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讨论脑干梗塞合并肺部感染

合集下载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疑难护理病例讨论记录时间:2019-02-06责任护士:XXX主查房人:XXX查房患者姓名:XXX ID号:XXX诊断:1.脑干梗塞(桥脑、延髓),持续植物状态2.吸入性肺炎(多重耐药细菌+真菌),气管造口状态3.高血压病(3级)4.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简要病情:患者男性,81岁。

于2018年1月30日在家突发头晕、四肢无力、麻木、眩晕、二便失禁、失语、吞咽-咳嗽障碍,此后进展到意识障碍,昏迷。

在ICU抢救,插管上呼吸机一个月,但仍然意识障碍,全身仅左眼能睁闭,其余部位均不能活动,四肢瘫。

因多次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反复发热,治疗过程中出现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入我院以后,曾经出现高热、心衰、呼衰。

2018年9月12日前后患者开始出现全身散在多发水疱,考虑糖尿病性大疱。

约10天以后发现由骶尾部大疱引起的皮肤破溃出现感染,皮肤坏死。

9月25日开始给予局部每天换药处理,但感染坏死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于10月8日烧三科会诊诊断为“III期褥疮”。

遂给予行局部清创,负压吸引,但创面仍持续扩大。

与烧三科协商,调整治疗方式,停止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改成每日碘伏换药处理。

2019年1月20日开始出现肾功能不全与高钾血症,BUN14.0mmol/L,Cr 227.1umol/L,K+ 7.20mmol/L,并伴有交界区心律,心率过缓,于2019年1月27日行床旁血液透析治疗,将血钾降至5.0mmol/L以下,尿素氮16.63mmol/L、肌酐194umol/L,心率恢复至正常。

目前病情平稳。

主要治疗措施:每日输入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凯时、血栓通等药物,其他治疗:舒普深+利奈唑胺等抗感染治疗,XXX化痰治疗。

当前护理问题:1.电解质紊乱:与高钾、低钠有关。

2.体温过高:与患者肺部感染及骶尾部褥疮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骶尾部褥疮有关。

5.体液过多:与肾功能不全有关。

一例肺部感染病人的病例讨论文档

一例肺部感染病人的病例讨论文档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焦虑情绪
人清工理气 呼道吸1的道2管无-理效1有5与哪肺些:部注感意查染事所项到致? 痰G液-增杆多、菌人工,气道呈有关散在排列++
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为污染物,使用中冷凝水集液瓶应置于管路最低位置,应及时清除。
11-30: 11-30:
白白+蛋蛋白白真↓↓、、菌钙钙↓↓涂片检查(涂片):未找到真菌孢子及菌丝.
12-16 :超敏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10^9/L↓、
+ 肝功能电解质检验(住院)(血): 11-30: 白蛋白↓、钙↓ 12-06 :钾↓ 12-10 :尿素↑、钙↓、肌酐↓、钾、钠、 12-11 :钾↓ 12-13 :白蛋白↓、钠↓
12-18:白蛋白↓ 、钙↓
+ 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血):肌红蛋白↑、氨基末端B型利钠 肽前体↑。
+ 既往史:平素身体一般,既往多次住院,在我院明确诊断 “心房纤维性颤动(快速型 持续性)、脑萎缩 、脑供血 不足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肺气肿、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病史,平素长期口服“ 奥氮平片 5mg,口服,1/晚” 改善精神症状;否认“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栓塞” 等其它肺部疾病史,否认“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 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 “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史,否认外伤史,否 认输血史,未发现“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等药 物及“海鲜类”等食物过敏史。
一例肺部感染病人的病例讨论文档
+ 床号:27 + 姓名:王黎影 + 性别:女 + 年龄:89岁 + 转入诊断:肺部感染
-27 入院。
+ 现病史:患者诉缘于 年11月25日不慎摔倒致右髋部疼 痛伴活动受限,当时不伴昏迷、头痛、腹痛及胸痛等,当 即由患者家属扶到床上卧床休息,未到当地医院求治及治 疗,卧床休息后一直诉右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为求治疗 来我院急诊科,急诊给予行X线检查提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急诊遂以:“1、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收入院,患者一般情 况稍差,平素生活不能自理,仅能在家缓慢行走,手术前 精神、食欲及睡眠尚可,受伤后精神稍差,食欲及睡眠尚 可,大小便正常。

