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模块结构图

合集下载

1语文知识能力结构解读

1语文知识能力结构解读

语文知识能力结构解读2017内蒙古师范大学林晨本文用3D四面体图形分析语文知识能力结构,目的是使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使教学设计科学规范,简便易行,提高语文教学的绩效。

语文教学绩效低是长期困扰师生的问题,《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很多学生达不到,学生课业负担重,从小学到高中要用5000个课时(课上课下各50%)学习语文,效果却不好。

本文试图用现代教育技术助力解决这些难题。

语文知识能力结构包括五要素: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知识点认知层级、学习领域和课程目标。

基于语文知识能力结构的教学设计分为五个步骤:对焦知识,投影能力,筛选重点,校准课标,定位目标。

本文在分析语文知识能力结构基础上探讨混合式教学设计:即基于三通两平台的线上与线下学习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沟通;自学与合作学习融合;AR +VR=W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辅助教学;感觉与创感并用(设计感,交响感,共情感,娱乐感,意义感)做教学设计。

本文附有语文知识能力结构四面体模型,教学设计模板与示例,自学微课程。

本成果在教育技术专家李龙教授(博士生导师)指导下进行了10年以上教学实验,积累了数千个教学设计案例;得到教育部数学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中心及首都师范大学焦宝聪教授(博士生导师)支持与指导,特在此致谢。

一、语文知识能力结构要素语文知识能力的5个要素之间的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语文知识能力总体结构语文知识能力结构可以用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本文采用四面体描述语文知识能力结构,如图1-2所示。

图1-2 语文知识能力结构四面体顶视图1.语文知识:找到学生没学过的新知识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文化知识四个方面,主要体现为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分为单元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与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附录等语文知识模块。

语文知识是语文知识能力四面体结构中的第一个侧面,如图1-3所示。

1.2. 3.4. 5.图1-3 语文知识能力结构中语文知识正视图课本中的语文知识包括四个方面,如图1-4。

04第12讲 联立方程法与联立模块法说课材料

04第12讲 联立方程法与联立模块法说课材料
2. 单元内部变量和方程从线性系统消去,线性方程 组只包含输入、输出信息流变量,因而方程求解 难度和占用内存远小于联立方程法;
3. 相对于序贯模块法,求解设计型问题更有效。
单元模型的线性化(案例) (目的用于流程模拟时简化计算)
单元过程的近似线性模型可以由单元模块的 计算结果回归关联得到。为此可调用单元模块(严 格模型),在给定输入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由计算 得到输出关联线性模型中的系数。例:苯乙烯— 乙苯精馏塔,设塔板数、回流比和塔顶出料量为 已知,当进料为100mol/h,苯乙烯的摩尔分数为 0.6时,调用精馏塔模块进行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B、交替进行序贯模块迭代和联立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X 1
X 2
A mix
X
5
X 3 A reactor X 2
X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
5
A sep
X
3
X1 混合器 X2
如何获得上述线性方程组?
1. 分流器模型 2. 非线性方程组的线性展开
X5
反应器 X3 分离器 X4
可改写为 AX=b形式
联立模块法步骤(仅对于不可再分块)
组份 苯乙烯 乙苯
进料 Z1=60 Z2=40
塔顶出料 塔底出料 y1=4.8 X1=55.2 Y2=39.6 X2=0.4
组份 苯乙烯 乙苯
进料 Z1=60 Z2=40
塔顶出料 塔底出料 y1=4.8 X1=55.2 Y2=39.6 X2=0.4
最简单的线性关联:
Y1=0.08Z1
Y1=0.08Z1+0Z2
Y2=0.99Z2
Y2=0.99Z2+0Z1
X1=0.92Z1
X1=0.92Z1+0Z2

高三历史 模块三 世界文明 第12讲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课件

高三历史 模块三 世界文明 第12讲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课件

[演练 命题热点]
1.《世界通史》载:“(俄国)临时政府的表现证明它无力处
理它面临的问题。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并不理解战争所
造成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包括
()
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工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③人民要求和平与面包 ④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军队
A.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 A 题目中“新情况”是“战争所造成”,即俄 国参加一战造成的。①在材料中不体现,俄国二月革命后, 存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实际掌握权力的是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故④错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人们厌恶战争,发生七月事件。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 发展已经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制定进行武装起义的方针, 故②③正确。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
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
的形式,实行国家资
内 容
本主义
流通 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
分配
给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 食”的原则
自由贸易
效果
适应了战时需要,最大限度 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
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产积极性,使苏俄经
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 利
2.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
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
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
够做到的。”为此他
()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
解析:选 B 依据材料信息“决不……轻视商业”“把商 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判断。A、D两项与材料观点 不符,故排除;斯大林执政期间,正式实行计划经济,排 除C项。

