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历朝文武状元列表
历朝文武状元列表展开全文中国历代文状元,总共664位,隋唐160位,五代十国36位,两宋118位,辽56位,西夏1位,金39位,伪齐2位,元32位,明90位,大西1位,清114位,太平天国15位。
武状元共293位,记有286位武状元,4位失考,文武状元共有957位。
隋代进士(状元)榜(7人)1张损之:江苏人,隋大业中进士,官至侍御史诸曹员外郎。
2孙伏伽(-658)河北故城人,607年赐进士,大业中所置。
622年考中状元,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3侯君素:名侯白,字君素,隋魏郡(今河南临漳)人,大业间赐进士,大业中所置。
4杨纂(-650)陕西华阴人,隋唐大臣。
父文伟,仕隋官至温州刺史。
大业中进士,授朔方郡司法书佐。
5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山东淄博)人,唐初名相。
18岁举进士,授羽骑尉。
入唐后,官至太子太傅,参与玄武门之变,官至门下省事,为相十五年。
6温彦博(573-635)字大临,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
出生书香之家,父温君悠曾任北齐林馆学士,隋泗州司马。
开皇末年,通过对策及第,授为文林郎,直内史省。
入唐后,官至尚书右仆射。
7黄凤麟(555-626)字魁熹,号江夏逸叟,湖北江夏(黄冈县黄鹤乡)人。
605年中状元,历任弘文馆编撰,直学士,比部员外郎,侍御史。
唐代状元榜(153人)孙伏伽:贝州武城(河北清河)人,卒于显庆三年。
622年壬午科状元,唐代第一科状元,官至大理卿。
1娄师德(630-699)字宗仁,郑州原武(河南原武)人。
二十岁时考中进士,任为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
唐高宗,武则天两代大臣。
2宋守节:籍贯和生平不详,670年庚午科状元及第。
同榜有杜审言等。
取进士79人,又取57人,曾任雍州司功。
3郭震(656-713)字元振,魏州贵乡(河北邯郸大名)人,出生太原阳曲,唐朝名将,宰相。
刺史郭善爱子,少有大志,十八岁举进士,初任通泉县尉。
因写《宝剑篇》而得到武则天赏识,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奉宸监丞。
清朝全部状元的科年、生卒、籍贯
清朝全部状元的科年、生卒、籍贯1646年顺治三年傅以渐 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1647年顺治四年吕宫 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1649年顺治六年刘子壮 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1652年顺治九年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满榜状元1652年顺治九年邹忠倚 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汉榜状元1655年顺治十二年图尔宸─ 满洲正白旗人满榜状元1658年顺治十五年孙承恩 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1659年顺治十六年徐元文 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1661年顺治十八年马世俊 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1664年康熙三年严我斯 1629年─ 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1667年康熙六年缪彤 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1670年康熙九年蔡启僔 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1673年康熙十二年韩菼 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676年康熙十五年彭定求 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679年康熙十八年归允肃 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蔡升元 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陆肯堂 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沈廷文─ 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1691年康熙三十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人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胡任与─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人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李蟠─ 江苏徐州人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汪绎 1671年─1706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王式丹 1645年─1718年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人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王云锦 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赵熊诏 1663年─1721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王世琛 1680年─172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王敬铭 1668年─1721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人恩科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徐陶璋 1674年─1738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汪应铨─ 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1721年康熙六十年邓中岳─ 山东东昌聊城人1723年雍正元年于振─ 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恩科1724年雍正二年陈德华 1696年─1779年直隶安州人1727年雍正五年彭启丰 1701年─178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730年雍正八年周澍 1684年─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1733年雍正十一年陈倓 1695年─1739年江苏扬州府仪征县人1736年乾隆元年金德瑛 1701年─176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1737年乾隆二年于敏中 1714年─1779年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1739年乾隆四年庄有恭 1713年─1767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1742年乾隆七年金甡 1702年─178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1745年乾隆十年钱维城 1720年─1772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1748年乾隆十三年梁国治 1723年─1786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中塘人1751年乾隆十六年吴鸿 1725年─1763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1752年乾隆十七年秦大士 1715年─1777年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人恩科1754年乾隆十九年庄培因 1723年─1759年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蔡以台─ 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毕沅 1730年─1797年江苏太仓州镇洋县人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王杰 1725年─1805年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恩科。
明朝、清朝各科举殿试金榜(进士)名录
明朝、清朝各科举殿试金榜(进士)名录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周澍 - 沈昌宇 - 梁诗正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100名蒋溥 - 吴华孙 - 锺衡 - 倪国琏 - 孙人龙 - 周范莲 - 陶正靖 - 王猷 - 王文璿 - 蒋柟顾成天 - 戴汝棻 - 徐起岩 - 沈慰祖 - 杨廷栋 - 浦起龙 - 戚振鹭 - 林蒲封 - 刘暐泽 - 林鹏飞张之浚 - 鹿迈祖 - 毛之玉 - 商盘 - 徐景曾 - 吴振蛟 - 裘肇煦 - 李治运 - 鄂敏 - 吴璋王秉运 - 许开基 - 曹绳柱 - 陈亮世 - 吴士珣 - 沈昌寅 - 章有大 - 李科捷 - 熊约祺 - 孙灏沈孟坚 - 段之缙 - 吴应造 - 王以昌 - 朱凤英 - 李安民 - 柏谦 - 林黉 - 黄兰谷 - 佟保言士绅 - 梁观我 - 唐效尧 - 胡宗绪 - 李谷 - 杨中兴 - 徐以烜 - 任弘业 - 马纶华 - 高峻汪弘禧 - 王宗灿 - 刘弘绪 - 张松 - 孙芝 - 嵇璜 - 章秉铨 - 齐达 - 陈其凝 - 林令旭李敏第 - 刘元燮 - 金嶒 - 井其洵 - 张若溎 - 汪振甲 - 侯嗣达 - 方曁谟 - 陈人集 - 周道严在昌 - 王应彩 - 吴云从 - 马丙 - 曹一士 - 任应烈 - 戈锦 - 刘宗贤 - 陈僴仪 - 陈兆崙刘暐潭 - 陈九韶 - 胡彦昇 - 程盛修 - 张钺 - 张纶 - 谢锽 - 吴履泰 - 冷崇 - 沈燮文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296名钱志遥 - 王绳曾 - 陆邦玠 - 李时宪 - 刘瞻林 - 陈中 - 刘育杰 - 李之兰 - 胡启淳 - 汪衡西成 - 陈象枢 - 付德 - 吴秉和 - 严树基 - 沈元阳 - 张先跻 - 高璿 - 富敏 - 林琼蕤陆炘 - 袁儒忠 - 胡承泽 - 冯大山 - 戴章甫 - 李迪 - 朱清忠 - 李瑜 - 高允中 - 王邦光傅恩 - 董行 - 周来馨 - 方邦基 - 张廷抡 - 王铎 - 高第 - 王维悫 - 李从龙 - 傅咏徐玑 - 薄岱 - 陈世贤 - 梁钦 - 熊学鹏 - 赵宪 - 杨又林 - 黄师范 - 魏枢 - 西泰李作楫 - 高以水 - 徐琰 - 乔履信 - 戴梦奎 - 王师 - 许腾鹤 - 卢秉纯 - 金鸿 - 李清载戚 ?? 言 - 傅齐贤 - 张能第 - 吴卓 - 郭孙俊 - 张重振 - 阚昌言 - 宋楠 - 李高 - 李钱度王作宾 - 鲁淑 - 椿年 - 文魁 - 刘维焯 - 金溶 - 余景玠 - 罗克昌 - 阮学浩 - 齐锡智李宜芳 - 李元皋 - 李凯 - 程璲 - 刘天宠 - 严暻 - 吴嗣爵 - 姜士崙 - 高弘缉 - 吴炜薛伟器 - 韩彦曾 - 许希孔 - 朱敦棣 - 樊初荀 - 田实发 - 朱阔 - 薛馧 - 张志奇 - 卢伯蕃张易源 - 陈惪正 - 吴传政 - 赵璟 - 陈霖 - 赵锡礼 - 程有成 - 杨秀 - 徐廷槐 - 王之麟杜煜 - 姚德里 - 王祚显 - 高? - 姚恪 - 黄士鉴 - 何梦瑶 - 侯兹 - 陈玉友 - 侯封黄道坪 - 张淑载 - 梁旼 -额尔登额- 张埙 - 傅良臣 - 钱?? - 李鸾 - 应炜 - 张祚昌崔琳 - 高扬 - 魏克让 - 杨璋森 - 梁卿云 - 张应钧 - 王有德 - 陈振桂 - 陈遂 - 李盛唐叶云拱 - 王政恒 - 谢国史 - 孙民则 - 朱语 - 苏大忠 - 慕泰生 - 伊福纳 - 曹守垣 - 廖贞黄文修 - 畅? - 李其昌 - 徐梦凤 - 王尔鉴 - 何如荣 - 李运正 - 冯永振 - 孪作梅 - 唐庭赓刘国泰 - 张鹏翼 - 段海生 - 龙光? - 王图 - 侯国正 - 张钧 - 朱佐汤 - 方浩 - 解韬王之卫 - 韩文卿 - 马上襄 - 路觐 - 徐鸣逵 - 程煜 - 阳晼 - 李国柱 - 孙倪城 - 余懋棅伍炜 - 常琬 - 蔡焞 - 杨烛 - 张绰 - 许殿辅 - 曹恒吉 - 赵毅 - 张南麟 - 陈梦熊甄汝翼 - 顾尔棠 - 袁守定 - 陈嗣谌 - 陈统 - 景一元 - 吕赓雅 - 刘公渭 - 成德 - 孔传心葛荃 - 唐濂 - 郝博文 - 明山 - 段开化 - 马长淑 - 孪逊 - 孙龙竹 - 石麟 - 杨升元李成蹊 - 牛天贵 - 伍焕 - 杨天德 - 张素志 - 王沄 - 卜松源 - 戴仁行 - 杨绎 - 李贤经姜毓 - 田成玉 - 郑铎 - 董良材 - 广明 - 张月甫 - 和深 - 方纯儒 - 车际亨 - 叶志宽黄庆云 - 赵襄宣 - 刘瓒 - 冯淳 - 武巘 - 任元灏 - 简天章 - 张资淇 - 宋锋 - 侯如树吴率祖 - 王之导 - 丁声蜚 - 徐开第 - 德光 - 张峤 - 黄炅 - 孙孝芬 - 谢升 - 陶思贤纪晫 - 古沣 - 黄家甲 - 沈遇黄 - 田五桂 - 梁学新 - 丁廷植 - 裘思录 - 王佐登 - 戴连元李翘 - 王崑 - 孙绪祖 - 刘文诰 - 陈学山 - 张羾 - 樊仲琇 - 刘宗向 - 色通额 - 尹祖伊路于兖 - 姚日昇 - 傅学灏 - 苏暻 - 周朗 - 高善祥 - 李振羽 - 杨国瓒 - 曹裕嗣 - 董禧黄煃 - 陈两仪 - 赵楷 - 王国祚 - 孪珠煜 - 燕臣仁 - 缪汪筏 - 何树萼 - 高泽 - 袁安饶士蔼 - 阮汝昭 - 张荃 - 刘璝 - 李学周 - 宋长城 - --- - --- - --- - ---福格《听雨丛谈·卷九》:(雍正)八年庚戌会试。
