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观点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与护理

罩 吸入氧气 , 吸氧对 心肌梗死 患者尤为重要 , 早期 足量 吸氧能
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 提高血氧饱和度 , 减轻心脏负担 , 控制
心肌梗死范 围扩大 , 缓解心绞痛 , 减少心律失常。 吸氧速度和流
死患者 4 5 例, 均在 急诊科经 过镇痛 , 吸氧 , 溶栓等抢救后 经监
护送人心内科病房 , 在救治过程 中没有病例发生意外 。所 以急 诊 的镇痛 , 吸氧 , 溶 栓等抢救是救 治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的关键
沟通 , 提高患者护理的主观配合 。 本研究显示 , 观察组不 良反应 发 生情况低 于对 照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P < O . 0 5 ) ; 观察组 临
急 性 心肌梗 死 的 急诊抢 救 与护 理
庄 巨花
( 朔州市朔城 区人 民医院 , 山西 朔州 0 3 6 0 0 2 )
速或者立 即停药 ,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 及 时通知医师 , 配合 医师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并进行处理。 最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 注重患者心理上的护理 ,讲解药物输注过 程中可能 出现 的不
适, 消除患者 紧张 、 焦虑和恐惧 等不 良心理状态 , 加强 和患者 的
[ 3 ] 彭桂芝 , 谭强 . l f , J L 静脉滴注双黄连不 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 J ] . 中国
量根据病情 而定 ,一般用鼻 导管持续 高流量 吸氧 3 d 一 5 d , 流
量为 4 ~ 6 I J m i n , 以后可 间歇 吸氧 , 流量为 1  ̄ 2 Umi n , 保持吸氧 管通畅 , 观察 吸氧效 果 , 纠 正肺 淤血和肺通气 和血流 比例失调
因素 , 而积极有效护理 为其提供保障 , 现在对作如下总结。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突发急性心梗很可能导致生命危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失去生命。

急性心肌梗塞的时候要怎么应急处理呢?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及急救措施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1.监护和一般治疗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

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

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

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

2.镇静止痛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

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

3.调整血容量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

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对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

(1)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

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

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

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

(2)溶栓治疗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

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要点摘要: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存在缺陷,全面急诊护理措施融入后能够提高AMI 患者的急救工作效率,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为其成功抢救和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关键词: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患者持续性的心肌缺血造成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一旦发病患者可能病情迅速恶化,病死率极高,常见临床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等,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AMI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中抓住急救时机、提升急救效率是关键。

但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确实在护理干预效率、全面护理、细节护理等方面都有不足,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机体状态,基于新时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我们必须构建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

1护理方案患者在溶栓与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护理措施:(1)准备急救物品:建立急救物品管理的常态化机制,日常做好急救物品准备工作,包括常用药物以及急救器械设备等,如止痛药、强心剂、抗凝剂、吸引器、氧气仪、心电监护仪等。

(2)监护护理:持续给氧,实施心电监护,检测和护理重要指标,预防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休克、心室颤动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危急症状,如有预兆及时告知医生,对症处理。

(3)心理护理:常规急诊救治流程中,对AMI患者的心理状态关注不足,医护人员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患者的病情救治上,但患者确实会受到诸多负面情绪影响,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基于此,要求急诊护理中强化护患沟通,安抚患者情绪,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救治过程。

(4)饮食护理:AMI患者肠胃机能、消化状态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急救后24h内进食流质饮食,24-72h可以进食半流质食物,3-7天可进食易消化的普食,饮食干预中注意补充营养和热量,控制脂肪和盐分的摄入,饮食量不易多大,减轻心脏负担。

