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第7章2珊瑚

合集下载

珊瑚 有生命的宝石

珊瑚 有生命的宝石

邓谦,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实验室鉴定师,国家注册珠宝质检师(CGC)。

他从小就受从事地质学的姑父、姑妈影响,喜欢研究石头,发现它们隐藏的美丽。

他说:“可能别人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还懵懵懂懂,但是我的目标很明确。

从很小我就喜欢捡石头,哪怕是煤块,只要觉得好看,我也会把它们收集起来。

我的姑父、姑妈从事地质工作,他们也算宝石学创始人之一。

他们对我走上珠宝行业的道路影响颇多。

记得一次我捡到一块绿色的漂亮石头,家人告诉我‘把它打磨,打磨后再用牙刷刷,之后它会在晚上发亮。

’于是我真的回家拿小刷子,把它刷了一个遍,然后把这块绿石头磨得特漂亮,之后又用牙膏蹭了好多天,结果晚上它却没有亮。

后来姑父告诉我这是玻璃。

可能姑父他们早知道这些东西的材质,但是他们的引导和建议,让我一次次在实践中了解物体本身,也从中发现了它们的美。

”之后的道路更加顺理成章,大学选择了跟珠宝有关的专业,毕业后虽然做过几年的珠宝销售。

但是他后来还是发现偏科研性质的珠宝鉴定更适合自己,于是进入到珠宝鉴定行业成为了一名珠宝鉴定师,而且这个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珠宝行业在外界眼中总是蒙上了一层华贵的面纱,大众感觉从事珠宝贸易和珠宝鉴定的人都很神秘。

邓谦却说:“珠宝行业是一个很吸引眼球的行业,但是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下了班就和普通人一样。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我们喜欢去外面淘淘货。

但是因为我们见到的高品质东西太多了,眼界在工作中提升了不少。

这就有个矛盾,好的东西买不起,买得起的东西看不上。

所以现在我比较喜欢淘些偏门的宝石。

一些市场上刚刚兴起,还不被消费者认可的宝石,或者在别的地域比较受欢迎,但是还没有被中国老百姓所接受的宝石,往往这些宝石的投资前景还有不错的。

我还喜欢淘一些宝石作为礼物送给家人,毕竟有时候不需要太在意珠宝的实际价值,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心情的传递和美的传承的载体。

”鉴定师做任何鉴定都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

邓谦已经从事鉴定工作十几年了,虽然有丰富的经验在里面,但是他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率,“因为经验有时也会欺骗你的眼睛。

角质型黑珊瑚的宝石学特征

角质型黑珊瑚的宝石学特征

角质型黑珊瑚的宝石学特征1.颜色:角质型黑珊瑚的颜色通常为黑色或深褐色。

这种特征使得黑珊瑚非常受欢迎,因为黑色往往被视为神秘和高贵的象征。

2.光泽:角质型黑珊瑚的光泽取决于其表面的抛光程度。

它可以是光滑的光泽,也可以是丝绸般的光泽。

不完全抛光的黑珊瑚可能具有一种稍微粗糙的外观。

3.结构:角质型黑珊瑚的结构类似于象牙。

它的纹理是散乱的,具有孔状的形态。

这种结构使得黑珊瑚在雕刻和设计工艺中非常有用。

4.透明度:角质型黑珊瑚的透明度通常为不透明。

然而,在一些条件下,一些稀有的黑珊瑚可能具有透明度。

透明度是影响黑珊瑚的质量和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5. 密度:黑珊瑚的密度非常高,通常超过3.0g/cm³。

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相对较重的宝石。

6.硬度:黑珊瑚的硬度通常在3.5到4.0之间。

这使得它相对较坚硬,能够抵抗一些日常使用中的磨损。

7.可加工性:角质型黑珊瑚具有极佳的可加工性。

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它可以轻松地进行切割、打磨和雕刻。

这使得黑珊瑚成为一种常见的用于珠宝加工和设计的宝石。

8.耐久性:黑珊瑚具有极高的耐久性。

它不易受到日常使用中的损伤,且相对不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

9.杂质:黑珊瑚可能包含一些杂质,例如氧化铁、二氧化硅和有机物。

这些杂质可能影响黑珊瑚的颜色和透明度。

总结起来,角质型黑珊瑚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宝石。

它具有黑色或深褐色的颜色、光滑或丝绸般的光泽、散乱的结构、不透明的透明度、高密度、中等硬度、极佳的可加工性和耐久性。

它可能含有一些杂质,而且主要生长在深海环境中。

这些特征使得角质型黑珊瑚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和受欢迎的宝石。

中途岛深水珊瑚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

中途岛深水珊瑚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

第23卷第1期2021年1月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Journal of Gems&GemmologyVol.23No.1Jan.2021中途岛深水珊瑚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俞启丹,李立平(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对12件产自太平洋中途岛附近海域水下约900-1500m处深水珊瑚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和谱学特征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X射线粉末衍射仪、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现代测试手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11件其他传统宝石级红珊瑚品种(阿卡珊瑚、莫莫珊瑚、沙丁珊瑚)样品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深水珊瑚与传统宝石级红珊瑚的常规宝石学特征和矿物组成基本一致,颜色通常以粉白色一橙粉色为主,并伴有不均匀分布的橘红色斑块。

深水珊瑚的红外光谱显示位于1423.879.706附近的吸收谱带,拉曼光谱特征峰主要出现在277、711、1086J014、1127、1297、1518,2150,2255.2538,2640,3040,3374,3748cm"1附近;紫外-可见光谱主要在283、313、493nm和525nm附近存在吸收峰,与传统宝石级红珊瑚品种的谱学特征基本一致。