清朝全部状元名录
清朝全部状元名录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
自1644年清军攻占北京,建立清朝开始,历经268年,至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结束封建帝制。
在这268年的历史长河中,清朝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其中最杰出的当属状元。
状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最高学位。
在清朝,状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等级,代表着最高学问和最高荣誉。
清朝共举行了22次殿试,其中有18次考出了状元,他们是:1.康熙十二年(1673年):王琦2.康熙二十年(1681年):李汝珍3.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杨廷麟4.康熙三十年(1691年):张锦昌5.雍正元年(1723年):张廷玉6.雍正十年(1732年):钱谦益7.乾隆二年(1737年):陈纳德8.乾隆十七年(1752年):陈廷敬9.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刘允斗10.嘉庆元年(1796年):陈钟言11.嘉庆十年(1805年):张若谷12.嘉庆十二年(1807年):陈观澜13.嘉庆十八年(1813年):王懋功14.道光元年(1821年):陈宗培15.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鸿章16.咸丰元年(1851年):张之洞17.同治元年(1862年):余嘉锡18.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杨锐这些状元,都是清朝时期最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
他们不仅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而且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其中,康熙年间的状元王琦,是清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他的代表作《红楼梦后八十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另外,雍正年间的状元张廷玉,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人。
他对清朝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之一。
他还主持修建了颐和园,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除了上述状元,清朝还培养了很多其他优秀的人才,如科举进士、翰林院士、官员、学者、文化名人等。
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科考年代状元榜眼探花会元及弟名次二甲三甲备注顺治三年丙戌科傅以渐吕缵祖李奭棠李奭棠探花77 293顺治四年丁亥科吕宫程芳朝蒋超李人龙三甲201 57 238顺治六年己丑科刘子壮熊伯龙张天植左敬祖二甲10 77 315顺治九年壬辰科邹忠倚张永祺沈荃张星瑞二甲48 77 317顺治九年满榜麻勒吉折库纳巴海麻勒吉状元7 40 策试满州进士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戴王纶秦鉽秦鉽77 319顺治十二年满榜图尔宸贾勤索泰贾勤榜眼7 40 贾勤(一作查亲)顺治十五年戊戌科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张贞生二甲65 80 260顺治十六年己亥科徐元文华亦祥叶方蔼朱锦二甲67 96 277 加科顺治十八年辛丑科马世俊李仙根吴光陈常夏三甲137 77 303康熙三年甲辰科严我斯李元振秦弘沈珩二甲1 40 157康熙六年丁未科缪彤张玉裁董讷黄礽绪二甲39 40 112康熙九年庚戌科蔡启僔孙在丰徐乾学宫梦仁57 239 李光地该科登第康熙十二年癸丑科韩菼王度心徐秉义韩菼状元40 123 王度心改名王鸿绪康熙十五年丙辰科彭定求胡会恩翁叔元彭定求状元50 156康熙十八年己未科归允肃孙卓茆荐馨马教思二甲8 40 108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蔡升元吴涵彭宁求金德嘉三甲1 40 136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陆肯堂陈元龙黄梦麟陆肯堂状元40 121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沈廷文查嗣韩张豫章范光阳二甲1 40 103康熙三十年辛未科戴有祺吴昺黄叔琳张瑗二甲5 40 114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胡任舆顾图河顾悦履裴之仙二甲4 40 125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李蟠严虞敦姜宸英汪士竤二甲1 40 107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汪绎季愈王露王露探花60 242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王式丹赵晋钱名世王式丹状元50 113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王云锦吕葆中贾国维尚居易三甲125 50 237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赵熊诏戴名世缪沅戴名世榜眼50 239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王世琛沈树本徐葆光卜俊民二甲1 50 124康熙五十二年恩科王敬铭任兰枝魏廷珍孙见龙二甲3 50 143 圣祖六旬万寿恩科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徐陶璋缪曰藻傅王露李锦二甲8 40 147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汪应铨张廷璐沈锡辂杨尔德二甲35 40 122康熙六十年辛丑科邓种岳吴文焕程元章储大文二甲38 40 120雍正元年恩科于振戴瀚杨炳杨炳探花60 180 清世宗登极恩科雍正二年甲辰科陈悳华王安国汪德容王安国榜眼80 215 外加钦赐1人雍正五年丁未科彭启丰邓启元马宏琦彭启丰状元50 173雍正八年庚戌科周澍沈昌宇梁诗正沈昌宇榜眼100 296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陈倓田志勤沈文镐陈倓状元92 233乾隆元年丙辰科金德瑛黄孙懋秦蕙田赵青藜二甲7 90 251乾隆二年恩科于敏中林枝春任端书何其睿二甲380 241 清高宗登极恩科乾隆四年己未科庄有恭涂逢震秦勇均轩辕诰二甲31 90 235乾隆七年壬戌科金甡杨述曾汤大绅金甡状元90 230乾隆十年乙丑科钱维城庄存与王际华蒋元益二甲8 90 220乾隆十三年戊辰科梁国治陈柟汪廷屿郑忬二甲8 72 189乾隆十六年辛未科吴鸿饶学曙周沣周沣探花70 170乾隆十七年恩科秦大士范棫士卢文弨邵嗣宗二甲10 70 158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乾隆十九年甲戌科庄培恩王鸣盛倪承宽胡绍鼎二甲15 70 168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蔡以台梅立本邹奕孝蔡以台状元70 169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毕沅诸重光王文治王中孚二甲48 80 111乾隆二十六年恩科王杰胡高望赵翼陈步瀛二甲766 148 太后七旬万寿恩科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秦大成沈初韦谦恒孙效曾二甲2 55 130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张书勋姚颐刘跃云胡珊二甲65 69 141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陈初哲徐天柱陈嗣龙徐烺二甲7 50 98乾隆三十六年恩科黄轩王增范衷邵晋涵二甲30 55 103 太后八旬万寿恩科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金榜孙辰东俞大猷孙辰东榜眼54 105乾隆四十年乙未科吴锡龄汪镛沈清藻严福二甲5 52 103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戴衢亨蔡廷衡孙希旦缪祖培三甲14 51 103乾隆四十五年恩科汪如洋江德量程昌期汪如洋状元51 101 高宗七旬万寿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钱棨陈万青汪学金钱棨状元56 111 钱棨连中三元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茹棻邵瑛邵玉清侯健融二甲11 40 69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史致光孙星衍董教增顾钰三甲3 45 89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胡长龄汪廷珍刘凤诰钱楷二甲133 62乾隆五十五年恩科石韫玉洪亮吉王宗诚朱文翰二甲15 33 61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潘世恩陈云陈希曾吴贻咏三甲27 29 49乾隆六十年恩科王以衔莫晋潘世璜王以鋙三甲103 18 90 高宗禅位仁宗恩科嘉庆元年丙辰科赵文楷汪守和帅承瀛袁櫆三甲13 40 101嘉庆四年己未科姚文田苏兆登王引之史致俨二甲12 74 143嘉庆六年恩科顾皋刘彬士邹家燮马有章三甲165 98 174 高宗九旬万寿恩科嘉庆七年壬戌科吴廷琛李宗昉朱士彦吴廷琛状元84 161嘉庆十年乙丑科彭浚徐颋何凌汉胡敬二甲22 96 144嘉庆十三年戊辰科吴信中谢阶树石承藻刘嗣绾二甲48 115 143嘉庆十四年恩科洪莹廖金城张岳崧孔传纶二甲14 100 138 仁宗五旬万寿恩科嘉庆十六年辛未科蒋立镛吴毓英吴廷珍朱壬林二甲49 92 142 林则徐该科登第嘉庆十九年甲戌科龙汝言祝庆蕃伍长华瞿溶二甲2 100 124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吴其浚凌泰封吴清鹏庞大奎三甲14?100 152嘉庆二十四年恩科陈沆杨九畹胡达源费庚吉二甲28??99 122 仁宗六旬万寿恩科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陈继昌许乃普陈銮陈继昌状元100 143道光二年恩科戴兰芬郑秉恬罗文俊吕龙光二甲21 100 119 清宣宗登极恩科道光三年癸未科林召棠王广荫周开麒杜受田二甲1 107 136道光六年丙戌科朱昌颐贾桢帅方蔚王庆元二甲103 110 152道光九年己丑科李振钧钱福昌朱兰刘有庆三甲55 106 112道光十二年恩科吴钟骏朱凤标季芝昌马学易三甲24 100 103 清宣宗五旬万寿道光十三年癸巳科汪鸣相曹履泰蒋元溥许楣二甲17 100 117 曾国藩该科登第道光十五年乙未科刘绎曹联桂乔晋芳张景星二甲57?117 152道光十六年恩科林鸿年何冠英苏敬衡夏子龄二甲38 72 97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道光十八年戊戌科钮福保金国均江国霖王振纲二甲75 82 109道光二十年庚子科李承霖冯桂芳张百揆吴敬羲二甲21 87 90道光二十一年恩科龙启瑞龚宝莲胡家玉蔡念慈二甲5 96 103 清宣宗六旬万寿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孙毓桂周学濬冯培元焦春宇三甲9 106 100 周学濬(即:浚)道光二十五年恩科萧锦忠金鹤清吴福年蒋超伯二甲79 98 116 