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历代进士举人状元名录
北宋历科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录
北宋历科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录太祖朝建隆元年庚申(960年) 科登进士第19人【状元】:杨砺,字汝砺,京兆府鄂县人。
初授凤州团练推官。
历翰林学士,仕至工部侍郎、枢密副使。
赠兵部尚书。
【榜眼】:周立舜周渭(922~999)北宋官员。
字得臣。
建隆初召试赐同进士出身.恭城人,原籍连州。
幼孤,养于诸父,力学,工为诗。
杨澈字晏如,建隆初举进士,建州浦城人,徙青州北海,徽之宗人阎象济州巨野县人。
好学通三礼,建隆进士,建隆二年辛酉【961年) 科登进士第11人【状元】:张去华,字信臣,开封府襄邑县人。
历转运使,知杭州、苏州,以工部侍郎致仕。
宋白:[公元九三六年至一o一二年]字太素,大名人。
生于晋高祖天福元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年七十七岁。
年十三,善属文。
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擢进士第。
干德初,(公元九六三年)试拔萃高等,授著作佐郎。
太宗擢为左拾遗,权知兖州。
几余召还,会刘继元降,白奏平晋颂。
太宗召至行宫襃慰。
尝三掌贡举,颇致讥议。
仕终吏部尚书。
卒,谥文宪。
师颃(九三六~一○○二),字霄远,大名内黄(今属河南)人。
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进士。
开宝中,为解州推官。
太宗太平兴国初,迁陕西、河北转运判官。
秩满,通判永兴军。
六年,通判邠州。
徙知简、资、眉、安、陕等州。
真宗咸平三年(一○○○),召为翰林学士。
五年,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卒,年六十七。
建隆三年壬戌(962年) 科登进士第15人【状元】:马适,字志达,江州湖口县人。
干德元年癸亥(963年) 科登进士第8人【状元】:苏德祥,青州益都县人。
干德二年甲子(964年) 科登进士第8人【探花】:李九龄,唐末进士。
入宋,又中太祖干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
干德三年乙丑(965年) 科登进士第7人【状元】:刘察郭贽[公元九三五年至一0一0年]字仲仪,开封襄邑人。
生于唐后帝清泰二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年七十六岁。
干德中,(公元九六五年左右)举进士,中首荐。
湖北的历代状元
湖北的历代状元湖北的历代状元黄凤麟(555-626年)黄州江夏(今属武汉)人。
隋炀帝乙丑科进士第一(即605年状元),字魁熹,号江夏逸叟,历官宏文馆编撰、直学士、比部员外郎、侍御史。
《湖北通志》之“人物志·选举表”中记载:“隋,进士,黄凤麟,江夏人。
比部员外郎”。
杜诗礼襄州襄阳人,唐代状元。
长庆元年(821年)中进士科第一。
杜陟生卒年不详。
襄阳(今襄樊)人。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状元及第。
后入仕,曾官度支郎、杭州刺史等职。
宋痒(996-1066年)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郊,字公序,安陆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名列第一(注:宋痒本来考第三,按中国传统,顶替其弟宋祁而名列榜首成为状元)。
宝元中,自翰林学士擢为参知政事。
庆历八年(1048年)任枢密使。
皇佑元年(1049年)任宰相。
三年,被包拯弹劾罢官,出任地方官。
与弟宋祈并有文名,时称“二宋”。
善校勘,曾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辑《纪年通谱》,有《宋元宪集》。
冯京(1021-1094)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
字当世。
鄂州江夏(今属武汉)人。
一说咸宁人。
仁宗时参加科举,连中三元。
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
宰相富弼之婿。
初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一直到龙图阁侍制、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出安抚陕西。
后除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
神宗时,任御史中丞、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非议王安石新法于熙宁八年(1075年)罢知亳州(今安徽亳县)。
哲宗立,拜保守军节度使,知大名府(今属河北)。
后以太子少师街退休。
绍圣元年(1094年)因病去世,所著《潜山文集》及奏议已佚。
郑獬(1022-1072年)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癸巳科状元。
安州安陆人,字毅夫,一作义夫。
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状元。
中状元后,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榜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榜名录中国历代文状元榜名录中国历代状元共532人(隋代不计)。
唐149人五代十国35人两宋118人辽56人西夏1人金39人伪齐2人元32人明90人大西1人清114人太平天国15人一、隋代状元(进士)榜张损之江苏人孙伏伽河北人侯君素杨纂陕西人房玄龄山东人入唐后,官至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为相十五年。
温彦博山西人入唐后,官至尚书右仆射。
黄凤麟湖北人比部员外郎二、唐代状元榜(149人)1孙伏伽河北清河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唐代第一科状元,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官至大理卿2宋守节673年(唐高宗咸亨四年)状元。
取进士79人,又取57人,重试11人。
曾任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司功。
3郑益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状元。
取进士沈佺期、宋之问等45人。
4许且682年(唐高宗开耀二年)状元。
取进士刘知几、陈子昂55人,重试及第11人.。
5吴师道河北临漳685年(唐则天武后光宅二年即垂拱元年)状元。
先取22人,后又取5人。
官至吏部侍郎、户部郎中。
6陈伯玉687年(唐则天武后垂拱三年)状元。
同榜进士共65人。
7姚仲豫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状元。
进士共32人。
8常无名河南温县712年(唐睿宗景云三年)状元。
官至礼部员外郎。
9崔液河北定县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状元。
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封安平县男。
10 李昂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状元。
官至吏部郎中。
11范崇凯四川内江716年(唐玄宗开元四年)状元。
进士薛邕等16人。
12杜绾陕西西安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状元。
进士祖咏等21人。
官至京兆府司录参军。
13严迪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状元。
进士31人。
14李嶷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状元。
王昌龄、常建等19人。
曾任右武卫录事参军。
15虞咸728年(唐玄宗开元十六年)状元。
贺兰进明等进士20人。
16王正卿729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状元。
17王维山西祁县731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状元。
唐朝襄阳郡杜氏家族名人志
