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盼教案+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1.由于本文属于记叙文,节选自铁凝的短篇小说,所以教学中首先从故事情节入手,先理清围绕“盼”字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主人公的心理世界。

2.沿袭从文章结构到内容再到感情主线的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把握不同事件中主人公的心态变化,从而最终体会“盼”这一题眼的含义,教师再结合学生实际加以引申,从而让学生有所收获。

3.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阅读原文是十分必要的。

阅读原文,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尤其是情感层面有深层次的提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反思第【3】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中,我负责的课程中有篇《盼》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因为太过盼望收到父亲的信件,而始终无法寄托自己的心情,最终化作心理压抑。

本次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一、知识与能力针对这篇文章,我选择了细节理解及表达能力作为学习目标。

首先是阅读文章时梳理出文章中的每一个事件,找到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由于这篇文章较长,涉及的情节繁杂,我通过延伸教学方式,通过现实案例进行引申,例如活生生的孩子痴盼未到的生日礼物等,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

其次是针对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训练,通过让学生选择一个他想要“痴盼”的事情,进行结果的预测,同时要求学生表达清晰,别人能够听懂他在说什么,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情感与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

首先,我鼓励学生多思考,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想象自己处于主人公的处境中,体会他盼望父亲的信件又始终收不到的心情。

其次,我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来证明理解,这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从学习的角度去深入感知这篇文章。

三、生活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把握机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启发学生去思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

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出示课件2:谜语】“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

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雨衣)2.【出示课件2】雨衣教师解题:我们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

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

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著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

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

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检查预习,纠正指导1.认读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喧闹:喧哗热闹。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第【1】篇〗我执教的《盼》是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即为习作单元。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围绕中心意思》,围绕这一主题,了解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栏目,习作例文和习作要求。

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我们不能再用陈旧的方法去教新教材。

我们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明确习作单元里所有的板块内容安排都是围绕习作任务来展开的。

《盼》是习作单元里的一篇精讲课文,围绕单元目标,本课教学要指向写作,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从不同事例来表达文章中心意思。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新方法,新体验《盼》这篇课文讲述了主人公蕾蕾盼望下雨能穿上妈妈给她新买的雨衣一事。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颇具童真、童趣。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不难。

既然课文立足于习作单元,我们就不能按照以前讲精讲课文的方法再来讲授这篇课文。

我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就抓住单元目标要求,以课文来服务写作。

这篇课文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的,第一课时梳理课文内容,明确课文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以课文为依托,首先问学生最盼望的是什么?在这里就是让学生立意,制定自己文章《盼》的中心。

然后再联系课文,回顾课文《盼》蕾蕾最盼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是通过不同事例来表达文章中心的。

明确我们可以通过不同事例来表达文章中心,进而,指导学生学会选材。

明确选择的材料要准、小、新、真。

选择不同事例来写时,许多学生往往会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者“蜻蜓点水”,于是我就让学生回归课文《盼》,品读课文重点写了哪一事例?如何写具体、生动的?这样既不脱离课文胡学习又掌握了文中的写作方法。

这样就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最后,学以致用,让学生选择自己素材中的典型事例,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具体、写生动。

这样的一节课,既关注了课文的学习,又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方法。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反思及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盼》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渴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

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珍惜美好生活的心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心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珍惜眼前生活的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教学难点:从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3. 自主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期待已久的事情。

b. 引导学生说出期待的原因,引入课文《盼》。

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b. 引导学生从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心情。

4. 小组讨论a.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主题。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教育a.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

b. 分享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事例,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6. 课后作业a. 让学生运用所学,关爱身边的人。

b. 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

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盼》教案含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盼》教案含反思

第十七课《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出示一些关于雨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环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3. 讲解环节:教师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和难点进行讲解,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提问。

4. 深入分析环节:选取课文中的一些重要段落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5.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互相交流和启发。

6.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朗读法: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朗读能力。

