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氨安全技术的详细说明和指南。
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包括农业、工业和制造业。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正确的使用和处理氨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操作在使用氨时,请始终遵循以下安全操作指南:1.保护装备:确保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保护您免受氨的损伤。
2.通风系统:使用具备良好通风系统的设备和工作区域。
这将有助于减少氨的浓度并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3.泄漏处理:对于氨泄漏事故,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并迅速清理泄漏物。
4.存储和处理:在存储和处理氨时,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准则。
确保存储区域具备适当的标识和隔离条件,以防止事故发生。
5.培训和意识:提供必要的培训,以使相关人员了解正确使用和处理氨的方法。
通过增加意识,可以减少潜在的危险情况。
紧急响应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以下步骤来应对氨相关的事件:1.呼叫紧急救援:立即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向相关部门报告事件,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2.暴露处理:对于暴露于氨的人员,立即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区域,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
确保受伤者尽快得到医疗帮助。
3.整理事故:在处理紧急事件后,应尽快进行事故清理和恢复工作,以恢复正常工作环境。
结论正确的氨使用和处理是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方面。
本文档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安全操作指南和紧急响应步骤。
然而,对于特定行业和情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措施和培训。
务必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确保在使用氨之前仔细阅读和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
氨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氨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电子、冶金等领域。
作为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使用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
为了确保安全,特别制定了“氨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以下是具体的内容:一、名称及物化性质1.1 名称:氨溶液1.2 物化性质:无色透明流动液体,氨气味,容易吸湿,高温有挥发氨气现象。
二、主要危险及其预防措施2.1 溶液的腐蚀性:氨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眼睛、口腔等接触。
使用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2 爆炸危险:氨溶液在高温或火源作用下可能产生氨气爆炸,使用时严禁与明火、静电产生接触。
可备有灭火器材,应急情况下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2.3 中毒危险:氨气具有毒性,易引发中毒。
使用时应加强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并严格控制浓度。
2.4 化学反应危险:氨溶液易与酸、氧化剂等物质发生反应,造成危险。
要避免与其他化学制品混存,使用时应仔细核对。
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1 操作方法:在使用氨溶液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必要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面罩、护目镜等,并做好好姿势操作,确保氨气不外泄。
3.2 注意事项:(1)注意氨溶液和其他物质的不相容性,避免混存。
(2)使用氨溶液前,一定要先了解化学品的特点和危险性,做好安全防护。
(3)氨气有毒,使用过程中应充分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污染和中毒风险。
(4)通过安全培训,使员工了解氨溶液安全的操作要点,应急预案以及在事故现场的应对方法和具体操作程序。
四、安全措施4.1 贮存:氨溶液应该存储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受热和阳光直射。
特别氨气溶液应该遮盖好口,稳妥放置,放置高度要根据液柜载重情况调整确定,仓库必须贴上“易燃易爆物品”的标志,确保存放安全,容易清点检查。
4.2 运输:在运输氨溶液时,必须采取防爆措施和避免直射阳光,要控制温度和压力,妥善保护包装,防止破损和泄漏。
氨气 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氨气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氨气化学品英文名: Ammonia, anhydrous产品编号: -企业名称:上海百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上海奉贤区柘林镇联业路918弄26号邮编: 201400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气体。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会中毒。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类别液化气体易燃气体类别 2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1B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3危害水生环境 ——急性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1 易燃气体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31 吸入会中毒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77 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 P381 除去一切点火源,如果这么做没有危险。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液和皮肤。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避免吸入氨气。
避免将氨气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与不相容物质接触。
使用前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技术说明书。
急救措施:吸入氨气时,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如呼吸困难,立即使用呼吸器。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如有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直到化学物质被冲洗干净。
如误食,立即给予大量清水漱口,不要催吐。
立即就医。
第三部分物理化学特性外观:无色气体或液态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熔点:-77.7℃沸点:-33.3℃相对密度(水=1):0.7719(液态)蒸汽压:8.6 atm(-20℃)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稳定性:稳定第四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危险反应:液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混合时,易发生爆炸。
液氨接触到火源时易燃烧。
与强酸、强碱、氯等接触时,会产生剧烈反应。
与金属接触时,会腐蚀金属。
第五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吸入氨气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中毒,严重者可造成肺水肿和窒息。
皮肤和眼睛接触可引起灼伤。
误食可引起中毒。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的慢性损伤。
致癌性:无致癌作用。
致突变性:无致突变作用。
致畸性:无致畸作用。
第六部分生态学信息对水环境的影响:氨气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长期持续影响。
对土壤的影响:无影响。
对大气的影响:氨气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对大气造成影响。
第七部分处置和储存处置:按照当地法规处理。
不要将废液或废气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过程中应避免与不相容物质接触。
储存区域应有防火设施。
储存应密封,避免泄漏。
度氨可引起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肺水肿、眼和皮肤灼伤等。
