鱇浪白鱼流水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怎样流水养鱼流水养鱼技术要点

怎样流水养鱼流水养鱼技术要点

怎样流水养鱼流水养鱼技术要点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水流方式改良的鱼类养殖方法,流水养鱼能够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和水质条件,提高鱼类存活率和养殖效果。

下面将介绍流水养鱼的技术要点。

1.水体环境管理流水养鱼的核心在于优化水质环境,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和稳定的温度。

首先要保证流水水源清洁,避免有害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侵入。

其次,要通过水体疏浚、提高水流速度等措施,保持水流畅顺,防止死水区的形成。

2.养殖池设计流水养鱼的鱼池设计要考虑水流动力学,并结合具体养殖鱼种的生理特性和养殖需求。

池塘的形状可选择形状为长方形或椭圆形,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水流,增加水的接触面积。

同时,可以在鱼池底部设置水底泥土,增加活性细菌数量,提高水质。

3.鱼种选择在流水养鱼中,要选择适合养殖的鱼种。

一般来说,适合流水养鱼的鱼种有鲈、鳜、草鱼、鲫鱼等。

这些鱼种生长速度适中、饵料适应性较强、耐污性强等,非常适合流水养殖。

4.饵料投喂流水养鱼的饵料投喂要科学合理,要根据养殖鱼种的需要和水体的环境状况,选择合适的饵料种类和投喂量。

通常可以采用浮性饵料或沙粒饵料,可以减少水质污染和饵料的损耗。

5.疾病预防与治疗在流水养鱼中,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要定期检查鱼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常见的疾病有鱼白喉病、鱼红斑病等,可以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防治。

6.养殖水域周边环境治理流水养鱼还需要对养殖水域周边环境进行治理,避免水体污染。

在养殖水体上游处设置滤池或打磨板,能够过滤掉水中的污染物,保证入池水质的净化。

7.定期清理养殖池定期清理养殖池是流水养鱼的关键步骤,要清除鱼粪、残饵、死鱼等有机物,保持水质的清洁。

同时,还要进行鱼池底泥的清理,清除底泥中的杂质,保持水质的稳定。

8.合理管理养殖数量流水养鱼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水体流速进行合理的鱼类数量管理,避免过度密养导致水质变差和疾病传播。

白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白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白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白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其肉质鲜美,养殖白鱼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文介绍了白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水质管理、饲料选择、养殖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白鱼是一种肉质鲜美的淡水鱼类,被广泛养殖于中国的南方地区。

其养殖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下面将介绍白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选址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水流清澈、水质优良的水域,以保证白鱼养殖的生长环境。

其次,避免选择污染源附近的水域,以免影响白鱼的健康生长。

最后,考虑到市场需求,选择地理位置较便利的场地,方便产品的销售和运输。

2. 准备设施养殖白鱼需要准备一些基本设施,包括鱼塘、防护网、水泵等。

确保鱼塘具备良好的防渗透性,并有足够的深度和面积,以供白鱼生长。

防护网用来预防外来的食肉鸟类捕食鱼类,确保养殖过程的安全。

水泵作为鱼类养殖过程中重要的设备,起到水循环和增氧的作用。

3. 水质管理合理管理水质是白鱼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首先,需要对水源进行处理,去除水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

其次,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等,保持水质稳定。

此外,还需要控制饲料投放量,避免因过量饲料产生的水质恶化问题。

4. 饲料选择白鱼对饲料的选择较为重要,合理的饲料选择能够提高白鱼的养殖效果。

一般情况下,可使用谷物类和蛋白质饲料为主,如玉米、豆饼等。

同时,可根据鱼类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相应的饲养调整。

有必要提醒的是,应避免过度投喂,以免引发饥饿营养症等问题。

5. 养殖技巧在白鱼的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技巧能够提高养殖效果。

首先,合理布置和利用水域资源,确保白鱼间的生长空间和适宜的环境。

其次,根据鱼类生产的季节特点,合理安排白鱼苗种,提高养殖效果。

此外,了解和掌握适宜的养殖管理方法,及时处理疫病问题,可有效降低养殖风险。

总结起来,白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相当重要。

抗浪白鱼水库流水养殖及放流技术初探

抗浪白鱼水库流水养殖及放流技术初探

抗浪白鱼水库流水养殖及放流技术初探【摘要】抗浪鱼人工养殖是抚仙湖周边地区新兴的特色产业,因抚仙湖径流区禁止水产品养殖,严重制约了该产业在抚仙湖周边的发展规模。

异地水库放流及流水养殖抗浪鱼的成功,为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抗浪白鱼水库放流流水养殖饲养管理【正文】抗浪白鱼是抚仙湖的特有珍希鱼类之一,但是由于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和其他鱼类的入侵,导致抗浪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在1999年6月—2004年6月期间,在省财政的支持和水产工作者的努力下,对抗浪鱼进行驯化试验养殖并取得了成功。

一、人工养殖存在的问题1、养殖户技术高低不一,盲目跟风由于抚仙湖流域禁止水产品的养殖,导致抗浪白鱼的养殖规模比较零星,市场上的价格甚至一度达到了每公斤上千元的价格。

所以大部分的养殖户只看重了养殖抗浪白鱼带来的巨大利润,在没有熟练掌握抗浪鱼的养殖技术下、对养殖条件考虑欠缺,把抗浪鱼当四大家鱼来养殖,忽视了抗浪鱼的特性,就盲目的在抚仙湖周边县、区水库、坝塘进行抗浪白鱼的扩大养殖,结果不少养殖户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2、水库放养抗浪鱼限制条件多,自然繁殖率低。

水库多修建在地势高的山区,主要靠雨水蓄水,一般含泥沙较重、水温较低,不利于抗浪鱼的生长,水流动性小,库区周边多为泥土,符合抗浪鱼自然产卵条件的地方极少。

抗浪白鱼的鱼苗即使投放到水温高、水质清的水库之后,虽然会正常的成长,大多数鱼苗两至三年达到首次性成熟,但也很少有符合抗浪白鱼自然产卵的环境,自然繁殖受到很大的限制。