第12讲:第二章-民用建筑-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和构造(二)培训讲学

第12讲:第二章-民用建筑-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组成和构造(二)培训讲学

二、民用建筑构造建筑物一般都由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楼梯、屋顶和门窗六大部分组成。

(一)地基1.地基与基础的关系基础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2.地基的分类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二)基础1.基础类型基础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

①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

用此类材料建造的基础,应保证其基底只受压,不受拉。

②受力根据材料受力的特点,不同材料构成的基础,其传递压力的角度也不相同。

③刚性角刚性基础中压力分角口称为刚性角。

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④设计应尽力使基础大放脚与基础材料的刚性角相一致,以确保基础底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地节约基础材料。

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

(a)基础受力在刚性角范围以内 (b)基础宽度超过刚性角范围而破坏①砖基放脚每一阶梯挑出的长度为砖长的1/4。

为保证基础外挑部分在基底反力作用下2)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缺点刚性基础受其刚性角的限制,基础埋深大,材料消耗和挖方量大,工期长。

柔性基础做法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抗拉,这样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也就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优点相同条件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比混凝土基础可节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和挖土工程量。

柔性基础构造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锥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

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素混凝土垫层,厚度100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不宜小于70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a)混凝土基础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比较(b)基础配筋情况【2011真题】关于刚性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2讲 断裂力学培训讲义

第12讲  断裂力学培训讲义

结构可靠性评价及失效分析第12讲断裂力学培训讲义1、概述1.1载荷的分类与破坏形式结构承受载荷的性质(拉、压、扭转、剪切)、大小、方向、作用位置中一项或多项不断变化(疲劳)或变化过大、过速(冲击)的情况都属于动载。

疲劳是结构失效的基本形式,约占结构失效总量的80~90%。

冲击载荷容易造成结构的脆性破坏。

造成脆性破坏,或加速疲劳破坏的原因可能是结构形式不佳(如应力集中严重)或结构工作环境的恶化(如环境温度变得过低,使材料材质变脆;或环境介质腐蚀性强,使结构缺陷加深增大)等。

疲劳破坏和脆性破坏都属于低应力破坏,发生破坏时的工作应力可能只有结构材料屈服极限的1/2,1/5,1/10,甚至没有外载荷。

例如,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破坏事件:海面上本来风平浪静,船舶却突然开裂破坏;火车尚未到达大桥,大桥却突然先行倒塌。

人类已经为突发性的低应力破坏付出了太多、太沉重的代价。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低应力破坏的机理、规律、预防措施等,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研究这些知识,预防低应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1.2结构脆性断裂的特点⑴名义工作应力低: 只有材料s的1/3~1/10,甚至外载荷等于零(如图1宽板焊接接头的实验结果)。

⑵断裂之前无明显塑性变形,无征兆,突发断裂。

⑶低应力脆性破坏多发生在低温阴冷的时刻。

以上三个特点,让人猝不及防,容易造成严重危害。

⑷ 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的结构内,多半存在着较大的内应力,有较高的内能。

⑸ 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的结构上,必有裂源或应力集中点存在。

脆性断裂对缺陷和应力集中很敏感。

后两个特点,反映了低应力脆性断裂的必然性,并非无缘无故发生。

1.3结构发生脆性断裂的原因和条件(金属结构脆性断裂的能量理论)固体内部的裂纹和缺陷,导致其发生低应力脆性断裂。

使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只有其理论强度的1/10 ~ 1/1000。

对这一现象作如下分析:⑴ 一个L B ⋅⋅δ的微裂纹体(图2),1=δ,在平均力F 的作用下,伸长了L ∆长,两端固定起来(相当于被均匀拉伸的弹性体的一个局部)。

