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微生物学》绪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40页PPT文档资料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40页PPT文档资料
层流洁净室的进风面布满高效过滤器,整个送风面 是一个大送风口,送风气流经静压箱和高效过滤器的均压 均流作用,从送风口到回风口气流流线彼此平行,充满全 室断面,以均速向前推进,就像个大活塞,把室内原污染 空气排入回风口,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5、其他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9年修订)规定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大于 5Pa,洁净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大于10Pa。
室。 人在自然活动时,人体散发出的热量
可形成一股热流,使大于0.3μm的微小粒 子扩散,扩散量可达到每分钟近千百万粒。 粒子中大部分是10~300μm的皮屑。粒子 由衣服、皮肤、头发、嘴巴、鼻腔及化妆 品等途径往外散发,粒子污染了洁净室。
消毒用途 皮肤 地漏 环境消毒 皮肤、工具、设备、 容器
熏蒸无菌室
过氧乙酸
0.5%
皮肤消毒
新洁尔灭(苯扎溴 铵)
0.1-0.2%
杜灭芬(消毒宁) 0.05-0.1%水溶液
洗必泰
0.02-0.05%水溶液
皮肤、工具、设备、 容器 皮肤
皮肤
性质
溶于水,呈碱性反应,有除垢作用,杀菌 力强,有毒性,消毒手有麻木感。
3、空气过滤器
过滤器是实现空气净化的主要手段,是洁 净空调的主要设备之一。空气过滤器一般 按其过滤效率的高低分为初(粗)效、中 效、亚高效、高效。过滤器的性能指标有: 效率、阻力、容尘量以及风速和滤速。
过滤器性能参数、滤料用途表
类别
捕集的尘粒 (粒径 μm)
计数效率(%)(对粒 径为0.3μm的尘 粒)
介质的性质:制剂中含有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 增强细菌的抗热性。细菌的生存能力也受介质PH值的影 响。一般中性环境耐热性最大,碱性次之,酸性不利于细 菌发育。

第九版医学微生物学配套课件 绪论

第九版医学微生物学配套课件 绪论
* 创用加温处理法——巴氏消毒法
巴斯德酚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器具以防止术后感染 ——为防腐、消毒以及无菌操作奠定基础。
* 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中微生物是无害的。 * 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称为病原微生物。
* 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 称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opportunistic microorganism) 。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and Medical Microbiology
--孙思邈
第一章 绪论
授课人:XX XX
目录
第一节 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重点难点
掌握 1. 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 2.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3. 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 1.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2.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 微生物的发现 * 免疫学的兴起 * 化学治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一)微生物的发现
显微镜的发明和微生物的发现(1676)
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1723) 画像
列文虎克自制的原始显微镜
用原始显微镜观察、记录的微生物形态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22—1895):
* 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 酒类变质是污染了杂菌——微生物生理学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李凡/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024版《微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2024版《微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01微生物学概述Chapter微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微生物学的定义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微生物。

微生物学的历史与发展微生物学的建立微生物学的起源17世纪,列文虎克等人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微生物学的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对人类健康的影响0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2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0302微生物的类群与形态结构Chapter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特殊结构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细菌细胞质中的内含物真核微生物的种类酵母菌的形态与结构霉菌的形态与结构蕈菌的形态与结构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01020304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增殖方式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基本特征其他微生物简介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03微生物的生理与代谢Chapter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与培养基营养类型培养基微生物的酶与代谢途径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代谢途径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电子传递链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生长曲线繁殖方式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物质01变异类型02遗传规律0304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Chapter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分布广泛作用多样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竞争关系030201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硫循环01020304微生物可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污水处理微生物可以加速垃圾中有机物的分解,减少垃圾堆积和污染。

垃圾处理一些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土壤改良利用微生物降解或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生物修复微生物与环境保护05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Chapter微生物的分类方法与命名规则传统分类法数值分类法分子分类法命名规则微生物的鉴定方法与步骤01020304表型鉴定免疫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步骤常见微生物的识别与鉴定实例细菌真菌病毒现代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卫生学微生物学培训课件

