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概念、特征及生成
网络舆情基本知识
网络舆情基本知识网络舆情基本知识引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与此同时,网络舆情也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
网络舆情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上对于某一特定话题的讨论和舆论集合,它不仅仅是对于公共事件的一种媒体报道,更是民众对于社会问题的普遍关注和表达。
掌握网络舆情基本知识,对于企业、政府、媒体以及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和特点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社交媒体、论坛、微博等平台,民众对于公共事件和社会问题的集体关注、表达和讨论的行为。
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互动性:网络舆情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网络舆情的参与者可以进行即时互动,实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2.广泛性:网络舆情不再受限于时空的限制,任何人只要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和网络环境,都可以参与到舆论的讨论中。
3.快速性:网络舆情具有较高的传播速度,信息在互联网上可以快速扩散。
一条重要的舆情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数以百万计的人关注和传播。
4.碎片化:在互联网上,舆情信息的传播是碎片化的,信息内容可能是不完整的、片段的,这给了人们参与讨论的机会,也容易导致信息的误解和偏见。
5.虚构性:网络舆情中的一些信息可能是虚假、夸大或者失实的,这对于识别真伪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舆情监测和处理机构的介入。
二、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作用网络舆情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力和作用:1.舆论引导:网络舆情可以引导公众的舆论关注,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一条热点舆情可以迅速影响到更多的人,改变公众对于某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2.舆情监测: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的态度和情绪,及时发现社会问题的存在和紧迫性,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3.危机公关:网络舆情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通过及时回应和积极引导舆论,可以化解危机,重塑品牌形象。
网络舆情基本知识
网络舆情基本知识网络舆情,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的一种公众情绪和舆论蔓延的现象。
由于网民数量众多、网络传播快速、信息量庞大,一旦某一信息被广泛散播,就可能造成社会抵制、敏感事件等问题,甚至会给政府、企业、个人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基本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都非常必要。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1.快速性由于互联网的快速传递和广泛涉及性,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递量极大地增加,网络舆情的形成速度也非常快。
2.广泛性网络舆情是一种公众情绪,网友分布于全国各地、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
因此,其影响力范围极广,能够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民众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
3.非精准性由于网络舆情的广泛性,大部分的网友并不是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的专家或权威人士,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存在局限性和不准确性。
4.多元性由于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在网络上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网络舆情所传递的内容也非常多元,从社会事件、企业产品、政治问题、文化方面等都有可能涉及。
5.虚拟性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网络舆情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在虚拟中构建的。
因此,网络舆情的当事人、传播渠道及结果都是基于虚拟世界的,存在模糊化和不确定性。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1.引爆网络舆情的爆发通常是由于某个事件引起的。
这个事件可能是一个负面事件,也可能是一个正面事件,如果事件具有社会的敏感性和影响力,那么就容易引发网民的情绪和舆论热议,形成网络舆情。
2.传播网络舆情的形成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需要网络传播的推动。
传播可能是通过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新闻媒体、微博、论坛、博客等。
3.聚焦网络上的舆情热点有一个聚焦的过程,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网友对某一事件进行更加密集的讨论和评论。
4.影响网络舆情的影响是有深度的,主要表现在舆情对企业形象、政治形象、社会形象等的影响。
三、网络舆情的管理因为网络舆情可能会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网络舆情的管理非常重要。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
网络舆情往往能够引起政府和社会 各界的关注,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 调整产生影响。
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舆情可以为公众提供表达意见 和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推 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制造社会压力
网络舆情有时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和 社会动荡,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挑战政府治理
网络舆情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对 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需要政 府加强网络管理和引导。
信息内容的质量也是影响网络舆情引导效果的重要因素 之一,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更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和认同 。
公众素养
公众素养也是影响网络舆情引导效果的因素之一,如果 公众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则更有利于 网络舆情引导效果的实现。
05
加强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建议
提高网络舆情引导意识
增强政治意识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探讨网络舆情和舆论的引导和 管理机制,二是加强实证研究,三是关注网络舆情和舆论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
THANK YOU.
