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

合集下载

文字之都

文字之都

文字之都10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发现,复活了一个时代。

一片甲骨惊天下,透过甲骨文,我们触摸到了人类的童年,我们解读了古老的岁月,我们接续了历史的链条。

安阳,做为甲骨文的发现地,理应冠以文字之都的美誉。

走进殷墟,总有一种朝拜的心态。

文字之根,也是文明之源,那深深的甲骨窖穴,那长长的甲骨长廊,那悠悠的甲骨碑林,都在讲述着一个民族的自信、自尊。

这里很安静,这里又在呐喊,呐喊着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文字之根在安阳,文字的流变也可以在安阳找到印记。

甲骨文、青铜器、秦砖汉瓦、安阳残石,一件件遗存都闪耀着文字的光芒,一件件遗存都讲述着历史的轨迹。

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风云变幻,朝代更迭。

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安阳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无论是博物馆珍藏的甲骨文、金文、帛文,还是风雨侵蚀的石刻碑文,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安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精华缩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安阳文化,是文明苍穹的一颗璀璨明星,闪耀千载,历久弥新。

中国文字是一种力量,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中国文字是一条道路,印证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

中国文字博物馆建在安阳,为中国文字寻到了根,找到了家,安放了灵魂。

中国文字博物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的文物和样本精华,诠释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文明。

如果没有文字,文明就会中断,如果没有文字,历史便成空白。

文字本身就是文物,是活在我们生活中的文字,它揭开了一个又一个谜语,显影着一个又一个远去的背影。

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中国文字归巢,是我国文化建设进程的一次跨越。

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便走进了一条历史发展的长河,文字的演变,当是长河中最美丽的浪花。

从仓颉造字到青铜甲骨,文字的起源透视着文明的脉动。

文字的发展,证明了人类的思维越来越精密,文字的由繁到简,更是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进步。