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肝损害。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并就医。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氨、氨气分子式: NH3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a 分子量:17.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氨CASNO:7664-41-7 有害成分:氨含量:≥99.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剌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剌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
重度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
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如氨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混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环境危害:氨对周围环境有不利的危害,应严防氨泄漏。
燃爆危害: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五部份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到空旷处。
可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切断气源,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也可将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氨气-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氨气(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标识中文名氨;氨气(液氨)英文名ammonia 分子式NH3相对分子量17.03CAS号7664-41-7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化学类别氨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冷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冷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无意义爆炸下限(%)15.7 引燃温度(℃)651爆炸上限(%)27.4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0.580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移出火场。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到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内,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表记化学品中文名称:氨、氨气分子式: NH 3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a 分子量:17.03第二部分成分 /构成信息纯品混杂物化学品名称:氨有害成分:氨CASNO :7664-41-7含量:≥99.6%第三部分危险性归纳危险性类型:第2.3 类有毒气体。
侵入门路: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剌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惹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剌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
重度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小,呼吸道粘膜细胞零落,气道堵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害。
氨可惹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如氨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污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环境危害:氨对四周环境有不利的危害,应严防氨泄漏。
燃爆危害:与空气混杂能形成爆炸性混杂物,遇明火,高热能惹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马上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批流动清水完全冲洗。
或用 3% 硼酸溶液冲洗。
如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马上提起眼脸,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最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达。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五部份消防措施危险特征:与空气混杂能形成爆炸性混杂物,遇明火,高热能惹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切气绝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到空旷处。
可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份泄漏应急办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断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应急办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范服。
切气绝源,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而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也可将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 概述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范围广泛,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本文档旨在为生产、储存、使用氨化学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指导,以避免氨产生危害。
2. 氨的性质2.1 化学性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碱性,易溶于水,可以与酸类反应生成盐类。
氨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
2.2 物理性质氨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比空气轻,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容易挥发。
氨的熔点为-77°C,沸点为-33.4°C。
2.3 危险性氨的刺激性气味可以强烈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高浓度的氨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眼睛疾病、皮肤刺激等症状。
氨的爆炸极限为16%~25%,遇明火、高温极易燃烧,爆炸性极强。
3. 氨的安全措施为确保氨化学品的安全使用,需要遵循以下安全措施:3.1 准备工作•需要在通风良好而气流足够的场所操作,否则可能会因吸入氨气引起头晕等健康问题。
•操作前要检查氨化学品的标签,确保标签上有氨的名称、含量、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信息,并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
•操作时要戴上护目镜、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避免氨进入身体。
•移动氨化学品时,必须小心慢走,需特别注意过门槛、楼梯等地方。
不可抛扔、碰撞、晃动氨化学品容器。
3.2 氨的储存•氨的储存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储存间距至少为10米。
•氨的储存室要求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要适中,不得存有其他化学药品,以免交叉感染。
建议采用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及时发现氨泄漏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储存氨化学品时必须采用专门的贮存容器或贮存区域,避免氨泄漏外溢。
3.3 氨的使用•使用氨化学品时必须保持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保持安全距离,防止氨气进入呼吸道。
•氨化学品应在防护设备、气密设备、工具等条件完备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操作时必要时可采用泄漏应急处理剂来减少泄漏,如石灰、土等,同时要将泄漏点封堵。
3.4 氨泄漏应急处理•如果发现氨泄漏,操作人员要立即从事故现场撤离,并通知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氨安全技术说明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氨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液氨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a技术说明书编码: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氨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氨≥99.6%7664-41-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注意事项: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应用广泛于农业、工业、医疗和矿业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毒性和易燃性,使用液氨也存在着极高的风险。
