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规范

合集下载

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条文说明

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文调查规范条文说明目次总则流域基本情况调查一般规定调查等级标准河川径流还原计算和水量平衡计算分项水量调查辅助站测验一般规定暴雨调查河道洪水调查决口和分洪洪水调查历史洪水考证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推算专项调查枯水调查南方平原水网区水量调查泉水调查岩溶地区水文调查沙量调查总则水文调查是收集水文资料的方法我国开展水文调查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年出版了指导和推动水文调查工均应对基本站资料不完为解决河川径流还原和水量而需设立的面上调查和辅助站的水文测验为延长水文资料的系列辅助站将设立辅助站作为水文调查重要形式之一要进行河川径流还原或水量平衡计算而靠面上江苏等省的经验设立辅助站进行水文测验对基本站没有实际上不论哪一项目调查调查项调查区的划分除无基本站地区外一般均以基本站作为水文调查按调查区为单元进行便于资料的整理统计和分本规范规定要求基本站和辅助站实测年水量的代数和占天然年要求基本站和辅助站实测进年水量之和分别占总进水量的这两个指和一些省十余年的经几经研究认为不便采用定具体要求应包括首先明确历史文献文物资料和查勘调查报告第三流域基本情况调查流域基本情况调查是为基本站掌握定位观测站上游产水区调查次数应掌握的原则是在全面调查一但对影响重大的情况坡形状系数等在平原水自然地理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调查区产流汇流的下垫面的基水工程调查的内容较多情况比较复杂但这又是对河川径流影响较大的一部分许多数据将用到它应注意水量调查一般规定调查等级标准基本中等影响为第二级表中受水工程影响判别指标引用行业标准这是开展水在满足本规范且考虑最少的辅助站及最佳对流域内分布星罗棋布的小水库群如何估算其对基本站依据实践经验抽样容河川径流还原计算和水量平衡计算式为调查区实测水量还原为天然水量即河川径流调查区实测水量为下游基本站与总还原水量为各单项还原水量的代即在应用表进行径流还原计算时切忌各分如果某基本站上游由若干个调查区组成则该基本站总还原水量为上游若干个调查区各单项还原水河川径流还原计算的目的是将受水工程措施影响实测年水当逐年当逐年还原水量资料调查有困难时分式为受大量客水影响的调水平衡区以及水库或其中平衡区河川径流量无通常采用产中应重点抓住主耗水量等往往为主要分项水量蓄水变分项水量调查在开展调查用水量之前必须首先查清调查区内用水的地试举灌溉水图中划分为每个调查区水量都有水文站控制三个对甲调查区来讲应调查三项灌溉水量对水文站以上整个流域辅助站测验其理由有两点第一考虑到辅助站流量测验执行现行有关国标或图灌溉水量调查示意图设立在河本规范参照行业标准中三类精度水文站流量间测有关要求但对资料年限年以上放宽至对控制历年水位变幅但每年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与综仍应执行行业标准暴雨和洪水调查一般规定暴雨调查起调标准是根据近雨量观测站点已达近如起调标准偏低且分布又不均匀时此标准是可行的在我国东部地区不同类型的暴雨分布可以得且已有大量暴雨调查洪水调查起调标准是按未进行过洪水调查的基本站而言已进行过历史洪水调查的基本站目前我国正推广站队结合的组织形式每年组织调查已无必要但如果漏测为实测系列中年最大洪水还是仅在发生后由上级主为特殊水情的洪水调查由上级主管部门和用户暴雨调查暴雨调查规定了从规定的意思为保证调方法比较暴雨调查成果的整理和合理性检查仅规定了主要内容和方其他有效的合理性检查方法都表中规定了四项指主要依靠调查人员分析判河道洪水调查洪水调查从要求上讲应包括在调查中可根据应尽可能收集调查河流的有关河段的特为获得精度较高的洪水调查资料选择一个较理想调查河均按也天然河流弯道较多洪水过程调查难度较大所以条文规定应根据需要和在条对单峰洪水过程只要求控制五个转折点以判表规定了三项指标具备一项决口和分洪洪水调查决口和分洪条件下除按规定进行正常当河堤历史洪水考证主要在以上的大河上的历史洪水进行这样的河流洪水影响面大其他河流视情资料摘录地区范围应大一些资料的来源出处及原文避免辗转相去非常洪水相当于历特大洪水相当减产一大洪水相当于受灾面积较大减产严一般洪水相当于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推算调查河段远离基本站洪峰流量推算方法主要有比降面积法和水面曲线法这是其他参数可靠程度综合分析由于采洪峰流量可靠程度评定也不同各地可参照表专项调查枯水调查其他年代发生的枯水均为历史枯是否进行历史枯水调查及起调标河流均有水流在枯水期将有部调查河段上游受水工程有中等影响以上的指标详见表是指调查枯水流则调查河段应选在规划水工程位置的附近如果为了延长水文站的枯水资料则应所选的调查河段应水流均匀稳定河段下游流量相关法推算枯水流量其延长部分不应超过该曲线总变幅的固定点洪水调查宁夏等省在中小河流上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引入本规范的这项调查投入较小而实效南方平原水网区水量调查浙江等省多年实践即由于地面基本站网无法控制水量在平从整体上泉水调查水质状况及动态变化不仅有些泉水本规范泉水调查侧重于泉水水量及其动态变化系在总结全国各地开展泉水调查的多年实践并吸收部标准在泉水动态变化方面的分析方法岩溶地区水文调查岩溶地区水文调查力求了解地下径流的补本专项调查系总结我国岩贵州等省并参考部标准在有关岩溶地区径流沙量调查表中的分别适用于引是将专门配制的不同含沙量级的浑水样装入无色的比色管中由颜色的浓淡反测定时另用比色管盛所取水样与标准管一同用与水样颜色最接近的标准管的含沙量作为水样的含沙量加经试验确定的定搅拌使其迅速沉淀建立一定沉淀历时下含沙量与沉淀由量测的沉淀高度比重计法是建立均匀浑水含沙量与比重从曲线查读相应简易置换法是用经率定一定容积和重量的比重瓶直接取用瓶加浑水重减去瓶加清水重的差乘以置换系数其中库区平面与高程控制按行业标准输沙率按国家标准其他常用的淤积测算方法可在附录按表。

水文规范

水文规范

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的基本准则,侧重于勘查技术要求、工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各阶段的设计编制、勘查施工、地质研究、地质报告编制和评审、资源/储量评估、矿业权评估、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2719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 14158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197 露天矿工程设计规范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DZ/T 0080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DZ/T 0215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MT/T897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8煤炭电法勘探规范3 总则3.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应与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4个阶段。

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

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对于拟建小型矿井的井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可根据矿井建设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各勘查阶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程度,详见本标准4.1、5.2及 6.1。

3.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应与煤炭资源地质勘查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海港水文规范

海港水文规范

海港水文规范海港水文规范是由海洋研究中心、港口和水文中心以及海洋管理机构联合制定的一系列水文规范,以更好地管理海港、保护海洋环境和提高安全性。

海港水文规范是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环境性能、船舶操作和海上交通安全规范、海港建设和运营规范以及渔业水文规范。