卫生学微生物学培训课件

临床卫生微生物学
诊断感染性疾病
临床卫生微生物学通过分离、鉴定病原体,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提供依据和支持。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尿路感染、皮肤 感染等。
监测耐药性
临床卫生微生物学通过监测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 供指导,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卫生微生物学参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 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和质量。
微生物学与公共卫生
传染病防控
通过微生物学方法,对传染病进行监测、预警和 防控,保护公众健康。
环境卫生管理
利用微生物学手段,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和改善 ,提高环境质量。
健康教育与宣传
通过微生物学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卫生健康问 题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02
微生物学基本概念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的定义
血清学试验
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血清学试验,鉴定微生物的血清型和免疫 学特性。
05
卫生学微生物学的实际应用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
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通过研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存在、繁殖和污染过程,为食品安全提供理 论依据和保障措施,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质量。
预防食源性疾病
人体微生物组研究
探究人体肠道、口腔和皮肤等部位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微生 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微生物资源利用
利用有益的微生物种类,开发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环保等领域的 产品和治疗方案。
微生物组与疾病的关系
研究人体微生物组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开发新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帮助。
THANKS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通过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常见的食源性疾病包括细菌性肠炎、食物中毒等。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绪论)

细菌的耐药性与抗感染治疗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细菌耐药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质粒、转座子、基因突变等。其中,质粒是一种能够编码细菌耐药性的小型DNA分子,可以在不同细菌之间传递和复制。
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挑战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抗感染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新型抗生素的开发和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速度。
03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02
01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病毒的增殖方式
病毒的培养通常在动物模型或细胞培养中进行。
病毒的培养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实现。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病毒的生长与繁殖
真菌可以以菌丝或孢子的形式进行生长和繁殖。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真菌的生长特点
xx年xx月xx日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绪论)
CATALOGUE
目录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与鉴定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抗感染治疗
01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微生物种类、特性、致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一门科学。
真菌耐药性的分类和特点
真菌耐药性的传播
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挑战
其他微生物的耐药性分类和特点
其他微生物耐药性的传播途径
其他微生物抗感染治疗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其他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抗感染治疗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真菌的耐药性与抗感染治疗
真菌耐药性的传播途径与细菌相似,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等途径传播。此外,真菌还可以通过产生孢子和菌丝等生殖方式传播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ppt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ppt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用和耐药性。
抗菌药物
针对细菌感染,如青霉素、头 孢类等,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用敏感药物,避免滥用导致 耐药问题。
抗真菌药物
针对真菌感染,如氟康唑、伊 曲康唑等,需注意药物肝毒性 等副作用。
抗寄生虫药物
针对寄生虫感染,如青蒿素、 吡喹酮等,需根据寄生虫种类
和感染程度选用合适药物。
06 现代医学微生物 学发展趋势和挑 战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特异性 免疫细胞通过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或细胞毒性作用来清除病原体。
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在初次感染后形成免疫记 忆,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可迅速 启动免疫反应,有效防止感染。
05 微生物感染诊断 与防治原则
常见感染类型及临床表现
病毒感染
如流感、艾滋病等,表 现为发热、头痛、乏力
02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
• 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 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
微生物特点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生长繁殖快,数量多。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
分布广泛,环境适应 能力强。
遗传变异迅速,容易 产生抗药性。
代谢类型多样,代谢 强度高。
微生物分类与命名
等症状。
细菌感染
如肺炎、脑膜炎等,表 现为高热、寒战、咳嗽
等症状。
真菌感染
如念珠菌病、曲霉病等 ,表现为皮肤损害、呼
吸困难等症状。
寄生虫感染
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表现为肝脾肿大、贫血
等症状。
诊断方法选择和应用
01
02
03
察病原体形态、 染色特性等,进行初步诊断。
免疫学检查
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条件及预防措施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 中不存在; 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 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 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该病原 菌纯培养。
25 25
李斯特 Joseph Lister
(1827~1912)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创 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 手术用具,以防止术后感染, 为防腐、消毒,以及无菌操 作奠定了基础。
21 21
微生物学奠基人:
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1822~1895) 发现微生物与人、动物 和植物疾病的关系。
22 22
1)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质发酵和腐败是由 微生物引起,而酒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 菌所致,从而推翻了当时盛行的“自然 发生说”。
2)巴氏消毒法 3)成功研制了炭疽、鸡霍乱疫苗、狂犬病
17
二、医学微生物学
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生 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 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 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bacteriology virology
mycology
18
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9 19
1)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古代人类虽未观察到具体的微生 物,但早巳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 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
古代人早已认识到天花是一种烈 性传染病。我国八世纪的唐代开创了 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是我国预防 医学上的一大贡献。
20
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微生物的发现:
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微生物学教学课件》绪论共28页文档