(5)排便护理:急救之后绝对卧床,但多数AMI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出现便秘问题,过度用力排便会引发心律失常、心衰等高危并发症,因此指导患者合理排便非常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流程及护理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流程及护理PPT课件
• 将患者安排在抢救室; • 抢救室护士: • 给予鼻导管吸氧3L/min; • 予心电血压检测; •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同时抽取血化验,遵医嘱予药物治
疗。 • 备好除颤器,备好急救车。
大家好
12
AMI的急救与护理
• 急救治疗原则 • 1、吸氧、镇痛、心电监测 • 2、及时发现和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 • 3、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 4、尽早开始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 • 5、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治疗 • 6、抗心肌缺血治疗
10
心梗三项化验指标
•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正常参考值】:0-24nmol/L • 血清(浆)肌红蛋白(MYOG) • 【正常参考值】::50nmol/L • 肌钙蛋白(TNI) • 【正常参考值】:0-0.02nmol/L • (试剂不一样正常参考值范围不一样)
大家好
11
我们该怎么做
室性心律失常可能性大,注意利尿、维持水电酸碱平衡; • 定位在右冠:发生右心衰可能性大,须补液维持前负荷,
慎重利尿,且警惕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
大家好
8
临床症状评估
判断患者是否发生AMI,主要依靠三个方面: • 临床表现 •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
• 4.肝素剂量调整:6小时查一次APTT,若APTT不符合标准 按下表调整:
大家好
17
肝素静脉维持48小时后停用。复查血凝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5天。监测患者血常规及血凝等,均无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低症发生。 注意事项:
• 1.普佑克加入生理盐水后轻轻翻倒1-2次,不可剧烈摇荡,以免配 置的溶液产生泡沫、降低疗效。
大家好
1
急性心梗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严重、持久的心肌缺血所引发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

该病起病急,病情重,严重者可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2]。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AMI须紧急救治,尽早恢复病人心肌有效血液循环,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

近年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不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目前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3]。

现将我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 术的患者48例,其中,男38例,女10例。

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3.6±6.4)岁。

梗死部位分别为前壁16例,前间壁11例,广泛前壁9例,下壁12例,其中下壁合并右室心梗2例。

(二)结果 48例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47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

二护理(一)病情观察1 术后患者回监护病房,心电监测,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尿量的变化1.1 血流动力学监测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会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这些均会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同时还应做好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等护理,维护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

对右室心梗的患者扩容的过程中应谨慎,若此时过量补液可加重左心功能不全,出现心源性肺水肿,故扩容要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肺内啰音情况,如患者肺内出现大量湿啰音及心率超过100 次/分,为左心室负荷过重,则应停止快速扩容。

1.2 心律失常术后心肌细胞得到再灌注,24 h内极易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是重要的死亡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第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有急性心力衰竭、剧烈胸痛、意识障碍、休克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我院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选择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4)岁;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5)岁。

所有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均为(5±3)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给予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实行溶栓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患者基本病情的观察与评估、测量各项生命体征等,根据医嘱实施具体护理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如下。

1.2.1院前急救护理医护人员应即时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测,并详细记录数据,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严禁患者自主翻身加重病情。

对于有呼吸困难症状者需协助其取半卧体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即时给予扩张血管、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

1.2.2心理护理因为该疾病发病急且病死率高,患者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交流,即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1.2.3疼痛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疼痛情况给予适量镇痛药物,缓解患者因疼痛引起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定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等,若患者发生严重传导防碍情况,需即时向医生报告,并给予对症治疗等。

1.3观察指标4患者出院前1d,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病情观察以及交流沟通等内容。

急诊科常见病例分析与讨论

急诊科常见病例分析与讨论

急诊科常见病例分析与讨论急诊科是医院中最为繁忙的科室之一,承担着对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任务。

该科室经常面临各种急性疾病的挑战,医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本文将对急诊科常见病例进行分析与讨论,以加深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1.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中国居民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常见症状包括剧烈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出冷汗等。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诊急诊科,进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检查。

早期诊断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2. 中风中风,即脑卒中,也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头晕、极度乏力、言语障碍、面部肌肉麻痹等现象。

中风病例时间窗非常重要,及早识别和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后遗症。

急诊科医生需要迅速进行神经检查、头颅CT或MRI等检查,并给予及时的溶栓或手术治疗。

3. 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科还面临着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挑战,如急性哮喘、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对于这些疾病,急诊科医生需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给予相应的氧疗、雾化吸入药物等治疗措施。

此外,血气分析、胸部X线等检查也是必要的辅助手段。

4. 腹痛腹痛是急诊科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

常见的腹痛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对于腹痛患者,急诊科医生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如腹部超声等,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外伤与骨折急诊科经常接诊各类外伤与骨折患者,如交通事故、摔伤、扭伤等。