深水珊瑚的微量元素成分特征与传统宝石级红珊瑚存在一些差异,具有含Mg量低、含Ba量高的特点,以Mg/Ca、Ba/Ca比值为组元绘制二元图,可将深水珊瑚与其他传统宝石级红珊瑚品种区分开来。

关键词:深水珊瑚;宝石级红珊瑚;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微量元素中图分类号:TS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9120(2021)01-0027-13 DOI:10.15964/ki.027jgg.2021.01.004Gemmological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Corallium sp.nov.from Midway IslandYU Qidan,LI Liping(.Gemmological Institut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9Wuhan430074,China)Abstract:12pieces of Corallium sp*nov・were collected and studied by conventional gem­mological testing methods and advanced instruments including XRD,LA-ICP-MS,FTIR, Raman spectrometer,and UV-Visible light spectrophotometer.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11samples of traditional gem-quality coral species(such as Paracorallium ja-ponicum,Corallium elatius and Corallium rubrum).The results showed the conventional gem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ineral components of Corallium sp*nov・are almost the same as those of traditional gem-quality coral except that the colour of the Corallium sp. nov.is usually pale pink to salmon with uneven distribution of orange-red patches.The in-收稿日期:2020-02-19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号(CIGTXM-S201838),文章编号CIGTWZ-2020003作者简介:俞启丹(1995-),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宝石材料研究。

珊瑚资料整理

珊瑚资料整理

珊瑚资料整理上篇珊瑚一、珊瑚综述珊瑚是一种动物,生长在海水环境中,其真身或者基本组成单位是珊瑚虫。

由于珊瑚虫形态各异,又称“花虫”。

珊瑚属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是腔肠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有7000多种,均为海产。

从古至今,珊瑚都称得上是海洋动物中的一个庞大家族。

珊瑚从寒武纪就开始存在,到今天已经有5-6亿年历史了,和水母是同期生物。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珊瑚的国家之一,据传大禹治水时就开始利用珊瑚了。

我国文献中最早出现对珊瑚记载的是先秦时期的《山海经·海中经》,中有:“珊瑚出海中,岁高二三尺,有枝无叶,形如小树。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腰下宝珠青珊瑚”的诗句。

珊瑚形态多样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珊瑚虫(个体)的多样性、珊瑚群体的多样性、珊瑚群聚的多样性。

二、珊瑚的分类1.从外部形态进行划分:团块形、分枝形、叶片形、表覆形、柱形、游离形。

2.从骨骼性质进行划分:软珊瑚、硬珊瑚。

软珊瑚属八放珊瑚亚纲的软珊瑚目(八放珊瑚即触手和隔膜是6或6的倍数的珊瑚,下同),因身体柔软而得名,具有美丽的形态、鲜艳的色彩及亮丽的外观,是海底建造珊瑚礁和水下花园的重要种类。

硬珊瑚又称“石珊瑚”,大部分属于六放珊瑚亚纲中的石珊瑚目,因为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坚硬群体骨骼的能力而得名。

硬珊瑚是构成珊瑚礁体最主要的部分,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目前,石珊瑚有700多种。

石珊瑚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枝形、叶形、团块形、桌面形。

3.从骨骼的颜色进行划分:白珊瑚、粉珊瑚、红珊瑚、黑珊瑚、金珊瑚、蓝珊瑚。

其中,吸附的元素以镁为主,珊瑚石的颜色就是白色;以镁元素为主,配以少许铁元素则会形成粉红珊瑚或粉白珊瑚;吸附的元素以铁为主,珊瑚石的颜色就是红色。

4.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划分: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