为了保障液氨的安全使用,所有使用和储存液氨的单位都需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了液氨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设备的使用、应急处理方法和防火措施等方面的规定。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及应用。
一、液氨的化学性质液氨分子式为NH3,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和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液氨在室温下为无色透明气体,但在低温下则会变成液态。
液态液氨由于其挥发性而易于引起火灾和爆炸,需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小心。
二、液氨的储存液氨的储存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 储存场所应该是远离火源、高温的地方,应该设置专业的警示标志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2. 储存罐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备防爆、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不得在生产车间等容易起火爆炸的地方。
3. 储存罐使用寿命不能太长,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更换。
三、液氨的使用使用液氨的注意事项如下:1. 对液氨作业区域要进行隔离,不能与其他区域混合。
2. 作业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并穿戴安全设备。
3. 使用液氨的场所必须配有专业的通气装置,并确保通风合理。
四、液氨的应急处置在发生液氨泄漏、火灾等意外情况时,需要合理处理。
应急处置方法如下:1. 立即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清理和处理。
2. 切断液氨的源头,避免泄漏的扩散范围,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3. 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通风换气等明确安全措施。
五、液氨的防火措施对于液氨的防火措施如下:1. 禁止在储存罐附近进行火种、明火等生火行为。
2. 储存罐应该建造在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并设置专业的切断开关和防静电设备,加强液氨的安全性。
3. 储存罐周围应该保持干燥、通风,不要存放其他杂物,保持整洁。
总之,液氨是一种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它的使用和储存存在极高的风险,所以对液氨的安全技术进行说明和规范十分必要。
氨溶液[含氨>10%] 安全技术说明书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主要用途:
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
其它理化性质:
无资料
第十部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酸类、铝、铜。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资料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属低毒类 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分解放出氨气, 温度越高, 分解速度越快, 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氨(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2019版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十二、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
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十三、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先用水稀释,再加盐酸中和,然后放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
十四、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23003
UN编号1005
包装标志
有毒气体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Ⅱ类。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
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P377 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 气能够安全地制止。 —— P381 除去一切点火源,如果这么做 没有危险。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 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 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 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 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21 具体治疗 ( 见本标签上的…… )。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 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 形眼 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 P311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P391 收集溢出物。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资料。
致癌性: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该物质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高浓度吸入可能引起肺水肿。液体迅速蒸发, 可能造成冻伤。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息
联合国编号危险货物编号(UN 号): UN1005(仅供参考,请核实) 联合国运输名称: 无水氨(仅供参考,请核实)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 2.3(仅供参考,请核实) 包装类别: (仅供参考,请核实) 包装方法: 按照生产商推荐的方法进行包装,例如: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 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等。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氨水技术安全说明书
氨水技术安全说明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氨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
它在制造肥料、清洗剂、制冷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使用氨水时的安全性,我们在这里提供一份氨水技术安全说明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氨水的基本性质1. 氨水的化学成分为NH3和H2O,呈碱性。
具有刺激性气味,可导致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
2. 氨水易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铵,并能和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3. 氨水在高温下能分解为氨气和水,氨气有毒性,易危害人体健康。
二、氨水的安全使用1. 在使用氨水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口罩等,以防止接触和吸入氨水引起危害。
2. 氨水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避免过量蒸氨气造成中毒。
3. 使用氨水时,应避免与酸性物质混合,以免产生有害气体和放热反应,引发事故。
4. 氨水容器应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不得混装其他化学品,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5. 氨水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残余物和洗净容器,做好分类处理。
6. 长期接触氨水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和呼吸道疾病,建议使用后及时用肥皂清洗手部和面部,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7. 若意外接触氨水导致眼睛或皮肤受到刺激,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处理。
