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讲解
第3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名词:信息 信息是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 思想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 在揭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必然 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这是 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从与新闻报道相结合的认 识角度出发,信息还具备以下特点:①共享性 或称使用不灭性;②扩缩性;③组合性;④信 息运用的多角度性;⑤相对性。
27
5.宣传时机——在什么样的时机做宣传 (when) (1)在局势动荡时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 人们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急于寻求各种解决 问题的方法。宣传对于受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2)在局势平稳期,信息透明度高,人们 对自己已有的思想观点充满信心,强化宣传最 易被人们所接受。在遇到挫折、遭到困难时, 人心思变,比较容易接受革新宣传,对强化宣 传会产生厌烦。
7
三、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社会需要新闻媒介,首先就因为它们能满足 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 在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因为信息是人们任何行 为的先决条件。 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 新闻要回答人们所关心、所渴望了解的情况, 每一条新闻至少不应该使读者产生新的疑惑。
29
三、事、理、情——宣传三元素 1.事实在宣传过程中的作用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是形成一定思想、支 撑一定观点的基础,是触发人们感情的酵母。 因此,在各种各样的宣传中,宣传者总是大量 地选用事实。 从宣传的角度,选用的事实应具有的特征包 括: (1)真实性。这是关系到宣传成败的根本 前提。
30
11
2.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法 (1)完整(或称全面)。西方新闻学称为“多 维的背景材料”, 即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 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 瞒某些材料。 (2)平衡(或称对等)。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 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时, 报道应让各种见解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 版面上(篇幅、播放时间)偏袒一方。 (3)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在进行客观 性报道时,要剔除感情色彩,尽量使用中性语 言。
第二讲 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讲解
第二讲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2.1 .舆论的概念与本质•一、舆论的定义•Consensus,public opinion,the public voice•1,李普曼的定义•这些其他人头脑里的想象,他们自己的情况、他们的需要、意图和关系等等都是他们的舆论。
•一些集团的人或者以一些集团为名义的个人按照上述的情况来行动,就成了大写字母的“舆论”。
•李普曼所关注的核心是现实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什么不是舆论:•个人意见、个人感觉不等于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见不等于舆论•意识形态宣传不等于舆论•2,梁启超的定义:•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也。
是故少数人所表意见,不成舆论。
虽多数人怀抱此意见而不公表之,仍不成为舆论。
(梁启超《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1910)此定义提示:其一,舆论是有一定量度的;其二,舆论也是公开的意见,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论定义不谋而合。
•3,徐宝璜的定义:•舆论者,在社会上占有多数之关于公共问题之自由的意见也。
(徐宝璜《舆论之研究》——《北京大学月刊》1920)此定义提示:舆论的形成环境:封闭的灌输VS公开的讨论,因而,舆论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
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
•这一定义的角度,与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代表型的公共领域、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公众领域的再封建化等概念,是想通的。
•4、刘建明的定义•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刘建明《基础舆论学》11页,1988)•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共同的、直接的认识,也是对客体的直接的整体的知觉反应。
社会整体知觉是一定社会人群的共同认识,整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多数人的共同知觉。
•这一概念将舆论定位于感性认识阶段,但又与个人的感觉不同,具有一定的理性成份,这对研究舆论是有启发意义的。
“权威性”提示我们,舆论具有一定的强度,达不到某权威性,也不构成舆论。
(完整word版)舆论学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一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第一节:舆论传播的源头1.研究对象:变动的整体意识,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语言关系所构成的总体模式.2.研究目的和任务:探讨舆论的各种规律和法则,从而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律和法则来改造社会.3.舆论学是研究社会公众的共同意见如何让制约人类生活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先秦古典舆论思想的二元对立分析1.民本主义舆论观源于西周,在春秋时期得到实践和发展,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由如家学派完成。
