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杂种优势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粳稻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水稻的杂种优势及其利用途径

一、杂种优势概念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是指两个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杂种,往往表现出比双亲有较强的生命力、成产力、适应性和抗逆性。杂种优势即超亲现象。

二、杂种优势的估算方法

杂种优势的大小因亲本组合不同而异,通常都是以杂种同亲本或对照品种进行比较估计。

估算杂种优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杂种优势:杂种超过双亲平均值,又叫平均优势或假设杂种优势。以下式表示: 杂种优势1(%)100%F MP MP

-=

F1为杂种一代平均值,MP 为双亲平均值,即122p p - 2.超亲优势:杂种超过大值(较优)亲本,又叫真正杂种优势。以下式表示:

超亲优势(%)=

1100%F HP HP -´ HP 为大值或较优亲本的数量

3.竞争优势:杂种超过当地推广品种或对照品种值,又叫对照优势。以下式表示:

竞争优势(%)=

1100%F CK CK -´ CK 为对照品种平均值

4.相对优势:按下式计算优势程度或显性度。 相对优势1121/2()

F MP hp P P -=- 0hp =,为无显性(无优势)

1hp = ,为正负完全显性

1hp >,为正向超亲优势

1hp <,为负向超亲优势

10hp >>,为正向部分显性

10hp -<<,为负向部分显性

5.优势指数:

111F a p =,1

22F a p =

1a 和2a 分别代表某一性状两个亲本的优势指数,1p 和2p 分别是双亲该性状的平均值,1F 为杂种该性状的平均值。优势指数值高,说明杂种与双亲的差异大,即该性状的杂种优势大。

6.相对遗传力:

12112F P a P P -=-,11212

P F a P P -=- 1a 为大值亲本的相对遗传力,2a 为小值亲本的相对遗传力,1P 和2P 分别是双亲该性状的平均值,1F 为杂种一代该性状的平均值。在亲本遗传差异大,相对遗传力成“互补”关系时,就会出现较大的杂种

三、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在实践上较玉米等作物困难和落后,是受其颖花结构和授粉特点所制约。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能否具有实现性,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掌握稳定的不育细胞质和育性恢复基因,即要实现三系配套;选出适应生产条件的有经济优势的杂种组合;经济的较高的种子生产能力。

在粳稻方面由于生态条件差异悬殊,不可能直接利用籼稻恢复基因,因而培育粳型杂交水稻的难度比较大。辽宁省从1971年开展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分别通过回交转育和人工制恢途径,先后育成粳型不育系和恢复系,1975年实现了粳稻三系配套,为粳稻杂种优势利用奠定了基础。

杂种优势利用的中心环节是选育有经济优势的杂交组合,我国南方选出的籼粳杂交组合测产显著。辽宁省选出的黎优57粳稻杂交组合,表现增产幅度大,增产潜力大。

四、水稻“三系”及其相互关系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是三系法。由于杂种第一代具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杂种第二代以后因性状分离而失去利用价值,因此,生产上只能利用第一代杂交种。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异交结实率很低,雌雄同花,花器小,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不能像玉米、

烟草那样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配制大量杂种。所以,只能培育出配套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让它们自由传粉、繁殖不育系和产生大量杂交种,才能达到利用杂种优势的目的。

(一)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代号“A ”):水稻不育系的株穗形态、特征与正常水稻没有多少差别,雌蕊正常,有受精能力,但雄蕊发育不正常,在套袋或隔离条件下自花不结实,只能依靠外来花粉受精结实,这种不育特性能遗传给后代。