唐朝襄阳郡杜氏家族名人志唐朝襄阳郡杜氏家族名人志彭城杜明伟搜集考证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
性狂傲不羁。
唐高宗咸亨元年进士,历任隰城尉、洛阳丞,官终修文馆直学士。
在初唐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号“文章四友”,诗则与宋之问、沈佺期齐名。
审言诗风朴素自然,五言律诗尤佳,格律谨严,深得女皇武则天赏识,明人胡应麟称其为“初唐五言律第一”。
杜易简襄州襄阳人。
杜审言从兄。
九岁能属文,及长,博学有高名,姨兄岑文本(太宗朝宰相、著名文学家)推重之。
登进士第,累转殿中侍御史。
咸亨中,为考功员外郎,坚决反对昭仪武则天谋取皇后之位,被武氏心腹吏部尚书李敬玄构陷,坐党裴行俭(高宗朝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左迁开州司马。
文集二十卷,御史台杂注五卷,皆传于世。
存诗二首。
新旧唐书载有其行迹。
易简与王勃父系莫逆友,对少年王氏兄弟甚为欣赏。
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
易简借《世说新语》(刘宋宗室、彭城刘义庆编著)中谢安、谢玄将人才比作宝树之语常称其曰“此王氏三珠树也!”王勃受此鼓舞甚大,于《滕王阁序》中忆及杜易简,谦称自己“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杜并字惟兼,襄州襄阳人,生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
生而聪敏,有老成生之量,日诵万言,尤精翰墨。
八岁丧母,不胜其哀,每号哭涕泗中有血。
宗族归美,缙绅庐期者久矣。
杜并父审言,善五言,尤攻书翰,恃才蹇傲,深为时辈所嫉,自洛阳丞贬吉州司户。
又与群僚不叶,司马周季重与司户郭若讷共构之,审言系狱,将因事杀之。
并年十三,伺季重等酣宴,密刃刺季重而死,并亦见害。
季重临死叹曰:“吾不料审言有此孝子邪!若讷误我至此。
”审言由是免官,归东都,自为祭文以祭并。
士友咸敬并孝烈,许国公苏颋为作墓志,刘充济为撰祭文。
武则天召见审言,甚嘉叹之。
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
杜闲襄州襄阳人。
杜并弟。
约于开元五年为郾城尉,二十年左右擢为奉天令,二十五年前后再擢为衮州(今山东省兖州市)司马。
古代进士、举人名录
古代进士、举人名录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沿至清末,1905年始废。
一千三百余年间,设闱试,选拔取士,任用官吏。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亦称大比。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痒生),考中的称为举人。
第一名俗称解元。
乡试在秋季举行,又称秋闱。
会试在京城由礼部组织举行,一般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进行,又称礼闱、春闱。
会试取中后称贡生,第一名俗称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又称廷试,考策问。
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为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通渭八进士在古代“科举取士”中,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四百多年间,共有八位通渭学人考中了进士。
王瓒,字宗器,号中林,生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今鸡川镇金城村人,后迁居县城。
27岁考取举人,34岁中进士,后入仕任工部主事,进员外郎,擢升为工部郎中,先后出任河南省怀庆府知府、开封府知府。
他博学多才,长于诗赋,著有《中林集》、《通渭八景诗》。
卒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
李鏊,今平襄镇人。
明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举人,六年(1493年)癸丑科进士。
登第后任行人司行人,主管封藩事宜。
韩三奇,字良玉,今安远镇(1950年划属甘谷县)人。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官至知州。
魏藻德,今平襄镇西关村人。
他和安远韩三奇同为明天启年间恩贡,明崇祯十三年“庚辰廷试,上大悦,赐同进士”。
曾任四川石泉知县,升云南北胜知州。
牛树梅,字雪樵,号省斋,今鸡川镇牛坡村人。
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进士。
在四川省任职。
先后任雅安知县、隆昌知县、彰明知县,资州、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
清同治元年(1862年)擢升四川按察使;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衔。
中国史上科举最强12府历代状元进士数量排名。
中国史上科举最强12府历代状元进士数量排名。
略微统计了一下十二个古代科举大府的历代进士与状元人数。
以清末的名称为准,此十二府是:吴地的苏州府、常州府、嘉兴府;越地的杭州府、绍兴府、宁波府;福建的福州府、泉州府、兴化府(今莆田市);皖南的徽州府;江右的吉安府、抚州府。
为此参阅了甚多资料,各种资料说法不一,统计标准也有出入。
我一般采取其中较为可信的说法,譬如公布於政府官方网站的数据。
虽然依旧不甚准确,但至少可以确保大致数量,进士数量的上下误差当在100以内。
不少统计是基於现今地市的辖境,我不甚赞成。
行政区划亦是历史的产物,其大小流变亦反映城市之兴衰。
而且,历史上的政区认同感不应用今日之认同感替代。
故本文所统计的是历史行政区辖境内的进士与状元人数。
故海宁县算入杭州府,余姚县算入绍兴府,婺源县算入徽州府,金坛县、溧阳县皆不算入常州府。
而今日不存在之历史行政区,则归入今日相应的行政区,譬如太仓州归於苏州府、严州府归於杭州府、建昌府归於抚州府。
本文统计的进士都是文进士,状元都是文状元。
历代进士总数状元人数福州府410026苏州府390254杭州府310315吉安府293624常州府292015绍兴府289819抚州府24505泉州府231611兴化府221510徽州府208124宁波府18937嘉兴府15819统计过程如下:从唐至清,宁波共有进士2483人,状元12人。
其中余姚进士634名,状元5人。
从唐至清,今舟山市辖境内进士共44人,无状元。
故宁波历代进士共1893人,状元7人。
今绍兴大市境内历代有进士1965人,加上余姚634人、萧山299人,共2898人,状元19人(含余姚5人)。
明清苏州(含太仓)进士共2575人,加上嘉定134人,共2709人;再加上宋代进士638人,共3347人。
唐、五代、元数据不详,若全部相加,根据唐代苏州科举先抑后扬的大致走势,总数应当不会少於3600,但不会多於4000。
襄阳史及襄樊名人
襄阳史志襄阳县始建于西汉初年,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县以北的地区。
·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
王莽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仍属荆州南郡。
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城内。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
曹魏、西晋时,仍属荆州襄阳郡。
东晋时,因雍州(今陕西一带)人避难流入襄阳等地,为安置流民,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
·南北朝时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划出荆州的襄阳、南阳、顺阳、新野、随等五郡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州治在襄阳城内。
南齐沿仍。
梁朝时萧祭以襄阳降西魏,西魏改称襄州,置总管府。
本县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
北周沿仍。
隋文帝时属襄州。
隋炀帝时属襄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
贞观初年置山南崐道,治所在襄阳城内,本县属山南道襄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阳城内)襄州(天宝时改州为郡,乾元时复称襄州)。