理论基础:周公的“以德论天",儒家的“借天为说”。
2.轻言主义舆论观以法家学派为代表,商鞅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理论基础:法家学派,韩非“因道全法”-——--“以道为常,以法为本”.第二章:舆论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角色扮演与功用第一节:现代舆论的应用基础一.私人领域的二元伦理1.个体的“责任伦理”2.个体的“信念伦理"二.公共领域的前提与保证1.公共领域的公民权利保证2.公共领域的公共权力-——-国家: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制保障和调节;对公共权力的制衡机制-—-宪政第二节:关于舆论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角色解析一.关于社会目标的设定1。
社会公共管理决策过程:社会目标—--公共管理决策——-社会效果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与保障—--爱与归属———自我尊重与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3。
社会目标设定的维度:理性与非理性;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社会目标的选择空间:理性--合理,理性-——不合理,非理性—--合理,非理性—--不合理.二.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1.专业水平,科学意识:决策过程的程序性和阶段性,决策机构的规范化。
2。
利益平衡,轻重缓急:政治,社会经济。
三.舆论作用发挥1。
舆论反馈社会效果的目的与作用2。
前提与保证: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政治透明;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保证是社会监督制度的建立;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适度性。
3.反馈社会效果的规范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动态评价与反馈。
舆论的知识点总结
舆论的知识点总结舆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群体对于某一事件或问题所持有的共同看法和态度。
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对社会发展和个体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舆论知识点的总结:1. 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
它通常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事件的突发性、信息的传播渠道、社会环境、群体心理以及个体的认知偏差。
在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成为舆论形成的重要场所。
2. 舆论的功能舆论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监督功能:舆论可以对权力进行监督,促使政府和企业更加透明和负责任。
- 引导功能:舆论可以引导公众关注某些问题,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 凝聚功能:共同的舆论观点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
3. 舆论的传播舆论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传播媒介、信息的可接受性、传播者的影响力等。
在现代社会,舆论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使得舆论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4. 舆论的引导与控制政府和媒体机构常常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和控制舆论,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政策实施。
这包括正面宣传、舆论监督、信息披露等方式。
5. 舆论的负面影响舆论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误导公众、引发恐慌、侵犯隐私等。
因此,对舆论的监管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6. 舆论与法律舆论与法律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舆论可以推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另一方面,舆论也可能对法律的公正执行造成干扰。
7. 舆论的测量舆论的测量通常通过民意调查、网络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了解公众的观点和态度,为决策提供参考。
8. 舆论的应对面对舆论,个人和组织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这包括及时回应、正面引导、透明沟通等。
舆论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它既能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舆论的形成、传播和影响机制,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舆情概念解析
舆情概念解析舆情与舆论在当下中国被广泛混用,这是长期受中国的历史渊源影响产生的偏差。
在中国,如果说舆论是指民言,那么舆情所代表的本意指代的则是“民意”,即百姓的情感和情绪。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舆情”一词最早现于唐朝,具体出处仍有争议,王来华等认为出自《全唐诗》《献乔侍郎》中的“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
事实上,在文字记录之前,“舆情”已在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痕迹。
在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中,要求统治者重视民众的意愿和态度。