04第12讲 联立方程法与联立模块法

04第12讲 联立方程法与联立模块法

● ● ● ● ● ●
计算步骤(基于Aspen) 全流程计算(三种策略) 序贯模块法及计算过程 带循环流的序贯模块法计算 收敛模块与控制模块的原理与作用 序贯模块法解设计型和优化型问题
4.3 联立方程法与联立模块法简介
4.3.1 联立方程法
联立方程法的基本思想是对系统的模型方程进行求解。在过程设 计和过程优化方面有很大潜力。
联立方程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收敛的稳定性和众多变量 的初值的合适假定。
至今,文献上报道的联立方程法大多是试验性的,目前这种 方法主要用于方程数不多(例如小于100)的系统。
例:联立方程法流程模拟计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新鲜原料气
合 成 塔
分 离 器
液氨
氨合成系统信息流程图
连结方程:将各单元的物流号加以区别,则有: 5‘ 5
混合器
X2
反应器
X3
分离器
X4
如何获得上述线性方程组?
可改写为 AX=b形式
联立模块法步骤(仅对于不可再分块) 1. 赋切割变量初值;
2. 利用严格模块运行序贯模块法一次,获得内部变 量;
3. 对各模块方程和设计规定方程进行一阶展开,获 得只含外部变量的联立线性方程组; 4. 求解联立线性方程组,获得切割变量的计算值, 若收敛则退出,否则返回2继续。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方法对比
方法 优点 缺点 再循环引起的收敛 迭代时很费机时;进 行设计型计算时费 机时; 难以进行优化计算; 代表性的软件 PROCESS(美) CONCETP(英) ASPEN(美) FLOWTRAN(美) ECSS(中国)
序贯模块法 与工程师的直观经验一致, 便于学习使用 易于通用化,已积累丰富的 单元模块; 需要计算机内存小;出错 易诊断。

第12-3讲JIT、流程分析、质量

第12-3讲JIT、流程分析、质量

WCn
产品
物流
信息流
WC: 工作中心
计划部门
输入
WC1 原材料
WC2 物流
WCi 信息流
WCn-
1
WC: 工作中心
WCn
输出 产品
2.看板控制系统
看板,是传递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的工具,可以 直接使用装载零件的容器、循环通知单或指令卡 代替,起传递指令信号的作用。
Machine Center
Withdrawal kanban
多产品类型的生产过程
活动时间
文件 3[min/个]
与以前的同事 联系
10[min/个]
与以前雇主 联系
5[min/个]
评分 4[min/个]
可供生产能力
需要生产能力: 咨询顾问 行政人员 实习生
1/3 个 /min =20个/小时
3个/小时 11个/小时 4个/小时
1/10个 /min =6个/小时
无论干什么事,无论在生活、 休闲还是工作中,都有一个 “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的先后顺序, 这就是流程,只是我们没有 用“流程”这个词汇来表达 而已。
企业变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管理困境
• 部门墙变厚 • 分工协作导致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越来越紧密 • 相互联系并非一目了然,更多是间接的、滞后的、不易
3个/小时 0 0
1/5 /min =12个/小时
3个/小时 11个/小时 0
¼个/min =15个/小时
0 0 4个/小时
合计 负荷率 =需求 / 生产能力
18个/小时 18/20=90%
3个/小时 3/6=50%
14个/小时 14/12=117%
4个/小时 4/15=27%

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 第12讲 软件结构体系

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 第12讲 软件结构体系

专题讲座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第12讲 软件结构体系清华大学 吴如宏☆ 江 亿摘要 DeST软件的结构体系是以数据为核心的模块化结构体系形式,各个独立模块都遵循同一个操作模式,即数据的输入输出都直接通过数据核心进行,模块的任务就是获取数据,处理数据,然后输出计算结果。

该结构体系的核心在于其数据结构设计。

用户可以通过扩充该软件的系统数据库,开发同等功能的替换模块或者扩充结果报表模板等各种形式对软件进行功能和应用领域扩展。

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功能模块、数据组织、设计过程及扩展方式。

关键词 DeST 软件结构体系 功能模块 数据组织Buil di n g e n vir o n m e nt d e si g n si m ul a ti o ns oft w a re DeST(12):s oft w a re stru c t ureBy Wu Ruhong★and Jiang Y iAbst r a ct In t his st ructure,t here is a data center wit h ot her f unction modules.Every individual modulef unctions in t he sa me mode,t hat data t ra nsf ers direct t o data ce nter,and t he modules get data f rom datace nter,deal t he data and p ut t he result back t o data ce nter.The design of data st ructure f or t he data center is t he core of t his st ers ca n exp a nd t he syste m database of DeS T,or develop an alter native module solving t he same p roble m as t he original one does,or design new rep ort te mplates t o cust om t he sof tware.Detailedly p rese nts t he f unction modules,data st ructure,design p rocess a nd exp a nsion modes of t he sof tware.Keywor ds DeS T,sof tware st ructure,f unction module,data st ructur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China0 引言随着DeST软件不断在国内外被广泛了解和应用,使用该软件的科研技术人员已经能够利用该软件完成包括建筑负荷计算、空调系统方案模拟等常见任务。

