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

合集下载

兔巴氏杆菌病诊治措施

兔巴氏杆菌病诊治措施

2020年第03期巴氏杆菌病是家兔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播,也可经空气传播。

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在普通养殖场,30%~90%外观健康的兔可能携带病菌。

隔离饲养的实验兔场已确定无该致病菌。

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可表现各种临床症状,包括鼻炎、肺炎、中耳炎、结膜炎、脓肿、生殖道感染和败血症。

1临床表现鼻炎(鼻塞或兔卡他性鼻炎)是呼吸道和肺黏膜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主要由巴氏杆菌引起;但也分离到假单胞菌、博德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病原菌。

最初表现为鼻子和眼睛流出稀薄浆液性渗出物,随后变成脓性分泌物。

由于兔用爪抓挠鼻部,前肢脚爪内上侧的皮毛可黏附渗出物,干燥后板结成块,所以应将此处的皮毛修剪干净。

患兔常有咳嗽和打喷嚏的症状。

一般说来,兔的抵抗力较低时就会出现鼻塞。

痊愈后的兔可能仍是病菌携带者。

家兔的肺炎很常见。

肺炎常继发或并发肠炎。

致病菌是典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还包括其他的病原菌,如肺炎克雷伯菌、支气管炎波氏杆菌和肺炎球菌。

上呼吸道症状(鼻塞)通常是肺炎的前兆。

空气不流通、环境卫生差都是本病的诱因。

肺炎的病例数与兔场空气中的氨含量呈正相关。

患兔通常在出现肺炎症状后的1周内死亡。

患兔厌食、精神倦怠、呼吸困难以及高热。

剖检见支气管肺炎、胸膜炎、胸腔积脓、心包膜有出血点。

抗生素治疗常常无效。

多杀性巴氏杆菌或家兔脑微孢子虫感染会导致兔发生中耳炎或内耳炎(斜颈或头部倾斜)。

脓汁或液体在中耳积聚会导致兔的头部扭曲,如斜颈。

但并非所有中耳受到感染的兔都会斜颈。

该病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以让药物渗透到感染区域。

抗生素治疗只能阻止病情恶化,因此一旦确诊,应淘汰患兔。

幼兔和成年公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结膜炎尤为敏感,但发病率较低。

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传播。

患兔常用前肢摩擦眼睛。

常用含有磺胺、抗生素的眼用软膏或抗生素和类固醇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但易复发。

用抗生素溶液冲洗泪小管,治疗慢性感染兔,效果较好。

兔巴氏杆菌病诊疗报告

兔巴氏杆菌病诊疗报告

兔巴氏杆菌病诊疗报告
病情描述:
我是一名兔子饲养者,最近发现我的兔子出现了食欲不振、精
神萎靡、呼吸困难等症状。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兔子的粪便中出现
了血丝,于是我怀疑它可能患上了兔巴氏杆菌病。

诊断过程:
我立即将兔子带到兽医诊所进行检查。

经过兽医的检查和化验,确认了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兽医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治疗过程:
兽医为兔子开具了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同时进行了营养支持和
免疫调理。

我在家中也加强了对兔子的护理,给予充足的营养和清
洁的生活环境。

病情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兔子的症状逐渐有所好转。

它的
食欲恢复了,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粪便中的血丝也逐渐减少。


会继续观察兔子的病情,确保它能够完全康复。

结论:
兔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兔子疾病,但经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兔子通常能够得到良好的康复。

我会继续关注兔子的健康状况,确保它能够尽快康复。

同时,我也会加强对兔子的日常护理,预防
类似疾病的再次发生。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简介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简称ED)是一种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病。

病原菌可引起家兔、野兔、鼠兔等哺乳动物的疾病。

它主要通过摄入被感染的食物、水或肉来传播。

而且,ED在人和非哺乳动物中也有报道,人类和非哺乳动物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烦躁和抽搐等,而且病程短暂,患兔可能会在2-4天内死亡。

在感染ED病原菌后,兔的温度会持续上升,最终接近41°C,然后迅速下降到它们死前的正常体温。

疫情在暖季更容易发生,并且在企业兔饲养中发病率较高。

防治饲养环境1.饲养室的维护兔舍应该定期消毒,以保持其清洁度和卫生条件。

目标是消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建议在饲养室关闭时进行消毒,以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消毒。

2.维持动物饮用水和饲料的质量和良好卫生。

应该每天更新饲料和水,并确保它们始终处于清洁状态。

这将减少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滋生。

此外,兔笼底层的清洁度也需要保持,避免臭味和细菌滋生。

3.饲料和饮用水的选择应尽可能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尤其是有机食品。

有机兔饲料更健康,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此外,应尽量使用自来水,或烧开水和自然澄清凉水,保证水质的安全性和质量。

