鱇[鱼良]白鱼养殖技术研究
水泥池养殖鲟良白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研究
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 )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白鱼属,俗称抗浪鱼,抚仙湖的特有土著鱼类。
1987年以前是抚仙湖的主要经济鱼类,随着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人们都喜欢 白鱼的特有鲜美味道,消费量直线上升,价格也水涨船高。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沿湖渔民不顾 白鱼的生长规律,盲目加大捕捞强度,加上外来物种太湖银鱼的竞争等多种因素,致使 白鱼的种群数量遭到严重破坏,1998年抚仙湖里的 白鱼捕捞量不足1t ,面临着灭绝的厄运。
为了保护和拯救这一特有土著鱼,1999年4月,玉溪启动“抗浪鱼人工繁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项目”。
课题组先后在 白鱼沿湖自然产卵的几个地方收购鱼卵,进行人工孵化,经过4年左右的研究,人工繁殖终于在2002年6月获得成功。
白鱼在天然环境中很少生病,但是随着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投喂饲料,伴随而来的是 白鱼在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多。
1材料与方法1.1养殖概况养殖地点为玉溪市古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
保护中心位于江川县江成镇牛魔村委会火焰山的抚仙湖畔,占地4.53hm 2,鱼池面积4hm 2,其中混凝土鱼池96口2hm 2,成鱼池0.93hm 2,人工湿地1.07hm 2。
养殖水源全部取自抚仙湖,抚仙湖水属于Ⅰ类水质,水质清新,水源清洁,无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苗种为来自中心人工繁殖的鱼苗。
1.2预防措施1.2.1清整鱼池。
每年的年底在并塘后排水、清淤、曝晒数日,用生石灰450kg/hm 2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1.2.2鱼种消毒。
放养前用5%食盐水溶液浸浴5~10min ;放养前用聚维酮碘溶液20~30mg/L 浸浴10~20min 。
1.2.3投喂药物饲料,增强鱼体免疫能力。
一旦进入饲料投喂阶段,平常应配合大蒜素、维生素B 2和维生素C 等与饲料一起投喂,能够起到调节鱼的新陈代谢、增强鱼的食欲的作用,经常投喂可提高鱼的免疫能力,对于预防鱼病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驯养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黄斑蓝子鱼 2 食物结构 2 非淀粉多糖酶 2 配合饲料 2 稳定同位素分析 2 生长性能 2 生理生化 2 海藻 2 浒苔 2 鼠痘病毒 1 黄河流域 1 饵料 1 食物来源 1 长爪沙鼠 1 长江流域 1 遗址 1 行为 1 葡萄糖 1 精子活力 1 稳定同位素比 1 离子 1 生活方式 1 生态调控 1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1 汉坦病毒 1 水生动物 1 水温 1 水产养殖 1 氧化还原 1 新石器时代 1 性腺 1 小鼠肝炎病毒 1 大汶口文化 1 周代 1 吸附 1 含铀废水 1 史前先民 1 发育 1 厌氧污泥 1 仙台病毒 1 人骨 1 人工繁殖 1 中华鲟子一代 1 中华鲟 1 u(ⅵ)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科研热词 褐牙鲆 补偿生长 麻雀 饲料转化效率 转基因受体 转基因 转化 身体成分 蜂群特性 能量分配 物种多样性 熊蜂 温度驯化 温度胁迫 温度波动 河北地区 摄食 大花蕙兰 基础代谢率(bmr) 器官重量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01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圈养 2 麝香 1 驯养群体 1 马麝(moschus sifanicus) 1 马麝 1 野生群体 1 遗传生态 1 遗传变异 1 选育群体 1 行为频次 1 线粒体dna 1 生物防治 1 甘肃兴隆山麝场 1 激素 1 滞育 1 有效取香率 1 影响因素 1 害虫治理 1 团头鲂 1 发育 1 刻板行为 1 低温储藏 1