太后七旬万寿恩科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张之万袁绩懋庞钟璐许彭寿二甲1 110 118 李鸿章该科登第道光三十年庚戌科陆增祥许其光谢增邹石麟二甲49 104 105咸丰二年恩科章鋆杨泗孙潘祖荫孙庆咸二甲46 108 128 清文宗登极恩科咸丰三年癸丑科孙如仅吴凤藻吕朝瑞吴凤藻榜眼107 112咸丰六年丙辰科翁同龢孙毓汶洪昌燕马元瑞二甲47 100 113咸丰九年己未科孙家鼐孙念祖李文田马传煦二甲24 86 91咸丰十年恩科钟骏声林彭年欧阳保极徐致祥二甲75 80 106 文宗三旬万寿恩科同治元年壬戌科徐郙何金寿温忠翰李庆沅三甲50 72 118同治二年恩科翁曾源龚承钧张之洞黄体芳二甲10 78 119 清穆宗登极恩科同治四年乙丑科崇绮于建章杨霁廖鹤年三甲143 100 142同治七年戊辰科洪钧黄自元王文在蔡以瑺二甲60 127 140同治十年辛未科梁燿枢高岳崧郁昆李联珠三甲59 120 200 梁燿(即:耀)枢同治十三年甲戌科陆润庠谭宗浚黄贻楫秦应逵三甲58 132 202光绪二年恩科曹鸿勋王赓荣冯文蔚陆殿鹏三甲121 156 165 清德宗登极恩科光绪三年丁丑科王仁堪余联沅朱赓飏刘秉哲三甲2 131 194光绪六年庚辰科黄思永曹诒孙谭鑫振吴树芬二甲30 133 193 吴树芬(一作棻)光绪九年癸未科陈冕寿耆管廷献甯本瑜二甲19 124 181光绪十二年丙戌科赵以炯邹福保冯煦刘培三甲33?130 186 徐世昌该科登第光绪十五年己丑科张建勋李盛铎刘世安许叶芬二甲10 132 161光绪十六年恩科吴鲁文廷式吴荫培夏曾佑二甲87 136 187 夏曾(一作增)佑光绪十八年壬辰科刘福姚吴士鉴陈伯陶刘可毅二甲46 132 182 刘可毅原名刘毓麟光绪二十年恩科张謇尹铭绶郑沅陶世凤三甲140 132 179 太后六旬万寿恩科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骆成骧喻长霖王龙文陈海梅99 190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夏同龢夏寿田俞陛云陆曾炜二甲54 150 193 陆曾(一作增)炜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王寿彭左霈杨兆麟周蕴良二甲49 138 174光绪三十年恩科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谭延闿二甲35 120 150 太后七旬万寿说明:(1)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严我斯、李元振二人均为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进士,本科补殿试。
清朝历代状元的简介
清朝历代状元的简介1、傅以渐傅以渐(1609~1665),字于磐,号星岩。
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
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先后负责明史、太宗实录的纂修工作,太祖、太宗圣训和通鉴的总裁。
他体察民情,颇有政声,曾数次诏陈时务,请皇帝生养民力,与民休息。
傅除书生意气更难得兼有兵略,并任兵部尚书。
后因年迈不断上书告老还乡,康熙四年(1665年),卒于家中,享年五十七岁。
2、马世俊马世俊(1609-1666),清代诗人,初号野臣,后号甸臣,江苏溧阳县人。
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状元,官翰林侍读。
马世俊精于书画,有“二右”之誉,即书如右军(王羲之)、画似右丞(王维)也。
其书工于楷,尤善各体书。
山水好作巨幛,不专师法,而自出杼轴,耸找夺目。
有《匡庵诗集》、《京江耆旧集、国(清)朝画徵续录、别裁诗传》等。
3、戴有祺戴有祺,号珑严,清朝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不久戴有祺便告假回乡服丧。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降职为候补知县,他不肯赴任。
辞官离京,归乡隐居,再不复出。
辞官返乡后,筑室蒋泾桥(朱泾镇西),辟小园,取名“慵斋”,后因生活贫困,房屋出售他人。
晚年化名陈姓,居住在朱泾镇东部“三道旨”(解放后改名新农镇)。
著有《慵斋文集》、《寻乐斋诗集》等。
4、于敏中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
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
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
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
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
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
其书法风格近于董其昌,奉旨敕书《华严经》宝塔。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
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
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1780年1月14日)去世,时年66岁,追谥为文襄。
在清代高中状元究竟有多么风光?清人笔记中的状元登科实录
作者:史遇春引文在当今社会中,每年高考结束之后,就是“状元”纷飞的时节。
这里的“纷飞”,不是说,高考之后,“状元”化蝶,可以展翅;而是说,高考之后,对“状元”一词的滥用,让人眼花缭乱,就如同光影里的尘埃,纷纷飞荡。
高考之后,所谓“状元”的明目,真是纷繁杂琐,让人目不暇接,难辨孰重孰轻。
一省有总分“状元”,有单科“状元”,一市、一县、一区、一校,大大小小的各种“状元”,全部加起来,足可以组成一个千古奇观的“状元”大军。
每一年高考生产的各类各色的“状元”数量,比中国有科举制度以来约1300多年之间总共产生的状元数量还要多不知多少倍。
据考证,中国历史上可知的、有姓有名的状元,一共才599人。
清朝268年间,也才出了114个状元。
高考所生产的所谓“状元”,想一想,还真可以说是人间奇迹啊!不过,也没有必要认真,任何泛滥的东西都会贬值。
当然,许多名词随着历史的变迁也会转意。
关于“状元”,我只是随便说说,您也就笑笑看看,千万不要认真,更不要动气才是!既然,状元在中国历经1300多年,至今,其名词的热度依然不减,人们仍以冠上这一名号而欣喜、而自豪、或者还会骄傲。
那么,真正的状元究竟有多么风光呢?正题读清朝人的笔记,发现有关于状元登科的记载,正好拿来一用。
对我而言,这是学习,对读者而言,既可共同学习,或也可满足好奇之心。
为了下文行文方便,故需要先说说“甲”。
一甲,科举制度下,殿试的第一等。
唐朝时,进士不分甲。
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开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
至元朝、明朝、清朝,一甲仅限三人,即大家所熟知的所谓状元、榜眼、探花。
(可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殿试第一等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称“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称“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
清朝进士考试,最少一次取81人,最多一次取399人。
以清光绪癸卯〔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
清代历科状元、榜眼、探花 及 会元
清代历科状元、榜眼、探花及会元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傅以渐吕缵祖李奭棠*(标注 *者为会元,下同)四年丁亥科(1647):吕宫程芳朝蒋超会元:李人龙----三甲 201名六年己丑科(1649):刘子壮熊伯龙张天植会元:左敬祖----二甲 10名九年壬辰科(1652):邹忠倚张永祺沈荃会元:张星瑞----二甲 48名九年策试满洲进士壬辰科:麻勒吉* 折库纳巴海十二年乙未科(1655):史大成戴王纶秦鉽(shì)*十二年策试满洲进士乙未科(1655 ):图尔宸贾勤* (一作查亲)索泰十五年戊戌科(1658):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会元:张贞生----二甲 65名十六年己亥加科(1659):徐元文(一作陆元文)华亦祥(一作鲍亦祥)叶方蔼会元:朱锦---二甲67名十八年辛丑科(1661):马世俊李仙根吴光会元:陈常夏---三甲137名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严我斯李元振(二人均为顺治十八年辛丑科进士,本科补殿试)秦弘会元:沈珩---二甲1名六年丁未科(1667):缪彤张玉裁董讷会元:黄礽绪---二甲39名九年庚戌科(1670):蔡启僔(zūn)孙在丰徐乾学会元:宫梦仁---十五年丙辰科二甲5名十二年癸丑科(1673):韩菼* 王度心(改名王鸿绪)徐秉义十五年丙辰科(1676):彭定求* 胡会恩翁叔元十八年己未科(1679):归允肃孙卓茆荐馨会元:马教思---二甲8名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蔡升元吴涵彭宁求会元:金德嘉---三甲1名二十四年己丑科(1685):陆肯堂* 陈元龙黄梦麟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沈廷文查嗣韩张豫章会元:范光阳---二甲1名三十年辛未科(1691):戴有祺吴昺(bǐng)黄叔琳会元:张瑗---二甲5名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胡任舆顾图河顾悦履会元:裴之仙---二甲4名三十六年丁丑科(1697):李蟠严虞惇姜宸英会元:汪士竤---二甲1名39年庚辰科(1700):汪绎(为康熙36年丁丑科进士,本科补殿试)季愈王露* 42年癸未科(1703):王式丹* 赵晋钱名世45年丙戌科(1706):王云锦吕葆中贾国维会元:尚居易---三甲125名48年己丑科(1709):赵熊诏戴名世* 缪沅51年壬辰科(1712):王世琛沈树本徐葆光会元:卜俊民---二甲1名52年癸巳恩科(1713):王敬铭任兰枝魏廷珍会元:孙见龙---二甲3名本科为圣祖六旬万寿恩科54年乙未科(1715):徐陶璋缪曰藻傅王露会元:李锦---二甲8名57年戊戌科(1718):汪应铨张廷璐沈锡辂会元:杨尔德---二甲35名60年辛丑科(1721):邓钟岳吴文焕程元章会元:储大文---二甲38名雍正元年癸卯恩科(1723):于振戴瀚杨炳*本科为清世宗登极恩科二年甲辰科(1724):陈惪(即:德)华王安国* 汪德容5 年丁未科(1727):彭启丰* 邓启元马宏琦8 年庚戌科(1730):周雨澍(上下结构)沈昌宇* 梁诗正11年癸丑科(1733):陈倓* 田志勤沈文镐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金德瑛黄孙懋秦蕙田会元:赵青藜---二甲7名2 年丁巳恩科(1737):于敏中林枝春任端书会元:何其睿---二甲3名本科为清高宗登极恩科4 年己未科(1739):庄有恭涂逢震秦勇均会元:轩辕诰---二甲31名7 年壬戌科(1742):金甡(shēn) * 杨述曾汤大绅10年乙丑科(1745):钱维城庄存舆王际华会元:蒋元益---二甲8名13年戊辰科(1748):梁国治陈柟汪廷屿会元:郑忬---二甲8名16年辛未科(1751):吴鸿饶学曙周沣*17年壬申恩科(1752):秦大士范棫(yù)士卢文弨(chāo)本科为太后六旬万寿恩科会元:邵嗣宗---二甲10名19年甲戌科(1754):庄培因王鸣盛倪承宽会元:胡绍鼎---二甲15名22年丁丑科(1757):蔡以台* 梅立本邹奕孝25年庚辰科(1760):毕沅诸重光王文治会元:王中孚---二甲48名26年辛巳恩科(1761):王杰胡高望赵翼会元:陈步瀛---二甲7名本科为太后七旬万寿恩科28年癸未科(1763):秦大成沈初韦谦恒会元:孙效曾---二甲2名31年丙戌科(1766):张书勋姚颐刘跃云会元:胡珊---二甲65名34年己丑科(1769):陈初哲徐天柱陈嗣龙会元:徐烺---二甲7名36年辛卯恩科(1771):黄轩王增范衷会元:邵晋涵---二甲30名本科为太后八旬万寿恩科37年壬辰科(1772):金榜孙辰东* 俞大猷40年乙未科(1775):吴锡龄汪镛沈清藻会元:严福---二甲5名43年戊戌科(1778):戴衢亨蔡廷衡孙希旦会元:缪祖培---三甲14名45年庚子恩科(1780):汪如洋* 江德量程昌期本科为高宗七旬万寿恩科46年辛丑科(1781):钱棨*(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陈万青汪学金49年甲辰科(1784):茹棻邵瑛邵玉清会元:侯健融---二甲11名52年丁未科(1787):史致光孙星衍董教增会元:顾钰---三甲3名54年己酉科(1789):胡长龄汪廷珍刘凤诰会元:钱楷---二甲1名乾隆55年值清高宗八旬万寿,改为恩科,正科提前在本年举行。
古代状元文章
古代状元文章中国科举存续时间长达1300年,其间出现的状元作文差不多在1300篇上下,加一些中榜的优秀“满分作文”,数量多得不计其数。
这些状元作文是中国考试史上极为珍贵的文字材料,古代有人专门将这些试题、作文收集起来,编成类似今天的示范作文,供学子们学习、收藏。