防疫措施1.注重动物的卫生保健饲养员应该确保每只动物都定期接种疫苗,并进行定期体检。

同时,卫生保健工作人员应该经常与业主交流,以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建议的预防措施。

2.饲养员的防护饲养员在饲养时应该同时注重自身卫生状况。

应尽可能避免与患病动物接触,并采取必要的个人卫生保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治疗方案1.使用抗生素ED的治疗需要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氯霉素、圆环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依据各自的用药指南进行应用。

2.护理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将带病动物单独放在一个舒适的小笼子中,保持其温度、肥胖度和营养状态。

应及时清洁笼子,更换干净的水和食物。

结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而且致死率极高。

兔巴氏杆菌病及其防治

兔巴氏杆菌病及其防治
包 围脓肿 的纤 维组 织 , 至整 个肺 叶 出现空 洞 。 甚
败 血症 型 病程 短 者 , 明显 症 状 , 程 稍长 的病 无 病
2 临 床 症 状
鼻炎型比较常见 , 其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更长 , 以 流出浆液性 、 粘液性 、 粘液脓性鼻液为特征。病初从 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 ,后转变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 鼻漏 。因分泌物刺激鼻黏膜 , 经常见到病兔用前爪抓 擦 鼻部 , 鼻 孔 周 围的被 毛 潮 湿 、 使 粘结 , 至脱 落 , 甚 上 唇和鼻孔周围皮肤发炎 、 红肿 。粘液脓性鼻液在鼻孑 L 周 围结 痂或堵 塞鼻孔 , 呼 吸 困难 并 发 出鼾声 。由于 使 病兔 抓擦 鼻 部 可将 病 菌 带 到 眼 内 、 内或皮 下 , 耳 引起
兽 医 临 床 "1 E 2 1
兔 巴 氏 杆 菌 病 及 其 防 治
郭子军 ( 黑龙江省抚远县畜牧兽医局 160 ) 550
1 病 原 及 流 行 特 征
兔 巴氏杆菌病又称兔 出血性败血症 ,是 由多杀 性 巴 氏杆 菌 引起 的 急性 、 性 、 血 性传 染 病 。 临床 热 败 上 以出现鼻炎 、 地方流行性肺炎 、 全身性 败血症 、 中 耳炎、 结膜 炎 、 子宫 积 脓和 睾丸 炎等 特征 。 巴 氏杆 菌 常存 在 于家 兔 的呼 吸道 黏 膜 中 ,是 条 件性致病菌。正常饲养情况下 , 感染兔不表现任何 临 床 症 状 。 当饲 养 管 理 不 善 、 养 缺 乏 、 候 剧 变 、 营 气 潮
3 剖 检 病 变
鼻炎型可见鼻黏膜潮红 、 肿胀或增厚 , 有时发生 糜 烂 , 腔和 副鼻 窦 内有 多量 分 泌物 。 鼻 地 方 流行 性肺 炎 型通 常 呈 急性 、纤 维 素性 肺 炎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预防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预防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预防兔的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

因此本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

兔对巴氏杆菌特别易感,但本病多呈急性,亚急性发生,很难早期发现和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发生死亡,对养兔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流行特点30%~75%的养兔上呼吸道黏膜和扁桃体都带有巴氏杆菌,但无症状.当各种因素,如气温突变、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污秽、潮湿、拥挤、圈舍通气不良、营养缺乏等。

使兔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都可成为本病暴发的因素,使体内巴氏杆菌大量繁殖,增强毒力,从而引发本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较多见,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经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成兔和仔兔均有发病。

2、临床症状急性一般见不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呆立不动,体温升高在40℃以卜,呼吸困难,流浆液性脓性鼻液。

有时打喷嚏和咳嗽,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闱被毛潮湿,粘结,如病菌侵入眼、耳、皮下等。

可引起结膜炎、中耳炎、皮下脓肿及乳腺炎,粪便稀软,有时下痢。

3、剖检变化主要表现在全身性出血、充血和坏死。

鼻粘膜充血,出血;并附有粘稠的分泌物,肺严重充血、出血、水肿;有的有纤维素性胸膜炎变化;心内膜炎出血斑点;有的有纤维素附着,肝肿大,淤血、变性,并常有许多坏死小点;肠黏膜充血、出血;胸腹腔有较多淡黄色液体。

4、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很难作出诊断,还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才能最后确诊。