3、水库中符合自然产卵条件地方面积很小,亲鱼集群产卵,死亡率高、鱼卵堆积孵化率低,鱼苗成活率低抗浪白鱼喜欢集群产卵,加上水库中符合产卵的地方面积较小,导致抗浪白鱼集中在小面积内产卵、造成鱼卵易缺氧,易发霉;遇到下雨时水温剧集下降、水质变化大,鱼卵几乎无法孵化;再加上小杂鱼对鱼卵、鱼苗的吞食,使抗浪白鱼在水库中自然增殖不具经济价,成鱼集中在小区域内产卵易造成挤压死亡。

【CN209572828U】一种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专利】

【CN209572828U】一种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专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池本体(1) 的两侧均设置有提手(11),所述提手(11)的两端均与所述孵化池本体(1)的外表面紧密焊 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311) 穿过所述通孔(321),所述第二螺栓(311)通过所述螺孔(31)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螺纹 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加热器(21) 设有2-4个,呈环形等间距排列。
2
CN 209572828 U
说 明 书
1/4 页
一种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浪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
背景技术 [0002] 抗浪鱼学名为鱇浪白鱼,是中国特有鱼类,个体小,数量多,为云南省四大名鱼之 一、云南特产经济鱼类之一 ,其肉细味鲜美 ,刺软 ,鳞小 ,香味可口 ,腌制成干品 ,放置一年不 变味。随着市场对塘鳢的需求量增加,市场供不 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发展苗种规模化 生产,解决苗种匮乏问题是进行人工养殖,保护野生资源的基础,已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 紧迫性。 [0003] 目前,抗浪鱼进行自然水温人工孵化养殖,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自然水温孵 化方式 ,这一方式容易受外界环境特别是水温 和水含氧量变化的 影响 ,不能形成批量和稳 定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070174 .3 (22)申请日 2019 .01 .17 (73)专利权人 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 玉桥二期金桥路86号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主要产于云南的抚仙湖,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云南抚仙湖中鱇浪白鱼的年产量,依然可以达到400~500t,上世纪80年代的年产量也还有300~400t,鱇浪白鱼一直是云南抚仙湖湖区主要食用经济鱼类之一。

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云南抚仙湖鱇浪白鱼的产量开始急速下降,1998年鱇浪白鱼的年产量是10.4t,到2000~2004年的年产量仅为0.5~1.0t了。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抚仙湖区鱇浪白鱼就退出了该湖区主要食用经济鱼类的行列。

本文简要叙述云南抚仙湖产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在云南抚仙湖鱇浪白鱼的渔业资源恢复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管理与技术措施,旨在为云南抚仙湖区鱇浪白鱼的资源恢复工作者提供些许的参考资料。

1 云南抚仙湖内的渔业资源的演变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开始对云南抚仙湖内鱼类进行研究的是英国学者Regan(1904~2014),此人主要是根据从云南抚仙湖内收集的鱼类标本,进行了部分鱼类分类学方面的研究,曾经先后记述了24个鱼类新种。

随后,中外学者,如Chaudhuri(1921)、Fang(1956)、成庆泰(1958)对包括云南抚仙湖在内的云南高原湖泊的鱼类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诸如抚仙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tingi)等属于新种及新属的部分鱼类。

上世纪1963~196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昆明动物研究所协作,对云南湖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资源调查研究,部分文献记载了这次调查结果。

不过,在这次高原湖泊调查中,调查内容主要关注的是湖泊的自然环境因子以及浮游生物等生物资源相关内容,而收集云南抚仙湖中鱼类鉴定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如黎尚豪等(1963)撰写的湖泊调查报告中只有8种,也就是说这类结果显然是不能代表当时云南抚仙湖内鱼类资源实际状态的。

李树深(1982)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云南湖泊中鱼类区系并且分析了其演化过程,该文中记载云南抚仙湖中鱼类一共有16种。

山区流水的养鱼技术

山区流水的养鱼技术

山区流水的养鱼技术利用山区自然落差流水养鱼,可以一水多用,对解决山区“吃鱼难”和脱贫致富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流水养鱼具有节能、节地、节饲料、节工;投资小,收效大等优点。

现将山区流水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水质和鱼池的要求1、水质条件:流水养鱼的水质要求无工业及农药污染,无臭、无异味、无明显的油膜浮沫,水源充足,一年中要有6个月以上水温处于20-30℃之间。

水温不得低于15℃,如水温过低,应在流水池前增建一个晒水池升温。

水的酸碱度要求是中性或弱碱性。

此外,要防止暴雨后浑水入池。

2、鱼池位置:一般选建在背风向阳的沟溪两岸、水库坝下和村前屋后为宜。

鱼池底质以细沙为好,自然水位落差应在2米以上。

3、鱼池结构:鱼池用碎石砌成,池形无严格要求,面积10-40平方米,池高1.5-2米,水深0.8-1米。

每个池的进出水口都要独立,并设置拦鱼栅。

池内水流要求均匀,循环到角,中央形成滞水区,以便于捞取鱼粪草渣。

二、饲养管理1、放养鱼种:一般选择草鱼为多,搭配少量的鲤、鲫、鳊鱼,规格要求每公斤10尾左右。

2、控制流速:一般要求流速控制在0.3-0.6米/秒之间,流速过大,鱼易消耗体力,过小则鱼易缺氧致死。

流速随着季节气温而变化,一般春季缓流,夏季急流,秋季缓流,冬季微流。

3、人工投喂:流水养鱼完全依靠人工投喂,饲料一般以青饲料为主,如青草、南瓜叶、山芋藤和豆叶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种草养鱼和投颗粒饵料。

青料每天按鱼体重1∶1投喂,在30-40分钟内吃完为好。

颗粒饲料一般每小时投喂一次,夜间减少两次,水温23℃以下时按鱼体重的3-5%投喂,23℃以上时按鱼体重的5-10%投喂。

4、注意防病:鱼种投放前,最好进行免疫注射或用盐水浸泡处理。

在冬春季要用3%的食盐防治水霉病,在夏季要注意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病的防治,发病期要每天投喂一次蓖麻叶和大蒜叶。