【CN209572828U】一种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专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311) 穿过所述通孔(321),所述第二螺栓(311)通过所述螺孔(31)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螺纹 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加热器(21) 设有2-4个,呈环形等间距排列。
2
CN 209572828 U
说 明 书
1/4 页
一种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浪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抗浪鱼培育的孵化池。
背景技术 [0002] 抗浪鱼学名为鱇浪白鱼,是中国特有鱼类,个体小,数量多,为云南省四大名鱼之 一、云南特产经济鱼类之一 ,其肉细味鲜美 ,刺软 ,鳞小 ,香味可口 ,腌制成干品 ,放置一年不 变味。随着市场对塘鳢的需求量增加,市场供不 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因此发展苗种规模化 生产,解决苗种匮乏问题是进行人工养殖,保护野生资源的基础,已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 紧迫性。 [0003] 目前,抗浪鱼进行自然水温人工孵化养殖,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自然水温孵 化方式 ,这一方式容易受外界环境特别是水温 和水含氧量变化的 影响 ,不能形成批量和稳 定
( 19 )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12 )实 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920070174 .3 (22)申请日 2019 .01 .17 (73)专利权人 云南茂湾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 玉桥二期金桥路86号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鱇浪白鱼(Anabarilius grahami)主要产于云南的抚仙湖,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云南抚仙湖中鱇浪白鱼的年产量,依然可以达到400~500t,上世纪80年代的年产量也还有300~400t,鱇浪白鱼一直是云南抚仙湖湖区主要食用经济鱼类之一。
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云南抚仙湖鱇浪白鱼的产量开始急速下降,1998年鱇浪白鱼的年产量是10.4t,到2000~2004年的年产量仅为0.5~1.0t了。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抚仙湖区鱇浪白鱼就退出了该湖区主要食用经济鱼类的行列。
本文简要叙述云南抚仙湖产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在云南抚仙湖鱇浪白鱼的渔业资源恢复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管理与技术措施,旨在为云南抚仙湖区鱇浪白鱼的资源恢复工作者提供些许的参考资料。
1 云南抚仙湖内的渔业资源的演变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开始对云南抚仙湖内鱼类进行研究的是英国学者Regan(1904~2014),此人主要是根据从云南抚仙湖内收集的鱼类标本,进行了部分鱼类分类学方面的研究,曾经先后记述了24个鱼类新种。