4.1涂片检查采取病变组织、水肿液等。

作涂片,经姬姆萨或瑞氏染色、镜检,见有多量两端钝圆,呈两极深染的短小杆菌。

4.2细菌分离培养将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37。

C培养24h,见有细小、湿润、圆形、微隆起,露珠状菌落,在折光下检验时呈现蓝绿色或桔红色荧光。

4.3动物接种实验取器官组织--Jb块用无菌生理盐水做成1:5的乳液,吸取上清液0.2mL,腹腔接种于小白鼠,于18~24h死亡。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8 2
中 国兽 医 杂 志 2 1 0 2年 ( 4 第 8卷 ) 5期 第
量淋 巴细 胞 变性 、 死 ; 脏 : 浆液性 、 坏 肺 呈 纤维 素性 肺
பைடு நூலகம்
兔 巴 氏 杆 菌 病 的 诊 断 与 防 治
于金 玲 ,刘 孝 刚
( 宁 医 学 院 畜 牧 兽 医 学 院 ,辽 宁 锦 州 1 10 ) 辽 2 0 1
锦州 市个 体 养 兔 户 李 某 饲 养 8 0只 新 西 兰 兔 , 0 于 21 0 1年 9月 1 日, 3只 兔 未 出现 任 何 症 状 突 8 见 然倒 地死 亡 , 之后 其 他 兔 也 开 始 发 病 并 相 继 出 现 死 亡, 表现 为精 神委 靡 , 欲 下 降 或废 食 , 温 升 高 达 食 体 4。 1C以上 , 呼吸 困难 , 咳嗽 , 打喷 嚏 , 腔 流 出浆液 性 鼻 或 黏液性 脓 性鼻 汁 , 并用 前爪 抓 擦外 鼻部 , 的 出现 有 腹泻 , 绿 色 稀 粪 , 重 病 例 四肢 抽 搐 , 竭 而 死 。 排 严 衰 截 止到 9月 2 7日, 群 共 发 病 1 5只 , 亡 7 兔 0 死 8只 , 发 病率 和死 亡 率分 别 为 1 . 3 和 9 7 。 3 1 .5
检 , 见 革 兰阴性 两极 浓染 的小杆 菌 。 可
4 诊 断
2 1 剖检 变 化 剖 检 8例 病 死 兔 , 变基 本 相 似 , . 病 其 主要 病 理 变 化 有 : 腔 有 多 量 黏 液一 性 分 泌 物 , 鼻 脓 鼻腔 黏膜 、 及气 管 黏膜 充 血 、 喉 出血 和 水肿 , 管 内 气 充满 多量 红 色泡 沫 ; 肺颜 色 暗红 , 面有 大小 不等 出 表 血斑、 问质增 宽 , 半 透 明 胶 冻 样 , 面 流 出淡 红 色 呈 切 泡 沫样 液体 , 重 的表 面被覆 灰 白色膜状 物 ; 严 胸腔 内 蓄 积 多量淡 黄 色混 浊 液 体 ; 心冠 脂 肪 及 心 内膜 和 心 外 膜有 针尖 大 出 血 点 , 包 腔 积 液 ; 脏 肿 大 、 地 心 肝 质 脆弱 , 颜色 暗 红及灰 黄 色或 土黄 色 不等 , 表面 有许 且 多 灰 白或黄 白色 坏 死小 点 ; 囊 扩 张 , 汁 充 盈 ; 胆 胆 淋 巴结 肿大 、 面潮 红 , 面湿润 多 汁 , 条纹 状 出血 ; 表 切 有 脾 肿 大 、 色 暗红 , 面有 小 出血 点 ; 颜 表 肾脏肿 大 , 颜色 变 淡 , 地脆 弱 , 摸 易剥 离 , 膜 下 及 皮 质 部有 出 质 被 被 血 点 , 质增 宽 , 皮 皮质 髓 质界 限清 楚 ; 黏膜 肿 胀 、 肠 充 血、 出血 , 面 附有浆 液 性或 黏液 性渗 出物 。 表 2 2 组 织学 变 化 取病 死兔 的心脏 、 . 肝脏 、 肾脏 、 脾 脏 、 巴结 、 脏 、 等组 织 , 1 福 尔 马 林 固定 , 淋 肺 肠 用 0 常规 石 蜡切 片 , E 染 色 后镜 检 , H. . 心脏 : 病变 较 轻部 位 的 心肌纤 维 水泡 变 性 和 颗 粒 变 性 , 变 严 重 部 位 病 的心肌 纤维 呈 凝 固性 坏 死 并 伴 有 炎 性 细 胞 浸 润 ; 肝 脏 : 小 叶 中央静 脉及 附 近窦状 隙扩张 充血 , 围肝 肝 周 细胞 肿 大呈 现 颗粒 变性 和脂 肪 变 性 , 局部 有 小灶 性 坏死 区 ; 脾脏 : 小 梁 及 脾小 体 充 血 、 脾 出血 、 肿 , 水 大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都有哪些?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都有哪些?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都有哪些?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败,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