环境性能规范旨在建立合理的海港管理体系,并使海港维持在安全、健康、可持续的状态。

主要内容有:港口环境污染防治、港口船舶排放限制、维护港口环境以及采用绿色港口等方式确保港口环境安全。

船舶操作和海上安全性规范旨在建立一个保护海洋安全和船只安全的体系。

主要内容有:船舶管理、船舶维修、港口控制要求、船舶登陆和船舶离港要求、港口安全监控和海上安全技术要求等。

海港建设和运营规范旨在建立和规范海港建设和运营方式,以此促进海港发展,保障船只、货物和乘客安全,同时确保平稳的海上运输。

主要内容有:海港建设许可、海港维护、港口运输安全、港口监控与控制、重点港口和航路设施建设等。

渔业水文规范旨在保护渔业资源,以及在渔业活动中维护安全。

主要内容有:渔船船舶建造和检验、渔船维护保养、渔船船只安全标准、渔船管理和监督等。

海港水文规范在促进海港发展、增强海港环境保护和确保航行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海洋清洁度,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确保海洋安全性,促进海港的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海港水文规范,充分发挥规范的作用,需要海港管理机构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

其中,海港管理机构要加强海港建设和使用,充分考虑海港环境安全,建立监测和评估制度,实施相关规范,确保海港正常运行。

政府部门要加强与海港有关的立法和监管,对海港的违章行为予以严惩,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促进海港水文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海港管理机制,确保海港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条文说明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条文说明

