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社区社会管理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基层社区社会管理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基层社区社会管理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关于加强基层社区社会管理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0543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0543号提案内容

2013-03-01

案由:关于加强基层社区社会管理的提案

提案人:九三学社中央

审查意见:建议交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办)办理

主题词:社会治安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固本强基,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从根基上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基础。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层单元,只有健全和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做到“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才能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途径表达利益诉求,协调社会关系,从源头上预防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只有以人为本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要求,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调适社会心态,促进社区和谐;只有加强以党委领导为核心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目前社区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是社区管理缺乏统筹协调,各行政部门在社区的派出机构之间缺乏协调,职能混淆,工作重复;街道办缺乏相应的财权和人事权,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实际问题甚至是一些小问题时,也往往需要层层上报来协调。社区管理格局单一,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在社区管理中的参与度不高,民间组织发育不足。社区管理信息资源缺乏共享,如人口等基本信息上,公安、计生、民政、劳保等部门往往使用不同口径的信息,导致社区管理底数不清。二是街道办承接政府工作,任务繁重;居委会和社区机构事实上接受街道办领导并负责具体事务,疲于奔命,如大连沙河口区某街道居委会日常工作达133项,涉及就业、治安、救济、信访等诸多方面,行政色彩较浓厚且“有责无权”,制约了社区自治职能的有效发挥,加剧了街道、社区同居民的对立。三是社区管理的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区经费的拨付和使用一般由街道办事处决定,“居财街管、管用分开”、“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等原则还有待落实。投入渠道单一,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的机制还未真正形成,政府负担较重。四是社区工作人员收入较低、同地区同工不同酬、社保覆盖不足、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突出。大部分社区管理与服务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无法与工作人员订立劳务合同。五是监督机制亟待完善。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难以受到街道和社区的监督,面向社区管理机构的考核偏重硬性行政指标和量化考核任务,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未能得到充分重视。

此外,还存在一些管理空缺问题。如流动人口管理上,出现“能管的都好管,难管的管不到、没人管”状况,又如房屋租赁上存在中介公司“不服管”现象,同时部分出租房屋

由于人口流动性大,租住信息往往难以及时把握。这些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留下很多社会稳定隐患。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社区管理工作势必面临更多新的矛盾与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努力夯实基层组织、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建议:

一、强化统筹,健全机构,完善社区管理体制

一是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机构和街道办的定位和责权关系。授予街道办一定的行政执法权,提高其管理执行效能。探索简化社区管理层级、下沉管理职能的不同路径。二是因地制宜地强化街道或社区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实现与基层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的有效对接。利用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各部门资源,让社区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将各类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是完善社区服务组织构架。在社区层面成立居民议事决策机构,社区工作站和居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将工作站作为政府指导、独立运作的非企业法人,解决社区工作人员无法订立劳动合同问题。居民委员会侧重于调解矛盾、维护治安、丰富生活、反映诉求等方面的工作。社区工作站和居民委员会在经费和财产管理上应相对分离,后者应享有制度保障的经济自主权。

二、强化保障,排查隐患,健全社区管理机制

一是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社区一级的公共财政投入,通过社会赞助和募集等渠道。推动社区服务业发展,开展一些非盈利性社区服务项目,将所得收益返还社区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根据各地实际,提高专业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保护其合法权益,完善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引导成立专业社区工作服务机构。三是强化监督机制。建立社区和居民双重监督机制,加大居民满意度等指标的权重;通过网络、社区公告等途径公开财务、政务和事务信息,落实群众评议和听证制度,增加各项决策透明度。四是着重加强矛盾调解机制和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在街道党委领导下,整合信访、综治、治安、法律纠纷、社区矫正和法律调解服务等功能,建立区域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加强基层社会矛盾调处机构建设,从各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建立社区矛盾调解信息库,结合实际评估隐蔽的社会风险。采用专项信访事项评估小组等形式,对城市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专项问题进行评估。另外,针对流动人口、租房中介等管理难点问题,应完善民警驻区、责任倒查等工作机制。对管理体制较完善的社区,探索市场机制在社区医疗、教育、文体服务等方面的运用,适度引入多个服务主体开展竞争。

三、凝聚合力,规范服务,促进社区管理科学化

一是综合考虑资源投入、实际绩效和居民满意程度,构建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推动社区管理信息共享。统筹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公益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管理信息库。建立由党委、政府部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公益组织等多方组成的政策信息交流社区平台,实现社区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三是通过设立公益专项、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在社区建设中承担社会责任机构的发展,逐步提升中介组织、自治组织的社会地位。四是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各项标准,推动社区管理服务的规范化。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

