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人群

合集下载

重点人群专人管理制度

重点人群专人管理制度

重点人群专人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在企业管理中,“人”是最宝贵的资源,重点人群更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这部分员工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重点人群专人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重点人群管理的概念与特点、重点人群专人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力求为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重点人群专人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二、重点人群管理的概念与特点1. 重点人群管理的概念重点人群是指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能力的员工,他们在公司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是公司的中坚力量。

因此,对于这部分员工的管理尤为重要,也称为重点人群管理。

2. 重点人群管理的特点(1)重视个性化需求:重点人群通常拥有特殊能力和特点,管理者需要针对其个性化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2)注重激励激励:重点人群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需要用正向的激励措施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3)强调团队合作:重点人群通常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需要与其他员工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共同实现公司的目标。

(4)严格管理监督:重点人群的管理需要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其工作的高效和高质,保障公司的长远发展。

三、重点人群专人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 建立重点人群评估体系(1)确定评估指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重点人群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工作绩效、能力素质、岗位匹配度等方面的评估标准。

(2)定期评估与反馈:按照一定的周期对重点人群进行绩效评估,及时对其工作表现进行反馈,为其提供改进和成长的机会。

2. 制定激励政策(1)建立激励机制:设计一套激励政策,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激励、荣誉奖励等,激励重点人群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激励方式多样化:不同的重点人群有不同的需求,管理者需要根据其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来设计不同的激励方式。

3. 建立重点人群培训体系(1)设立专业培训计划:根据重点人群的工作需求和发展方向,制定专业化的培训计划,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重点人群普查工作方案

重点人群普查工作方案

重点人群普查工作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重点人群普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重点人群普查是指对特定人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以便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需求,为政府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提供依据。

本文将就重点人群普查的工作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重点人群的确定。

在进行重点人群普查工作前,首先需要确定重点人群的范围和类别。

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

针对不同的重点人群,需要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和工作方案。

二、普查对象的确定。

确定了重点人群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社区等不同层面的对象。

对于不同的重点人群,需要确定普查对象的具体范围和数量。

三、普查内容的确定。

重点人群普查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生活状况、健康状况、教育状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针对不同的重点人群,需要确定相应的普查内容,以便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求。

四、普查方法的确定。

重点人群普查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

针对不同的重点人群,需要采取不同的普查方法,以便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数据。

五、普查人员的培训。

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对普查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普查方法、普查内容、普查技巧等多个方面,以便使普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普查工作的要领。

六、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在确定了普查对象、内容、方法和人员培训后,需要对普查工作进行组织和实施。

具体包括普查计划的制定、普查人员的分配、普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等多个环节。

七、普查结果的分析和利用。

在完成了普查工作后,需要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利用。

具体包括对普查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对普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对普查数据的利用和应用等多个方面。

八、普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

在完成了普查工作后,需要对普查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具体包括对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对普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等多个方面。

查询重点人群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查询重点人群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查询重点人群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现代社会中,了解和查询重点人群的信息对于各行各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重点人群可以是指潜在客户群体、学生群体、政府部门中的重点对象等。

通过查询和了解这些重点人群的特征、需求和行为,可以帮助机构和组织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探讨重点人群的定义、查询重点人群的常用方法以及查询重点人群的工具和技巧。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查询重点人群,从而为各行业的决策者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查询重点人群的方法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重点人群的定义,查询重点人群的常用方法,以及查询重点人群的工具和技巧。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重点人群查询的重要性,强调有效查询方法的应用,并展望未来重点人群查询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查询重点人群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文章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查询重点人群的方法,并介绍相关的定义、常用的查询方法以及工具和技巧。

通过深入探讨重点人群的查询,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识别并定位目标人群,从而有效地实现营销、推广或其他相关活动的目标。

同时,也旨在强调有效查询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重点人群查询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查询重点人群的方法,提升其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和效果。

2.正文2.1 重点人群的定义重点人群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中具有特定特征或特定需求的群体。

这些人群可能是具有相似背景、兴趣或行为习惯的群体,也可能是因为其在某一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或具有影响力而成为关注的对象。

重点人群的定义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求而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重点人群在一个特定的话题或领域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操作指南(2023版)

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操作指南(2023版)

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操作指南(2023版)一、分类分级服务对象65岁及以上老年人。

二、分类原则根据患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分为三个类别:重点人群(高风险)、次重点人群(中风险)、一般人群(低风险),分别用红、黄、绿色进行标记,颜色不同,服务内容不同。