《微生物学教学课件》绪论共28页文档

三 微生物学发展史及发展前景
一) 发展史
1 史前时期:酿酒、烘制面包、酿酱及酿醋等传统发酵 及细菌浸出法冶金
2 初创期(17世纪末-19世纪中叶):列文虎克发明了 显微镜
3 奠基期(也称生理学时期) (19世纪中叶-1928 年): 法国的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德国的科赫——细菌学的奠基人
4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6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8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8
微生物生态
5
传染与免疫
6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3
上课要求
①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 ②认真完成笔记; ③独立完成并及时上交作业
双周一上交作业,单周二讲解作业
使用教材: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 沈萍 《微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黄秀梨 《微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 盛祖嘉 《微生物遗传学 》高教出版社 吕嘉枥 《食品微生物学》 化工出版社
针 尖 上 的 细 菌
比面积 = 表面积/体积 = 3/r
因此,半径越小则比面积越大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 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并由此而 产生其余4个共性!
2 吸收多,转化快
有资料表明,大肠杆菌在1小时内可分解其自重 1000-10000倍的糖;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的 能力比大豆强100倍;
5 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广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正常环境
土壤 空气 水域 生物体内外
极端环境
高空 深海底 2000米深的地层 温泉
种类多
地球上的微生物: 估计有100万种以上 已发现的微生物: 约有10万种 已开发利用的微生物: 约1000种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课件

01 Chapter医学微生物学定义医学微生物学内容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与内容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030201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02 Chapter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微生物的结构与组成细菌的结构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中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是病毒的组成物质。

病毒的结构真菌的结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繁殖方式03 Chapter染色显微镜观察将样本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

直接显微镜观察将样本直接涂抹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微生物。

特殊显微镜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特殊设备观察微生物的超微结构和特征。

显微镜观察技术培养基分离鉴定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测序PCR技术基因芯片04 Chapter诊断医学微生物学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例如,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治疗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种手段。

例如,针对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

此外,医学微生物学还为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病原菌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政府和卫生部门提供疫情预警和防控策略。

同时,医学微生物学还为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控制医学微生物学为控制传染病传播提供了有效手段。

通过对病原菌的检测和隔离,以及对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监测和控制,有效遏制了传染病的扩散和传播。

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新药筛选药物改造05 Chapter基因组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基因组学技术发展01病原菌基因组研究02基因组编辑技术03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免疫疗法疫苗研发免疫应答机制03药物筛选新型抗菌药物与医学微生物学01新药研发02联合用药06 Chapter医学微生物学定义总结绪论的主要内容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医学微生物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新兴病原体的发现与鉴定免疫防御机制研究抗微生物药物研发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THANKS。