化的社区服务,如老年群体照料、青少年群体心理引导、困难家庭就业培训等;着重关注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利益诉求和服务需求;定期面向居民开展社区服务绩效评估。

四、明晰权责,提升意识,加强社区管理法制建设

尽快改变《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废止后出现的法律缺失现象,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社区管理条例,明确街道、社区、居委会的性质、地位、职能及其与驻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权责关系,提高社区管理法制化水平。

0543号提案复文

2013-03-01

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7月6日以中综办函〔2012〕17号文函复:

九三学社中央: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社区社会管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对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增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央综治办会同民政部等有关部门,推动各地着力加强基层社区社会管理,形成了一些亮点和经验,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你们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协调、推动基层政府强化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公共福利、环保卫生、维护社会稳定等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科学配置基层人员编制,优化政府支出结构。通过调研、协调、督导等,进一步理顺社区内外权责关系,健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协作机制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职责。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城区、街道层面能办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不再向社区延伸;凡属于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组织;凡依法应由社区组织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组织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委托给社区组织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应当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二、推广建立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和管理力量下沉,在基层整合人口、劳动、就业、社保、民政、民族、宗教、卫生、文化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依托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等,建立融基本公共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应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面对面的综合服务。

三、建立新型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实施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年)》,把社区真正建设成为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居民依法办理自己事情的城市基本单元,充分发挥社区“兜底”功能作用。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推动社区党组织的健全完善,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在社区服务中的积极性。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推广扁平化服务管理模式,把政府的服务管理资源力量整合配置到社区、延伸到网格,把更多的人

力、物力、财力投向社区,统筹解决好社区人员力量、工作经费、工资报酬、办公场所等问题,提高其社会服务管理能力。扎实推进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切实做好基础信息采集、治安防范、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情民意收集等任务,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动态式、精细化服务。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加强社区居委会自身建设。协调、指导、推动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选齐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健全社区居委会下属委员会,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逐步扩大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范围。多层次、多形式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服务管理能力。积极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和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协调、推动经费保障政策的落实,切实将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人员报酬等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报酬原则上不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并按国家规定落实相关社会保障等政策。

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推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适时修改完善,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立法进程,做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法、社会志愿服务法等领域的有关立法工作,积极推动将国家有关政策及近年来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等工作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研究制定基层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指导社区工作规则、社区服务标准及管理办法、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社区服务居民满意度测评体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

衷心感谢你们对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协调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基层社区管理创新工作,夯实基层社会管理的根基。

来源:中国政协网

小学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小学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社区是养成教育的一个基地,也是校园德育作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是学生体会社会首要阵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含义。充分使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孩子带进社会大讲堂中,关于展开教育,促进健康生长有着无足轻重的效果,而学生的参加也为社区供给了鲜活的力气。为此特拟定如下方案: 一、教导思维 以“以德治国”的重要思维为教导,以国家“公民品德施行大纲”为依据,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坚持家庭教育、校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发社区德育资源,尽力构建齐抓共管、立体敞开的社区品德建造的教育办理体系,营建杰出的育人大环境,到达“社会育人”和“育社会人”意图。使学生具有杰出的公民品德认识,在社会实践中成为文明的小主人,日子的小主人,健康的小主人,劳作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 二、具体措施 1、展开美化社区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安排各种自愿效劳小队,行走络绎于街头巷尾,做些量力而行的劳作:擦窗、美化、清洁、除白色废物等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咱们的社区,这是咱们的家庭,这是咱们应该保护的当地,增强环保认识。

