书 馆收藏 的特 点 不 仅仅 是拥有 大量 的各 类元数 据 ,而且 它还提 供各 种用 于获得 信 息的检 索 工具 。它不 再是 印刷版 本 的电子 化拷 贝,而 是一 个经过 组织 采集 、加 工有 序 的信息服 务源 。受传 统观念制 约 ,图书馆 在转型期 由 “ 收藏 ”向 “ 服务”
参考文 献 : 【 1 ] 刘荣 . 图书馆信 息服 务与 管理 【 M] . 北京 :北京 图书馆 出版社 ,2 0 0 2 . 【 2 ] 赵 继 海 数 字 图 书 馆 发 展 若 干 领 域 的评 析 U 】 l 图书情报工作,
2 0 0 1 ( 3 ) :1 6 — 1 9 .
新古典主义音乐
第二章新古典主义音乐一、新古典主义1、基本概念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征。
作曲家重新使用均衡的形式和清晰可辨的主题进行这种早期风格,以此代替晚期浪漫主义中他们认为日趋夸张的姿态和松散形式。
由于新古典主义者比较倾向于采用扩张的调性、中古调式甚或无调性之类的技法,而不是重新恢复真正(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按功能进行组织的调性系统,因而前缀次“新”常常带有模拟或歪曲真正的古典主义特点的意味。
2、“古典”的含义(看幻灯)作为某些具体风格原则的通称,“新古典主义”一词显然是不精确的,它从来没有被单纯理解为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技巧和形式的复兴。
就其口号而言,它是“回到巴赫”的运动,但是,它的重要性更多在于对最近走向极端的放纵无节的风格十分有力地反击,而不在于对传统程式的复兴。
它是反浪漫主义和反表现主义的结果,然而它的目的并不是消除一切表现力,而是提炼和控制表现力。
通称认为,新古典主义这个术语与斯特拉文斯基由《浦契涅拉》至《浪子生涯》这一时期的音乐有特殊的关系。
《浦契涅拉》也被认为是第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引用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佩格莱西的音乐作为基础)。
3、基本特征参见教材351页第一节斯特拉文斯基一、生平(看幻灯)他也提供了一部宝贵的自传,题为《我的生平大事记》(1936),一册论文集《音乐的诗学》(1947)和一系列与罗伯特·克拉夫特的发人深思的谈话录,分成数卷出版.克拉夫特则刻划了作曲家的肖像,书名《斯特拉文斯基:友谊的记录》(1948-1971)二、作品如果说《火鸟》显示出斯特拉文斯基还未尝试的某些风格,《彼得鲁什卡》则是他第一部完全个性化的创作。
有趣是的,剧中的核心人物是一位俄国的“西方彼埃罗”。
我们可以假设两位作曲家都在寻找一个比任何真人更能强烈地表现人类情感的木偶式的角色:斯特拉文斯基从一个被赋予屈辱命运德国木偶的故事中找到了它,二勋伯格则是在说唱形式的诗文中发现了它。
浅析新古典主义音乐在欧洲各国的演变
了《 c调交响 曲》, 1 9 2 8年在柴 可为纪念 德彪 西创作 出作品《 管乐交 响曲》 。 . 在第二次世界 大 战期 间创 作 出《 三个 乐章 的交 响曲》 , 及《 D 大调弦乐协奏 曲》 , 最后 以三幕 歌剧《 浪子 生涯 》 ( 1 9 5 1 年) 结
一
实 际去作曲的活动 , 即记下 音符 , 制 定音 乐 的结构 。而主 观 上追求 音乐 的“ 无感情性 ” , 有些作 品却依然 存有一定 的感情
因素 , 如《 诗篇交 响曲》 。 二、 历史沧 桑的变迁—— 法国
新 古典 主义音 乐 的发 展 和各 个时 期 的社会 情况 密 切 相 关 。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的法国掀 起了新古典 主义 音乐创作热 潮 。法 国的一批 作曲家 , 他们秉承着斯 特拉文斯基 的理 念 , 反
束 了其新古典 主义 音 乐风 格 时期 , 转 向 了十 二音 音乐 创 作。
1 9 6 3 ) 、 奥里克 ( G e o r g e s A u r i c ,1 8 9 9—1 9 8 3 ) 在让 ・ 科 克托
为六人 团 ( L e s S i x ) 。他 们不 管别 人 怎么说 , 始 终坚持 以 自我 的方式生存 和战斗。 法 国著名音乐家弗 朗西斯 ・ 普 朗克 ( F r a n c i s P o u l e n c 1 8 9 9
—
义音乐则开始 于他第二 十年 的音乐创 作 , 此后 时间 , 斯特拉文
行 了考察之后 , 我们发现不同的人从不 同的音 乐层面上 , 新古 典主义音乐 的理解是不一样 的。这些不 同层次 的理 解给欧洲 各国的音乐家带来 了不 同的艺术反 响与深远意义 。本论文通 过对 2 O世纪新古典 主义音乐在 欧洲各 国的演 变 , 以获得对该 音乐流派更清 晰的认知 。
最新精选新古典主义音乐3篇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
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叶,成为欧洲文学艺术的主要思潮。
所谓古典主义,就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而得名。
到了18世纪中叶,庞贝城的发掘,德国学者温克尔曼美学思想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的兴趣,古典主义又重新复兴起来,故称新古典主义。
17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现象。
法兰西人作为拉丁民族,是古罗马的继承人。
在政治上罗马帝国始终是法兰西人心目中的光辉的榜样。
“帝国”这个响亮的称号是当时法国统治阶级所心醉神迷的。
他们想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恢复古罗马帝国处在奥古斯都时代的那种宏伟的排场,在文艺上也很想效仿古罗马的风格。