2. 讲解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生字新词和课文的难点。

3.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5.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2.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题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提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盼》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盼》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盼》教案及反思《盼》课文原文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个扁扁的纸盒子。

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

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直到妈妈声喊:“蕾蕾,你疯啦?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

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我开始盼着变天。

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还用问,这是起了风。

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

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

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可是……还差半小时呀。

”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

”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

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

”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

”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盼》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盼》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盼》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对新雨衣的喜爱和盼望下雨穿雨衣的心情。

3.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的。

4.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盼”的心情。

学习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事例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默读感悟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朗读体会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特别盼望的事情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盼》,看看文中的“我”在盼什么。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2.初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认读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思考: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3.精读课文分析“盼”的原因。

引导学生找出“我”盼新雨衣的原因,如对新雨衣的喜爱、想在雨中展示新雨衣等。

从对新雨衣的描写中体会“我”的心情,如“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这句话表现出“我”对新雨衣的渴望。

体会“盼”的过程。

找出“我”在盼下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动作和语言描写,分析“我”的心情变化。

如“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表现出“我”的焦急和无奈。

感受“盼”的结果。

阅读“我”终于穿上新雨衣在雨中的场景,体会“我”的喜悦心情。

分析作者对雨中场景的描写,如“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感受“我”对雨的喜爱和满足。

4.总结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是如何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选取事例的。

强调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来丰富中心意思的表达。

5.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自己盼望的事情,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个片段。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盼》(指板书)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围绕“盼”写了哪几件事?生:作者围绕“盼”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三件事。

其中盼穿雨衣这部分又从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这几件小事具体写出“盼”这一中心意思。

师板书。

二、新课师:说得好,正是这样。

作者选取了不同的事例突出了“盼”这一中心,那作者又是怎样将“盼”这一心理活动写具体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读全篇课文,画出具体描写出盼这一心理活动的语句,并在旁边做好适当的批注,写出你的感受,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内交流。

下面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生3:我画的是这句“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是一段心理描写,我从“每天想”这个词中感受到自从作者有了新雨衣,天天都在想,都在盼下雨天,盼望能够有机会穿上新雨衣。

师:不止一天想,不止一天盼,而是天天想,天天盼。

天气预报是晴是雨,到底与作者是否有雨衣有关系吗?(没有)那她为什么觉得是因为她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才总是晴的呢?生:是因为作者太盼着能下雨了,天天盼下雨,结果天气预报天天是晴天,她就觉得是因为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才变成“晴天”的,是在和她故意作对呢。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越是盼着一件事,越是事与愿违,就觉得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才会这样的?比如早上等公交,越是着急越等不来,这时就会觉得怎么一到我坐公交,公交就不爱来呢。

对啊,其实作者也是这样的,正是由于这份期盼,这份焦急,才会有每天是晴是雨的关注才会觉得是因为我有了新雨衣才不下雨的。

就这段话还有补充吗?你还画了哪句话?生2:我画的是这句话“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一直安安静静写出了一直不下雨,自己的雨衣无用武之地那种急切的心情。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学设计+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学设计+反思

16 盼【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袖、篷”等生字,学会“雨衣、袖筒、斗篷、袖子、瓦蓝”等词语,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重音。

(2)重点关注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尤其是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4)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的角度,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扩充自己的作文素材库。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和联系生活实际中体会、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3.情感与价值感受作者的语言、环境描写的生动巧妙,体会儿童的纯真与可爱。

【教学重点】重点关注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和作者观察生活的角度,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准备】学生: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作者铁凝的资料。

教师:1.制作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我最讨厌两件事,第一件是说谎话,第二件就是下雨。

6月里,老是下雨。

这么一来,就是下了课你也出不去,大家只好挤在教室里。

哇啦哇,哇啦哇!好像大雨一下把我们三年级的教室变成了蛤蟆坑……”作者铁凝曾经这样讨厌下雨,但却因为一件新雨衣,她又雀跃着盼望着雨的到来。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盼”的心情?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呢?二、自主预习导读(一)字词集中解读。