青饲料投喂前要用20ppm的漂白粉液浸泡10分钟。

每周用10ppm漂白粉液浸洗消毒鱼体一次(在鱼池内进行),根据水面大小投喂50-100公斤含有痢特灵药物的颗粒饲料(每50公斤饲料中含痢特灵0.3-1克)。

山区流水养鱼技术方案doc

山区流水养鱼技术方案doc

山区流水养鱼技术方案 doc岳西县山区流水养鱼技术方案流水养鱼就是利用山泉、溪涧的自然落差或筑坝引水~在鱼池中采用持续流水的养鱼模式~鱼类消耗的溶氧来源于水源进水~鱼类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即时随水流排出。

具有管理方便~产品集中~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

一、养殖环境。

森林植被良好~常年水流充沛~不易受洪涝灾害。

二、水源要求。

要有适宜的流量~最好在0.5立方米,秒以上~水流进入养鱼池的最小落差要在0.5米以上。

水质要求清新~没有污染~水中的溶氧量在7.0毫克,升以上~pH值可允许为8,9。

三、鱼池建设。

1、鱼池形状、面积。

形状根据地势空间确定。

以圆形或长椭圆形为佳,每个鱼池面积5-20平方米,水深 1.2,1.5 m。

鱼池结构既可以是简易的土、石池~也可以是砖、石水泥池~建议使用砖、石加水泥浆砌并用鹅卵石贴面。

2 进、排水系统进水口可设成单口或者多口~长方形鱼池如果宽度较小时~进、排水口可以前后对应的设置在两个宽边的中部~若宽度较大时~除相应扩大进、排水口的宽度外~一般将进、排水口设置于对角上,圆形鱼池多以延圆周切线方向进水~底部中心出水~以利于以出水口为中心的涡流的形成及污物的集中、排出。

进、排水管径或者过水断面的大小可以依据流量及适应的流速来确定~建议使用管径15厘米的塑料管或钢管。

进水鱼池设置开放式的进水口~一般要求进水口至少要高出池面80厘米左右~使水流跌入鱼池~这样有利于曝气增氧~而且最好采1用喇叭形~以增加入水池的断面。

进水口需设置闸板~用以调节供水量~在闸板上游设一个拦污网~防止野杂鱼或者污物进入鱼池。

排水口应该设在鱼池的最低处~且兼有排污的功能。

在鱼池出水口上方正常水位高度设有溢流口~起排除水面漂浮物的作用~并防止排水口堵塞时鱼池水流停滞或池水漫过鱼池。

3 防逃、沉沙措施鱼池进水口、出水口、溢流口设有拦鱼栅~用于防逃的拦鱼栅孔眼大小应视养鱼的规格大小而定~在不至于逃鱼的前提下孔眼尽可能大些为好。

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鱇浪白鱼产黏性卵,同一个体的卵子发育是同步 成熟,即一次成熟,不同个体则有性成熟时间先后的 区别。抚仙湖鱇浪白鱼属贫营养湖泊一年中一次性产 卵的砾石型产卵鱼类[2]。鱇浪白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 抚仙湖西岸禄充、明星一带,东部的大湾、小湾、海口、
唐开华等: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小凹一带。产卵场的共同特点是在溶洞出水口附近, 水质清新、具有砾石和沙滩的沿岸地带,也可用蕨草 扎成束诱其产卵。
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发现,鱇浪白鱼人工饲养虽 然养殖密度比天然水体大很多 但是鱼病的种类并不 多发,主要有水霉病、锚头蚤病、小瓜虫病等o其中锚 头蚤和小瓜虫病多发生在成鱼身上,且对鱼的危害不 大。水霉病从种苗到成鱼都有发生,常会造成鱇浪白鱼 大批死亡,对鱇浪白鱼的危害极大[4]o因此,做好鱇浪 白鱼的鱼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要,要做到无病先防、有 病早治。
219
动物科学
料结构,停喂鸡蛋黄,要开始投喂豆浆,每天投喂黄豆 0.5 kg/万尾,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可以将饲料磨成 粉状,投放粉料。在此阶段饲养中,密切关注饲料的投 喂量,做到定点、定时、定量,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饲 料要新鲜、不变质,及时清除池底剩余饵料。
当年4月产卵孵化的鱇浪白鱼鱼苗在原池养殖 到9月,体长已经达3 cm左右,此时密度太大,加之鱼 体规格大小不一,就要进行分塘饲养。一般放养密度 为22.5万尾/hm2 ,规格以3~5 cm为宜。在人工池塘中 要尽量提高水位,一般不低于0.8 m;鱼种下塘后逐渐 改变饵料结构,红虫投喂量每天2 kg/万尾,商品料投 喂量每天1 kg/万尾。上午和下午各投喂1次。同时借 鉴家鱼养殖中的饲养管理经验,做到定点、定时、定 量、定质的“四定”投喂方法。在成鱼养殖中,饵料投喂 量为鱼体质量的2%~3%o注意早晚巡塘,仔细观察鱼 群活动情况,发现缺氧、鱼病等情况要及时处理。每天 更换鱼塘水1/3左右,以保持水质清新、水中溶氧充足。 水质较清澈,池中容易长青苔,要及时捞起水中长出 的青苔避免鱼粘在青苔上造成死亡o养殖经验表明, 鱇浪白鱼的最适生长水温是22~24益,15益以下便很 少活动摄食。如有条件,从11月底开始加温,使鱼塘 的水温保持在21益左右,以促使整个冬季鱼较快生 长,使鱼的规格远优于其他鱼塘的同批鱼类o 3.6鱼病防治

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2期动物科学摘要鱇浪白鱼是抚仙湖的特有鱼类,资源曾濒临枯竭,2001年澄江市开展了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研究。