水位和其他高程数值 只能用一个固定不变的基面来表示 每个
测站的基面位置 是通过水准点高程值间接体现的 设置形成环
状的三个以上基本水准点 其中可包括相当于基本水准点设置要
求的校核水准点和高程参证点 构成本站高程控制自校系统 既
可保证基面的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起到减少基本水准点校测工作
量的作用
水准测量
一般规定
是不相同的 当一次测量为 站时 则往 返为 站 在往测
为第一个仪器站测量的水尺 其计算不符值的 应为 只有均
由校核或基本水准点推算各水尺零点高程 才相当于往 返测量
仪器站序数 均 为 第
站 否则 返测则为
站 这样会增大高程测量误差传递影响 降低水尺零点高
程精度
地形测量
平面与高程控制
水文测站的地形测量大多数测区面积不大 采用以图根
度的一半 同时取用
桩间距离测量精度 对起点距 水面
宽等的测量精度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本规范中各精度指标的规定限差 是根据中误差分析
取二或三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这样在测绘中各项误差值均不得超
过限差 且接近限差的误差也应是少量的
水文测站一律使用水文冻结或测站基面 这是因为要使
水文测站的水位 高程资料的多年连续性不遭破坏 一个测站的
独立小区的地形图测绘 不需要与国家地形图接图 故将国家规
定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的
放宽为
等高线最大高程限差是用等高线插求地面点高程中误差来确
定 对于这项限差 根据不同地形国家规定了限差范围 本规范
取用了限差范围中的最大值
断面测量中的距离控制桩 是由平面控制或水文测验常
用基线测定的 根据误差传递原理 其最高精度仅能达到起始精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文普通测量规范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文普通测量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的通知水文号根据原水利电力部由水利部水文司主持黑龙江省水文总站主编的经审现正式批准为水利水电行业标准该规范编号为各单位在实施中发现问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目次总则水准测量断面测量附录水尺零点高程测量记载表与填制说明附录断面测量记载表附加说明总则为统地形测量和断面测量的技术特制定本本规范适用于水文站水文测水文调查五等水准测量水尺零点高程河道断面测量和限额以下水文普通测量的应符合下列长距离水准测量路线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允许值为内的各水准点联测比降观测的高程测量路线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允许值平面控制测量最低一级图根网最弱边的相对边长中误差不得超过地形图内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困难地区亦不得大于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的在平丘陵地不得大于山地不得大于个基断面测量的距离控制桩间相对距离中误差不得大水文测站应使用冻结基面或测站有条件的水文测站应与国家高程系统接每站应使用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的高程自校系各项测量的原始记录应现场记载不得各项测绘成果应及时进行基本水准点和高程自校系统的测量成果应长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建立位置构造图与说明表等档案对测量标志应按国务院志保护条进行采用先进测量仪器和新测绘技术精度不得低于本规范水准测量一般规定高程引地形测量中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的等级应执行本规范的有三等水准路线的支应不大于在两个二等水准点之间布设三其长度应不大于环线周长应不大于测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四等水准路线的支应不大于在两高级点间布设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测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五等水准路线的支应不大于在高级点间布设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当用于基本等高距为的高程控支线长度应不大于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当水准路线长度大于应每隔左右分一测在测段的端点设置或选定基本上相当于校核水准点标准的固定等采用不低于国内水准仪系列的级水准仪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一般应使用级水准五等水准测量可使用水准水准标尺应采用双面水准如因条件限制可用单面水准尺按一镜双高法塔尺或折水准测量在每仪器站的允许视应符合表规定其视线高度要求三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表表允许视线长度前后视距不等差表允许高差限差注采用单面尺时变换仪器高度前后所测两尺高差之差与同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限差相同往返测量环闭合差限差应符合表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及路线环闭合差限差注种路线单程长度均以于按环由不同等级路线构成时环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水准测量成果超限应重若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应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检查则应从水准点或符合限差要求的测段或间歇点开始重地形高程测量及长距离引测所用水准水准应在使用前进行相应等级的全面检验与校在使用中应经常进行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和角的检验与校正角不得大于水尺般高程测量等常用水准年应进行不少于次的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和角的检验与校水准尺的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式因瓦水准尺不得大于标尺不得大于地形高程控制及长距离引安置水准仪三角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右除路线每测点上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应接近于一条直同一仪器站上不得两次调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相邻站应交替对准前后视调平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应为偶数若为奇数时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必须互换位置而往测第一个测站上当作前视的水准尺在返测第一个测站上它应该当作后视水准并应重新安工作间歇时应选择两个坚实可靠的固定点做为间歇进行双在间歇点上做上标记间歇后应进行检水准点和标石设置水文测站的水准点分基本和校核两水文站应在不同位置设置三个基本水准点其中一个水准点设置明二个设置暗基本水准点相互间距离以为测站附近设有国家水准点设置一个基本水准基本水准点应设置在水文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或堤防背河侧高处能保证水准点稳定又便于引测的地在各水位观测断面附近可设置校核水准点其位置和数量应满足进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时平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站的水准点设逐以后无论其高程是否变都不得改变其编号必要时可加辅助基本水准点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观校核水准点标石埋设可参照基本水准点要求适当放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尺进行观可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观测程序应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当两端点为已知高程点或自成闭合环时可只进行单程水准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程序应后或五等水准测量采用中附合或环形闭合路线用单程观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观测在困难条件下也可进行单程双采用双面水准尺丝读数法要求仪器安平绕垂直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大于采用单面水准尺返测时变换仪器的高度应不小于光学测微法的仪器安平同第条要求但照准水准尺基本分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应不大丝读数应读至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先将水准仪概略整平即可按一般水准仪观测顺序进四等水准测量应读记至计算平均高差取至均记至毫用测微法中丝读数计算高程平均均取至各等级水准测量的视距和视距差取至水准测量中应及时检查每一仪器站的观测结和表可迁至下仪器每测完一个测计算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路线测量的不符值应满足表规定当超按下列要求重测和计算高差结对可靠程度小的往测或返测向进行单程重如果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同一方向原测高差的且其平均数与反方向的原测则取其平均数作为该单程的高差结若重测的高差与同方向的原测高差不符值超出而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高差没有超出限差则用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单程高差计算闭若该单程重测后与原返测的单程高差计算结果均超出限差则重测另一单至符合限差要求为用单程双转点右路线的测法时可只重测一个单程单线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一个左或右单线取平均数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的左右线结果比较均则取三次单线的结果平均当重测的结果与原测两个单线结果均超限差应分析原因再测一个单程单至符合限差要求为闭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附合闭合支线式中闭合差段高差的代数各测站的往返测的高差终了已知水准点的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闭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的改正应按测段长度或仪器站数的比例进行分配按式式进行路线长度和仪器站数的闭合差改正数计式中一测段站数闭合差改正一测段中距离路线的总一测段中的仪器站路线中总的仪器站跨河水准测量河宽小于允许视线长度可直接跨河测量当河宽大于允许视线长度但有桥梁可以利用通过桥面进跨河两岸测点间的水平视线距水面的高度要大致当跨河视线长度在以内线高度至水面距离不得小于线长度大于线高度至水面距离不得小于跨河两岸安置仪器及标尺的位其能构成平行四边腰梯形或形布置为跨河视线长度力上视线长度不得短于两岸视使用一台仪器观测时宜采用字标尺点应牢需设置木桩木桩顶面直径宜大于土长度应满足标尺点牢固的要求桩顶高于地面钉上圆按条布设跨河测量场在距跨河点以立临时水准视线长度在河水准测量应观测两个测个测回的等水准应不超等水准应不超出出限差分析原因按第条要求重当视线长度在以内跨越水流平缓的河水湖等的四等用静水传递高程法进行二次观两结果为两岸水准点间的水平距离以冰层有足够厚度和表面高程日变化不大的时期可使用冰上测量要求在冰面上的仪器支尺点均设置木岸埋设临时水准与路线上的其他水准点或固定点连测量限差与等水准测量规定相当跨河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大于采用经纬仪倾角法进经纬仪倾角法测