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精神慰藉老年人不良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良情绪

A.1不良情绪

A.1.1怀旧心理

怀旧是指个体对过去的渴望,这种渴望的对象也许是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它更多的与温暖的过去时光、快乐的童年等相联系。这种情绪状态可以是正面的,如对过去温暖的感觉、充满快乐的回忆;也可以是负面的,如对个人过去的失落、悲伤和痛苦;还可以是苦乐参半的情绪,即让人伤感又令人向往,通常这种既快乐又悲伤的矛盾情绪来自于将糟糕的现在和满意的过去对比所产生。

病态怀旧心理往往是由不适应造成的。而患者又避免直接面对不适应这现实,将挫折合理化,不承认根源在于自己,而把原因和责任全推给环境或变化,从而采取逃避或对立态度。这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挫折和不适应,继续强化怀旧心理,逐步扩大与环境、条件或事物的隔阂,形成病态怀旧心理。

有些老人很容易留恋过去,他们往往沉缅于对往事的回忆,常常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光,继而产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日久便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A.1.2自卑心理

产生衰老感,一方面来自身体状态的变化,主要是生理机能的衰退,一方面思维能力和智力变化,还有社会环境的变化,如退休、社会地位变化,与子女分居、家庭不和睦等。

随着身体机能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老年人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自己瞧不起自己,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有些老年人由于疾病会影响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会使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脑功能减退,晚期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等,再有脑梗塞等慢性病,常可使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有些老年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对外界反感、偏见而封闭自己,同时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世界。

A.1.3失落感

步入离退休生活以后,由于社会角色、地位的改变,老年人的生活节奏由原来的紧张、有序转为清闲、松散、社交圈骤然缩小,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对这一切变化老年人若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虚,心理上会出现较重的失落感,会产生孤独、抑郁、烦躁、消极等,从而干扰情绪,影响心理平衡,这些心理因素也会加速身体的变化。

A.1.4孤独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随着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减少,容易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若子女远走高飞或另立门户,老年人独居“空巢”,极易产生孤独、被遗弃的心理。有些老人即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顺,不关心,不注重与老人交往,也会使老人感到孤独。

老年人由于虚荣心和自尊心的驱使,很自然与社会疏远,离群索居,也难免产生寂寞感、孤独感。

此外,若老伴病逝,时间一长则容易产生“与世隔绝”、“孤立无援”的心境。会出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

A.1.5焦虑、抑郁情绪

如果一般心理问题得不到疏泄,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症。有些老年人容易激动,可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有的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

A.1.6疑病症状

老年人面对身体素质的每况愈下,对一些生物性衰老与健康状况的自然下降认识不够,老是担心自己年老多病,担心得癌症,顾虑中风瘫痪无人侍候等等,以致经常胡思乱想,惴惴不安,常常感叹自己已到“风烛残年”,是半截身子已进黄土”的人。

有的老年人看到昔日的好友患重病或去逝,更是紧张、恐惧、总觉得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如若身体稍有不适,便会更加焦虑、恐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