随后,中外学者,如Chaudhuri(1921)、Fang(1956)、成庆泰(1958)对包括云南抚仙湖在内的云南高原湖泊的鱼类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诸如抚仙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tingi)等属于新种及新属的部分鱼类。
上世纪1963~1964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昆明动物研究所协作,对云南湖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资源调查研究,部分文献记载了这次调查结果。
不过,在这次高原湖泊调查中,调查内容主要关注的是湖泊的自然环境因子以及浮游生物等生物资源相关内容,而收集云南抚仙湖中鱼类鉴定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如黎尚豪等(1963)撰写的湖泊调查报告中只有8种,也就是说这类结果显然是不能代表当时云南抚仙湖内鱼类资源实际状态的。
李树深(1982)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云南湖泊中鱼类区系并且分析了其演化过程,该文中记载云南抚仙湖中鱼类一共有16种。
鱇浪鱼文化
抗浪鱼文化中华大典籍记载鱇良白鱼 Anabarilius graham鮊鮮魚、康郎魚、䆲䆡魚、漮䆡明·周季鳳撰修(正德)《云南志》卷六鮊鮮魚,河陽縣撫仙湖出,一名溬鯽魚,其藏有穴,其出有時,漁人以網待之。
其魚游泳至海門橋輒反,不如星雲湖。
食之能祛瘴。
雲南人竞買之。
明·楊慎撰,張士佩編《升菴集》卷八一《漮䆡魚》方言:康之為言空也。
【注】漮䆡,空貌,亦丘墟之空無也。
《莊子》『曷胡視其䆡』,亦指墟墓言,可証。
今澂江有魚,滇人呼為漮䆡魚,其魚亦幹而中空。
清·胡世安《異魚圖贊補》卷上《鮊鮮魚》鮊鮮之魚,體薧中薄。
滇澂所饒,市充瘴藥。
《一統至》:澂江府河陽縣出鮊鮮魚,一名康郎魚。
雲南諸府買作瘴藥,一作漮䆡。
注:漮䆡,空貌。
今此魚亦乾而中空。
清·陳夢雷等所編《古今圖書集成禽蟲典》卷一四八《澂江府》康郎魚,出撫仙湖,鱗細,味美,長僅五六寸。
相傳可以禦瘴,明陽慎以為漮䆡,為其乾而中空。
清·靖道謨等編撰《雲南通志二》卷二七䆲䆡魚,一名鮊鮮,出河陽撫仙湖,凡山麓水涯之石洞,曰䆲䆡魚出水涯石穴,土人挾巨笱汩水承洞口而取之。
鱗細,味美長五六寸,腹多腴,乾亦不空。
舊至訛康郎楊慎以為漮䆡,謂其乾而中空,未確。
清·和珅等《清一統志》卷三七二鮊鮮魚,河陽縣出,一名漮䆡魚,雲南諸府取之以辟毒。
奇特的鱼种抚仙湖广阔的水域里,生活着24种土著鱼类,但最为奇特也最负盛名的要数抗浪鱼。
抗浪鱼属鲤形目,鳊鮊亚科,白鱼属,形如短梭,长仅10厘米左右,其肉细、刺软、味香,为美食家所称道。
和其他鱼类比较起来,抗浪鱼就像一个苗条美丽的少女,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白雪公主”!据调查了解,全世界所有的江河湖海里,只有抚仙湖生长有抗浪鱼,算得上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珍稀土著鱼种。
抗浪鱼生活于水下40多米的深水区,生长缓慢,搏浪好动,平常难见其芳容,也难以捕捞。
抗浪鱼是如何产生并演变至今的?为何它只安居于抚仙湖,而在其他的水域却无法觅其踪迹?这些问题,鱼类学家至今也未能解释清楚。
一种天然湖泊水质调节食量的白鱼养殖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天然湖泊水质调节食量的白鱼养殖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干君怡
申请号:CN201810660372.5
申请日:20180625
公开号:CN108901945A
公开日:
2018113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湖泊水质调节食量的白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湖泊,(2)挑选鱼苗,(3)投饵,(4)水质控制,(5)病害防治。