三、氨水的应急措施1. 氨水泼洒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应立即脱离现场,尽快离开泄漏区域。
2. 在发现氨水泄漏后,应穿戴防护装备,并根据泄漏量的大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用沙土、干燥剂等化吸收氨水,防止扩散。
3. 发生氨水泄漏时,应及时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四、氨水的储存和运输1. 氨水的储存场所应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酸性物质,储存温度应低于30℃。
2. 氨水容器应标明内容物信息,严禁超载、碰撞和倾斜,防止氨水泄漏。
3. 氨水运输时应遵守相关法规,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安全运输。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氨、氨气分子式: NH3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a 分子量:17.0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氨CASNO:7664-41-7有害成分:氨含量:≥99.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剌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剌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
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到空旷处。
可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切断气源,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也可将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剩下的气体。
储区(罐)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第七部分包装与储存注意事项:易然、有毒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卤素(氟、氯、溴、碘)、酸类等分开存放。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性措施。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糟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
第八部份接触控制/个人防护最高允许浓度: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氨气安全技术说明书1. 引言本技术说明书旨在介绍氨气的安全使用技术,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氨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2. 氨气的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在高浓度下具有剧毒。
使用氨气时应注意密闭环境,以避免泄漏造成的危险。
3. 氨气的安全使用技术3.1 储存氨气储存要求使用特制的氨气,并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光的地方。
同时,要定期检查的密封性,确保没有泄漏。
3.2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氨气应妥善固定,防止其滚动或倾斜。
运输车辆应配备专门的氨气泄漏探测设备,以及紧急处理措施,以便在发生泄漏时及时处理。
3.3 使用在使用氨气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和手套。
同时,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氨气的性质和紧急处理方法。
3.4 废弃物处理氨气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废弃物应密封包装并标记清楚,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氨气事故应急处理4.1 泄漏事故一旦发生氨气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戴上防毒面具,确保呼吸道畅通;- 立即远离泄漏源,寻求安全地点;- 关闭泄漏氨气的阀门(如果有条件);- 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理。
4.2 中毒事故如果有人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将中毒人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 紧急呼叫医疗救援;- 给予中毒人员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CPR)。
5. 结论使用氨气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技术,做好事故应急处理准备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应定期检查设备和储存环境,确保其安全可靠。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液氨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氨化学品英文名:Liguid ammonia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传真:联系电话:企业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氮肥、铵盐、无机试剂、药品、染料、金属表面氮化、制冷剂、化学气相沉积、标准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常温下稳定,高温下(450℃~500℃)分解成氢和氮。
有铁、镍O 等催化剂存在时可在300℃分解。
在空气中连续接触火源或在N2中可燃烧爆炸。
在湿气环境下对铜、银、锡、锌及其合金发生激烈作用,也能与钠、镁等金属反应。
氨可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氮、硝酸。
与酸或卤素反应激烈可能爆炸。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出汗、脸面充血、胸部痛、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胃痛、闭尿等症状。
慢性中毒时出现头痛、恶梦、食欲不振、易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聋等。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目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致灼伤和糜烂。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液化气体,皮肤腐蚀/刺激-1B,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1,急性毒性-吸入-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常温下稳定,高温下(450℃~500℃)分解成氢和氮。
有铁、镍等催化剂存在时可在300℃分解。
在空气中连续接触火源O中可燃烧爆炸。
在湿气环境下对铜、银、锡、锌及或在N2其合金发生激烈作用,也能与钠、镁等金属反应。
氨可与氧或其他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氮、硝酸。
与酸或卤素反应激烈可能爆炸。
吸入高浓度氨气引起喷嚏、流延、咳嗽、恶心、出汗、脸面充血、胸部痛、呼吸急促、尿频、眩晕、窒息、胃痛、闭尿等症状。
慢性中毒时出现头痛、恶梦、食欲不振、易激动、慢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血痰、耳聋等。
刺激眼睛引起流泪、目疼、视觉障碍。
皮肤接触后引起皮肤刺激,皮肤发红,可致灼伤和糜烂。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安全技术说明书
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危险货物编号:23003。
理化性质:纯品,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77.7,沸点(℃):-31.5,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饱和蒸气压(kPa):506.62(4.7℃),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MPa):11.40,引燃温度(℃):651,爆炸上限%(V/V):15.7,爆炸下限%(V/V):27.4,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中国MAC(mg/m3):30,LD50:350 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h(大鼠吸入)。
危险性类别:第2.3 类有毒气体。
建规火灾危险分级:乙类。
危险特性: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 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
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包装要求:钢质气瓶。
储存要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要求: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禁配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
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