2、展开社区互动弘美德活动,让孩子们贡献老一辈,关怀别人。定时安排校园到敬老院、社区慰劳孤寡白叟,要求每个班级都能与孤老结对,学生们定时上门慰劳,帮着打扫,陪着谈天。 3、为加强未成年人思维品德建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校园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开设活动场所,以丰厚学生的课余日子。校园在寒暑假、节假日敞开电脑房、图书阅览室、体育场,装备专职教导教师进行办理和教导。 4、校园与社区委员会结对子,一同要求各班拟定具体的社区活动方案,并定时与大街负责人联络,安排自愿者到结对社区签到,参加为民效劳小队,一同进入社区走上大街,合作社区干部展开各类文艺宣扬活动、劳作效劳活动。 5、延聘法院、交警队、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同志,来校做专题讲座。 6、为创设杰出的校园周边环境,要与校园地址社区委员有关负责人交涉,并得到整体家长委员会成员的支撑,保证学生安全上学、放学。 7、发挥社区优势,树立多种类型的小阵地。社区中具有各种教育活动资源,都可作为社区少先队活动的小阵地。依据活动的类型树立不同的活动阵地。如: 1、文娱型活动阵地:(1)树立家庭学艺阵地,如学做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机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机制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介入应从体制内“嵌入”和体制外“培育”两方面着手,体制内的嵌入要强调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如设置专业机构和岗位、对既有人员进行能力培训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而体制外的培育应强调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工作站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吸引研究机构和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以推动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的本土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公共服务;体制内;体制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我国城市社区基本上已经建立起社区公共服务的载体——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公共服务站,一些农村社区也开始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做法,建立了“一门式”或“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如浙江省提出到2012年底,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要建立1.5万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而山东省到2010年底,已有50%的行政村实现了社区建设全覆盖。可以说,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这只是社区建设的第一步,它主要解决了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及其人、财、物的配套问题,而随着社会管理的提出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将由基础设施和制度框架等“硬”的方面转向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模式及其制度实施等“软”的方面中来,而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将大有可为。 尽管在社区建设的第一阶段,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已有部分介入,如政府开始强调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一些地方甚至开辟了社会工作岗位,并要求社区工作者报考社会工作师,同时鼓励社区工作者用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社区问题,但是总体来说,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力度和方式还停留在较低层面,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还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这突出地表现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如行政化色彩过浓,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和做法往往沿袭政府的行政管理套路,以命令、强制等方式来强调工作的统一性、一致性;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手段不够灵活与多元,对居民的服务需求回应能力不强,导致公共服务形式大于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因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社会工作的理念本身与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着很好的契合,能够在社区困难群体救助、权益维护、心理咨询、社区矫正、各种福利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优势(孙莹,1997;杨贵华,2011);社会工作组织的非营利性还有助于改善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方式;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更是能够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等。为此,在社区建设的第二阶段,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非常必要。但是如何介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机制介入,需要很好地进行思考。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路径的文献综述 在国外和港台地区,谈及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的介入,研究者们更喜欢用“社区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既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也把社区与社会工作很好地契合起来。不过他们普遍认为国内大陆的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并不是能够天然整合在一起的,因为社会工作意义上的社区社会工作“并不是国家治理的延伸”,它有“民主、参与、互助和自力的价值观(黄洪,2006),还有的学

2013年慢性病项目管理工作制度

2013年慢性病项目管理工作制度与流程 一、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1)高血压筛查和行为干预 门诊: ①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我院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②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体检: 对体检中发现的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体检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2)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 ①建立健康档案: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按照规定要求建立健康档案。 ②随访干预:将高血压患者纳入规范管理,建立随访登记表每年至少面对面随访4次,监测血压变化。 (3)健康检查:在高血压患者知情选择的情况下,每年

为患者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预约患者到我院健康检查,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二、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1)2型糖尿病筛查和行为干预 ①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我院就诊时指导其进行血糖筛查,并做好记录。 ②对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和行为干预,督促其进行自我保健管理。 (2)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 ①建立健康档案:对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规定要求建立健康档案。 ②随访干预:将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规范管理,每年至少面对面随访4次,随访完成后应完整填写随访登记本,监测血糖和血压变化。 (3)健康检查:在糖尿病患者知情选择的情况下,每年为患者进行1次健康检查。 三、慢性病防治项目信息管理 1、服务对象 辖区诊断明确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 2、服务内容 按要求设立和填写高血压、2型糖尿病管理工作基本台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关爱空巢老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永城市第五初级中学梁红梅朱仁贵刘珍 第一部分活动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科学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实施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成预期目标。 二、设计目标 我希望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命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起努力吧!尽全力去奋斗,以避免今后怨天尤人。 三、活动准备: 1、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活动安排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开题活动(包括设计研究方案,确立活动方式)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空巢老人、写体会、倡导关爱空巢老人)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活动(根据小组初步整理出来的成果,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评价。促进成果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阶段:完成总结(有小组汇报情况,并根据自己在活动中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货)

第二部分活动与实施 四、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开题活动,确立课题探索研究方法搜集信息整理资料 活动主题: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 活动:寒署假期间 活动地点:永城市 活动内容: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实践人员: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个孩子,用尽自己一生的力量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离去。但面对老伴的离去,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忌自己的父母。但对于身居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见,空巢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有的人还认为,她(他)的丈夫(妻