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天然湖泊水质调节食量的白鱼养殖方法通过采用符合白鱼生长规律的方法来养殖白鱼,摒弃现代快速养成的理念,对白鱼进行慢饲养,有利于提高白鱼的食用价值、营养成分,也有利于提高白鱼的生命力和抵抗力,方法新颖、科学养殖、提高产量和成活率、提高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在天然湖泊水质调节食量的白鱼养殖方法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申请人:苏州市金荒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双凤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顾伯兴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鱇浪白鱼流水养殖技术
水中充足的溶解氧,使水质清新肥爽。 6. 2 成鱼的饲养管理
池塘养殖水位 1. 2m 以上,pH 值 7. 0 ~ 8. 0,溶 解氧 6. 5 ㎎ / L 以上。当鱼苗达 3 ~ 4cm 时,可进 入成鱼池养殖,放养密度一般为 15 ~ 20 尾 / ㎡,这 时逐渐改变饵料结构,在投喂豆浆的同时,加喂适 量的人工饲料,饲料粒径 0. 3 ㎜,每天分 3 次 投 喂。当鱼苗达 7cm 以上时,以商品饲料和红虫( 水 蚯蚓) 为主。饲料粒径 0. 5 ㎜左右,投喂量 1 ㎏ / 万尾 / d,红虫( 水蚯蚓) 投喂量 2 ㎎ / 万尾 / d。投喂 时间每天 10: 00、17: 00。
亲鱼饲料投喂以 0. 5 ~ 0. 8 ㎜的配合饲料为 主,适当加喂红虫( 水蚯蚓) 。每天投喂 2 次,饲料 要求新鲜、不变质,日投饲量为鱼体体重的 3% ~ 5% ,以 1 ~ 2h 内吃完为宜。
日常防止鱼类外逃和缺氧浮头。一是经常检 查进、出水口的拦鱼栅是否损坏,汛期做好防洪工 作; 二是及时清除上游漂来的杂物,防止进水口闭 塞,保持流水 畅 通,并 经 常 清 除 池 内 残 饵,保 持 水 质清鲜。每天巡池,观察水质、水温变化和流水量 以及鱼的活动情况。建立养殖档案,包括放养、数 量、投饲、用药、水温等记录。 4 繁殖 4. 1 自然繁殖
挤压雄性亲 鱼 腹 部,挤 出 乳 白 色 精 液,同 时,轻 轻
挤压雌性 亲 鱼 腹 部,挤 出 成 熟 的 鱼 卵。 精 子 与 卵
子在水中完 成 受 精 过 程,这 时 的 受 精 卵 会 立 刻 粘
附在棕片 上。 为 了 保 证 受 精 卵 正 常 孵 化,棕 片 黏
附的鱼卵不 能 过 厚,并 且 应 该 立 即 把 黏 附 鱼 卵 的
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2期动物科学摘要鱇浪白鱼是抚仙湖的特有鱼类,资源曾濒临枯竭,2001年澄江市开展了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研究。
本文阐述了鱇浪白鱼人工繁殖现状及其繁殖习性,总结了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并分析了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意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鱇浪白鱼;繁殖习性;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中图分类号S96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12-0218-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12.08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唐开华1陈云超2(1澄江市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站,云南澄江652500;2澄江市植保植检站,云南澄江652500)作者简介唐开华(1980—),男,云南澄江人,工程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0-12-18抚仙湖鱇浪白鱼为澄江市土著鱼,肉嫩味鲜,在抚仙湖引进太湖新银鱼之前,是沿湖渔民的主要捕捞品种,高峰期年产量约400t 。
后来由于太湖新银鱼的引进和鱇浪白鱼捕捞量过大,几年内产量锐减,几乎灭绝,在湖中已见不到成群结队的现象[1]。
2001年澄江市水产工作站开展了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并取得成功,解决了苗种来源问题,对恢复抚仙湖鱇浪白鱼种群具有重要意义。