第12讲—翼面结构(8)

第12讲—翼面结构(8)

一、梁式机翼开口区结构设计
1、双梁参差弯曲扭转 、
扭矩产生的剪流作用在开口处端肋, 扭矩产生的剪流作用在开口处端肋,变 成作用于前后梁的力偶, 成作用于前后梁的力偶,即梁承受由扭矩 所附加在开口端的剪力及其引起的弯矩。 所附加在开口端的剪力及其引起的弯矩。
1、双梁参差弯曲扭转 、
自身平衡力矩在开口两端有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通常, 自身平衡力矩在开口两端有一个如何分配的问题。通常, 可近似认为与开口左右段的刚度有关。 可近似认为与开口左右段的刚度有关。
(2)防止副翼反效的措施 (2)防止副翼反效的措施 ) 对于后掠机翼,除了增加扭转刚度外, 对于后掠机翼,除了增加扭转刚度外,还 要保证一定的弯曲刚度; 要保证一定的弯曲刚度; 对于三角机翼,副翼反效的问题不严重。 对于三角机翼,副翼反效的问题不严重。 4、机翼的颤振 、 (1)颤振的概念 ) 与扭转变形扩大和副翼反效不同,颤振时除了气动力和 与扭转变形扩大和副翼反效不同, 弹性力外,还伴有惯性力。颤振是气动力、弹性力、 弹性力外,还伴有惯性力。颤振是气动力、弹性力、惯性力 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机翼颤振有多种形态, 弯扭颤振、弯曲-副翼颤振、 机翼颤振有多种形态,例如 弯扭颤振、弯曲-副翼颤振、 扭转-副翼颤振、弯扭等等。 扭转-副翼颤振、弯扭-副翼颤振 等等。
阻尼力—内摩擦力 ③ 阻尼力 内摩擦力∆PF,与速度 V0 无关。 无关。
弯扭颤振临界速度
∆Pθ
∆Pα+∆PF
由∆Pθ 、 ∆Pα 、∆PF随 飞行速度V 飞行速度 0变化的曲线可 以看出: 以看出: V0 < Vcr,F 时, ∆Pθ <
∆Pα + ∆PF ,是减幅振动; 是减幅振动;
V0 = Vcr,F 时, ∆Pθ = ∆Pα + ∆PF ,是等幅振动; 是等幅振动; V0 > Vcr,F 时, ∆Pθ = ∆Pα + ∆PF ,是增幅振动; 是增幅振动; Vcr,F 是机翼开始发生颤振的速度,叫做弯扭颤振临界速度。 是机翼开始发生颤振的速度,叫做弯扭颤振临界速度 弯扭颤振临界速度。 如果飞行速度超过颤振临界速度,振幅将不断增大, 如果飞行速度超过颤振临界速度,振幅将不断增大,直至机 翼破坏。 翼破坏。

12.第12讲静态测试方题目及答案

12.第12讲静态测试方题目及答案

第12讲静态测试方法1. 【单选题】下面对数据流分析方法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 数据流分析是在程序代码经过的路径上检查数据的用法。

B. 数据流分析不一定能够发现缺陷,但可以发现异常。

C. 数据流分析过程中,需要检查每个变量的使用情况。

D. 数据流异常通常不明显,并且每个异常都会导致不正确的行为。

2. 【单选题】判断下面代码段中有数据流异常的变量是____。

void exchange (int& Min, int& Max) {int help;if (Min>Max) {Max = Help; Max = Min; Help = Min;}}A. Min 和MaxB. Min 和HelpC. Help 和MaxD. Min、Max 和Help3. 【单选题】在控制流图中,不能仅用带标号的圆圈表示的是______。

A. 一条或多条语句B. 一个处理框序列C. 一个条件判定框D. 一个循环结构4. 【单选题】下面是由Case多分支结构转换的控制流图。

A.B.C.D.5.【单选题】以下控制流图的环形复杂性V(G)等于。

A. 5B. 6C. 7D. 86.【判断题】通过控制流图可以发现程序结构的异常。

______7.【判断题】环形复杂度度量主要用于计算程序基本路径集的路径数量。

______8.【判断题】环形复杂度的值越大,理解程序模块的难度越高。

______9.【填空题】程序控制流图中所涉及的图形符号只有两种,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0.【填空题】控制流图可用矩阵表示,矩阵维数等于控制流图的______,矩阵的每个元素对应于____。