电商平台建设方案

方案概述 1.1总体规划 本方案是针对进行电子交易管理的电子商务平台解决方案。电子商务系统,是以服务于产品销售为目标,拓宽业务种类,实现以蚂蚁儿童服装、蚂蚁陶瓷、蚂蚁返利、蚂蚁种分、蚂蚁日化、蚂蚁科技、蚂蚁新闻等多类产品为主,拉动蚂蚁家园销售量,以电商平台销售方式迅速占领、扩大蚂蚁家园市场占有率。辅以完善、人性化的客户服务,全面提升的公众认知度与美誉度。 1.2项目特点 实现网络交易 电子商务通过更新管理思想、优化业务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对销售体系更全面、更及时、更有效的监控、分析和利用。直接向厂家购买可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以最短的供应链、最快的反应速度、最低的成本、个性化的产品选配销售方案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有效降低渠道成本,提高销售量。 建立完整的交易体系 本平台的电商化,从客户第一次登陆网站,围绕咨询、选购产品、下定单、配送、交付等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保障业务流程的准确、顺畅。 加强客户关系的管理 收集最终客户和厂家的基本信息和完整的业务流程信息,定期分析,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全过程服务以及售后服务。 1.3市场优势 公司有丰富的产品资源,为网站平台的产品来源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提供简易和具有亲和力的网站使用操作界面,完善用户网站使用帮助功能。 建设和丰富网站栏目,简化操作流程,力求满足大众化用户的实用功能需求,并逐步增加用户虚拟交互体验。 栏目的选择和内容的整合,始终围绕网站的总体规划和长远战略需求。发展合作伙伴,提高网站宣传渠道和方式。 第二章网站框架 2.1网站栏目结构

根据用户浏览的方便性与习惯性,网站还设有蚂蚁儿童服装、蚂蚁陶瓷、蚂蚁返利、蚂蚁种分、蚂蚁日化、蚂蚁科技、蚂蚁新闻等栏目。 网站一级栏目结构图如下: 2.2会员系统 为了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及更为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站订购业务仅对会员开放。从会员第一次登陆网站开始,后台自动为该会员建立健全的个人档案,包括会员基本信息、订购信息,反馈信息。客服人员可根据会员资料,为不同的会员提供不同业务介绍及推荐,延伸售后服务的深度及宽度,满足不同层次会员的需求,并带动传统业务的扩展。 2.2.1会员注册流程: (1)在网站首页点击“免费注册” (2)页面显示新会员注册页面,根据提示填写基本信息,包括:会员名、密码、邮箱等信息。 填写要求: 会员名一经注册不能更改,推荐使用中文会员名。会员名由5-20个字符(包括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中文)组成,一个汉字为两个字符。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地方经验研究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地方经验研究 作为当代公民生活和社会交往的主要空间,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单元。以宜兴市宜城街道为个案,分析了新形势下宜城街道在创新社区治理领域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并提出以社区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口。 标签: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管控;服务 1 理论溯源:从“管控”到“治理”重塑政府理念 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治理作为一个全新、专业化的概念被提出和发展;而社区治理则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再一次被强调,并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那么如何实现社区治理的创新呢?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区治理要求我们在改变传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自治型的社区治理模式,这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关键。而这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模式,要求我们首先在理念上从传统的“管控”与“统治”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治理”,强调多元参与、合作、协商,立足“服务”本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最终实现“善治”目标。 2 地方经验: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宜兴市是隶属无锡市的农业大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当前宜兴市城市化率水平已经超过60%,位列江苏省前茅。宜城街道作为宜兴的城市中心,2006年经过行政区划调整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通过撤村建居、村居合并等形式,开始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探索。目前宜城街道辖区面积为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下辖30个社区居委和4个行政村。经过短短6年时间,宜城街道社区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成为了全国县级城市社区建设的典范。在新一轮的社会治理创新行动中,宜城街道立足县级城市社区实际,牢牢把握“服务”这一社区治理的本源,在街道与社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围绕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社区党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自治服务,全力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社区和谐稳定,良性发展。 (1)更新理念:以“服务”为核心推动社区治理转型。 宜城街道作为县级中心城区,在城市社区治理中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从街居制社区向自治社区的转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中,街道办事处顺利地实现了从经济建设者、农村管理者向城市治理者的转变,围绕社区治理的核心内容,以“服务”为核心创新社区治理。治理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意识自上而下的全面推行为宜城街道创新社区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2)培育主体:构建“街道——社区党组织——社区自组织——市场主体——社区居民”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队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管理制度及流程图

