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第14课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14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语文14课堂笔记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三年级上册语文14课的笔记内容,涵盖了课文的重点和
难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第14课:《蜜蜂引路》课堂笔记
一、课文概述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如何利用蜜蜂作为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
故事中,列宁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蜜蜂与养蜂人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找到了养蜂人。
二、重点词汇
1. 蜜蜂:昆虫的一种,以花蜜为食,能采蜜并制造蜜糖。
2. 引路:在本课中意为引导某人到达某地。
3. 列宁:俄国革命家,十月革命的领导者。
4. 养蜂人:专门饲养蜜蜂,生产蜂蜜的人。
三、难点解析
1. 列宁是如何发现蜜蜂与养蜂人之间的联系的?
列宁通过观察发现,蜜蜂飞行的方向就是养蜂人所在的方向。
他推断蜜蜂可能是养蜂人的向导,因此跟着蜜蜂走,最终找到了养蜂人。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利用周围的事物解决问题。
就像列宁一样,通过观察蜜蜂的飞行方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
四、知识点扩展
1. 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是群居动物,它们分工合作采集花蜜和花粉。
蜜蜂还会制作蜜糖,供整个蜂群食用。
2. 养蜂人的工作:养蜂人需要照顾蜜蜂,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并定期采集蜂蜜。
蜂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制作成各种食品和保健品。
3. 列宁的其他故事:列宁是俄国革命的重要人物,他有很多故事和名言。
例如,他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句话鼓励人们多读书、多学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上册《第14课 弯钩》教学设计
《弯钩》教学设计
新课讲授
1、直观感知
出示弯钩图片,引领学生直观感知书写笔画三步奏:起、行、收。
2、示范讲解
无声投影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解和总结书写要点。
3、指导练习
1、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小组讨论,总结弯钩的起、行收、书写要点。
1、2、学生书本描红。
(把卷子上的竖钩,弯钩分类填写;写好弯钩和竖钩)。
通过直观感知和示 范观察,让学生主动 概括出斜捺的书写 要点。
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和小组合作的 力。
实践展评
1、学以致用
出示例字:子、手、了、李、学、家、...... 2、指导练习
3、抽学生作品展评,学生试评,教师再点评。
2、通过临摹书写,观察例字书写结构特点:竖钩要注意重心平衡,不要倒向一边。
3、描红书写
4、教师点评,互评习作。
1通过探究实践,强 化学习内容,达到学 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自评、师评 互评相结合的评价 方式,提高学生参与 课堂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第2课 弯钩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掌握弯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书写技巧。
课后作业 练习书写完成书本上第二课全部描摹。
起
行
收。
14.扎染 课件(共16张PPT) 北师大版小学劳动三年级
年 级:三年级
学 科:劳动
是中国传统手工染色工艺,也是国 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扎染是在染色时将织 物部分扎结起来,染色后就会形成各种花纹。
学习制作过程和方法
规则:
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张白色 的小方帕进行折叠,数一数你 会几种折法?看一看谁的折法 更多?
学习折法
学习折法
不同的捆扎方式会 出现不同的晕染纹样。
✓ 长条分段扎结法 ✓ 中心点分段扎结法 ✓ 三角形扎结法 ✓ 五角星扎结法 ✓ 豆点图案扎结法
学习染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蜜蜂分解
态度去做的?
——怀疑
体现作者观察 得很仔细;体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 现了科普说明 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 文用词的准确 性。 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
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 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 遥远的家呢?
三、蜜蜂放飞后情况怎么样了?