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便走进了一个中国文字的大家庭。

最新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

最新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

最新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殷墟现存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以及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1)各位团友,早上好! 一片甲骨惊天下 ,热烈欢迎大家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我仅代表河南青年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初次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叫席营,毛主席的席,大家可以叫我小席,坐在我右手边的是司机马师傅,马师傅有丰富的驾驶经验,相信我们一路将畅通无阻,一马平川.虽然我的年纪很小,社会经验也不丰富,但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信任我,希望大家能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和马师傅将竭诚为大家服务,祝愿大家能在安阳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首先我来说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现在是早上8点,我们将到国际饭店就餐,9点整准时从饭店出发前往景点殷墟,大约30分钟的路程,抵达景点,11点半乘车返回,下榻国际饭店,下午2点,我们将到中国最早的监狱犹里城参观游览,晚上5点返回国际饭店.现在我们的大巴已经缓缓的驶出了安阳火车站,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安阳的公交车上都印着古代战车的图案,不错,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的北大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毋大方鼎,都出土于安阳.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因文字刻在甲骨,兽骨之上故名甲骨文,它主要用于殷人占卜,记事,由于武王伐纣,殷商失国埋卜,甲骨文被掩埋于地下长达3000多年,直到1899年清朝王懿荣首先发现,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竟然止住了血,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换作龙骨.于是开始大量地买到药店.当时的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幸好有些甲骨卖带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接着学者罗振玉经过10年风尘仆仆地四处探访,才弄清楚了甲骨文的出处是殷墟.殷墟位于太行山系以东,安阳盆地与华北平原接江地带的洹河河畔,处北纬36度,东经144度,行政区划属河南省安阳市.为什么叫殷墟呢?这就要上溯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商王朝立国后,都邑曾多次迁徙,大约公元前1300年前后,商王盘庚将都邑迁至今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史称殷,历经八代十二王,共254年,此后两个半世纪以上的时间内,商都不再迁徙,安阳也成为商王朝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的都邑.殷墟地下文物遗址十分丰富,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遗址内分布着宫殿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以及众多居民点和墓地,而今天我们参观游览的景点殷墟博物院仅是在殷墟宫殿区上兴建的.现在我们的大巴已经到了殷墟博物院的停车场,大家都知道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博物院成功地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大家到了景区不要随地吐痰,乱扔赃物,请大家记好我们的停车点和车牌号,11点半准时在这儿集合,现在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随我一同前去参观游览.现在大家可以通过景点示意图发现,分布在中轴线上的主要景点有大门,殷墟概览,甲骨窟穴,甲骨碑林,殷代车马坑,甲十二仿殷阁楼,以及东面的殷墟博物馆和西面的妇好墓,毛主席莅此视察,而今天我讲的重点是大门和殷墟博物馆,有些朋友回好奇,为什么我们两边的道路铺满了碎石?因为经考证3000多年前道路由鹅卵石铺成,现在改成了碎石.往前走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大门是由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根据甲骨文象形文字门的构型和殷商文饰设计的,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为华夏门的鼻祖,门额上浮雕着凤,虎,饕餮,夔和蝉等花纹,门两侧的浮雕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玉珏放大合制而成的,这是中华最早的龙形象之一.接着大家看到的是司母毋大方鼎,当然这不是真品,它是根据真品放大一倍制成的,原件现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大家请向右拐,随我前去殷墟博物馆参观游览,俯瞰殷墟博物馆,酷似甲骨文洹字,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着洹河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博物馆为地下一层建筑,建筑面积3535平方米,包括主题水院,大邑商厅,青铜器精品展厅,玉器精品展厅,甲骨文精品展厅,特展厅,馆内展列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物是中外游客科学了解中华文化源流的最佳场所,沿着进口通道,我们来到了主题水院,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水下极像龟甲的石头上写着甲骨文.这是中国现代甲骨学家董作宾题的汉字译文为日在林中出入墓,风来水上自成文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博物馆,首先我们来到大邑商厅,厅内陈列着釉陶,硬陶.翁馆,骨饰,海贝,以及祭祀活动中最残忍的人头祭祀,将人头割下来置于铜衍中蒸煮,接着我们来到了青铜厅,青铜器系以铜,铅,锡三种金属的合金熔铸而成,铜是最主要的成分,殷墟是中国境内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遗址,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水平,厅内主要陈列着铜戈,青铜箭头和铜予,青铜乐器等,然后我们到了玉器厅,主要陈列着玉兽头,玉兔,玉鱼,玉龙,玉龟,玉鸟,玉器等,各种玉器展现了商代玉工精湛的琢玉工艺,也反映了商代贵族和平民的多彩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穿过甲骨文精品展厅,我们来到了特展厅,展出的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妇好三连衍,司母戊鼎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青铜器,1939年春出土于安阳武官村北地,高133厘米,重875千克,司口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司鼎由四块腹范,顶范,蕊,底范以及四块烧口范组成,方鼎四周有去累纹,夔龙纹,纹饰苍劲有力,两耳上铸有饕餮纹,内壁有司母戊三字铭文,可能是商晚期国王武丁之子为祭祀他母亲戊所作,1976年发掘出的妇好三联衍高68厘米,重138.2千克,衍架作长方形,下有六足,架面开有三个圈口,架体饰蟠龙纹,夔纹,圆涡纹,牛头纹,云纹,是商王武丁配偶妇好墓中的随藏品,参观完了殷墟博物馆,我们将继续参观下面的以原甲骨片形状放大的甲骨碑林,殷代车马坑,YH127甲骨窟穴,以及华夏最早的锦国英雄的墓妇好墓.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2)各位游客朋友:首先欢迎您来到甲骨文故乡参观,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片甲骨惊世界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墟文化昭然于世.殷墟,是商朝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为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 (今曲阜)迁到殷 (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的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博物苑.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首先就是甲骨文(有关甲骨文的情况稍后再介绍).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我们再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饕夔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历史学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色古香.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抉,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此苑门和仿殷宫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古都安阳的象征.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从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万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锅,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古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整个大殿宏伟庄严.大殿现在陈列着甲骨文,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的粉末涂在伤口上,发现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唤作龙骨.于是开始大量地卖到药店.当时的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把这些甲骨文都喝到肚子里,幸好有些带字甲骨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使龙骨的身价一步登天,导致周围的村民纷纷来挖掘,有的还以此为生.但当时的挖掘都属于私挖,破坏性很大,而大规模有组织地科学发掘是从1928年开始的.