五代时,属山南道(实即山南东道)襄州。
·北宋时,属京西南路襄州。
宣和元年(1119年)属京西南路襄阳府。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省邓城,入襄阳”,本县辖境遂扩展到汉水以北,仍属襄阳府。
·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江北河南行中书省襄阳路。
·明洪武初年,属湖广行中书省襄阳府。
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
1643年1月(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称襄阳为襄京。
·清朝时期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
·中华民国 2年,直属湖北省政府。
3年,属湖北省襄阳道。
16年废道,县直属于省。
17年,属鄂北行政公署。
21年,属湖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25年,属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其间,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黄龙一带(县内其它地方为国民党统治)建立襄阳县苏维埃政权,属鄂豫边苏区领导。
历代徐氏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解元、贡生、举人星光灿烂(1)
历代徐氏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解元、贡生、举人星光灿烂(1)历代徐氏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解元、贡生、举人星光灿烂(1)状元榜徐征(生平不详),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文状元。
徐晦福建莆田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文状元。
徐寅福建莆田人,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文状元。
徐确福建莆田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文状元。
徐奭浙江泰顺人,北宋真宗祥符五年(1012)文状元。
徐铎福建莆田人,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文状元。
徐麟符(生平不详),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文状元。
徐公辅(籍贯无考)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文状元。
徐遹福建建瓯人,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文状元。
徐韪(籍贯无考)金世宗时大定廿五年(1185)文状元。
徐元杰江西上饶人,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文状元。
徐俨夫浙江苍南人,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文状元。
徐霖浙江衢州人,南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文状元。
官著作郎,衡汀州知州。
徐荣福建泉州人,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文状元。
徐时行江苏吴县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文状元。
官翰林院检修。
徐文元江苏昆山人,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文状元。
徐大受…福建泉州人,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文状元。
徐陶章江苏昆山人,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1715)文状元。
徐郙上海嘉定人,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文状元。
徐首长(籍贯无考),太平天国十二年天试(1862)文状元。
徐衡江西乐平人,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武状元。
徐徽言浙江衢州人,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武状元。
徐遂江西乐平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武状元。
徐守仁江苏锡山人,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武状元。
徐宪武(籍贯待考)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武状元。
徐殿飏山东莱州人,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状元。
镇海总兵。
徐开业江苏盐城人,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状元。
邢台历代科举状元、榜眼、探花名录及进士的籍贯分布
邢台历代科举状元、榜眼、探花名录及进士的籍贯分布“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殿试的第一甲第一名 , 榜眼是第一甲第二名,探花是第一甲第三名,三甲及第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
据史料不完全统计 , 从唐武德五年 (622) 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 的1282年中,邢台市共出了500多位文武进士,其中包括14位状元、5位榜眼、2位探花,一甲殿试及第可考者21人,唐宋元明清历代皆有,可见邢台市在历史上科举成绩还是可以的。
另外,邢台市还贡献出了两对兄弟状元,以及8个崔氏状元,还有一个少数民族的状元(阿察赤),有5个状元官至宰相或宰辅(崔圆、丁度、崔绍伟、曹鼐、白钺),堪称科举佳话,清河县贡献出了约占一半的一甲及第者,是邢台市的状元之乡。
其名如下:据不完全统计,邢台历代科举进士397名,武进士104(明之前缺考),合计文武进士五百余名,从科举进士籍贯分布来看,南宫市以87名的总成绩拔得头筹,宁晋县以65名的总成绩居第二位。
历代状元榜眼探花简介邢台历代文武状元(14名):1、唐代622年状元一孙伏伽孙伏伽(?-658年),邢台清河人,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官至大理卿,为朝廷重臣。
2、唐代646年状元一张昌龄张昌龄(?-666),邢台南宫市东张庄人,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中进士第一(状元),《破卢明月》、《平龟兹》、《军书露布》均出自昌龄之手,为世人称赞。
贞观中补长安尉。
出为襄州司户,后为北门修撰,乾封元年卒。
3、唐代735年武状元一崔圆崔圆(公元705-768年)字有裕,邢台清河县人。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考中乙亥科武状元(射策科),历任京兆尹参军、蜀郡大都督府左司马、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剑南节度使。
后拜中书令,封赵国公。
4、唐代780年状元一魏弘简魏弘简(757-804),邢台巨鹿人。
历代文状元名录