提升个人媒介素养,辨别信息真伪 ,正确传播舆情事件。
网络舆情引导的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发布案件进展情况 ,平息社会猜测,避免了舆情扩大。
案例二
某上市公司在危机发生后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积 极回应公众质疑,成功扭转了舆情态势。
案Hale Waihona Puke 三某明星通过个人微博就某事件发表正面看法,化 解了公众误会,避免了舆情危机。
2
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 手段,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引导机制。
3
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需要政府、 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 良好格局。
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
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一、本文概述在当今社会,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它不仅是公众意见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政府和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包括其形成的背景、传播的方式、影响的范围等。
通过对网络舆情特点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
网络舆情的表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我们将分析这些表达方式的优缺点,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表达。
本文将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公众的影响力巨大。
我们将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渠道和机制,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
本文将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网络舆情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现象或问题所表达的观点、情感、态度和意见的总和。
它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中的映射,反映了公众对于社会热点、公共事务、突发事件等的关注和态度。
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涵盖了其产生的环境、主体、客体以及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
从产生的环境来看,网络舆情形成于互联网这一特定的信息传播平台。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匿名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公众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意见。
这种特殊的环境为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从主体来看,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广大网民。
网民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自己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形成网络舆情。
由于网民群体庞大、构成复杂,因此网络舆情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再次,从客体来看,网络舆情的客体是各种社会事件、现象或问题。
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_特点_表达与传播
玉的作用, 推动网络舆情研究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 1] 陈学明.哈贝马斯交往 [ 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57. [ 2] 孟威.网络互动 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 [ M] .北京: 经济
管理出版社, 2004.4. [ 3] 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 ——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 [ M] .北
重要窗口。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 关。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自由性与可控性 从网络舆情的传播来看, 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在传 播技术的发展史中, 一般地说, 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体, 都会 扩大人们传播新闻和发表言论的自由度。个人间可以通过 E- mail传递信息, 可以通过IM ( 即时通讯工具) 沟通和交流 感 情 , 同 样 也 可 以 在BBS、Blog和Wiki上 自 由 发 表 言 论 和 表 达舆情。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 发表自己的 见解, “ 出版”自己的著作或报纸, 成本低廉, 程序简便。 例 如 , 美 国 著 名 的 麦 特·德 拉 吉 现 象 , 他 首 次 在 网 上 公 布 的 美国总统克林顿丑闻案就是被时代周刊等大报拒之门外的。 德国批判学派学者哈贝马斯说: “ 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 身 也 就 是 控 制 的 合 理 性 , 即 统 治 的 合 理 性 。” 〔 1〕 其 实 , 网 络在提供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同时, 也隐蔽着细腻的政 治和经济的控制。网络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 可以不受 任何纪律、条例、制度的约束, 不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担 负责任。网络也是身在社会之中, 它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没 有 管 理 者 的 绝 对 自 由 空 间 , 网 络 也 要 遵 循“ 游 戏 规 则 ”。 因 此, 网络的传播自由也是有限的, 它是和控制是相伴而生 的, 尤其是对于各种有害的网络噪音而言, 这种控制就显得 更加重要。 2 . 互动性和即时性 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特性来看, 网络 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 通道相比, 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保 罗·萨 福 ( Paul Saffo) 等 学 者 由 此 认 为 , “ 同 其 他 人 发 生 联系”— ——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 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 质特征。〔 2〕 换言之, 网络的最大价值, 不在其信息的海量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网络舆论,简而言之,就是公众通过网络平台表达、传播和交互的观点与情绪。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及其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我们将对网络舆论的定义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探讨网络舆论的特征,包括其形成的多元性、传播的迅速性、影响的广泛性以及表达的匿名性等。
通过对网络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时代的舆论生态,为有效应对网络舆论挑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舆论的概念界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形态,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网络舆论,顾名思义,是指在互联网上形成的,针对某一事件、现象或话题的公众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它是网络空间中各种信息交互、碰撞、融合的结果,反映了网络用户对特定议题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
网络舆论的概念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界定。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舆论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网络社会中的群体心理、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舆论是公众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网络空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具有特定情感色彩的意见集合。
网络舆论的概念界定还需要注意其与传统媒体舆论的区别。
传统媒体舆论通常受到媒体机构、编辑记者等特定群体的主导,而网络舆论则更加多元、开放和互动性强。