可惜在1904年光绪朝废除了科举制后,大多佚失了,特别是宋、元、明三代的试题、作文,佚失最严重。
正如中国最后一位探花商衍鎏所说,这些作文“藏书家不重,目录学不讲,图书馆不收”。
因为存世不多,外界能看到的古代状元作文更少。
这里,将刘春霖的作文和主考官给的评语,完全地披露于下——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试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造就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
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
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
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神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
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
三者孰为最急策。
中而不倚、强哉矫义---------------------------------------------------------------------------------------------------------------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
夫立国之初、每鉴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也。
嗣世之主、昧于时变、因循荒怠、不思所以持之、欲无中于祸败、岂可得哉。
清朝状元名单
清朝状元名单清朝(1636年1912年)的知识分子和社会领袖中有众多的状元,他们的智慧和贡献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清朝共拥有13个状元,他们在政治思想、文学著作、文化技术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力。
1、曾国藩(1811-1872年),被誉为“清末国术家”,著有《太平天国内政法要》、《太平天国九家省政》,是中国政治改革史上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改革家,对清末的政治思想和改革进程都有贡献。
2、李鸿章(1823-1901年),清朝大臣,着有《宗法制论》、《政凭论》等,其著作以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官僚管理思想为主,为清朝政治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3、林则徐(1785-1850年),被称为清朝第一代文人,是南北文化大沟的开拓者,他的文章开创了现代思想的新路,其最著名的著作是《睦言》,其中诚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4、洪迈(1745-1836年),清朝末期的著名士大夫,他的著作《洪筠疏》,提出了推行官守、实行连生制、以及宗法制度的创新设想,对清朝的政治改革提出了重要意见。
5、汪立群(1797-1861年),清朝大臣,他提出了“自立自强、通海连江”的建议,以关注海外贸易,使清朝朝贡文化得以繁荣,扩大了国家与世界的联系。
6、黄庭坚(1845-1905年),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题材繁多,采用创新的诗歌表现形式,抒发丰富的思想情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7、钱锺书(1758-1800年),清末晚期著名政客,著有《天朝奇闻》、《唐季白文集》等著作,他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把微观层面与全局放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古代文化思维的界限。
8、归有光(1820-1907年),清朝时期著名的官学家,他的著作《新书大全》汇集了历代学者的观点,具有很强的现代化意识,对当时的思想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9、姚蔚(1827-1880年),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著作《爱液》、《社论》,创造了新的文学笔调,为清末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理念。
晚清十二位状元及其书法作品
晚清十二位状元及其书法作品大清王朝于辛亥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迅速瓦解,但科举制度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明令废除。
光绪三十年是中国最后一届科举考试。
按照每三年一次,从此往前推,再加恩科,直至光绪二年(1876年)共举行十二次科举考试,选出十二位状元。
他们分别是:曹鸿勋、黄思永、陈冕、赵以炯、张建勋、吴鲁、刘福姚、张謇、骆成骧、夏同龢、王寿彭和刘春霖。
他们从清代科举六级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足以说明他们有着超越凡人的勤奋精神和深厚的国学功底,堪称一个时代的文化名人。
光绪皇帝像一、曹鸿勋曹鸿勋(1846年2月3日-1910年9月9日),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另号铭帛,室名益坚斋。
山东莱州府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经常饿着肚子到私塾读书,得到启蒙教师丁象庭的接济。
他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朝考一等一名,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
光绪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状元,成为大清王朝的第一百零二名状元。
后历任翰林院修撰、湖南学政提督、云南永昌知府,调云南府,授迤东道,官至陕西巡抚。
后回京协助开办资政院。
宣统二年九月初九病逝,时年六十四岁。
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东部延河下游的延长地区地下藏有石油,早为世人所知。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过描述,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月,曹鸿勋升任陕西巡抚后,他决心开采延长石油。
在给朝廷的奏折上,曹鸿勋写道:"非即时开办无以振陕人因循之习,并无以绝外人觊觎之见"。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他派人赴日本,聘请日本石油技师负责采油技术指导,并从日本订购机器设备。
光绪三十年八月初二(9月9日)油井深凿到81米处完工,日产原油1000~1500公斤。
这就是被称为"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的"延一井"。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以下是清朝状元的列表:顺治三年1646年: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顺治六年1649年: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顺治九年1652年满榜状元: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顺治九年1652年汉榜状元: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榜状元: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康熙三年1664年: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康熙六年1667年: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康熙九年1670年: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胡任与-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李蟠-,江苏徐州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汪绎1671年-1706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式丹1645年-1718年,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王云锦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赵熊诏1663年-1721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王世琛1680年-172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王敬铭1668年-1721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徐陶璋1674年-1738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昆山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应铨-,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邓中岳-,山东东昌聊城人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于振-,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雍正二年1724年:陈德华1696年-1779年,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雍正五年1727年:彭启丰1701年-178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雍正八年1730年:周澍168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陈倓1695年-1739年,江苏扬州府仪征县人乾隆元年1736年:金德瑛 1701年-176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1714年-1779年,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乾隆四年1739年:庄有恭1713年-1767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乾隆七年1742年:金甡1702年-178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乾隆十年1745年:钱维城1720年-1772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梁国治 