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回顾近5年有关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年龄、意识障碍、吸烟、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与肺部感染的关系,同时对肺部感染的致病菌特点、防治原则、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在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Abstract] Review nearly 5 year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and the patient’s age,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smoking,underlying diseases,invasive operation,the preventive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lmonary infection,whil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lung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inciples,bronchoalveolar lavag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summarized.[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Stroke;Risk factors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肺部感染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喘、痰多、呼吸困难等,不僅可使脑梗死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支出增加,甚至能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对近几年相关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1 感染率脑梗死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等原因,容易并发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2022年10月15日。

地点,XX医院。

主持人,XX医生。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60岁,入院主诉咳嗽、发热、气促2周。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其他明显疾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8.5℃,呼吸频率20次/分,心率90次/分,血压140/90mmHg。

肺部听诊,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右肺底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讨论内容:
1.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我们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肺炎。

但是,由于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存在胸膜摩擦音,
是否存在其他病因需要进一步排查。

2. 实验室检查,患者入院时进行了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痰培养等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培养和痰培养均未发现明显的病原体。

针对这些结果,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他可能的病因。

3. 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了胸部CT检查,发现右下肺多发斑片状浸润影,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需要考虑真菌性肺炎的可能性。

4. 诊断确认,鉴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最终确诊为真菌性肺炎。

患者开始接受抗真菌治疗,症状有所缓解。

结论:
通过本例的讨论,我们发现在临床实践中,肺部感染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容易。

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引言在重症监护室(ICU)里,患者往往病情较重,需要经过综合治疗才能康复。

然而,重症监护室患者常常伴随着肺部感染的发生,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为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免疫力下降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严重,常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例如机械通气、血透等。

这些治疗措施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引发肺部感染。

导尿管、中心静脉等医疗器械的使用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中,许多患者需要安装导尿管、中心静脉等医疗器械,这些器械的使用不仅会增加感染风险,而且如果不及时更换或清洁,也容易导致细菌定植和繁殖,从而引发肺部感染。

患者长时间卧床不起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不起,这样容易引发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气道受阻等问题。

一旦细菌滋生在这些分泌物上,就会引发肺部感染。

饮食营养不良重症监护室患者常常食欲不佳,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系统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

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感染预防措施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免疫系统较弱,因此必须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例如:•检查医疗器械是否清洁消毒•定期更换导管等医疗器械•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注意手卫生•严格控制重症监护室的访客,尽可能减少外界病原体的传染加强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做到:•定时转换体位,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清洁口腔、鼻腔、喉咙等部位,避免细菌存留•给患者进行合理的气管异物抽吸等治疗•配合医生,定期评估患者呼吸道症状及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以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搭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剂•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定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饮食计划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护理人员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1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

1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

疑难病例讨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护理讨论日期:2014年1月20日时间16:00地点:神经内科示教室主题: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目的:1、通过查房复习相关内容,要求大家掌握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2、脑梗死相关理论知识,促进业务知识的熟练。

3、讨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要点主持人:护士长彭鲜艳记录人:张慧元(一)责任护士杨亚报告病例患者文书珍,男,80岁,因认知功能下降、意识障碍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十余年,有3次“脑梗死”病史,曾有左眼外伤致失明。

查体:BP130/90mmHg,神志嗜睡,右侧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双上肢有自发动作,四肢肌张力高,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下肢不肿,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

患者1月10日 14:40许进食肉饼后突起喉中痰鸣,呼吸困难,全身发绀,大汗,无呕吐、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查:BP180/110mmHg,心率150次/分,全身皮肤发绀,立即予以侧卧位,拍背,呋塞米、西地兰静推减慢心率,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心肌酶学等,后患者吐出部分中餐进食食物后,全身发绀较前有所好转,心率逐渐减慢至120次/分,多参数监护示氧饱和度96%,患者神志清楚。

辅助检查:肥达氏试验、流出抗体阴性;免疫组正常;PPD-IgG,阴性,PPD-IgM,阴性;血沉:20.00mm;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丙肝抗体定量、梅毒抗体定量(初筛)、人免疫缺陷病毒(初筛)阴性;头部CT提示:1、双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腔梗,脑萎缩、脑白质变性;肺部CT提示:肺部感染、左室增大,肺淤血,少量胸腔积液。