11.【简答题】简述环形复杂度的作用。

12.【应用题】根据下图给出的程序流程图,完成以下要求:(1) 画出相应的控制流图(要求对程序中的复合条件进行分解)。

(2) 写出控制流图的矩阵表示。

(3) 计算环形复杂度V(G)。

(4) 找出程序的独立路径集合。

C语言第12讲 结构体共用体

C语言第12讲  结构体共用体

§6.3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引用规则
结构体变量不能整体引用,只能引用变量成员
引用方式: 结构体变量名.成员名
例 struct 成员(分量)运算符 student 可以将一个结构体变量赋值给另一个结构体变量 例 struct student { stu1.num=10; int num; 优先级: 结构体嵌套时逐级引用 1 { int num; 例 struct student 结合性:从左向右 { char name[20]; int num; 例 struct name[20]; char sex; char student char name[20]; stu1.score=85.5; 例 structchar num; student { int sex; int char sex; age; printf(“%d,%s,%c,%d,%f,%s\n”,stu1); () if(stu1==stu2) { int age; num; stu1.birthday.month=12; char name[20]; float score; int …….. () stu1.score+=stu2.score; char score; name[20]; int age; struct float date char addr[30]; stu1.age++; float score; char addr[30]; stu1={101,“Wan Lin”,„M‟,19,87.5,“DaLian”}; () sex; { int char month; }stu1,stu2; addr[30]; char birthday int age; int }stu1,stu2; day; num name float score; }stu1,stu2; month day year int year; stu2=stu1; ( ) char addr[30]; }birthday; }stu1,stu2; }stu1,stu2;

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设)

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课设)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13年春季学期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目录摘要 (1)前言 (2)正文 (3)1.需求分析 (3)1.1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3)1.2数据字典 (4)1.3系统功能模块图 (6)2.概念结构设计 (7)3.逻辑结构设计 (10)4.系统实现 (11)5.系统测试 (18)5.1 测试概述 (18)5.2测试方案及概述 (18)5.3测试用例及步骤 (19)6.软件使用说明书 (27)总结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摘要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围绕着档案资料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功能上涵盖信息采集、数字化加工、档案资源管理与服务以及信息产品的制作,具有信息档案资料分布式处理的功能,实现网络内及远程机关档案信息共享,异地档案资料的调阅与采集;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档案资料加工系统,短时间内可达到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的目标;对文字、数字、图片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非结构化信息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检索功能;档案信息著录、标引、处理自动化以及网络内档案信息资源拥有安全、可靠使用环境;方便、高效的档案信息获取利用功能。

进入本系统后,用户可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

管理员可对教师档案信息的修改和查询,图片信息管理、相关文章管理、统计操作等现代化的档案管理。

通过此系统,可以全面对文档、图片、相关文件信息进行录入、查询、修改等。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字典;档案管理;C/S模式前言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的急剧增加,有关教师的各种信息资料也成倍增长。

办学者们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这庞大的信息量。

只有利用计算机,利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提高教师管理的工作效率。

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本教师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教师信息、课程信息、论文信息、项目信息等内容的管理;遵从以往旧式的工作方式,该工作的工作量大,管理繁琐,既耗人力,又耗物力;如今面对大量的教师数据、报表,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第12讲复杂网络上的博弈演化

第12讲复杂网络上的博弈演化

演化博弈论着重研究是在一个动态过程中有限理性的个
体如何在重复博弈过程中,通过自适应学习来实现自身收益 最大化的问题。它把均衡看作是过程调整的结果。

经典博弈论到演化博弈论的3个关键概念的内涵式改变 (演化博弈论与经典博弈论的区别): (1)策略内涵的不同:不同行为 到生物系统中的不同类

型物种本身,策略由物种的不同表现型来体现;

(2)均衡意义的不同:纳什均衡到演化稳定策略(ESS); (3)个体互相作用方式的不同(博弈个体与博弈次数)