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

各种年龄、品种的家兔都易感染,尤以2~6月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为多见,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当暴发流行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常会导致全群覆没。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败,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

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

各种年龄、品种的家兔都易感染,尤以2~6月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为多见,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当暴发流行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常会导致全群覆没。

症状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急性型发病急,病兔呈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往往生前未及发现任何病兆就突然死亡。

亚急性型又称地方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胸膜炎症状,病程可拖延数日甚至更长。

病兔体温高达40°C以上,食欲废绝、精神萎顿、腹式呼吸,有时出现腹泻。

慢性型的症状依细菌侵入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鼻炎、中耳炎、结膜炎、生殖器官炎症和局部皮下脓肿。

患鼻炎兔鼻孔流出浆液性或白色黏液脓性分泌物,因分泌物刺激鼻黏膜,常打喷嚏。

由于病兔经常用前爪擦鼻部,致使鼻孔周围被毛潮湿、缠结。

有的鼻分泌物与食屑、兔毛混结成痂,堵塞鼻孔,使患兔呼吸困难。

临床表现为时发时愈。

一部分病菌在鼻腔内生长繁殖,毒力增强,侵入肺部,导致胸膜炎或侵入血液引起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死亡。

中耳炎俗称歪头病或斜颈,病兔头颈歪向一侧,运动失调,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向一侧转圈翻滚。

一般治疗无效,常可拖延数月后死亡。

结膜炎又称烂眼病,多发于青年兔和成年兔,因病菌侵入结膜囊,引起眼睑肿胀,结膜潮红,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患兔羞明流泪,严重时分泌物与眼周围被毛粘结成痂,糊住眼睛,有时可导致失明。

生殖器官炎症主要因配种时被病兔传染,公兔患睾丸炎,睾丸肿大;母兔患子宫炎,常自阴户流出脓性分泌物,多数丧失种用价值。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王文杰 1 段巨刚 1 石刚2(1.河北东光县农业局,河北沧州 061600;2. 河北东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沧州 061600)摘要: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

临床症状表现以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流行性肺炎而多见,是严重危害养兔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症状与病变、诊断与防控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兔场科学防治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兔巴氏杆菌病;诊断;防控措施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又名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型性、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细菌性传染病【1,2】。

由于病菌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病程长短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不同。

主要有全身败血病、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结膜炎、中耳炎、生殖器官感染和脓肿。

【3,4】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发病率高达60%以上,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易引起大量发病和死亡,【5】郭永刚【6】等、李佳丽【7】等对兔巴氏杆菌的诊断进行了报道,一致认为本病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随着养兔生产高度集约化,本病发生呈上升趋势,另外由该病引发兔只死亡、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及药物防治费用增加等,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应引起广大养殖户及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1病原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呈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细小、卵圆形的短杆状菌,大小为(1-1.5)×(0.25-0.5)μm。

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

用瑞氏染色或亚甲蓝染色呈典型两级染色。

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新分离的强度菌株有荚膜,但经培养后荚膜迅速消失。

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该病菌存在于病兔的血液、内脏器官、病变局部和一些外表健康的家兔的上呼吸道粘膜及扁桃体内。

该病菌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在眼光下暴晒10min,或56℃加热15min ,或60℃加热10min可被杀死。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措施、防治方法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措施、防治方法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措施、防治方法1. 引言兔巴氏杆菌病(Tularemia),也被称为野兔热或兔热病,是一种由兔巴氏杆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的特征是具有潜伏期短、传播范围广、传播方式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治疗措施和防治方法。

2. 兔巴氏杆菌病症状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与感染途径、感染剂量和宿主免疫等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皮肤感染皮肤感染是兔巴氏杆菌病最常见的感染形式之一。

病人通常会在感染部位出现小的皮肤炎症,并出现红肿、水疱和溃疡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伴随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2.2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兔巴氏杆菌病的另一常见感染形式。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咳血等症状。

这种感染形式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肺炎,并且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给他人。

2.3 淋巴结感染淋巴结感染是兔巴氏杆菌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在感染后的几天或几周内,淋巴结可出现肿胀、疼痛和红斑。