本文阐述了鱇浪白鱼人工繁殖现状及其繁殖习性,总结了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并分析了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意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鱇浪白鱼;繁殖习性;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中图分类号S96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12-0218-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12.08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唐开华1陈云超2(1澄江市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站,云南澄江652500;2澄江市植保植检站,云南澄江652500)作者简介唐开华(1980—),男,云南澄江人,工程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0-12-18抚仙湖鱇浪白鱼为澄江市土著鱼,肉嫩味鲜,在抚仙湖引进太湖新银鱼之前,是沿湖渔民的主要捕捞品种,高峰期年产量约400t 。

后来由于太湖新银鱼的引进和鱇浪白鱼捕捞量过大,几年内产量锐减,几乎灭绝,在湖中已见不到成群结队的现象[1]。

2001年澄江市水产工作站开展了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并取得成功,解决了苗种来源问题,对恢复抚仙湖鱇浪白鱼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该技术的成熟,为鱇浪白鱼的池塘人工养殖,特别是规模化养殖、集约化养殖、抚仙湖增殖放流等提供了基础保证,实现了鱇浪白鱼资源的永续利用。

经过10多年实践探索,鱇浪白鱼的人工繁殖驯养技术已基本成熟,一些养殖户每年都能提供一定的社会需求量且能对抚仙湖进行增殖放流。

鱇浪白鱼濒临灭绝,此技术的成功实施,对保护鱇浪白鱼、延续生物物种、维护抚仙湖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鱇浪白鱼养殖经验和澄江市鱇浪白鱼资源现状,对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进行探讨。

1鱇浪白鱼人工繁殖现状澄江市地处滇中,位于昆明市东南面。

流水养鱼技术

流水养鱼技术

流水养鱼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09年第21期流水养鱼就是在不断地流动着的水体里进行鱼类的养殖。

流水养鱼的特点是水体面积小、放养密度大、强度投饲和单位产量高,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

(一)地形条件:建池地点应选择引水方便,水量丰富,水位稳定,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而停水,地形要有适当倾斜度,注排水方便。

(二)水质条件:水温适宜,一年中有六个月以上的水温在15~ 300C之间,其中大部份时间在20~ 28℃之间(针对养殖温水性质类而言);pH值在6.8~ 8.4之间;溶氧量高不含对鱼有害的物质;水中混有的泥沙不多,尤其在大雨后,洪水带入水库的泥沙不能多。

(一)建池材料。

建池材料有混凝土、浆砌砖石、金属、塑料、洽土天然土等。

面积较大,又无其它养鱼机械配合的多种采用后两种材料,T厂化养鱼中的流水池多采用前几种。

(二)鱼池形状。

根据池内水流状态、池底排污方式、地形地势、建池材料、鱼池大小等情况,流水池有矩形、矩形切角、i角形、圆形、椭圆形等。

(三)面积、池深一流水鱼池的面积从几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以20~ 50平方米之间为宜,便于管理。

流水鱼池的深度一般为1.5米左右,水深约1.2米。

(四)流水鱼池的构造。

流水鱼池主要由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大池池壁是一斜坡,坡度大小与静水池一样,一般池壁都为直立式,池底构造与池形有关,圆形池一般成锅底形,如漏斗,其坡度在5%左右,除圆形以外的各种流水池的底部也都做成向排水方向倾斜,其坡度一般小于圆形池坡度。

注、排水系统是流水鱼池的核心,注水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提供额定水量,以保证预期的池水交换量;二是用合理的进水方式,达到既增氧又促使池水循环的目的,以加快池水交换,进水方式有悬空喷洒、空中射流及池壁多层进水等i种。

流水鱼池的排污(排水)是鱼池设计的重要一环,尽量做到排污干净和自动清洗,排水、排污系统合一,圆形池设在中央,由于池中的环向水流及池底的螺旋水流,使污水、物汇集至排污(水)口。

水泥池养殖(鱇)(浪)白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水泥池养殖(鱇)(浪)白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水泥池养殖(鱇)(浪)白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黄桂香;官鹏;杨崇宝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19
【摘要】随着(鱇)(浪)白鱼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
高,(鱇)(浪)白鱼在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对水泥池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鱼病的预防及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养殖户参考.
【总页数】2页(P309-310)
【作者】黄桂香;官鹏;杨崇宝
【作者单位】云南省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江川 652600;云南省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江川 652600;玉溪市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2
【相关文献】
1.鱇[鱼良]白鱼增殖技术探析 [J], 张友存;张四春;杨崇保;李建春
2.鱇(鱼良)白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杨博;陈小勇;杨君兴
3.基于SLAF-seq技术的(鱇)浪白鱼SNP位点开发 [J], 金方彭;周睿;李光华;武祥伟;冷云;张文魁;左鹏翔
4.(鱇)(鱼良)白鱼养殖技术研究 [J], 邱家荣;杨君兴;夏黎亮;宋建宇;张培清;张云岗;
杨从保
5.不同营养状态水体对和鱇白鱼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J], 贾艳菊;陈毅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增殖的思考

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增殖的思考

抚仙湖鱇鱼良白鱼种群保护及人工增殖的思考摘要:自鱇鱼良白(又称抗浪鱼)鱼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后,历年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该类鱼种的保护工作。

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效果的,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基于实际,就抚仙湖抗浪鱼白鱼种群保护以及人工增殖相关问题展开探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抚仙湖抗浪鱼;种群保护;人工增殖抗浪鱼是抚仙湖的特有鱼类,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但随着太湖新银鱼的的入侵以及人们不节制的捕食,抗浪鱼的数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曾到了灭绝的边缘【1】。

为此,市政部门采取强有力的保护与相关增殖措施来增加鱼群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下面就抚仙湖抗浪鱼白鱼种群保护策略方法做具体分析。

1水库移植鱇鱼良鱼的经验与成果抗浪鱼属于抚仙湖中的特有鱼类,十分稀有珍贵。

但在环境、人为等各类因素的影响下,自上世纪90年代起,抚仙湖中抗浪鱼的数量就急剧下降。

为挽救该生物群种,各级政府以及水产工作者、当地居民前后尝试了多种保护与增殖方法,如在水库中投放苗种、亲鱼、受精卵,希望能在水库中成功移植抗浪鱼,让抗浪鱼鱼种能成功存活下去。

