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人教版教案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人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a61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8.png)
六年级语文书上册人教版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六年级语文书上册人教版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精华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精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bf8edb31126edb6e1a10a4.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一组1 山中访友‥‥‥‥‥‥‥‥‥‥‥‥‥‥‥‥‥‥‥‥‥‥‥‥‥‥‥‥1 2* 山雨‥‥‥‥‥‥‥‥‥‥‥‥‥‥‥‥‥‥‥‥‥‥‥‥‥‥‥‥‥‥4 3 草虫的村落‥‥‥‥‥‥‥‥‥‥‥‥‥‥‥‥‥‥‥‥‥‥‥‥‥‥‥6 4* 索溪峪的“野〞‥‥‥‥‥‥‥‥‥‥‥‥‥‥‥‥‥‥‥‥‥‥‥‥9 口语交际•习作一‥‥‥‥‥‥‥‥‥‥‥‥‥‥‥‥‥‥‥‥‥‥‥‥‥12 回忆•拓展一‥‥‥‥‥‥‥‥‥‥‥‥‥‥‥‥‥‥‥‥‥‥‥‥‥‥‥20 第二组5 詹天佑‥‥‥‥‥‥‥‥‥‥‥‥‥‥‥‥‥‥‥‥‥‥‥‥‥‥‥‥236 思念母亲‥‥‥‥‥‥‥‥‥‥‥‥‥‥‥‥‥‥‥‥‥‥‥‥‥‥‥26 7* 彩色的翅膀‥‥‥‥‥‥‥‥‥‥‥‥‥‥‥‥‥‥‥‥‥‥‥‥‥‥29 8* 中华少年‥‥‥‥‥‥‥‥‥‥‥‥‥‥‥‥‥‥‥‥‥‥‥‥‥‥‥32 口语交际•习作二‥‥‥‥‥‥‥‥‥‥‥‥‥‥‥‥‥‥‥‥‥‥‥‥‥35 回忆•拓展二‥‥‥‥‥‥‥‥‥‥‥‥‥‥‥‥‥‥‥‥‥‥‥‥‥‥‥41 第三组9 穷人‥‥‥‥‥‥‥‥‥‥‥‥‥‥‥‥‥‥‥‥‥‥‥‥‥‥‥‥‥‥4410 别饿坏了那匹马‥‥‥‥‥‥‥‥‥‥‥‥‥‥‥‥‥‥‥‥‥‥‥‥4711 唯一的听众‥‥‥‥‥‥‥‥‥‥‥‥‥‥‥‥‥‥‥‥‥‥‥‥‥‥49 12* 用心灵去倾听‥‥‥‥‥‥‥‥‥‥‥‥‥‥‥‥‥‥‥‥‥‥‥‥‥52 口语交际•习作三‥‥‥‥‥‥‥‥‥‥‥‥‥‥‥‥‥‥‥‥‥‥‥‥‥54 回忆•拓展三‥‥‥‥‥‥‥‥‥‥‥‥‥‥‥‥‥‥‥‥‥‥‥‥‥‥‥58 第四组13 只有一个地球‥‥‥‥‥‥‥‥‥‥‥‥‥‥‥‥‥‥‥‥‥‥‥‥‥60 14* 鹿和狼的故事‥‥‥‥‥‥‥‥‥‥‥‥‥‥‥‥‥‥‥‥‥‥‥‥‥63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65 16* 青山不老‥‥‥‥‥‥‥‥‥‥‥‥‥‥‥‥‥‥‥‥‥‥‥‥‥‥‥69 口语交际•习作四‥‥‥‥‥‥‥‥‥‥‥‥‥‥‥‥‥‥‥‥‥‥‥‥‥72 回忆•拓展四‥‥‥‥‥‥‥‥‥‥‥‥‥‥‥‥‥‥‥‥‥‥‥‥‥‥‥82 第五组17 少年闰土‥‥‥‥‥‥‥‥‥‥‥‥‥‥‥‥‥‥‥‥‥‥‥‥‥‥‥86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89 19* 一面‥‥‥‥‥‥‥‥‥‥‥‥‥‥‥‥‥‥‥‥‥‥‥‥‥‥‥‥‥92 20* 有的人‥‥‥‥‥‥‥‥‥‥‥‥‥‥‥‥‥‥‥‥‥‥‥‥‥‥‥‥95口语交际•习作五‥‥‥‥‥‥‥‥‥‥‥‥‥‥‥‥‥‥‥‥‥‥‥‥‥98 回忆•拓展五‥‥‥‥‥‥‥‥‥‥‥‥‥‥‥‥‥‥‥‥‥‥‥‥‥‥‥105 第六组诗海拾贝‥‥‥‥‥‥‥‥‥‥‥‥‥‥‥‥‥‥‥‥‥‥‥‥‥‥‥‥108 与诗同行‥‥‥‥‥‥‥‥‥‥‥‥‥‥‥‥‥‥‥‥‥‥‥‥‥‥‥‥116 第七组21 老人与海鸥‥‥‥‥‥‥‥‥‥‥‥‥‥‥‥‥‥‥‥‥‥‥‥‥‥‥121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126 23 最后一头战象‥‥‥‥‥‥‥‥‥‥‥‥‥‥‥‥‥‥‥‥‥‥‥‥‥128 24* 金色的脚印‥‥‥‥‥‥‥‥‥‥‥‥‥‥‥‥‥‥‥‥‥‥‥‥‥132 口语交际•习作七‥‥‥‥‥‥‥‥‥‥‥‥‥‥‥‥‥‥‥‥‥‥‥‥‥135 回忆•拓展七‥‥‥‥‥‥‥‥‥‥‥‥‥‥‥‥‥‥‥‥‥‥‥‥‥‥‥140 第八组25 伯牙绝弦‥‥‥‥‥‥‥‥‥‥‥‥‥‥‥‥‥‥‥‥‥‥‥‥‥‥‥14326 月光曲‥‥‥‥‥‥‥‥‥‥‥‥‥‥‥‥‥‥‥‥‥‥‥‥‥‥‥147 27* 蒙娜丽莎之约‥‥‥‥‥‥‥‥‥‥‥‥‥‥‥‥‥‥‥‥‥‥‥‥150 28* 我的舞台‥‥‥‥‥‥‥‥‥‥‥‥‥‥‥‥‥‥‥‥‥‥‥‥‥‥153 口语交际•习作八‥‥‥‥‥‥‥‥‥‥‥‥‥‥‥‥‥‥‥‥‥‥‥‥‥156 回忆•拓展八‥‥‥‥‥‥‥‥‥‥‥‥‥‥‥‥‥‥‥‥‥‥‥‥‥‥‥1631山中访友2* 山雨3 草虫的村落4 索溪峪的“野〞口语交际•习作一回忆拓展一5 詹天佑6 思念母亲7* 彩色的翅膀8 * 中华少年口语交际•习作二回忆拓展二9 穷人10﹡别饿坏了那匹马11唯一的听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c839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7.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组单位分析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围绕这组主题,“口头交流练习”分为三个方面:想象自己是大自然的一员,说出和写下你想象的东西;听立体声,说出并写出你的想法和感受;交流关于夏天生活的感受。
在“回顾与拓展”中设置“交流平台”、“随时间积累”、“有趣的中文”等栏目,引导学生交流对文本表达特点的理解,积累诗歌,阅读与中文有关的有趣故事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这组教材的特点,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教学时间:月日总课时顺序:1、2主备课题1山中访友授课1、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教学目标2、抓住重点词语,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引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习运用。
课件:词语、句子一次备课一、导入教学过程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轻松迎客,寒梅报春-可编辑修改-李金海在两个课时内备课两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6204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4.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教案第一单元芈月传第一课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芈月传》中芈月和子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花园。
-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芈月和子南之间的情感变化,并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投影仪、台历、彩色笔等。
- 教学过程:-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花园美景的兴趣。
-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理想中的花园。
- 听课文并跟读:教师读唱课文,学生跟随读唱,并注意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分组朗读:分成小组,学生依次朗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并展示自己对花园的理解。
- 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芈月和子南之间的情感变化,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课文中描绘的花园和芈月的情感变化,形成结论。
-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并学会了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第二课坚持不懈的奇迹-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芈月传》中芈月努力研究、坚持不懈的故事,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经历,鼓励他们在研究和生活中持之以恒。
- 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投影仪、茶杯、小纸条等。
- 教学过程:- 介绍课文主题和背景:解释课文标题,让学生对坚持不懈的意义有初步了解。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经历,并写在小纸条上。
- 探究芈月坚持不懈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芈月为什么能坚持不懈,并帮助他们理解芈月努力研究的重要性。
- 听课文并跟读:教师读唱课文,学生跟随读唱,并注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情节。
- 分组朗读:分成小组,学生依次朗读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并讨论芈月的坚持不懈给他带来了什么。
- 思考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并将小纸条中的经历分享给其他组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2689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5.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这一理念。
本教学以疑探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接着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点拨,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地球仪。