在网络舆论中,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他们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可以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网络舆论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的、互动性强的公众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网络舆情形成、评估及研判3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群 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 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 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 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渲染, 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群 体极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威 胁社会正常秩序。(传播学者詹姆斯·斯托 纳)
目 录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
二、网络舆情的评估
三、网络舆情的收集与分析 四、网络舆情危机应对
舆情:就是舆论的实际情况,又称为社情民意,是
公众的意愿和态度,包括公众对各种政治和社会现
象及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是群众心理、情绪、意见、
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社 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 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简言之, 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
(一)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媒介传播的方 式和格局。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信 息传输速度的迅速提高,一个以网络媒体为主、 其他媒体为辅的全球大众传播格局正在形成。
1.传播的爆炸性
2.主体的隐蔽性 3.信源的模糊性 4.网民的互动性 5.意见的指向性 6.影响的显著性
舆情收集和整理
பைடு நூலகம்
舆情分析和研判
舆情总结和报告
图2.1 网络舆情的评估流程
三、网络舆情的收集与分析
1.舆情的收集与整理
舆情信息的收集,也就是进行舆情搜寻、调查和
采集。
应该组织专人或委托专门机构,建立健全舆论信
舆情处理知识点总结
舆情处理知识点总结一、舆情概念及特点舆情是指公众对某一事件、问题或现象所表达的态度、看法和情绪。
舆情通常是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对公众舆论产生影响。
舆情的特点主要包括:1. 多元性:舆情反映了不同群体、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看法和情绪。
2. 瞬息万变:舆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舆情态势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
3. 容易传播:现代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达,使得舆情传播更加容易、快捷。
4. 不确定性:舆情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测,信息来源不确定,真假难辨。
5. 影响力大:舆情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形象和利益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舆情处理的原则和方法1. 主动公开信息:针对事件及时公开信息,减少谣言和误解的传播。
2. 积极引导舆论:通过公关活动、舆情干预等手段,引导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和情绪。
3. 及时回应问题:对治理的疑问和质疑及时做出回应,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4. 合法合规:在处理和回应舆情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规。
5. 尊重民意:应尊重公众的看法和情绪,不做强行压制和掩盖。
三、舆情处理的关键措施1. 舆情监测:对舆情发展过程进行持续、全面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舆情动向。
2. 资讯发布:及时公开信息,对事件做出官方解释和回应,减少谣言和误解的传播。
3. 舆情引导:通过公关活动、舆情干预等手段,引导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和情绪。
4. 情绪疏导:对受到负面舆情影响的群体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减少负面情绪的发展。
5. 危机预案:建立危机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处置流程,提前做好应对危机事件的准备。
六、舆情处理的案例分析1. 民生问题引发负面舆情,如产品质量问题、服务不满等。
解决方法:及时公开信息,回应公众质疑,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产品和服务。
2. 突发事件引发舆情,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解决方法: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回应和发布信息,组织救援和处理工作。
3. 舆情挑战与机遇挑战:舆情的传播速度快、不确定性大,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形象和利益都有重要的影响。
网络舆情
*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
批判指责之 声蔓延网络
一折:霸座男一“霸”成 名,相关单位纷纷辟谣
道歉诚意不 足遭质疑
孙赫霸座视频发到网上后,舆论迅出生地、出生 日期,骗取房租395篇帖子。
*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
特点
直接性 突发性 偏差性
*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
直接性
网络舆情不像报纸、杂志和电视,要经过报选题、采访、编辑、 审稿、发布或者播放等几个环节,网民发帖,就没有中间环节, 很直接,随意性很强,网络舆情发生以后,网民可以直接通过网 站论坛(红网)、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载体立即发表意见。
*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
新闻及评论
微博
微信朋友圈
网站论坛
网络舆情的主体来源
共享信息( 日志、图片
、视频)
*
二、铁路网络舆情的特点
当前铁路运输
安全与生产经
营面临的困难 和挑战很多, 设备每时每刻 承受着高速、 重载、高密度
新疆沙尘 暴造成旅 客列车脱 轨
和自然因素的
考验安全压力
大,始终位列
高危行业之列, 无事则已,有 事绝非小事。
*
二、铁路网络舆情的特点
4.民间化:“铁”字号个人网站多 现今社会媒介的两大 炒作集中焦点,一是 中国足球,二是中国 铁路
*
网络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信息网络舆情信息是指在网络上产生的关于某一主题的言论和舆论,包括各种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上的评论、帖子、文章等形式。
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非常快,往往能够迅速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信息时代,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争论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信息的定义、特点、影响以及处理方法。
网络舆情信息的定义是指通过网络平台产生的关于某一主题的言论和舆论。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因此网络舆情信息往往包括各种文化、政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讨论和评论。
网络舆情信息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快速,几乎可以实时传递到全球范围内的用户。
其次,网络舆情信息蔓延范围广泛,通过社交媒体和论坛等平台,一个普通人的言论可以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
此外,网络舆情信息具有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既包括文字评论、还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介形式。
最后,网络舆情信息的话题多样化,包括社会事件、科技发展、商业竞争等各个领域的问题。
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在社会层面,网络舆情信息能够影响公众的舆论方向和决策结果。
在政治领域,网络舆情信息可以引发群体事件和社会运动,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
在商业领域,网络舆情信息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形象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在个人层面,网络舆情信息能够影响个人的情绪和观点。
人们在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和观点,从而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面对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处理方法。
首先,要实现舆情信息的监测和分析,以了解舆情的走向和影响。
这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舆情监测系统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
其次,要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和管理。
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控制和引导网络舆情的措施,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正确对待舆情信息。
同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是管理网络舆情信息的重要手段。
舆情的概念和特征有
舆情的概念和特征有舆情是指在社会各个层面上,人们对特定问题或事件产生的态度、情绪以及观点的总和。
它是一种群体心理表达的集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网络论坛等渠道得以表达和传播。