从生态功能的角度来讲,造礁珊瑚对其他海洋生物的贡献最大也最突出。

5.从生存和生长过程是否需要阳光的角度进行划分:喜阴珊瑚、喜阳珊瑚。

喜阴珊瑚不需要光,喜阳珊瑚则需要光。

宝石鉴定课程

宝石鉴定课程

宝石鉴定课程宝石鉴定课程宝石鉴定课程绪论一、宝石的应用价值二、宝石学研究现状三、国际宝石市场开展趋势根底篇第一章宝石及其经济评价的根据第一节什么是宝石第二节天然宝石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三节天然宝石经济评价的根据第二章宝石的物理化学特性第一节晶体和晶系一、晶体和非晶体二、晶系第二节宝石的光学性质一、自然光和偏振光二、光的折射、全反射和折光率三、光的传播四、一轴晶、二轴晶五、颜色六、色散七、多色性八、光泽九、透明度十、光学效应第三节宝石的力学性质一、密度和比重二、硬度三、解理、断口和裂开四、韧性和脆性第四节宝石的发光性第五节宝石的电学性质第六节宝石的热学性质第三章宝石的成因和包裹体第一节天然宝石的成因分类第二节天然宝石成矿特点及包裹体特征一、内生宝石成矿特点及包裹体特征二、外生宝石成矿特征第三节宝石矿床的分布规律宝石鉴定方法篇第一章宝石鉴定概述第一节宝石鉴定的特点第二节宝石的鉴定步骤第三节宝石鉴定的考前须知第二章宝石鉴定仪器及其应用第一节宝石放大镜及宝石显微镜一、仪器二、用处三、操作方法及观察步骤第二节折光仪及折光率的测定一、折光仪的构造和原理二、测试前的准备三、折光仪的使用四、考前须知五、折光率的相对测量法——浸没法第三节密度的测量方法一、静水力学法二、重液法第四节偏光器一、原理及用处二、光性测定三、检查宝石的多色性第五节二色镜一、原理和构造二、观察多色性的步骤第六节分光器一、原理二、种类及使用三、考前须知四、不同色素离子的吸收光谱特征五、主要宝石的吸收光谱第七节查尔西滤色镜一、原理二、观察法及考前须知第八节荧光的测试一、穿插滤光装置二、荧光灯三、X射线机第九节热导仪及热导率的测试宝石各论篇第一章天然宝石第一节钻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钻石鉴定四、钻石经济评价的根据五、金刚石矿床的工业—成因类型六、世界金刚石著名产地第二节红宝石和蓝宝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红宝石的鉴定特征四、蓝宝石的鉴定特征五、经济评价六、矿床工业—成因类型及产地第三节绿柱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祖母绿的鉴定特征及成因类型四、海蓝宝石的鉴定特征及成因类型第四节金绿宝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猫眼石的鉴定特征四、亚历山大石(变石)的鉴定特征五、金绿宝石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五节电气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鉴定特征四、电气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五、经济评价根据六、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六节尖晶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鉴定特征四、经济评价的根据五、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七节石榴石一、概述二、品种、鉴定特征及区别三、经济评价根据及产地第八节橄榄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鉴定特征四、经济评价根据与矿床类型第九节锆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鉴定特征及区别四、经济评价根据与矿床类型第十节黄玉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鉴定特征四、经济评价根据与矿床类型第十一节水晶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水晶与相似宝石的鉴别四、经济评价根据与矿床类型第十二节长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鉴定特征四、经济评价根据与矿床类型第二章玉石第一节玉石概论一、玉和玉石二、玉在中国开展史中的地位第二节翡翠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真假翡翠的识别四、翡翠原料的识别五、翡翠经济评价的根据六、翡翠矿床的工业—成因类型第三节软玉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软玉的种类及识别特征四、软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五、软玉经济评价根据六、软玉矿床的工业—成因类型第四节绿松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绿松石与相似玉石的识别四、绿松石经济评价根据五、绿松石制品的保养六、绿松石矿床的工业—成因类型第五节青金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青金石与相似玉石的区别四、青金石质量要求五、青金石矿床的工业—成因类型第六节蛇纹石质玉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蛇纹石玉的种类及识别特征四、蛇纹石质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五、经济评价的根据六、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七节芙蓉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芙蓉石的识别特征四、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八节欧泊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种类及鉴定特征四、经济评价根据五、主要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九节玛瑙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玛瑙的种类及识别四、分级评价的根据五、矿床的工业—成因类型第十节玉髓一、概述二、种类及识别三、世界玉髓产地第十一节木变石和虎睛石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木变石和虎睛石的识别四、经济评价的根据五、木变石、虎睛石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十二节石英岩类玉石一、种类二、主要识别特征三、经济评价根据四、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十三节独山玉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四、经济评价的根据五、矿床工业—成因类型第三章罕见的宝石和玉石一、天然玻璃二、萤石三、铯榴石四、硼铍铝铯石五、硅铍石六、铝硼锆钙石七、鱼眼石八、锡石九、方柱石十、金红石十一、白钨矿十二、磷灰石十三、透视石十四、塔菲石十五、硅锌矿十六、蓝锥矿十七、赛黄晶十八、红柱石十九、柱晶石二十、堇青石二十一、硼铍石二十二、异极矿二十三、锂辉石二十四、透辉石二十五、顽火辉石—紫苏辉石二十六、绿帘石二十七、黝帘石二十八、蓝柱石二十九、斧石三十、蓝晶石三十一、硼铝镁石三十二、榍石三十三、磷叶石三十四、磷锂铝石三十五、方解石三十六、矽线石三十七、蓝线石三十八、石膏三十九、赤铁矿四十、羟硅硼钙石四十一、符山石四十二、孔雀石四十三、齿胶磷矿四十四、葡萄石四十五、菱锰矿四十六、蔷薇辉石四十七、菱锌矿四十八、方钠石四十九、滑石五十、碳铬镁矿五十一、橄沸石五十二、硅铍铝钠石五十三、磷铝石五十四、硅孔雀石第四章有机宝石第一节珍珠一、概述二、珍珠的成因及物理化学特性三、珍珠的种类和识别方法四、珍珠经济评价的根据五、珍珠的保养六、世界著名珍珠产地及特点第二节珊瑚一、概述二、珊瑚的成因及物理化学特性三、仿造珊瑚及识别四、珊瑚的保养五、经济评价根据六、世界著名珊瑚产地第三节琥珀一、概述二、琥珀的成因及物理化学特性三、琥珀的种类和识别四、琥珀的保养五、世界著名产地第四节煤玉一、概述二、物理化学特性三、世界著名产地第五节牙类及龟甲一、概述二、象牙三、河马牙四、海象牙五、仿牙制品六、龟甲第五章人造宝石及宝石人工优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人造宝石的制造方法和鉴定特征一、焰熔法二、提拉法三、冷坩埚法四、助熔剂法五、水热生长法第三节玻璃制品及鉴定特征第四节塑料制品的鉴定特征第五节组合宝石第六节宝石人工优化参考篇第一章世界宝石资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世界宝石主要消费国及品种一、钻石二、祖母绿三、红宝石四、蓝宝。