二、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
在传统的演化博弈理论中通常假设个体间以均匀混合的 方式交互,即所有个体全部相互接触,然而,现实情况中个 体间的接触总是有限的,个体仅与周围的少数其他个体接触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博弈理论中引入网络拓扑的概念。
个体的策略演化会趋向于一个均衡态,在此均衡态下所
有的个体会同时采取“纳什均衡策略”。 Nash认为,博弈问题的解应该是这样的一组策略,在这组
策略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无法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而
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样的状态就被称作纳什均衡态. 实际上纳什均衡态对所有的参与者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结局。
经典博弈模型



更新规则、网络结构等。
虽然使用的博弈模型和具体的模拟细节各不相同,但基 本的模拟过程是类似的,这个模拟过程是分回合进行的,每 个回合包含两步: (l)网络中所有的参与者与其网络上的邻居进行博弈,并 获得收益。每个参与者的收益为与其所有邻居发生博弈得到 收益的总和。 (2)然后参与者将他的收益与他在网络上邻居的收益进 行比较,按照一定规则改变自己的策略。
性的个体最终会处于相互背叛的状态(注意到此时的集体收
益低于两人同时选择合作时的情况). 这种相互背叛的状态 (D,D)就是系统的纳什均衡态。

计算机控制技术:3.3 数字控制技术(三)

计算机控制技术:3.3 数字控制技术(三)
给一步至(m+1)点,其坐标值为 : xm+1=xm-1 ym+1=ym
新的加工点的偏差为 Fm+1=xm+12+ym+12-R2=(xm-1)2+ym2-R2=Fm-2xm+1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 起的,比如线性方程组的 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算法介绍了算法 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 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 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 本的方法、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 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否可靠。 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 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 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 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 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 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 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 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 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

第12讲SCADA系统通信

第12讲SCADA系统通信
第12讲 SCADA系统通信
SCADA系统的通信
? SCADA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取决于主站 到RTU以及RTU到主站的数据传输。
? 站场内部通信
站1 站2 阀室RTU 站n
通信 网络
调控中心
常用通信方式
? 电话线 ? 卫星 ? 同轴电缆
微波 光纤 电力线载波
? 数字数据信号在通信通道上传输时,必须 转换为音频信号。
TCP/IP 协议的以太网(Ethernet/IP)处理
器或通讯模块,将带监控功能的控制系统 和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起来,使计算机能够 访问使用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开放式数据库。
? 所有的PLC都带有设备网Control Net模块, 现场的所有信号通过Control Net网络实时
? 块的A 网B 网分别串联起来,两端用终端电阻结 束连接。
? CNBR 模块 控制器的内部各机架之间的通讯。
ENBT 模块
? ENBT 模块主要用于与外部通讯。 即与上位机的通讯,与前置 PLC 的 通讯,与加热炉的通讯等。
? 模块正常工作后OK 灯常绿,当模块出现故障 ? 时该指示灯显示为红色;网线插好并与交换机建 ? 立连接后,NET 灯闪烁,出现问题时不亮;模块
左为 CNBR 模块 右为同轴电缆的连接情况
? CNBR 模块主 要用于 控制器 的内部 各机架 之间的 通讯
? CNBR 模块当通讯正常时该模块的 OK 灯一直显 示为绿色,其前面板上
? 显示的是模块的信息,该模块在 Control Net 中的 节点号,以及错误提示等。
? 左图为 CNBR 模块,右图为同轴电缆的连接情况, 它将所有的 CNBR 模
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也是通 过Control Net网络传输到现场设备中

第12讲磁路与变压器

第12讲磁路与变压器
U % U20 U2N 100% U 20
电压调整率反映了变压器运行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是
变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2. 变压器的损耗和效率
变压器的损耗有铁耗和铜耗: P PCu PFe 变压器工作时由于主磁通不变,因此铁损耗也基本维持
不变,通常称铁耗为不变损耗;
铜耗
PCu
I12
R1
I
2 2
R2
用硅钢片叠压制成 的变压器铁芯。
i10 A
u1
X
Φ N1 N2
S
a
u20
x
|ZL|
与电源相接的 与负载相接的 一次侧绕组。 二次侧绕组。
变压器的主体结构是由铁芯和绕组两大部分构成的。变 压器的绕组与绕组之间、绕组与铁芯之间均相互绝缘。
安全气道 油表
储油柜 吸湿计
讯号式温度计
气体继电器 高压套管
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图
此外,额定值还有额定频率、效率、温升等。
5.4 特种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自耦调压器)
定义:把普通双绕组变压器的高压侧绕组和低压侧绕组相
串联,即可构成一台自耦变压器,如下图所示。
A
A
A
a
a
N1 N2
N1
N2
a
N1
N2
X
x
X
xX
x
普通双绕组变压器 连成自耦变压器 实际自耦变压器
实际应用中,自耦变压器只用一个绕组,原绕组匝数 较多,原绕组的一部分兼作副绕组。两者之间不仅有磁的 耦合,而且还有电的直接联系。
磁动势相平衡。此时的磁动势方程式为:
I0 N1 I1N1 I 2 N2
磁动势平衡方程式告诉我们:变压器二次测电流i2的