(一)重点人群。

标记为红色。

包括年龄<80岁、基础疾病不稳定的老年人;年龄≧80岁、未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透析治疗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失能老人。

(二)次重点人群。

标记为黄色。

包括年龄<80岁、基础疾病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或年龄≧80岁、无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稳定、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

(三)一般人群。

标记为绿色。

包括年龄<80岁、基础疾病稳定、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老年人;或年龄<80岁、无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等。

对于分类中暂时未覆盖到的,基础疾病不稳定的原则上应归为重点人群。

对于接种后人群分类有变化的,应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分类分级服务原则(一)一级服务。

1.服务人群。

一般人群(低风险,绿色标记)。

2.服务内容。

(1)社区(村)负责动员、宣传,对未完成加强免疫的,经医生评估后符合接种条件的,引导其尽快接种。

(2)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居民(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的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3)提供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咨询服务。

社区(村)通过小喇叭、一封信、微信、短信、APP等形式,对现行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进行宣传,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值班电话或家庭医生的电话通知到每一户重点人群家庭,协助开展健康教育。

(二)二级服务。

1.服务人群。

次重点人群(中风险,黄色标记)。

2.服务内容。

在一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二级服务。

(1)居家治疗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主动向社区(村)报备,并与辖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通过网络、视频、电话、远程或线下方式指导开展抗原检测、健康监测,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

社区重点人群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重点人群工作实施方案

社区重点人群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社区重点人群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区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他们需要特殊关爱和服务。

而社区重点人群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社区重点人群的生活质量,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2. 加强对社区重点人群的关爱和服务,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3. 促进社区重点人群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增强他们的社会融合能力。

三、工作重点。

1. 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

针对不同的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包括健康、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内容,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社区服务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3.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

加大对社区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设施,为重点人群提供便利的服务条件。

4. 加强社会协同。

积极争取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形成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为重点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重点人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重点人群的关注和理解,营造关爱、包容的社会氛围。

2. 建立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社区重点人群档案管理制度,全面了解重点人群的基本情况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提供依据。

3. 组织定期活动。

定期组织针对重点人群的健康体检、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

4. 强化督导检查。

建立健全社区重点人群工作的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五、工作保障。

1. 加大资金投入。

增加对社区重点人群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持续推进。

重点人群工作处置预案

重点人群工作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重点人群在突发事件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重点人群工作处置预案》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确保重点人群在突发事件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重点人群的影响;3.加强重点人群工作处置的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重点人群:1.老年人(60岁以上);2.未成年人(18岁以下);3.孕妇、产妇及新生儿;4.残疾人;5.慢性病患者;6.精神病患者;7.流浪乞讨人员;8.其他需要特殊关照的人群。

四、预案组织体系1.成立重点人群工作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导、监督重点人群工作处置工作;2.设立重点人群工作处置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协调、监督、评估等工作;3.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工作处置流程1.信息报告:发现重点人群遇到突发事件,立即向重点人群工作处置办公室报告;2.应急处置:重点人群工作处置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救援救治: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救治工作;4.心理疏导:对受到心理创伤的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工作;5.生活救助:对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重点人群,提供生活救助;6.善后处理: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六、工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和重点人群保护知识,提高重点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根据重点人群的需求,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3.建立重点人群信息数据库:收集、整理重点人群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4.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选拔、培训专业救援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6.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重点人群工作处置水平。

25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是哪些人

25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是哪些人

25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是哪些人
《25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是哪些人》
25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包括:1. 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 疑似患者;3. 密切接触者;4. 医务人员;5. 旅行者;6. 入境人员;7. 关键行业人员;8. 关键岗位人员;9. 关键场所人员;10. 其他重点人群;11. 其他社区人员;12. 其他健康人群;13. 其他疑似患者;14. 其他密切接触者;15. 其他旅行者;16. 其他入境人员;17. 其他关键行业人员;18. 其他关键岗位人员;
19. 其他关键场所人员;20. 其他重点人群;21. 其他社区人员;22. 其他健康人群;23. 其
他疑似患者;24. 其他密切接触者;25. 其他旅行者。