2.准备地球的一些相关数据,地球遭破坏的图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地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质疑导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
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2.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像,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3.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大家认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地球)大家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地球,你真美呀!地球,你好伟大!)4.揭示课文题目,引发质疑。
今天学的课文的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
看了课文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涌出一个个小问号,快说说吧!(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机,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47ef7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d.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这8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语文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学习重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学习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并联系《跳水》一课中船长的做法去考虑,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1)读出自己印象较深的部分。
(说说为什么印象较深)(2)说出给自己印象较深的人物。
(说说为什么)(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围绕中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能悟出至少两点: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弄翻了。
……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2024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4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4035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5.png)
读课题。
3 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去ft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o 2 读后交流,了解大意o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o
2
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 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 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 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ft,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ft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
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 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 “ft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ft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
d飘飘洒洒的雨丝 /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 / 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 / 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②小结。作者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ft雨的音乐美,表达了作者对ft雨的喜爱之情 。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
(3)感悟ft雨的色彩美o 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和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cad81e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9.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和反思)1山中访友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住文章主要内容,诵读自己讨厌的部分。
2.掌控本课8个生字,认知新词的意思,节录不好词好句。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境界,唤起学生相似体验,培育学生爱好自然、亲近自然的幸福情感。
四、课前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存有哪些朋友?可以回去拜访你的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纸壳你指出迷人的词语并多念几遍。
读通课文,介绍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不好词,集体书法展。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听听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不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窥见作者当时心情较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开车,不邀请游伴,也不拎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挥一条幽径,独自回去出访我的朋友。
(1)听听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够窥见作者的好心情?“满怀”就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就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诵这句话。
新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e4af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f.png)
新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课文阅读
本单元的重点是介绍新学期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首先,通
过让学生分析自己的研究方法,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研究惯。
其次,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研究目标,并采取相应的研究策略。
在语文方面,本单元通过阅读小说《草房子》,让学生领略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
第二单元拼音与音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音标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拼读单
词和句子来训练学生的音标发音技巧。
同时,还介绍了汉字的结构
和读音规律,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语言知识储备。
第三单元作文与表达
本单元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研究各
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
感。
同时,通过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内容
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提高他们
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总结
本教案设计了四个单元,涵盖了学习方法、拼音与音标、作文
与表达以及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开展这些教学活动,旨在让学
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助力