医学微生物学标准化课件 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标准化课件  绪论

琴纳用牛痘预防天花
Edward Jenner(1749~1823)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
1929年Fleming首先发现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1940年Florey等经过纯化,获得可供人体注射
用的青霉素G。 1949年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
Fleming——发现青霉素的发现者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1973年以来,多种细菌及血清型被发现;
多种人感染、动物感染病研究已取得进展 150多种的细菌和全部病毒已完成基因测序。
微生物学诊断技术有了快速发展 基因型方法用于描述细菌遗传特征; 免疫荧光、放射核素和酶联免疫标记技术。
病毒的形态
***微生物的种类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karyotes) 细胞核呈环状裸露DNA团块,无核膜、核仁。 细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含两类核酸。 代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
旋体、放线菌(广义细菌)。
细菌染色图
***微生物的种类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es)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 细胞器完整。 代表:真菌。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微生物发现
列文•虎克及自制的显微镜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建立
法国Pastuer(1822~1895)成就 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均由不同微生物引起; 推翻了“自然生成说”; 巴氏消毒法创用; 动物疫苗的研究。
巴斯德与曲颈瓶实验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建立
英国外科医生Lister(1827~1912) 创立了无菌外科手术。
原菌纯培养。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病毒的发现
俄国Iwanovsky首次发现病毒。 1898年发现动物病毒。 1901年首次分离出感染人的病毒。 1951年发现细菌病毒。 1971年后发现亚病毒(subvirus)。

卫生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 ppt课件

卫生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  ppt课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 教学安排
理论知识方面:共20学时
要求:1.微生物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 3.消毒与灭菌、生物危害与生物损伤防护 4.水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空气微生物,食品微生物, 药品微生物,化妆品微生物,特殊环境中微生物和 医疗和卫生用品微生物等
卫生微生物学
第一章 序论
教学安排 微生物与我们 卫生微生物学的历史沿革 微生物类群及特点 如何学习微生物学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朊粒(朊病毒)
疯牛病学名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 1985年4月,医学家们在英国首先发现。
SARS
(SARS)於2002年在中國廣東順德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 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 病疫潮。
SARS 31个国家
猪链球菌
二、微生物与我们
益处:
1.农业方面:以菌造肥、以菌催长、以菌防病、以菌治病 2.工业方面:食品、制革、纺织、石油、化工 3.医药方面:抗生素、维生素、辅酶等 4.物质循环 5.基因工程
c)流动蒸汽灭菌 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a)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
诺贝尔奖) 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
的基本原则 著名的柯赫法则
❖柯赫氏法则(Koch’ postulates)

绪论PPT教案课件(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PPT教案课件(医学微生物学)
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学生最重 要的基础课之一,它是人类在探讨传染 病的病因、流行规律和防治措施的过程 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在医学实践中具有 重要的意义。该课程的特点是:易懂但 易混;内容多、零散而难记。这就要求 同学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可能取得 丰硕的成果。
三大类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bes or pathogen) : 能使人和动植物患病的微生物。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 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 科学。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以及特异性预 防和治疗原则等内容的一门科学。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主讲教师:某某某
绪论
主要内容:
1.微生物的定义、种类极其与人的关系。 2.医学微生物学及其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3.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anism,or microbe) 定义
二、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1.非细胞型微生物
(二)从微观上看,栖息在人体内的微生物与宿 主之间构成微生态关系。
四、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 发展过程经过三个时期 (一)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二)微生物学的实验时期 (三)现代微生物学的时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发现新病原、阐明致病机制 研制新疫苗、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研究快速、准确、特异的诊断方法 研制有效的治疗药物等
三、微生物与人的关系类
(一)从宏观上看,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依赖微生 物的存在来运行,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合成与分 解代谢作用,物质循环则不能进行,人类将无 法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学学科的形成: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巴斯德和科赫的影响下形成了 片面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②从正常微生物群、微生物生态学、微生态角度审视和研 究微生物。 ③ 1919年,耶鲁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分别设立卫生系。 ④1920年,莫斯科成立国家科学公共卫生研究所。 ⑤1929年,我国设立卫生部;1932年,卫生部设立中央 卫生设施试验处,从事微生物、疫苗等公共卫生研究。
18
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各种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内环境)的 致病规律及其防治手段的研究。
卫生微生物学(sanitary microbiology):研 究与人类健康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微生物(致 病和非致病的)在人体外环境的发展以及这种 发展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的科学。
致病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PM) 非致病微生物:nopathogenppti课c件 microorganism(NPM) 19
ppt课件
22
2.环境因素在微生物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ppt课件
23
3.研究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检验的目的:对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来源分 析
检验方法: 浓缩(提高检出率) 免疫学(增强特异性) 各种标记(增加能见度) 分子生物学方法(增加准确度)
ppt课件
24
4.研究和制定卫生微生物标准
卫生微生物学