急诊科医生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伤情,并给予相应的止痛、固定、缝合等处理。

对于复杂的骨折,还需要及时安排手术治疗。

6. 高热高热是急诊科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与各种感染有关。

对于高热患者,急诊科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发热特点、伴随症状以及既往疾病史等,以确定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治疗等。

7. 中毒急诊科还接诊各种中毒病例,如药物过量、化学品中毒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分析【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及时的急诊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从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和病因入手,探讨了急诊护理的重要性。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遵循正确的原则和要点至关重要,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强调了及时的干预和细致的护理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方法,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重要性、原则、评估、护理措施、概述、研究意义、总结、展望1. 引言1.1 概述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急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早期诊断、疼痛缓解、抢救措施等。

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护士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和病因入手,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重要性,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原则和要点,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评估方法,最后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加深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理解,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研究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脏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增加了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开展,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减轻心脏的负担,减少心脏受损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及急诊处理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及急诊处理
2004.9.24
间接指征: 主要标准: 1、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抬高最
显著导联ST段迅速下降≥50%; 2、血清CK- 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小时以内或CK于16小时 以内。
次要标准:1、胸痛于溶栓后2—3小时基本 消失;2、溶栓后2~3小时内出现加速性室性 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 下壁梗塞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 滞伴或不伴有低血压。两项次要标准不能单独 判断血管再通。
2004.9.24
心原性休克的治疗对策
对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单用内科药物 治疗,其死亡率可高达80%-100%。且其中 少数幸存者的5年生存率也仅40%,近年来临 床治疗表明及时恢复梗塞心肌的血供,减轻 受累心肌的负荷,能明显提高存活率。 对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直接PTCA治疗可使 死亡率由传统疗法的80%以上降至40%左右。 尽早溶栓治疗亦可降低死亡率,如果失败可 即刻行补救性PTCA。
2004.9.24
选择病例时应注意除外:
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 2、高血压经治疗溶栓治疗前血压仍 ≥21.3/13.3kPa(160/100kPa)。 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史,>6小时至 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 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 者。 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
2004.9.24
院前溶栓治疗的参考方案
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及出血 凝血时间。 溶栓前口嚼服阿斯匹林0.15--0.3g,溶栓后连 服3日,后改服50一150mg长期使用。 静脉用药种类和方案:尿激酶(UK)方案: 100一150万I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30分钟 内静脉滴入。 UK滴完后4小时静滴肝素800~1000IU/小时, 维持5天。
2004.9.2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以可逆或不可逆心肌细胞死亡为特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胸痛、心电图异常、肝肺淤血等。

AMI的护理主要是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和减少心肌损伤,为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时间窗口。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效果的观察。

1.患者基本情况本次急诊担架传来一名69岁男性患者,主述胸痛6小时,伴呕吐频繁,气短,心悸。

体格检查见面色苍白,窒息感,呼吸频率24次/分,收缩压110mmHg。

急诊人员进行心电图检查,在V1~V2导联出现ST段抬高,提示AMI的可能。

2.急救处理急诊人员在确诊AMI后,及时开展了急救处理:第一时间给予氧气吸入,稳定呼吸状态;擦拭消毒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开通血透路;肌内注射尿激酶酶原(TNK)0.6mg/kg,进一步溶解血管内血栓;给予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肝素等;控制疼痛,给予口服硝酸甘油、吗啡等药物;进行血透补液,维持平衡水电解质状态。

3.治疗效果观察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心电图变化也逐步恢复正常。

进行药物治疗48小时后,复查心电图发现ST段抬高消失,T波恢复正常。

测定心肌酶谱,CK、CK-MB升高明显,但在治疗后逐渐下降趋势明显。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呕吐、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

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关的护理处理。

患者在急性期诊治后,转入心血管内科继续治疗。

4.护理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应采取综合性、个体化的策略,以降低痛苦、减轻心理压力和控制病情发展。

主要护理措施如下:(1)保持静卧和安静环境,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3)控制疼痛,遵循用药规定,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4)监测心电图,随时掌握心肌情况。

(5)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防止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6)护理好静脉通道,并避免感染。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术后的个案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术后的个案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术后的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阻塞,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基本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后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

- 冠状动脉痉挛:在某些情况下,如吸烟、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导致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