珠宝首饰制作与鉴定技术规范

珠宝首饰制作与鉴定技术规范

珠宝首饰制作与鉴定技术规范第1章珠宝首饰制作基本工艺 (3)1.1 金属加工工艺 (3)1.1.1 铸造工艺 (3)1.1.2 锻造工艺 (4)1.1.3 焊接工艺 (4)1.1.4 成型工艺 (4)1.2 雕刻与镶嵌工艺 (4)1.2.1 雕刻工艺 (4)1.2.2 镶嵌工艺 (4)1.3 抛光与打磨工艺 (4)1.3.1 抛光工艺 (4)1.3.2 打磨工艺 (4)第2章珠宝首饰设计原理 (5)2.1 设计元素与风格 (5)2.2 设计软件应用 (5)2.3 珠宝首饰搭配原则 (6)第3章宝石学基础知识 (6)3.1 宝石的分类与特性 (6)3.1.1 晶质宝石 (6)3.1.2 非晶质宝石 (6)3.1.3 有机宝石 (6)3.1.4 合成宝石 (7)3.1.5 原生宝石 (7)3.1.6 现象宝石 (7)3.2 宝石的形成与分布 (7)3.2.1 宝石的形成 (7)3.2.2 宝石的分布 (7)3.3 宝石的物理与光学性质 (8)3.3.1 物理性质 (8)3.3.2 光学性质 (8)第4章宝石鉴定基本方法 (8)4.1 宝石的观察与鉴别 (8)4.1.1 目视观察 (8)4.1.2 宝石颜色鉴别 (8)4.1.3 宝石透明度鉴别 (8)4.1.4 宝石光泽鉴别 (9)4.2 宝石仪器检测 (9)4.2.1 折射仪 (9)4.2.2 分光镜 (9)4.2.3 紫外线灯 (9)4.2.4 厚度仪 (9)4.3.1 内含物的观察 (9)4.3.2 内含物的种类及意义 (9)4.3.3 内含物与宝石质量评价 (9)4.3.4 内含物的人工处理与鉴别 (9)第5章宝石切割与打磨技术 (10)5.1 宝石切割基本原理 (10)5.1.1 光学原理 (10)5.1.2 几何原理 (10)5.1.3 物理原理 (10)5.2 切割图案与设计 (10)5.2.1 切割图案 (10)5.2.2 切割设计 (10)5.3 宝石打磨工艺 (11)5.3.1 打磨工具 (11)5.3.2 打磨工艺 (11)5.3.3 打磨注意事项 (11)第6章贵金属首饰制作技术 (11)6.1 贵金属材料的选用 (11)6.1.1 贵金属种类 (11)6.1.2 贵金属纯度 (11)6.1.3 贵金属功能 (12)6.2 贵金属首饰铸造工艺 (12)6.2.1 铸造方法 (12)6.2.2 铸造过程 (12)6.2.3 铸造质量要求 (12)6.3 贵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12)6.3.1 抛光 (12)6.3.2 镀层处理 (12)6.3.3 印记和标识 (12)6.3.4 表面装饰 (12)6.3.5 清洗与保养 (12)第7章珍珠与有机宝石首饰制作 (13)7.1 珍珠的分类与鉴别 (13)7.1.1 珍珠的分类 (13)7.1.2 珍珠的鉴别 (13)7.2 珍珠首饰制作工艺 (13)7.2.1 珍珠的选择与处理 (13)7.2.2 首饰设计 (13)7.2.3 首饰制作 (13)7.3 其他有机宝石的应用 (13)7.3.1 琥珀 (13)7.3.2 珊瑚 (13)7.3.3 贵珊瑚 (14)7.3.5 其他有机宝石 (14)第8章珠宝首饰镶嵌技术 (14)8.1 镶嵌材料与工具选择 (14)8.1.1 镶嵌材料 (14)8.1.2 镶嵌工具 (14)8.2 镶嵌工艺方法 (14)8.2.1 镶嵌基本工艺 (14)8.2.2 特殊镶嵌工艺 (15)8.3 镶嵌质量检验 (15)8.3.1 镶嵌牢固度检验 (15)8.3.2 镶嵌美观度检验 (15)8.3.3 镶嵌尺寸检验 (15)8.3.4 镶嵌质量稳定性检验 (15)8.3.5 镶嵌工艺合格性检验 (15)第9章珠宝首饰保养与修复 (15)9.1 珠宝首饰的日常保养 (15)9.1.1 清洁 (15)9.1.2 保养注意事项 (16)9.2 珠宝首饰的修复技术 (16)9.2.1 修复方法 (16)9.2.2 修复注意事项 (16)9.3 珠宝首饰修复实例分析 (16)第10章珠宝首饰市场与鉴定行业规范 (17)10.1 珠宝首饰市场概述 (17)10.1.1 市场现状 (17)10.1.2 市场发展趋势 (17)10.1.3 市场需求 (17)10.2 珠宝首饰鉴定机构与标准 (17)10.2.1 鉴定机构 (17)10.2.2 鉴定标准 (18)10.3 珠宝首饰法律法规与诚信经营 (18)10.3.1 法律法规 (18)10.3.2 诚信经营 (18)第1章珠宝首饰制作基本工艺1.1 金属加工工艺金属加工工艺是珠宝首饰制作的基础,主要包括金属的铸造、锻造、焊接和成型等环节。

珊瑚骨骼的形成过程及发育阶段

珊瑚骨骼的形成过程及发育阶段

珊瑚⾻骼的形成过程及发育阶段2019-04-20摘要:珊瑚有单体和复体之分。

有的珊瑚⾍终⽣单独⽣活,分泌的⾻骼独⽴存在,称单体珊瑚;有的珊瑚⾍过群体⽣活,每个珊瑚⾍所分泌的⾻骼互相连接成⼀个整体,称复体珊瑚。

单体珊瑚为有性⽣殖;复体珊瑚为⽆性⽣殖,即以有性⽣殖⽅式产⽣第⼀个个体,再以出芽或分裂的⽅式繁殖形成复体珊瑚。

关键词:珊瑚⾍;⾻骼;发育1 珊瑚⾻骼的形成过程任何⼀个珊瑚,都是由软体和硬体两部分组成的。

软体(肌⾁部分)称为珊瑚⾍,硬体(⾻骼部分)称为珊瑚体。

珊瑚死亡之后,珊瑚⾍易被分解腐烂或被其他动物吃掉,珊瑚体常保存成为化⽯。

珊瑚⾍似圆筒状,它的前端有⼝,⼝的周围长有多圈触⼿,其形态犹如盛开的菊花。

珊瑚⾍的触⼿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以⽩⾊为主,但有些种类呈红⾊、黄⾊、灰⾊。

所以,在现代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五彩缤纷的触⼿在碧波荡漾的海⽔中显得格外艳丽。