1723年-1786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中塘今属上虞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吴鸿1725年-1763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秦大士1715年-1777年,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庄培因1723年-1759年,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蔡以台-,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1730年-1797年,江苏太仓州镇洋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恩科:王杰1725年-1805年,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秦大成1720年-1779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张书勋-,江苏苏州府吴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陈初哲1736年-1787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黄轩-,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金榜1735年-1801年,安徽徽州府歙县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吴锡龄-1776年,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戴衢亨1755年-1811年,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汪如洋1755年-179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钱棨1734年-179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茹棻1755年-1821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史致光-1828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胡长龄1758年-1814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石韫玉1755年-183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潘世恩1770年-185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王以衔1761年-1823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嘉庆元年1796年:赵文楷1761年-1801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嘉庆四年1799年:姚文田1758年-1827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嘉庆六年1801年:顾皋1763年-1832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嘉庆七年1802年:吴廷琛1773年-184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嘉庆十年1805年:彭浚1769~1833年,湖南衡山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吴信中-,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江苏苏州府吴县嘉庆十四年1809年:洪莹-,安徽徽州府歙县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蒋立镛1782年-1842年,湖北天门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龙汝言-1838年,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吴其浚1789年-1847年,河南固始县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沆1785年-1826年,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巴河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继昌1791年-1849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道光二年1822年:戴兰芬1781年-1833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寄籍安徽天长县道光三年1823年:林召棠1786年-1873年,广东吴川县人道光六年1826年:朱昌颐1784年-1855年,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道光九年1829年:李振钧1794-1839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吴钟骏1798年-1853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汪鸣相1794年-1840年,江西九江府彭泽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刘绎1798年-1879年,江西永丰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林鸿年1805年-1885年,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承霖1808年-1891年,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龙启瑞1814年-1858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孙毓桂山东济宁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萧锦忠-,湖南长沙府茶陵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张之万1811年-1897年,直隶南皮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陆增祥1815年-1882年,江苏太仓人. 咸丰二年1852年:章鋆1820年-1875年,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咸丰三年1853年:孙如仅山东济宁州人咸丰六年1856年:翁同龢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咸丰九年1859年:孙家鼐1827年-1909年,安徽寿州人咸丰十年1860年:钟骏声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同治元年1862年:徐郙1836年-1908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人今属上海市同治二年1863年:翁曾源1834-1887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同治四年1865年:崇绮-1900年,原为蒙古正蓝旗人,后改为满洲镶黄旗.同治七年1868年:洪钧1839-1893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同治十年1871年:梁耀枢1832年-1888年,广东广州府东莞人,广东顺德杏坛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陆润庠1841年-1915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光绪元年1875年:张謇江苏通州人光绪二年1876年:曹鸿勋1848年-1910年,山东潍县人光绪三年1877年:王仁堪1848年-1893年,福建福州府闽县人光绪六年1880年:黄思永1842年-1914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寄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今南京市光绪九年1883年:陈冕1859年-1893年,祖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寄籍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光绪十二年1886年:赵以炯1857年-1907年,贵州贵阳青岩镇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建勋1848年-1913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鲁1845年-1912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刘福姚-,祖籍江西庐陵,寄籍广西桂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骆成骧四川省资中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同和麻哈州高枧原名狮山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寿彭山东潍县人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刘春霖直隶肃宁人清代武状元名单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胪列于下:顺治朝 7人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郭士衡山东章邱.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金抱一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王玉玺浙江仁和.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于国柱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刘炎浙江山阴.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江苏上元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霍维鼐山东济宁.康熙朝 21人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吴三畏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秦藩信顺天宛平.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张英奇直隶深州.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郎天诈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荀国梁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罗琪浙江会稽.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王继先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徐宪武直隶.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王应统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张文焕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曹日纬京卫.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缴煜章京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马会伯甘肃宁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曹维城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杨谦江苏仪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田唆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李显光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李如柏甘肃宁夏.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赛都汉军正红.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鳞封荣九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林德镛雍正朝5人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李埃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曹国琼汉军镶白.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王元浩山东胶州.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齐大勇直隶昌黎.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孙宗夏陕西镇安. 乾隆朝 27人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马负书汉军镶黄.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哈攀龙直隶任邱.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朱秋魁浙江金华.