- 其他:冠状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也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 诱发因素- 体力活动过度、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吸烟、大量饮酒等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 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也可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疼痛- 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 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上肢、颈部、下颌等部位。

2. 全身症状- 发热:一般在疼痛发生后 24~48 小时出现,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持续约一周。

- 心动过速:发病后 1~2 天内出现,可伴有心悸、乏力等症状。

- 白细胞增高:发病后 24~48 小时内白细胞可升高至(10~20)×10⁹/L,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3. 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4. 心律失常- 见于 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 1~2 天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 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5. 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间血压下降常见,但不一定是休克。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关急诊护理路径的具体实施路径。

方法:选取2022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小组。

一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另一组则接受急诊护理临床路径。

之后客观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等。

结果:常规组各项结果明显低于研究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急诊护理临床路径方式,可发挥较好治疗效果,因此具备显著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实施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续性缺氧和缺血所致使的心肌坏死性的一类疾病,若是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则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危受到威胁。

在对此类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之时,需尽可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这同时也是临床持续重视急诊护理临床路径的因素。

此次研究为主要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际的研究效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在某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研究组。

前组男女比例是26:24,实际年龄区间则是34-67岁。

后组男女比例是27:23,年龄区间则在35-68岁之间。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可对两组患者进行客观对比。

1.2方法常规组接受的是常规急救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开展合理急救护理。

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保证充足的卧床休息时间,设置多种有效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快速采血检查,医生需随时配合抢救工作。

二是做好心电监护工作。

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与心电图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等。

三是保证充足休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保证卧床12小时,并且每天对其进行精心照料,房间尽可能保证清净安静,情绪上避免过于激动。

活动过于劳累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率失常。

在未出现并发症的情形下,需鼓励患者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就寝,由此非常有利避免出现下肢血栓问题。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科处理规范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科处理规范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科处理规范1.目的规范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处理流程,特此制订本流程。

2.定义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后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持续压榨性剧痛。

3.职责3.1急诊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对于胸痛患者初步诊断为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时必须规范治疗,若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3.2急诊科负责致电心内科病房,请心内科医师急会诊,心内科负责与家属沟通及后继专科治疗3.3如患者同意进行急诊介入,则由心内科医师与急诊科护士负责转运至导管室或心血管监护病房,急诊科帮助患者家属办好住院手续。

3.4急诊科负责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将病情变化及化验结果报告心内科医师并提供安全转运所需监护仪及除颤仪。

3.5急诊科负责及时将抗血小板药物喂服患者并备好静脉溶栓药物。

4.标准4.1 120急救医生在接诊现场初步认定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应提前通知有冠心病介入资质医院的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

(120接诊医生现场初步认定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下级医院或诊所已做心电图和/或心肌损伤标志物确认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已在下级医院进行了溶栓治疗。

第二种情况是120接诊医生现场通过简单询问病史,做心电图和/或床旁心肌损伤标志物初步认定患者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有条件的120急救中心可以执行)4.2胸痛病人来诊,则由分诊台护士一级分诊入急诊科抢救室并安排医师接诊。

4.3病人卧床后首诊医师5分钟内完成18导联的心电图检查,上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同时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4.4如心电图显示相邻两导联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则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马上请心内科医师急会诊,心内科会诊医师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并报告本科二值医师(各医院视情况而定)。

同时急诊科10分钟内完成抽血化验(BR、凝血功能、cTNT、BNP、D-D、肝肾功能、E5A)并按绿色通道管理送入检验科,有条件医院可在急诊科15分钟内选择性完成BNP、cTnI、D-Dimer、MYO、CK-MB的检测并出具报告给心内科医师。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新标准及急诊处理更新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新标准及急诊处理更新