但由于水库环境不是十分适合抗浪鱼,因而成活率低,并且能够存活下来的少部分抗浪鱼虽生长良好,但不会自然繁殖,无法达到增殖目的。

在做了上述实践后,相关人员总结出,要想促进抗浪鱼鱼群增殖,就必须结合抗浪鱼的生长习性、生活习惯,为其创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基于这一认知,政府部门以及水产工作者探测出位于抚仙湖周围的碧云坝水库,地理位置优越、水质良好,山涧水长流,并且还有地下龙潭水,十分适宜抗浪鱼生长繁殖【2】。

据相关资料记载,2001年~2003年间,由江川大众渔业公司于碧云坝水库投放了抚仙湖沟洞中采集的抗浪鱼亲本以及自然受精卵。

此次投放中,抗浪鱼的存活率较高,且鱼儿长势良好,并且可以自然繁殖。

在向鱼群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后,碧云坝水库中的抗浪鱼群很快成为优势种群。

白鱼养殖的方法及技术

白鱼养殖的方法及技术

白鱼养殖的方法及技术
白鱼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方式,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及技术。

1. 池塘养殖:选择合适的水域建设养殖池塘,保证水质清洁和通风良好。

池塘的设计应考虑到适当的水深和面积,以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养分供应。

同时,需要适时添加适量的饲料,并进行水质监控和日常管理。

2. 水生态箱养殖:水生态箱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养殖方式,适用于白鱼的养殖。

它通过模拟自然环境,建立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提供适合鱼类生长的条件。

水生态箱需要定期清洗和水质调节,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水循环养殖:水循环养殖是指通过循环利用养殖水体,减少水的使用和废水排放。

这种养殖方式适用于大规模的养殖场,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营系统,可以节约水资源,并减轻水体污染的风险。

4. 水质管理:水质是白鱼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包括pH 值、溶解氧、温度等,并及时调节水质,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此外,要注意水体的通风、搅拌和过滤,保持水质清洁。

5.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养方法和饲料管理也是白鱼养殖的关键。

适量的饲料供应和定期的饲料清洗是确保鱼类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饲料要质量可靠,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养殖者还需要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频率,以避免过度饲养和浪费。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白鱼养殖方法及技术,养殖者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及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养殖方案。

水库白鱼养殖方案

水库白鱼养殖方案

水库白鱼养殖方案1. 简介水库白鱼养殖是一种在水库中养殖白鱼的经济活动。

白鱼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食用鱼类,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水库作为白鱼养殖的养殖场所具有广阔的水域和良好的水质条件,加上适当的养殖管理措施,能够为白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本文将介绍水库白鱼养殖的方案,包括选址、设施建设、养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选址水库白鱼养殖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选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水质条件:白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可选择水质清澈、溶氧量高、富含浮游生物的水域作为养殖区域。

•水温和气候条件:白鱼适宜生长的水温一般在20-28摄氏度之间,养殖区域的气温和水温要适中。

•风向和水流情况:选择风向稳定、水流较缓的位置,避免风向对养殖区域造成不良影响。

•便利的交通条件:养殖区域应该便于运输和管理,交通便利度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在确定选址之前,可以进行水质采样和实地考察,以确保选址的合适性。

3. 设施建设水库白鱼养殖需要建设一些基本设施,以提供良好的养殖条件和管理便利。

以下是一些建设方案:•养殖池塘:在选址合适的水域内,可以修建养殖池塘,用于鱼苗的生长和养殖。

池塘的数量和大小取决于项目的规模。

•水生植被:鱼类需要水生植物提供的遮蔽和保护,可以在池塘中适量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葱、茭白等。

•护网设施:为防止鱼类逃逸或攻击,可以在养殖区域周围设置护网,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

•饲料投放设备:为便于管理和投放饲料,可以在池塘中设置饲料投放设备,确保鱼类获取足够的饵料。

•观测和检测设备:设置适当的观测和检测设备,监测水质和鱼类生长情况,为养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养殖管理良好的养殖管理是水库白鱼养殖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管理措施:•饲料管理:根据白鱼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控制饲料的投放量和投放频次。

注意不要过度喂养,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和鱼类生长不良。

•水质管理: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溶氧量、水温、PH值等,对水环境进行调整和维护,确保白鱼的健康生长。

《抗浪鱼和白鱼的区别》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抗浪鱼和白鱼的区别》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抗浪鱼和白鱼的区别--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活动调查人:活动背景: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鱼类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湖内出产20多种经济鱼类,其中尤以抗浪鱼最具盛名,它也是抚仙湖的名贵特产。

但由于酷渔滥捕,引进其他鱼类资源抢夺有限生存空间以及工业三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抚仙湖鱼类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捕捞产量一直持续下降,一些重要的鱼类资源如抗浪鱼等已由盛而衰,由衰而竭,面临灭绝的危险。

因此,我们对抚仙湖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但这些都必须以抚仙湖鱼类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为前提。

活动目标:了解抚仙湖抗浪鱼、白鱼的生活习性,对比它们的区别活动时间:2015年7月—2015年8月。

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阶段确定本次科技实践活动的主题为:抗浪鱼和白鱼的区别。

二、调查研究阶段1、准备抗浪鱼和白鱼的照片。

2、向岸边的住户了解抗浪鱼和白鱼的生活习性和区别3、上网查阅资料。

三、资料整理阶段整理、筛选资料和照片。

四、成果展示阶段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收获了许多成果。

1、通过照片和实物具体了解了抗浪鱼和白的区别。

抗浪鱼白鱼2、通过向渔民询问了解了怎么区分抗浪鱼和白鱼:区分抗浪鱼和白鱼的古话:“天包地,地包天。

”意思是上嘴唇包住下嘴唇的是抗浪鱼,下嘴唇包住上嘴唇的是白鱼。

3、通过上网搜集了解了抗浪鱼和白鱼的知识。

抗浪鱼(Schizothorax taliensis),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原名鱇浪鱼,属鲤形目鲤科白鱼属。