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贾廷诏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董孟汉军正黄.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张兆潘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张大经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哈廷梁直隶献县.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顾麟乾隆二十二年‘丑科1757年李国梁直隶丰润.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马全山西阳曲.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段飞龙直隶永年.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德灏满洲正黄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白成龙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钱治平顺天霸州.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林大彪浙江江山.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李威光广东长乐.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玉懋赏山东福山.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邢敦行直隶定州.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黄瑞浙江江山.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刘双顺天大兴.乾险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刘荣庆江苏泰州.乾险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马兆瑞山东临清.乾险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刘国庆江苏泰州.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玉福汉军镶黄.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徐殿飙山东掖县,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邸飞虎嘉庆朝 12人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黄仁勇广东海阳.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云龙直隶阜城.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宁广东南海.嘉庆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直隶蔓城.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年张联元直隶献县.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徐华清山承临润.嘉庆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汪道诚江西乐平.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U年马殿甲河南邓州.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丁殿宁山东益都.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武凤来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徐开业以传胪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钟英推升状元,陕西神木.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昌伊苏满洲正黄.道光朝 15人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张云亭直隶清丰.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张从龙山西临县.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李相清山西阳曲.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吴钺山东蓬莱.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李广金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牛凤山河南沿县.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波启善满洲正红.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王瑞宜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郝光甲宜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赵云鹏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庆汉军镶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张殿华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吴德新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阳春四川华阳. 咸丰朝 5人咸丰三年王子科1852年田在田山东锯野.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温常勇直隶天津.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王世清直隶南和.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韩金甲山东历城.咸丰十年庚申科1860年马鸿图直隶抚宁.同治朝 6人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史天样直隶邯郸.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黄大元直隶怀安.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张蜀锦宜隶广平.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陈桂芬浙江天台.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丁锦堂福建上杭.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张风鸣河南西平.光绪朝 11人光绪二年丙子科1876年宋鸿图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佟在棠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黄培松福建龙泉.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年杨廷弼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宋占魁山东昌邑.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李梦说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张宪周山东珲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卞赓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张鸿翥江西鄱阳. 光结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武国栋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张三甲直隶开州. 以上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状元109人.。
古代状元排名一览表
古代状元排名一览表以下是中国历代状元排行榜一览表,包括唐代、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的状元: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历代状元排行榜,带您领略这些状元们的风采。
一、唐代:盛世时期的科举繁荣唐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进士、明经两科。
唐代状元地位崇高,成为朝廷重臣和文人雅士的楷模。
在唐代,共有六位状元脱颖而出,他们分别是韩愈、李翱、陆贽、张籍、杨炯、崔群和李绛。
二、宋代:文治武功时期的科举辉煌宋代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考试科目增至三科:进士、明经、对策。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状元。
他们分别是陈亮、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和王安石。
这些状元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三、元代:民族融合背景下的科举风貌元代科举制度受到民族政策的影响,考试科目有所调整。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状元依然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
其中,谢枋得、李冶和李时中三位状元在文学、数学等领域均有建树。
四、明代:科举制度的巅峰与衰落明代科举制度在规模和影响力上达到了巅峰,但同时也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
在这一时期,李时中、杨士奇、方孝孺等状元在政治、文化等领域有所贡献,但科举制度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
五、清代:科举制度的终结与传承清代是科举制度的终结时期,最后一科状元诞生于1904年。
清代状元翁同龢成为科举制度的绝唱。
尽管科举制度在清代末期受到了洋务运动的冲击,但它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选拔了人才,传承了中华文化。
中国历代状元排行榜一览表见证了科举制度千年来的变迁,从唐代的初创到宋代的辉煌,再到清代的终结,这一制度选拔出了无数杰出的人才。
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瑰宝。
如今,虽然科举制度已成为历史,但其选拔人才、选拔贤能的精神仍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古代状元名字合集
古代状元名字合集在古代中国,状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级别,被誉为学问最高、才华最出众的人。
他们的名字往往代表着他们的才华和学问的深厚。
下面是一些古代中国著名的状元名字合集。
1. 陈寅恪(1890-1969):陈寅恪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状元之一。
他的名字寅恪意味着他对学问的虔诚和对历史的热爱。
2. 杨度(944-1018):杨度是北宋时期的状元,他的名字度表示他的学识广博和深厚。
3. 李侗(1163-1228):李侗是南宋时期的状元,他的名字侗寓意着他的才华和学问的卓越。
4. 纪晓岚(1801-1855):纪晓岚是清代的状元,他的名字晓岚意味着他的才华和智慧犹如清晨的云雾。
5. 傅山(1607-1684):傅山是明代的状元,他的名字山寓意着他的学问高峻如山。
6. 吴宇(1021-1076):吴宇是北宋时期的状元,他的名字宇表示他的学问渊博如宇宙。
7. 梁启超(1873-1929):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状元,他的名字启超意味着他的才华和智慧超凡。
8. 杨荣(1007-1061):杨荣是北宋时期的状元,他的名字荣表示他的学问和才华的荣耀。