该技术的成熟,为鱇浪白鱼的池塘人工养殖,特别是规模化养殖、集约化养殖、抚仙湖增殖放流等提供了基础保证,实现了鱇浪白鱼资源的永续利用。
经过10多年实践探索,鱇浪白鱼的人工繁殖驯养技术已基本成熟,一些养殖户每年都能提供一定的社会需求量且能对抚仙湖进行增殖放流。
鱇浪白鱼濒临灭绝,此技术的成功实施,对保护鱇浪白鱼、延续生物物种、维护抚仙湖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鱇浪白鱼养殖经验和澄江市鱇浪白鱼资源现状,对鱇浪白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进行探讨。
1鱇浪白鱼人工繁殖现状澄江市地处滇中,位于昆明市东南面。
如何提高大白鱼苗种成活率
隔 1 0d追施 腐 熟 的有 机肥 ( 以仔 鸡 粪为 好 ) 5 ~ 7O
11 5k / m。化 成 水 全 池 泼 洒 , 肥水 质 , 2 g h , 培 使池 水保 持 “ 、 、 、 ” 肥 活 嫩 爽 。经过 2 5d的饲养 , 白 大 鱼个 体平 均 2 5c 最 大 个体 3 0 c 个 体 不太 . m, . m,
鱼苗 人池 前 , 饱食 下塘 , 5万 尾鱼苗 投喂一 每
个 熟 鸡蛋黄 。从 第 2d开 始 , 万 尾 鱼 苗 投 喂泡 每
3 放养密度
大 白鱼 苗 种 的 放 养 密 度 为 1 0万 ~ 3 0万 5 0
尾 / m0 h 。
好 的 0 2 g黄豆磨 成 的豆浆 , . 5k 日投 3次 , 下 的 剩
2 放 苗前 准 备
在 放 养 苗 种 前 1 0 d排 干 池 水 , 生 石 灰 用
11 5 0 g h 化 成浆全池 均匀 泼洒 , 2 ~15 0k / m。 池塘
经 常加 注新水 , 每次 注水 5 1 m, ~ 0c 以调 节 水质 。 每周 一次全 池泼 洒 光 合 细 菌加 小 球 藻 , 量 为每 用 米水深 7 g h , 5k / m。 培肥 、 节水 质 , 池水 始 终 调 使 保持“ 、 、 、 ” 肥 活 嫩 爽 。经 过 2 5d的 饲养 , 自鱼 大 个 体平 均 3 1c 最 大个体 3 5c 个 体整齐 、 . m, . m, 健 壮、 饱满 , 色鲜亮 , 体 成活 率 5 % 。 5
培肥 水质 。使池 水保 持“ 、 、 、 ” 肥 活 嫩 爽 。经过 2 5
d的饲养 , 白鱼个 体平 均 2 7c 最 大个 体 3 1 大 . m, . c 个 体欠 整齐 , m, ( 下转 第 4 0页)
太湖白鱼的生物学及池塘养殖
太湖白鱼的生物学及池塘养殖
钮新权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01(000)006
【总页数】1页(P18)
【作者】钮新权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水产研究所,2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
【相关文献】
1.太湖白鱼池塘养殖 [J],
2.太湖白鱼的池塘养殖 [J], 陶国东;沈芬华;周文娟
3.太湖白鱼三种池塘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 [J], 汤瑜瑛;张清毅
4.太湖白鱼的池塘养殖 [J], 陶国东;沈芬华
5.池塘养殖兴凯湖大白鱼幼鱼的生长特性研究 [J], 杨翼羽;杨立军;蒋翠红;李霞;刘永波;潘发林;綦天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浪白鱼水库流水养殖及放流技术初探
抗浪白鱼水库流水养殖及放流技术初探【摘要】抗浪鱼人工养殖是抚仙湖周边地区新兴的特色产业,因抚仙湖径流区禁止水产品养殖,严重制约了该产业在抚仙湖周边的发展规模。
异地水库放流及流水养殖抗浪鱼的成功,为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抗浪白鱼水库放流流水养殖饲养管理【正文】抗浪白鱼是抚仙湖的特有珍希鱼类之一,但是由于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和其他鱼类的入侵,导致抗浪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在1999年6月—2004年6月期间,在省财政的支持和水产工作者的努力下,对抗浪鱼进行驯化试验养殖并取得了成功。