1.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疯( ) 甩( ) 嚷( ) 袖筒( ) 斗篷( ) 窸( )窸窣( )窣wǎ()蓝jiàng()油xīng()味嘴chún() 理直气zhuàng()2.词语解释。

(1)窸窸窣窣:象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2)嘟囔:指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3)瞟:斜着眼睛看。

(4)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5)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一点儿不敢疏忽的样子。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理解作者描绘盼的形象,感受到他的思念之情。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盼对作者产生的影响。

2.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理解并感受盼对作者产生的影响。

3. 教学内容•课文《盼》的学习和理解。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盼的图片或播放盼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出示题目:“你对盼这个词有什么了解?你认为盼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第二步:阅读理解(15分钟)•分发课文《盼》给学生,让他们独立阅读,并标注生词和短语。

•导读问题:“作者在课文中提到了哪些盼?他对这些盼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盼的形象进行讨论。

•要求学生围绕盼的形象进行展开讨论,如盼的特点、盼的表现形式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第四步:个人思考表达(10分钟)•要求学生以盼为话题,写下自己对盼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有过盼的经历吗?你对盼的态度是怎样的?你认为盼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第五步:教师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强调课堂的重点和要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盼》这篇课文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思考盼的含义和影响。

通过导入和阅读理解环节,学生对盼这个词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进一步深化对盼的理解,并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个人思考表达环节,让学生思考盼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盼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可能不能详细理解课文,因此在分组讨论环节时,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第1篇】现在的六年级音乐教材编排了许多老歌,但我采用新教法,改变了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了主体性、实践性,在学唱过程中,我采用了欣赏教学──直接唱歌词──再唱曲谱,这样学生的感受是直接的、全面的、生动的,对歌词的学唱比较快,学生学会以后再学习曲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上多彩的乡音之《盼红军》一课,我就让学生重温一些学过的或流行度高的民歌,然学生说说对民歌的感受和看法。

让学生知道民风、民俗、历史以及地理自然环境对民歌的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再学习这首四川民歌《盼红军》,这样一来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而且将音乐与相关文化紧密相连,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不再是你教我学的单调的音乐课堂了。

此外在学会这首歌以后,我安排了学生对歌曲进行处理演唱,顺便传授了音乐力度、速度的表现记号以及歌曲演唱形式的相关知识,学生的领悟能力很强很快就能对歌曲做出了恰当的处理。

演唱效果较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第2篇】《盼》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

而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盼着下雨,终于有一天掉雨点了,我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点让我欣喜不已。

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的期盼,“我”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回味。

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在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课前预习,课堂上尝试探索、自学等是学生课堂高效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学生大量的自主性学习面前,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就突显出来,因为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精讲多练。

抓住重点,充分利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体现高效运转,练习的重点要体现层次性,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盼》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盼》这首诗的意义与背景,理解诗歌中丰富的意象。

2.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知识点。

3.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盼》这首诗,是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诗歌。

它以“盼”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美好期望。

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诗歌朗读:教师首先朗读诗歌,让学生听懂整首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并学会课文的基本朗读技巧和方法。

•认识生字词句:对于学生不熟悉的生字词句进行解释、讲解。

•学习诗歌的主旨和意象: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几种意象的含义。

•创作续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增强学生的诗歌创新意识。

2、教学方法•课前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常识和预习,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境,为课堂的学习做铺垫。

•朗读学习法:通过反复的学生听、教师诵读,学生跟读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漫步学习法:用漫步的方式,引导学生重新感知课文的信息,尤其是生字词与诗歌的意象之间的关联,为学生理解和记忆诗歌的意义打下基础。

•个性魅力法:通过让学生摆脱教材的限制,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感受和理解,增强学生的课文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交流思想,激发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回归自然:在课前,通过带领学生到操场或教室边晒太阳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归自然,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的感知。