考古学家们在1928年至1936年这十年期间,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这几次挖掘永远载入了考古学史册,开创之功,功不可没.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殷墟的发掘被迫中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工作才继续进行.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展柜.这是的H127甲骨片堆积坑模型,是1936年在小屯北地一个大窑穴里出土的,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最多的一次,总共有17096片.大部分是龟甲组成的,上面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结果,以及商朝的天象,历法,农业,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这个甲骨坑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从这个档案库中我们不难看出,商王从事占卜活动特别频繁,几乎是无日不占,无事不卜,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商朝人是怎样占卜的.商王占卜一般是由专人来进行的,他们先在己选好的龟甲或牛肩胛骨的背面凿一些排列整齐的小圆孔,圆孔的旁边再凿一条长槽,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到里面灼烧.骨头受热以后,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商王就是根据这些裂纹来判断事情的吉凶.现在您看到的这些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祸福,判断吉凶的简单记事,因此我们也称这些文字为四骨卜辞.我们现在来到了甲骨文碑林.在全国,各种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既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的甲骨碑刻.关于甲骨文及甲骨文发现的一些情况,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仅就甲骨文碑林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杨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文片形状放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及商代文化、军事、农业、天象、田猎、鬼神崇拜等,内容非常丰富.大家看这块碑,原甲骨文有甲骨文的美称,文字最多达125个,记载了大将止眉与两个方国即土和工口方的战争.自1899年王懿荣认定甲骨文以后,甲骨文就受到金石学家的,多方收购,古董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对甲骨文的出土秘而不宣、封锁消息.1911年,金石学家罗振玉派他的弟弟罗振常来的到安阳调查,不仅弄清了甲骨文出土殷墟的准确位置,还收购到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其中旧有这块甲骨王,一块完整的龟板.听说出卖这片甲骨的人,用赚来的钱,买了20亩土地呢!咱们再看这块碑,它主要记载了天象情况,从时间和空间上准确地记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现的过程,是我国古代关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记录.这块碑记录的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交通事故,是商王出行打猎时遇到车祸的情况. 下面请同志们认真看一看,您能辨认几个字,从义和形上去研究琢磨,充分发挥您的想象,看看是什么字,如果想验证一下,甲骨文碑刻的背后就是现代汉字,可以对照一下,看看是否猜对了.现在我们来到了殷商车马殿厅.我们知道,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殷代的车子,考古屡经发现,而且结构基本定型,距它最初发明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了,据文献记载夏代就发明了车,但至今没有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这里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是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文物工作队分别于1999年3月 2000年5月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航空运动学校南地发掘的.这几具车马,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车一辆,其中五坑殉葬两匹马,4坑殉葬各一人.经鉴定,殉人中3人为成年男性,一人为少年.自1928年殷墟发觉以来,曾多次发现过车马坑遗迹.因受当时发掘水平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所埋木只车辆的遗迹全部清理出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这一技术难题才被考古工作者突破.后来,随着发掘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掘和清理木只车子遗迹的工作臻完善.这里陈列的6座殷代车马坑,是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新成果,他与本苑的宫殿建筑遗存一样,是我们的镇苑之宝.在车马坑最南边的就是殷代的道路,这上买面很清楚地显现有车辙,道路比较宽,除有两道车辙以外还有人行道.这里陈列的道路遗存,是在航校南地发掘的,由此可见,殷尚时期交通,包括车子和道路,都是比较发达的.在建国以后出土大量甲骨文的同时,妇好墓的发现,也着实让所有考古工作者为之振奋.妇好墓在宫殿区的西边,现在让我们参观一下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的墓葬.各位面前的这个建筑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那么妇好是何许人也?妇好是尚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收武丁的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据甲骨文记载,她多次率兵东征西战,最多的一次竟带兵13000多人,不少男性将军都归她指挥.妇好有一次率兵征伐方,由于她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设下埋伏,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的宫廷祭祀活动,在王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非常悲痛,破例地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圹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 这就是妇好墓,我们顺梯而下就到达复原后的墓坑.妇好墓深7.5米,在这里出土了大批随葬品共计1928件.计有:青铜器400多件,玉器750多件,骨器560多件,石器50多件,以及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简直就是一个商代文化博览会.更重要的是在出土的青铜器中,不少都铸有妇好二字的铭文,甚至在一件兵器上也有妇好的名字,学者们经过研究,得知这就是在甲骨卜辞里出现过200多次的武丁的妻子妇好.在随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以外,我们还看到壁龛里的尺骨,这是当时被殉葬的奴隶.这些尺骨共有16具人骨和6具殉骨.其中殉人男性4具,女性2具,儿童2具,其余的因截肢,已经不辨男女了.我们仅从这个殷代王室的墓葬,就能看到奴隶社会的缩影.讲到这里,殷墟博物苑的全部内容就讲完了.如果您有机会,欢迎再来殷墟博物苑叩访我们的祖先,再次感受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3)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片甲骨惊世界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 (今曲阜)迁到殷 (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馆 .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首先就是甲骨文(有关甲骨文的情况稍后再介绍).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我们再看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决,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此苑门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古都安阳的象征.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从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治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锅,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燕尾服,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大殿现在陈列着甲骨文,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发现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唤作于是开始大量地卖到药店.当时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农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把这些甲骨文都喝到肚子里,幸好有些字的甲骨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使龙骨身价一步登天,导致周围的村民纷纷来挖掘,有的还以此为生.但当时的挖掘都属于私挖,破坏性很大,而大规模有组织地掘是从1928年开始的.考古学家们在1928年至1936年这十年间,共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这几次挖掘永远载入了考古学史册,开创之功,功不可没.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殷墟的发气被中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工作才继续进行. 我们先来看一个展柜,这是著名的H127甲骨文堆积坑模型,是1936年在小屯北地一个窖穴里出土的,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文最多的一次,总共有17096片.大部分是龟甲组成的,上面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结果,以及商朝的天象、历法、家业、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这个甲骨坑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从这个档案库中我们不难看出,商王从事的占卜活动特别频繁,几乎是无日不占,。