历代文状元名录隋代状元(进士)榜张损之孙伏伽侯君素杨纂房玄龄温彦博黄凤麟唐代状元榜孙伏伽陈伯玉杜绾李琚羊袭吉常衮李博杨凝张正甫陈讽班肃李顾行韦谌裴俅李余李从实狄慎思莫宣卿刘蒙赵峻许佑孙归黯羊绍素崔詹崔液宋守节姚仲豫严迪贾至杨护卢庚王溆王储牛锡庶李程徐晦李固言卢储李合陈宽崔岘顾标于瓖裴延鲁归仁绍郑合敬陆扆崔胶卢文焕李超弓嗣初常无名李嶷崔曙杨誉洪源张式魏弘简卢顼郑巨源武翊黄尹极白敏中韦筹郑确郑颢卢深颜标薛迈李筠孔缄郑贻矩苏检裴格赵蒙郑益李昂虞咸王阅李巨卿杨栖梧杨凭崔元翰尹枢李随王源中张又新郑冠宋刓李肱卢肇于珪崔铏孙龙光郑昌图孙偓李瀚赵观文归佾杨仲昌许且范崇凯王正卿刘单杨儇萧遘丁泽薛展贾棱封孟绅柳公权郑澥李群杜陟裴思谦郑言张温琪李亿韩衮孔纁郑蔼杨赞禹崔谔归系吴师道王维徐征赵岳杨纮齐映黎逢郑全济苑论陈权韦瓘独孤樟柳璟李珪崔囗易重李郜孔纬郑洪业归仁泽崔昭纬崔昭矩杨赞图裴说五代十国状元榜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彻王归璞黄仁颖郭晙王朴扈载简文会梁嵩王克贞伍乔卢华寇湘王溥乐史邱旭张确费黄裳王崇古卢郢杨遂邓及宋代状元榜杨砺张去华马适苏德祥李景阳刘察李肃刘蒙叟柴成务安德裕张拱刘寅安守亮宋准王嗣宗吕蒙正胡旦苏易简王世则梁颢程宿孙暨陈尧咨王曾张师德徐奭张观王尧臣王拱辰张唐卿冯京郑獬章衡彭汝砺许安世叶祖洽黄裳焦蹈李常宁李釜霍端友蔡薿何焕沈晦李易陈诚之刘章王佐梁克家木待问萧国梁姚颖黄由卫泾邹从龙曾从龙傅行简袁甫吴潜刘渭徐元杰吴叔告周坦方逢辰姚勉文天祥陈文龙张镇孙王龙泽辽代状元榜高举高正郑云从王用极张俭陈鼎陈尧叟孙何孙仅李迪姚晔梁固蔡齐王整宋庠吕溱杨寊贾黯刘辉王俊民许将余中徐铎时彦马涓毕渐何昌言贾安宅莫俦王昂张九成汪应辰黄公度赵逵张孝祥王十朋郑侨黄定詹骙王容余复陈亮毛自知郑性之赵建夫蒋重珍王会龙黄朴徐俨夫留梦炎张渊微周震炎方山京阮登炳石用中王熙载吕德懋杨又玄初锡南承保邢祥李可封杨佶史克忠刘二宜高承颜史简鲜于茂昭张用行孙杰张克恭张仲举张渐李炯张昱张宥张仁纪刘贞刘师贞冯立邢彭年王寔王棠张孝杰梁援王鼎张臻赵廷睦刘霄刘瓘李君裕张毂文充冠尊文陈衡甫康秉俭马恭回李石刘祯韩昉王翚李宝信李球边贯道(西夏)李遵顼金代状元榜刘伪许必胡砺赵洞石琚吕忠翰杨建中王彦潜常大荣郑子聃任忠杰孟宗献徒单镒张行简王泽孙用康杨云翼张檝纳兰胡鲁剌李俊民李演张本李献能斡勒业德富珠哩察罕王鄂卢亚李塘赵承元郑时昌武明甫赵安时赵安荣刘海李安张继祖刘文龙元堪刘仲渊元代状元榜护都答儿忽都达儿普颜不花霍希贤泰不华宋本捌剌张益阿察赤李黼笃列图王文烨同同李齐拜住陈祖仁张起岩张士坚阿鲁辉帖木儿王宗哲朶烈图文允中薛朝晤牛继志侻征王宗嗣买住魏元礼宝宝杨輗张栋赫德溥化明代状元榜吴伯宗林震李旻曹鼐费宏沈坤钱福秦鸣雷赵秉忠李春芳张以诚皇观杨守勤张信商辂彭时康海诸大绶顾鼎臣丁士美周延儒申时行钱士升曾棨庄际昌林环王一夔萧时中彭教舒芬罗伦杨维聪孙继皋姚涞沈懋学陈于泰张懋修刘理顺增鹤龄刘同升邢宽曾彦马愉王华韩应龙茅瓒翁正春朱善朱之蕃丁显周旋任亨泰施盘毛澄刘俨朱希周唐汝楫伦文叙陈谨黄士俊韩敬韩克忠柯潜胡广孙贤吕楠黎淳杨慎范应期唐皋罗万化文震孟张元忭余煌马铎刘若宰陈循张升李骐吴宽龚用卿谢迁罗洪先朱国祚林大钦唐文献魏藻德焦竑杨廷鉴大西国状元榜大西国,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统治。
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古老而年轻的襄阳,一座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
历代众多的文化名流,如唐朝的孟浩然、宋朝的米芾,等等。
都与这座城市结缘甚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等等。
都与这座城市结缘甚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或故事。
今天我们了解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便是对他们在创造文化成就的大地上留下了脚迹的探寻,对他们心灵的脉搏的感应。
以此传承深远的历史文脉,发掘丰厚的文化宝藏,弘扬当代襄阳人的文化精神,推动文化襄阳的建设。
痴心不改的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荆(今襄樊南漳)人。
因为在楚山发现一块璞(含有玉的石头,分别先后两次把这块璞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却都被两王邀请鉴别玉石的玉匠鉴定为石头,先后以欺君之罪而斩断左右两只足。
后来楚文王即位,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到鲜血都哭出来了。
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
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
”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
因此称“和氏璧”。
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
《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春秋战国之际,几国征战,几经流落,最后归秦,传说由秦始皇制成玉玺。
秦灭后,此玉玺归于汉刘邦。
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这和氏璧一直在皇帝的手中转手,直至传到唐朝,而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后世所称之传国玉玺被传即为秦始皇改造和氏璧而成。
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
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它的记载和传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吟咏。
古代第一“风流才子”宋玉所谓“风流才子”,大抵应该具备三条:一曰容貌俊美,堪称美男子,颇能吸引异性,如西晋之潘安等;二曰才高八斗,有赞美女性的诗文佳作流传于世,如汉之司马相如,宋之柳永等;三曰正史或稗官野史多载其风流艳事,如明之唐伯虎,清之纪晓岚等。
若以此三条衡量,窃以为中国古代第一“风流才子”,当数战国末期楚人宋玉!宋玉是战国时鄢(今襄阳宜城)人。
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
襄阳名人赋
襄阳名人赋古曰荆州,今日襄阳。
始建西汉,春秋立方。
山形互对,地势雄纲,西接秦巴,北开南阳。
户扼八州,烟锁九江。
何以物华,花灯柳巷。
沮水和璧,岘山隋唐。
华夏福地,天下无双。
人杰地灵,世间天堂。
步步胜迹,通达汉江。
文人荟萃,高士满邦。
真个是:“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襄阳人杰,首推刘秀。
一介布衣,起兵枣阳。
中兴君主,骄鼎帝王。
宽厚仁慈,神武明康。
再是浩然,号孟襄阳,人称诗杰,田园风光。
开元诗坛,新鲜明尚。
徒揖清芬,高山可仰。
登徒宋玉,色赋华章。
貌娴丽玉,微辞满腔。
犹抱琵琶,半遮面殇。
才子词赋,入选男榜。
卞和献玉,古今名扬。
荆山玉璞,原自保康。
厉王不识,断足之伤。
终有明君,便是文王。
叔师王逸,官历校郎。
东汉名家,译楚辞章。
赋诔书论,各有所长。
王叔师集,世代流芳。
东汉辞家,文秀端庄。
名曰延寿,殿赋灵光。
王逸之子,筑建画廊。
改作梦赋,溺于潇湘。
文通习郁,初为侍郎,同梦苏岭,侯封襄阳。
苏岭建祠,鹿立两旁,面山临水,故我高阳。
彦威凿齿,东晋名家。
襄州豪族,通达文章。
荆州刺史,桓温无望。
苻坚之后,辞官归乡。
玉汝魏玩,邓城生长。
北宋词人,诗词见长。
力倡理德,多受褒奖。
鲁国夫人,四海名扬。
名黻米芾,字为元章。
书画理论,礼部外郎。
爱石成癖,此足以当。
功彪千秋,阵马风樯。
米氏友仁,宋代画郎。
米芾长子,兵部侍郎。
工书善画,承其父章,墨戏二字,现存潇湘。
进士亨泰,任氏襄阳。
授官翰林,礼部外郎。
洪武状元,前后两榜。
传为佳话,存文不详。
高僧神会,六祖慧能,晚期子羟,五经腹装。
龙兴之寺,继而老庄。
禅学纯熟,本府国昌。
顺阳范晷,字号彦长。
少时游学,历任官纲、凉州不治,土芜地荒。
百姓困敝,劝农务桑。
玄平范汪,湖北顺阳。
博学多才,佐史庾亮。
自请还京,求为东阳。
后居吴郡,文集十章。
吴国大夫,伍子胥也。
谷城冷集,封于申江。
而先越齐,力谏不畅。
“眼置东门,欲看吴亡。
”楚国贤士,伍被仕郎。
子胥之后,淮南之王,善文辞赋,世事铿锵。
自然天道,复古为倡。
历代襄阳名人及有关诗词歌赋