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fe9c6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9.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里的7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是作者小编为您分享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篇一《索溪峪的“野”》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索溪峪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
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方法。
3、认识“赋、淑、撅、叟、涤”等字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许多的旅游胜地。
你去哪儿旅游过?那里怎么样?给大家介绍一下。
(结合实际情况,学生畅所欲言。
)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张家界旅游图,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思考讨论:“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2、读准字音。
3.理解词语。
三、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选择读书方法,读课文。
2.指名汇报读。
思考:“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野”在课文中指没有经过雕琢的、天然的、野性的美。
)四、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一)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二)讨论交流学习效果。
1.山野。
(边讲边出示课件)①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
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
它的惊险体现在断壁悬崖有几十丈高。
山风中半边悬空的巨石摇摇晃晃,使人看了惊心。
峡谷的名称让人闻而生畏。
②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c3b4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0.png)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秋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秋思》,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情景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诗意,培养其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难点:深入体会诗歌的含蓄之美,把握诗人的情感转折。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和联想。
提问学生:“秋天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新课呈现教师范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节奏,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理解感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思”的内涵,“秋”的象征意义等。
拓展延伸开展诗歌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个人感受。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总结提升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主要意象和情感。
布置作业:背诵《秋思》,并准备下节课的朗诵表演。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展示秋天风景图片)、实物展示(如秋天的落叶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小组内互相朗读诗歌,互相评价。
作业:背诵诗歌,并准备朗诵表演。
评价方式: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自我反思。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资料:《秋思》诗歌原文、诗歌赏析资料。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音响设备、秋天风景图片等。
七、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秋思》的诗歌内容,还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和诗人深沉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带反思)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b40b4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1.png)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用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含义。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阅读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课文内容。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阅读。
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尝试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互相交流理解。
教师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和分享。
讲解与点拨教师详细讲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点拨学生的理解难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巩固拓展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阅读和表达。
开展拓展活动,如写作练习、朗读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课本、教学挂图等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5篇
![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36305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1.png)
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1一、学习目标M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N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O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P4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导语,明确要求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
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
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图引入,初读全文M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N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O学生自由读课文。
P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默读课文,梳理内容M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N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概括大意,初解课题M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N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O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9002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d.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篇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的课文。
主要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全文共7个自然段。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为题,从中可以明白,认为“读报”是一种“好习惯”,我们必须养成这种习惯,含藏其中的是从读报这一重要途径获取信息,融入现代社会,适应时代需求。
在本文的教学中,可以着重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词汇进行自学,充分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
