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日记》阅读答案
游黄山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黄山文言文阅读答案游黄山文言文阅读答案黄山上的主峰莲花峰是最高的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游黄山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参考!登莲花峰明/徐霞客初五日,平明①,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②。
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③幽然。
别澄源④,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
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⑤莲花峰。
既陟⑥而磴绝⑦,疑而复下。
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玻侧度石隙。
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⑧,中空如室。
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
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
徘徊欲开,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
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
其巅廓然开阔舒朗,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
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
(选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注释】①平明:天亮时。
②岈(xiā)然:山谷深邃的样子。
③坞:四面高、中间低的谷地。
④澄源:一个和尚。
⑤跻:登,升。
⑥陟(zhì):登上。
⑦磴绝:石级没有了。
⑧鼎峙:形容巨石凑集,直立对峙。
题目10.翻译加点词语。
(2分)(1) 凡再降升: (2) 叠级直上:(3) 结茅于此者: (4) 独出诸峰上:11.下列加点虚词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A.一坞幽然(形容词后缀,……样子)B.向莲花峰而趋(表递进)C.僧取梯以度(相当于“而”,表顺承)D.盖是峰居(表原因,大概)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1) 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
译文:(2)其巅廓然开阔舒朗,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
译文:13.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记叙的?(2分)14.作者突出了莲花峰的哪些特点?(3分)15.“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
”写人的观景感受有什么好处?(2分)答案10.(1)第二次(2)石阶(3)建造茅草房(4)各、众11.B(表修饰,相当于“地”)12.(1) 但是路很陡几乎上不去,正怀疑要往下走。
《游黄山》阅读答案
《游黄山》阅读答案本文是关于的,仅供大家参考!黄山是我国五岳之中最险峻的山。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游黄山》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游黄山人们都说:“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
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____,山峰似的_____,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_____,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
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
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在它缥缈,妙在它恍惚,妙在它给人留以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
这真是“②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难怪从黄山回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的确是名不虚传啊!”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云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得像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四年级下半年度期末复习——游记阅读理解(含答案)
四年级下半年度期末复习——游记阅读理解(含答案)四年级下半年度期末复习——游记阅读理解(含答案)第一篇:黄山游记阅读理解题目1. 作者为什么说黄山的松树“奇”呢?2. 在黄山,作者都看到了哪些著名的景点?3. 作者在游览黄山时,天气如何?4.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云海、霞光。
阅读理解答案1. 作者认为黄山的松树“奇”是因为它们长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而且形状千姿百态。
2. 作者在黄山看到了云海、霞光、日出、奇松、怪石等著名的景点。
3. 在游览黄山时,作者遇到了多云和下雨的天气。
4. 云海指的是云雾弥漫在山间,形成一片浩渺的海洋;霞光指的是太阳升起或落下时,天空呈现出的美丽光彩。
第二篇:九寨沟游记阅读理解题目1. 九寨沟有什么样的瀑布?2. 作者为什么说九寨沟的景色“美得令人陶醉”?3. 在九寨沟,作者都去了哪些景点?4.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五花海、镜海。
阅读理解答案1. 九寨沟的瀑布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2. 作者认为九寨沟的景色美得令人陶醉,因为那里的湖泊、瀑布、彩林、雪峰等景色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3. 在九寨沟,作者去了瀑布、五花海、镜海等景点。
4. 五花海是指因为湖水含有多种矿物质,使得湖水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镜海则是指湖水清澈见底,如同镜面一般,反射出周围的景色。
第三篇:鼓浪屿游记阅读理解题目1. 鼓浪屿有什么样的特色?2. 作者为什么喜欢鼓浪屿?3. 在鼓浪屿,作者都去了哪些景点?4.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钢琴之岛、天然的海峡。
阅读理解答案1. 鼓浪屿的特色在于它的欧式建筑、小巷、沙滩和音乐文化。
2. 作者喜欢鼓浪屿是因为那里环境优美,充满浪漫气息,还有许多美食。
3. 在鼓浪屿,作者去了钢琴博物馆、菽庄花园、天然的海峡等景点。
4. 钢琴之岛是指鼓浪屿上有许多钢琴,是音乐爱好者的天堂;天然的海峡则是指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海域,自然形成的海峡风光美丽。
希望这份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四年级下半学期的期末考试。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三峡》与《游黄山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三峡》与《游黄山记》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
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赢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虽.兜笼不能容/虽.乘奔御风B.公步行良.苦/良.多趣味C.引.五六壮佼者来/属引.凄异D.路绝.矣/沿溯阻绝.(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至/晴初/霜旦B.遂/浴/黄山之汤泉C.自/三峡/七百里中D.从/此山/径仄险(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4)甲乙两文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答案】(1)C(2)D(3)①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②开始时还想勉强撑着自己走,等到十分疲惫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
(4)《三峡》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可结合“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等正侧面描写谈;《游黄山记》描绘黄山具有险仄、奇雄的特点,可结合“虽兜笼不能容”“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步行良苦”等正侧面描写谈。
袁枚《游黄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游黄山记袁枚
袁枚《游黄山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游黄山记袁枚游黄山记(清)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坠亦无妨。