学习要求
1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课文词语
lùn
shì yàn
dài
zhèng
无论 几乎
cè
试验
gài
纸袋
jiǎn
证实
zǔ
飞散 遥远
tú
大概
kuò
减少
阻力
推测
què
包括
检查
chāo
迷失
沿途
确确实实 准确无误 超常 记忆力 本能
课文词语
无论 几乎
试验 大概
纸袋 减少
证实 阻力
飞散 遥远
推测
包括
检查
迷失
沿途
准确无误
确确实实 超常 记忆力 本能
试(shì )
测 (cè)
验(yàn)
括 (kuò)
证 (zhèng)
误 (wù)
阻(zǔ)
途(tú)
陌(mò) 试验
阻力 沿途
超(chāo) 纸袋
遥远 陌生
证实
推测 超常
飞散
包括 本能
几乎
检查
一生勤劳忙,专去百花乡。
回来献一物,香甜胜过糖。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第14课是《江河湖海》。
这节课主要讲述了江河湖海的美丽与奇妙之处。
课文以描写“江河湖海”的方式展开,通过讲述它们的形态、动态和特点,让我们对它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课文以“江”开始。
江水流淌不息,像一条激情四溢的长龙。
古人有句名言“长江后浪推前浪”,形容江水一波接一波地滚滚向前,永不停歇。
它奔腾而过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壮丽。
接着,课文描述了“河”的景象。
河水没有江水那样奔腾激流,它更加平缓,像一位温柔的母亲。
河流静谧地流淌,不发出声音,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河岸两旁的柳树投下的倒影,又增添了一份祥和与美丽。
然后,课文描绘了“湖”的美景。
湖水如丝般缓缓地流动,好像掩映在云雾中的仙境。
湖泊面积广阔,湖水晶莹剔透,无边无际的湖面上倒映着浩瀚的天空和绵延的山峦。
湖边的杨柳摇曳着婀娜的身姿,给湖畔增添了几分妩媚。
最后,课文讲述了“海”的壮丽景象。
海有着无垠的辽阔和浩渺的冲击力。
海面上波涛汹涌,使人瞬间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无穷的力量。
海上常常有美丽的日出和日落,给人一种震撼和感动的美感。
通过课文的描写,我们看到了江河湖海的不同风貌和特点。
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美丽之处,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感受。
而这些美丽的江河湖海,也是我们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
除了描写江河湖海的美丽,课文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当我们欣赏和感受它们的美丽之时,也应该思考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和我们应该如何回报。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尊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通过这篇课文,我对江河湖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会珍惜大自然的赐予,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江河湖海是我们美丽的中国风景,我希望将来有机会亲身到这些地方,亲眼目睹它们的壮丽与美丽。
总的来说,第14课《江河湖海》通过描写江河湖海的美丽景象,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无穷魅力。
这节课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江河湖海的特点和美丽之处,也让我们思考保护环境和回报大自然的重要性。
北师大版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3.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 是: C A.彼得大帝改革 B.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帝国建立 4.俄国1861 年改革没有改变: D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5.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 是 A A.维护沙皇的统治 B.解放农奴 C.增加对外扩张的力量 D.发展资本主义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1、1861年,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颁布了废除农奴制 令,史称1861年改革。
法
2、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农奴 获得人 身自由;(2)农民能以 赎买 方式分到一块 村社 “ 份地 ”;(3)农民获得解放后的仍归“ ” 管理。
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 3、1861年改革实质是 民进行的一场双重敲诈与掠夺。 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4、1861年改革性质是 性质的改革 。
农奴制的俄国为什么落后?
俄国落后于 西欧各国 农 农奴没有 人身自由 资本主义发 展缺少自由 劳动力 国内市场 狭小
奴
制
农奴没有 私有财产, 不能购买 商品
农奴制阻碍了俄 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
改革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VS
俄国落后的农奴制度
VS
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俄国 失败
社会矛盾激化 国际地位下降
【拓展提高】
学习了俄国1861年改革,结合我国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谈谈你对改革的 认识。
比一比,看哪个 小组回答最积极!
改革是强国之路
。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局限性是①经济上,农民背上沉重经济包袱; 。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生字词注音解释作者简介意境段落大意行文思路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生字词注音解释作者简介意境段落大意行文思路《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生字词注音解释作者简介意境段落大意行文思路》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生字词注音解释作者简介意境段落大意行文思路(一)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惆怅(chóuchàng)真挚(zhì)渲染(xuàn)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心中已有充分的考虑。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二)了解作者及其“意境”观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