舆情的特征有多方面:1. 公众参与度高:舆情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公众的参与和表达,公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信息的发布、评论和分享。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可以更加便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进而对舆情的形成产生影响。
2. 多元化:舆情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
舆情内容的形式多样化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直观,同时也增加了对舆情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挑战。
3. 暂时性:舆情的产生和消散速度快,舆情事件大多由突发事件、突发信息或重大社会问题引起,人们对舆情关注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在新的事件出现时,舆情往往会迅速转移到新的话题上。
因此,及时了解和处理舆情对于舆情的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
4. 互动性:在网络和社交媒体的时代,舆情的传播可以是多向的、多参与的。
公众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参与到舆情话题中,形成网友之间的辩论和互动。
这种互动性加强了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同时也需要相关机构和组织对舆情进行积极的管理和引导。
5. 不确定性:舆情的发展和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舆情事件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公众的情绪和态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同时媒体的报道和分析也会对舆情产生影响。
因此,准确预测和判断舆情的发展趋势对于制定有效的舆情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舆情作为一种公众心态的集合,具有公众参与度高、多元化、暂时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
了解和掌握舆情的特点,对于组织和机构在舆情管理和应对上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应对舆情事件,维护公众利益,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网络舆情概论舆情与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概论舆情与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与影响公众意见、情绪和社会舆论的信息现象。
它是舆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迅速、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对社会、政府、企业等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舆论是指社会上公众对其中一问题、事件或者人的看法和评论。
它是公众信息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识,具有一定的导向和引导性。
舆论在传统媒体时代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传播,而在互联网时代,舆论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任何个人、组织和机构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推动舆论的形成和传播。
网络舆情是舆论在网络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实时获取和分享各种信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个体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得到了加强。
在网络舆情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和意见,与他人进行互动和辩论。
这种互动性强的特点,导致网络舆情更加迅速地形成和传播。
网络舆情对社会、政府、企业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主导地位。
过去,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对舆论的形成和引导有较大影响力,而现在,网络舆情成为了一个独特而活跃的舆论场,网络上的个人和组织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可以对舆论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舆论的传播范围。
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主要是国家、大区域,而网络舆情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一个网络言论可以在瞬间传达到全球各个角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再次,网络舆情的互动性强,使得舆论的形成更加复杂多元。
传统媒体的舆论形成主要是由媒体机构和专业评论人士引导和引导,而在网络舆情中,任何个体和组织都可以参与进来,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互动性使得舆论的形成更加复杂、多元化,更加符合个体的利益和倾向。
最后,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舆论的度越来越高。
那么,什么是网络舆论?它与传统媒体有何不同?本文将详细解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并介绍其独特的特征。
一、网络舆论的概念网络舆论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的各种言论、意见和社会舆论。
这些言论和意见可能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包括网民、专家学者、政治领袖等。
网络舆论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可以形成强大的声势,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论具有以下特点:1、传播速度快: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极快,网络舆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到全球各地。
2、多元化参与:网络舆论的参与者众多,包括各种社会群体和个体。
这使得网络舆论更加多元化,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舆论场的混乱。
3、互动性强:传统媒体一般以单向传播为主,而网络舆论则具有强烈的互动性。
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网民进行实时交流。
4、内容丰富多样:网络舆论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既包括言论、意见,也包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三、网络舆论的影响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揭露社会问题、表达民意和促进公共讨论来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侵犯他人隐私等。
同时,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也值得我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网络舆论可能更加智能化的进行分类和筛选,对于公共议题的讨论也可能更加深入。
四、应对网络舆论的措施面对网络舆论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健全的网络舆论管理制度,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
其次,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媒体素养和道德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和处理网络信息。
此外,企业和媒体也应加强自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不实信息和恶意言论要及时澄清和纠正。
同时,我们也需要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网络安全水平,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网络舆情基本知识
网络舆情基本知识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们在各种网络社交媒体和论坛上发布的各种关于某一事件、产品或个人的言论和意见。
网络舆情是一种新兴的舆情形态,具有速度快、影响大、传播广等特点,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声誉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发布、传播和交流产生的一种舆论现象。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传播范围广、持久性强等特点。
通过网络舆情,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事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1. 速度快: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传统媒体,一条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
2. 影响力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网络舆情能够迅速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进而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声誉产生重要影响。
3. 参与度高:通过互联网平台,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参与到网络舆情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多元化的舆论态势。