所以说,法国古典主义的原型是拉丁古典主义。
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
为国王及其统治集团服务的艺术,把古代和当时的思想、天主教和世俗的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
它崇尚古典精神,表现出严整、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
他们以希腊、罗马为典范。
套用马克思所提到的一句话来说,法国古典主义就是穿着古罗马的服装,用借来的语言,上演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宗教神权、争取人类理想胜利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
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资产阶级革命家利用这些古代英雄,号召人民大众为真理而献身。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大造资产阶级革命舆论的新古典主义。
当时在西班牙全国掀起了驱逐耶稣会教士的活动,西班牙兴起了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
罗马乐派名词解释
罗马乐派名词解释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以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音乐,又被称为罗马乐派,它融合了古典和浪漫时期的传统,产生了丰富而精致的乐派。
罗马乐派被认为是一种全面发展的音乐形式,从旋律节拍到复杂的联系,都与今日古典联机相似。
它受到从多种音乐艺术形式中产生的音乐空间、音色和曲调的影响。
一般来说,罗马乐派有四大乐派。
第一种是“寂寞的复兴古典主义”,它通常包括旋律上的明晰表达,使用轻柔的和弦来形成方块和技术。
;第二种是“浪漫主义后古典主义”,由更多的旋律和节奏变化以及更丰富的和弦组成,有时会使用复古的技术;第三种是“复古主义后古典主义”,它以复古的速度和旋律结构呈现,以混合主义和雅郎德艺术形式,使用仪式感丰富的复合曲型;最后一种是“抒情复兴古典主义”,它以旧时的古典形式为基础,注重旋律的灵活性,使用短短的句子表达。
总的来说,罗马乐派的影响和应用在今天的古典音乐持续蔓延。
它的空间感、音色和曲调带给了古典音乐新的形式和情感,丰富了古典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
现在,无论是传统的古典曲目还是新的古典作品,都受到罗马乐派的影响,在古典音乐中体现出它的存在。
利用罗马乐派,古典音乐可以超越自身,跨越时间和地域,成为广泛流行的古典音乐艺术。
关于21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与创新
关于21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与创新作者:李弦歌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20期摘要:在当今时代,各种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急速发展,而如今21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也在当今时代占有一定的分量,它总会给处在喧闹城市的人们一丝宁静,安慰与停滞。
同时也推动着世界音乐水平的发展与不断创新。
本文将从当今时代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与创新为主题,来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音乐;特点;创新与发展新古典主义音乐最早在20世纪末开始盛行,它是和后期浪漫主义相对立的一股潮流。
其作曲形式采用清晰的主题和平衡的形式来创作,主张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去寻找更纯粹的音乐,否定后期浪漫主义浮夸,夸张的标题性与主观性。
主张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奥涅格、米洛、普朗克,德国的兴德米特、匈牙得的巴托克、前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等著名作曲家。
一、21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当今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与20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有所不同。
首先,在乐器的使用方面,20世纪时期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大多以大管弦乐器为主,总体的声势比较庞大;而21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多以钢琴为主,或加以小提琴,大提琴,甚至吉他的伴奏。
其次,在具体乐器——钢琴的音色方面也有所不同。
当今时代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中所使用的钢琴的音色相比于以前更厚重,更闷一些,颗粒性更强一些。
再次,在写作手法方面,早期新古典主义音乐在调性与和声上,确立自然音阶为主导,在曲式上主张使用浪漫主义之前的曲式结构,如:赋格,要求复调性的音乐线条。
总的来说早期新古典主义音乐是在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同时,也不断创新发展。