脑钠肽升高。

头颅MRI:双侧侧脑室旁、双侧放射冠区、双侧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考虑陈旧性腔隙性梗塞灶并周围胶质增生;双侧侧脑室旁、双侧放射冠区、双侧半卵圆中心及双侧额顶叶白质异常信号,考虑多发缺血灶;脑萎缩。

腹部彩超:肝实质光点稍多,余未见异常。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0 引言急性脑梗死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1]发病急,病情重,脑梗死后合并肺部感染是脑梗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整体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性期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1 临床资料2017年1月-6月我科共收治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52-77岁之间,其中22例住院期间合并肺部感染。

诊断标准:全部患者经脑CT或MRI 确诊。

其中大面积脑梗死3例,脑栓塞3例,脑干梗死6例,基底节区脑梗死18例,腔隙性脑梗死13例,多发性腔梗10例。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6例,冠心病史9例,脑卒中病史8例。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收入院15例,其中嗜睡7例,浅昏迷至重度昏迷3例,另有5例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住院1~3d渐至嗜睡昏迷;以头痛,眩晕,呕吐,肢体麻木,视物重影为首发症状23例;失语6例,9例以言语不清,肢体乏力起病。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肢体活动障碍,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2 护理方法2.1 心理护理急性脑梗死起病急,患者和家属都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患者发生偏瘫后会出现急躁、悲观情绪,突然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往往有焦虑心理。

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病程、时间及预后,让家属与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向患者说明起病1周内是疾病关键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2 呼吸道护理低流量持续吸氧可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

清醒者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昏迷患者给予吸痰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要做到及时,定时,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痰的颜色,量及性质,经常肺部听诊,尽早发现肺部感染,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

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肺部感染的特征及其对病死率的影响

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肺部感染的特征及其对病死率的影响

确诊后 均予 常 规 的吸氧 、 抗感 染 , 增加营养 , 如输
用脂肪乳 , 白蛋 白、 浆等对 症治 疗 。脑 出血或脑 梗死分别 或 血 给予相应的治疗 。4 6例 患者 中有 气管 切开 1 , 管插管 5 4例 气
例, 呼吸机辅 助呼吸 4例。
效率 。
2 结
4 6例患者均为 20 0 3年 1 至 2 0 月 0 7年 1月在
由于脑血管病 的发病率 呈逐渐上 升趋 势 , 老年重 症脑血管 4例有胸腔 积液 , 2例有腹水 。
意外 明显增多 。患者长期 住院及各种 因素影响 , 肺部感染 成为 12 方法 .
老年重症脑血管病 最常见的并 发症之一 , 导致患者 死亡 的重 是 要原 因。回顾 老年重 症脑血 管病并 肺部感 染 的 4 6例 患者 , 探 讨其临床特点及其对病 死率 的影 响 , 高临床早 期诊断及 治疗 提
3 潘映辐 . 临床诱 发电位 学 [ ] 北 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 9 .5 J. 人 1 8 3 0— 9
31 5
4 胡
湘. 前庭 系统 性眩 晕患者 的脑 干听觉诱 发 电位 探讨 [ ] 临床 J.
脑 电 图学 杂 志 ,0 0 9 3 :5 2 0 , ( ) 1 0—12 5
BE A P能客观地反映外周 听觉 通路及 脑干 的功能 状态” 。
内 耳 型 异 常者 主要 是 I、 V波 P L延 长 , 考 虑 是 前 庭 周 围性 眩 应
参 考
1 71 0


晕, 常见于 内耳或中耳病变 波及 到内耳 , 前庭 神经 或 听神经病 变 , 因可为局部或全身疾病 引起 。脑干型异常 者主要表 现为 病
老年重症脑血管病并肺部感染 的特征及其对 病死率的影 响