一、人工养殖存在的问题1、养殖户技术高低不一,盲目跟风由于抚仙湖流域禁止水产品的养殖,导致抗浪白鱼的养殖规模比较零星,市场上的价格甚至一度达到了每公斤上千元的价格。
所以大部分的养殖户只看重了养殖抗浪白鱼带来的巨大利润,在没有熟练掌握抗浪鱼的养殖技术下、对养殖条件考虑欠缺,把抗浪鱼当四大家鱼来养殖,忽视了抗浪鱼的特性,就盲目的在抚仙湖周边县、区水库、坝塘进行抗浪白鱼的扩大养殖,结果不少养殖户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2、水库放养抗浪鱼限制条件多,自然繁殖率低。
水库多修建在地势高的山区,主要靠雨水蓄水,一般含泥沙较重、水温较低,不利于抗浪鱼的生长,水流动性小,库区周边多为泥土,符合抗浪鱼自然产卵条件的地方极少。
抗浪白鱼的鱼苗即使投放到水温高、水质清的水库之后,虽然会正常的成长,大多数鱼苗两至三年达到首次性成熟,但也很少有符合抗浪白鱼自然产卵的环境,自然繁殖受到很大的限制。
3、水库中符合自然产卵条件地方面积很小,亲鱼集群产卵,死亡率高、鱼卵堆积孵化率低,鱼苗成活率低抗浪白鱼喜欢集群产卵,加上水库中符合产卵的地方面积较小,导致抗浪白鱼集中在小面积内产卵、造成鱼卵易缺氧,易发霉;遇到下雨时水温剧集下降、水质变化大,鱼卵几乎无法孵化;再加上小杂鱼对鱼卵、鱼苗的吞食,使抗浪白鱼在水库中自然增殖不具经济价,成鱼集中在小区域内产卵易造成挤压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 ,2 月之前投放鱼种为宜 。值得注意的是,在鱼种 —4
入箱前l天左右 ,应将 网箱放入水中,使 网衣上着生一 0 些藻类 ,形成生物膜 ,可减轻对鱼体 的擦伤 ,避免 生 病 。鱼种体质健壮 ,投放时还要用3 ~4 的食盐水洗浴 % %
1~ 1 分 钟 消 毒 , 以 防鱼 类 发 病 。 0 5 () 料 及投 喂 3饲
() 2鱼种放养量
米为宜。
每亩放养 15 .万尾,规格在3 厘 ~5 池塘 中要尽量提高水位 ,一般不低
饲料 :要求营 养全 面、合理 ,蛋 白质含量 2 % 8 ~ 3% 5 ,而且氨基酸要平衡 。饲料 的粒径要与鱼体大小相
适应 ,主 要 投 喂漂 浮 料 。 投 饲 要 求 :鱼种 入 箱 的第 3 即可 投 喂 。饲料 的用 天
万 尾 ,成 活 率 6.% ~ 7 2 5 ;3 厘米 苗 种2 6 尾 ,养 殖 成鱼 9万 6 2 ,成 活 率 8 . % .吨 46 。
3 经 济 效 益 .
网箱规格为3 × ( ~4 米 ,网 目0 3 . 厘 米 ,单 米 3 ) . ~0 8 层 。钢 管直径3 英寸,根据箱体要求 的尺寸焊接成正方 体的框架,其作用可使网箱整体张开,同时固定 网箱,
的营养需求又 降低了成本。在成鱼养殖 中,饵料投喂量 为鱼体总重量 的2 ~3 。注意早晚巡塘,仔细观察鱼群 % %
活动情况,发现有缺氧、鱼病等情况要及 时处理 ,避免 死鱼 。每 天更换鱼 塘水2 % 0 左右 ,这样 能保持水质 清 新,水中溶氧充足 。由于水质较为清澈 ,池中容易长青 苔,要及时捞起水中长 出的青苔 ,避免大量青苔使鱼造 成死亡。大规格鱼种经过人工池塘 1 ̄1个月的饲养 , 2 4 鱼体长达7 0 ~1 厘米 ,体重达 1 ̄1 克, 已接近商 品鱼 6 8 规格 ,成活率可达8 % 0 。经过养殖实践表 明,鲸鲲 白鱼 的最适生长水温是2  ̄2  ̄ 2 4C,1 ℃以下便很少活动摄 5 食 。冬季能加温 ̄ 2 joc以上饲养,生长较快 。 o 5 池塘 网箱 养殖 . 池塘网箱养殖鲸鲲 白鱼优点是高密度养殖,易于起 捕。关键点是将 网箱放入水中,使网衣上着生一些藻类
澄江兴澄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基地养殖鲸鲲 白鱼产值 2 08 5 .万元 ( 0 元/ 按6 0 千克计) ,利润9 万元 。玉溪市古 6 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 中心基地产值 32 7 万元 ,利润 13 2万 元 。同时带动澄江 、江 川县养殖户养 殖鲸鲲 白鱼 5 7 .7
I_匠 置蜀
粉状投喂) 。在此阶段饲养中要每天清 除池底剩余饵料 及鱼 的排泄物 ,在保持水肥力的同时要经常更换新水 , 保持水质清新 。特别是投喂粉状料后 ,蛋 白含量高,易 污染水质,要采用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防止过多饲料 沉入池底污染水质。此外,还要及 时清除水里的网状青
苔 , 以避 免鱼 苗 挂 在 青 苔上 ,造 成大 量 死 亡 。 4 成 鱼 养 殖 .