量的测回数及每个测回中组数应满足表表注当用一台仪器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在一岸观测仅为半测回进行两岸观测后组成一测回经纬仪倾角法各测回互差应不大于下式计算的限值三等四等式中毫米计回河视应用经纬仪倾角法进等跨河采用两台垂直度盘指标差稳定的型经纬时在两岸观观测本岸近标尺的盘左和盘右同一边缘的两次照准读数差应不大于测对岸远标尺一标志的四次照准读数差应不大于一测回的水平视线夹角或互差应不大于跨河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宜在风力微弱和气温变化较小的阴天进风力在级以上或风向平行跨河视线时不宜观当晴天观应在日出后一小时开始至地方时上午下午自地方时后开始至日落前一小时观测时仪器须用白色伞遮蔽阳仪器调岸不得碰动调焦螺旋和目镜立水准尺应保持圆水准器的气泡居跨河水准测量前应进行临时水准点与水准尺的立尺点连在每日观测前用单程进行检当检测高差与连测高差比不超过表的限差即可进行跨河观若检测超则再检测另一个单在视线长度大于跨河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应用专门的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采用双面水准如用单面水准测均应采用一镜双高一镜双高法变换仪器高度前后所测两尺高差之同面所测高差之差限差相测量允许高差不符值和视线长度应符合表表水尺零点高程测量视线长度高差不符值注要求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程仪器站数需要校核的各支水尺在往测和返测过程要逐个测推算往返两次各测点高程均应由该校核或基本水准点开各支水尺往返算出的零点高程不符值若不超出表的限差即以往返两次高程的平均值作为新测的水当新测的高程与原用的水尺零点高程相差不超过该次测量的允许虽一般水尺小于或比降水尺小于水尺零点高程仍沿用原应采用新测洪水痕迹和大断面的水准测量重要的洪水痕迹的高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的可采用五等大断面的两岸固定用四等水边线上地形转折点的高程可用五等大断面的水准测量中除转点外的各地形转折点高程一律读记至厘复测大断面闭合于已知高程的固定只进行单程水准点的引测和校测水文站的基本水准点其高程应从国家等水准不低于三等水准引具备可从国家三等水准点引引测水准点一经选无特更校核水准点从基本水准点用三等水准引条件不具备用四等水准引对水位精度要求较高水准点年校测一其他测站年校测一水准点每年校测一校核后的基本水准点高程的采用应符合以下当新测高程与原采用高程之差小于或等于允许限差仍采用原测定的当新测高程与原采用高程之差超过允许限差时应通过高程自校系附近高程固定点联测或重复测量的办法判定被校测的水准点发生变动可确定水准点新的校核后的校核水准点高程的采用与基本水准点相高程自校系统年校测一次若发现某一水准点发生变动应及时校当高程自校系统经过校发现基本水准点有变动则基本水准点可按第条要求延长校测时间一地形测量一般规定水文测站的地形测量应在建站初期进以后地形有显著变化时应重新测量或局部重地形变化不大时重测时间应不超过水文测站地形测量的范围应符合下列河道站在垂直水流方向的宽应测至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上漫滩大的河流应测至漫滩边有堤防的河段应测至堤防背河侧的地在顺水流方向的长度应包括对水位量关系起控制作用的全河其长度应大于宽漫滩大的可适当变水渠道站应包括各观测地当观测地段较分散时可用小比例尺图标明各观测地段位置各地段按需要测绘大比例尺地形水文测站地形除一般地形图测绘内容外应增加下列测绘内水准断面标基线桩和历年最高水位的淹没边站观测测验断面及水文观测设设施水文调查所需地形图测量范围和内按项目有关要求确水文测站地形图选用的测图比例尺应使测验河段在正常水位的水面宽不小于图上的宜选用例小测区也可选用或测图比例图幅尺寸应为或水文测站地形图采用平面直角坐用国家与其它部门控制网时采用相应坐标系没有条件利用的可在国家地形图上量概略坐标与方位角作为独立坐标系统的起算数地形图复测时应与原测采用同一坐标系简易地形测量可用磁方进行地形测量作业所用具进行全面检查校作业时间长作业过程中应进行主要项目的检查与校平面与高程控制水文测站地形图的平面控测区应采器站三级控小三角网或量距导线作首级控小测区可采用以图根网为首级控制的两级控水文测站地形图的高程控制大测区首级控制应采用四等其余控制可采用五等高出最高洪水位以上且用水准施测有困难的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布设控制网应将可利用的国家点和水文站固定点作为控制点控制网内应至少有三个设置永久性标志的控制点其中应包括起始数据经纬仪量距导线测量经纬仪量距导线作独立测区首级控应布设闭合导线或多闭合环导作加密控可布设附合导单结点导闭合导线或支导经纬仪量距导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当基本控制导线网下仅发展一次图根或不作二次图根网加密图根控制导线边长的相对误差与导线相对闭合差分别为和查勘选点前应先进行导线网设各导线边长应大致相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视野开地面坚实的地并将可利用的水文站已有测验标志点兼作导导线点应统一编导线网为闭合导线点序号应按反时针编表经纬仪量距导线的技术要求注表图比例尺分母折角数导线边长应进行丈能直接丈量的用双基线法量测不符值与边长之比应符合表规用钢尺丈量边长进行长度改改正应符合下列规地面坡度大于应在尺段端点设桩测进行倾斜改整尺尺长改正数与整尺名义长度之比大于应进行尺长改当丈量时气温与钢尺检定时温度差超应进行温度改用激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所用仪器出厂精度应不低于作业前应对仪器的常数周期频率误差和测距中误差进行检测定测距改正测线离开地面或障碍物的距离应不小于当测线不水平应测垂直角或两端所测导线边长不得小于边长用返返单向各观测两组每组测读两各组互差应不大于往返测误差应不大于在进行每组读数同测读与仪器同高处的气气压各一温度读至气压读至水平角观测应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前进方向观测时仪器水平盘水准气泡偏离中心不得超过一角限差与测回数应满足表非独立导在导线与连接网连接的端点上按表要求观测连当导线折角闭合差满足表的要求时应将折角闭合差按长边边大的要求分配闭合差进行角度改导线折角闭合差按下列公式计闭合导附合导式中线折角闭合导线为各内角之导线为各折角之和内角或方位当导线相对闭合差满足表的要求将坐标增量闭合差按边长比例分行坐标增量改导线相对闭坐标增量闭合差分别用下式计导线相对闭合差式中线相对闭导线全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式中别为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线终点横坐标线起点横坐标单结点导线应先计算结边方位角与结点坐标的最或是然后按附合导线进行多闭合环导线可用逐次平差但逐次平差的次数不得多于三旁点交会导线在漫滩不大但测距困难的独立测宜采用旁点交会导旁点交会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旁点交会导线的水平角观应执行本规范第条与第条中图根三角网旁点交会导线基线可设置在导线的一当测区长度较大时应设置在导线中基线丈量的技术要求与长度改应执行本规范第条与第条中图根三角网表旁点交会导线技术要求各导线边长应从基线开始依次由两侧交会三角形分别计侧算出的边长相对误差不得大于表三角测量布设三角网应首先根据测区面积与测图比例尺确定平面控制的分分级应符合表表三角网布设平面控制分级测区内或其附近有国家三角网或其它单位高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的小三角网可选用插锁法或插网法形式布独立测区的首级控制小三角网可选用三角点多边地四边形布加密图根三角网宜采用线形三角锁布三角网宜布设呈近似等边三角对于小三角三角形内角应不小于地形限制时的个别角应不小于根三角网求距角应不小于别图形的求距角应不小于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表三角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注图允许最大视距长度当测图比例尺为分别为传递方位角的边长在图上的毫米数独立网的起始边宜用基线直接作为起始当需采用基线扩大网测定起始边布设为近似菱形其扩大比不宜超过基线精度应高于起始边边长精度的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应为同级网要求测回数的当用小三角网作首级控根控制仅需作一次加密其起始中误差分别取与当图根网为一次加密或小测区仅需用图根三角网一次布网起始中误差分别取与三角网布设应先进行图上设计然后进行实地选应三角点在测区内应均匀分并应选在地势较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在一个点上的各边长不宜要利用三角网的加的地面坡度应不大应将可利用的水文站已设标志点和其它单位的控制点选作三角用钢尺丈量基线长度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表钢尺丈量基线技术要求注单尺往返与双尺同向丈量一次为两测回当所丈量的基线为基线扩大网的基线时测回数应增加一基线丈量的长度改正应符合下列整尺尺长改正数与整尺名义长度的在小三角网基线丈量中大于在图根三角网基线丈大于时应进行尺长改当地面坡度大于应在尺段端用五等水准测桩顶进行倾斜改当测量时气温与钢尺鉴定温度较差的绝对值或对于小三角网基线超出对于图根三角网基线超出应观测温度进行尺长温度改基线边长的相对中误差应符合本规范第条至第条的规定边长相对中误差用下式式中中误差中误差全回值与各测回均值的差值回为往返丈量总次用激红外线测距仪测定基线边长应执行本规范第条的规定但其中返各单向观测的组数应为三每组测读次数应为三三角网的水平角观测应采用全圆测回各项观测误差不得超过表规定数表全圆测回法限差表当水平角观测误差超过表规定数值应按下列规定重归应重测半测两倍照准应重测全测水平方向各测回差的超限方向数为测站点观测总方向数的以下时仅重测超限否则应重测全部三角网的连接角观测应执行同级三角网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独立测区首级控制需要测定起始边方位角大测区应采用恒星观测起始边方位小测区可采用罗盘仪测定起始边磁方位三角网起始边测量与水平角观测结束应用下列公式进行三角网精度计并满足表。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 58-93水文普通测量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general geodesic survey in hydrology1993-12-10发布199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主编单位:水利部水文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发布《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的通知水文[1993]587号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86年标准制修订计划,由水利部水文司主持,黑龙江省水文总站主编的《水文普通测量规范》,经审定,现正式批准为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该规范编号为SL58-93,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实施.该规范由水利部水文司负责解释.各单位在实施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函告主编单位及部水文司.该规范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目次1总则2水准测量3地形测量4断面测量附录A水尺零点高程测量记载表与填制说明附录B断面测量记载表附加说明1总则1.0.1为统一水文普通测量中水准测量,地形测量和断面测量的技术标准,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水文站网建设,水文测验,水文调查的三,四,五等水准测量,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和限额以下的地形测量.1.0.3水文普通测量的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长距离水准测量路线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允许值为±40mm;水文测站内的各水准点联测,比降观测的高程测量路线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允许值为±10mm.(2)平面控制测量最低一级图根网最弱边的相对边长中误差不得超过1/1000.