小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图

目录 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制度 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制度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制度 四、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五、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六、资金管理制度 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八、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九、信息收集、报告、管理制度 十、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十一、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十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十三、传染病管理制度 十四、疫情报告制度 十五、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十六、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十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十八、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十九、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二十、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二十一、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二十二、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团队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流程

二十三、确定建档对象流程 二十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二十五、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图 二十六、儿童体检服务流程图 二十七、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图 二十八、老年人体检服务流程图 二十九、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 三十、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流程图 三十一、高血压筛查流程图 三十二、高血压随访流程图 三十三、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图三十四、重性精神病患者服务流程图 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制度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完成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情况,及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和获得的学分登记情况。 3.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5.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 6.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 7.组织辖区内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培训、考核。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制度 1.每年至少4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 2.每年第一季度审查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3.每年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务工作进行内审。 4.每年检查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收费、药品和物资核算管理等各项财务工作。

社区为民服务活动方案2

龙湖春天社区“彩虹连心桥、放飞蒲公英” 为民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365”工程,进一步夯实基础,树立形象,龙湖春天社区全力实施“彩虹连心桥、放飞蒲公英”为民服务项目,全面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型党组织。 一、项目主旨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较多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人数不断增加。老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社区有责任分担社会的压力,了解老人、儿童的需求,把社会力量的助老帮困和政府的为民服务有效的匹配结合起来,构建一条持久的为民服务体系,能够真正服务于我们的社区的每一位群众。 二、项目方案 (一)项目简介 充分利用龙湖春天社区地处大学园区优势,充分利用在职党员及四所大学资源,通过建设七色彩虹志愿服务队,向社区居民提供人性化、温馨化、多样化服务,搭建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群众连心桥,传播弘扬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蒲公英精神。其主要服务内容是:以助老帮困、便民服务、环境保护、健康卫生、教育文化、综合治理、优生优育等七个方面服务居民,不断促进社区居住环境和谐安康、居民精神面貌健康向上、党的基层组织坚强团结。 (二)实施内容 1、红色助老帮困志愿者服务队:社区“两委”成员包保1-2

名社区高龄、孤独、特困人员,定期牵头组织在职党员和大学生志愿者慰问社区老年人、困难户,为困难户送去保健品、日常生活用品; 2、蓝色便民服务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开展家电维修、计算机知识辅导、空巢老人家政服务等; 3、绿色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开展辖区环境整治活动,宣传绿色环保知识,配合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城市活动; 4、白色健康卫生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医学院大学生、在职教师等志愿者为小区居民健康义诊,发放健康养身手册;邀请养身专家开展现代人健康生活知识讲座,让居民结合自身体实际情况,树立健康饮食起居; 5、橙色教育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利用社区配套建设的电子阅览室、健身活动室、心灵驿站、四点半课堂、老年活动室、儿童活动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6、黄色综合治理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和老党员开展社区治安巡逻和纠纷调解活动,为社区居民营造平安祥和的居住环境; 7、粉色优生优育志愿者服务队:组织青年志愿者和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为社区育龄妇女、流动人口提供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国老龄办《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DS街老年人需求现状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推测,直到21世纪末我国老年人的比例都将始终维持在30%左右。我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家庭的照顾功能正逐渐弱化,所以居家照顾必须配以适当的社区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满足老年人不想脱离原有熟悉环境的意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过渡养老形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广州市政府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十分重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在全市每个街道建立起由专业社工组合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尝试以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式,将专业社工引进居民社区。其中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属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一条街道之中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DS街总面积13.10平方千米,辖内共设4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18331人,流动人口45490人。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由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并运作,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特别举办的社会福利性服务项目,是广州市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中产生的惠民工程。中心内设有多功能大厅、青少年活动室、婚姻家庭活动室、长者活动室、就业辅导室、个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偶到服务区等区域。针对当地社区居民的需求开设了家庭、长者、青少年、残障人士、就业辅导、志愿者培训与服务、文娱康乐七大服务平台。其中长者部的设立是针对DS街辖区内的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辖内60岁以上常住户口的老年人约2200多人,常住人口18600多人,即约占辖内常住人口的11%,常住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较高。其中60-69岁的中低龄老年人的比例高,占了总数的56%;70-79岁的占了总数的2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了总数的16%。中心运行一年之中主要着重于辖内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的摸底以及中心的宣传工作,长者部通过调查、探访、外展活动等方式对辖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进行了总结。 1、长者有健康维护的需求 目前DS街绝大部分老人都是居家养老。长者服务的重心是老年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成为社区老年服务的核心需求。在大部分的调查对象看来,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而有慢性疾病或重病大部分的老人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 2、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 退休对长者来说是新的开始,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长者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娱活动继续展现自我价值。由于许多长者过去忙于事业无暇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难得闲下来,因此他们希望能够好好享受生活,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安排。 3、社会参与的需要 长者有表达意愿、维护利益、发挥作用的需要。从探访中发现,辖区内长者在退休后自文体运动,包括:太极拳、腰鼓、柔力球等,并参加到各种公益性的演出当中,这也说明了长者的社会参与程度比较高。 4、社区照顾的需要