殷墟:穿越三千年的文明

殷墟:穿越三千年的文明

殷墟:穿越三千年的文明3300年前的“盘庚迁殷”,因写入中学历史课本而妇孺皆知。

当我有机会走近殷墟,触摸历史沧桑时,更被其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所震撼所折服。

在殷墟的每时每刻,都让我领略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与伟大,深感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国度而骄傲而自豪!“一片甲骨惊天下”。

公元1899年秋,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开了殷商古都的神秘面纱,把一个“一城之内尽是宝”的灿烂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让世人知道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是可考的中国文字发祥地,更认识到这里历史文化的厚重和不同凡响。

盘庚迁殷后,商朝在殷墟定都达255年之久,历经八代十二王,一直是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形成了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沿着如今依然滔滔奔流的洹河两岸环型放射状分布、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的古代都城。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后,这座布局合理、人口众多、手工业发达和被考古界称为“中华第一都”的繁华都邑,逐渐荒芜,沦为废墟,故史称殷墟也。

但朝代更替的滚滚车轮,可以碾碎一座都城,却碾不碎其曾有的历史文化之光。

当我到达安阳小屯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中原一片普通土地,与路上遇到的乡村极为相似,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片看似平乏却神奇的土地,在3000多年前却一座是显赫的王朝都城,缔造着璀璨的华夏文明。

经过考古专家近百年的发掘和考证,这里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考古学诞生地,同时也被认定为华夏文明进入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

从甲骨之门走进殷墟遗址,脚下的土地便是昔日商都的宫殿区,透过地面上一座座低矮的仿古建筑和图腾,令人顿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之感。

只见空旷草坪上矗立一尊硕大的青铜器,在阳光映照下散发着耀眼光辉。

它就是闻名于世的司母戊大方鼎,1939年出土于殷墟王陵区,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掘出来的最大青铜器,也是中国的镇国之宝。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一片甲骨惊天下作者:左公榖来源:《幸福·悦读》2019年第05期王懿荣在清末曾三为国子监祭酒,其人性“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版图画之属”,“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而秘玩之”。

1899年,身患疟疾的王懿荣,发现中药“龙骨”的碎片上面有奇怪的纹络,便叮嘱药店老板代为留意。

不久,古董商范维清被引荐到府上,带来从豫北收购的十二片龙骨。

王懿荣对照《周礼·春官》《史记·龟策列传》等典籍中关于商代占卜的描写,审定“龙骨”为殷商故物,认定其上的符号是篆籀之前的古文字。

此后王懿荣秘密委托范维清从安阳等地大量收购甲骨。

甲骨文一出,轰动学术界,郭沫若形容为“一片甲骨惊天下”。

在王懿荣审定之前,甲骨只是廉价的中药材,被捣碎了稀里糊涂喝进人们肚子里。

王懿荣慧眼独具,避免了“人吞商史”的荒唐事继续蔓延。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身为京师团练大臣的王懿荣投井殉国,当时其所收集的甲骨已达1500多片。

小说《老残游记》让刘鹗饮誉文坛,其实他还是一位收藏家。

其所集藏,“上自殷契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诀罂登”。

历经沧桑的古物未免残缺不全,于是他将书斋取名为“抱残守缺斋”。

王懿荣殉国后,其辛勤搜集的1500多片甲骨一度无人问津,最后由刘鹗购得一大部分。

刘鹗还通过多种渠道大量收购:先是委托古董商赵执斋奔走齐、鲁、赵、魏之郊购得3000多片;后又从好友方药雨处购得范姓所藏的300多片;还派三儿子刘大绅到河南收购得1000多片。

数年之间,前后加起来总共收藏甲骨5000多片,成为早期出土甲骨的著名收藏家。

他还第一个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

1903年,在罗振玉的建议下,刘鹗从搜集的甲骨卜辞中精選墨拓了1058片,以石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被评价为“研究甲骨文字的许多著作的开路先锋”,扩大了甲骨文的流传范围。

清末经学家孙诒让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其所著《周礼正义》为清代群经新疏中杰出之作。

(图文版)中国文字博物馆 讲解词——专题展《一片甲骨惊天下》

(图文版)中国文字博物馆 讲解词——专题展《一片甲骨惊天下》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专题展《一片甲骨惊天下》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

但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至今仍在使用并且充满活力。

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并最早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迄今为止,己发现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科学等多方面),为研究商代社会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甲骨文记录了这个王朝许多早己被时间湮没的故事,已经成为古今安阳的符号。

甲骨文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早在清朝末年,安阳殷墟小屯还是一片农田,小屯村民在这里耕种的时侯,经常能从泥土中刨出一些骨片,被人们当作中药“龙骨”卖到药店里。

1899年,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划符号。

经过仔细的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划符号是商王朝的文字,他的发现后来得到学术界确认。

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而被称为甲骨文。

王懿荣先生因此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王懿荣甲骨文的发现,可谓是“一片甲骨惊天下”。

1908年,学术界获知刻有文字的甲骨出自安阳小屯。

消息付出,很多人纷纷来到小屯收购甲骨,私人挖掘成风,因此大量的甲骨片流散到了海外,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呼吁科学发掘小屯。

1928年——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对殷墟进行了大规模科学发掘。

此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小屯村北地、南地和花园庄东地发掘了大量的刻辞甲骨,为全面深入的解读殷商社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

先后发掘15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

有关甲骨的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发生在1936年。

您现在看到的照片是1936年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第十三次发掘时发现的一个甲骨坑。

这个坑是一个甲骨窖穴,编号为 YH127。

这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甲骨最多的一坑,共出上甲骨17096片。

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被专家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高考作文备考甲骨文的魅力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4页)