课后可以阶段性地开展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定期开展读报交流会,说说读报的收获与感悟。
教学目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教学设计精品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一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了解报纸的一般内容,阅读报纸的一般方法,读报的好处。
教育学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述课文第一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生词的意思,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佳肴yao(2)解释词语:充溢佳肴诚然惊天动地回肠荡气层出不穷陶冶良师益友息息相通受益终生(3)指名朗读课文。
三、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
第二段(4——5自然段):写怎样读报,读报既要讲方法又要讲文明。
第三段(6——7自然段):说明勤读报、会读报的好习惯使人受益,应该从小养成。
2.根据问题自学课文:(1)报纸上有魔力吗?为什么这么说?(2)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3)该怎样读报呢?(4)读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5)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呢?3.理解:(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45c90afab069dc5122011e.png)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一起看看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查阅!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⒈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⒉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内涵的理解.⒊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⒋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二)过程与方法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学生与老师.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⒉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注重感悟,开拓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领略我国古代先贤们的超人智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PPT.MP3及视频片段)【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幻灯片一)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空城计》一文,出自《三国演义》的第95回.《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小说是我们上初一刚接触的文体,在学习本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二.结合单元说明,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演示幻灯片二)【说明】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有个粗浅的概念.同时,提示学生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如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三.激情导入《空城计》(演示幻灯片三)《三国演义》描写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生动地讲述了三国时期谋士们斗智.猛将们斗勇的故事,一个个的英雄组成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今天就让我们走入《空城计》,感受一段紧张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领略一下文中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师生共同欣赏《三国演义》电视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频mp3(约3分钟).【说明】欣赏电视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同时,引导学生看幻灯片《临江仙》的内容,体会歌词中那种慷慨激昂.悠远洒脱的情怀.既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远古时代的那场战争,又使学生产生兴奋的学习心情.四.请学生介绍本文的故事背景,教师予补充(出示幻灯片四)故事背景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此前的故事背景为魏主曹丕新亡,十五岁的曹睿即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离间计,令曹睿将司马懿削职返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35万大军伐魏,一路斩将略地,势不可当.曹睿大惊,只得重新起用司马懿.此时魏将孟达欲反,遣人密报孔明,愿为内应,但不慎走漏风声被杀.司马懿猜到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切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去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汉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_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只有2500军士在西城,形势十分危急.课文描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却.【说明】布置预习时,要求学生看《三国演义》第95回,了解孔明施空城计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节.五.检查预习,解释划线的词的意思.(出示幻灯片五)1.望西城蜂拥而来.()2.尽皆失色.()3.焚香操琴.()4.遂止住三军.()5.弃城而走.()6.不能远遁.()7.笑容可掬.()8.言讫()9.将旌旗尽皆隐匿.()10.众官无不骇然.()【说明】《空城计》一文语言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为下面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检查字词的解释,也有利于督促学生做好自学活动.六.复述小说故事情节指一名学生复述后,其余学生评议复述效果并提供示例.(演示幻灯片六)【说明】复述小说故事情节,教师要强调学生把小说的几个要点说出来,如主要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评议复述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评价判断能力,提高课堂参与意识,做课堂的主人.七.下面请大家根据情节,把课文分作四个层次.学生划分课文层次.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把关键语句组合后再进行压缩提炼.各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出示幻灯片七.八.九) 明确:⒈开端(第1段)先概括为〝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西城〞,再提炼成〝司马兵临西城〞⒉发展(第2段)先概括为〝诸葛亮巧施空城计〞或〝诸葛亮临危施计〞,再提炼成〝临危施计〞.⒊高潮(第3.4段)如上,司马懿中了空城计——司马懿中计——司马中计.⒋结局(第5.6段),诸葛亮为众官释计——诸葛亮释计——孔明释计.【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在前面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孔明施行空城计的整个过程.八.围绕《空城计》进一步分析故事情节(出示幻灯片十)理清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摆空城计?2.怎样施用空城计?3.是否取得成功?4.为什么取得成功?各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第4题明确: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因为孔明深深了解司马懿,知道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有限,他只知道孔明平生不曾弄险,自以为深深了解孔明,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另外,孔明知道司马懿刚愎自用,必然不会听从别人的意见,所以在关键时刻,孔明敢于〝弄险〞,并且一举成功.【说明】所设计的四小题,题与题之间环环相扣,能较好的揭示施行空城计的整个过程.前三小题大部分同学都能从文中找出答案.第四题难度稍大,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酌情肯定,以保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九.