(3)地形图内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8mm,困难地区亦不得大于1.0mm;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的绝对值,在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1/2基本等高距,山地不得大于1个基本等高距.(4)断面测量的距离控制桩间相对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1/500.1.0.4水文测站应使用冻结基面或测站基面.有条件的水文测站应与国家高程系统接测.每站应使用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的高程自校系统.1.0.5各项测量的原始记录应现场记载,不得涂改.各项测绘成果应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基本水准点和高程自校系统的测量成果应长期保存.1.0.6永久性测量标志应建立位置图,构造图与说明表等档案资料.对测量标志应按国务院《测量标志保护条例》进行保护.1.0.7采用先进测量仪器和新测绘技术时,精度不得低于本规范要求.52水准测量2.1一般规定2.1.1高程引测,地形测量中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的等级,应执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2.1.2三等水准路线的支线长度,应不大于45km.在两个二等水准点之间布设三等附合路线,其长度应不大于180km;环线周长应不大于300km;测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2.8km.2.1.3四等水准路线的支线长度,应不大于15km,在两高级点间布设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65km;测站水准点联测和比降观测高程测量的路线长度应不大于1km.2.1.4五等水准路线的支线长度,应不大于4km.在高级点间布设的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16km;当用于基本等高距为0.2m的高程控制测量时,支线长度应不大于1km;附合路线长度应不大于4km.2.1.5当水准路线长度大于20km时,应每隔10km左右分一测段,在测段的端点设置或选定基本上相当于校核水准点标准的固定点.2.1.6三,四等水准测量,应采用不低于国内水准仪系列的S3级水准仪,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一般应使用S3级水准仪.五等水准测量可使用S10级水准仪. 2.1.7水准标尺应采用双面水准尺.如因条件限制,可用单面水准尺按一镜双高法施测,不得使用塔尺或折尺.2.1.8水准测量在每仪器站的允许视线长度,前后视距不等差,应符合表2.1.8规定,其视线高度要求三丝能读数.2.1.9水准测量仪器站观测限差应符合表2.1.9的规定.表表表2.1.9测高差之差限差相同.2.1.10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路线,环闭合差限差应符合表72.1.10规定.环由不同等级路线构成时,环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2.1.11水准测量成果超限时,应重测.若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应立即重测,若迁站后才检查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符合限差要求的测段或间歇点开始重测.2.1.12地形高程测量及长距离引测所用水准仪,水准尺,应在使用前进行相应等级的全面检验与校正.在使用中应经常进行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和i角的检验与校正,i角不得大于20″.水尺零点,一般高程测量等常用水准仪,每年应进行不少于1次的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和i角的检验与校正.水准尺的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线条式因瓦水准尺不得大于0.15mm,木质标尺不得大于0.5mm. 2.1.13地形高程控制及长距离引测的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安置水准仪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右侧.(2)除路线拐弯处外,每测点上仪器和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于一条直线.(3)同一仪器站上测量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应为旋进.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时,相邻站应交替对准前后视调平仪器.(4)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应为偶数,若为奇数时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必须互换位置,而往测第一个测站上当作前视的水准尺,在返测第一个测站上它应该当作后视水准尺,并应重新安置仪器.(5)工作间歇时,应选择两个坚实可靠的固定点做为间歇点,进行双测.在间歇点上做上标记,间歇后应进行检测.2.2水准点和标石设置2.2.1水文测站的水准点分基本和校核两种.2.2.2水文站应在不同位置设置三个基本水准点,其中一个水准点设置明标,二个设置暗标.基本水准点相互间距离以300~500m为宜.测站附近设有国家水准点时,可设置一个基本水准点.2.2.3基本水准点应设置在水文测站附近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或堤防背河侧高处,能保证水准点稳定又便于引测的地方.2.2.4在各水位观测断面附近可设置校核水准点,其位置和数量应满足进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时,平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6站,不平坦地区的仪器站数不多于11站的要求.2.2.5水准点设置后,应逐一编号.以后无论其高程是否变动,都不得改变其编号,必要时可加辅助编号.2.2.6基本水准点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38-90)的规定.校核水准点标石埋设可参照基本水准点要求适当放宽.2.3三,四,五等水准测量2.3.1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测.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因瓦水准尺进行观测时,也可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2.3.2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当两端点为已知高程点或自成闭合环时,可只进行单程测量.水准支线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或"后,后,前,前".2.3.3五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附合或环形闭合路线用单程观测.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观测,在困难条件下,也可进行单程双测.2.3.4采用双面水准尺时,中丝读数法要求仪器安平后,望远镜绕垂直轴旋转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大于1cm.采用单面水准尺返测时,变换仪器的高度应不小于10cm.2.3.5光学测微法的仪器安平同第2.3.4条要求,但照准水准尺基本分划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应不大于2mm,中丝读数应读至0.1mm.2.3.6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先将水准仪概略整平,即可按一般水准仪观测顺序进行测量.2.3.7三,四等水准测量应读记至1mm,计算平均高差取至0.5mm,五等均记至毫米.用测微法时,中丝读数计算高程平均高差,均取至0.1mm.各等级水准测量的视距和视距差取至0.1m.2.3.8水准测量中应及时检查每一仪器站的观测结果,符合表2.1.8和表2.1.9的规定时,方可迁至下仪器站.2.3.9每测完一个测段,应计算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左,右路线测量的高差,其不符值应满足表2.1.10规定,当超出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重测和计算高差结果.(1)对可靠程度小的往测或返测向进行单程重测.如果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同一方向原测高差的不符值符合限差,且其平均数与反方向的原测高差亦符合限差,则取其平均数作为该单程的高差结果.(2)若重测的高差与同方向的原测高差不符值超出限差,而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高差没有超出限差,则用重测的单程高差与反方向原测单程高差计算闭合差.(3)若该单程重测后与原往,返测的单程高差计算结果均超出限差,则重测另一单程,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4)用单程双转点左,右路线的测法时,可只重测一个单程单线,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一个左或右单线取平均数值.(5)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的左右线结果比较均符合限差,则取三次单线的结果平均值.(6)当重测的结果与原测两个单线结果均超限差,应分析原因再测一个单程单线,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2.3.10 附合,闭合,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附合 ()∑--=∆u d H H h h (2.3.10-1) 闭合 ∑=∆h h (2.3.10-2) 支线 ∑∑-=∆cthh h (2.3.10-3)式中△h ---高差闭合差,m ;∑h ---各测段高差的代数和,m ;∑h t ,∑h c ---路线上各测站的往测,返测的高差总和,m ; H d ---路线上终了已知水准点的高程,m ; H u ---路线上起始已知水准点的高程,m.2.3.11 附合,闭合,支线水准路线闭合差的改正,应按测段长度或仪器站数的比例进行分配,按式(2.3.11-1),式(2.3.11-2)进行路线长度和仪器站数的闭合差改正数计算.h LL ii ∆-=δ (2.3.11-1) h nn ii ∆-=δ (2.3.11-2) 式中δi ---某一测段上路线长度,仪器站数闭合差改正数,m ; L i ---某一测段中前,后视距离的和,m ; L ---水准路线的总长度,m ; n i ---某一测段中的仪器站数; n ---路线中总的仪器站数. 2.4 跨河水准测量2.4.1 河宽小于允许视线长度可直接跨河测量;当河宽大于允许视线长度,但有桥梁可以利用时,可通过桥面进行水准测量.2.4.2 跨河两岸测点间的水平视线距水面的高度要大致相等.当跨河视线长度在300m 以内时,视线高度至水面距离不得小于2m ,视线长度大于300m 时,视线高度至水面距离不得小于3m.2.4.3 跨河两岸安置仪器及标尺的位置,使其能构成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或Z 字形布置为宜.跨河视线长度力求相等,岸上视线长度不得短于10m ,且两岸视线长度应相等.使用一台仪器观测时,宜采用Z 字形式.2.4.4 标尺点应牢固.需设置木桩时,木桩顶面直径宜大于10cm ,入土长度应满足标尺点牢固的要求,桩顶高于地面10cm 以上,并钉上圆帽钉.2.4.5按2.4.3条布设跨河测量场地时,应在距跨河点300m以内,设立临时水准点.2.4.6视线长度在300m以内,跨河水准测量应观测两个测回,两个测回的高差不符值,三等水准应不超出8mm,四等水准应不超出16mm,超出限差时,应分析原因,按第2.3.9条要求重测.2.4.7当视线长度在300m以内,跨越水流平缓的河流,静水湖泊,池塘等的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静水传递高程法进行二次观测.两结果不符值,应不超过±20L mm。