但有意思的是,在古人的“舆情”概述中,舆论与舆情混杂使用情况普遍存在,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究其典故,不让“开口”,本应阻止“舆论”,但探其深处,“口”又衍生到“心”,言自心生,又涉及到舆情;又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先情后论,也是如此。
通过综合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古代社会特点,认为舆论与舆情混用情境的出现,源自古代社会等级体制下“言语”需要。
在阶级社会中,创建言语中“言外之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舆”本可指代底层人民,但在皇权体制下,无法全面囊括统治者对各阶层化言语表达要求。
而民意一词的模糊性适应了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用“民”,尤其是民意代替舆论、舆情的使用习惯,是造成这种偏差的经验来源。
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发展让舆情空间发生了重要变化。
在西方思想冲击下,“公表于外”的舆论与舆情相互转化的整体发展特点和研究方法,促进舆情理论认识体系的发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舆情与舆论的相互转化,让以“格义”为特点的词语混用情况极为凸显。
伴随着格义上的混用,舆情与舆论也突显出了两级分化的发展趋势:舆论被注入民主观念, 建构为社会的主流话语, 在社会话语体系和权力结构中不断正当化与合理化;舆情则因为传统社会的桎梏, 在一定程度上被时代遗忘或“闲置”, 成为一个远离社会主流话语的“旧概念”。
舆论是“积极的发动”,舆情是“消极的服从”。
不过,通过近代以来诸多学者的研究积累,学界对舆论和舆情的关系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舆情是一种潜在舆论;舆论是在一定舆情基础上形成的;两者都属于人类精神现象范畴,涉及人类社会生活,是社会群体集体性心声和意愿的反映。
第二讲舆论的起源和发展【实用资料】
神话故事:是对英雄传说的二次加工,使舆论从平民水平上升为贵族水平,是舆论由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 巫术舆论是以巫术为背景而协调人们行为的一种舆论形式,是借助超自然力来影响或控制客体的一种舆论方式。 3、对资产阶级公共舆论的质疑
• 神话故事:是对英雄传说的二次加工,使舆论从 在研究与个具体舆论时,人们总是会从多方面来考察舆论的形成和作用机制,这就是综合纬度。 平民水平上升为贵族水平,是舆论由自发走向自 3、对资产阶级公共舆论的质疑 觉的重要标志。 神话故事:是对英雄传说的二次加工,使舆论从平民水平上升为贵族水平,是舆论由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
• 1、国民舆论 • 即没落贵族和上升平民舆论,它代表着当时舆论
的主流。 • 2、士人舆论 • 即文人学者舆论,它是当时最具理性色彩的舆论
,是舆论成熟的标志。 • 3、农民舆论 • 它是农民反映自身利益、表达自身愿望和政治理
想的舆论形式,是我国最原始的公众舆论形式。
三、西方古代社会的舆论形态
• 1、古希腊的城邦舆论 • 它是古希腊公众用以表达对城邦政治各种意见与要求的舆
4、社会心理学纬度
• 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是意见形成中的社会情 境因素,“情境”是与个体密切相关的环 境,包括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社 会情境是被个体意识到的环境,并直接影 响个体心理。
论形式,是早期民主政治的产物。 • 2、中世纪宗教舆论 • 它是在残酷的宗教统治下形成的一种特殊舆论形式,其主
旨在于消灭个人任何欲望。 • 3、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舆论 • 它是建立在人性觉醒基础上的一种舆论形式,承认人的幸
福、保障个人权利是这一舆论形式的主要特征。
四、现代社会中的公共舆论
2、社会•主义1公、共舆论资的诞产生 阶级公共舆论的形成 • 资产阶级公共舆论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舆论基 1、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个人意见是舆论的开始
舆论学总结3
舆论学考试内容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
舆论一词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书》英语舆论: public opinion.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最早使用,卢梭,1762年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舆论重要性。
舆论理解: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舆论理解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德·塔尔德写出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舆论学》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学著作。
我国对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首属梁启超,代表文章《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
明确新闻与舆论的关系: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他认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论。
工具说:把新闻业看作社会舆论的工具。
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新闻媒介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
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新闻可以引导舆论.一是通过信息流;二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发表意见。
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前提。
舆论形态——指舆论行为的群体方式。
最早的舆论形态——传说。
除此之外,还有歌谣、民谣。
舆论反抗是阶级社会中人民最基本的斗争形式。
舆论传播的三个时期的特点:原始时期的舆论的功能主要是:1. 协调劳动、协调生活2. 决策功能 3. 选拔氏族首领的依据奴隶制社会的舆论特点:1. 阶级舆论的出现 2. 调和阶级矛盾的主要舆论形态——游说封建社会的舆论特点:1. 产生城镇舆论2. 结社和舆论多元化的萌芽舆论客体:舆论要针对的客观事物。
公共舆论的本质与特征
二、公共舆论的特征
01
公共舆论具有公共 性
02
公共舆论是一种理 性化的舆论
03
公共舆论是有媒介 参与讨论的舆论
什么是公共舆论的公共性?