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活动,X楼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工作在社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动员驻区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共创共建工作,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良性互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牢固树立区域性大党建理念,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健全组织体系为基础,以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以双向服务、双向促进为目标,以建立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为保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的共建机制,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切实增强驻区各共建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及利用,形成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不断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全面发展。 三、领导机构 社区必须把共驻共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各职能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机构,专职办公室设在社区党建办公室,对共驻共建日常工作及相关计划、统筹等负全责。 四、主要任务 X楼社区共驻共建工作以“三级协调机构”为载体,以搞好社区服务为主题,以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共驻共建,努力构建“和谐社区”。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丁作:(一)实行党建工作共创。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物质条件、政治思想、工作制度、工作水平、工作方法上与共驻共建党组织开展工作。指导确定人员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给党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活动环境,达到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效果;根据在职党员职业、特长及居住情况,设岗定责,以此进一步激发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回报在社区的热情,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1 项目简介 (3) 1.1 项目背景 (3) 1.2 项目目标 (3) 1.3 本期项目范围 (4) 2 项目管理系统设计 (5) 2.1 建设目标 (5) 2.2 平台架构 (5) 2.3 业务流程 (6) 2.4 功能规划 (6) 2.4.1 项目动态 (6) 2.4.2 项目启动与结项 (6) 2.4.3 项目计划管理 (6) 2.4.4 项目执行与监控管理 (6) 2.4.5 报表管理 (7) 2.4.6 知识库管理 (7) 2.4.7 用户管理 (8) 2.4.8 角色管理 (8) 2.4.9 权限管理 (8) 2.4.10 日志管理 (8) 2.4.11 数据字典管理 (8)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项目开发、交付、运维、交易业务开展,处于粗放管理状态。目前通过邮件、会议、报告等形式对项目信息、进度、任务进行管理。人员沟通任务工作量大,不利于信息资料传递准确性、一致性。另外,项目信息保存在不同的员工和部门中,不能对项目整体进度、计划执行情况有全面、直观的了解。另外项目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在不同部门间共享,相互之间不了解,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推动业务的进展。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甚至影响决策。 1.2项目目标 1、解决多项目实时监控的难题 横向监控:可以实现对多项目的监控。及时发现项目的问题,并且可以将一些隐蔽在下面的问题通过类似项目之间对比等方式发现,而无需等到问题暴露出来才进行处理。 纵向监控:通过对项目深度的监控,掌握项目各个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将问题挖掘出来,而不是停留在事务的表面,简单的进行了解,这样实现了对项目的全面监控,从而确保了项目的有效执行。 2、改善工作流程,固化优秀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复制” 任何类型的项目,企业在管理上都应该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在承接一个具体项目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通过本系统,可优化企业的工作流程,固化优秀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复制的连锁效应。 3、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 集中沉淀项目实施过程的大量数据,通过知识管理功能有效的管理这些资源,为企业领导的战略提供定量的、有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提升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 4、提高项目计划和进度的控制能力 进度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最基本内容,也是成本的最基本载体,项目的所有成本其实都是通过进度来组织和发生的,由于项目环节众多,如何实现进度的多级协同,如何合理的组织材料、设备、采购、安装的协调等问题,是项目经理非常关心的问题。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行列,近年来更是呈现出老年人口庞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由亿增长到亿,比重将增加到16%,增幅高达%。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弥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缺乏等不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总则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符合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意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是整合各种养老资源、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现代化养老服务模式,并深受欢迎。 目前,我国内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以日托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在服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从服务对象看,因宣传不到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认识不足,导致其自主参与度低下;从服务环节与服务内容看,服务前评估不完善,简单的菜单式组合及资源短缺导致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从服务人员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职业认同度低下,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员缺乏;从社会氛围看,社会及公众认识不到位,难以链接、整合有效资源。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助人学科,老年社会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社会工作者便已投身到社区照顾当中。历史和现实经验均揭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解决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将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分为四类:一是社会工作组织直接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或项目进行托管;二是由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直接招聘专业社工参与服务;三是依托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由原先的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培训或学习取得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等相关资质,介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四是兼职社工长期或短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和活动。 在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社工往往会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能。例如,在日托服务中,社工主要运用个案、小组工作方法,组织小组活动、兴趣活动,为老年人处理心理问题,以及对日托所进行管理工作。在上门服务方面,社工多从事间接服务,如对助老员进行培训,并调解、处理冲突与矛盾。但目前,社工对某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统筹、设计的职能尚未体现出来。 在我国,虽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有十多年时间,但这种介入实践并不广泛。一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没有全面强调社会工作的介入;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性质、项目资金情况和社工经验等条件限制,社会工作并未介入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整体运营。因此,将来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完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停留在提供直接服务的层面,宏观层面的介入尤其薄弱,无法体现出社会工作的政策建议和倡导功能。完善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对需要照顾的老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服务,注重对服务对象评估、服务方案制订、资源协调和服务输出等方面,以实现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的功能。同时,注重对老人家属的关怀,以缓解其压力、增强其技能、化解矛盾。中观层面,即从组织层面来说,主要可分为组织管理与资源链接、志愿者管理、工作人员督导、自我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系统的规章制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 目录 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制度 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制度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制度 四、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五、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六、资金管理制度 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八、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九、信息收集、报告、管理制度 十、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十一、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十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十三、传染病管理制度 十四、疫情报告制度 十五、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十六、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十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十八、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十九、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二十、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二十一、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二十二、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流程 二十三、确定建档对象流程 二十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二十五、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图 二十六、儿童体检服务流程图 二十七、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图 二十八、老年人体检服务流程图 二十九、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 三十、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流程图 三十一、高血压筛查流程图 三十二、高血压随访流程图 三十三、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图 三十四、重性精神病患者服务流程图 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制度 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完成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情况,及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和获得的学分登记情况。 3.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万静)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去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这一讲话为基层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基层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为了能够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步伐,同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社会工作的介入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建设与社会工作介入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目前的城市社区工作有着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介入 引言 “社区”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大意是指那些存在于前工业社会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同时有一定归属和群体责任感的人群通常被称为社区。 一、城市社区的现状及问题 (一)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色彩突出,而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色彩偏弱。政府、街道越位倾向明显,该下放的权力没有下放,该剥离的事务没有剥离。围绕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明显不足。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意识还较淡漠。许多的居民仍然是把社区的管理的工作完全看成是街道以及居委会的事,同时没有把自己视为是社区管理的主要的参与者,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现出来不关心甚至是不配合,对社区内的社会活动、经济的活动、文化的活动以及政治的活动参以及兴致表现很低,对居委会的选举更加的不关心,致使社区管理工作更是全面以及深入展开的困难非常的大。并且这个情况下以来的外来的务工人员基本是主要的社区的居民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行政管理 姓名秦晓臻 准考证号062108150027 论文题目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2015 年 6 月 5 日