水文测量规范

水文测量规范
及支线。
2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高程导线或三角
高程网。
3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可采用每点设站法或隔点设站法,也可两种方法
交替使用。隔点设站时,应每站变换仪器高度或位置观测两次。
2020/7/2
22
B.高程测量
4 每站测前测后,应各测量一次仪器高和棱镜高,两次误差不应超过2mm;
Ⅳ 水准观测
1 水准测量读数、路线要求及观测顺序
等级 读数要求
测量路线要求
测站观测顺序
三等 中丝读数法 往返观测,单程双转点观测(测微器和铟钢尺)
四等 中丝读数法 五等 中丝读数法
符合或环线闭合路线可进行单程测量,水准支线往 返或单程双转点
符合或环线闭合路线可用单程观测,水准支线往返 观测,困难条件下单程双测
2020/7/2
10
B.高程测量
4 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及路线、环线闭合差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检测已测 测段高差 之差(mm)
路线、区段、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附合路线、环线闭合差(mm)
平原
丘陵、山区
左右路线 高差不符 值(mm)
备注
三等
20 L
四等 30 L
五等 40 L
12 L
15 L 或 4 n
水文测量规范
SL 58—2014
2018年3月25日
2020/7/2
1
目录
CONTENTS
A
概述
B
高程测量
C
断面测量
D
附录及条文说明
PART
A 概述
2020/7/2
3
A .概述
《水文测量规范》(SL 58—2014)2014年9月10日经水利部批准公布, 2014年12月10日开始实施,替代《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SL 58—93)。

水文调查规范

水文调查规范

水文调查规范水文调查规范一、调查目的:1.了解当地水资源的情况,包括水质、水量、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情况。

2.了解当地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为制定当地水资源管理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内容:1.水环境质量调查:包括对水体的颜色、浊度、气味、pH值、溶解氧、总溶解固体、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的测定。

2.水量调查:包括对水体的水深、流速、水位、水量等水量指标的监测。

3.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地下水位、地下水温、地下水流向等指标的测试。

4.水资源利用调查:包括对当地水资源利用的类型、用途、用水量等方面的调查。

5.水资源管理调查:包括对当地水资源管理政策、管理机构、管理措施等方面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到当地水体附近实地调查,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检测,测量水位、水深、流速等水文地质参数。

2.问卷调查:向当地居民、农民、企业、政府等提供调查问卷,了解其对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意见和需求。

3.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四、数据处理:1.对实地调查采集到的水质数据、水量数据、水文地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形成调查报告。

3.对调查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水资源管理建议和措施。

五、调查可行性评价:1.对调查目的和内容进行评估和确定,确保调查过程符合科学、实用、可行的原则。

2.根据调查范围、调查时间、调查人员等因素,评估调查的成本和可行性。

六、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调查过程的合法合规。

2.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偏差和误差。

3.尊重当地居民和相关单位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与其沟通和协商。

4.保护好调查过程中涉及到的水资源和环境,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七、调查报告的编写和发布:1.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撰写调查报告。

2.发布调查结果,向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建议和意见。

水文调查规范

水文调查规范

水文调查规范水文调查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用于了解人们对水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保证调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循一定的调查规范。

下面是水文调查的一些规范,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样本选择、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1.调查目的: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研究问题,例如了解人们对水资源的认知程度、水资源利用方式和态度等。

2.调查内容:明确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问题的关键指标和变量。

可以包括水资源利用状况、用水行为、水环境保护意识等内容。

3.样本选择:合理选择调查样本,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对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确定样本。

4.调查方法: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和工具。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面访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5.问卷设计: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包括问题的语言准确、问题的顺序合理、选项的清晰明确等方面。

要避免主观性和引导性问题,保证问卷的中立性和客观性。

6.调查过程:进行调查时要确保调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调查过程的透明公正,尽量减少调查偏差和误差。

7.数据收集:准确记录和收集调查数据,包括问卷填写和交回的时间、地点和人员等信息。

可以利用电子调查工具或者数据录入软件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8.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和分析,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和推论。

9.结果报告:撰写调查结果报告,将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和叙述,以便于管理部门和研究者参考和借鉴。

10.保密与伦理: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被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在调查过程中要遵守伦理原则,确保调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水文调查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调查人员在进行水文调查时要严格遵守调查规范,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2024pdf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2024pdf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2024pdf
一、水文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1.选择有关水文计算的地理信息、水文数据及其质量;
2.建立适当的水文计算模型;
3.识别影响水文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
4.把握水文计算的潜在风险;
二、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水文流量的系统测量和估算;
2.水文过程模拟和综合模拟;
3.水文数据处理和水文计算;
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中特有的原则
1.水库及水资源利用;
2.引水渠流的计算;
3.堤防计算;
4.水电站计算;
5.水库库容调整调查;
四、水文计算中的误差控制及准确度
2.水文计算中的误差控制原则;
3.水文计算结果的质量控制;
五、水文计算的系统评价与决策
1.计算范围、计算目的、计算技术的选择;
2.流量、水位及水库泄洪特性的确定;
3.审查水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六、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报告的编写
1.水文计算报告编写的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是指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中,对于水文计算所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水文计算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基础,它确定了工程的水量要求、水文数据及其分析方法,对于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水文数据、水文计算方法和水文计算报告编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水文数据。

水文数据是进行水文计算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水文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地表水和地下水数据、水文观测数据等。

在进行水文计算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采集和处理水文数据。

对于气象数据,应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风速等指标,在选择气象站点时要考虑其空间分布和观测历史等因素。

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数据,应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和水质等指标,以及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和水质等指标。

水文观测数据是对于水流、水位和降水等进行采样和监测得到的数据,通常通过水文站点进行观测。

水文数据的采集应遵循一定的采样频率和时段,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修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水文计算方法。

水文计算方法是根据水文数据进行水文过程分析和计算的方法论和手段。

常用的水文计算方法包括频率分析、流量计算和水质计算等。

频率分析是根据历史水文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到各种水文事件的发生概率,如洪水的频率和幅值等,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数据基础。

流量计算是根据基本水文关系和水位-流量曲线等,通过计算或推算得到水位或降雨量至流量的转换关系,常用的方法有曲线法、公式法和水文过程模拟等。

水质计算是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和水体的水质变化趋势,通过计算或模拟得到水体水质的预测和评估结果,以保证水体的水质安全和合规性。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合理获取和处理水文数据,应用正确的水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编制规范的水文计算报告,有助于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Regulation for hydrology computation of water resource and hydropower projectsSL278一2002主编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施行日期:2002年12月1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的通知水国科〔2002〕407号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经审查,批准《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编号为sL278一2002,代替原SDJZ14一83。

本标准自2002年12月1日起实施。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00二年九月十九日前言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修订计划和SL01一97 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任主编单位,对SDJ214一8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进行了修订。

修订的《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吸收了近年来工程水文计算的新经验和较成熟的科研成果,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的主要内容,分为总则,基本资料,径流,泥沙,水位和水位流量关系,气象要素、水面蒸发、水温和冰情,水文测报系统共7章22节134条和5个附录。

本规范与原规范比较,适用阶段由初步设计阶段扩充到可行性研究阶段,适用范围由山丘区扩大到兼顾平原区和沿海地区;强调了水文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分析;补充了径流、推移质泥沙的计算方法,枯水径流、冰雪融水补给地区及岩溶地区径流、水温、冰情分析计算的规定;增加了地下水的分析计算,江河水位、潮水位分析计算,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和运行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等内容,本规范的1.0.4、1.0.5、1.0.6、1.0.7、1.0.8、2,2.1、3.5.1、5.3.1、5.3.7条为强制性条文,用黑体字表示,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小区水文设计标准规范有哪些