0
0
0
1
1
1
公公舆论的公共性是由 它的形成方式和对象所 决定的。个人意见、组 织意见要转化为社会意 见,就必须进行意见交 换,而要形成公共舆论, 就必须依赖能够形成共 识的公共论坛。
公共心态的浮躁与舆 论的情绪化
相对剥夺感与舆论的 情绪化源自社会转型期舆论的结 构特征――分散化
05
06
07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 表现
利益群体的分化与舆 论的分散化
城镇化与城乡舆论的 分散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 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 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 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 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 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 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 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 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 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 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 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 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 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 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 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舆论学
狭义的概念是指某种舆论而言,即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的多数人对社会问题形成的共同意见。
广义上的概念是指社会上同时存在的多种意见,各种意见的总和或纷争。
人们多在狭义上使用舆论的概念,因为人们谈论舆论的存在常常是指社会中某种具体意见,剖析某种意见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指向或量化是怎么样,以及有何影响,并不过多地分析多种意见的纷争状态。
理解舆论,首先要认识舆论是什么?西方把舆论表达为“公众意见”(public opinion),公众的共同知觉和信念,构成一定社会范围内的优势意见,正是舆论的内涵。
一、西方的舆论定义1、如同我们构思的那样,舆论是一个由众多或多或少成熟的意见集合而来的特定合量。
2、舆论是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之上并且具备合理判断能力的观点3、舆论是对于受普遍关注的问题的合适的解决方法的看法。
4、舆论,就是社会中具有同一知觉的全体公众在公开讨论之后,形成的对于一个具有普遍重要性的问题的社会性判断。
5、舆论是在面对一些重要的公众问题时,很大一部分群众的态度、感觉,或者观点。
二、舆论的核心问题1、舆论内涵的第一个核心问题:舆论有意见构成,而且最终表现为群体或公众意见。
2、舆论内涵的第二个核心问题:“多数人”的意见。
民主形式的政府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提升舆论的质量,不能忽视多数人意见的质量。
3、意见的强烈的一致性和共同意见,是其第三个核心问题。
第二节:舆论的构成与要素一、见解与意见的言说1、意见构成舆论的外在因素,是舆论的本体。
任何意见都离不开见解,若干见解构成意见并使舆论变为人们看得到、听得见的一种实体。
2、意见:人们对事物表明若干观点,阐明其态度的语义手段、众人相互接受意见,并最终取得一致,才能形成舆论。
意见是舆论的本体,又是舆论存在的基本标志,它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或阐释,是舆论人表达意见的主要内容。
3、意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都是内心思想的凝聚,它的言说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公众的集合意识与信念1、公众和加入某一组织或活动的群体是有区别的。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一、网络舆论概念的提出在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是否存在一种新型的舆论——网络舆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网络是否已成为一种新兴媒体。
如果网络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体,那我们把舆论按传播形式进行分类的话,除了广播、报刊杂志、电视电影舆论外,应该存在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舆论——网络舆论。
然而网络传播在全球引起瞩目的同时,关于它究竟是一种独立的传播媒体,还是只是一种仅供传统媒体利用的技术手段,一直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网络传播只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它仅仅为诸多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而它本身并不具备作为传媒的独特性质。
也有人认为网络既是媒体,又不是媒体。
(注:刘宏:《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周鸿铎:《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5)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因此又出现了把互联网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的说法。
这一说法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正式得到使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议上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
”(注: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笔者认为网络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新媒体。
传播意义上的媒体应是指能承载信息的物理形式,而这种物理形式既包括物质实体,也包括物理能。
物质实体是指文字、印刷品、通讯器材等,物理能是指电波、光波、声波等。
网络传播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为通路,承载多种信息的新物理形式,其所具有的特性与传统的印刷品、电波、声波完全不同。
因此,网络传播不能只看作一种技术手段,而应该是一种独具特性的新媒体。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媒体。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给全球的近2万名的传统媒体记者发放了采访证,唯独网络记者被拒之门外。