MI全球定义(第3版)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
当临床上具有与心肌缺血相一致的心肌坏 死证据时,应被称为“心肌梗死”。 满足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均可诊断为心肌梗 死。
AMI诊断标准
The term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should be used when there is evidence of myocardial necrosis in a clinical setting consistent with acute myocardial
CK
骨骼肌 > 心肌 > 脑,消化道 > 肺,肾 > 肝,脾
CK-MB
++ +++ +
-
-
CK-MM
+++ + -
-
-
CK-BB AST LDH
- - ++
+
-
心肌 > 肝 > 骨骼肌 > 肾 > 胰 > 脾 > 肺 > 红细胞
肾 > 心肌 > 骨骼肌 > 胰 > 脾 > 肝 > 肺 > 红细胞 > 脑
合并ECG其他异常的改变 掩盖了AMI的变化
陈旧性心肌梗死 束支阻滞
右束支阻滞 左束支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
室性异位心搏(或节律)
临床意义
存在AMI,但心电图未必能见到特征性改变。这 强烈提醒我们:
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AMI 心电图不是诊断AMI的特异指标
传统的心肌酶谱
心肌酶名称
分布的主要器官和组织
缺血性胸痛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识别及急诊处理.pptx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识别及急诊处理.pptx

一、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识别
一、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识别 症状: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
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其中心绞 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 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 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 少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功能不全,休克, 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 ①伴有糖尿病的病人。 ②老年人。 ③手术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者。 ④伴有脑血管病的病人。 ⑤脱水,酸中毒的病人。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可根据肯定的心电图演变,血清酶升高,胸
痛等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1.病史: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出现严重而持久的胸痛,有时病史不典型,疼痛可以轻微 或缺如,可以主要为其他症状。 2.心电图:持久的Q波或QS波,以及持续24h以上的演进性损伤电流,这些肯定性改 变出现时,仅依据心电图即可作出诊断,不肯定性心电图改变包括:①静止的损伤电流。 ②T波对称性倒置。③一过性病理性Q波。④传导障碍。 3.血清酶:包括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开始升高和继后降低,这种变化必须与特定 的酶以及症状发作和采取血样的时间间隔相联系,心脏特异性同工酶(CPK-MB,LDH) 的升高亦认为是肯定性变化,不肯定改变为开始浓度升高,但不伴有随后的降低,不能取 得酶活力曲线。 (1)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如出现肯定性心电图演变和(或)肯定性血清酶变化, 无论病史典型或不典型,都可诊断为明确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有肯定性改变者,心肌 梗死常属于透壁性类型,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由于不伴有Q波,甚至ST段与T波改变也 不很明显,故主张依靠血清酶以肯定诊断。 (2)可疑的急性心肌梗死:对有典型或不典型病史的病例,不肯定性心电图改变持 续24h以上,伴有或不伴有酶的不肯定性变化,都可诊断为可能急性心肌梗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既往史:高血压,吸烟1-2包/天,业务主管 • 自诉“感冒”,但同事发现其面色苍白、倦怠、
出冷汗而到医院
9
吸氧
• 功效
– 提高心肌氧供 – 提高向心外组织氧输送
• 注意!!!
– COPD患者吸入高浓度氧可能会一起呼吸抑制
• 完成12导联心电图,尽快交给主管医生
10
初始处理——吸氧
• 吸氧的指征——何时吸氧? • 吸氧的目标——目标氧饱和度? • 吸氧的方法——氧气的浓度和流速?
发病< 12hr
无危险因素
实施溶栓
29
溶栓治疗
• 尿激酶
– 150万 U 30分钟内滴注(国内用)
• rt-PA
– 15 mg 快速推注1-2 分钟 – 50 mg(0.75mg/kg)30 分钟输注 – 35 mg(0.50mg/kg)60 分钟输注
• 瑞普替酶
– 10U 2分钟推注×2 间隔30 分钟
13
其他止痛方法
• 吗啡 3 - 5 mg IM / IV / IH • 止痛的二线药物 • 通常对低血压患者的血压影响不明显 • 尤其适用于疼痛所致的焦虑患者
14
吗啡
• 功效
– 阿片类止痛药 – 抗焦虑 – 扩张容量血管,减
少静脉回流
• 注意
– 低血压 – 右室梗死慎用 – 可能有呼吸抑制
15
• 3型:心脏性猝死伴缺血症状,伴新发ST抬高或LBBB, 或血管造影或尸检证实冠状动脉内血栓,死亡之前已获取 血样标本
• 4a型: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 4b型: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的心肌梗死 • 5型: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4
1型和2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 至少检测到1次心脏标志物(肌钙蛋白最佳)的升高(和/ 或下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的第99百分位数,并至少伴有 以下1条缺血表现:
21
辅助抗凝——肝素
• 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LMWH)或普通肝素 • 作为溶栓和PCI的辅助治疗 • 预防DVT • 注意
– 出血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
22
辅助抗凝——氯比格雷
• 商品名波利维,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主要治 疗ACS
• 负荷量 300 mg,然后 75 mg/d • 注意
– 副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与阿司匹林合用会轻度增加 出血风险
– 不宜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之前
23
辅助抗凝——GPIIb/IIIa抑制剂
• 包括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和埃替非巴肽 • 抑制血小板聚集,对PCI治疗有获益 •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24
辅助抗凝——GPIIb/IIIa抑制剂
• 注意
– 出血 < 6 W – 2年内发生脑出血 – BP>200/100mmHg – 6周内外科手术 – 血小板<100,000
25
再灌注治疗——溶栓
• 尿激酶、rt-PA和瑞普替酶 • 症状出现在12小时之内,EKG有AMI的表现 • 高龄患者溶栓的风险增加 • 目标:D2N 30 分钟 • 如果在90分钟内能实施PCI,则考虑PCI治疗 • 适应症和禁忌症
26