脑梗塞并发肺部感染ICU治疗46例报告

脑梗塞并发肺部感染ICU治疗46例报告

肺部感染是脑梗塞的常见并发症。若老年人发生脑梗塞 并发肺部感染,易造 成病情急 、重 ,给治疗带来 困难。我科 2 0 年至今治疗的4 例脑梗塞 并发肺部感染 的患者,预后较 07 6
好 ,现 将经 验 报 告 如 下 。
给 予 双 水 平 气 道 正 压 呼 吸机 ( iA )经 口鼻 面 罩 正 压 通 气 B PP 治疗 ,必 要 时 行气 管插 管 。使 外 周 SO>9 % a, O。
盐 水 2 0 l f 庆 大霉 素 l × 14 ) 每 次 1— 2 m , 反复 注 5m ̄入 l 6 0U 0 0l 吸 ,直至分泌物抽吸干净,最 后向病变肺段直接注入庆大霉 素 8 0 U ,拔 出镜 身 。平 均 每 周 1 2 。 本 组 中 治疗 1 ×14 后 — 次 次 者 1例 ,2 者 3 , 3 者 i 。监 测 血 氧 , 出现 呼 吸 衰竭 者 9 次 例 次 例
生 导 报 , 2 0 , 1 :5 . 0 4 4 0
肺 部 感 染 ,可 有 效 改善 患者 预 后 。
参考 文献
[] 刘 吕起 . 呼 吸疾 病 治疗 学 [] 天津 :天 津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2 0 : 9 . 1 M. 0 0 5 [] 彭 美 娟 . 1例 脑 梗 塞 并 肺 部 感 染 致 气 道 阻塞 的抢 救 护 理 [] 国际 医 药 卫 2 6 J.
3 讨 论
肺部 感染 是 急性 脑血 管病 的常见 并发 症 ,分析 主要 原 因,
/L 。③有 咳嗽 ,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④x 线胸片或胸部c 示 T 炎症性改变 。⑤痰培养获得致病菌。
12 治疗 方 法 .
是 患者绝大多数有意识障碍和 昏迷 ,致吞 咽和咳嗽反射消 失,排痰功能低下 ,痰液及分泌物滞 留气 管内,造成支气管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是探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方法:我院收治的95例脑出血患者早期病情监护观察,对并发肺部感染21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结果:21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及时、准确、有预见性、有针对性、有目的观察和护理,早期采取正确的翻身拍背,及时有效吸痰并抬高床头15-30度,同时注意营养,预防感染等护理和心理健康指导,是脑出血患者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护理绝大部分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偏瘫。

由于长期卧床,易并发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加重患者的病情,也是脑出血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诱因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因此,做好脑出血患者的精心护理,是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笔者回顾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5例脑出血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的31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本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42~80岁;昏迷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18例;吞咽困难并发肺部感染者4例,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者9例。

所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痰多、痰液粘稠或脓性痰、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都增高,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肺部X线,胸CT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片状实变阴影。

2.护理2.1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可明显减少咽部细菌繁殖,对吸入性肺炎有预防作用,患者应每日两次口腔清洁,根据pH值选用清洁液,我们常选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含漱液。

2.2饮食护理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肺部感染。

对昏迷患者不能进食者48h后开始鼻饲,保证患者营养需要,每4h一次,每次200ml,随着患者病情稳定,鼻饲量逐渐增加。

危重病例交流讨论发言稿

危重病例交流讨论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危重病例交流讨论会,在此,我非常感谢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下面,我将结合近期工作中遇到的危重病例,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首先,我想简要介绍一下我所遇到的这个危重病例。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促1个月,加重1周”入院。

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1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呼吸急促,口唇发绀。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

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炎症,部分肺泡实变。

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

在病例讨论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病例特点及诊断1. 病例特点:患者老年,病程长,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加重1周。

查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

影像学检查:双肺弥漫性炎症,部分肺泡实变。

2.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重症肺炎。

二、治疗经过1.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2. 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病情危重,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减轻炎症反应。

3.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等治疗。

4.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

5. 监测病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三、病例分析1. 病例诊断:重症肺炎的诊断依据充分,但需排除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

2.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合理,但需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3. 病例难点:患者老年,病程长,病情危重,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四、讨论1. 针对该病例,各位专家有何看法?2. 如何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愈率?3. 在治疗过程中,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 对于类似病例,我们应如何提高诊疗水平?五、总结通过本次病例讨论,我们不仅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诊疗水平。