高考作文备考甲骨文的魅力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4页)

高考作文备考甲骨文的魅力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作文辅导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甲骨惊天下”,1899年,沉睡地下3000多年的甲骨被发现。

此后,代代中国学者焚膏继晷,隐藏在神秘甲骨中的中华智慧和文明密码被一一破译,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根源。

世界古文字体系中的其他几种都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汉字体系,从未中断,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汉字以它强大的超方言性、严密的构型体系、无与伦比的书法审美特征著称于世,越来越为世界各民族所瞩目。

2019年10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正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汉字。

看到中国汉字的根脉与发展,你一定有很多感触,请以青年学生参观者的身份,完成一篇观后日记。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以青年学生参观者的身份,完成一篇观后日记。

具体过程:本次作文所给的材料由三部分,前两节文字说的是被发现的甲骨文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根源,并引起了世界各民族的瞩目。

第二节说的是中国举办“正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汉字的根脉与发展。

材料的第三部分给出了“安”“贝”“朝”“鼓”“虎”这五个汉字以及它们的甲骨文字形。

当我们穿越千年,用现在眼光重新审视这些“甲骨文”的时候,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中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历史见证,是传承中华文化、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高考作文备考:甲骨文的魅力 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备考:甲骨文的魅力 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备考:甲骨文的魅力作文导写(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甲骨惊天下”,1899年,沉睡地下3000多年的甲骨被发现。

此后,代代中国学者焚膏继晷,隐藏在神秘甲骨中的中华智慧和文明密码被一一破译,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根源。

世界古文字体系中的其他几种都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汉字体系,从未中断,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汉字以它强大的超方言性、严密的构型体系、无与伦比的书法审美特征著称于世,越来越为世界各民族所瞩目。

2019年10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正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汉字。

看到中国汉字的根脉与发展,你一定有很多感触,请以青年学生参观者的身份,完成一篇观后日记。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以青年学生参观者的身份,完成一篇观后日记。

具体过程:本次作文所给的材料由三部分,前两节文字说的是被发现的甲骨文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成为中华文化自信的根源,并引起了世界各民族的瞩目。

第二节说的是中国举办“正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汉字的根脉与发展。

材料的第三部分给出了“安”“贝”“朝”“鼓”“虎”这五个汉字以及它们的甲骨文字形。

当我们穿越千年,用现在眼光重新审视这些“甲骨文”的时候,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中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历史见证,是传承中华文化、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安阳殷墟导游词_1

安阳殷墟导游词_1

安阳殷墟导游词安阳殷墟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片甲骨惊世界”。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

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

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

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

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今曲阜)迁到“殷”(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

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馆”。

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

首先就是甲骨文(有关甲骨文的情况稍后再介绍)。

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

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

我们再看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

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

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

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决,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此苑门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古都安阳的象征。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

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

关于安阳殷墟导游词

关于安阳殷墟导游词

关于安阳殷墟导游词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

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被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从"奄"迁到"殷",共经历8代12王,共254年。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安阳殷墟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安阳殷墟导游词1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商代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于殷,在长达255年间,这里一直是商代晚期的政治、科技、文化中心,商灭之后,这里沦为废墟,称“殷墟”。

这片充满神秘色彩、思古幽情的土地,让一个古老的朝代从传说中走出,也把我们带进了对古代文明的无限遐想之中,然而数千年的繁华早已烟消云灭,曾有学者叹道:“不看殷墟是个遗憾,看了殷墟更觉遗憾!而殷墟博物苑的兴建结束了这历史的遗憾,气势恢弘的商朝宫殿和陵墓,制作精美、纹饰细腻青铜器,造字成熟的甲骨文等历史遗存,构成了殷诩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为世界、为东方、为中国,增添了一道绚丽的景观!好了,各位朋友,请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跟随小_一起来亲近殷墟,感受殷墟把!景区: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有着数不尽的文化瑰宝,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颗!“一片甲骨惊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那结束了仓颉造字的是神话,也使一个普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按捺以内感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威力纪念这中华第一都,勤劳的安阳人民在此建造了博物苑,取名“殷墟博物苑”,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各位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苑门,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而建,堪称华夏“门”的鼻祖,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今天汉字的鼻祖~说起甲骨文,千谢万谢王懿荣先生,相传在我们脚下还是农田的时候,周围的村民就经常在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是社么?后来因村里的剃头匠李成技术不佳,总是把客人的头发刮破,又没钱买药,便把这些骨片磨成碎末涂在伤口上,谁知血竟真的止住拉,才知道这是中药中的一味,称为“龙骨”,开始大量卖到药店,可大多数药店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村民就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都把甲骨文喝肚子里了呢!幸好还是有些骨片被卖到京津地区被王懿荣发现,并被确定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安阳殷墟导游词2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一个展柜,是著名的H127甲骨片堆积坑模型,1936年出土,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文最多的一次,共有17096片。