小区水文设计标准规范有哪些

小区水文设计标准规范有哪些小区水文设计是指对小区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确保小区水文设施的安全、稳定和有效运行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小区水文设计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1. 小区自来水供应系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经济,并能满足小区居民生活和消防用水的需求。

2. 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并储存雨水,用于小区的绿化、冲洗、洗车等非饮用水用途;同时,规划雨水排放系统,保证小区排水通畅,防止水涝和积水。

3. 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建立小区污水处理设施,对小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社区的卫生环境。

4. 小区供热系统:根据小区的规模和热负荷,设计合理的供热系统,确保小区居民在冬季能够得到稳定、舒适的供暖。

5. 小区水环境保护:建立小区排水网络,规范污水排放,防止污水混入雨水系统,保护周边的水体环境;同时,建立小区垃圾处理设施,分类收集和处理垃圾,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6. 小区消防供水系统:建立小区消防供水系统,确保消防水源充足、供应可靠,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保障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 小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制定小区水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和管理小区的水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利用。

8. 小区水质监测和治理:建立小区水质监测系统,对小区供水和排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9. 小区绿化和景观水体设计:规划小区绿化和景观水体,包括人工湖泊、喷泉等,提高小区的景观效果,并注重水体的保养和维护,防止水体污染和水质问题。

10. 小区防洪和抗旱措施:针对小区可能遇到的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防洪和抗旱措施,保护小区的生命财产安全。

小区水文设计标准规范的制定,旨在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保障居民的生活和安全,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遵守和执行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提高小区水文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果,为小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一、引言水文情报预报是指通过搜集和分析各类水文数据,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水文情报,并进行预报,以支持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决策。

本文将介绍水文情报预报的规范和要求。

二、数据采集1. 水文数据的来源:水文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水利监测站、遥感技术、气象站等多种途径获取。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应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准确。

2. 数据采集频率:水文数据的采集应有一定的频率,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及时性。

常规的水文数据采集频率如下:- 水位数据:每小时采集一次;- 降雨数据:每10分钟采集一次;- 流量数据:每小时采集一次。

3. 数据质量控制: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必须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验证和校验。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1. 数据分析方法:对采集到的水文数据,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

主要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和统计等,以便进行后续的预报工作。

2. 预报模型建立:根据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建立相应的预报模型。

预报模型的建立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经过充分的验证和调整。

四、预报结果评估1. 预报准确度评估:对于已经进行的水文情报预报,应进行准确度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使用预报准确度指标,如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等。

2. 预报结果反馈:对于预报准确度较低的情况,应及时对预报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预报准确度。

五、预报报告编写1. 预报报告的内容:预报报告应包含预报的具体结果,包括水位、流量、降雨量等预报结果,并注明预报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2. 报告格式规范:预报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写,包括标题、正文、表格和图表等部分。

报告的排版要整洁美观,语句通顺,以确保阅读体验。

六、预报结果发布与传播1. 预报结果发布渠道:预报结果应及时发布,并通过水利部门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相关部门和公众传播。

2. 发布内容和方式:预报结果应包含关键信息和建议,以便相关部门和公众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水文工程施工规范

水文工程施工规范

水文工程施工规范第一章水文工程施工概述1.1 环境背景水文工程是指为了改善水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等目的而进行的工程建设。

水文工程施工是水文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是保障水文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规范旨在规范水文工程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水文工程建设效率。

1.2 施工主体水文工程施工主体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要求,编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为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设计依据。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组织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1.3 施工组织水文工程施工应根据工程性质和规模合理安排施工组织结构,明确各施工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施工组织应包括施工技术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材料管理部门等,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2.1 施工前勘察在进行水文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勘测,确定地质、水文等基本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勘察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勘察结果应详细记录并编制勘察报告。

2.2 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组织编制施工方案,详细规划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施工方法、安全措施等。

施工方案需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2.3 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合理组织施工人员,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三章施工过程管理3.1 施工计划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和工期安排。

施工计划应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施工计划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进度。

3.2 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一、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的目的与重要性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是指在港口和航道设计、建设和管理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对水文条件进行规范与要求的一系列措施。

其目的在于确保港口和航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并提供合理的航运条件,保障船舶航行的顺利与安全。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的合理制定与实施对于港口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的基本要求1.根据船舶的吃水、航速、载重等数据,合理划定航道的控制深度,并进行水深测量和更新。

航道的水深应满足船舶的安全通航要求。

2.根据港内航道的航行要求,进行灯光信号的规划与设置,保障船舶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正常导航。

3.合理规划和设置港口的泊位和锚地,满足不同类型和吨位的船舶的停靠与停泊需求。

4.根据港口和航道的水文特征,合理设置防波堤和堤坝等防护措施,减少波浪冲击和水流冲刷对港口设施的影响。

5.根据海洋气象条件,在港口和航道设计时进行风浪、潮汐和海流的水文动力学研究,并合理设置相应的风浪护港结构和导流设施。

三、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的实施和管理1.组织专业的水文与气象观测,及时收集和更新港口和航道的水文和气象数据。

对于长期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以便对港口和航道的水文特征进行准确评估。

2.针对港口和航道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水文与气象数据的分析,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案。

对于港口和航道的作业条件变化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营。

3.建立港口和航道水文条件的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为港口和航道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4.加强对港口和航道水文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水文和气象意识和素质。

建立港口和航道水文规范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港口和航道的水文条件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的挑战和对策1.水文条件的复杂性: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港口与航道的水文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

海港水文规范

海港水文规范

海港水文规范海港水文规范是指对海港的水文监测与管理进行规范化的行为,以保障海港的安全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海港水文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水文监测:海港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海港进行水文监测,包括水位、流量、潮汐、波浪等多个指标的监测。

监测频率应根据当地水文特征和港口类型进行科学确定,以充分了解海港水文状况。

2. 建立水文数据库:海港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水文数据库,对海港水文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存储。

数据库应包括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为提供水文信息和进行水文分析提供依据。

3. 根据水文预报采取应对措施:根据对海港水文的监测和分析,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水文预报,并及时向港口企业和船舶提供。

当预报发现可能对航运安全和港口设备产生影响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限制船舶靠泊、提前调整港口作业计划等。

4. 定期维护港口设备:海港管理部门应定期维护港口设备,包括港口防波堤、航道标志、锚地设施等。

特别是在水文条件剧烈变化或大型风暴来临前,应加强对港口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可用。

5. 加强水文信息发布渠道:海港管理部门应加强与船舶企业和港口相关单位的沟通,建立高效的水文信息发布渠道。

水文信息包括水位、流量、潮汐、波浪等数据,应及时、准确地发布给各方,并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6. 配备专业水文人员:海港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的水文人员,负责水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预测工作。

这些人员应受过相关培训,熟悉海港水文特征和监测仪器的使用,能够准确判断水文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7. 加强水文科研与合作:海港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水文科研工作,与相关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加强海港水文研究和信息交流。

通过科研合作,不断提升海港水文监测和管理水平,为保障港口安全运营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建立和执行海港水文规范,可以在保证港口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港水资源,提高港口效益,并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科学的水文规范也为海港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标准属于煤炭工业协会《2005年煤炭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文件批准下达。