”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
”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
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仄:狭窄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胜:尽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逼:急切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族:品类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吾尝终日而思矣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家人以肩舆相迎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2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
[游黄山记]黄山记
[游黄山记]黄山记黄山记篇1:《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阅读《黄山记》选段,完成15---19题(15分)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
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
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
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
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
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
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
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
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
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www.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
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停住、散去了。
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
阳光一照,丹崖贴金。
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
朱砂峰被吞没;桃红峰到了波涛底。
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
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
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
等人骑乘.15.选文主要写了哪三种景致?(3分)16.写松树时作者观察的角度是怎样变化的?(3分)17.云海的特点是什么?(2分)18.文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什么方法写“云海”?有什么作用?(3分)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1)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2)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
参考答案:15. 古松、云海、山峰。
16.远望:“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游黄山记钱谦益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①四合,云气蔽翳②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③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④。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松,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又因依于悬度者;有穿罅⑤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⑥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
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囷⑦,蔚为奇观也。
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有删改) [注]①滃然:云气腾涌貌。
②蔽翳:遮蔽﹐隐蔽。
③汤寺:即祥符寺。
因寺与汤泉挨近,又名汤寺。
④荟蔚:形容林木繁盛的样子。
⑤罅;裂缝。
⑥幢幢:羽毛下垂貌。
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⑦槎枒:形容参差错杂。
轮囷:盘曲貌和硕大貌。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山极高A则雷雨B在下C云之D聚而出E旅F而归G皆在腰H膂间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比,与《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
徐霞客《游黄山日记》与袁枚《游黄山记》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徐霞客《游黄山日记》与袁枚《游黄山记》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余至平天矼,欲望..光明顶而上。
腹甚枵,遂入矼后一庵。
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
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
”因指一僧谓余曰:“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今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
”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
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断,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
下入庵,黄粱已熟。
饭后,北向过一岭,踯躅菁莽中,入一庵,曰狮子林,即智空所指宿处。
主僧霞光,已待我庵前矣。
遂指庵北二峰曰:“公可先了此胜。
”从之。
俯窥其阴,则乱峰列岫,争奇并起。
循之西,崖忽中断,架木连之,上有松一株,可攀引而度。
度崖,空.石罅而上,乱石危缀间,构木为石,其中亦可置足,然不如踞石下窥更雄胜耳。
下崖,循而东,里许,为石笋矼。
矼脊斜豆,两夹悬坞中,乱峰森罗,其西一面即向崖所窥者。
矼侧一峰突起,多奇石怪松。
登之,俯瞰壑中,正与向崖对瞰,峰回岫转,顿改前观。
(节选自徐霞客《游黄山日记》)材料二: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
食顷,有白练绕树,此云铺海也。
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蟲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
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
红日将坠,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
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千亿身,逐峰皆到。
当“海马①”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奔,状如潮涌。
俯视深坑、怪峰,在脚底相待。
倘一失足,不堪置想。
然事已至此,惴栗无益。
若禁缓之,自觉无勇。
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
徐霞客《游黄山日记》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游黄山日记徐霞客初六日,天色甚朗。
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
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主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
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
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
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
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
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
由此而入,尽皆怪松悬结。
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髲,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夭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
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