•课前问答:引导学生回忆“盼”的意义,从多个角度提问学生关于“盼”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言,调动学生的思维。

•展示手工制作“盼”的画作,激发学生的诗歌情感和想象力。

2、诗歌鉴赏•诵读朗诵《盼》:先由教师先向学生诵读《盼》,让学生感受韵律与节奏,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熟悉整首诗歌的感觉。

•生字词解释:对于不理解的生字词句进行解释,清楚生字词的基本含义和词性。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盼》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盼》教案

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盼》一、教学目标1. 会写“袖、篷”等13 个生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 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些关于“盼”的图片,如:小朋友盼着长大、学生盼着放假、父母盼着孩子回家等。

2. 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盼望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盼”有关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学习生字词1. 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意“篷、酱、唇”等字的笔画和结构。

3. 理解词语:斗篷、瓦蓝、逗引等。

(四)深入研读,理解内容1. 学习第1-2 自然段,思考:妈妈给“我”买了一件什么样的雨衣?“我”对这件雨衣有怎样的态度?2. 学习第3-6 自然段,思考:“我”是如何表现出自己对雨衣的喜爱的?3. 学习第7-17 自然段,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4. 学习第18-20 自然段,思考:“我”最终穿上雨衣了吗?(五)总结教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我”对雨衣的期盼和穿上雨衣后的兴奋,表现了“我”的童真童趣,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六)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生字词方面,我注重指导学生的书写和理解,让学生在书写中巩固知识。

不足之处是在课堂互动方面还可以更加活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合集3篇金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合集3篇金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在讲解课文时,抓住课文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探究来理解课文。

我逐段引领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分析,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最后出示两大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我引导学生先探究,然后汇报,最后教师指导,向学生讲清楚本课的重点,即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写文章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我认为本节课在安排写作练习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互相提出建议,做好修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第2篇】大问题意识是我们讨论与交流的主要内容。

本篇课文以“雨衣”为线索,写了小女孩蕾蕾“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这个充满童心童趣的故事。

我们聚焦在“作者是怎样写出‘盼’的心理的?”第一次试讲,我重点落在了朗读与梳理情节,在主要内容上,出现了理解性错误。

另外,王院长指导我“列举事例”是写出“盼”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于是,我和学校业务领导、老师共同探讨,第二天又进行了第二次试讲,对于朗读环节加入了指生分段读文,找一找心理活动的语句,着重指导关键句的朗读,分析语言、心理、环境描写的妙处。

这些也都是第二次试讲以后有所发现。

对此,有个心得,教学经验往往是每一次试讲以后才出现的,并且旁观者清,执教者本人不但要选择性吸取建议,还要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这样才能自然的去教学。

试讲第二次的第二天,来到额如小学正式讲课,孩子们的课本中没有预习,课文很干净,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不能表达的很到位,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拿“尺子”去衡量他们,所以我努力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去激活文字,读出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我看来,一节课的成败与否,都不能归咎学生,教师才是要多多反思,他们是一张张白纸,等待教师去唤醒,用智慧去点拨,课后尽管身边的认可很多,但心底里仍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与反思第1篇】16.盼【教学目标】1.会写12个生字。

积累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学习作者描写心理活动的技巧。

3.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2.揣摩作者在叙事时的内心活动,体会文章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童年像一束花朵,绚丽多彩,童年像一只小鸟,欢快成长,童年是美丽的,童年有许许多多的幻想和梦想!盼望沐浴着春天的阳光,盼望在秋天里收获丰硕的果实,而作者小时候又“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盼”。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检查预习1.自由读重点生字词。

2.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3.同桌互查生字词认读,教师巡视指导。

4.结合课文,查找工具书,理解下面词语。

窸窸窣窣厚墩墩小心翼翼玛瑙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盼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地“盼”?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说一说)3.请找出至少两处描写“我”“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自由读1~3自然段,思考:(1)妈妈送给“我”一件雨衣,“我”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2)“我”穿上雨衣,被妈妈看到后,她有什么反应?体现了什么?2.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盼望天气变化,画出描写作者“盼”的心理活动。