第十二讲 组态王WEB发布

第十二讲 组态王WEB发布

第十二讲 组态王WEB 发布第一节 Web 功能介绍概述随着Internet 科技日益渗透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传统自动化软件的趋势已发展成为整合IT 与工业自动化的关键。

组态王提供了For Internet 应用版本——组态王WEB 版,其采用B/S 结构,支持 Internet/Intranet 网络上的任何一台PC 机通过IE 浏览器浏览工业现场的实时画面,监控各种工业数据,实现了对客户信息服务的动态性、实时性和交互性。

WEB 功能结构如图12-1 所示:图12-1 Web 功能结构示意图Web全新版功能介绍目前组态王6.53及以下版本中的Web功能只能实现画面和数据的发布,无法实现OCX控件的发布,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组态王6.55中增加了Web全新版,其采用ActiveX技术,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组态王无法发布OCX控件的问题,使远程用户能够通过IE浏览访问服务器。

全新版的Web发布可以实现画面发布,数据发布和OCX控件发布,同时也保留了组态王原有Web的所有功能。

IE浏览客户端可以获得与组态王运行系统相同的监控画面,IE客户端与Web服务器保持高效的数据同步,通过网络您可以在任何地方获得与Web服务器上相同的画面和数据显示、报表显示、报警显示等,同时可以方便快捷的向工业现场发布控制命令,实现实时控制的功能。

另外,Web全新版还具有以下几点技术特性:●Web全新版通过几个独立的文件实现工程发布、工程下载、画面展示和数据访问等功能;●Web全新版采用ActiveX技术,可以支持工程中所有控件的发布;●Web全新版更大限度地支持了原有Web所不支持的功能;●Web全新版采用组态王远程站点的实现原理,Web服务器能够直接引用数据服务器端的变量;●Web全新版需要单独建立一个组态王工程作为Web服务器,并将其发布到IIS服务器中;●数据服务器端:为客户端提供实时数据、报警数据和历史数据等。

数据服务器由IO服务器、冗余服务器、报警服务器、登录服务器以及历史数据服务器组成,在Web全新版中可以更加充分地实现分布式配置;●Web服务器:组态王的数据服务器不能直接充当WEB发布服务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库单
1.2
新书入库
1.1 要求类 型处理
无效输入
注销单
借书单 还
书 单
事务分析举例-DFD
1.5 注销图书
1.3 借书
1.4 还书
目录文件 罚款单
借书文件 罚款单
大型系统DFD中,变换型和事务型 结构往往共存:
传入 变换
传出
T
事务中心
A. 变换分析设计方法 (1)区分传入、变换中心、传出部分,在 DFD 上标明分界线
4.模块结构图的基本结构
①内导结构 ②转换结构 ③外导结构
内导结构
D3
D2 D
B D1
D1
A
D5 C
D4 E
D4
转换结构
A
D6 D1
D5
D9
B
D5 D2
D3 D4
D
E
C
D8
D7
E
外导结构
D3 B
D2 D D1
A
D4 C
D5 E
D6
5.模块结构图的设计
(1 )数据流程图类型 (2 )由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 (3 )利用评价模块结构质量的三个具体标准(
聚合性、耦合性、影响范围与控制范围) 对系 统结构图进行逐步改进。
(1)DFD的类型
变换中心型
信息流
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过 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
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
输入
输出
变换中心 时间
输入 汇款单
变换分析举例-DFD
变换中心
合格的 汇款单
处理后的汇 款单
输出 收据
业务 数据
汇款单
1 格式 检查
合格的 汇款单
2 计算 汇费
处理后的 汇款单
业务 数据
3 产生 收据
4 记账
收据
明细账
汇款处理系统
合格的 汇款单
取得合格 汇款单
合格的汇 处理后的
款单
汇款单
业务数据
计算汇费
处理后的 业务数据 汇款单
输出处理后 记账 的汇款单
汇款单
输入 汇款单
汇款单
合格的 汇款单
格式检查
处理后的 汇款单 收据
A
A
A
B
B
C
BC D
数据
控制信息
DFD与模块结构图区别
1. 系统-功能 2. 做什么(逻辑)-如何做(物理) 3.每张DFD 对应于模块结构图中的某一层 4. 具体-抽象;抽象- 具体
3. 模块划分的标准
? 1. 模块独立性 :指软件系统中每个模块只涉及软 件要求的具体的 子功能, 而和软件系统中其它的 模块的接口是 简单的