历史名人(含在樊名人)荆山脚下献玉人——卞和一夜急白了头的名将——伍子胥著名辞赋家——宋玉更始帝——刘玄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东汉文学家——王逸、王延寿父子襄阳大名士——庞德公足智多谋之士——蒯越襄阳大族——蔡瑁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蜀汉名臣——马良智计之士——马谡有才干、性狷狭的将军——杨仪以果烈著称的大将——廖化家庭藏书之最的长史——向朗都亭侯——向宠向后主刘禅建议立诸葛庙的尚书——向充襄阳侯——习郁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审言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恢复大唐社稷的宰相——张柬之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诗圣——杜甫(祖籍襄阳襄阳)《枫桥夜泊》诗作者——张继诗人、思想家——皮日休与李清照并称的襄阳女词人——魏玩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明朝状元——任亨泰白莲教八路兵马总指挥——王聪儿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辛亥革命义士——杨洪胜共进会第三任总理——刘公中共鄂北第一个党小组的创建人——程克绳第一任襄阳党团特支书记——谢远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吴德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从襄阳枣阳走出的开国中将——田维杨文化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陈荒煤以下为非襄阳籍,与襄阳有关的名人:千古名相——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荆州牧——刘表中共襄阳地委首任书记———张廷发(福建)马克思主义在襄阳的最早传播者——萧楚女(湖北汉阳人)袭杀襄阳王的“八大王”——张献忠【延安柳树涧(今属陕西定边东)人】“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王粲建都襄阳的“闯王”——李自成宋理宗时期京湖制置使——李曾伯(今河南武陟县西人)收复襄阳等六郡的抗金名将——岳飞曾生活(随州)为官(谷城)于襄阳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昭明太子——萧统镇南将军——刘弘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魏末征南大将军——羊祜与襄阳有关的诗词歌赋襄阳歌(唐)李白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
历代文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名录隋代状元(进士)榜张损之孙伏伽侯君素杨纂房玄龄温彦博黄凤麟唐代状元榜孙伏伽陈伯玉李博杨凝韦谌裴俅刘蒙赵峻崔液宋守节卢庚王淑李固言卢储于瓖裴延鲁卢文焕李超杨誉洪源武翊黄尹极卢深颜标苏检裴格王阅李巨卿李随王源中卢肇于珪李瀚赵观文杜绾李琚张正甫陈讽李余李从实许佑孙归黯姚仲豫严迪王储牛锡庶李合陈宽归仁绍郑合敬弓嗣初常无名张式魏弘简白敏中韦筹薛迈李筠赵蒙郑益杨栖梧杨凭张又新郑冠崔铏孙龙光归僧杨仲昌羊袭吉常衮班肃李顾行狄慎思英宣卿羊绍素崔詹贾至杨护李程徐晦崔岘顾标陆扆崔胶李嶷崔曙卢顼郑巨源郑确郑颢孔缄郑贻矩李昂虞咸崔元翰尹枢宋利李肱郑昌图孙偓许且范崇凯王正卿刘单贾棱封孟绅裴思谦郑言郑蔼杨赞禹徐征赵岳苑论陈权崔口易重崔昭纬崔昭矩五代十国状元榜崔邈陈逖郭唆王朴伍乔卢华张确费黄裳宋代状元榜杨砺张去华李肃刘蒙叟安守亮宋准王世则梁颢孙暨陈尧咨张师德徐奭杨儇萧遘柳公权郑澥张温琪李亿崔谔归系杨纮齐映韦擢独孤樟李郜孔纬杨赞图裴说崔光表王彻扈载简文会寇湘王溥王崇古卢郢马适苏德祥柴成务安德裕王嗣宗吕蒙正程宿陈尧叟王曾李迪张观蔡齐丁泽薛展李群杜陟韩衮孔a 吴师道王维黎逢郑全济柳璟李珪郑洪业归仁泽王归璞黄仁颖梁嵩王克贞乐史邱旭杨遂邓及李景阳刘察张拱刘寅胡旦苏易简孙何孙仅姚晔梁固王整宋庠王尧臣王拱辰冯京郑獬彭汝砺许安世黄裳焦蹈李釜霍端友何焕沈晦陈诚之刘章梁克家木待问姚颖黄由邹从龙曾从龙袁甫吴潜徐元杰吴叔告方逢辰姚勉陈文龙张镇孙辽代状元榜高举高正王用极张俭邢祥李可封史简鲜于茂昭张渐李炯刘师贞冯立张唐卿吕溱章衡刘辉叶祖洽余中李常宁马涓蔡薿贾安宅李易张九成王佐赵逵萧国梁郑侨卫泾王容傅行简毛自知刘渭蒋重珍周坦徐俨夫文天祥周震炎王龙泽郑云从石用中陈鼎杨又玄杨佶史克忠张用行孙杰张昱张宥邢彭年王富杨寅贾黯王俊民许将徐铎时彦毕渐何昌言英俦王昂汪应辰黄公度张孝祥王十朋黄定詹验余复陈亮郑性之赵建夫王会龙黄朴留梦炎张渊微方山京阮登炳王熙载吕德懋初锡南承保刘二宜高承颜张克恭张仲举张仁纪刘贞王棠张孝杰胡砺 常大荣 王泽 赵洞 郑子聃 孙用康 李演 王鄂 赵安时 元堪 石琚 任忠杰 杨云翼 张本 卢亚 赵安荣 刘仲渊 吕忠翰孟宗献 张橄李献能 李塘刘海元代状元榜 护都答儿忽都达儿普颜不花霍希贤宋本捌剌张益阿察赤李黼 王文烨同同李齐拜住陈祖仁 张士坚 阿鲁辉 帖木儿 王宗哲 采烈图梁援 李君裕 马恭回 李球西夏李遵顼王鼎 张毂 李石 边贯道赵廷睦 冠尊文 韩昉刘霄 陈衡甫 王翠刘擢康秉俭 李宝信金代状元榜 刘伪许必 杨建中王彦潜徒单镒张行简 纳兰胡鲁剌 李俊民 斡勒业德富珠哩察罕赵承元郑时昌武明甫 李安张继祖刘文龙泰不华笃列图 张起岩 文允中薛朝晤牛继志傥征王宗嗣买住 宝宝 杨蜿张栋赫德溥化茅瓒翁正春 朱之蕃 丁显 任亨泰施盘 刘俨朱希周 伦文叙陈谨 韩敬 韩克忠 胡广孙贤 黎淳杨慎 唐皋罗万化 张元忭余煌 刘若宰陈循 李骐吴宽 谢迁罗洪先 林大钦唐文献 焦竑杨廷鉴 朱善 周旋 毛澄 唐汝楫 黄士俊 柯潜 吕楠 范应期 文震孟 马铎 张升 龚用卿 朱国祚魏藻德大西国状元榜大西国,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统治。
襄阳历代进士举人状元名录
襄阳历代进士举人状元名录襄阳历代进士举人状元名录1、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唐朝襄阳人,后迁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
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越南越池东南。
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
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
审言凭借自己才能过人,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
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卒,赠著作郎。
2、张柬之(625年-706年),襄阳人。
唐朝名相,诗人。
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
689年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
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
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升任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武则天病发动政变,复辟唐朝。
因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后升为汉阳王。
不久,遭武三思排挤,被流放边疆。
张柬之被流放泷州,气愤致死。
时年八十二岁。
3、张继(生卒年不详)、襄阳人。
唐代诗人,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
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753年)登进士。
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4、张子容,襄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
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
又曾官晋陵尉。
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
复值乱离,流寓江表。
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
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5、柳浑(公元714-789年),柳悛六世孙。
襄阳人。
唐代宰相。
少孤,志学栖贫。
举进士,为监察御史。
魏少游镇江西,奏署判官。
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
拜宜城县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卒于德宗贞元五年,年七十五岁,谥号贞。
6、杜易简(?-673),襄州襄阳人。
约卒于唐高宗咸享末年。
九岁能属文。
长博学,为姨兄岑文本所器。
第进士,补渭南尉。
中国历代武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武状元名录中国历代武状元名录赵英整理中国武状元有历史记载的共293人。