脑干梗死患者疑难病例讨论

脑干梗死患者疑难病例讨论
脑干梗死患者疑难病例讨论
病情介绍
• 男 67岁,于2017年11月入院,主诉头晕伴行走不稳4天。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 持续时间长,伴行走不稳感,发作与体位、头位改变无明显关系,闭目可好转。无头痛,无 发作性神志不清,无面色苍白,无视物成双,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就诊我院,门诊查脑: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灶、脑萎缩。门诊拟“头晕待查:后循环缺血?”收住入院。发病以来, 精神欠佳,睡眠、食欲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尿酸
总胆固醇葡萄糖 谷丙转氨谷草转氨磷


正常值 3.4-30.2 35-54 3-7.5 44-97 150-430 3.65.17
3.89- 5-64 6.11
5-50
0.811.65
11-03 5.3
27.8↓ 12.96↑ 241.3↑ 461.5↑ 5.49↑ 14.7↑
11-08 2.8↓
• 脑干梗塞最常见于脑桥,主要病理改变是脑软化,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常有高血压动脉 硬化或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史。脑干梗塞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偏瘫或四肢瘫,吞咽及 发音困难,高热,意识障碍(昏迷、缄默症等)。由于受累血管不同引起不同部位的梗 死,表现各种交叉性瘫痪。治疗重在维持生命体征和预防并发症,包括溶栓治疗、抗血 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治疗、神经病保护剂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中医治疗 等。
• 糖尿病患者"三宜"健康食谱:
• 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 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
• 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且豆油含不饱和脂肪酸, 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 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如能长期服用一些蜂 胶,则降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会更好。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文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文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文病例背景患者,男性,60岁,因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入院。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但无其他明显病史。

入院后,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发现其肺部有明显的炎症表现,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偏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提示可能为感染性疾病。

诊断与治疗经过进一步检查,患者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即COVID-19。

患者被隔离治疗,并接受了抗病毒治疗、氧疗等支持治疗。

但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和血液透析等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多次心跳骤停的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等紧急处理。

患者的病情非常危重,需要全力抢救。

讨论这个病例是一例非常严重的COVID-19患者,其病情的恶化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出现,提示了COVID-19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多次心跳骤停的情况,这也是COVID-19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机械通气、血液透析、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等紧急处理。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以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COVID-19患者,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支持治疗等,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结论COVID-19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后果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于疑难危重病例,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机械通气、血液透析、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等紧急处理,同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以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COVID-19患者,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

预防措施
1
2
3
药物预防
物理预防
基本预防
基本预防
严禁患肢行静脉穿刺 以免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手术操作轻巧 避免损伤血管内膜 规范使用止血带 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而增加血液粘度 术后抬高患肢 促进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 术后充分引流 减少局部压迫 健康教育 尽早功能锻炼 早期下床 深呼吸咳嗽 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 控制血糖血脂
,1.
2.
3.
4.
5
入院后完善诊断
诊 断
帕金森氏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PCI术后
帕金森氏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动脉多发狭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PCI术后
帕金森氏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性痴呆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肺部感染
脑梗塞后遗症
,1.
2.
3.
住院期间检查─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胸部CT
颅内多发腔梗;老年性脑萎缩;脑白质变性;
右肺颞叶、两侧枕叶软化灶; 右肺上叶结节;
帕金森氏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PCI术后
颈动脉多发狭窄
锁骨下动脉闭塞(左侧)
讨论 四
如何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一、体位引流
护士将患者床头摇高 30°~50°,床头垫软枕,且半卧位与卧位经常变换,检查皮肤受压情况,这样不仅可预防褥疮发生,而且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
二、翻身拍背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久病体弱 ,咳嗽无力 ,护士应每 2~3小时翻身 1次 ,拍背3~4次 /h。翻身时避免推、拉 ,防止皮肤擦伤 ,必要时在骨隆突处垫软枕。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研究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并发症的出现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方案。

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98例脑梗死患者,其中18例并发肺部感染,重点对患者的年龄、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以及患者营养状态与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病原菌的特点。

结果:通过对所选的19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其中18例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为9.09%;在各种感染中,肺部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共分离出6株病原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占27.78%;4株克雷伯菌属,占22.22%;3株大肠埃希菌,占16.67%;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11%;2株表皮葡萄球菌,占11.11%;2株鲍氏不动杆菌,占11.11%;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56%;预防性至少应用两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比单一使用一种抗菌药物或者未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自身营养情况,通过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的几率。