4. 传播范围广:网络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迅速覆盖到全球各地的用户。
5. 持久性强: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和搜寻,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的报道。
三、网络舆情的分类网络舆情可以分为正面舆情、负面舆情和中性舆情三种类型。
1. 正面舆情:指公众对某一事件、产品或个人持赞同、认可和支持的态度和言论。
2. 负面舆情:指公众对某一事件、产品或个人持批评、质疑和反对的态度和言论。
3. 中性舆情:指公众对某一事件、产品或个人持中立或客观的态度和言论,不明显表达支持或反对的立场。
四、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面对网络舆情,个人和企业需要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保护个人声誉和企业形象,维护社会稳定。
1. 监测舆情:通过建立舆情监测系统,及时获取网络上对自己或企业的舆论信息,及时了解公众的意见与建议。
2. 及时回应:对于负面舆情,要及时、正确地回应,解释情况,采用合适的口径和方式回应公众的关切和质疑。
网络舆情的定义
网络舆情的定义编辑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目录1基本概念2表现方式3特点直接性随意性和多元化突发性隐蔽性偏差性4内容形态由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网络舆情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引发错误舆论导向5监测技术6预警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测力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的信息通报机制部门联动,分工协作7系统分析分析引擎自动信息采集数据处理8发展现状9影响评价10应对策略11机制保障12网络舆情内参13相关学科14科研机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暨南—红麦舆情研究实验室天津市社科院舆情研究所新传媒网络舆情技术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中科院软件中心武汉大学沈阳北京大学李晓明南京大学秦州清华-优讯舆情实验室15媒体产品16热点问题1基本概念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1]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2]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
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前者难以捕捉,后者稍纵即逝,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耗费巨大。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没有人为加工),覆盖面全。
网络舆情概论知识点总结
网络舆情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与公众舆论有关的信息、言论、评论等。
它包括了对于社会事件、个人行为、商业活动等各方面的看法和评论,是民众通过网络媒介对事件和问题的反应和表达。
网络舆情具有实时性、广泛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成为了公共舆论的重要表达方式。
通过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社会舆论的动向和趋势,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舆情管理和维护。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1. 实时性:网络舆情反应迅速,信息发布和传播速度快,能够迅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2. 广泛性:网络舆情可以覆盖到全球各地,信息的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大。
3. 匿名性: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匿名发布信息和言论,使得舆情的传播更加自由和开放。
4. 多样性:网络舆情包括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三、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网络舆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了社会现实、网络技术、群体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1. 社会现实:社会事件、个人行为、商业活动等实际发生的事情会成为网络舆情的内容。
2. 网络技术: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舆情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
3. 群体心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例如焦虑、恐慌、愤怒等情绪会影响舆情的发酵和扩散。
四、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法网络舆情的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通过监测、预警、引导和应对等一系列措施来进行处理。
1. 监测:通过各种舆情监测工具和技术,对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了解公众舆论的动向和趋势。
2. 预警:对于可能引起社会关注和舆情敏感的事件,进行及时的预警和应对准备,防止舆情的蔓延和恶化。
3. 引导:对于一些具有导向性和引导性的舆情,可以通过舆情引导和宣传来调整舆论的态度和方向。
4. 应对:对于已经发生的舆情事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包括舆情澄清、信息发布、危机公关等手段,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
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姜胜洪(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天津 300191)摘要: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
也可以说,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反映,是干部群众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的集中反映。
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丰富性、互动性、偏差性等主要特点。
加强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舆情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网络舆情;内涵;基本特性〔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3-0151-02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38亿人,〔1 〕网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
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发展,为民众表达舆情、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网络舆情也越来越像“晴雨表”一样,时刻反映着人们情绪和思想的变化,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研究网络舆情的内涵,分析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对于我们及时把握民众的思想动态,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内涵“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在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的一封诏书中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
”〔2〕此后,“舆情”一词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
在《四库全书》中,“舆情”一词共出现了一千一百余次,分散在经、史、子、集各部中。
在我国古代,“舆”本谓车箱,因即指车。
《说文解字·车部》:“舆,车舆也”。
“舆人”即为造车工人。
《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与传播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与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和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而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也日益迅速和广泛。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定义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广泛而迅速的公众舆论,其中包括各类信息、言论和评论。
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加快速和自由,成为了人们表达意见和参与讨论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涵盖了方方面面的话题,包括社会事件、政治热点、企业动态等。
二、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1. 快速传播: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和普及性使得信息能够在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传统媒体。
2. 匿名性:网络舆情中的参与者可以匿名发表言论,这使得许多用户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无需承担实名身份的责任。