而21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相对于早期形式来说简化了不少,其风格与极简主义音乐有交集,但又不完全相同。
其一,当今新古典主义音乐记谱简明清晰,整首曲子所用的音符并不算得上很多。
其二,其速度较慢,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停顿时间稍长,给人一种宁静的意境与思考的空间。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音乐中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实验性的流派和思潮,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作曲家经历了一段较为稳定的风格发展过程,新的美学观念和音乐思维层出不穷。
从20年代初到50年代,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大的音乐流派之一。
新古典主义在美学思潮上,不但否定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也否定后期浪漫主义及其引伸出来的表现主义那种夸大的幻想和表现。
新古典主义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主张采取“中立”或“艺术至上”的立场;创作应该回到“古典”中去,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那里有音乐的纯粹的美(不混杂诗或绘画等);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代表作曲家:意大利——布索尼;俄—美——斯特拉文斯基;德国——兴德米特;法国——“六人团”;苏联——普罗科菲耶夫。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西方现代音乐的重要人物,在音乐创作风格上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早期的现代主义和俄罗斯风格到中期的新古典主义,再到晚期的序列主义,体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各个主要音乐流派的特征,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音乐的发展。
主要代表作为早期的三部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舞剧《普尔钦奈拉》、《士兵的故事》,歌剧《俄狄普斯王》、《浪子的历程》,管弦乐《诗篇交响曲》、《三乐章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等。
创作特点:1、旋律:音域狭窄,建立在自然音阶上的短小片断或分解和弦的各个音符基础之上。
2、节奏节拍:频繁变换的节拍,不规则的节奏,复节奏,充满活力。
3、和声:复合和弦、高叠和弦,复合调性,不协和音的大量自由运用。
4、配器:新颖、精致、细腻,选择非常规的乐器组合、音区、演奏法。
附:芭蕾舞剧《春之祭》简介第一部分:大地的崇拜1. 引子:舞剧以独奏大管在高音区吹出的一支阴郁的立陶宛民间曲调开场,它那神秘的音响把我们带到了史前时期的一座孤寂的山谷。
欧洲音乐的几个主要的流派
1、古典音乐及主要流派西方音乐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古希腊时期希腊是古代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
音乐除了祭祀太阳神、酒神的仪式外,还常用来表达爱情,歌唱友谊,欢庆典礼等。
在希腊文明鼎盛时期,产生了集音乐、诗歌、舞蹈为一体的宏大的悲剧和喜剧。
当时的雅典圆形剧场可容纳数万观众,著名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是由盲诗人荷马边弹琴边吟唱而即兴创作的。
(2)中世纪时期(大约公元476—1450)中世纪的欧洲,是教会统治的时期,宗教音乐也自然成为这一时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音乐完全为教会服务。
罗马教皇格列高里一世主编的唱经歌集《格列高里圣咏》流传极广,几乎人人会唱。
公元九世纪在这些圣咏旋律之上,添加了另一个声部。
多生音乐丰满、和谐的效果,象征着天国的音乐。
之后又添加至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声部,吸引人们的不再是配有简单曲调的宗教歌词,而是动人的音乐本身。
公元12世纪起,出现了带着乐器云游四方,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的游吟诗人、恋歌诗人以及许多流浪艺人,他们的音乐是由悖于教会旨意甚至亵渎神灵的,去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3)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他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一些音乐家要冲破教会神权的禁锢,用音乐来表现人的感情,尽管音乐仍然被教会利用作为传道工具,但更大程度上在人民中间起到娱乐作用,因而时速音乐发展极为迅速,她的成熟与影响都超过了宗教音乐。
16世纪末。
在宗教剧的基础上,意大利产生了歌剧,主要以神话、英雄业绩及人的喜怒哀乐为题材。