绪生 物 生
论态

水 微 生 物
空 气 微 生 物
土食
壤品
微微 生生 物物
ppt课件
特 殊 环 境 微 生 物
药 品 、 化 妆 品 微 生 物


微 生 物
卫 生
的 主

要毒

群5
ppt课件
6
第一章 绪论
卫生微生物学的历史沿革 卫生微生物学的定义(重点) 卫生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卫生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卫生微生物学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我国我军卫生微生物监督机构 我国我军卫生微生物法规及条例
ppt课件
7
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历史沿革
微生物(Microoragnisms)概念
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于光学或者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历史沿革
1 启蒙时期对病原的认识 2 试验卫生微生物学 3 近代与现代微生物学
ppt课件
11
按应用 领域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藻类学

土壤微生 物学、湖 沼微生物 学、海洋 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 物学、宇 宙微生物 学等
普通微生物学、 微生物分类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遗传学 等
ppt课件
农业微生物学、 工业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预防微生物学、 卫生微生物学 等
14
巴斯德的成就
① “巴氏消毒法”应用于各种食物和饮料消毒; ② 发现并根除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拯救了丝绸工业; ③意识到许多疾病由微生物引起,建立了微生物理论。
科赫的成就
创用了固体培养基,从环境和病人标本中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细菌,为病 原体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ppt课件
15
三、现代与近代微生物学时期
研究非致病菌(NPM)的意义
NPM是地球上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量 99.9%),两者同时存在,研究NPM必须要研究 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规律;
NPM和PM可以相互演变;
NPM常用作PM的指示代表;
NPM很多具有可降解有害物质的作用;
NPM是食品变质的原因。
ppt课件
20
卫生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卫生微生物学
ppt课件
1
本课程的学习参考资料
1、报刊及网上与微生物学相关的科技新闻; 2、参考书: (1)王秀茹 预防医学微生物及检验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李影林主编 中华医学检验全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汪谦主编 现代医学试验方法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郁庆福主编 卫生微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3、参考杂志
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消长规律 环境因素在微生物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卫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研究和制定卫生微生物标准 研究利用微生物解决卫生学问题
ppt课件
21
1.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消长规律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不同环境的消长规律 不同环境中的种类分布 不同环境的生存能力 不同环境的致病能力
微生物的发现:1674年,荷兰人莱文·虎克发 明显微镜,放大266倍,能看到微小生物。
ppt课件
13
对微生物的卫生学认识:1847年,匈牙利人 西莫威斯在他的教学医院里采用石灰消毒病室, 因传染病死亡人数减少一半。
微生物学科形成:19世纪后半叶,法国人巴斯 德和德国人科赫创建了微生物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6
卫生微生物学学科的确立
20世纪是微生物学进入快速、深入发展的时期。 随着化学、遗传学、生物学、免疫学和微生物生 态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PCR 技术等的应用是微生物得到极其迅速而深入的发 展。微生物分成了很多分支学科。
ppt课件
17
微生物学
按研究对 象
按生态 环境
按研究 目的
一、启蒙时期对病原的认识
《周易》、《山海经》、《礼记·曲礼》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文集》 古埃及使用防腐技术保存木乃伊 中国夏朝发明造酒、凿井、筑城 罗马禁止城市葬人,规定清扫街道 明朝万历《山西通忘》:是岁大疫,肿项善染,
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
ppt课件
12
二、试验卫生微生物学时期(17~19世纪)
“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பைடு நூலகம்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为卫生微生物监督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5.研究利用微生物解决卫生学问题 微生物检测环境污染
沙门氏菌致突变试验(Ame test)检测污染物的致突变性; 发光细菌检测污染物的急性、毒性。
微生物治理污染-环境生物技术
ppt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