严重的淋巴结感染可能会导致淋巴腺坏死。

2.4 其他感染形式除了上述常见的感染形式外,兔巴氏杆菌病还可以引起其他身体系统的感染,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这些感染形式的症状因受累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 兔巴氏杆菌病治疗措施对于兔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3.1 药物治疗兔巴氏杆菌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

治疗过程一般持续2至3周。

3.2 对症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也是必要的。

例如,对于发热、头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液体补充和镇痛药物等方式进行缓解。

3.3 外科治疗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对于淋巴结感染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包括淋巴结穿刺引流和淋巴结切除等。

兔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兔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兔 巴氏 杆菌 病 是 由各 种 血 清 型 多 杀性 巴 氏杆
侧 滚 转 ,一 直 滚 到顶 住 笼子 边 沿 ,依 靠 一 旁 。病 兔 由于 斜 颈 站 立 不 稳 ,影 响饮 食 ,逐 渐 消 瘦 ,最 后死 亡 。外 耳 道 有 脓 性
兔 病 和 多 发 病 。 急 性暴 发 时 菌成 兔 群 大 批的 ,临分 泌物 流 出。剖 检可状 一侧或 两侧 鼓 室 内有 脓性 分 泌物 。 巴 氏 杆 造 病 死 亡 床 症 见 ,耳 与 防 洽 可
用革 兰 氏染 色 法 染 色 , 镜检 可见 有 革 兰 氏 阴 性 小杆 菌 ;可 判
定为 兔 巴 氏杆 菌 病 。
4 治 疗
水 、鼻涕、粪便 以及尿液等排出体外,在兔群 中
传 染 引起 流 行 。不 同年 龄 、 品 种 、性 别 的兔 均 可
发 生 本 病 ,但 以 1 ~5月 龄 兔 发 病 率 较 高 ,死 亡 率高。
肿常含有 黄褐色奶油样浓汁。脓肿大小不 ,发生在皮下时
有 的像 鸽 卵大 ,病 程 长 的 还 可 能形 成 纤 维 素 性 包 囊 。
3 实验 室 检 查
氏 杆 菌 带 入 , 并 且 能 传 染 给 易 感 兔 。长 途 运 输 时 , 由于 过 分 拥 挤 和 饲养 不 当 ,卫 生 条 件 差 , 及 其 它 疾 病 等 原 因 ,机 体 的抵 抗 力 降 低 , 存 在 于 呼
慢 性 的 难 以根 治 ,给 养 兔 业 带 来 了经 济 损 失 。
1 病原 与流 行 特 点
菌 所 引 起 的疾 病 。本 病 是 家 兔 生产 中 的一 种 常 见
2 . 生 殖 器 感 染 型 。 主 要 表 现 为 公 兔 睾 丸 炎 和 附 睾 炎 ; 母 4 兔 子 宫 炎 和 子 宫化 脓 ,可 见 阴 道 内有 浆 液 性 或 黏 液 脓 性 分 泌

浅谈兔的巴氏杆菌病

浅谈兔的巴氏杆菌病

浅谈兔的巴氏杆菌病【摘要】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全身败血症、传染性鼻炎、流行性肺炎而多见,是严重危害养兔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症状与病变、诊断与防控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兔场科学防治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兔巴氏杆菌病;症状;原因;防治措施1. 兔巴氏杆菌的临床症状兔巴氏杆菌病兔巴氏杆菌病是由Fo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其血清型为7:A、5:A,家兔中较常发生,一般无季节性,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多雨季节发生较多。

中耳炎型(又称斜颈病)当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缺乏、饲料突变、过度疲劳、长途运输、寄生虫感染以及寒冷、闷热、潮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阴雨绵绵等,使兔子抵抗力降低时,病菌易乘机侵入体内,发生内源性感染。

病兔的粪便、分泌物可以不断排出有毒力的病菌,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外界环境,经消化道而传染给健康兔,或由咳嗽、喷嚏排出病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而传染,吸血昆虫的媒介和皮肤、粘膜的伤口也可发生传染。

临诊特征是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全身性败血症、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睾丸炎等不同病型。

此病是引起9周龄~6月龄兔死亡的一种最主要的传染病,潜伏期一般数小时至5d或更长,在临床常见有以下几各类型:1.1出血性败血症型最急性的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生产中以鼻炎和肺炎混合发生的败血症最为多见,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但没有废绝,体温升高,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鼻液,有时腹泻。