抗浪鱼体体细长而略侧扁,整个身体轮廓犹如一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缘呈浅弧形,头长显著长于体高。

小而细,长3-4寸,形如箭,呈银白色,喜栖于深水鱼洞或沙砾中。

抗浪鱼的生活习性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从每年的立春节令至立秋节令这段时间是它的鱼汛期,当地人叫鱼发期。

由于抗浪鱼卵是半粘性的,必须附着在沙石、岩礁上,而湖岸才具备这种条件。

所以,每当春回大地,特别是雨水落地后,它们便从深水中游到岸边浅滩,在石岩礁头上产卵。

抗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抗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抗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抗浪鱼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抗冲击力大的鱼类,养殖抗浪鱼需要注意养殖场的环境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要点。

本文将介绍抗浪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养殖池建设、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给抗浪鱼养殖者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正文:一、选址抗浪鱼适应力强,常见于海岸附近,喜欢活动在海水较为湍急的地方。

因此,选择远离河流入海口、水流较平稳的海湾或附近的海岛进行养殖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二、养殖池建设1. 池塘选址: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池塘或者池塘组合,确保池塘的坡度适度,便于清淤,池底不能存在障碍物,避免对抗浪鱼的损伤。

2. 池塘布置:根据养殖量和个体尺寸,合理设置养殖池的面积和深度。

建议设置适当的起伏波浪制造装置,模拟海洋环境。

3. 水源供给:选择清澈的海水为养殖鱼提供水源,可建设取水井和排水渠道,确保不断进出的流动换水。

4. 水质管理:抗浪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应保持水质清洁,并定期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和调整,确保长期健康生长。

三、养殖管理1. 购鱼选种:选择身体健康、活力强的鱼苗,尽量避免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2. 饲料供应:为抗浪鱼提供均衡的饲料,根据生长阶段和体重来调整饲料的成分和投喂量。

定期检测饲料消化率,确保鱼类正常生长。

3. 生长环境:模拟自然海洋环境,可采用波浪机械装置和水质控制设备,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

4.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水质和鱼类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5. 疾病防控:定期对鱼类进行预防性药物防治,避免鱼类疫病的传播。

四、注意事项1. 经济效益:在养殖抗浪鱼时要做好合理的成本控制,善于利用市场机会,与养殖种植方向相结合,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2. 生态环境:在进行抗浪鱼养殖项目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遵守相关政策法规,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交流学习:可以定期参加相关的鱼类养殖培训或者互联网交流,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养殖能力。

抗浪鱼:曾获康熙青睐成朝廷贡品,差一点吃到灭绝,如今养殖的150元1斤

抗浪鱼:曾获康熙青睐成朝廷贡品,差一点吃到灭绝,如今养殖的150元1斤

抗浪鱼:曾获康熙青睐成朝廷贡品,差一点吃到灭绝,如今养殖的150元1斤抗浪鱼的简介抗浪鱼算得上是一种非常有名气的鱼类了,对于许多的吃货朋友们来说,应该都有听说过它的大名。

抗浪鱼的学名叫鱇浪白鱼,在民间多叫它小花鱼、鱇白鱼、鱇鱼、白鱼、抗浪鱼、掉鳞鱼等,它是鲤科、白鱼属的一种小型鱼类。

这种鱼长得很像许多钓友们所嫌弃的白条鱼,但是却也有自己的特色。

它的身体细长而成纺锤形,口次上位,眼边缘是红色的。

体色以银白色为主,仅有背部较暗,就连它的鳍也是灰白色。

因为这种鱼喜欢群体性的活动,并且还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尤其是喜欢在水质清洗,含氧量较高水域环境活动,还常常在开阔的水面集体出没,具有很强的抗风浪的能力,所以而得名。

不过抗浪鱼却只有在云南地区才有,并且只有云南的玉溪澄江抚仙湖里才有,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鱼类。

曾获康熙好评而成为了贡品说起抗浪鱼,在历史上可是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曾有过高光时刻。

在清朝的康熙年间,在京都任少宰的河阳进士赵士麟为其母办寿,就特地为他的母亲准备了一道家乡特色的——油煎抚仙湖的抗浪鱼,正好被路过的太监闻到了香味,就把它禀告给了康熙皇帝。

康熙听了之后,也对这种鱼很感兴趣。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之后,也乔装打扮之后,去到了赵府,想看看到底什么鱼这么香。

可是不巧的时,正好就被赵士麟发现了。

了解缘由之后,康熙就问他这是什么鱼,为何这么香呢?赵士麟回答道:这是我家乡特有的一种小鱼,当地人叫它海蛆,真名叫抗浪鱼。

”康熙听了之后,说道这鱼香味浓郁,美味又鲜香,怎能叫海蛆呢,还是叫它抗浪鱼好听,并且以后要作为贡品送京。

”虽然这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故事,并且还有不同的版本,但是在历史上,抗浪鱼确实是朝廷的贡品,并且也获得了康熙的青睐。