【名师讲题】”弘扬汉字文化,厚植文化自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弘扬汉字文化,厚植文化自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古文字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提供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史实信息,佐证了商代为信史,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罗振玉、王国维等利用甲骨文对古史进行修正形成了以二重证据法为核心,熟习古代典籍、结合古地理、乘承小学音韵等治学工具的罗王之学。

罗振玉搞清了甲骨文的出土地是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

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对《史记·殷本纪》进行印证和复原,对《夏本纪》进行了推测。

罗王之学是有意识地针对当时流行一时的“古史辨派”的“破”而作的“立”,至今看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术建设工作。

其后甲骨文大师董作宾、郭沫若、陈梦家、胡厚宣等人的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小屯村一带是商朝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灭国,共历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不复徙都”的晚商都城。

新时期以来,研究夏代历史最具著名和影响的是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他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提出:“咱们今天的学术界,有些地方还没有从‘疑古’的阶段脱离出来,不能摆脱一些旧的观点的束缚。

在现在的条件下,我看走出‘疑古’的时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甲骨文不仅解决了殷商信史的问题,还提供一些寻找夏的线索。

属于夏代文化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一些陶器刻划符号,比如一个黑陶纺轮的刻划与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比较相似,这些符号大约有24种之多,分别分布于大口尊等陶器的口沿内部。

夏鼐、邹衡等考古学家就认为这些陶器刻符,“应该就是当时的文字”,“商朝的文宇同夏文宇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属于一个系统”。

另外,殷墟甲骨文发现了“夏”字等痕迹,虽然可能与夏代关系不大,但也为寻找夏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甲骨文中有夏代后裔遗迹。

夏商周时期的“改朝换代”,改变的只是最高权力的转换,体制并无大的变动,只要不是同被推翻王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大多诸侯国都是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顺风转舵,承认新王朝的统治而继续存在。

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

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

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殷墟现存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以及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安阳殷墟导游词作文(1)各位团友,早上好!“一片甲骨惊天下”,热烈欢迎大家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我仅代表河南青年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初次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叫席营,毛主席的席,大家可以叫我小席,坐在我右手边的是司机马师傅,马师傅有丰富的驾驶经验,相信我们一路将畅通无阻,一马平川。

虽然我的年纪很小,社会经验也不丰富,但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信任我,希望大家能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和马师傅将竭诚为大家服务,祝愿大家能在安阳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首先我来说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现在是早上8点,我们将到国际饭店就餐,9点整准时从饭店出发前往景点殷墟,大约30分钟的路程,抵达景点,11点半乘车返回,下榻国际饭店,下午2点,我们将到中国最早的监狱犹里城参观游览,晚上5点返回国际饭店。

现在我们的大巴已经缓缓的驶出了安阳火车站,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安阳的公交车上都印着古代战车的图案,不错,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的北大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毋“大方鼎,都出土于安阳。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因文字刻在甲骨,兽骨之上故名甲骨文,它主要用于殷人占卜,记事,由于武王伐纣,殷商失国埋卜,甲骨文被掩埋于地下长达3000多年,直到1899年清朝王懿荣首先发现,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

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

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竟然止住了血,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换作龙骨。

三个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小故事

三个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小故事

三个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小故事01一片甲骨惊天下1899年秋,时任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的王懿荣患了疟疾,京城的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中药叫“龙骨”。

仆人到宣武门外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中药后,王懿荣不经意间在“龙骨”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符号。

作为晚清有名的金石学家的王懿荣,对此非常敏感,经过观察辨认,王懿荣认为这些龙骨是年代久远的龟甲和兽骨,上面的“画纹符号”不同于青铜器上的铭文,应该是更早的古文字。

于是他便开始高价大量收购带字的甲骨。

王懿荣从甲骨上的刻画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因此推测这种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产物。

王懿荣对甲骨文字最初的判断,被后来的研究证实是完全正确的。

尽管一些学者对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过程有所质疑,但王懿荣是我国学术界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这是被学界所公认的。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因王懿荣的发现而向前推进了1000年!王懿荣之后,甲骨文研究代代相承,与敦煌学、红学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史“三大显学”。

距今3000余年的甲骨文,是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云铁藏龟》王懿荣有位好友叫刘鹗,也就是那位写《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

1900年7月,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

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毅然服毒坠井而死。

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

刘鹗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

1903年,刘鹗将王懿荣和自己收集到的甲骨选拓1058片,编写成《云铁藏龟》一书,这是有关中国甲骨文的第一部专著,也是首次将甲骨文公布于众,让世人皆知。

02“人吞商史”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前的好多年,龙骨就被挖掘出来了,不过人们只将其当做药材,而不知道是价值连城的文物。

河南北部安阳的小屯村,是商王朝的都城遗址所在地。

商王朝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一个王朝,它被西周攻破以后,那里就成了一片废墟了。

北京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北京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北京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1899年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为我国汉字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直接史料,这是文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不同地域文化中已萌生文字的雏形,其中既有与汉字有承续关系的,也有与汉字无关的。