43岁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时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写道:“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三)初探文章,把握行文思路1.在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划分结构层次。
全文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作者先点出“意境”这一概念,并做出解答。
三年级语文第14课小狗学叫笔记
三年级语文第14课小狗学叫笔记一、生字词。
1. 认读生字。
- 吗(má、mǎ、ma):在文中读轻声“ma”,如“干吗”。
- 讨(tǎo):注意读音是三声,“讨厌”一词中表示不喜欢的意思。
- 厌(yàn):半包围结构,里面是“犬”,表示憎恶、嫌弃。
- 怒(nù):愤怒,下面是“心”字底,和心情有关。
- 批(pī):批评,左右结构,左边是“扌”,表示用手做动作。
- 访(fǎng):访问,左窄右宽。
- 担(dān、dàn):文中读“dān”,如“担心”。
- 压(yā、yà):读“yā”时,如“压力”;文中“压根儿”读“yà”。
- 差(chā、chà、chāi、cī):文中“差不多”读“chà”。
- 忍(rěn):忍心,上面是“刃”,下面是“心”。
- 模(mó、mú):文中“模仿”读“mó”。
- 中(zhōng、zhòng):“中毒”读“zhòng”。
- 弹(dàn、tán):“子弹”读“dàn”,“弹琴”读“tán”。
- 疯(fēng):疯狂,半包围结构。
- 汪(wāng):形容狗叫的声音。
- 搞(gǎo):搞不清,左边是“扌”。
2. 多音字组词。
- 吗:má(干吗)、mǎ(吗啡)、ma(好吗)- 担:dān(担当)、dàn(重担)- 压:yā(压迫)、yà(压根儿)- 差:chā(差别)、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ī(参差不齐)- 模:mó(模型)、mú(模样)- 中:zhōng(中间)、zhòng(中奖)- 弹:dàn(炮弹)、tán(弹奏)3. 近义词。
- 缺陷 - 缺点:都表示事物不完美的地方。
例如“这个计划有缺陷”和“这个计划有缺点”意思相近。
三年级上册语文各课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14蜜蜂│人教新课标1
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蜜蜂一、多音字:1.闷 mē闷热闷声闷气;mè愁闷闷闷不乐2.几 jī几乎几率;jǐ度几个3.尽 jǐ尽管尽快; jì尽忠山穷水尽4.号 hào记号; háo号叫5.散sàn散开, 分散;sǎn散文二、近义词:辨认—辨别无论—不论证实—证明寻找—寻觅大概—可能推测—推想、推断超常—特殊确确实实—的的确确包括—包含三、反义词:遥远—附近逆风—顺风陌生—熟悉超常—一般减少—增加阻力—动力四、词语解释:1.辨认: 根据特点辨别, 做出判断, 以便找出或认出某一对象。
2.推测: 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3.陌生:生疏, 不熟悉。
4.超常: 超乎寻常的。
5、试验: 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6.证实: 证明其确实。
7、触到: 碰到8、阻力: 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
9、激动: (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如: 情绪激动。
10、迷失:弄不清(方向), 走错(道路)。
11.准确无误:正确, 没有差错。
12.沿途: 沿路。
13、本能: 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14.解释: 分析阐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五、词语辨析:1.推测推断都有根据相关事情来推算不知道的事情的意思。
区别在于:推测强调根据想象或猜测来判断事情的结果;推断强调根据对情况的分析来判断事情的结果, 肯定的程度比较深。
例句:根据自然现象, 他进行了大胆的推测。
你的推断不一定正确。
2.推测猜想例: 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 朋友们猜测他可能工作上出现了问题。
无论试验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阻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沿途超常本能记忆力准确无误确确实实。
【北师大版】三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4课《扎染漂亮小手帕-》-课件精选全文
新知讲解
(2)用皮筋将手帕的四 个角扎结起来。扎结时要留 出适当的空隙。
(3)四边扎结法完成后, 调整 皮筋间距,以便颜色更好地渗透 。
新知讲解
(4)还可以尝试其他的扎结方法。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大理白族扎染的特点?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 统民间工艺产品,集文化、艺术为 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 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 大自然的动植物形象,充满生活气 息。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查一查,除了制作手帕,扎染还可以用在 哪些服饰或者日用品?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吧!
T恤、裙子、围巾等。
(4)染制,是将扎好“疙瘩”的布料或放入染料中__浸___染_____,或用染料 ___点__染____,使之颜色均匀染透。扎结处,因染料浸染不到,就形成了好看的 ___花__纹________图案。
新知讲解
劳动过程 折叠手帕
十字折叠法
辐射折叠法
平行折叠法
新知讲解
劳动过程 扎制手帕
怎样用“四边形扎结法”扎制手 帕?
新知讲解
同学们,请你动脑想想,我们生活中的垃圾都可以做成什么样的艺 术品呢?动手做一做吧!
新知讲解
播放视频《扎染歌谣》。
新知讲解
劳动日记
同学们,在制作扎染小手帕的过程中,你 有哪些收获?把你的心得和感受记录下来吧 !
新知讲解
劳动日记
通过制作,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通过扎染活动,培养了我的创造能力,同时,感 到扎染带给无穷乐趣,我更加热爱扎染了!