这时期契约脱离声乐而独立存在是音乐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4)巴洛克时期(1600—1750)“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意为歪扭不圆的珍珠。
后被借用专指17、18世纪西方建筑、雕塑中奇异、怪诞的风格。
在艺术上,更多的是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韦尔迪的歌剧《奥菲欧》就是用戏剧性咏叹调表现人物内心痛苦失望的情绪。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新古典主义音乐
3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6业学生,曾欣赏过布索尼改编巴赫《恰空舞曲》的钢琴曲。
在曲目中可以听到属于巴赫或者属于古典时期的熟悉的节奏、旋律,但又会在下一秒切换的毫无踪迹,像是巴赫及古典时期与现代的一种碰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时其作曲方式又与古典不完全相似,作品中出现了很多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和弦、和声、节奏型,更采用了大量的八度、音阶、大跳、琶音等,甚至于力度、音色等方面的诠释也完全不同于古典、巴赫那个时代。
可见虽然本作品承袭古典巴赫时期,但实则并不是完全的照搬,而是融合了现代钢琴技术与演奏方法的新作品。
(三)法国受到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也掀起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热潮。
由诗人让·科克托领导的作曲家——史称法国“六人团”,他们反对浪漫主义,推崇新古典主义,主张减少过多的情感表现,而将精力集中于音乐本身,追求明快简洁的风格。
其中奥涅格早期所写的《弦乐四重奏》和《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后期的《室内协奏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在音乐的观念和结构上都存在很明显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色。
奥涅格共创作出三首弦乐四重奏,其中第一弦乐四重奏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及一把大提琴组成。
本曲的开篇是长时间的不协和音程、和弦,且旋律性不强,整体的戏剧性和冲突性很强,完全没有了之前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旋律线条及赏心悦目。
全曲充斥着紧张不安,小提琴尖锐的声音以及中提琴大提琴与之形成的不和谐,使初听者难以接受。
音乐作为意识形态,反映着此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思想潮流。
虽然有时在乐曲风格上并不与自身的审美相符合,但音乐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层次之美,“存在即合理”,所以听者也要尝试着了解和接受。
(四)德国受到布索尼影响的兴德米特,作为新古典主义在德国的典型代表人物,他吸取了巴洛克音乐中的精华,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
兴德米特在原先和声体系的基础上自行创立了一套新的体系,但他并没有抛弃传统的调式调性及和声曲式,只是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法和方式,将擅长的古典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了一起。
2022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新古典主义音乐
2022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新古典主义音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2022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新古典主义音乐二十世纪时期【简述新古典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是欧洲20世纪上半叶一场重要的音乐艺术运动,影响广泛,许多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都反映出这一艺术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古典主义音乐
(1)概述
从20代初到50年代,新古典主义是影响面最大的一种音乐流派。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第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舞剧《浦契涅拉》是新古典主义作为音乐运动真正的开始。
新古典主义在美学思潮上,不但否定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也否定后期浪漫主义及其引伸出来的表现主义那种夸大的幻想和表现。
在形式结构方面,新古典主义提倡复调音乐,并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如早期的组曲、大协奏曲、赋格等;此外,还以七个音的自然音阶为基础,节奏匀称、配器清晰。
虽然这些特征都是古典主义早期或巴洛克时期所具备的,但新古典主义的作曲家还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现代作曲技法,如复杂的和声多调性、复节奏、复拍子等,同时会出现20世纪音乐特有的尖锐、新颖且不协和的音响效果。