标签:脑梗死;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护理措施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情进展迅速,具有很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同时因患者长期卧床、病程迁延、肢体活动受限,更容易引起并发症。

因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发射、咽反射障碍,肺部感染是早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死亡[1]。

本院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8例脑梗死患者,对其中出现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98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10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定的诊断标准,同时进行头颅MRI或者CT检查得到确诊。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疑难病例讨论
药物治疗
分享药物治疗的经验,包括抗生素选择、剂量调 整和给药途径等。
非药物治疗
介绍非药物治疗的经验,如机械通气、吸痰护理 和康复训练等。
并发症处理
讨论如何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 衰竭、心脏疾病等。
对未来治疗的展望
新药研发
关注新药研发的进展,探讨未来可能用于脑梗合并肺部感染治疗 的新药物。
2天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给予抗血 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治疗,症状无改善,1天前症状加重。 • 查体:体温37.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90mmHg。神志 清楚,言语不清,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病理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 少量干湿啰音。 • 辅助检查:颅脑MRI示右侧颞叶、额叶脑梗;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血常 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痰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
治疗难度
治疗方案冲突
脑梗和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案存在 冲突,如抗凝治疗与抗感染治疗 之间的平衡问题。
药物选择困难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时,药物选择 需兼顾脑部和肺部情况,可能存 在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 险。
并发症处理复杂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能出现 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疾病、电解 质紊乱等,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个体化治疗
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提倡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多方面的协 同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疑难病 例讨论
• 病例介绍 • 脑梗诊断与治疗 • 肺部感染诊断与治疗 • 脑梗合并肺部感染的疑难问题 • 病例讨论与总结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桥 4%
延髓 3% 中脑 1%
脑干梗塞的临床表现
21

呕吐
吞咽困难
眩晕
严重者出现昏迷、四肢瘫痪
复视
典型的体征—交叉性瘫痪 • 病变同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 • 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和偏身感觉障碍
构音障碍 共济失调
辅助检查
超早期 1~6小时内
急性期 1~2周
MRI
• 对脑梗死灶发现早、敏感性高 • 对小脑和脑干的梗死灶十分敏感
查体:
T36.6℃,P78次/分,R19 次/分,BP147/85mmHg 神志清楚,D=2.5mm,光 反射存在 右眼球歪斜 左侧肢体僵硬感 余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5
CT示:
左侧额颞部软化灶
磁共振示:
左侧额颞部蛛网膜囊肿 双侧放射冠区腔梗
治疗:
改善循环、营养神经 等对症支持治疗,择 期手术
6
行左侧额颞部蛛网膜囊肿切除术
辅助检查
12
术前
术后第一天
辅助检查
13
误吸
(2天)
(6天)
(3周)
辅助检查
14
目前情况
15
• 神志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0mm,光反射减弱,无发热 • 痰:较前减少、变稀 • 饮食:鼻饲流食 • 大小便:正常 • 肢体:四肢肌力1级,肌张力较高 • 评分:自理评分0分,坠床评分10分,压疮评分:13分 • 治疗:行抗炎、抗凝、扩管、营养脑神经,间断肺部灌洗等治疗
评定: 正常:1级,5秒之内 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 异常:3~5级
16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ing
脑梗塞
17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 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脑干的位置
18
脑干位于颅后窝内,是脊髓向颅腔内延伸的部分
脑干梗塞
脑梗塞
20
脑干梗塞
其他 78%
脑干 22%
轻中度 92%
重度 8%
10
转回病房
神志昏迷,双侧瞳孔2mm,光反应减弱。 已行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和尿管各一根,各管道均固定通畅, 间断行肺部灌洗
辅助检查
项目 痰涂片
CT 彩超