论文评语: 论文建议成绩: 评审教师签名: 年月日 论文综合成绩: 答辩组长签名:院系盖章: 年月日学校自考办意见:

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知识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基层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等作为直接面向群众的集行政服务、社会治理、维护稳定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单位,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对鹤壁市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的实地调查中发现,该街道办事处针对自身实际,积极推进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采取了“一个中心、四个平台、八个窗口”(简称148机制)的架构,并借助社会管理信息系统、便民服务网站和民生E通手机三个现代化科技渠道,实现了全方位、多渠道、高效率的便民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了鹤壁市第一个“30分钟便民服务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实地走访,笔者认为,卫溪街道办事处的做法,对于我们探索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信息化 一、卫溪街道办事处基本概况 (一)、行政区划 卫溪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12年3月,位于浚县老城区及县城西部,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其中包括3个移民村)、13个社区,总人口8.2万,其中农民2.1万,城镇居民6.1万。 (二)、产业结构 卫溪街道办事处以文化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现代农业为经济支柱,辖区内有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浚县古城、浮丘山景区等自然人文景观,有宏基商城、建业购物广场等商业中心,有2.2万亩农业高产示范基地。2014年,卫溪街道办事处入库税收超过1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年均增长超过10%。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均居全县前列。 (三)、社会问题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构成复杂,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卫溪街道办事处辖区地处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既有居民又有农民、移民,由于工商业相对发达,还有大量流动人口,这给社会治安造成了较大压力,成立三年来,治安案件、社会矛盾多发,影响了办事处和谐稳定,成为办事处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2)、工作人员较少,行政效率亟待提高。卫溪街道办事处由原浚县城关镇改建,镇改办后,工作人员由原来的69人减少为42人,辖区面积由原来22平方公里增加到46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由原来3.8万增加至8.2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 (3)、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创新矛盾调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卫溪街道办事处承担着浚县古城保护建设,项目征地清障等大量工作任务,大量城区居民需要拆迁安置,大量失地农民需要生活保障。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如何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也成为了办事处工作的重点。 二、社会管理创新做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管理制度及流程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管理制度及流 程图