珊瑚体是由珊瑚⾍外胚层分泌的钙质堆积⽽成。

珊瑚幼⾍经浮游⽣活沉落海底固着后,开始分泌钙质形成底板。

随着⾍体的⽣长,⾍体继续分泌钙质形成杯状外壁。

此后,⾍体⼜分泌钙质形成纵向薄板(称隔壁)和横向薄板(称横板)。

珊瑚⾍随着⾻骼的增⾼⽽上移,使其始终处于最末⼀块横板之上。

珊瑚有单体和复体之分。

有的珊瑚⾍终⽣单独⽣活,分泌的⾻骼独⽴存在,称单体珊瑚;有的珊瑚⾍过群体⽣活,每个珊瑚⾍所分泌的⾻骼互相连接成⼀个整体,称复体珊瑚。

单体珊瑚为有性⽣殖;复体珊瑚为⽆性⽣殖,即以有性⽣殖⽅式产⽣第⼀个个体,再以出芽或分裂的⽅式繁殖形成复体珊瑚。

2 珊瑚的分类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中的⼀个纲,即珊瑚纲。

根据触⼿数⽬、隔壁的⽣长⽅式和发⽣顺序等特征,将珊瑚纲分为:四射珊瑚亚纲:单体或复体,隔壁仅在四个部位⽣长,隔壁数为四的倍数。

珊瑚体表壁上有许多皱纹。

中寒武世⾄⼆叠纪。

六射珊瑚亚纲:单体或复体,隔壁在六个部位⽣长,隔壁数为六的倍数。

中三叠世⾄现代。

⼋射珊瑚亚纲:复体,每⼀个体有8条触⼿,隔壁数为8的倍数,故名。

27428519_珊瑚:神奇美颜的千年灵物

27428519_珊瑚:神奇美颜的千年灵物

Collection 收藏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其在地球上的历史将近5亿年。

珊瑚从外表看像是植物,但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

红珊瑚,被誉为珠宝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灵物,千娇百媚、光泽艳丽、晶莹剔透、温润可人,博得众多收藏者的喜爱。

大美之“红”的别样内涵珊瑚,英文名称为Coral,来源于希腊语,含义是“鲜艳的彩石”。

红珊瑚是珊瑚中的一种,顾名思义,红珊瑚是指红色的珊瑚。

市场上的红珊瑚名目繁多,从学名上来称呼,有地中海红珊瑚、日本红珊瑚、瘦长红珊瑚等;根据品种,一般俗称为深水珊瑚、么么珊瑚、沙丁珊瑚、阿卡珊瑚等,其中阿卡珊瑚最贵重。

五花八门的名称,让很多消费者常常眼花缭乱,对于名称背后所代表的红珊瑚品质更是无从知晓。

事实上,红珊瑚的命名方式有两类:一是依据宝石学标准命名,二是根据颜色不同而命名,因而同一种红珊瑚,根据不同的标准往往会有两个甚至更多个名称。

依据宝石学的标准命名,红珊瑚主要有贵珊瑚、角质珊瑚、化石珊瑚、造礁珊瑚等;根据颜色的不同命名,红珊瑚的名称主要有深红珊瑚、桃红珊瑚、粉红珊瑚、粉白珊瑚、白色珊瑚等。

红珊瑚是最早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宝石之一。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红珊瑚地位崇高,历史文化悠久。

过去,有人认为红珊瑚是印度人在公元前5世纪发现的,也有人认为是意大利人约在2000年前首先发现的。

事实上,根据最新的记录,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已经用红珊瑚制作首饰,瑞士新石器时代的墓穴中发现有红珊瑚护身符。

著名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自然历史》中多次提及红珊瑚。

古罗马人认为红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的功能,所以常把红珊瑚枝节挂在小孩的脖子上,祈求平安,罗马人称其为“红色黄金”,使红珊瑚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印第安人认为,“贵重珊瑚为大地之母。

”古代高海洋深处的珍珊瑚:在古代,珊瑚又称『瑞宝』132卢将士用红珊瑚装饰自己的盔甲、战袍和武器,以祈求好运相随、战神庇护。

珊瑚

珊瑚

珊瑚中文学名:珊瑚拉丁学名:Coral别称:牛血门:刺胞动物门纲:珊瑚虫纲亚目:14属:54 种:174 分布区域:生长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珊瑚的结构:由2个胚层组成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珊瑚虫: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

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象树枝。

骨骼叫珊瑚。

产在热带海中。

珊瑚虫种类很多,是海底花园的建设者之一。

它的建筑材料是它外胚层的细胞所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建造的各种各样美丽的建筑物则是珊瑚虫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外骨骼。

平时能看到的珊瑚便是珊瑚虫死后留下的骨骼。

珊瑚虫身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够吸收海水中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

珊瑚虫只有水螅型的个体,呈中空的圆柱形,下端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上,顶端有口,围以一全圈或多圈触手。