这些文字雏形被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因为它们还不能逐词记录语言,不能视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字。

成熟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尽管甲骨文中还残留一些早期文字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但已经可以记录语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

如“得”字像手持贝,表明古代的“贝”为宝物或用作货币;“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

甲骨文虽是处于文字发展变化中,并未全部定型,但体现出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具备“六书”的结构规律。

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

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

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

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

甲骨文构字采用简单的线条,概括传神,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

不少甲骨文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布局形象表现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

这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推动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

不同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其他世界古文字,甲骨文代表的中国古文字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中国人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破解其他世界古文字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是世界文化库藏中的瑰宝。

一片甲骨惊天下一一殷墟记

一片甲骨惊天下一一殷墟记

一片甲骨惊天下一一殷墟记作者:猗猗来源:《醒狮国学》2019年第02期“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1959年游访安阳殷墟时,赞美安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时留下的诗句。

翻开华夏史册,处处可见安阳源头文明的踪迹——甲骨文在安阳发现、颛顼帝喾二帝生活并葬于安阳、《周易》诞生于安阳,安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根、人祖之根、文化之根。

这里的故事,从三千年前讲起据《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距今3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曾存在商王朝,延续了近500年,是中国上古历史的开端。

商朝的都邑曾数度迁徙,自前1319年第20代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即今日的安阳),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商灭亡后,逐渐沦为废墟。

殷墟曾经以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饬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以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车、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烧造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享誉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

煌煌之都,故事从头说殷墟遗址公园,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总体布局严整,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分布,东起郭家湾,西至北辛庄,南起刘家庄,北至后营,东北至三家庄,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面积约36平方公里。

在步人殷墟遗址公园时,大门处的“甲骨文发现地”石碑映入眼帘,六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向来者诉说着这个伟大的发现。

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这里,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古称“北蒙”,又称“殷虚”,“殷邑”,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商邑”;这里,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是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介绍安阳殷墟导游词

介绍安阳殷墟导游词

介绍安阳殷墟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搜集的介绍安阳殷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介绍安阳殷墟导游词1各位团友,早上好!一片甲骨惊天下,热烈欢迎大家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我仅代表河南青年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初次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叫席营,毛主席的席,大家可以叫我小席,坐在我右手边的是司机马师傅,马师傅有丰富的驾驶经验,相信我们一路将畅通无阻,一马平川。

虽然我的年纪很小,社会经验也不丰富,但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信任我,希望大家能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和马师傅将竭诚为大家服务,祝愿大家能在安阳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首先我来说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现在是早上8点,我们将到国际饭店就餐,9点整准时从饭店出发前往景点殷墟,大约30分钟的路程,抵达景点,11点半乘车返回,下榻国际饭店,下午2点,我们将到中国最早的监狱犹里城参观游览,晚上5点返回国际饭店。

现在我们的大巴已经缓缓的驶出了安阳火车站,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安阳的公交车上都印着古代战车的图案,不错,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的北大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毋大方鼎,都出土于安阳。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因文字刻在甲骨,兽骨之上故名甲骨文,它主要用于殷人占卜,记事,由于武王伐纣,殷商失国埋卜,甲骨文被掩埋于地下长达3000多年,直到1899年清朝王懿荣首先发现,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

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

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竟然止住了血,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换作龙骨。