曾经5元一大盆,差一点吃灭绝抗浪鱼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却非常的鲜美,这也是它成为云南四大名鱼之一的原因。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这种鱼还是市面上十分常见,并且很受欢迎的一种鱼类,许多人到了这里来旅游了,都会来尝一尝,或者是把它当成特色带回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充足的溶解氧,使水质清新肥爽。 6. 2 成鱼的饲养管理
池塘养殖水位 1. 2m 以上,pH 值 7. 0 ~ 8. 0,溶 解氧 6. 5 ㎎ / L 以上。当鱼苗达 3 ~ 4cm 时,可进 入成鱼池养殖,放养密度一般为 15 ~ 20 尾 / ㎡,这 时逐渐改变饵料结构,在投喂豆浆的同时,加喂适 量的人工饲料,饲料粒径 0. 3 ㎜,每天分 3 次 投 喂。当鱼苗达 7cm 以上时,以商品饲料和红虫( 水 蚯蚓) 为主。饲料粒径 0. 5 ㎜左右,投喂量 1 ㎏ / 万尾 / d,红虫( 水蚯蚓) 投喂量 2 ㎎ / 万尾 / d。投喂 时间每天 10: 00、17: 00。
亲鱼饲料投喂以 0. 5 ~ 0. 8 ㎜的配合饲料为 主,适当加喂红虫( 水蚯蚓) 。每天投喂 2 次,饲料 要求新鲜、不变质,日投饲量为鱼体体重的 3% ~ 5% ,以 1 ~ 2h 内吃完为宜。
日常防止鱼类外逃和缺氧浮头。一是经常检 查进、出水口的拦鱼栅是否损坏,汛期做好防洪工 作; 二是及时清除上游漂来的杂物,防止进水口闭 塞,保持流水 畅 通,并 经 常 清 除 池 内 残 饵,保 持 水 质清鲜。每天巡池,观察水质、水温变化和流水量 以及鱼的活动情况。建立养殖档案,包括放养、数 量、投饲、用药、水温等记录。 4 繁殖 4. 1 自然繁殖
挤压雄性亲 鱼 腹 部,挤 出 乳 白 色 精 液,同 时,轻 轻
挤压雌性 亲 鱼 腹 部,挤 出 成 熟 的 鱼 卵。 精 子 与 卵
子在水中完 成 受 精 过 程,这 时 的 受 精 卵 会 立 刻 粘
附在棕片 上。 为 了 保 证 受 精 卵 正 常 孵 化,棕 片 黏
附的鱼卵不 能 过 厚,并 且 应 该 立 即 把 黏 附 鱼 卵 的
参考文献( 略)
·32·
抗浪鱼 易 感 染 水 霉 病,可 用 3% 的 食 盐 或 0. 04% 小苏打合剂定期池塘泼洒防治。尽量减少 人为操作时造成鱼体机械损伤。在炎热高温的夏 季注意 抗 浪 鱼 的 烂 鳃、肠 炎 等 病 的 防 治,可 用 1 ㎎ /L漂白粉浸洗鱼体( 在鱼池内进行) 。另外还 要注意防治 锚 头 鳋、小 瓜 虫、口 丝 虫 等 寄 生 虫 病, 可用浓度为 0. 7 ㎎ /L 的高锰酸钾定期泼洒鱼池, 还可选用“优 马 林”、“鱼 虫 杀 星 ”等 杀 虫 鱼 药,也 可选用苦楝 皮、青 篙 等 中 草 药 浸 汁 后 全 池 泼 洒 进 行防治。
刚孵 出 的 鱼 苗 非 常 小,放 养 密 度 为 1200 ~ 1500 尾 / ㎡。为防止逃鱼,用 50 目的的塑料纱拦 出水口。孵出 的 鱼 苗 第 二 天 开 始 投 喂 鸡 蛋 黄,用 双层纱布或细纱包裹鸡蛋黄揉搓成 50μm 大小的 水浆进行泼洒投喂,10: 00、17: 00 分 2 次投喂,1 个鸡蛋黄每餐可投喂 1 万尾,随着鱼体长大逐步 增加投 喂 量。5d 后 开 始 分 池 饲 养,放 养 密 度 为 700 ~ 1000 尾 / ㎡。15d 后 放 养 密 度 为 200 ~ 300 尾 / ㎡,可加喂轮虫。30d 后鱼体长 1. 2cm,放养密 度为 80 ~ 100 尾 / ㎡,这时要及时调整饵料结构, 停喂鸡蛋黄,每天用黄豆研磨成浆,仍分 2 次泼洒 投喂。随着鱼体长大,食性已发生变化,这时除饵 料培育池中 捞 取 浮 游 生 物 投 喂 外,还 可 直 接 在 投 喂豆浆的培育池中隔天加入活酵母菌体 30g / ㎡, 有机肥水( 沼气水) 100 ~ 200g / ㎡,隔天 1 次,对促 进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的繁殖生长效果较好。此 阶段,在保持池水肥力的同时经常注入18℃ 以上时,亲鱼在
敞水区开始 集 群 追 逐,雌 雄 鱼 性 腺 进 一 步 发 育 成
熟。
在育苗池进水口一边放入 2 ~ 3 条产卵床,入
水 5 ~ 7cm 以下,两头固定在鱼池边。当气温上升
到 23℃ ,水温上升到 21℃ 以上时,亲鱼性腺发育成
熟,这时会游向进水口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发情
品鱇浪白鱼 15 t,经济效益可观。介绍了鱇浪白鱼流水养殖技术。
关键词: 鱇浪白鱼; 流水养殖; 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 S964. 8
文献标识码: C
澄江县地处滇中,属玉溪市管辖,距省城昆明 52km,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 11. 9 ~ 17. 5℃ ,境 内抚仙湖 是 中 国 最 大 的 高 原 淡 水 湖。 鱇 浪 白 鱼 ( Anabarilius sgrahami( Regan) ) ,又名抗浪鱼,属鲤 形目,鲤科,白鱼属,是抚仙湖特有土著鱼类,它以 独特的鱼性、鲜美的风味和古老的“车水捕鱼”极 负盛名。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由于滥捕、外来鱼 种的影响等原因,抗浪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一起,片与片之间保持 3cm 的间距。每条产卵床
穿成 1 ~ 1. 2m 即可,用 18 ~ 20 片棕片,穿好后的