() 4 日常管理
要有专人管理,每 1 个 月用高压 ~3
水枪清洗 网箱 1 ,夏天尽量缩 短间隔 时间,每天观察 次 鱼类摄食 、活动情况 ,定期检查生 长睛况,发现停食、 死鱼 、生长不正常时要及 时找出原 因,采取改进措施。
二 、 结果
1 澄 江兴澄 水产 养殖有 限公 司基 地 .
旦塑 塑
箱 ,距 离过道i 以上。每箱间距要在2 以上 。可放置 米 米 成固定式或漂浮式 。
() 2 网箱养殖鱼种的规格、密度和投放时间 规格 :投 放一冬龄鱼种 ,规格小会钻 出网箱,因
此 ,一般 要求鱼种在3 厘米/ 。 ~7 尾 放养密度 :鱼种 的投放密度在2 0 0 尾/ 较 0  ̄4 0 米3 好,鱼种要大小一致 。 鱼种投放时间:一般水温稳定在 1 ̄1℃时即可投 2 5
() i鱼种下塘
鲸皱 白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成功后 ,
便是成鱼养殖 。首先对成鱼养殖塘进行彻底消毒,每亩 用生石灰10 0 千克/ 亩或用2克/ 高锰 酸钾进行消毒后 0 米3 清洗干净,然后注水使水深至0 8 . 米。进水 口要用4 目 0
塑 料 网拦 好 ,慢 慢注 入 ,防止 加 水 时有 野杂 鱼 或 杂鱼 卵 进 入 鱼池 ,和鲸 鲲 白鱼 争夺 饲 料 及 生存 空 间 。
量要根据鱼体大小、水温高低等确定。 随着鱼体增大, 根据水温的变化 ,适时调整饲料用量,饲料要集中投入 饲料框架 中。水温较低 时每天喂1 次,上午8 时、 ~2 —9 下午2 时投 喂。水温较高时每天喂3 次,上午8 —3 ~4 —
9 、 I 一1 时 、下 午 2 时 、5 时投 喂 。 时 I 2 —3 —6
() 3 饲养管理
于0 8 . 米,p . ~8 0 H7 O . ,水 中含氧量6 5 . 毫克/ 以上。 升
鱼种 下 塘 后 逐渐 改变 饵 料 结 构 ,红 虫投 喂量 为 每 天 2 千
克/ 万尾 ,商品料投喂量为每天 I 千克/ 万尾 。投喂 时间 为每天i :0 70 各一次 ,这样 既满足 了成鱼养殖 中 00 、1 :0
2 0 -2 l 年 ,基 地 共 繁 殖 鲸 鲲 白鱼 水 花 4 0 09 0O 2 万 尾 ,受精 率 5% 0 ,孵 化 率 3% 5 。培 育 i 3 米 的鱼 苗 2 0 ~ 厘 6
万尾,成活a6 .% ~7 19 ;3 厘米苗种2 6 2 万尾 ,养殖成鱼
4 1 吨 ,成 活率 8 . % .8 69 。
2 玉 溪市古生 态抗浪 鱼科研保 护 中心基地 .
或丝状青苔,形成生物膜,方可投放鱼种。 () i 网箱所用材料 、制作方法和 设置
网箱 材料 :主 要有 聚 乙烯 网片 主要 材 料 ,一 般选 用 的
2 0 -2 1 年,养殖基地共繁殖鲸鲲 白鱼水花 50 09 00 6 万尾 ,受精率3% 5 ,孵化率4 % 0 。培育 l 厘米苗种3 0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