王懿容

王懿容

• 外面鸡打鸣了,王懿荣才从这上古的一幕中解脱出 来。他从迷茫中理出了头绪,这龟版兽骨肯定是三 代遗物。他不顾连日的疲劳,拿起放大镜又一头埋 进研究之中。突然,他从字里行间看出来一点眉目: 雨,这不就是“雨”字吗?多么形象的象形字啊! 紧跟着,他又辨认出了“日、月、山、水”等字。 天亮了,他高兴地冲出屋门,高声喊道:出来呀, 大家快出来!我从骨头片子上找到字啦!他一边喊, 一边顺手接过家人端过来的洗脸水,用手巾在地上 大大地写下了一个他从骨头片子上读出的“雨”字, 兴奋地问:你们说,这是什么字?大家正被他搞得 一头雾水时,他又把脸盆里的水哗哗地朝天上撩出 去……?,原来这是一个“雨”字呀!这个时候, 大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 本来王懿荣因为吃中药就对龙骨有了点印象,这 下,他又收到了大大小小的一包龙骨,心里高兴 极了。入夜,他在灯下仔细琢磨这些龙骨,发现 上面有许多刻画的小道道。他把大大小小的龙骨 对到一起,竟然拼成了两三块龟版!他小心地擦 去龟版上的泥土,刻画的道道更加清晰了。左右 端详,苦思冥索,他一会儿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 子。一会儿又伏案查阅资料。莫非,莫非这是上 古之人留下来的文字?他知道,相传之中,上古 之人是十分崇尚鬼神的。闭目凝思,渐渐地,他 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华夏先民祭神的场景。
• 话分两头说。王懿荣是皇家大学国子监的祭酒,又是北京城里有名的 金石学家,加之他人品好,在京师学界颇有口碑。不少名流学士都愿 意与他打交道。谁得了什么宝物,都想请他给鉴定鉴定,每每会学到 不少的知识。来到北京的古董商大都知道王懿荣的名气,所以,有事 没事的,也来请教一二。前面提到山东潍县的范维卿,偶尔也是王家 的座上客。 • 这天,范维卿从河南安阳搜求了几样宝物,一到京城,就匆匆赶 到王懿荣家。王懿荣这时候住在王府井大街锡拉胡同西头路北的一座 大院里。范维卿是王懿荣的山东同乡,一见面就又拉起了家常。问过 家乡灾情,又打听了河南近况,范维卿这才掏出来自己带来的宝物。 三件青铜小鼎一字排开,王懿荣一眼就辨出了真伪。范维卿不好意思 地说:老爷,我可不是故意蒙你的!王懿荣微微一笑道:“你跑古董 这么多年啦,也该学点鉴定方面的本领了。来,你看——”王懿荣一边 指点,一边让他仔细分辨。王夫人这时走了进来,小声给王懿荣说了 点什么。王懿荣面有难色:“有求夫人啦,先从你的嫁妆里给调剂点 银两吧!”王懿荣把银两递给范维卿,范维卿执意不收。再三推辞, 他总算收下了。 • 又寒暄了几句,范维卿准备告辞了。他嘴里嗫嚅着说:“王老爷,我 这次还带了点东西,不知有用没有?”范维卿一边说着,一边从褡裢 里掏出那些白片片。他说:“这东西让您见笑了!老百姓叫它龙骨, 我,我想,龙骨,大概就是龙的骨头,既然是龙的骨头,也该是很古 很古的了吧!要是没有用,您就扔了吧!”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一片甲骨惊天下近现代对甲骨文的发现,完全出自偶然。

1899年的一个夏天,对文字有着本能敏感的书法家王懿荣在家服用中药,忽然发现其中一味叫做“龙骨”的药品上竟刻着类似文字的图案。

于是他就把能收集到的“龙骨”全部买下来,发现几乎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人称“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写的到底是什么内容?由于发源于巫族,殷商王族不仅重视对鬼神的祭祀,更勤于与鬼神沟通,习惯依赖它们的指点,来抉择狩猎、农业、水利、气候、战争等家国大事,乃至生育、健康等生活小事,甚至连王后的牙疼什么时候能好,都要占卜问一问,几乎到了每事必问的地步。

而这,正是甲骨文的起源。

“甲”,指龟腹甲;“骨”,指牛的肩胛骨。

在商代,名为“贞人”的祭司、占卜师,都要在这样的龟甲或兽骨上先钻孔(不能钻透,因为钻孔的功能是为了利于甲骨受热后产生裂纹,假如钻透,裂纹就会过深,甲骨就会破碎),然后拿到火上进行灼烤,再根据裂纹的走向来窥测鬼神的旨意,从中知晓它们对所占问之事的答复,并最终把这次占卜的事由、经过、结论契刻记录在甲骨上,这就形成了“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六书”自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后,历经以“四堂”(即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为代表的诸位大家不懈研究,学者们发现甲骨文中蕴藏着极为丰沛的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价值。

至少在造字渊源这一领域,甲骨文的发现,表明早在殷商时期,汉字就已经“六书”(即六种构造及使用汉字的方法)俱全了,它们分别为: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和转注。

比如:“安”就是典型的象形字,意为在屋顶之下、居室之中,有一位贤惠的女人在照顾家庭,这样的情景自然让人心安;而指事字,则是在象形的基础上用一个短比划去突出其需要强调的部分,如“本、刃”,意为强调一棵大树的根部,或一把刀的刀锋部位;会意字,则是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构成,合起来共同表达该字的意义,如表示下大上小的“尖”字;形声字,则是由表意的形部和表音的声部组合而成,如“景”,下方的“京”表示该字读音为jing,上方的“日”表示该字的意义为光明……殷墟:学习甲骨文的好地方在殷墟宫殿宗庙区的西北角,有一条甲骨文长廊,墙上布满了一字一面的钢板近千面,每一面中不仅展现着该字的甲骨文典型字形,还有现代汉语对该字的造字方法分析及字意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殷墟:一片甲骨惊天下
作者:郗效
来源:《大众健康》2016年第09期
2016年7月13日,在殷墟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殷墟》特种邮票全国限量发行。

邮票共一套三枚,选取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为主要表现内容,彰显了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价值和魅力。

安阳,一座人们无法忘记的城市。

这里不仅流传着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而且更是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所在地。

2016年3月8日至6月26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纪念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巾帼女将——妇好。

几天之后的7月13日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十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发行了《殷墟》特种邮票1套3枚,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设计。

邮票名称“殷墟”,首次以甲骨文书法呈现。

邮票内容以3枚连印形式分别表现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和玉器,很好地利用邮票这一国家名片,通过邮政独特的媒体资源优势,将安阳璀璨的历史文化再一次带入人们的视野。

走近殷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