产卵床两头留足够长度的线以方便固定。如没有
棕片可现采云南本地树种清香树枝条( 连叶) 或蕨
类植物( 香把) 代替。
4. 1. 2 自然产卵
3 月初将亲鱼放入育苗池饲养,加大水流量,
水流速控制 0. 2 ~ 0. 3m / s,模仿洄游场所。当气
棕片,移入孵化池中。
·31·
总第 139 期
李密康,李永顺,鱇浪白鱼流水养殖技术
5 人工孵化 抗浪鱼受精卵直径平均为 1. 4 ~ 1. 6mm,由于
卵膜较厚,不 易 见 到 胚 胎 发 育 的 情 况。 胚 胎 出 膜 后 20 h 开始平行游动。受精卵的孵化水温与孵化 时间成正比,水温 25℃ ,孵化时间 72h,水温 18 ~ 20℃ ,孵化时间约 120h。采集到的鱼卵经消毒后 放入孵化 池 孵 化。 先 将 粘 附 受 精 卵 的 棕 片 放 入 3% 的食盐水中浸泡 10 min,然后在孵化池中微流 水孵化。卵 要 均 匀 分 布,不 要 挤 压 重 叠。 鱼 苗 出 膜前流速控制 0. 05 ~ 0. 1m / s。刚进行孵化时水位 不得低于 1m,如果阳光强烈可略提高水位。注意 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孵化 50 h 以后有心动现象,60 h 后出现眼点,水温 20℃ 时约 90 ~ 110 h 出膜。 6 饲养管理 6. 1 稚鱼、幼鱼的饲养管理
养殖场要 求 引 水、排 水 方 便,水 量 充 足,便 于 实施流水养殖。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
水质标准》,水温适宜,pH 值 7. 0 ~ 8. 0。最好为 地下水、泉水和水库底排水。 2 鱼池建造 2. 1 鱼池建造
充分利用溪边的田、滩、地建设养殖鱼池。根 据地形条 件,因 地 制 宜 开 挖 鱼 池,分 别 建 造 产 卵 池、孵化池、亲( 成) 鱼池、苗种池等。鱼池面积依 据流水量的大小而定,一般为 15 ~ 50 ㎡。鱼池深 度以水位能达 1 ~ 1. 5m 为宜。池埂用石块或水泥 砌筑,一般无斜坡,其高度应超过最高水位 0. 2m 以上。池底 用 小 鹅 卵 石、沙 石 铺 设 或 硬 化。 鱼 池 边角设进水 口 和 出 水 口,一 般 进 水 口 位 置 与 最 高 水位持平或 略 高 出 最 高 水 位,出 水 口 设 在 鱼 池 底 部,以便于排污和放水管理。进、出水口设置拦鱼 罩。 2. 2 池塘消毒
次产卵,即渔民所说的“来三去七”。注意因气候变
化而发生提前或延后的情形。
4. 2 人工授精
抗浪鱼可 采 用 带 水 授 精,即 用 一 个 大 口 浅 底
盆,盛放深 1 /2 的晾晒过的清洁水,并放 1 ~ 2 块
棕片,令其 漂 在 水 下 部。 然 后 左 右 两 手 在 水 中 各
提成熟亲鱼,让它们泄殖孔相对,并以大拇指轻轻
放养前 15d 左右,须对养殖池进行清洗消毒。 首先注水刷洗鱼池内的污物,然后排干池水,曝晒 鱼池 5d 左右。再加入清水,水位达 20 ㎝时,截断
* 收稿日期: 2014 - 08 - 06 作者简介: 李密康( 1972 - ) ,联系电话: 13887795699
·30·
鱇浪白鱼流水养殖技术,李密康,李永顺
亲 鱼 要 求 体 质 健 壮,无 病 无 伤,体 长 13 ~ 15cm,18 月龄以上,尾重 20g 以上。放养密度一般 为 10 ~ 12 尾 / ㎡。放养前须用浓度为 3% 的食盐 水浸浴消毒 15min 之后再投放下池。流水速度控 制 0. 1 ~ 0. 2m /s 为宜。流速随着季节和水温变化 进行调节,一般春季缓流,夏季急流,秋季缓流,冬 季微流。 3. 2 日常管理
抗浪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 22 ~ 24℃ 。坚持定 点、定时、定量、定质的“四定”投喂原则。在成鱼 养殖中,饲料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 2% ~ 3% 。 注意早晚 巡 塘,及 时 发 现 鱼 病 并 采 取 防 治 措 施。 冬季当水温降到 14℃ 以下时,抗浪鱼很少活动摄 食。这时要减少饲料投喂量,平时注意观察水质、 流量和鱼群活动情况,经过一年左右的饲养,体长 达 10 ~ 12 ㎝,体重达 16 ~ 18g,可捕捞出售。 7 鱼病防治
2014 年第 3 期
水源,用 0. 3 ㎏ / ㎡的生石灰或 20g / ㎡的漂白粉兑 水全池泼洒,2d 后鱼池加满水,24h 后 再 全 部 放 干,再次加 清 水 洗 净 鱼 池。 根 据 不 同 的 养 殖 需 求 加适量的清水,7d 左右即可放养抗浪鱼种。 3 亲鱼引进及饲养 3. 1 亲鱼引进
性成熟抗浪鱼有生殖洄游习性,在 4 - 9 月繁 殖季节,亲鱼喜欢洄游到溪流及溶洞附近的湖岸浅 滩产卵。自然繁殖时须满足其产卵的生态条件。 4. 1. 1 孵化池和育苗池的准备
清理检 查 孵 化 池 和 育 苗 池 进 出 水 管 是 否 完 好,接头是 否 漏 水,喷 水 是 否 正 常。 清 洗 消 毒,加 水 1m 左右。提前做好产卵床,就地取材,可用耐 浸泡耐腐蚀的塑料线将棕片一片接一片垂直穿在
为恢复抗 浪 鱼 种 群 数 量,加 快 推 进 抗 浪 鱼 产 业化发展,从 2000 年开始,澄江县农业局水产站 与中国科学 院 昆 明 动 物 研 究 所 合 作,在 澄 江 海 口 养殖场对野生抗浪鱼进行驯养,经过多年的研究, 抗浪鱼流水 养 殖 技 术 日 趋 成 熟,在 海 口 镇 河 谷 地 带,已 发 展 连 片 的 抗 浪 鱼 流 水 养 殖 鱼 池 150 × 667m2 ,年产商品抗浪鱼 15 t,经济效益可观。现 将抚仙湖抗浪鱼流水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场地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