但是,在2001年3月份,国际奥委会对外宣布:他们允许10个国家的17家体育网站采访报道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新闻的属性
新闻的属性第一节新闻的信息属性一.新闻具有信息属性新闻的信息属性是新闻在满足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获知与决策需求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及价值。
它反映的是新闻传播与人类信息交流之间的关系。
1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
对接受者来说,它是预先未知的事理,具有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
2 、信息的功能(1)反映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关于某一事物的信息了解这一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进而认识和把握这一事物。
(2)报知功能信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由未知变为已知,从而获得关于这一事物的知识。
(3)预示功能信息可以显示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向,预示出事物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提供即将发生的事情的预兆。
(4)指导功能人们可以根据信息所反映、所报知的情况,以及所显示、所预告的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向,及时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从而增强对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3、信息与新闻的关系(1)相同之处•信息和新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
•信息和新闻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
•信息和新闻都讲求新鲜、真实和准确。
•信息和新闻都是可传递的。
(2)不同之处•信息的包涵量比新闻大。
新闻是具有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信息。
•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
•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更直接。
4、新闻具有信息属性新闻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新闻活动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递活动。
新闻具有信息属性。
要防止将信息与新闻相混同,要避免和消除广告与新闻相混淆的现象。
二、认识新闻信息属性的意义1 、有助于充分挖掘新闻的信息潜质,有效发挥新闻的信息功能要充分认识新闻的信息属性,扩大新闻的信息含量,挖掘新闻的信息潜质,发挥新闻的信息功能,增强新闻的服务性、可读性和吸引力。
2 、有助于增强信息意识,大力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国家建设与发展新闻工作者要强化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舆论学概论笔记
以下是舆论学概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舆论定义:舆论是公众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2. 舆论的特点:舆论具有普遍性、交互性、可变性、多样性。
公众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媒体、社交网络、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等。
3. 舆论的形成过程:舆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媒体报道、公众事件和社交网络等。
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和情感反应会影响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4. 舆论的分类:根据舆论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口头舆论、书面舆论、图像舆论等。
不同类型舆论的特点和影响力不同。
5. 舆论的影响力: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公众关注度、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等。
舆论可以影响公众的行为和态度,也可以影响政府和企业决策。
6. 舆论调查:舆论调查是了解公众对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在线调查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公众的意见和态度。
7. 舆论管理:舆论管理是指政府和企业等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的一种行为。
其目的是维护组织的形象和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8. 社交媒体与舆论:社交媒体是现代社会中舆论形成和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快速性、交互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对公众的意见和态度产生重大影响。
9. 媒体与舆论:媒体在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可以影响公众对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同时,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也会影响其对媒体报道的接受程度。
10. 政府与舆论:政府在舆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媒体和公众的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布信息和回应公众关切来引导和控制舆论的方向和影响力。
舆论读书笔记
舆论读书笔记自古以来,舆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对于社会、政治和个人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分享我对于舆论的一些读书笔记,探讨舆论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一、舆论的定义及特点1.1 舆论的定义舆论是指在公众中形成的一种普遍意见或观点。
它是通过媒体、社交平台和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播的,具有公开性和普遍性。
1.2 舆论的特点首先,舆论具有主观性。