具体分布为:唐41人宋74人金1人明57人大西(张献忠政权)1人清109人太平天国2人一、唐代武状元(含武进士)表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科目授官1员半千山东济南680年(唐高宗永隆元年)岳牧举弘文馆学士2孙思观辽宁辽阳692年(武则天长寿元年)武艺超伦不详3张仁愿陕西渭南702—704年间(武则天长安年间)不详兵部尚书4王修福山西临汾705—707年间(唐中宗神龙年间)洛邑府左果毅5王仁皎山西祁县707年(唐中宗景龙年间)堪任将帅中郎将6樊咏山西永济713—741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兵部尚书7裴敦复山西闻喜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堪任将帅刑部尚书8房自谦山西闻喜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堪任将帅不详9郑防山西闻喜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武足安边不详10樊衡山西蒲州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武足安边不详11茹义忠山西雁山713—741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不详汾州刺史12杨若虚不详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知合孙昊,可以运筹决胜不详13张仲宣不详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知合孙昊,可以运筹决胜不详14元o 不详721年(唐玄宗开元九年)知合孙昊,可以运筹决胜不详15马季龙陕西扶风721年(玄宗开元九年)知合孙昊,可以运筹决胜刺史16郭子仪陕西华县713—741年间(唐玄宗开元年间)不详中书令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
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
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17张重光不详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智谋将帅不详18崔园北京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智谋将帅谋河西军事19李广琛详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智谋将帅不详20令狐朝不详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军谋越众不详21来瑱陕西邠县约742-752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智谋果断才堪统众中书门下平章事22李晟甘肃临潭唐朝中期不详中书令23胡o 河北易县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军谋越众参谋范阳军事24王翃山西太原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才兼文武尚书右仆射25夏侯审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军谋越众侍御史26郑儋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军谋越众不详27平知和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军谋越众不详28凌正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军谋越众不详29周渭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军谋越众不详30丁悦不详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军谋越众不详31许贽不详785年(唐德宗贞元元年)识洞韬略堪任将帅不详32樊泽山西永济唐朝后期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节度33樊宗师山西永济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使谏议大夫34吴思不详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不详35李商卿不详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不详36裴俦山西闻喜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军谋宏远才任边帅不详37侯云章不详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军谋宏远才任边帅不详38郑冠不详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军谋宏远堪任将帅户部郎中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武进士全中的人。
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襄阳十大历史名人分别是:春秋时期玉石鉴赏家卞和,战国时期辞赋家宋玉,东汉时期政治家刘秀,东汉建安时期文学家王粲,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家诸葛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东晋佛学家释道安,南朝编纂家萧统,唐代诗人孟浩然,北宋书画家米芾。
这十大历史名人雕像的确立,先后经历了襄阳文史专家、艺术家、职能部门数十次严密的论证、精心的修订和市民的民意遴选。
着重突出这些杰出人物在襄阳生活时期,对中国历史文明进程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展示名人业绩,彰显名人精神。
同时,在襄阳十大历史名人的刻画上,每个肖像都力求达到“历史、艺术、教化”的统一。
襄阳十大历史名人分别是:春秋时期玉石鉴赏家卞和,战国时期辞赋家宋玉,东汉时期政治家刘秀,东汉建安时期文学家王粲,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家诸葛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东晋佛学家释道安,南朝编纂家萧统,唐代诗人孟浩然,北宋书画家米芾。
编辑本段春秋时期玉石鉴赏家卞和简介春秋时楚国人。
荆(今襄阳南漳人).一作和氏。
的发现者。
卞和荆山(今南漳境内)人。
春秋时楚民。
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
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
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
此璧后传入赵,再转于秦。
因献玉而闻名古今。
《韩非子》载,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
到武王(约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
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
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
”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
因此称“和氏璧”。
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
《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
白玉真人公元前283年,到了战国后期,“和氏璧”被赵惠文王得到。
诗唐襄阳举人的意思
诗唐襄阳举人的意思摘要:1.诗唐襄阳举人的背景和含义2.诗唐襄阳举人的历史渊源3.诗唐襄阳举人的代表人物和作品4.诗唐襄阳举人对后世的影响正文:诗唐襄阳举人是指唐代时期,襄阳地区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举人。