11
时间
结果 见少量革兰阳性球菌 颅脑术后改变,脑干梗塞 肺部感染加重 脑干梗塞较前吸收,双肺感染较前进展,胸腔少量积液 双上肢及右下肢多处静脉炎 见少量革兰阳性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 家属表示刚刚进食稀饭,速度快 • 立即吸痰,自口鼻腔吸出少量食
物,行气管插管和胃肠减压 • 口唇逐渐转红润,出汗减少
转ICU监护
8
复查CT:
术后改变,未见新鲜出血灶 双肺下叶坠积性炎症首先考虑
治疗:
抗感染、脱水、脑保护、祛痰 纤支镜肺灌洗
行气管切开:
神志仍差,咳嗽乏力
9
复查CT:
颅脑术后改变,双侧放射冠区腔梗 脑干梗复期 2周~6个月
后遗症期 6个月以后
CT
• 脑梗死最常用的检查 • 60%梗死发病后24h无密度变化 • 对超早期和小的梗死灶不敏感 • 脑干和小脑梗死更难检出
治疗要点
23
血管扩张剂

1

调整血压 2
3 高压氧舱

治 早期溶栓 4 疗
5
7
抗凝治疗 8
6 抗血小板聚集
防止脑水肿
脑保护
恢复期治疗
预防再次发生
30
立即通知医生 通知家属
误吸的预防
选用适宜的食物
温度适宜,逐渐过度
选择正确的方法
• 根据病情选择 • 监测胃内残余量 • 第一次喂食 • 病人注意力集中 • 逐渐过渡 • 有咳嗽或呕吐时 • 进食后勿给予吸痰
31
1
采取正确的体位
•前后抬高床头
2
•头正中稍前屈,向健侧倾斜30°
•偏瘫病人由健侧喂食
3
做好口腔护理
4
•进食后用温开水漱口
•定期检查口鼻腔情况
5
重视高危人群
加强误吸危害的宣教
备吸痰装置
误吸高危因素表
危险因素
1分
意识状态(GLS)
>12
年龄
<60
2分 9-12 60-75
32
3分 <9 >75
洼田饮水试验
Ⅰ-Ⅱ级
Ⅲ级
Ⅳ-Ⅴ级或SPO2下降>2%
人工气道 胃残留量 呕吐
进食后伴随症状 分值: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康复治疗和护理
24
问题讨论 Problem Discussion
问题讨论
25
问题 1
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
误吸的定义
误吸指异物经声门进入呼吸道
食物
26
胃内容物
鼻咽分泌物
误吸
唾液
细菌
有毒物质
是造成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且常被其他疾病掩盖。
误吸发生的概率
全麻病人误吸发生的概率:
术后送ICU监护 行止血、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及预防癫痫等对症支持治疗
术后第一天
7
转回病房:
神志清楚,D=2.5mm,光反射存在 头部置有侧脑室引流管一根 引流出血性液体少许 伤口敷料干燥无渗出
复查CT:
颅脑术后改变
术后第二天
突发误吸?转ICU
• 00:40pm突发昏迷,鼾声呼吸 口唇苍白,四肢湿冷,大汗
无 <100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100-200
>200
偶尔
频繁
每项1分:1.咳嗽2.啸鸣音3.声音嘶哑4.流涎5.口中 有残存食物6.紫绀7.恶心
≥2分为误吸高危患者
洼田饮水试验
33
检查方法: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 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危重病人讨论
脑干梗塞合并肺部感染
2
目录
1 病史汇报 2 知识链接 3 问题讨论
3
病史汇报 Knowledge Linking
基本资料
4
患 者: 管床医生: 管床护士: 入院时间: 入院诊断:左侧额颞部蛛网膜囊肿
入院情况 主诉
反复头晕4年,再发7天
既往史:
血糖偏高 20年前头部有外伤史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 过敏史
29
Mendelson综合症:
发生在误吸后2~4小时,少量 高酸性胃液(pH<2.5)引起的 急性吸入性肺水肿,呈现急性 哮喘样发作,明显发绀,甚至造 成死亡者的临床综合症。
误吸的应急处理
发生误吸 取右侧或俯卧位,头低足高,保持呼吸通畅
扣拍背部,配合负压吸引 实施相应抢救,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
密切观察 做好记录
4%~26.8%
27
平均死亡率
5%
全麻手术气管插管病人 数据来源:《现代麻醉学》
误吸的危险因素
28
神经外科重症和术后患者是误吸的高危人群 发生误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误吸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 剧烈呛咳 • 气道梗阻 • 肺部感染 • 急性左心衰 急性呼吸衰竭 • Mendelson综合症 • 窒息、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