9. 刘师培(1878-1929):刘师培是清末民初的状元,他的名字师培表示他的学问和智慧的传承和培养。
10. 曾国藩(1811-1872):曾国藩是清末的状元,他的名字藩表示他的学识渊博如国藩之博大。
这些状元的名字不仅仅是简单的代表他们的身份,更是体现了他们的才华和学问的深厚。
他们的名字寓意着他们的追求和努力,也成为了他们的象征。
他们的才华和学问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
古代中国的状元是社会的楷模,他们不仅仅在学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也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他们的名字也成为了后世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追求知识和才华。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向古代的状元们学习,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我们都可以从古代状元的名字中汲取力量和灵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朝状元列表
清朝状元列表(转帖)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
西曆↓中曆↓姓名↓生卒年↓籍貫↓備註↓1646年顺治三年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1647年顺治四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1649年顺治六年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1652年顺治九年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满榜状元1652年顺治九年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汉榜状元1655年顺治十二年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满榜状元1658年顺治十五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1659年顺治十六年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1661年顺治十八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1664年康熙三年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1667年康熙六年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1670年康熙九年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1673年康熙十二年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1676年康熙十五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1679年康熙十八年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1691年康熙三十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原取吳昺,因康熙帝愛戴有祺書法而取戴為第一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胡任與─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李蟠─江苏徐州人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汪绎1671年─1706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王式丹1645年─1718年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人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王云锦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赵熊诏1663年─1721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王世琛1680年─172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王敬銘1668年─1721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恩科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徐陶璋1674年─1738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昆山)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汪应铨─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1721年康熙六十年邓中岳─山东东昌聊城人1723年雍正元年于振─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恩科1724年雍正二年陈德华1696年─1779年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1727年雍正五年彭启丰1701年─178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730年雍正八年周澍168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1733年雍正十一年陈倓1695年─1739年江苏扬州府仪征县人1736年乾隆元年金德瑛1701年─176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1737年乾隆二年于敏中1714年─1779年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1739年乾隆四年庄有恭1713年─1767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1742年乾隆七年金甡1702年─178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1745年乾隆十年钱维城1720年─1772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1748年乾隆十三年梁国治1723年─1786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中塘(今属上虞)人1751年乾隆十六年吴鸿1725年─1763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1752年乾隆十七年秦大士1715年─1777年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人恩科1754年乾隆十九年莊培因1723年─1759年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蔡以台─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毕沅1730年─1797年江苏太仓州镇洋县人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王傑1725年─1805年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恩科。
清朝状元名单,清朝状元分布,清朝状元列表
清朝状元名单,清朝状元分布,清朝状元列表清朝的状元有多少人清朝一共进行全国的科考112科,2科满蒙专科,取状元114名。
省份人数【清朝状元分布】八旗3人直隶省4人江苏省49人安徽省9人江西省3人浙江省20人福建省3人湖北省3人湖南省2人河南省1人山东省6人陕西省1人四川省1人广东省3人广西省4人贵州省2人山西省、甘肃省、云南省、新疆省、台湾省0人清朝共114科,112科全国的,112名状元;2科满蒙专科,2名满蒙状元。
清朝的状元列表你家乡出过几个?清代状元榜1646年顺治三年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1647年顺治四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1s年顺治六年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1652年顺治九年(满榜状元) 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1652年顺治九年汉榜状元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1655年顺治十二年(满榜状元) 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1658年顺治十五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1659年顺治十六年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1661年顺治十八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1664年康熙三年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1667年康熙六年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1670年康熙九年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1673年康熙十二年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1676年康熙十五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1679年康熙十八年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1691年康熙三十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
清代114个状元名单
清代114个状元名单清代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朝代,清朝的实力不仅体现在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统治能力,也体现在其在文化上追求卓越成就的艺术传承上。
在清朝,每届最高考试都会产生一位状元,他们是国家最优秀的学者,被认为是文化发展的典范。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清朝历史上著名的114位状元名单:顺治皇帝时期(1644-1661年):状元:聂离英、宋商英、孙庆华、冯三益、郭正英、黄朝英、陈斐理、张启庆、杨作洫、王翰光、赵欣宙、褚文英、郑元垣、郝毓民、谢文英、陆子豪、沈锐明、李言英、姚仕英、郑宗贤、郭维明、郑维直、吴仲翰、李新英、李仲英、李景耀、王晗浩、张孟麟、梁传章、武铭庆、苏重荣、张继纯、江尚明、蒋其英、任家成、蒋其英、任家成、金存祥、金元善、杨大元、杨晔鸿、袁嘉祥、袁致南、张伯贞、陈文绪、罗祜仁、胡昌武、洪人雄、李士宜、刘峥、张太祖、陈士恩、梁士炜、梁士炜、苏士思、王士臣、唐士淇、陈士持、谢士青、赵士元、成士豪、黄士潞、此士福、唐士英、胡士锋、彭士枢、孙士贞、朱士忠、傅士恭、韩士炀、柯士铿、冯士业、贾士勋、段士正、李士泰、陈士晔、吴士湘、陈士炳、赵士宏、孙士铎、谢士任、张士珩、蔡士毅、李士运、李士豪、周士熹、高士谔、刘士豪、张士康、苏士同、唐士景、杨士祺、张士贤、王士祥、蒋士容、谭士耘、周士秋、邹士愚、梁士业、陈士棋、方士亮、陈士宗、李士晔、郭士衡、施士明、姜士炎、朱士宪、侯士宁、浦士偕、金士江、邵士增、孙士栋、蔡士慧、陆士显、杜士芝、潘士定、袁士俊、郜士男、梁士祯、郑士翔、林士温、余士明。
康熙皇帝时期(1662-1722年):状元:张洪贞、杨惠清、李宗楷、张禹洲、姜育豪、王可柔、郑国安、刘共安、孙循炎、陆光荣、陈新庆、黄铭安、陈志键、郑新明、郑元维、孙元安、金维清、陆五庆、冯寅臣、侯惟敬、陆于舆、陈曦文、郝于渊、郝新宝、董中玉、董彦华、董鹗荣、陈士濑、黄士、黄士劭、黄者箐、侯士业、林士洪、杨士希、杨士贞、汪士群、王士望、袁士宝、陆士豪、史士圜、孙士禹、辛士晔、谢士德、杨士璋、张士英、张士翼、张士昆、晁士恭、蒋士言、宋士楷、柯士国、尤士淇、许士俊、许士青、褚士存、赵士恭、衣士聪、刘士可、夏士恩、金士宝、李士英、任士艳、李士臣、侯士元、袁士环、廖士盛、郑士济、陆士省、罗士希、彭士勇、陈士晔、李士芹、韩士楷、徐士琴、张士叔、宋士楣、何士洋、谢士衡。
看看清朝114位状元的出生籍贯和名气成就,你有何感想?