c,e

MA
c
e

C
E

b
d

B
D

a
A
(1)
c,e
传 入
c MA e


Get C
Get E
的 分
b
bc
d
de
解 Get B B to C Read D D to E
(2) a a b
Read D A to B

w,u
w,u

ME
ME
分 支
w
uw
u
的W
分 解
U Write Put
v Wu v U v
V U to V Write V
(1)
(2)
中心加工分支的分解
MT
e p c,p r
Q
P
u,w r
R
事务分析设计方法步骤:
(1)在DFD上确定事务中心、接收部 分和发送部分。
(2)画出MSC框架,把DFD上的三部 分 分别映射为事务控制模块、接收 模块和动作发送模块。
(3) 分解细化接收分支和发送分支, 完成初始MSC。
?模块的聚合性: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 整体统一性的指标,描述一个模块其功能专一的程 度。
?偶然聚合 ?逻辑聚合 ?时间聚合 ?过程聚合 ?顺序聚合 ?功能聚合
?模块的耦合性:衡量一个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相 互作用程度的指标。
?数据耦合 ?控制耦合 ?内容耦合
? 2.模块的扇入和扇出数
?模块的扇出指模块的直属下层模块的个数。(3-4 ) ?模块的扇入指有多少个上级模块调用它。
产生收据
收据
打印收据
功能模块设计
1. 子系统划分 2. 模块结构图 3. 模块划分的标准 4. 模块结构图的基本结构 5. 模块结构图的设计
1.子系统划分
①功能划分法 :按业务的处理功能划分,与企业内部管理 模式一致,最常用
②顺序划分法 :按业务处理顺序,适用于子系统内部的划 分
③性质划分法 :业务处理的性质,适用于处理对象多而功 能性质又比较统一的情形
事务型数据流图举例
B
LE
A
I
C
F
M
O
H
D
G
N
总控
A
取A
BE C F
L
M
G D
N
动作1…. 动作n
(操作模块)
细节模块1 细节模块2 …. (细节模块)
?主要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 辅助原则
? 模块的扇出系数(调用下属模块的数量)适中 ? 模块的扇入系数(直接的上级模块的数量)大 ? 力求单入口 单出口的模块 ? 模块的规模
复习
1001,1002——属于什么类型的编码?遵循的是代 码设计中什么原则?
? 校验码的功能?试列举1-2个有校验码日常的代码 。
《管理信息系统》
第12讲 系统设计任务之 二模块结构图
应知:理解模块相关的概念、模块间的关系
应会:能把DFD转化为模块结构图
重难点:DFD转化为模块结构图中模块间的关 系的把握
④时间划分法 : 业务处理的时间关系,聚合性差
2.模块结构图-系统结构图
模块结构图是描述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其相互 关系的工具,是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一个图形工具。
A
模块
S
数据
T
调用 模块结构图的基本符号
控制信息
模块: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功能单元。三种属性:功 能、逻辑、状态
调用:模块间的调用关系,直接调用、条件调用、循环调 用
ab A BC
传入 部分
d DE
e
变换中心
c P
r p
R
w
W
传出 部分
Qu
v
UV
(2)第一级分解(建立初始MSC框架)设计顶层 和第一层模块
MC
MA
MT
ME
第一级分解后的SC
MC
顶层
c,e
u,w
c,e u,w
MA
传入模块
MT
中心变 换模块
ME 第一层
传出模块
(3)第二级分解(分解SC各分支)自顶向下分解,设 计出每个分支的中、下层模块
练习:
?1 .画出前面举例的图书管理、汇款系统的模 块结构图。
明细账
事务中心型
事务 T
事务中心
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T ,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 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 个来执行。这种“以事务为中
心的”的数据流,成为“事务
流”。
处理T称为事务中心,完成以下任务:接收输入数据;分析每个事务 以确定它的类型;根据事务类型选取一条活动通路。
图书管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