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数小时至3天。

1.2 传染性鼻炎型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打喷嚏、咳嗽,鼻液在鼻孔处结痂,堵塞鼻孔,使呼吸更加困难,并出现呼噜声。

由于患兔经常以爪挠抓鼻部,可将病菌带入眼内、皮下等,诱发其他病症。

病程一般数日至数月不等,治疗不及时多衰竭死亡。

1.3 地方性肺炎型常由传染性鼻炎继发而来。

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兔巴氏杆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名称】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lda)引起的。

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非常敏感,可表现为传染性鼻炎(rh- initis)、肺炎(pneumomia)、中耳炎(otitis)、结膜炎(conjunct- ivitis)、子宫脓肿(pyomCtra)、睾丸炎(orchitis)、脓肿病灶(absc- esses)及全身败血症(septieemia)等形式,常引起大批死亡和发病,是宗兔的一个主要细菌性疾病。

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呈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短杆状,大小为1--1.5μm×0.25--0.5μm,呈现双极染色,无鞭毛。

在鲜血或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以形成光滑型(S型)、粗糙型(R型)或粘液型(M型)菌落,分离物连续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时,菌落可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一种形式,但是以粘液型菌落的致病力最强,其它两种毒力较弱.Cater利用血凝和间接血凝试验区别多杀性巴氏杆菌的12个血清型,他利用此种方法建立了5种抗原型,并分别命名为A、B、C、D、E型,在兔体当中以前四种为多见。

多杀性巴氏杆菌存在于病勉的病变局部、内脏器官、血液及健康家兔的体表、上呼吸道粘膜及扁桃体内。

该菌对外界不利条件抵抗力不强,在直接阳光和干燥的情况下迅速死亡。

一般常用的消毒药都能将该菌杀死。

1%福尔马林、1%石炭酸、1%漂白粉、0.1%升汞等溶液,经3—5 min即能杀死该菌。

加热至75C或56℃经45~60min该菌也可死亡。

该菌在粪便中能生存一个月左右,在兔体内能生存三个月左右。

流行病学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以及多雨闷热潮湿的季节发病较高。

本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一般发病率从20%--70%不等。

由于在一般条件下一些家兔携带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当把这种带菌的家兔引入兔群后,可能使易感兔感染。