襄阳,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唐代时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襄阳举人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思想、艺术等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诗唐襄阳举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特别是唐代的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唐代的诗歌创作繁荣,举世闻名。
襄阳地区作为一个文化重镇,自然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
这些诗人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举人,从而得名诗唐襄阳举人。
诗唐襄阳举人的代表人物有杜甫、孟浩然等。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清丽脱俗、意境高远而著称。
这些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襄阳举人,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诗唐襄阳举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的创作精神和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们的科举之路也为后世的学子们树立了榜样,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投身科举,为国家选拔人才。
总之,诗唐襄阳举人是唐代时期襄阳地区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举人。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状元任亨泰简介
20XX年明朝状元任亨泰简介任亨泰,生卒年不详,明初大臣。
字古雍,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为襄樊明代唯一的一名状元,也是中国首位以圣旨建状元坊表彰的状元。
洪武二十一年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订定旌表孝行事例,曾出使安南。
下面是明朝状元任亨泰简介。
人物生平任亨泰的父亲姓杜,从外祖姓,母亲是元代乌古伦氏公主,色目人。
妻子为蒙古人。
任亨泰自幼聪明,十三岁时曾作《题扇诗》:“杲日初升万木低,画船撑出小楼西。
先生正熟朝天梦,门外山禽莫乱啼。
”人们都说他气度不凡,将来必大福大贵。
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贡人;二十年丁卯科举人;二十一年戊辰廷试,时值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他阅后盛赞任亨泰“对策详明,以天下为己任”,命擢为进士第一(即状元),授官翰林修撰。
并“擢题名记,立石监门。
”由皇帝下命令为新科状元建牌坊,就是由他始起。
此事《襄阳府志》也有记载,“在十字街南。
嘉靖知府张来征移立其旧府门前。
”“永乐宠遇特隆,命有司建状元专坊以旌之。
任亨泰一生在三件事上颇有成就,其一是他在任礼部尚书时,制定了表彰孝行的律制。
时值鲁地有个名叫江伯儿的人,因母亲病重,便将他3岁儿子杀祭于泰山,祈祷苍天保佑其母病愈。
地方得知此行,将其表奏朝廷以求宣扬,太祖接奏后大怒,认为江伯儿灭绝伦理,杖打一百,发往海南戍边,但仍责令任亨泰表彰其孝行。
亨泰坚持不同意。
他说:“人子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疾则谨其医药。
卧冰割股,事非恒经,割股不已,至于割肝,割肝不已,至于杀子。
违道丧生,莫此为甚。
堕宗绝祀,尤不孝之大者,宜严行戒谕。
倘愚昧无知,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列。
”强调因病者弑亲是大不孝,朱元璋觉得甚有道理,于是不再旌表江伯儿。
其二,他进一步规范了世子袭爵的礼仪。
洪武二十八年,秦王薨,诏定丧礼。
礼部尚书任亨泰言:“考宋制,宜辍朝五日。
今遇时享,请暂辍一日。
皇帝及亲王以下,至郡主及靖江王宫眷服制,皆与鲁王丧礼同。
皇太子服齐衰期,亦以日易月,十二日而除,素服期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历代进士举人状元名录1、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唐朝襄阳人,后迁巩县,官修文馆直学士。
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越南越池东南。
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
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
审言凭借自己才能过人,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
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卒,赠著作郎。
2、张柬之(625年-706年),襄阳人。
唐朝名相,诗人。
张柬之中进士后任清源丞。
689年以贤良征试,擢为监察御史。
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
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升任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武则天病发动政变,复辟唐朝。
因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后升为汉阳王。
不久,遭武三思排挤,被流放边疆。
张柬之被流放泷州,气愤致死。
时年八十二岁。
3、张继(生卒年不详)、襄阳人。
唐代诗人,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
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753年)登进士。
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4、张子容,襄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
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
又曾官晋陵尉。
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
复值乱离,流寓江表。
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
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5、柳浑(公元714-789年),柳悛六世孙。
襄阳人。
唐代宰相。
少孤,志学栖贫。
举进士,为监察御史。
魏少游镇江西,奏署判官。
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
拜宜城县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卒于德宗贞元五年,年七十五岁,谥号贞。
6、杜易简(?-673),襄州襄阳人。
约卒于唐高宗咸享末年。
九岁能属文。
长博学,为姨兄岑文本所器。
第进士,补渭南尉。
曾任殿中侍御史,考功员外郎,开州司马等职。
7、杜诗礼,字号、生卒年均未详。
出生世代官宦之家。
襄州襄阳人,唐朝状元。
祖父杜孝辅官至大理丞;父杜清官至检校员外郎;兄杜诗仁官至吉州刺史。
杜诗礼于长庆元年(821年)夺得进士科第一。
8、杜陟,襄州襄阳人,唐朝状元。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辛亥科状元。
考官是中书舍人贾餗。
同榜有李远。
历官水部员外郎、度支郎、杭州刺史。
事迹失考。
9、张士逊(公元964年—1049年),老河口人,北宋政治人物、诗人。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举进士第,为湖北郧县主簿,除四川射洪令,历江南、广东、河北转运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康定元年(1040)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