触手用以收集食物,可作一定程度的伸展,上有特化的细胞(刺细胞),刺细胞受刺激时翻出刺丝囊,以刺丝麻痹猎物。

在分类上,广义的珊瑚包括两大部分:1水螅虫纲(Hydrozoa)的多孔螅目(Milleporina)和柱星螅目(Sty-lasterina)。

它们群体生活,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个世代。

水螅型时期身体具有钙质骨骼。

从距今6亿年前至今都有生存。

2珊瑚虫纲(Anthozoa)的四放珊瑚亚纲(Tetrecorallia)、六放珊瑚亚纲(Hexacorallia)、八放珊瑚亚纲(Octocorallia)和床板珊瑚亚纲(Tabulata)。

具体分类1海鳃目(Pennatulacea)中文学名:海鳃目拉丁文学名:Pennatulacea 中文俗名:海鳃目基本特徵:海鰓目为单体状肉质群体珊瑚,由一柱状的初级轴螅体及分布在上面的许多次级个体组成。

珊瑚演示文稿

珊瑚演示文稿

大而完整,高 精细、复杂 大于0.9m
块度较完整 高
0.6-0.9m
高>0.15m 块度不完整
精细、 比较复杂
较细
高<0.15m 残缺、断枝
一般
八 珊瑚的保养
因为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是CaCO3,化学性质不稳 定,夏天炎热人体流汗时不宜久戴珊瑚项链。因汗液 中的盐和酸性分泌物会腐蚀珊瑚。珊瑚不宜多接触化 妆品、香水、酒精、食盐、油污和醋等。珊瑚的硬度 差,不要与硬物接触和相碰。珊瑚的结构不致密,有 孔隙,易弄脏,清洗时用中性肥皂水。 口诀:
3 蓝珊瑚 为浅蓝、蓝色珊瑚,是一种绚丽多彩的佳品, 极少见,主要繁殖于非洲西海岸,但目前已基 本绝迹。
4 黑珊瑚 颜色为灰黑到黑色的珊瑚,主要是由角质物质组成,比较罕见,价值较高。高者往往可形成高 大的珊瑚树。 5 金黄色珊瑚 金黄色、黄褐色,亦属于角质型珊瑚中的 一种,金黄色珊瑚的外表有清晰的斑点。 6 梅花状珊瑚 红色和白色同时出现在一珊瑚枝上,形成 了红底有白心或白底有红心,状如梅花的 珊瑚。
定的变化,表面有较多的虫孔,用这种珊瑚加工的饰 物光泽一般较差,因而常常是较为低质的珊瑚。
(三)按组成成分分类
1 钙质型珊瑚 主要由无机成分,少量有 机成分和水分等组成。
(1)红珊瑚:主要矿物成分 为方解石。
(2)白珊瑚;主要矿物成分 为文石。
2 角质型珊瑚 几乎全部由有机质组成,很少或不含碳酸钙,主要 成分是H、I、S、Br和 Fe,包括黑珊瑚和金珊瑚。
七珊瑚的鉴赏与评价
中国工艺界传统上往往以珊瑚的颜色来论珊瑚的质量及作为价值高低 的重要指标。颜色深红的珊瑚被称为“辣椒红”;而暗红色,光泽较暗 的称为“蜡烛红”;颜色大红,具良好光泽,质如鲜枣的被称为“关公 脸”;颜色桃红、粉红质地细腻而有光泽的称为“孩儿面”。 “辣椒 红” 、“关公脸”、 “孩儿面”,都是我国珠宝界认同的优质珊瑚, 在国际市

知识 史上最全珊瑚知识汇总

知识 史上最全珊瑚知识汇总

知识】史上最全珊瑚知识汇总你了解吗?珊瑚不是植物是动物!珊瑚的历史与形成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将近五亿年前就出现了。

很多人以为珊瑚是植物,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动物,是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聚集形成。

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它个头很小,往往只有几毫米,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十分娇气,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的水域,且水质必须洁净、透明度高,阳光照射充足,退潮时不能长时间暴露在水面之上,只有满足这些苛刻条件,珊瑚虫才能繁茂生长,建造珊瑚礁。

台湾、我国南海诸岛都盛产珊瑚,但印度沿海和南海诸岛纬度接近,却没有珊瑚礁分布,这是因为恒河、印度河把大量泥沙带入海洋,使海水浑浊,“挑剔”的珊瑚虫不喜欢这样的环境。

因此,有大河注入的海域不适宜珊瑚生存。

珊瑚虫的形态就像花朵一样,顶端由一圈圈的触手构成,如同花瓣,而圆筒般的柱部则好比花的子房。

珊瑚虫会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钙,用来制造自己的骨骼。

我们一般所见的白色珊瑚,实际上是一个个珊瑚虫死后遗留下来的骨骼,真正活的珊瑚虫是在其上面开着的一朵朵柔嫩的“小花”。

红如牛血,蜡质光滑才是好珊瑚如何才能挑选好珊瑚,最重要的要看以下三方面:1.“牛血红”色最珍贵俗称“牛血红”的鲜红色珊瑚是最珍贵的,它有着一种无可超越的雍容华贵。

珊瑚的红色越浅,其价值越低。

不过,粉色和白色的珊瑚做成项链后也很漂亮,因此越来越受年轻女孩子的喜欢,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2.表面越光滑,珊瑚价越高珊瑚的表面越光滑越好,但真正的天然珊瑚或多或少总会有点瑕疵。

抛光的珠子表面仔细观察,还能见到深浅相间的线条、或多或少的白点。

未抛光的珊瑚表面在放大镜下可见到波纹状的条纹。

这些都是天然珊瑚的生长轨迹,是与仿制品区别的重要特征。

3.蜡质光泽才是真天然珊瑚具蜡状的光泽,很柔和,如果是仿制品,则会显现出瓷器或玻璃光泽。

珊瑚等级顶级红:AKA 红,即汉译的“阿卡”,以台湾深红阿卡或大红阿卡的等级标准典型,俗称“牛血”珊瑚。

宝石学-中国地质大学专业教材

宝石学-中国地质大学专业教材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宝石的属性一、宝石的基本概念宝石是一些可作为装饰用的矿物和物质,它是自然作用和人类劳动的共同产物。