(学生自由交流)3.指名读第4自然段。

(1)赏析句子: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间接地写出了天气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欢快心情。

)(2)思考:天变了脸色,“我”有哪些具体表现?“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一说)4.“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第【1】篇〗《盼》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字词,扫清障碍。

一节课下来,整体感觉字词处理的特别好:验收预习,在检查预习中中发现问题,然后重点读音纠正,生字孩子们把握难点,在这一环节重点指导书写了嚷、唇、酱,“酱”字不但指导了书写,还讲了字源字理,有助于孩子理解记忆。

这节课的第二个亮点也就是孩子们在课堂上词语读得非常的有非常好,有感情,有温度,有声音,有色彩,所以在读文章中引起共鸣的段落,读的也特别好,读出了真情实感。

遗憾的是第三环节把握课文的内容,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围绕主题课文通过哪些事来突出主题,我运用了速读的方法,因为六年级第二单元已经已经练习了速度,但是因为我们是初步接触新教材,孩子们虽然掌握了方法,但是还不熟练,在这个环节用时最长,这篇课文比较长,所以总结这篇课文有哪些事例突出中心用时15分钟,孩子们总结的也不到位。

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中,我还发现我有一点限制了孩子的思维,本来孩子总结事例就比较难,但是我用短语的形式来限制了孩子,孩子这一段时间的发言积极性不高。

反思过之后,我觉得孩子把握主要内容能说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这一节课,浪费的时间就在于概括事例这个环节。

同时补救的方法就是课前把课文读熟练,预习到位,这样可以有效地达成第一课的目标。

第二节课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发言,围绕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学反思第【2】篇〗《盼》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

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第二天早上,“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赶忙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助助“我”穿上了新雨衣。

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课文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盼》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关心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情感。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组内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

(2)组间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作者情感。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点。

(2)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课文的感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知识点及情感教育。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及说课稿:1. 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 说课稿:(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过程的设计。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调整教学策略?(3)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盼》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盼》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盼》统编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盼》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提高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深入思考的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与写作练习,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观点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其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期盼情感。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总体来说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期盼情感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短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期盼情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期盼在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盼》统编版
一、教学内容
《盼》为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本章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如“盼望”、“思念”等;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3.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生活中的期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乐观进取的精神。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盼》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提取有用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提取有用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体验。

2. 提问:你们期待在课文中找到怎样的情感体验?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并做好笔记。

三、合作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感受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对亲情的渴望和珍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盼》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主题,讨论亲情的表现形式。

2.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亲情的几种表现形式,如关爱、包容、牺牲等。

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盼》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盼》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袖筒”“斗篷”“缩着”等。

1.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1.3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通过对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分析、品味,掌握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2借助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感受文中“我”对新雨衣的喜爱之情以及盼望着穿上新雨衣的急切心理。

3.2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盼穿新雨衣的急切心情。

1.2学习文中通过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2.1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体会“我”复杂的心理活动。

2.2如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1.1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如“嚷”这个字,它有两个读音,在“叫嚷”中读“rǎng”,在“嚷嚷”(轻声)中表示吵闹的意思。

通过清晰准确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字词知识。

1.2对于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句子,如“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

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直接讲授句子中所表达的“我”急切盼望的心理。

2.朗读法2.1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的变化,以更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例如,在朗读“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这句话时,要读出“我”兴奋的心情,通过加快语速、提高语调等方式来表现。

2.2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不同描写方式下人物心理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盼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5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作者围绕“盼”写了哪些事例;理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过程。

3.学习通过事例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2.揣摩作者在叙事时的内心活动,体会文章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

积累词语。

2.能体会课文是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重点)
一、激趣导入
1.你曾经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盼”。