人们的观点和意见会因为个人的价值观、经验和背景等不同而产生差异。
其次,舆论具有传播性。
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舆论可以在瞬间传遍全球,迅速影响大众的认知和态度。
最后,舆论具有变动性。
随着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舆论也会不断演变和改变。
二、舆论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2.1 社会影响舆论在社会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塑造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某些社会事件发生后,舆论的一致声音可以推动社会的变革和持续发展。
此外,舆论也可以加强社会凝聚力。
当人们拥有共同的观点和意见时,他们更容易相互理解和团结起来。
2.2 政治影响舆论在政治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家和政府通常会考虑舆论对政策和决策的影响,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同时,舆论也可以推动政府改革和执政者的负责任行为。
当舆论监督公众利益受损时,它可以促使政府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三、舆论对个人的影响3.1 影响个人观点舆论可以影响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人们往往受他人的观点和舆论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
这种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世界,但也容易被误导和误解。
3.2 塑造个人形象舆论对个人形象的塑造和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社交媒体的时代,人们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扩散并引发公众的热议和评价。
因此,个人需要更加注重维护自己在舆论中的形象。
四、舆论的发展趋势4.1 社交媒体的崛起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公众参与舆论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互动。
这为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平台。
4.2 舆论监督的加强舆论监督在保护公众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舆论学(第1章)舆论的定义及要素 ppt课件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 第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作用于“意见气候”,在舆论形成
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诺曼认为,人们判断周围意见 分布状况(即意见气候)的主要信息源有两个,一是所在的 群体,二是大众传播媒介。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议题 上,传播媒介的影响尤其强大。诺曼认为,在电视高度普及 的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现实认识产生影响,主 要通过媒介传播的一致性、累积性和普在性的特性。具体来 说就是:(1)多数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雷同、一致,容易 产生“共鸣效应”;(2)同类信息的传播在时间上持续累 积,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3)媒介传播的信息无所不 在,人们无法避免受其影响,无法通过其他渠道验证其真伪, 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三道屏障都会失去抵御作用。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信息 社会中形成“意见气候”的主导因素。
大事件,流行的现象和观念,社会热点问题等,舆论客体不同程度地具 有争议性。在事物变化过程中被舆论主体所关注的事件和问题,通常以 公共事务为主。
私人事务、无关较大社会范围的、仅存在于小范围的家庭事务、小 型族群事务等,往往与舆论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但在现代舆论(即所谓 “公共舆论”)中这种类型并不占主体。与此同时,信息化社会,个人 的私人事务成为公共事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 中国当代学者较细致的界定
1、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有一定数量规模)、强烈程度和 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 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陈力丹)
PUBLIC OPINION
舆论概念
舆论公众的意见或言论。
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目录一种定义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在舆论的定义中,最关键要讨论的是,舆论的本体是“意见”还是“态度”。
为了避免在定义上争论不休,学者开始转向舆论应该包含的若干要素:其中“议题”、“公众”和“共同意见”是学者们提出的众多要素的交集。
由于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出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舆论的普遍特性还没有揭示出来,其定义都具有狭隘性。
编辑本段态度与意见的区别无论如何定义舆论,“意见”始终是舆论研究的核心,也就是舆论的本体,舆论传播所着眼的也是意见的流动问题。
意见(opinion)通常是通过与态度(attitude)、信念(belief)和价值(value)尤其是和态度相比较来界定自身的,社会心理学家们把意见定义为: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拓展开来,意见也可以用行为,例如愤怒地挥拳或者游行等方式表现。
通常,学者们从两个方面区别态度和意见之间的差别:意见一般来说被认为是对于某个具体刺激(某个问题)所作的语言上的或者其它的明显反应,而态度是更基本的总体倾向,它对于一般性的刺激作出有利或者不利的反应。
意见主要是取决于当时的形势,而态度对于一个人在多种形势下更持久地发挥作用。
其次,意见被认为具有更多的感性,并且在其构成中多少缺乏情感……态度是一种直接的、直观的定向,而意见是在一个社会母体里在各种选择性方案之间经过慎重考虑后产生的理性抉择。
简要地说,态度是反应的倾向,而意见则是某种反应。
编辑本段形成舆论形成的过程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舆论的概念、属性和特征
•§2.1 .舆论的概念与本质
•一、舆论的定义
•Consensus,public opinion,the public voice
•1,李普曼的定义
•这些其他人头脑里的想象,他们自己的情况、他们的需要、意图和关系等等都是他们的舆论。
•一些集团的人或者以一些集团为名义的个人按照上述的情况来行动,就成了大写字母的“舆论”。