最长30分钟
27
28
症状
STE/LBBB
6
心肌梗死后心脏标志物的出现时间曲线
7
心脏标志物
标志物
开始升高 峰值
CK-MB 3-12 h
18-24 h
Tn T
3-12 h
12 h
Tn I
3-12 h
18 h
肌红蛋白 1-4 h
6h
持续时间 2天 5-14 天 5-10 天 24 小时
8
病例
• 张××,男性,45岁,因“胸闷、恶心和全身乏 力1小时”到急诊求治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心电图
非ST段抬高的ACS(NSTACS) STEACS
坏死标志物
UA
NSTEMI
STEMI
3
急性心肌梗死分类
• 1型:因斑块破裂、糜烂,或开裂、夹层等原发性冠脉事 件引起的缺血所导致的自发性心肌梗死
• 2型:由冠脉痉挛、贫血和低血压所致氧供需不平衡引起 的缺血所导致的心肌梗死
30
再注治疗——PCI
• 与溶栓相比,提高存活率并减少出血的风 险
• 适合于某些溶栓禁忌的患者 • 目标:D2B 90分钟 • 有经验的介入团队能更好的改善结局
31
急诊室AMI的治疗目标
• STEMI:
– 达到快速而又完全梗死血管再灌注,减少MI复发的风 险

心肌缺血症状

心电图新发的缺血表现(新发的ST-T改变或新发LBBB)

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

影像学证实新出现的心肌活动能力消失或新发的局部
室壁活动异常
5
• PCI相关的心肌梗死(4型)心脏标志物升高要大 于正常范围上限的第99百分位数的3倍
• 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5型)心脏标志物的升高 要大于正常范围上限的第99百分位数的5倍
18
ACS的初始治疗
19
β阻滞剂
• 美托洛尔 5 mg IV Q 5min×3次 • 使用禁忌:
– 药物过敏 –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 HR < 60 – SBP < 90
20
β阻滞剂
• 功效 – 减少心肌的工作负 荷和氧需 – 控制心率
• 注意
–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 衰竭
– HR < 60 – SBP < 90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观点
1
概述 General overview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请根据您 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Click to enter the specific text in this column to explain the sub item content briefly. Please modify it according to your specific content.
11
止痛
• 使用硝酸甘油缓解进行性缺血和止痛
– 舌下含化(片剂) – 外用(贴膜) – 静脉滴注(针剂)
12
硝酸酯类
• 功效
– 扩张容量血管,减少静 脉回流
– 降低心肌氧耗 – 扩张冠状动脉
• 注意
– 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
– 右室梗死慎用 – 同时使用万艾可、西力
士和艾力达为使用禁忌
阿司匹林
• 非肠溶阿司匹林 300 mg,尽快嚼服 • 阿司匹林过敏患者避免使用 • 12小时之内服用足够剂量的阿司匹林的患
者不必服用
16
阿司匹林
• 功效
• 注意
– 环氧化酶的抑制剂, 降低前列腺素的活 性
– 减少血小板聚集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阿司匹林过敏
17
MNOA
• 吗啡(M) • 氧气(O) • 硝酸甘油(N) • 阿司匹林(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