自然界形成宝石矿物,人类将其加工成形,增加其瑰丽,使之适合于作珠宝使用。

宝石由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组成。

无机矿物和少数岩石作为宝石原料的约有一百余种,占宝石原料的90%。

例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都是矿物。

有机原料属动植物的产物,它们是动植物体本身或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如珍珠、象牙、琥珀、煤精和珊瑚等,特别是珍珠,总是被列入最珍贵的宝石之列。

二、宝石的特点作为宝石材料必须具有三大主要特征,这就是美丽、耐久和稀少。

美丽:晶莹艳丽、光彩夺目,这是作为宝石的首要条件。

如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具有纯正而艳丽的色彩;无色的钻石可显示不同的光谱色,我们称之为火彩;欧泊拥有各种颜色的色斑,这是一种变彩;某些宝石能产生猫眼似的亮带和星状光带,都是美的体现。

当然,大多数宝石的美丽是潜在的,只有经过适当的加工才能充分地显露出来。

耐久:质地坚硬,经久耐用,这是宝石的特色。

绝大多数宝石能够抵抗磨擦和化学侵蚀,使其永葆美丽。

宝石的耐久性取决于宝石的化学稳定性和宝石的硬度。

通常宝石的化学稳定性极好,可长时间的保存,世代相传。

宝石的硬度也往往较大,大于摩氏硬度7度,这样的硬度使得宝石在佩戴的过程中不易磨损,瑰丽常在。

而玻璃等仿制品因为硬度太低,不能抵抗外在的磨蚀,所以会很快失去光彩。

稀少:物以稀为贵,稀少在决定宝石价值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稀少导致着供求关系的变化:钻石是昂贵的,因为它稀少;一颗具有精美色彩的无瑕祖母绿是极度稀少的,它可能比一颗大小和品质相当的钻石价格更高。

橄榄石晶莹剔透,色彩柔和,但因为它产出量较大,所以只能算作中低档宝石。

人工合成的宝石,虽然在性质上与天然宝石相同,但合成宝石可以大量生产,因而在价格上与天然宝石相距极殊。

三、宝石的价值自古以来,宝石就为人类所重视和遐想,人们对宝石充满着迷信,并将宝石同财富、威望、地位和权力联系在一起。

宝石珊瑚系列中的黑珊瑚

宝石珊瑚系列中的黑珊瑚

宝石珊瑚系列中的黑珊瑚
李琳清;简宏道
【期刊名称】《中国宝玉石》
【年(卷),期】2012(000)B09
【摘要】来自海洋的黑骑士——黑珊瑚,犹如禁宫侍卫般的庄严、威武、沉着、
稳重,忠诚地守护一方大海,所以在夏威夷又将称之为王者珊瑚。

在宝石学,黑珊瑚被归类在角质珊瑚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黑珊瑚的世界,了解“王者黑珊瑚”的魅力。