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防治

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防治

治疗 病 情 会加 重 ,引 起脓 性 鼻
图 1鼻 炎 :鼻 分 泌物 增 多
物 刚使用 ,效应尚未消失 ,接着 吃配合饲料 鱼类可直接将药拌入 又使用第二种药物 ,可能会出现 饲料 投喂 ,对于草 鱼等草 食性鱼 药效增强或减弱、也可能出现毒 类 ,可将 药拌 入冷 的煮熟 的面粉
2 . 3 . 1鼻炎
间断性的打喷
废绝 ,呼吸 困难 ,甚至急促 ,有 嚏 ,鼻孔流出浆液性或 白色脓性 的 出现 打喷 嚏 ,经 1 ~3 天后 死 分 泌 物 ( 图1 ) , 有 的 病 免 鼻 分 泌物与饲料 、兔毛 粘接成痂 ,堵 塞鼻孔 ,造成呼吸困难 。
亡 。急性 型病症 主要 发生在 3 月 不同年龄 、 品种 的家 兔均易感染 龄以下的仔 幼兔。 发病 。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 以春 、 秋季较多发 , 尤其在 阴雨潮 病率相对较高。 当饲养密度过大、 通风 不良、 长 途运 输或 发生其他
大面积使用 ,切不可盲 目混用。 费和 药效达不到。
3 9 / 哮 辨 ! 翳 舞 囊 《 ≯ 霪 ≮ 黧 艘 嚣
家鬼多亲挂 l 氏 杆菌病仿冶
刘 鹏
( 山东省沂水县姚店子镇 畜牧兽 医站 ,山东 沂水 2 7 6 4 0 0 )
家免 多杀性 巴氏杆菌病 ,又 称兔 出血性败血症 ,是 由兔多杀
措施 ,用药后应认真观察现场情
旦发现有鱼严重浮头或不正常 ,
最好 先喂食后洒药 。但在投喂药 况 , 当 天最 好 不 要 离 开 池 塘 ,一
能混合使用 。药物在混用之前应 以减少药饵在水 中滞留时 间 ,以 应 及 时 采取 注 入 新水 、排 出 存 先进行小水体试验 ,然后再进行 免药物失散在水中 ,造成 药物浪 水 、施用解牧药物等措施 。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形 、 微 隆 起 ,露 珠 状 菌 落 ,在 折 光 下 检 验 时 呈 现 蓝绿 色 或 桔 红 色荧 光 。
43 动 物 接 种 实 验 -
例 ,兔 向着 头 倾 斜 的 方 向 翻 滚 .一 直 倾 斜 到 抵 住 圈 栏 为 止 。 病 兔 吃 食 、饮
水 困 难 ,逐 渐 消 瘦 ,直 至衰 竭 死 亡 。
疫 病 防治
口 兔 巴氏杆 菌病 的诊 断和 防
陈 奕 营 ( 西 梧 州 苍 梧 县 广 平 镇 水 产 畜牧 兽 医 站 5 3 0 ) 广 4 1 2
兔 巴 氏 杆 菌 病 是 由 多 杀 性 巴 氏 杆
2 2 地 方 流 行 性 肺 炎 型 .
肝 肿 大 ,淤 血 、变 性 ,并 常 有 许 多 坏 死 小 点 :肠 粘 膜 充 血 、 出血 :胸 腹 腔
42 细 菌分 离培 养 .
良 、 营 养 缺 乏 等 ,使 兔 机 体 抵 抗 力 降 低 时 都 可 成 为 本 病 暴 发 的 因 素 ,使 体
内 巴 氏 杆 菌 大 量 繁 殖 .增 强 毒 力 .从
而 引 发 本 病 : 一 年 四 季 均 可 发 生 ,但 以冷 热 交 替 、气 温 骤 变 , 闷热 、潮 湿 多 雨 季 节 发 生 较 多 ,呈 散 发 或 地 方 性 流 行 。病 兔 的粪 便 、分 泌 物 可 以 不 断 排 出 有 毒 力 的 病 菌 ,污 染饲 料 、饮 水 、
亡 。病 兔 也 有食 欲 不 振 ,体 温 升 高 的 .
有 时还 出现腹 泻 和关 节 肿胀 等 症状 .
最 后 以败 血症 而 死 亡
2- 败 血 症 型 3
可 作 H初 步 诊 断 。 为 了 准 确 诊 断 , 还 {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白兔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白兔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白兔详细了解宠物兔巴氏杆菌病白兔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即30%~70%的健康家兔的鼻腔粘膜和扁桃体内带有这种病菌,平时不发病,当条件恶化时或家兔的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病因气温突然变化,忽高忽低;兔舍空气污浊、潮湿,通风不良;兔群拥挤,长途运输;饲料质量差,饲养管理不当;其他疾病或任何应激,均可导致家兔的抗病力下降,病菌大量繁殖并毒力增强,引起发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主要类型鼻炎型:患兔鼻腔里流出鼻液,起初呈浆液性,以后逐渐变为粘液性以至脓性。

患兔常打喷嚏、咳嗽,用前爪挠抓鼻孔。

时间较长时,鼻液变得更加浓稠,形成结痂,堵塞鼻孔,出现呼吸困难。

由于患兔经常挠擦鼻部,可将病菌带入眼内、皮下,引起结膜炎和皮下脓肿等。

鼻炎型的病程较长,数月乃至1年以上。

但其传染性强,对兔群的威胁较大。

同时,由于病情容易恶化,可诱发其他病型而死亡。

肺炎型:常有鼻炎型继发转化而来。

最初表现厌食和沉郁,继而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有时出现腹泻和关节炎。

有的突然死亡,也有的病程拖延1~2周。

病变可波及肺的任何部位,眼观有实变、肺气肿、脓肿和小的灰色结节性病灶,肺实质可见出血,胸膜表面覆盖纤维素。

败血症:该型可由其他病型继发,也可单独发生,与鼻炎、肺炎混合发生的败血症最为多见。

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急迫,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腔流出分泌物,有时伴有腹泻。

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的24小时死亡,稍长的3~5天,最急性病例常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

病理变化可见,病程短的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

病程长者呼吸道粘膜充血、出血,并有较多血色泡沫。

肺严重充血、出血、水肿;肝脏变性,有较多坏死灶;脾脏和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胸、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

有些病例肺有脓肿,胸腔、腹腔、肋膜及肺的表面有纤维素附着。

中耳炎型:又称歪头疯、斜颈病,是病菌由中耳扩散至内耳和脑部的结果。

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櫇櫇櫇櫇櫇櫇櫇櫇殱殱殱殱经验交流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叫家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种血清型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因病原体感染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败血症型、鼻炎与肺炎型、中耳炎型、生殖器官炎症型、眼结膜炎型、脓肿型等。