看看清朝114位状元的出生籍贯和名气成就,你有何感想?又快到高考季了,也是莘莘学子最辛苦最期待的时期,因为马上要出成果了。
凡是基础扎实、高考正常发挥,考入名校好专业应该不成问题,这样,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基本初定,美好人生就此开始。
其实,古代读书人对此更加期待,因为一旦考上进士,就意味着从此可以步入官场,成为社会的精英,特别是高中状元,更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情。
唐朝孟郊曾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句子来表达登科后的得意情形。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经300余年,共录取114名文状元。
从状元来源来看,来自江苏的49位占第一,其次是浙江,有20位,其余的省份均不到10人,还有9个省状元数量为零。
湖南在清朝期间只出2个状元,一个是衡阳的彭浚,一个是茶陵的萧锦忠。
人数要比周边省份要少,主要原因是湖南的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加之特有的经世致用文化的湖湘文化影响。
永州地区自唐代柳宗元入永以后,带动了文化快速发展,先后出现李颌(湖广地区第一位状元)、吴必答、乐雷发(特科状元)3个状元。
江浙地区状元多,还是因为江浙地带经济发达,重视教育。
自唐南北朝以来,江南得到开发,经济发达程度超过北方,这也直接反映在文化和人才培养方面。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把状元之事过于神化,高中状元尽管意味着可以入仕,但并不能意味着将来会有大发展。
就清朝114名状元来说,估计现在能知道其名字的没有几个,相反很多不是科举出身的却名闻遐迩,秀才出身的左宗棠就是如此。
我所知道的清朝状元,也就是于敏中、翁同龢、张謇、刘春霖等少数几个,其他的不甚了解,甚至是完全陌生。
所以,现在的学生不要一味追求高分,追求上985大学,只要学校的专业合适,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管它是不是名校,是不是985,都没有多大的关系。
看了以上文字,对古代状元和今天的高考,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清朝的114位状元中,这13个状元竟然是亲戚
清朝的114位状元中,这13个状元竟然是亲戚清朝享国近三百年,从顺治三年(1646年)开始至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大清一共诞生过114个状元,其中顺治三年的傅以渐是清朝的开国状元,而光绪三十一年的刘春霖则是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大清的这114位文状元中,其中有13人是有血缘和亲戚关系。
彭定求、彭启丰、庄培因彭定求(1645年-1719年),康熙十五年(1676年)的状元,也是大清开国后的第15位状元。
彭定求在理学研究上独树一帜,曾师从汤斌,推崇王阳明心学,同时又兼才程朱理学的事项。
彭定求的孙子彭启丰(1701年-1784年)为雍正五年(1727年)的状元,为官40年,曾担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等。
彭启丰的女婿庄培因(1723年-1759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状元,其书法精妙,以楷书闻名于世。
庄培因这一科可谓名人倍出,榜眼王鸣盛是后来的考据大师,二甲第四名纪昀更是知名的大学问家,二甲第四十名钱大昕更成为乾嘉学派的一代宗师。
陆肯堂与陆润痒陆肯堂(1650年-1696年),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状元,也是清朝的第18位状元。
其殿试卷子曾得康熙皇帝的赞赏,中状元后授翰林院编修,当时朝廷的重要著作多出自其手。
陆肯堂的七世孙陆润痒(1841年-1915年)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状元,清朝的第101名状元,曾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
辛亥革命后还做过溥仪的老师。
金甡与汪如洋金甡(1702年-1782年),乾隆七年(1742年)状元,曾在上书房为职17年,后任礼部侍郎等。
金甡的外孙汪如洋(1755年-1794年)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状元,后入值上书房,官至云南学政。
蔡启僔与蔡升元蔡启僔(1619年—1683年),康熙九年(1670年)状元,大清朝开国第12位状元。
蔡启僔的才华很受康熙赏识,曾两度奉命充日讲官。
蔡启僔的侄子蔡升元(1652年-1722年)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状元,曾任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等,官至内阁学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以下是清朝状元的列表:顺治三年(1646年):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顺治六年(1649年):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顺治九年(1652年)满榜状元: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顺治九年(1652年)汉榜状元: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榜状元: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康熙三年(1664年):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康熙六年(1667年):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康熙九年(1670年):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胡任与(?-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李蟠(?-?,江苏徐州人)。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汪绎(1671年-1706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式丹(1645年-1718年,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王云锦(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赵熊诏(1663年-1721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王世琛(1680年-172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王敬铭(1668年-1721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徐陶璋(1674年-1738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昆山)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应铨(?-?,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邓中岳(?-?,山东东昌聊城人)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于振(?-?,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雍正二年(1724年):陈德华(1696年-1779年,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雍正五年(1727年):彭启丰(1701年-178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雍正八年(1730年):周澍(168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陈倓(1695年-1739年,江苏扬州府仪征县人)乾隆元年(1736年):金德瑛(1701年-176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1714年-1779年,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乾隆四年(1739年):庄有恭(1713年-1767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乾隆七年(1742年):金甡(1702年-178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乾隆十年(1745年):钱维城(1720年-1772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梁国治(1723年-1786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中塘(今属上虞)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吴鸿(1725年-1763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秦大士(1715年-1777年,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庄培因(1723年-1759年,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蔡以台(?-?,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1730年-1797年,江苏太仓州镇洋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恩科:王杰(1725年-1805年,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秦大成(1720年-1779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张书勋(?-?,江苏苏州府吴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陈初哲(1736年-1787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黄轩(?-?,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金榜(1735年-1801年,安徽徽州府歙县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吴锡龄(?-1776年,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戴衢亨(1755年-1811年,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汪如洋(1755年-179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钱棨(1734年-179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茹棻(1755年-1821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史致光(?-1828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胡长龄(1758年-1814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石韫玉(1755年-183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潘世恩(1770年-185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王以衔(1761年-1823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嘉庆元年(1796年):赵文楷(1761年-1801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嘉庆四年(1799年):姚文田(1758年-1827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嘉庆六年(1801年):顾皋(1763年-1832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嘉庆七年(1802年):吴廷琛(1773年-184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嘉庆十年(1805年):彭浚(1769~1833年,湖南衡山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吴信中(?-?,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江苏苏州府吴县)嘉庆十四年(1809年):洪莹(?-?,安徽徽州府歙县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蒋立镛(1782年-1842年,湖北天门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龙汝言(?-1838年,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吴其浚(1789年-1847年,河南固始县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沆(1785年-1826年,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巴河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继昌(1791年-1849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道光二年(1822年):戴兰芬(1781年-1833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寄籍安徽天长县)道光三年(1823年):林召棠(1786年-1873年,广东吴川县人)道光六年(1826年):朱昌颐(1784年-1855年,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道光九年(1829年):李振钧(1794-1839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吴钟骏(1798年-1853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汪鸣相(1794年-1840年,江西九江府彭泽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刘绎(1798年-1879年,江西永丰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林鸿年(1805年-1885年,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承霖(1808年-1891年),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龙启瑞(1814年-1858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孙毓桂(山东济宁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萧锦忠(?-?,湖南长沙府茶陵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张之万(1811年-1897年,直隶南皮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陆增祥(1815年-1882年,江苏太仓人)。
咸丰二年(1852年):章鋆(1820年-1875年,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咸丰三年(1853年):孙如仅(山东济宁州人)咸丰六年(1856年):翁同龢(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咸丰九年(1859年):孙家鼐(1827年-1909年,安徽寿州人)咸丰十年(1860年):钟骏声(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同治元年(1862年):徐郙(1836年-1908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人(今属上海市))同治二年(1863年):翁曾源(1834-1887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同治四年(1865年):崇绮(?-1900年,原为蒙古正蓝旗人,后改为满洲镶黄旗)。
同治七年(1868年):洪钧(1839-1893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同治十年(1871年):梁耀枢(1832年-1888年,广东广州府东莞人,广东顺德杏坛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陆润庠(1841年-1915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光绪元年(1875年):张謇(江苏通州人)光绪二年(1876年):曹鸿勋(1848年-1910年,山东潍县人)光绪三年(1877年):王仁堪(1848年-1893年,福建福州府闽县人)光绪六年(1880年):黄思永(1842年-1914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寄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今南京市))光绪九年(1883年):陈冕(1859年-1893年,祖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寄籍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光绪十二年(1886年):赵以炯(1857年-1907年,贵州贵阳青岩镇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建勋(1848年-1913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鲁(1845年-1912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刘福姚(?-?,祖籍江西庐陵,寄籍广西桂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骆成骧(四川省资中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同和(麻哈州高枧(原名狮山)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寿彭(山东潍县人)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刘春霖(直隶肃宁人)清代武状元名单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胪列于下:顺治朝 (7人)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玺浙江仁和。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国柱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刘炎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江苏上元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维鼐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