3. 多方参与:网络舆情的发展使得参与者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有公众普通用户,还有政府、企业、媒体等各方力量都可以参与到网络舆论的讨论中。
4. 高度互动:网络舆情具有高度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主动参与舆论的传播和讨论过程。
三、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1. 影响社会舆论:网络舆情能够迅速引发社会关注,推动社会问题的重视和解决。
例如,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通过网络舆情的传播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2. 影响个人和组织形象:网络舆情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负面的网络舆情可能会对个人或者组织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个人和组织需要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应对。
3. 影响商业运营: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对企业的商业运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舆情的传播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负面舆情可能导致企业信誉受损,甚至业务受到冲击。
4. 民主参与的推动:网络舆情使得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和民主决策的门槛降低,提高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和参与度。
网络舆情:概念、特征及生成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以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网络已经成为汇集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并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方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1概念界定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以为常地使用一些词语,它们的含义似乎不言而喻.比如成语“众口铄金”,表达的意思是舆论的力量大;舆论是大家的意见,也就是民意.那么民意、舆论、舆情是不是通用的?作为科学的概念来界定时却又陷入了似是而非的境地.舆论、民意是与舆情相关的两个范畴.舆论是公众对一个特定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态度、信念综合.它包含以下几个特征:舆论是多数人的意见;是共同的、一致性意见;是经过各种形式公开表达的意见.[1]民意简单地说就是“民众的意愿”,包含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民意指来自民间或非政府机构的个人、团体和公众的意见,含公开和非公开的;第二,阐述意见的对象通常是与提出意见者相关的社会事物、事件和问题等;第三,在意见的阐发方式上具有多种形式.由此看出,几乎所有的针对社会以及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及人的意见,都可以被看作民意.[2]舆情在概念上与民意相似.舆者,众也.狭义上,王来华认为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广义上,张克生认为舆情指国家管理者在决策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民众中蕴涵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民意).简而言之,广义的舆情,就是指民众的全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民众的主观意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情民意”.[3]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多数民众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带倾向性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言论和态度的综合.[4]2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网络舆情区别于其他舆情形态的特征要结合网络的特征加以研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便捷高效性,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跨越了时空限制,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沟通、传递模式,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这就决定了网上信息呈现出海量、丰富、随意性特征,同时也决定了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独特之处,具有互动性、广泛性、冲突性、娱乐性等特征.第一,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传统舆情传播的主体是大众传播机构,传播路径是从上到下的宣传式灌输途径,即“我说你听”.这种路径下,群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网络条件下,群众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使得信息传播打破了组织垄断格局,实现了向平等的对话式的互动途径转变,即“我们都说”.这种路径下,群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政府和主流媒体需要做的是参与对话、引导并适时转移话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遏制或旁观.第二,网络舆情的广泛性.网络舆情的广泛性特征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传播方式广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跟帖、论坛社区讨论、博客、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都可以成为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再者,发起报道的网媒即网络舆情源头广泛,既有数量众多的主流媒体,更有形式多样的自媒体.第三,网络舆情关涉主体广泛,政府机构、官员、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群体、个人、企业等都可能成为网络舆情关涉主体.最后,网络舆情涉及内容广泛,民生诉求、贪污腐败、科教文卫、灾难事故、公共安全???,任何能够触动公众神经的事件都可能成为引燃网络舆情的导火索.第三,网络舆情的冲突性.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全民皆记者成为可能.网络自媒体的兴起,以其个性化、感性直观、便捷高效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民众不再满足于统一声音的告知,转而自己制作、传播信息,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由于绕过了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等监管措施,网民可以隐匿身份随意发布信息.极具个性化的自媒体更是让人“在我地盘这就得听我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当缺少规则约束和监督时,很容易让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而网民自网络舆情:概念、特征及生成刘武成1,张冬梅2(1.赤峰学院人事处;2.赤峰学院政法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本文从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生成进行了分析,深入探究了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对于进行网络舆情导控、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舆情;网络舆情;特征;生成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084-02Vol.28No .8Aug .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8卷第8期(下)2012年8月基金项目:2011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022)84--. All Rights Reserved.身素质各不相同,发表的言论都是基于自身的认知背景,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理性的、非理性的信息充斥网络世界,打破了统一声音垄断局面的网络舆情也凸显出了随意、多元、冲突、偏差的特性.第四,网络舆情的娱乐性.网络能够通过多种手段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人们娱乐的需要.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天性.娱乐需要遇上网络,使得网络舆情出现了娱乐化倾向.从娱乐性质的角度划分,这种娱乐化倾向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低俗恶俗的.如:会理“悬浮照”事件被报道后,激发了网民恶搞热情,平时仅有千余点击率的县政府网站当晚即告瘫痪.网民们找到原图,开始了欢乐的PS之旅,几位领导一夜间穿梭于阿富汗战场、侏罗纪公园、里约热内卢基督象的手臂等各种场景中.“躲猫猫”事件报道后,云南晋宁县政府网站首页所有栏目的原有内容都被替换成“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武林三大绝学!”,这种黑色幽默式的戏谑恶搞从某种程度上恰恰反映了民众渴求真相的愿望.娱乐界轰动一时的“艳照门”事件,以极端方式吸引公众关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网民盲目随俗.“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恶搞雷锋、戏仿经典[5]一系列侵蚀核心文化基因的低俗恶俗娱乐化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强烈关注.3网络舆情的生成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与之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历史背景.