小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管理制度及流程图

目录 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制度 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制度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制度 四、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五、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六、资金管理制度 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八、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九、信息收集、报告、管理制度 十、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十一、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十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十三、传染病管理制度 十四、疫情报告制度 十五、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十六、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十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十八、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十九、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二十、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二十一、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二十二、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团队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流程 二十三、确定建档对象流程 二十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二十五、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图 二十六、儿童体检服务流程图 二十七、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图 二十八、老年人体检服务流程图 二十九、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 三十、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流程图 三十一、高血压筛查流程图 三十二、高血压随访流程图 三十三、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图三十四、重性精神病患者服务流程图

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制度 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完成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情况,及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和获得的学分登记情况。 3.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5.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 6.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

社区便民服务实施方案

**社区关于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的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深化“为民服务零距离”新理念,不断探索建立服务基层百姓的新模式,经社区两委研究决定,**社区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服务宗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新形势下社区职能和工作重心的转变,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便民、以人为本,积极主动为居民提供各类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更加有效地解决居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服务宗旨:便民、为民、公平、公正。 二、服务范围 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本着“一窗受理,分工到人,为民着想,认真负责”工作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便民服务作用。将民政残联、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文教卫体、等多个部门以及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信访、维稳、司法等部门进行整合,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公,为居民提供“一

站式”服务。 服务内容:分公共服务和矛盾纠纷两大类。公共服务类包括计生服务、社会救助,就业保障、政策咨询、户籍迁移、医务诊疗、订餐、家政服务、家电维修、专业配锁、管道疏通、志愿者服务等多项服务,采取“办理加代理”的服务方式,能办理的及时给予办理;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代为办理,限时办结。矛盾纠纷类包括有关邻舍关系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矛盾纠纷类问题,给予协调解决、处理答复或法律援助等。 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开通“*******”专线电话,提供咨询、预约等服务。 三、工作制度 社区便民服务服务窗口实行“五零五制”工作法: 1、零距离服务,首问负责制,窗口服务单位党员干部公开身份、公开职责、公开承诺,主动询问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好回答和解释工作; 2、零关系办事,办事公开制,对群众办理事项的各个环节采取定人、定责的办法,明确各自职责,实行权力分解,做到相互制约,同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零停留办公,限时办结制,推广全程代办服务、延时下班服务、提前预约服务等模式,对群众急需办理的服务事项,开辟绿色通道;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增长,学院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校园网络,并依托网络平台开发喝使用了一系列MIS系统,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招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等。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整个信息化系统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有信息系统的瓶颈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和工作性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信息交换的需求; 2)、网络的移动性不强,缺乏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 3)、面对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量,存储备份问题非常突出; 4)现有MIS系统的不够全面,只有部分管理部门在使用,没有覆盖学院的所有主要的业务; 5)、现有MIS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互不沟通,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孤岛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系统之间信息不一致等问题; 6)没有完善的教学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系统,图书资源的易用性和利用率不高。

二、建设目标 学院作为一个大型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复杂,信息平台建设时间比较长,硬件要升级扩充,软件要整合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追求实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总体目标为: 1、在已有的网络硬件平台上对核心层网络设备进行升级,扩充接入层和会聚层设备,改造网络线路,构建无线网络,使校园网遍及校园的全部网络。提供校园网的随时、随地接入; 2、建立内部网安全子系统,从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传输加密、系统审计与检测、监控以及病毒防护等方面,实现网上信息的安全保密; 3、整合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统一的权限管理、资源管理;实现网上各应用系统的统一授权、数据交换、安全控制; 4、构建网络课程平台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5、加大图文中心的资源建设和共享范围,提高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三、系统构架 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平台应用体系首先要建设一个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它为整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平台提供统一的网络支撑平台、统一的数据传输格式、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