2.作者简介: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学习本课“我会写”的生字,注意易错生字的写法。

(如,袖篷嚷酱唇)
3.结合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窸窸窣窣厚墩墩小心翼翼玛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理清层次。

(1)“我”盼的是什么?围绕“盼”,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2)划分段落。

第1~3自然段:有了新雨衣,盼望变天。

第4~17自然段: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第18~20自然段: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四、聚焦起因,感受喜爱
1.从哪儿能感受到“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呢?
2.品读第1~3自然段,从雨衣的外形、“我”的动作、“我”的期盼,交流“我”对雨衣的喜爱。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难点)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吗?谁能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课题“盼”。

“我”是如此喜爱这件新雨衣,课文是如何把“我”盼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呢?
二、品味“盼”的心情
(一)出示自学提示
1.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盼”的小事件,用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品读、体会,领悟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二)小组汇报
小组成员在汇报时,通过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并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

预设:
1.得到雨衣盼变天。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心理活动描写。

老天似乎在和“我”作对,越是不下雨,“我”对下雨天的期盼就更加急切。

2.下起雨来盼外出。

(1)放学时下雨格外兴奋。

①“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心理活动描写。

“我”当时会想些什么呢?为什么雨点打在头上,
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②“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动作描写。

一般人遇到下雨,都会加快脚步、捂住头快步走,“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想象当时的情境,你们会怎样呢?
(2)借故外出。

①关注对话。

分角色朗读第5~15自然段,交流体会心情。

②关注提示语。

兴奋:我嚷着奔进厨房。

失落: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央求:我央求着。

不甘: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③关注借口。

买酱油、炖肉。

3.窗前看雨,雨后盼雨。

(1)窗前看雨盼雨停。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充满童真的想法,充满对雨天的期待。

(2)雨后想象盼下雨。

“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


难道作者只是在写雨后的景色吗?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理
活动。

三、终盼雨来,穿上雨衣
第二天早晨,雨终于被“我”盼来了,那一刻“我”竟然感觉这雨点是甜的。

谁来带着我们感受一下?
1.请生读课文。

2.体会“我”穿上雨衣前后的兴奋和喜悦。

(1)下雨时的兴奋。

(2)穿雨衣时的如愿以偿。

抓住动作描写,感受“我”穿上雨衣时的兴奋心情。

(3)雨点儿的跳跃。

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作者是在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找一找。

四、梳理内容,归纳方法
课文围绕“盼”写了好几件小事例: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

(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其中,“盼穿雨衣”叙述得最为具体、详细,写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

(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二)课堂总结。

课文主要讲了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

最后终于盼来了雨,穿上了新雨衣地事。

文章用生动、准确地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地“我”对雨天地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地快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地童年生活画面。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地板书,本课教学有两个重点,一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地,二是学习作者地描写,体会作者地情感变化。

因此,设计地板书也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16 盼
新雨衣盼下雨
盼变天急切
渴盼雨前惊喜期盼纯真可爱
雨中兴奋急切担心美好童年
雨后憧憬渴望
穿上新雨衣平静激动兴奋
[教学板书]
16盼
盼新雨衣盼下雨
渴盼盼变天急切
雨前惊喜期盼
雨中兴奋急切担心
雨后憧憬渴望
穿上新雨衣纯真可爱
美好童年
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
[教学反思]
课文围绕“盼”展开内容,选取不同场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心情。

整堂课我围绕作者的心情变化及描写方法展开,力求做到对学生习作上的指导。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符合儿童心理,学生读来亲切自然,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因而对内容的理解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虽然这一单元是习作单元,重在对学生习作上的指导,但不该轻视课文的美感、学生的感受。

除写法外,这篇课文表达的属于孩子的童真童趣,呈现的童年生活的美好画面都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感受的。

我反思是否可以以学生的感受为基础,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再让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当时的画面和场景,这样既顾及了学生的感受,又将写法的学习由讲解变成运用,学生学起来也会更积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