网络舆情的生成也不例外,都离不开具体的生成背景.正确认识和网络舆情要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一方面,网络舆情的生成与网络普及程度、网民数量密切相关.网上传播,是网络舆情生命的实现方式.我国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全民皆记者”成为现实.另一方面,迅猛发展的中国和网络媒体也是网络舆情生成的重要背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这其中包括中国老百姓心理由“臣民”向“公民”角色的转变.与此同时,发展的背后也积累了众多复杂的矛盾和负面情绪.而现实社会中解决和疏导矛盾、情绪的渠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实现完全的畅通.网络的便捷、快速恰好迎合了群众表达意愿、维护权利和实现监督的需要.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网络舆情同样遵循一个发生、发展、高潮、消退的生成模式.具体可以概括为;网络舆情的发生:媒体或网民个人通过网络对事件进行报道引起网民注意;网络舆情的发展:随后网民通过跟帖讨论、BBS、博客、QQ、MSN、网络短信等形式发表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对事件的关注度持续上升;网络舆情的高潮: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对事件的跟踪报道、网民的意见看法在反复的大量的互动中,经群体极化作用的影响形成具有某种倾向性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消退:随着事件的逐步解决,网民参与网络舆论的热情开始消退并逐渐平息,直至被新的热点吸引而转移注意力.诱发网络舆情生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外因是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对事件的持续性跟踪报道,网民对事件保持着持续性的兴奋点.媒体报道与网民关注互相成为彼此对事件保持持续性热情的原因.事件发生后,媒体和网民报道时,从新闻题目的设定、解读新闻的角度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特别是一些极具震撼性的负面新闻,经过反复报道、炒作后,受“议程设置理论”影响,能够迅速成为网络舆情热点.事实上,网络舆情生成的直接诱因是被报道的事件含有刺激性信息,这种刺激性信息与网民的心理预期或相符或相悖能够煽动起网民的情绪.如:官员腐败、执法不公、民生诉求、公共安全、突发灾难等信息,尤其是涉及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负面信息,极易引起民众的聚焦,从而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因为普通民众对于高出自己视线的存在经常有着超常关注———渴望探寻真相、又有着超常警惕———投去不信任.大家为之瞩目因而显得很重要的存在竟然存在那么隐晦的一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讨论欲望.用法国学者卡普费雷先生的话来补充就是“这个信息必须是人们在等待之中的,它满足人们或是盼望或是恐惧的心理,或符合人们多多少少已意识到的预感.”[6]需要注意的是,掺杂了情绪性的言论是与理性思考后的表达相悖的,因为情绪的参与使得网民感受、判断机制失灵、失调,以偏概全,缺少积极地建设性心态,极易造成不问事实真相,只顾发泄情绪的局面.复杂的是网络舆情生成的诱因是多样的、偶然的,难以预测加大了监管、预防的难度.内因是指网络舆情的实质是社会舆情在网络上的反映.所以网络舆情生成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现实社会存在着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和负面情绪.一方面,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但政府管理模式尚滞后于信息社会、公民社会的要求.受传统社会信息传递模式的惯性影响,公权力垄断信息使得信息透明公开度不够,民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受损是网络舆情生成的重要内因之一.另一方面,改革发展过程中,因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获益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引发了不均衡的矛盾冲突,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这些积攒起来的不适、矛盾、情绪一旦遇到燃点,加上网络这个缺失议程设置和把关人角色的平台,就迅速成为网民发表言论、指点江山、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成为网络舆情生成的深层次内因.总之,网络舆情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网络舆情的特征和生成逻辑可以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得到合理性解释,网络舆情的导控可以从统治权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理论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网络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和生成逻辑,对于如何分辨真正的民意和被操纵的舆论、正确进行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诚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2〕〔3〕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9,9,8.〔4〕朱力.论网络舆情监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5〕丁俊杰,张树庭.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6〕余秋雨.霜冷长河[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140.85--.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以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网络已经成为汇集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并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方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意义.1概念界定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以为常地使用一些词语,它们的含义似乎不言而喻.比如成语“众口铄金”,表达的意思是舆论的力量大;舆论是大家的意见,也就是民意.那么民意、舆论、舆情是不是通用的?作为科学的概念来界定时却又陷入了似是而非的境地.舆论、民意是与舆情相关的两个范畴.舆论是公众对一个特定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态度、信念综合.它包含以下几个特征:舆论是多数人的意见;是共同的、一致性意见;是经过各种形式公开表达的意见.[1]民意简单地说就是“民众的意愿”,包含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民意指来自民间或非政府机构的个人、团体和公众的意见,含公开和非公开的;第二,阐述意见的对象通常是与提出意见者相关的社会事物、事件和问题等;第三,在意见的阐发方式上具有多种形式.由此看出,几乎所有的针对社会以及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及人的意见,都可以被看作民意.[2]舆情在概念上与民意相似.舆者,众也.狭义上,王来华认为舆情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舆情主体的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广义上,张克生认为舆情指国家管理者在决策活动中所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众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民众中蕴涵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对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观社会政治态度(民意).简而言之,广义的舆情,就是指民众的全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民众的主观意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情民意”.[3]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多数民众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带倾向性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言论和态度的综合.[4]2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网络舆情区别于其他舆情形态的特征要结合网络的特征加以研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便捷高效性,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跨越了时空限制,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沟通、传递模式,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这就决定了网上信息呈现出海量、丰富、随意性特征,同时也决定了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独特之处,具有互动性、广泛性、冲突性、娱乐性等特征.第一,网络舆情的互动性.传统舆情传播的主体是大众传播机构,传播路径是从上到下的宣传式灌输途径,即“我说你听”.这种路径下,群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网络条件下,群众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使得信息传播打破了组织垄断格局,实现了向平等的对话式的互动途径转变,即“我们都说”.这种路径下,群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政府和主流媒体需要做的是参与对话、引导并适时转移话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遏制或旁观.