【总页数】8页(P146-153)
【作者】李琳清;简宏道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135.3
【相关文献】
1.角质型金珊瑚与黑珊瑚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2.宝石珊瑚系列中的黑珊瑚
3.海南黑珊瑚的宝石学特征
4.角质型黑珊瑚的宝石学特征
5.角质型黑珊瑚的宝石学特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特征
粒状结构,色沿粒间富 集,遇酸起泡,擦拭掉 色。
热针接触有辛辣味,铸 模痕迹明显,常有气泡, 不与酸反应
常有气泡包体,不与酸 反应
用蘸有丙酮的棉签擦拭 可使棉签着色,遇酸起 泡
“火焰状结构”,遇酸 起泡
染色大理岩仿红珊瑚
贝珍珠表面的火焰状图形
染色贝壳
四、珊瑚的优化处理
1、漂白:双氧水漂白去除杂色,或将深色漂白成浅色,如黑 珊瑚改为金黄色、暗红色珊瑚改为粉红色。 2、染色:将白珊瑚浸泡染料中染成相应颜色。染料集中在小 裂隙及孔洞中,色不均且外深内浅,或用丙酮擦试。
CaCO3:82~87%
MgCO3:6~7%
Fe2O3:0.04~1.72%
CaSO4:1.27%
H2O:0.55%
有机质:1.3~2.5%,包括角质蛋白和有机酸、 谷氨酸等14种氨基酸。
此外,还含有Sr、Pb、Si、Mn等十几种微量元素 。
2、结晶状态及形态
白珊瑚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文石,红珊瑚主要为方解 石,均为隐晶质集合体。
(3)蓝珊瑚:浅蓝、蓝色,较为稀少。
(4)黑珊瑚:灰黑~黑色。
(5)金珊瑚:金黄色、黄褐色。
前三者属于钙质型珊瑚,后两者属于角质型珊
三、与相似品的鉴别
仿制品主要有压制珊瑚,染色骨制品、贝壳和大理岩等,主 要用来仿冒红珊瑚,鉴别特征如下表:
名称 颜色 RI
SG
红珊 瑚
红色
1.48~ 1.65
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止 血和驱热的功能。
佛教视珊瑚为吉祥之物,常用来祭佛、做佛珠, 或装饰寺庙。
珊瑚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重要的珍宝之一,在晋朝 宫廷就开始用珊瑚作装饰品。红珊瑚因颜色艳丽、质 地致密、资源稀少,被视为“红色黄金”,具有极高
2.珊瑚形成的条件
珊瑚生长的条件极为苛刻,一般是在南北纬30° 之间。热带温暖浅海或深海海域,水温在23℃~30℃ ;水质清透,阳光、氧气充足,饵料丰富,盐度高; 岩礁或硬质海底。
2.70
压制 珊瑚
红色
1.48~ 1.65
2.44
染色骨 制品
红色
1.54
1.70 - 1.95
主要鉴定特征
平行条纹、同心圈层、放射状结 构;颜色不均,并与生长结构相 关;虫穴凹坑,遇酸起泡
色均匀,微细粒结构,遇酸起泡。 “吉尔森珊瑚”,方解石粉加染 料压制而成。
颜色表里不一,片状结构,具骨 髓、鬃眼等特征,遇酸不起泡。
黑珊瑚的同心环
黑珊瑚和金珊瑚表面的小丘疹
3、基本性质
常见颜色:白色、奶油色、浅粉红~深红色、橙 色、金色和黑色,偶见蓝色和紫色。
光泽:蜡状光泽,抛光面呈玻璃光泽,微透明~ 不透明。
折射率:钙质型为1.486~1.658,点测法约1.65 ;角质型为1.56。
荧光:在LW、SW下,钙质珊瑚无或弱的白色荧光 ;黑珊瑚无荧光。
摩氏硬度:3~4。
相对密度:钙质型珊瑚2.60~2.70(常为2.65) ;角质型为1.30~1.50(平均为1.35)。
可溶性:钙质型珊瑚遇盐酸强烈起泡,角质型不
4、珊瑚的品种
按成分和颜色可划分为五种:
(1)白珊瑚:通常为白色、灰白色、乳白、瓷 白色。主要用于盆景工艺。
(2)红珊瑚(贵珊瑚):浅至暗色调的红~橙 红色,有时呈肉红色。粉红色珊瑚最为欧美人喜爱 ,被称为“天使肤色珊瑚”,是最为名贵的品种。
染色珊瑚
3、充填处理:用高分子聚合物充填多孔的劣质珊瑚。其 密度低于正常珊瑚。热针实验有树脂等物质析出。
4、覆膜处理:对质地松散或颜色较差的珊瑚覆膜,常见 的材料是黑珊瑚。覆膜珊瑚光泽较强,丘疹状突起较平 缓,用丙酮擦拭有掉色现象。
充填处理蓝珊瑚浅蓝色 充填物聚集于管道中
覆膜处理黑珊瑚
五、珊瑚的质量评价
集合体形态奇特,多呈树枝状、星状、蜂窝状等。
(1)钙质型珊瑚:可见由颜色深浅及透明度不同 显示出来的纵向延伸的平行条带、横切面上的放射 状和同心圆状条纹。
珊瑚的纵纹
珊瑚断面的放射状纹
珊瑚的平行条带及孔洞
(2)角质型珊瑚:有黑珊瑚和金黄色珊瑚两种。 二者在在横切面上都显示同心圆状结构,表面有独 特的丘疹状外观,有的表面光滑,在强的斜照光下 可显示晕彩。
珊瑚的质量评价从颜色、块度、质地和做工精细程度四 方面进行,最重要的是颜色。
1、颜色:要求纯正而鲜艳。钙质珊瑚以红色为最佳,红色质 量排序是鲜红色、红色、暗红色、玫瑰红、淡玫瑰红、橙红 。白珊瑚以纯白色最佳,依次为瓷白色、灰白。角质珊瑚中 的黑色和金黄色珊瑚都是很名贵的。
2、块度
3、质地:质地致密坚韧、无暇者为好,有白斑、白心者为次 。而有虫蛀、虫眼、多孔、多裂隙者价值低。
3.珊瑚的市场
目前世界性的珊瑚市场主要在欧洲和美国、日本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是红珊瑚的重要加工中心。日本 、台湾是宝石级珊瑚的重要集散地和加工地。一些优 质的红珊瑚、蓝珊瑚或金珊瑚、黑珊瑚常设计成高价
二、珊瑚的宝石学特征
1、化学成分
据化学成分,可将珊瑚分为:钙质型珊瑚和角质 型珊瑚
(1)钙质型珊瑚:主要由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和水 等组成。
染色 贝壳
红色
1.48~ 1.65
2.85
层状结构,遇酸起泡
续表
名称 颜色
RI
SG
染色 大理 红色 1.48~1.65 2.70

红色 塑料
红色
1.49-1.67
1.4
红色 玻璃
红色
1.63
3.69
染色 珊瑚
红色
1.48-1.6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7
贝壳 珍珠
淡红 粉红
1.48-1.65
2.85
硬度 3
<3 5.5 3~4 3.5
4、做工精细度
六、珊瑚的产地简介
珊瑚多产于岩岸和沙岸交接处,代表区域如下:
1、太平洋海区
主要是日本琉球群岛和台湾东岸、澎湖列岛及南沙群岛 ,水深100~200m的海床上盛产白珊瑚。台湾是当代红珊瑚最 重要的产地,年产量200吨,占世界总产量60%,红珊瑚约在 水深100~300m的海床上呈群体产出。
第二节 珊瑚(Coral)
一、概述 二、珊瑚的宝石学特征 三、与相似品的鉴别 四、珊瑚的优化处理 五、珊瑚的质量评价 六、珊瑚的产地简介
一、 概 述
1.珊瑚的历史文化
珊瑚是一种低等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的钙质为主 的堆积物形成的骨骼,常呈树枝状产出。过分采集将 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在国际上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2、大西洋海区
地中海沿岸国家,如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西 班牙、法国等,是世界上红珊瑚的主要产区。其中最佳的红珊 瑚来自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西班牙沿海,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则是红珊瑚最著名的加工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