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银杏产业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郯城县银杏产业简介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第四世纪冰川孑遗的珍稀树种。其果实是上等滋补珍品,药食两用,银杏叶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资源,其主要提取物黄酮甙对血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奇特的疗效,为国际医药界所瞩目。银杏外种皮可提取加工成农药及其他医药产品。银杏木材,十分珍贵。

郯城县是我国栽培银杏最早的地区之一,有2000多年的历史,银杏分布广泛,定植数量较多,百年以上的古树有3万余株。所产银杏具有粒大、籽匀、糯性强、甜味浓、营养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山东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都非常重视银杏发展,多次作过重要批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对银杏产品需求减少,银杏果、叶、苗市场走低的形势下,郯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开拓思路,围绕市场调结构,立足资源抓开发,保持了银杏产业的稳步发展。目前,全县银杏种植面积为22万亩,绿化覆盖面积30亩;定植银杏1400万株,各种规格苗木3亿株,年产银杏果300万公斤,银杏干叶1000万公斤,银杏果、叶、苗及系列产品加工年产值6.6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1999年被中国特产之乡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银杏之乡”。

(一)集中连片发展,建成全省最大的银杏生产基地。郯城县属黄淮海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极适宜银杏的生长。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定》以来,并将银杏树定为“县树”。县委、县政府将银杏作为一项区域特色经济来抓,以沿沂河的重坊、新村、港上、马头、胜利、李庄等乡镇为重点,形成了纵贯郯城南北、总面积200余平方公里的集中种植区,千亩园、万亩片随处可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国际市场,优化种植结构,整合银杏资源,大力提倡间作园、结果园、采叶园、公益林及绿化大苗培育多模式栽植,绿色通道、银杏林网、森林城市、四旁栽植等多形式绿化。目前,全县共有银杏间作园8万亩,银杏结果园5万亩,银杏专用采叶园2.0万亩,

其中GAP标准化采叶园1.2万亩,银杏道路绿化1000公里,培育绿化用银杏大苗1000万余株。涌现出一批银杏生产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

(二)利用科技带动,银杏生产水平全面提高。依靠科技进步,加大银杏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质量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使银杏生产发展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是立足银杏生产,组织科研攻关。抓好银杏种植管理的科研和科技推广,提高银杏生产的科技含量,全方位地提高银杏叶、果、苗、材生产的质量档次,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省内外许多林业科研机构和大中专教授联系起来,在银杏矮化密植、银杏丰产技术开发,银杏良种筛选方面,先后与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银杏良种筛选研究”、“银杏良种推广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银杏叶用优良品种筛选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按照大粒、早实、丰产、质优的标准,先后在全县筛选出20余个银杏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省林业局合作完成了“银杏基因资源的收集和基因库建设”项目,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银杏种质资源库,拥有从国内外搜集、引进100余个银杏品种。为适应加入WTO后市场需要,2002年又完成了“银杏栽培技术规程及其产品分类标准研究”项目。二是建立健全银杏科技推广网络。建立了以县银杏产业发展中心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大力开展技术推广,新技术应用、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活动。在银杏生产重点乡镇还成立了银杏技术指导小组,重点村配备了农民技术员。每年举办银杏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丰产栽培等各类培训班60余次,直接受培训的果农近1.5万人次。有一部分果农还获得专业技术的证书。许多农民技术员接受培训后,掌握了银杏嫁接技术,每年春天到全国各地嫁接银杏,成为一项发家致富的技术。三是抓好银杏科技示范园建设。目前,全县银杏各类示范园达20余处,面积达到10000亩。在省、市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银杏生产重点乡镇新村乡的银杏丰产栽培示范园,采用银杏的矮化、密植、早实、丰产技术,使在自然状态下十多年才结果的银杏村,达到三年结果,五年丰产,大大地缩短了结果周期。在重坊镇的银杏丰产园中间作

西瓜、生姜、莴苣等高效蔬菜,一年三种三收,达到树上银杏果亩收入过万元,地下亩收入过千元的高效益。

(三)积极内引外联,银杏资源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坚持“围绕资源上项目,搞好加工促增值”的方针,立足国际市场,兴建了龙头企业。针对当前银杏产品的市场行情,进一步制订了优惠政策,积极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极引进外资和技术,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大力发展银杏果、叶深加工项目,搞好银杏果、叶精深加工及新产品转化增值,积极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加工企业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银杏系列加工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郯城县新村乡绿源公司为龙头,鼓励集体、个体从事银杏叶加工拓宽银杏果、叶的加工利用渠道,新发展银杏叶加工、银杏茶生产、黄酮甙提取、银杏系列食品生产等加工企业50余家,目前全县已有大小银杏叶茶加工企业30余家,银杏叶茶加工业已初具规模,银杏叶枕头开发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企业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闯出了一条加工转化、综合开发、提高银杏资源综合效益的新路子。

(四)广泛开辟市场,银杏产品贸易领域不断广大。坚持走以流通促生产,以市场促发展的路子。一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积极鼓励多方参与流通。大力提倡和鼓励国营、集体、个人和农工商各类经济实体从事银杏果、叶、苗的收购和运销,最大限度地搞活流通。目前,县、乡、村三级从事银杏果、叶、苗及其他银杏加工产品经营的组织达70个,从业人员2万余人。在银杏生产重点乡镇,有近千人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从事银杏市场信息收集和调剂,年经销银杏商品果200多万公斤,银杏干叶300多万公斤。二是建立了银杏果、叶苗、盆景、栽培技术等系列产品六个市场。在银杏重点产区的新村、重坊等乡镇,建了白果收购、批发市场,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的银杏叶生产销售集散地。苗木销售市场已初具规模,除了县城及重点乡镇的苗木市场处,在部分银杏育苗专业村,也形成了苗木销售市场。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产品展销会,建立营销点等形式,进一步培植了银杏加工系列产品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