第二,网络舆情的广泛性.网络舆情的广泛性特征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传播方式广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跟帖、论坛社区讨论、博客、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都可以成为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再者,发起报道的网媒即网络舆情源头广泛,既有数量众多的主流媒体,更有形式多样的自媒体.第三,网络舆情关涉主体广泛,政府机构、官员、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群体、个人、企业等都可能成为网络舆情关涉主体.最后,网络舆情涉及内容广泛,民生诉求、贪污腐败、科教文卫、灾难事故、公共安全???,任何能够触动公众神经的事件都可能成为引燃网络舆情的导火索.第三,网络舆情的冲突性.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全民皆记者成为可能.网络自媒体的兴起,以其个性化、感性直观、便捷高效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民众不再满足于统一声音的告知,转而自己制作、传播信息,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由于绕过了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等监管措施,网民可以隐匿身份随意发布信息.极具个性化的自媒体更是让人“在我地盘这就得听我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当缺少规则约束和监督时,很容易让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而网民自网络舆情:概念、特征及生成刘武成1,张冬梅2(1.赤峰学院人事处;2.赤峰学院政法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本文从掌握网络舆情主动权的角度出发,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生成进行了分析,深入探究了网络舆情的生成逻辑,对于进行网络舆情导控、加强网络诚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舆情;网络舆情;特征;生成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084-02Vol.28No.8Aug.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下)2012年8月基金项目:2011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022)84--身素质各不相同,发表的言论都是基于自身的认知背景,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理性的、非理性的信息充斥网络世界,打破了统一声音垄断局面的网络舆情也凸显出了随意、多元、冲突、偏差的特性.第四,网络舆情的娱乐性.网络能够通过多种手段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人们娱乐的需要.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天性.娱乐需要遇上网络,使得网络舆情出现了娱乐化倾向.从娱乐性质的角度划分,这种娱乐化倾向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低俗恶俗的.如:会理“悬浮照”事件被报道后,激发了网民恶搞热情,平时仅有千余点击率的县政府网站当晚即告瘫痪.网民们找到原图,开始了欢乐的PS之旅,几位领导一夜间穿梭于阿富汗战场、侏罗纪公园、里约热内卢基督象的手臂等各种场景中.“躲猫猫”事件报道后,云南晋宁县政府网站首页所有栏目的原有内容都被替换成“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武林三大绝学!”,这种黑色幽默式的戏谑恶搞从某种程度上恰恰反映了民众渴求真相的愿望.娱乐界轰动一时的“艳照门”事件,以极端方式吸引公众关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网民盲目随俗.“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恶搞雷锋、戏仿经典[5]一系列侵蚀核心文化基因的低俗恶俗娱乐化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强烈关注.3网络舆情的生成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与之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历史背景.网络舆情的生成也不例外,都离不开具体的生成背景.正确认识和网络舆情要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一方面,网络舆情的生成与网络普及程度、网民数量密切相关.网上传播,是网络舆情生命的实现方式.我国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全民皆记者”成为现实.另一方面,迅猛发展的中国和网络媒体也是网络舆情生成的重要背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这其中包括中国老百姓心理由“臣民”向“公民”角色的转变.与此同时,发展的背后也积累了众多复杂的矛盾和负面情绪.而现实社会中解决和疏导矛盾、情绪的渠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实现完全的畅通.网络的便捷、快速恰好迎合了群众表达意愿、维护权利和实现监督的需要.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网络舆情同样遵循一个发生、发展、高潮、消退的生成模式.具体可以概括为;网络舆情的发生:媒体或网民个人通过网络对事件进行报道引起网民注意;网络舆情的发展:随后网民通过跟帖讨论、BBS、博客、QQ、MSN、网络短信等形式发表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对事件的关注度持续上升;网络舆情的高潮: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对事件的跟踪报道、网民的意见看法在反复的大量的互动中,经群体极化作用的影响形成具有某种倾向性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消退:随着事件的逐步解决,网民参与网络舆论的热情开始消退并逐渐平息,直至被新的热点吸引而转移注意力.诱发网络舆情生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外因是指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对事件的持续性跟踪报道,网民对事件保持着持续性的兴奋点.媒体报道与网民关注互相成为彼此对事件保持持续性热情的原因.事件发生后,媒体和网民报道时,从新闻题目的设定、解读新闻的角度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特别是一些极具震撼性的负面新闻,经过反复报道、炒作后,受“议程设置理论”影响,能够迅速成为网络舆情热点.事实上,网络舆情生成的直接诱因是被报道的事件含有刺激性信息,这种刺激性信息与网民的心理预期或相符或相悖能够煽动起网民的情绪.如:官员腐败、执法不公、民生诉求、公共安全、突发灾难等信息,尤其是涉及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负面信息,极易引起民众的聚焦,从而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因为普通民众对于高出自己视线的存在经常有着超常关注———渴望探寻真相、又有着超常警惕———投去不信任.大家为之瞩目因而显得很重要的存在竟然存在那么隐晦的一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讨论欲望.用法国学者卡普费雷先生的话来补充就是“这个信息必须是人们在等待之中的,它满足人们或是盼望或是恐惧的心理,或符合人们多多少少已意识到的预感.”[6]需要注意的是,掺杂了情绪性的言论是与理性思考后的表达相悖的,因为情绪的参与使得网民感受、判断机制失灵、失调,以偏概全,缺少积极地建设性心态,极易造成不问事实真相,只顾发泄情绪的局面.复杂的是网络舆情生成的诱因是多样的、偶然的,难以预测加大了监管、预防的难度.内因是指网络舆情的实质是社会舆情在网络上的反映.所以网络舆情生成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现实社会存在着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和负面情绪.一方面,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但政府管理模式尚滞后于信息社会、公民社会的要求.受传统社会信息传递模式的惯性影响,公权力垄断信息使得信息透明公开度不够,民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受损是网络舆情生成的重要内因之一.另一方面,改革发展过程中,因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获益的时间和程度不同,引发了不均衡的矛盾冲突,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这些积攒起来的不适、矛盾、情绪一旦遇到燃点,加上网络这个缺失议程设置和把关人角色的平台,就迅速成为网民发表言论、指点江山、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成为网络舆情生成的深层次内因.总之,网络舆情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网络舆情的特征和生成逻辑可以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得到合理性解释,网络舆情的导控可以从统治权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理论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网络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和生成逻辑,对于如何分辨真正的民意和被操纵的舆论、正确进行网络舆情导控与网络诚信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2〕〔3〕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9,9,8.〔4〕朱力.论网络舆情监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5〕丁俊杰,张树庭.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6〕余秋雨.霜冷长河[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1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