新古典主义的作曲家除了斯特拉文斯基,主要还有欣德米特、萨蒂以及六人团的奥涅格、米约等。
(2)斯特拉文斯基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
他于1927年在英国《音乐杂志》上发表短文,宣告向新古典主义的转变;1942年的论著《音乐诗学》,更是集中地阐释了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的新古典主义时中,创作了大量戏剧音乐、首管弦乐队作品、合唱、独唱声乐作品、室内乐与乐器作品。
此时,斯特拉文斯基已经形成自己的美学观,在音乐创作中更倾向于强调形式结构的平衡。
在俄罗斯时期对当代和声以及节奏创新的基础上,大胆地开拓、创新,使固有的传统创作模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从舞剧《浦契涅拉》起,斯特拉文斯基进入了他的新古典主义时期,这部作品是根据佩尔戈莱西尚未发表的手稿而作的,他这时期的创作强调形式结构的平衡胜于个人情感的表现。
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音乐,采用了巴洛克大协奏曲的体裁,织体明晰,音响清晰,是典型的18世纪风格。
但在写作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手法,如乐句扩充或缩短使旋律与节奏形成不规整的关系,以及添加内声部来产生不协和音响等等,使古老的创作体裁,在独具匠心的构思下充满了新意。
《管乐八重奏》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风格成熟的标志,体现出他对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音乐体裁形式的继承以及自己鲜明的音乐个性。
他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品还包括《诗篇交响曲》、《钢琴与管乐协奏曲》和歌剧《浪子的生涯》等。
(3)欣德米特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欣德米特的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新古典主义倾向。
他反对感情夸张冲动的晚期浪漫主义,试图将巴赫或更古时代的音乐特点融于现代的风格之中。
他首先在练习曲性质的《钢琴音乐》(1927年)等作品中系统地发
展一种新的复调技术和新的巴洛克风格。
他虽然背离了传统的大、小调,却又不趋向于无调性与十二音体系,而是系统地发展了一套合乎逻辑的新对位法。
30年代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协和程度不太强的线性对位和系统的调性组织。
他认为调性是一种自然力量,就像重力一样。
他使用任何一些音的组合,无论怎么不协和,总是在结束时回到简单与和谐上来。
与以不协和为特征的勋伯格不同,音调的协和是欣德米特的审美标准,不协和音调的使用只是为了特殊效果。
欣德米特1942年写的《调性游戏》是他最成功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用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相似的形式,用自由抒情的舞曲形式的间奏曲来连接,并加有前奏和后奏。
这部作品还采用了大量高深复杂的技巧,可谓集现代复调技术之大成,被誉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4)萨蒂、六人团
在法国,以萨蒂和“六人团”为代表的作曲家,延续了从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等作品中的新古典主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新古典主义的潮流中。
萨蒂的在创作中追求朴实、简单、自然。
他的音乐思想影响了法国一代音乐家,在他的领导下,法国音乐离开了印象主义,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新风格。
萨蒂早期创作的《官僚小奏鸣曲》、《萨拉班德舞曲》等作品是他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而六人团的作曲家中奥涅格、米约的作品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新古典主义特征。
奥涅格自始至终没有割断与浪漫主义的联系。
他从不遵循任何美学原则。
也不追求风格的纯粹性,很难归属于哪一流派。
他吸收了加世纪常用的音乐语汇——平行和弦和四度叠置,他创作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结构、和声、旋法等手法比较接近一般听众的审美口味。
米约的创作不但具有古典气质,还善于博采众长,以复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都有着大胆的创新,其晚期的创作与法国古典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古典主义的产生也有其必然性,作曲家们在经历了晚期浪漫主义的宏大、辉煌之后,已经感到厌倦;而漂浮不定、精美的印象主义也颇让人感到不和适宜。
于是,人们更希望创作出朴实无华、简单的音乐作品。
作曲家在古典、甚至巴洛克体裁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现代的技法相结合,丰富了创作的手法、拓展了创作思维,使20世纪的音乐更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