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谥文懿。
张士逊曾经活跃于北宋政坛,在真宗、仁宗二朝三次拜相。
10、范宗尹(1100-1136) 南宋初宰相。
襄阳人。
宣和三年上舍登进士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
吕颐浩罢相后,宗尹摄其位。
授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
“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绍兴元年,因与秦桧交恶,旋落职知温州。
及退居临海,不久病卒,年三十七岁。
11、王之望(1102-1170),南宋谷城人,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后寓居浙江省临海县。
其父王纲,任安徽省歙县通判,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
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处州教授,历官太学录,知荆门军,湖南茶盐第,潼川府路转运判官,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四川茶马,太府少卿,户部侍郎,川、陕宣谕使,直学士院,复除吏部侍郎、通问使,又擢右谏议大夫登。
12、任亨泰,生卒年不详,明初大臣。
字古雍,襄阳人,为襄樊明代唯一的一名状元,也是中国首位以圣旨建状元坊表彰的状元。
洪武二十一年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订定旌表孝行事例,曾出使安南。
太祖重其学行,常每呼“襄阳任”。
著有《使交集》等。
13、郑继之(1535-1623),字伯孝,湖北襄阳人,嘉靖四十四年乙丑范应期榜三甲195名进士,历任郎中、迁宁国知府,进四川副使,明朝吏部尚书。
14、方岳贡1622年中进士以后,任户部主事,虽为小吏,但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历典仓库,督水平粮储”,在当时的农耕社会,管理着粮食储备,绝对是一个“肥差”,但他没有因为手中有权,就丢失读书人的本色,而是“以廉谨闻”。
崇祯元年(1628年),方岳贡出任松江知府。
方岳贡深得人心的举措,是修建了石塘,并以此名垂青史,让上海人民至今铭记于心。
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后,自缢死。
15、刘镐(?-?)湖北省襄阳府宜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授崇文门监课主事。
崇祯十一年(1638年),授甘肃巡抚。
16、单懋谦(1802年-1879年),字仲亨,号地山,襄阳人,晚清宰相。
公元1832年(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进士,殿试名列二甲第六名,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历任左都御史、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同治十一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即宰相)。
丁忧期间,回襄阳鹿门书院讲课,擢拔英才。
光绪五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
17、史策先1808年出生,枣阳人。
1833年进士,先后任清朝吏部额外主事、员外郎、郎中(掌印郎中)、江南道监察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直隶正定知府、直隶广平知府,其间担任皇子奕詝(咸丰皇帝)的古文老师,官阶至中宪大夫。
18、王万芳(1849-1903):宜城市王集镇人,清末襄阳名士,光绪《襄阳府志》总纂,清朝御史王万芳自幼潜心攻读《四书》、《五经》,12岁时取得功名,远近闻名。
同治九年(1870年)恩贡。
光绪十四年(1888年)优贡。
后为张之洞弟子,任翰林院编修。
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王万芳随驾赴陕西,后因病告假回家。
19、袁玉锡(1857-1915),襄阳人。
光绪二十年(1894),参加甲午科殿试,登进士。
同年五月,任候补主事、散馆入翰林。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曾护跸慈禧、光绪帝出京“西狩”赴陕。
次年,庚子辛丑并科,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
后任遵义知府。
辛亥革命后,被聘为云南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军政府军政部甄录处副处长。
民国初年回归故乡,1915年去世。
20、高仲和(1876—1970)湖北省枣阳县人,清末举人。
武昌方言学堂肄业。
190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
1910年回国,应清廷游学生考试,授法科举人。
武昌起义后,任湖北都督府秘书,民政部参事。
后任湖北安襄郧荆招讨使署秘书长。
1942年任豫鄂皖边区参议会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寓居武昌。
21、吴庆焘,亦名庆恩,湖北襄阳人,清末举人。
清末湖北咨议局议长,著名书法家。
吴庆焘是清代光绪年间撰写地方史志卓有成效的人。
他的《襄阳四略》一书,至今仍为人们所借鉴。
1909年10月3日成立湖北咨议局,吴庆焘当选为议长)。
未一年辞职,改任江西赣南道道台。
22、刘镐(?-?)湖广省襄阳府宜城县(今湖北省宜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授崇文门监课主事。
崇祯十一年(1638年),授甘肃巡抚。
23、谢怀霞(1878~1930),枣阳市王城镇周家楼人,清末贡生,教育家。
1909年选拔贡生,曾任度支部(户部)七品小京官,陆军步兵上校,参议院秘书。
1904年,官费留日,次年8月,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24、刘德全,谷城县人,进士,光绪十五年(1899)二月任洵阳知县。
任内关心民疾,自奉节俭,重视教育,到任后,见敷文书院经费拮据,就动员县内士绅为书院捐置学地。
1901奉令实行新学,主持将县敷文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捐置有关中外新思潮书籍二十余部。
1902主持纂修《洵阳县志》14卷,史料宏富,体例颇合志法, 1902年7月,调任陕西省咸宁县知县,再任候补直隶州知州。
清朝部分进士名单1、刘执中:湖北襄阳县人,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2、庐景芳:湖北谷城县人,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3、王谨微:湖广襄阳府襄阳县,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4、万瑄; 湖广襄阳府襄阳县,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5、龚国榜: 湖北宜城县,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1766)6、罗梦元: 湖北南漳县,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7、周仁寿: 湖北宜城县,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1845)8、涂国盛: 湖北襄阳县,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9、王荣先: 湖北枣阳县,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10、刘元弼: 湖北谷城县, 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1890)11、王嘉谟: 湖北宜城县, 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1890)12、李绍烈: 湖北襄阳县,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8)13、莫如晋:湖北襄阳县,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