本标准是为了适应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在原煤炭工业部1980年颁发的有关规程基础上,总结二十多年执行过程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制定的。

本标准是《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的配套标准。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替代原煤炭工业部(80)煤地字第638号文件颁发的《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观测及水样采取规程》、《煤炭资源地质勘探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和《煤田水文地质测绘规程》。

本标准的附录主要引自GB 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及DZ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王佟、傅耀军、程爱国、孙玉臣、华解明、袁同星、牛志刚、李洪。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1、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煤炭资源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的基本准则,侧重于勘查技术要求、工作方法。

1.2本标准适用于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各阶段的设计编制、勘查施工、地质研究、地质报告编制和评审、资源/储量评估、矿业权评估、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 127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DZ/T 0 0215—2002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GB/T 14158—93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197—2005 露天矿工程设计规范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T 0080—93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总则3.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是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勘查阶段都应予以重视,认真做好相应工作。

3.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应与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

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

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预查阶段:一般不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

普查阶段:大致了解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从而对煤炭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的可能性做出评价。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对可能影响矿区开发建设的水文地质条件做出评价,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井充水因素,预算先期开采地段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及地段,评述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及途径,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3.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应与煤炭资源地质勘查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4、水文地质勘查评价4.1 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4.1.1 井工开采1、按直接充水含水层含水空间特征,把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查划分为三类:(1)第一类,以孔隙含水层为主的矿床,称孔隙充水矿床;(2)第二类,以裂隙含水层为主的矿床,称裂隙充水矿床;(3)第三类,以岩溶含水层为主的矿床,称岩溶充水矿床,并按其充水方式不同,分为两个亚类:1)第一亚类,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2)第二亚类,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2、按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及补给条件,并结合煤层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关系等其他因素,把各类矿床划分为三型:(1)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煤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或季节变化带内,以大气降水为主要充水水源;2)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0.1l/ s·m;(2)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1≤q≤1.0 l/ s·m;2)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1.0<q≤2.0 l/ s·m,但补给条件不好,与地表水体联系不密切;或直接充水含水层与煤层之间的隔水岩层较稳定,隔水性能较好,水头压力不高,断裂带导水弱;(3)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2.0 l/s·m;2)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1.0<q≤2.0 l/ s·m,但补给条件好,与地表水体联系密切;或直接充水含水层与煤层之间的隔水岩层不稳定,水头压力较高,断裂带导水强。

4.1.2 露天煤矿1、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需要专门疏干的矿床:(1)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补给量极少;(2)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1.0 l/ s·m,无难于疏干的强富水岩层。

2、第二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易于疏干的矿床:(1)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1.0≤q≤10.0 l/s·m,含水层富水性弱;(2)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10.0<q≤20.0 l/s·m,但补给来源缺乏。

3、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难于疏干的矿床:(1)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10.0l/s·m,附近有较大的地表水体,并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或者补给条件虽然不好,但q>20.0 l/s·m;(2)露天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大、分布广、富水性强,易产生流沙等工程地质问题,不易疏干。

4.2 各类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的问题4.2.1 孔隙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岩性、厚度、结构、粒度、磨圆度、分选性、胶结程度、富水性、渗透性及其变化;查明流沙层的空间分布和特征,含(隔)水层的组合关系,各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弱透水层以及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评价流沙层的疏干条件及降水和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4.2.2 裂隙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裂隙含水层的裂隙性质、规模、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充填情况及其富水性;岩石风化带的深度和风化程度;构造破碎带的性质、形态、规模、及其与各含水层和地表水的水力联系;裂隙含水层与其相对隔水层的组合特征。

4.2.3 岩溶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岩溶发育与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关系,岩溶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充填深度和程度、富水性及其变化,地下水主要径流带的分布。

以溶隙、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应查明上覆松散层的岩性、结构、厚度,或上覆岩石风化层的厚度、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在疏干排水条件下产生突水、突泥、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塌陷的程度与分布范围以及对矿坑充水的影响。

对层状发育的岩溶充水矿床,还应查明相对隔水层和弱含水层的分布。

以暗河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的位置及其与暗河之间的联系;暗河发育与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关系;暗河的补给来源、补给范围、补给量、补给方式及其地表水的转化关系;暗河入口处的高程、流量及其变化;暗河水系与煤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4.2.4 不同充水方式的矿床应着重查明的问题1、直接充水的矿床:应着重查明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边界、补给途径和地段;直接充水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地表水、导水断裂的关系。

当直接充水含水层裸露时,还应查明地表汇水面积及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强度。

2、顶板间接充水的矿床:应着重查明直接顶板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及其稳定性、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裂隙发育情况、受断裂破坏程度,研究和估算导水裂隙带高度,分析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进入矿坑的地段。

3、底板间接充水的矿床:应着重查明承压含水层径流场特征,直接顶板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及其稳定性、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裂隙发育情况、受断裂破坏程度,研究和估算导水裂隙带高度,分析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进入矿坑的地段。

4.3 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量4.3.1勘查工程布置原则1、勘查区(井田)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应与地质勘查工作结合进行。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应在研究地质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把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补给排泄条件及向矿井充水途径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勘查和研究。

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矿区(每昼夜涌水量超过100000m3的井田),工作范围宜扩大为一个完整的水文单元。

2、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必须根据煤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和勘查区的具体条件,明确本次工作应着重研究的问题,因地制宜地综合运用各种勘查技术手段(包括钻孔简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观测、水文地质测绘、水文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长期观测与采样及其他有效手段)。

3、对各类充水矿床一般都应进行动态观测。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井田(矿区)应建立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网。

4、勘探阶段的抽水试验钻孔,应结合矿井建设的需要,重点布置在初期采区或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强和断裂比较发育的地段或补给边界附近。

5、大流量、大降深的孔组(群孔)抽水试验,应在地下水自然流场已经控制的条件下,布置在强富水地段。

观测孔的布置应控制不同的边界条件、来水方向、强径流带及各径流分区,并注意在区域上的控制。

6、断裂带抽水试验,应根据井田(勘查区)断裂构造发育情况及其水文地质特征,一般布置在主要井巷穿过主要断层带部位,区内可能沟通各主要含水层或沟通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主要断裂带附近,以及对本区水文地质条件有重要意义的补给边界断裂两侧。

4.3.2 水文地质勘查工程量各类型充水矿床在各阶段所需的基本工程量以满足相应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一般可参照附录表K1~K3。

具体布置工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多煤层、多含水层的井田(勘查区),应逐层分析各主要可采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确定主要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并按其类型布置工程量,对其他直接充水含水层,可适当布置工程量予以控制;(2)表中所列抽水试验工程量为一般要求,对拟建大、中型井的井田(勘查区)所控制的面积,详查阶段约为50~100 km2,勘探阶段约为10~20 km2,结合勘查面积的大小,可酌情增减工程量;(3)拟建小型井的井田(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一般可不布置抽水试验和钻孔长期观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可参照表中所列同类矿床的简单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可参照表中所列同类矿床的工程量酌情减少;(4)井田(勘查区)内或邻近地区有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生产矿井资料时,抽水试验工程量可适当减少;(5)表中所列勘探阶段揭露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的钻孔数量,对大型井为初期采区范围的要求,对中、小型井则为第一水平范围内的要求,上述范围以外的其他地段,可布置少量钻孔进行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