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十一)各学习小组合作把本文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说明】改编课本剧,能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排练课本剧要一段时间,故课本剧的演出,可利用以后的时间,加以展示.第二课时教师概括上节课的内容,引入第二课时.一.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那么如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呢?(出示幻灯片十二)1.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2.通过正侧面结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3.通过对比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4.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说明】第二课时以分析人物形象为主.对于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可能还比较茫然,故先教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下一教学环节做铺垫.二.联系课文看课件视频,试分析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性格特点.(出示幻灯片十三.十四)看视频的时间大约9分钟,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看完后,各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说明】设计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第71集孔明施行空城计的视频片段,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借助视频的声音.图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斗智斗勇,以及两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学生讨论后明确:1.通过正侧面结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诸葛亮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城门的〝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看出他的足智多谋;在司马懿兵临西城,众官〝尽皆失色〞的情况下,孔明却依然在司马懿的大军面前镇定自若,〝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地施展他的计谋.看出他的处乱不惊.临危不惧;料定司马懿疑心重,〝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一切在他的掌握之中,借司马懿的疑心来使自己的计谋成功施展.看出他的神机妙算.司马懿本身并非平庸之辈,他也是个有着深谋远虑的大将之才,只不过他疑心病重(〝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认为孔明想暗算他);刚愎自用(骄傲自负,不听司马昭的劝告,还骂儿子〝汝辈岂知〞结果被孔明空城计吓退.)(演示幻灯片十五)2.通过对比映衬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兵临西城时,魏军十五万,蜀军二千五百军,两军兵力悬殊,西城危如累卵.众官尽皆失色,衬出孔明的临危不惧;司马中计时,司马昭年轻气盛,衬出司马懿老谋深算.多疑自负.孔明释计时,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说明众官的愚见,衬托孔明的高见.(演示幻灯片十六)3.从文中找出描写诸葛亮〝笑〞的句子,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笑容可掬——〝笑容可掬〞是孔明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表现.即使神机妙算,他这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吃不准,他可能在寻思:〝你会上我的当吗?〞抚掌而笑——是他觉得如释重负,或许正在庆幸:〝你果然中吾计矣!〞拍手大笑——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司马懿的自豪的嘲笑,〝哈哈,到底还是我略胜一筹啊!你真是太傻了呀!〞(演示幻灯片十七)4.人物形象归纳明确:(出示幻灯片十八.十九)三.探究拓展各小组组织讨论,归纳本组意见,选出一个代表来发言.不要求统一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演示幻灯片二十)【说明】所设计的三道探究题,能激发学生的扩散思维和求变思维,体会不同情境下,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㈠站在司马懿的角度思考一下,他知道中计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如,〝懿悔之不及,仰天长叹曰‘吾不如孔明也!’〞假如这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生讨论.不会用,因为司马昭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诸葛亮施用〝空城计〞,反而会弄巧成拙.诸葛亮会用其他计策对付司马昭.㈡见课后练习四,欣赏京剧《空城计》片段,结合课文内容,替司马懿写一段唱词回应孔明.(唱词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示幻灯片二十一)示例:马谡纸上谈兵,被我夺走街亭,只是小胜.今我十五万精兵,杀到你西城.但见城门大开,街道打扫净,你又城上闲弹琴,莫非其中有诈.你平生谨慎,不曾弄险,里面必有埋伏又有兵,如我把城进,正中你的好计策.罢,罢,罢,我暂且引兵去.四.小结(出示幻灯片二十二)出奇不意,这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空城计》中孔明吓退司马懿的主要原因,也是本文的主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之所以比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略胜一筹,就源于孔明的〝出奇不意〞的思维方法.五.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二十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称为〝智绝〞.除〝空城计〞外,请你再叙述二个能体现其〝智绝〞特征的故事,字数各_0字左右.【说明】这道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诸葛亮这一智慧形象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学生概括小说故事情节的能力.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_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4.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重难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歌曲导入,引出人物.2.齐读课题,抓住题眼,理解〝侠〞的涵义.3.针对课题质疑.4.介绍鲁智深出身及背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思考: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么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2.检查生字词.3.说说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样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相机渗透〝长文读短〞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自主学习.先默读课文3——7自然段,想一想,从鲁智深的哪些语言能感受到他的〝侠义〞形象?接着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写下批注后与小组交流.(出示自学提示)2.反馈交流(1)细品三〝问〞抓住〝故意说〞,他心理本来想说…… 他却故意说……抓住〝打搅〞,刘太公会认为是打搅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分角色朗读.(2)细品〝想一想〞他在想什么?创设情境,品味语言中刻画的人物个性.多种形式朗读,再现人物形象.3.对比语言(1)他对善良的刘太公一问再问,而对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却只说了一句话.浏览课文8——_自然段,找出鲁智深的语言描写.(2)品味〝大喝一声〞中人物的个性.(3)在对比读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4)补充拓展鲁智深语言描写.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简介《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2.升华感情.板书设计:鲁智深行侠桃花庄粗中有细听语言智勇双全……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3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词.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目标1.学会_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教学重难点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教学准备了解《水浒传》教学过程一.