1 病原及流行特点1.1 病原特点 本病的病原为巴氏杆菌。

其菌体为0.5-0.6μm×1-1.5μm大小、革兰氏染色阴性、呈两极浓染(组织中的细菌)的卵圆形球杆菌。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常规消毒药,或加热至70℃,或56℃经45-60min,即可将其杀死。

病菌在粪便中能生存1个月左右,在尸体内能生存3个月。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马丁血琼脂、TSA平皿上生长良好,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

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形态为半透明、圆形、光滑、湿润、呈露珠样的小菌落,不溶血。

发酵葡萄糖,甘露醇、蔗糖、甘露糖、乳糖、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发酵山梨醇、阿拉伯糖、鼠李糖;不利用枸橼酸盐;硫化氢、氧化酶,接触酶及尿素酶试验均阴性;不还原硝酸盐;产生靛基质,M.R试验、V-P试验均阴性;无芽胞及鞭毛,无运动性,不液化明胶。

1.2 流行特点 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菌随着口水、鼻涕、喷嚏飞沫、粪便以及尿等排出体外,并在兔群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黏膜、伤口等途径感染传播,引起本病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多发,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一般发病率20%~70%。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家兔均有易感性,但1-6月龄家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由于很多家兔的上呼吸道黏膜都带有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隐性带菌兔,因此引进种兔时,常会把病菌带入兔场,如果不进行隔离饲养,就能迅速传染给场内易感兔,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途运输时,由于过分拥挤和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以及存在其他疾病等因素,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发病。

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根据家兔抵抗力、不同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毒力和侵入部位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作者:张翔兵来源:《兽医导刊》 2014年第9期张翔兵/ 山东省沂水县高庄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传染病。

本病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疾病,因病菌感染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多样的临床症状多以败血症、鼻炎、肺炎和中耳炎等为主要特征。

一、流行病学本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多为散发,有的呈地方性流行。

病兔和带菌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病兔的鼻液、唾液、粪、尿等带有大量病菌,可污染草、料、饮水、笼具、场地等。

一般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黏膜伤口而感染。

不同年龄、品种的家兔均易感染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较多发,尤其在阴雨潮湿、高温高湿、气候多变的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

当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长途运输或发生其它病时,使兔抵抗力下降,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主要取决于家兔自身的抵抗力、细菌毒力、感染部位等。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1. 急性型。

该类型病例发病死亡急,导致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般从发病到死亡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有的甚至没有任何的异常表现就突然死亡。

病程稍长的患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甚至急促,有的出现打喷嚏,一般经1 ~ 3 d后死亡。

急性型病症主要发生在3 月龄以下的仔幼兔。

2. 亚急性型。

本类型病症又称地方性肺炎,主要发生于成年兔。

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一般有流浆液性鼻液、打喷嚏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若不能及时治疗病情会加重,引起脓性鼻液,肺炎以及胸膜炎等更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有的患兔还有腹泻症状,患兔病程较长,到后期饮食欲严重下降甚至废绝,最终衰竭而死。

3. 慢性型。

此类型病症也主要发生在成年兔,尤其是老年兔。

根据病原菌感染的部位不同主要包括:鼻炎、中耳炎、子宫炎或积脓、皮下脓肿、结膜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症状及防治侏儒海棠兔(详情介绍)
兔兔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春末夏初时是最多见的,所以在这个季节需要更加注意预防。

2-6月龄的兔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如果爆发这种病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就会导致全群覆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一、症状:
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

急性型发病最急,病兔呈全身出血性败血症症状,往往未及发现任何征兆就突然死亡。

亚急性型又称地方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胸膜肺炎症状,病程可拖延数日甚至更长,病兔体温高达40℃以上,食欲废绝、精神委顿、腹式呼吸,有时出现腹泻。

慢性型的症状依细菌侵入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鼻炎、中耳炎、结膜炎、生殖器官炎症和局部皮下脓肿。

二、预防:
夏季兔舍尤其要注意通风良好,搞好兔舍内外环境卫生,控制饲养密度,减少或杜绝鼠患,定期消毒。

在兔群中要及时清理、隔离、淘汰打喷嚏、患鼻炎、中耳炎和脓性结膜炎的病兔。

定期注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或二联苗,一年2~3次。

病情严重的兔场可以加强免疫,每次注射用两倍剂量。

三、治疗:
可肌肉注射氟哌酸,每日两次,每次0。

5~1毫升,连续5日为一疗程,或用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
日两次,连续5日为一疗程;亦可用卡那霉素或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注射,或点眼或敷用眼药膏。

有条件的兔场,可分离病原做药敏试验后,选用高敏药物防治效果更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