雄心不育系从形态上可以分为无花粉型、花药退化型和花粉败育型三种类型。无花粉型,其花药瘦瘪、不开裂,花药内完全无淀粉粒或有少量花粉壁残片,遇碘化钾不着色。花粉退化型,其花药高度退化、不开裂、内无淀粉粒,遇碘化钾不反应。花粉败育型,按花药形态与花粉败育情况可分为典败、圆败和染败。凡花药细小、水渍状、白色、不开裂,花粉粒呈不规则形、皱缩,遇碘化钾不染色的称为典败(即典型败育),如野败型或野载型不育系;凡花药细小、不开裂花粉粒圆形、较正常花粉粒小些,遇碘化钾不染色的叫圆败;染色较浅的叫染败。由籼粳杂交而成的包台型、滇型、辽型等不育系均属于败育型,花粉粒圆败和染败两者兼有。

按雄性不育性表现时期又可分为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孢子体不育基因必须通过授粉结实,到下代孢子体世代成纯合状态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杂合体的花粉表现百分之百的可育,与恢复系配组,齐杂种第二代有育性分离,出现四分之一不育株,如野败型不育系。配子体不育基因是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即在核内不育基因与细胞质内不育基因共同作用下,致使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形成败育。因此,杂合体的花粉粒大约有50%是败育的,与恢复系配组,齐杂种第二代没有育性分离,不出现不育系,如包台型、滇型不育系。一般认为孢子体不育者,恢复系较少;配子体不育者,恢复系较多见图5-1。

图5-1

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遗传模式 S :不育细胞质 (ff ):不育细胞核

N :正常细胞质 (FF ):正常细胞核 生产上有实用价值的不育系,齐不育性不因多代回交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开 孢子体不育 S(ff )×N(FF) S(FF) S(Ff) S(ff)

可育 可育

不可育 1:2:1

配子体不育 S(ff )×N(FF)

S(FF) S(ff) 可育 不可育 1: 1

花习性和花时正常,异交结实率较高,可恢复性良好,能与较多的恢复系配组,表现配合力高,优势强。

(二)雄性不育保持系(简称保持系,代号“B”):保持系是正常的水稻品种,用其花粉授于不育系,能使不育系正常结实,产生后代仍然保持不育。这种能保持不育系不育性的品种(系)叫做保持系。

由于不育系的农艺性状是有保持系传递决定的,因而不育系和保持系在外部形态上比较相像,一般只能从花药形状和花粉的染色反应进行鉴别。保持系的花药蓬松饱满、黄色(花药开裂散粉后为白色),花粉圆球形,对碘化钾呈蓝黑色反应。保持系的开花比较集中,开颖时间较短。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花药、花粉区别如图5-2。

(三)雄性不育恢复系(简称恢复系,代号“R”或“C”):恢复系也是正常的水稻品种或品系,其花粉授于不育系,能使不育系的不育性恢复可育,正常结实,所得杂种一代没有分离现象。

一个优良的恢复系,必须是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杂种结实率应在80%以上,能回复多种类型不育系,且优势明显。恢复系本身应有较多的优良性状,植株略高于不育系,穗大粒多,花期较长,花粉量大,开花习性正常,生育期与不育系相近,便于花期调节,制种产量高。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互相关系,简言之,即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获得不育系;保持系自交,繁殖保持系;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就是杂交稻;恢复系自交,繁殖恢复系。如图5-3。

第二节粳稻三系选育

一、不育系及保持系的选育

不育系选育是根据核置换原理,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把父本的细胞核逐步转移到母本的细胞质中去。由于母本的细胞质和父本的细胞核不协调二导致雄性不育。

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一般不带细胞质,卵细胞则含有大量细胞质。杂交第一代的细胞质是通过母本卵细胞获得的,而细胞核则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对杂交后代进行连续回交,就是用父本的细胞核连续进行置换,使回交后代的细胞核不断增加父本成分,连续回交到四至五代,父本的细胞核基本上置换了母本的细胞核。这样,回交后代保留母本细胞质和置换来的父本细胞核,由于质核的不协调,使之继续保持不育,回交后代和父本同核异质,因此,不育系的一切性状,处花药外,几乎与保持系没什么差别,如图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