•李普曼所关注的核心是现实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
•什么不是舆论:
•个人意见、个人感觉不等于舆论
•大众传播媒介的意见不等于舆论
•意识形态宣传不等于舆论
•2,梁启超的定义:
•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也。
是故少数人所表意见,不成舆论。
虽多数人怀抱此意见而不公表之,仍不成为舆论。
(梁启超《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1910)此定义提示:其一,舆论是有一定量度的;其二,舆论也是公开的意见,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论定义不谋而合。
•3,徐宝璜的定义:
•舆论者,在社会上占有多数之关于公共问题之自由的意见也。
(徐宝璜《舆论之研究》——《北京大学月刊》1920)此定义提示:舆论的形成环境:封闭的灌输VS公开的讨论,因而,舆论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
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
•这一定义的角度,与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代表型的公共领域、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公众领域的再封建化等概念,是想通的。
•4、刘建明的定义
•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刘建明《基础舆论学》11页,1988)
•社会知觉是人们对社会共同的、直接的认识,也是对客体的直接的整体的知觉反应。
社会整体知觉是一定社会人群的共同认识,整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多数人的共同知觉。
•这一概念将舆论定位于感性认识阶段,但又与个人的感觉不同,具有一定
的理性成份,这对研究舆论是有启发意义的。
“权威性”提示我们,舆论具有一定的强度,达不到某权威性,也不构成舆论。
•5、孟晓平的定义: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合,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
(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36页,1989) •这一定义提示我们:
•舆论的内在因素:信念/价值观
•从静态和微观层面看,舆论不是信念、态度、意见的简单叠加,而是呈现出一种由内到外的层级排列顺序。
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倾向,可用语言表达或单以情感显露出来。
•信念就其本身的字义来看,并不特别表明什么,但是,它几乎与任何事情都能联系起来,甚至与那些最初的隶属于根本不相同的观念的感情联系起来。
•舆论在信念的支配下,对事物表达好恶而构成态度。
舆论作为态度的强有力的显露,可以把舆论称为社会态度。
•此外,还提示出:舆论有潜在舆论和显在舆论。
•6、喻国明的定义: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喻国明、刘夏阳《中国民意研究》1993)
•这一定义强调了舆论客体的规定性,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我们认为:
•狭义的舆论:
•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广义的舆论:
•社会总是同时存在多种舆论和各种意见纷争,人们往往把各种意见的总合称作舆论。
•§2.2、解析舆论的属性:
舆论的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2、舆论的本体/存在形式:意见;○2、舆论的客体:问题。
一、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公众见解的体系
1、自在的意见形态
•舆论的功能表现:以自在的方式影响舆论客体
•2、集合意识
集合意识是指人们在公开发表意见时,修正个体意识中独有的观点,以适合群体关系中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共同意识。
不是个体意识的简单相见/社会心理互动的结果
内核: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不能脱离个体意识而存在
•3、表层意识
表层意识是指舆论处于社会意识活动的地表面部位,人么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影响。
从产生过程看,表层意识是人类多数个体从事自然意识活动的结构,是人们每天都议论、交流而形成的思想观点,表现为司空见惯的言语活动。
•(二)舆论的主体——公众
•1、相关性VS开放性
库利/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韦伯/团体/一般群体
威瑟/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
公众虽然是一个社会成员的集合体,但它本身没有明确的数量界定。
公众不被某种特定的社会属性所规定。
非直接利益群体/冲突
•2、主体性:
舆论主体的主体性,是指有自主意识,同时又有完全的行使社会行为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人。
公众有一定的价值观和认识能力,成为历史的主体力量•3、自在性
自在/自为
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是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模拟公众
(三)舆论客体: 社会公共问题
公共性/冲突性/反常性/争议性
问题的转化
§2.3. 舆论传播的特征
一、舆论传播的表层性:
•是指舆论所反映的内容是显示社会现实中直接作用用于人么感官的生活现象,是客观世界最外层的东西。
•社会最新动态在人们意识中刻下的第一道痕迹。
•意识气团/社会的晴雨表/社会的皮肤。
二、舆论传播的动态性:
•空间/时间
•空间的变化,导致舆论主体的人数,也随之变化,这是舆论动态性的第一个表征。
•从纵向上看,舆论传播的动态性还表现为不同的持续时间。
这是舆论传播动态性的第二个表征。
•道德观念形态舆论/突发性事件
•表层意识向深层意识转化
三、舆论传播的弹性:
•舆论传播的弹性是指舆论在外力的作用下,时而高涨,时而低落,甚至以显在或潜在的形式交替出现。
•外力(强权/收买)/弹压
四、舆论传播的惯性:
•舆论传播的惯性是指旧的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
•舆论只能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社会环境的产物
•案例:倒春寒/《莫把开头当过头》
•感情/习惯/偏见
五、舆论传播的张力:
•《辞海》:张力是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与两相邻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张力常常被用于相互对立(互补/相反)的事物之间的抵触和摩擦。
•公平/效率,适度规模的舆论;文革中的舆论风暴/当前的舆论萎缩
•思考题:
•1,概念:
•舆论/公众/表层意识/集合意识/社会知觉/舆论惯性/舆论弹性/舆论张力/成见/公共性/意见/态度
•2,思考题:
•舆论有哪些属性(舆论意见的特征)?
•舆论传播的特征有哪些?
•舆论主体有哪些特征?
•舆论客体有哪些规定性?
3,分析相关案例,论述社会舆论如何向社会深层意识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