”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
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
上下数次,至天门。
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
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
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
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
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
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余至平天矼,欲望光明顶而上。
路已三十里,腹甚枵,遂入矼后一庵。
庵僧俱踞石向阳。
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
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晴。
”因指一僧谓余曰:“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今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
”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即丞相原也。
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断,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
(选自《徐霞客游记》,有删节)【注】髲,毛发。
矼,石桥。
枵,肚子饿。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觅导者各携筇上山筇:竹杖B.公等何由得上也由:由于C.余急于光明项、石笋矼之胜胜:美景D.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跻:攀登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山松树特点鲜明,树身不高,树形奇特,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奇山之中的奇品。
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
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逾慈光寺,行数里,径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
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弥望削成,不见罅缝,扪壁而往,呀然洞开,轩豁呈露,如辟门阖。
登山者盖发轫于此。
里许,憩观音崖。
崖欹立如侧盖。
迳老人峰,立石如老人伛偻,县崖多奇松[1],裂石迸出,纠枝覆盖,白云蓬冒松起。
僧曰:“云将铺海,盖少待诸[2]?”遂憩于面峰之亭[3]。
登山极望,山河大地,皆海也。
天将雨,则云族而聚山;将晴,则云解而归于山。
山河大地,其聚其归,皆所谓铺海也。
云初起如冒絮,盘旋老人腰膂间,俄而没顶及足,却迎凌乱,迫遽回合,弥漫匼匝[4],海亦云也,云亦海也,穿漏荡摩,如百千楼阁,如奔马,如风樯,奔踊却会,不可名状。
荡胸扑面,身在层云中,亦一老人峰也。
久之,云气解驳,如浪丈水势;络绎四散,又如归师班马;倏然崩溃,窅然不可复迹矣。
回望老人峰,伛偻如故,若迟而肃客者。
缘天都趾而西,至文殊院宿焉。
黄山自观音崖而上,老木搘径,寿藤冒石,青竹绿莎,蒙落摇缀,日影乍穿,飞泉忽洒,阴沉窅窱[5],非复人世。
山未及上曰翠微。
其此之谓乎?升老人峰,天宇恢廓,云物在下,三十六峰,参错涌现,怳怳[6]然又度一世矣。
吾至此而后乃知黄山也。
(节选自《游黄山记》清·钱谦益)[注]:[1] “县”,同“悬”。
[2] “盖”,同“盍”。
[3]面峰之亭:背靠着山峰的亭子。
[4]匼匝(ǎn zā)周匝,环绕。
[5] “窅窱”,同“窈窕”。
[6] “怳”同“恍”。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苏轼《记游白水岩》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2、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以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
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矣。
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①,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节选自苏轼《记游白水岩》)3、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
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
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
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
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
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
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坠亦无妨。
”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
”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
计步行五十馀。
《三峡》《游黄山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北魏郦道元)【乙】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
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虽兜笼不能容虽乘奔御风 B.公步行良苦良多趣味C.路绝矣沿溯阻绝D.引五六壮佼者来属引凄异1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遂浴黄山之汤泉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何陋之有(《陋室铭》)C.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每小题3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15.两文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4分)答案:12、D(2分)13、C(2分)14、(3分)(1)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自、互文句式各1分,梳理1分。
《黄山游记》阅读答案
《黄山游记》阅读答案《黄山游记》阅读答案黄山游记钱谦益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
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
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
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
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
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
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
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实其腹实:充满B.陟老人峰陟:登上C.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夸:赞美D.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征:验证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①泉之奇,莫奇于汤泉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①有幢幢如羽葆者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①其身与皮、干皆石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山有三奇:泉奇、云奇、松奇。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游黄山记
游黄山记至天都侧,从流石①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②,石崖侧削则援崖③。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④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⑤,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⑥。
【注释】①流石:流动的石头,这里是指铺着流动石头的山路。
②历块:越过石块。
③侧削:陡峭。
援崖:攀援山崖。
④澄源:人名。
⑤壁起:像墙壁那样直立。
⑥独莲花与抗耳:只有莲花峰与它对当。
意思是,只有莲花峰能与天都峰比高,其余诸峰都不可比。
1.文中“从流石蛇行而上”中“从”的意思是。
(1分)2.请概括“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时,澄源帮“我”的步骤。
(2分)3.选文记叙了作者游黄山之事,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1.(1分)顺着。