齐声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谁?—鲁智深,干什么?—行侠,在什么地方?—桃花庄)二.再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什么?(鲁智深为什么要在桃花庄行侠?结果怎么样?)三.学生浏览课文,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说说鲁智深是怎样帮助刘太公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述课文内容预设目标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教学重难点鲁智深是个怎样的人?教学准备了解《水浒传》教学预案一.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感受人物的精神形象1.读课文第3 _ 7 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鲁智深语言的句子.2.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注意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形象.示范指导:智深一听,心里觉得很奇怪,嘴里故意说:〝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不会是因为我来打搅了你吧.〞(1)学生读句子,思考:〝闷闷不乐〞这个词写出了刘太公怎样的神情?(2)从〝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中体会到鲁智深怎样的品格?(观察细致,对人真诚热情)(3)鲁智深的到来〝打搅〞了刘太公吗?他明知刘太公是个热情待客的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说?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将刘太公闷闷不乐的原因主动揽到了自己头上,让刘太公主动告诉他烦恼的真正原因,这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所以鲁智深是一个粗中有细.知勇双全的侠士.(4)再读鲁智深的这句话,在朗读人物语言中想象人物的形象.3.指导学生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体会鲁智深其他的语言,感悟鲁智深的精神形象.二.演绎故事,再现侠义英雄气概1.精读鲁智深行侠仗义的部分,边读边琢磨人物的动作神态.2.扮演角色,演绎〝行侠〞情节.3.学生自主评价各个角色的表演情况4.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再给人物画像,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象.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05dec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1.png)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
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创意写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授学生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注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课文的阅读理解与分析。
写作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部分课文内容较深,学生理解困难。
部分生字词读音相近,容易混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古诗二首》1.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兴趣。
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教师辅导,解决学生阅读中的困难。
3.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4.课堂小结第二课:《短文两篇》1.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掌握。
教师辅导,解决学生阅读中的问题。
3.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课堂小结第三课:《口语交际:学会道歉》1.导入利用情景剧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道歉的重要性。
2.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道歉经历,讨论道歉的技巧。
3.模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练习,学会如何道歉。
4.课堂小结四、教学反思1.本册教材在生字词的掌握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了课后辅导、小组互助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2.在课文阅读理解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部分课文内容理解不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在写作方面,我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65660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4.png)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全册)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作文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准备:1、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2、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3、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4、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研究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讲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2、自读提醒,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社交作一”各板块的进修提醒,整体了解本次口语社交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社交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项口语社交的要求和内容。
(1)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设想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设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说分明。
(2)走进声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异的大自然的声音。
(3)回顾暑假糊口: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光景胜景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观赏过程中的联想和设想。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换。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
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
对向全班交换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2、三课时作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组单元分析
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
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想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
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听音响,说和写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
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
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课时。
授课时间:月日总课序:1、2
授课时间: 月日总课序:3
(1 )练习缩句
(2)讨论交流:绿色流进心胸是什么感觉?
五、语言训练点3
文本内容:雨后(8、9、10自然段)
1、雨后景色怎样?
2、朗读想象: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风停了,雨住了,
鸟儿欢快地唱起了歌。
1、作者写这些,表达了什么心情?
2、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4、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雨的描写片段。
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课后回顾
授课时间: 总课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