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

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

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

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

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

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

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

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

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

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

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

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

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1)采用合理的救护体位。(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窒息、发绀者,应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口

咽部异物、血块和分泌物,有条件时给氧。(4)维护循环系统功能。(5)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6)对猝死、创伤、烧伤及骨折等病人进行现场救护。(7)止血。(8)包扎,可减轻伤者疼痛,减少出血,避免附加损伤及细菌污染。(9)固定。(10)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动,以免造成瘫痪。

3.4.简述4种颜色分诊卡的应用。答:(1)红色:病人有生命危险,需立即处理。适用于下

列情况:气道损伤引起的呼吸困难、严重烧伤、心脏问题、不可控制或严重的大出血、胸腹

部开放性创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休克等。(2)黄色:病人可能有生命危险,需尽早处理。

适用于下列情况:烧伤、复合伤或较大的骨折、脊椎损伤、不复杂的颅脑损伤等。(3)绿色:病人有较轻微的损伤,能行走。适用于下列情况:次要部位的骨折和损伤、烧伤面积<20%,没有呼吸和心理问题。(4)黑色:病人没有生命体征。适用于已断气或明显不易存活的创伤。

5.1.简述入住ICU的指征。答:(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脏器功能不全,经过严密

监测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病人。(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

经过严密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病人。(3)在慢性脏器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

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测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先状态的病人。(4)其他适合在ICU进行监护和治疗的病人。

6.2.简述除颤的注意事项。答:除颤时,应保证操作者、其他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的安全。

操作者勿站在有水的地板处。为使除颤有效,应去除病人胸部的药物贴膜,剃除过多胸毛,

擦干皮肤,并使用除颤专用导电糊。应关闭临时起搏器,如有永久起搏器,除颤电极板应放于离开起搏器装置至少2.5厘米处。除颤仪放电前应将吸氧装置从胸壁移开,放电前必须

清场,操作者要确保自己除双手接触电极板外未接触到病人的任何部位或床沿,还需提醒并确认周围所有人员都没有与病人或床接触,才可进行放电。

6.3.简述除颤与CPR的配合。答:室颤终止后应立即进行CPR以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直

至心脏的搏出功能完全恢复。2005心肺复苏指南规定,一次除颤后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不要因评估心律和脉搏而.延搁按压的进行。5个循环(约2分钟)的CPR后再评估循环是否恢复。在准备除颤的阶段如除颤仪充电时,也不要中断胸外按压,理想状态下,胸外按压仅

允许在通气(除外已安置高级气道设施的情况)、节律检查或放电时中断,而中断的时间一般

不超过10秒。

6.7.简述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的指标。答:(1)颈动脉搏动:每一次按压均可扪及颈动脉

的搏动,说明按压有效;如停止按压,即无颈动脉搏动,说明心搏未恢复,应继续按压;如

停止按压,仍可扪及明显的颈动脉搏动,说明心搏已经恢复。每一次按压时均不能扪及颈动

脉搏动,说明按压无效,需要改进操作手法。(2)瞳孔:如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从无到

有,从迟钝到活跃,说明复苏有效;如瞳孔逐步由小变大,对光反射逐步消失,则说明复苏

无效。(3)脑组织功能逐步恢复的迹象:①病人开始挣扎;②肌张力增加;③吞咽动作出现;

④眼球自主活动;⑤自主呼吸出现并逐步规则和加强。

7.5.简述灾难现场检伤分类标准。答:(1)第一优先(红色标志):非常严重的创伤,但及时

治疗即有生存机会。(2)第二优先(黄色标志):有重大创伤,但可短暂等候而不危及生命或导

致肢体残缺。(3)第三优先(绿色标志):可自行走动及没有严重创伤,损伤可延迟处理,大部

分可在现场处置而不需送医院。(4)第四优先(黑色标志):死亡或无可救治的创伤。

10.13.简述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的搬运方法。答:凡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

均应按脊柱骨折进行急救和搬运。正确的搬运方法是:使用木板如门板为担架,3~4人将病人平抬、平放在担架或门板上,绝不可以使头颈部或躯干扭曲和弯曲;亦可采用“滚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