(4)拆掉皮筋后,洗干净手套 ,小心打开手帕。漂亮的扎染手 帕就完成了!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蜜蜂》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蜜蜂》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蜜蜂》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蜜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蜜蜂》教案1一、教学目标: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生字卡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
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三、指导写字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4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4.小狗学叫》课堂笔记
【首节课】小狗学叫
老师开始讲解小狗学叫的内容,小狗有很多叫声,有的是汪汪叫,有的是嗷嗷叫,还有的是呜呜叫。
当然,我们也能发现小狗在叫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情绪,有的时候它高兴就会汪汪叫,有的时候生气就会嗷嗷叫。
【第二节课】学习小狗的各种叫声
老师让同学来模仿小狗的叫声,有的同学用嗓子发出了嗷嗷的叫声,有的同学用嗓子发出了汪汪的叫声,还有的同学用嗓子发出了呜呜的叫声。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逐渐能分辨小狗不同叫声的含义。
【第三节课】感受小狗的情绪
在学习小狗叫声的基础上,老师逐渐引导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小狗所传递的情绪。
同学们不仅能用嗓子模仿小狗不同的叫声,还能注意到小狗叫声中蕴含的不同情绪。
这样的学习方式既音乐,又富有感性体验,同学们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第四节课】发挥想象力
在引导同学们深刻感受小狗情绪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小狗在家里玩耍的场景,以及小狗在发出不同声音的情境。
这样一来,同学们除了能学到知识,还能锻
炼自己的想象力。
【第五节课】小狗学叫的启示
老师在讲完小狗学叫的基础知识后,向同学们介绍小狗学叫所能带来的启示,这个启示就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躲在角落里哭泣。
我们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还要学会理解别人的情绪,为别人提供帮助。
这样的启示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深刻的意义。
北师大版语文选修第14课《绍兴访鲁迅故居》ppt课件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观其居,想其人,鲁迅先生生逢国势剧变时期,饱尝世 态炎凉和丧权辱国之状,身经离乱,路途多变,面对明枪和暗
箭不屈屹立,英勇反击,在坚守中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在敌
人所加的伤痛围困中挣扎,在无路可走之中坚持战斗,用血踏 出一条路来,这是怎样的勇气。他是深刻之人,于是无往而不
深刻,对人对事对景,都能直透内心,挖出他的深意来,于事
态、文学、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等等问题的解析无不鞭辟入里。 他以医学、文艺来疗救人们从肉体到精神的病苦,对外物的掘, 向自我剖析,不放过世间任何的丑陋和黑暗,对这个国家、民 族始终保有忧切之心。
百草园,是浙江绍兴新台门周家的一个菜园子,百草园在浙江绍兴的 鲁迅故居后面,是鲁迅小时玩耍的地方。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 大房族所共有。各个家族在这个园里都种有一些瓜菜,但因园子大而显 得有些荒凉。 百草园里虽无明显界线,却有大园小园之分。小园在北,占地较小, 向西北角突出,面积约为大园的四分之一,有门通向东咸欢河,河沿筑 有河埠,积肥农船便可在此靠岸,运走周家草灰和粪肥。
大园在南,占地较 大,西边有一垛长达四 十四米、高约一米的泥 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 园的分界线。在泥墙的 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 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 “梁界”两字的界碑。 这块界石和这垛被鲁迅 称为“有无限趣味”的 “短短的泥墙”至今仍 留存如故。
《孔乙己》是鲁讯小说 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 也是该篇小说的主人公。这 篇小说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 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 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 写孔乙己作为一个没有考上 秀才的读书人,缺乏实际技 能,只会诸如“‘茴香豆’ 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这 样的迂腐“知识”。
北师大三年上语文知识点
北师大三年上语文知识点北师大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知识点逐一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在北师大三年上语文课程中,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意义,掌握一些常见词语的义项和用法。
此外,还需要学会运用词语进行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应注重词语的理解,特别是生僻或多义词汇。
例如,在《红楼梦》中,学生要理解“黛玉”的名字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正确运用一些常见词语,特别是近义词的辨析。
例如,在写作中要注意区分“惊奇”和“吃惊”、“认为”和“觉得”等词语,从而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北师大三年上语文教材的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提取信息、理解意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在北师大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名作,如《红楼梦》、《小石潭记》等,这些作品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课文时,学生需要注意阅读速度和准确性的平衡。
学生应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在阅读时,学生还应注意分析课文的结构和篇章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等策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三、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北师大三年上语文课程的重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表达、合理的分段等。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积累词汇和句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也需要注意写作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衔接,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逻辑性。
此外,学生还应注重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
在写作时,学生应特别注意避免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问题。
总结起来,北师大三年上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包括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积极学习和实践,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课、
重点词语:
繁华、和煦、舒服、倾听、举世闻名、观赏、聚集、精彩、闪耀、人流如潮、沐浴、剧场、溅落、闹市、商店、夜晚、浅水湾、一串串、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奔流不息、举世闻名、五颜六色、浪平沙细、开怀大笑、碧波荡漾
多音字:
厦——()
——()
近义词:
繁华——繁荣著名——有名观赏——欣赏跳跃——跳出
闪耀——闪烁
反义词:
繁华——萧条轻柔——野蛮舒服——痛苦经常——偶尔
聚集——分散(分化)精彩——平淡(粗劣)宽阔——狭窄明亮——昏暗课文主题:
课文以优美的笔调,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深情地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表达了作者对香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含数字的成语:
一目十行、一刀两断、一干二净、一呼百应、一举两得、一穷二白、两面三刀、
三长两短、三番五次、三教九流、三令五申、三头六臂、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
形容城市繁华的成语: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声鼎沸、鳞次栉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火朝天、
往来如织
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星罗棋布、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目不暇接、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