2.(2分)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
【解析】细读全文,从“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可以看出,澄源帮“我”的步骤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
3.(2分)示例:即使身处逆境,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尽全力去克服。
【参考译文】到天都峰侧,顺着被山洪冲下的乱石蜿蜒蛇行而上。
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石崖陡峭的地方就攀缘石壁。
每到手脚没有可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我。
每次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下山怎么受得了?最后也就不管这些。
经过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峰顶。
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像一堵墙壁耸起有几十丈高,澄源寻视山的旁边,找到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
到那一看,万千峰峦,无不躬身下伏,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
黄山游记阅读答案(最新)
黄山游记阅读答案黄山,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啊!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道看什么好了。
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半空中挂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
瀑布顺着山沟蜿(wān)蜒(yán)曲折流到了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
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望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泉水真比吃棒冰还凉快!我多么喜欢这儿的泉水啊!爬上山坡,抬头一看,黄山陡峭的峰峦(luán)令人惊叹!黄山真高啊!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山峰直插云端,我们家乡的铁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土堆了!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1ǒu),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几乎全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角,非得拉着铁索,用力才能爬上去。
登天都峰的人,回头一望,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好险啊!”最危险的要算是“鲫(jì)鱼背”了,这是在两座山顶之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高达1800多米,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yu ān)。
站在黄山上放眼望去,黄山的云海真美啊!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岭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景象又都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十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崇山峻(jùn)岭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使人感觉如入仙境。
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难怪你闻名天下,我多么希望能再一次来欣赏你的丰姿!1.读文中画“——”的句子,你会想起哪句诗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每一段写一景,依次描写了黄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因而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五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浑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第二天,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后进。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坠亦不妨。
”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由由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好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第二天,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
”初濛濛然,镕银散绵,很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低,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
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省)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用具,相似小山轿。
19、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仄:狭小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胜:尽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后进逼:急切D、方知云有高低,迥非一族族:品类2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吾尝整天而思矣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家人以肩舆相迎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21、以下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扼要交待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
(完整word版)《游黄山》阅读答案
《游黄山》阅读答案游黄山人们都说:“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____,山峰似的_____,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_____,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
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
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在它缥缈,妙在它恍惚,妙在它给人留以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
这真是“②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难怪从黄山回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的确是名不虚传啊!”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云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得像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真是“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1、把下列词语还原到文中横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黄山日记》阅读答案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
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
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1 解释下面的字。
欲【于】汤池( ) 断者架木【通】之()
2写出作者登山的行踪。
3翻译。
(1)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2)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3选文最后一句【兹游快且愧矣】中的【快】与【愧】相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在修通
2.汤口-汤寺-汤池-朱砂庵-黄泥冈-天都峰半山腰-天都峰-天都峰顶
3.先前被云雾遮没的诸个山峰,渐渐显露出来,又渐渐落到了我的手杖底下枫树和松树交错相杂,五彩缤纷,犹如图画与锦绣般灿烂
4.不矛盾。
'快"是因为此次游黄山是一生中所见到的奇观,而且是如此奇特,“愧”是因为往日未曾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