以上就是25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的人群。

这些人群都需要接受核酸检测,以确保社会的
安全。

新冠重点人群红黄绿划分标准

新冠重点人群红黄绿划分标准

新冠重点人群红黄绿划分标准
新冠重点人群根据风险程度和暴露程度通常会被划分为红、黄、绿三个级别,具体的划分标准如下:
1. 红色级别:包括以下人员:
- 确诊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
- 有新冠症状,但尚未确诊;
- 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并且尚未排除感染;
- 从境外返回或者有境外旅居史的人员。

2. 黄色级别:包括以下人员:
- 与红色级别人员有过较为接触的人员,但目前没有症状;
- 有密切接触史,但已经排除感染的人员;
- 有湖北地区旅行史的人员。

3. 绿色级别:包括以下人员:
- 未与红色级别人员接触过的人员;
- 无症状;
- 无湖北地区旅行史。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划分标准,具体划分还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人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划分级别,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医学观察。

医院重点人群专案管理制度

医院重点人群专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重点人群管理,保障重点人群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内所有重点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1. 孕产妇、新生儿;2. 老年人;3. 慢性病患者;4. 精神障碍患者;5. 肿瘤患者;6. 传染病患者;7. 其他需要特殊关注的患者。

三、管理职责1. 医院领导负责组织、协调、监督重点人群专案管理工作;2. 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重点人群专案管理的具体实施;3. 医疗、护理、药剂、医技等科室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参与重点人群专案管理工作。

四、专案管理措施1. 建立重点人群专案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随访情况等;2. 定期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3.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4. 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对高风险患者实行专人专案管理,确保患者安全;5. 加强与社区、家庭、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保障重点人群健康。

五、质量控制1. 定期开展重点人群专案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2. 建立专案管理质量评估体系,对专案管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3.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专案管理水平。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以下为具体措施:1. 对孕产妇,建立孕期保健档案,定期进行产检,确保母婴安全;2. 对老年人,加强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3. 对慢性病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随访,控制病情发展;4. 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干预;5. 对肿瘤患者,提供综合治疗,关注患者生活质量;6. 对传染病患者,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隔离、消毒、报告等工作;7. 对其他重点人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

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外科手术、导尿管、气管插管、;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隔离病房,发热诊室,腹泻门诊,供应室,检验科,设备科,药剂科,总务科(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基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5、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

7、临床操作不规范。

8、医疗用水不安全。

9、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10、不重视手部卫生。

1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2、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3、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4、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5、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6、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7、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8、未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三、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6、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灭菌。

7、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规范。

8、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临床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9、保证医疗用水安全。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重点环节: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置与登记、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呼吸道感染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频繁使用抗菌药物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输液大厅、检验科、口腔科、处置室、计免科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

2、侵入性操作为致病菌感染提供了侵入途径。

3、环境因素:基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差,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4、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

5、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

6、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

7、临床操作不规范。

8、医疗用水不安全。

9、医疗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10、不重视手部卫生。

1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2、生物媒介引起虫媒性传染病发生。

13、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够。

14、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5、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6、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7、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8、未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三、管理与监测计划(一)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1、合理使用抗生素。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6、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规范。

7、医务人员认真执行临床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8、保证废弃物处理规范。

9、认真执行手卫生。

10、严格消毒隔离,加强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力度。

11、做好医务人员自我防护。

12、做好消毒灭菌监测,感控人员不断提高自查监测质量。

13、最大努力改善或合理布局有限的工作空间。

重点人群应急预案

重点人群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辖区内所有重点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精神障碍患者;2. 残疾人;3. 老年人;4. 特困人员;5. 妇女、儿童;6. 需要特殊关照的流浪乞讨人员;7. 其他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群体。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重点人群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重点人群应急管理工作。

2. 设立重点人群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收集、整理、分析重点人群信息,建立健全重点人群档案;(2)负责制定重点人群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措施和预案;(3)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开展重点人群应急管理工作;(4)负责应急演练、培训和信息报送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措施1. 预警阶段(1)加强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2)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化解;(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重点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应急响应阶段(1)启动应急响应,成立应急工作小组;(2)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确定应急响应级别;(3)迅速开展现场处置,控制事态发展;(4)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争取支持;(5)做好伤员救治、善后处理等工作。

3. 恢复重建阶段(1)开展事件调查,查明原因,追究责任;(2)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恢复正常秩序;(3)加强重点人群关爱,落实帮扶措施;(4)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应急物资储备;3.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重点人群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预案由重点人群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重点人群录入管理制度

重点人群录入管理制度

重点人群录入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有效管理和监控重点人群的活动和行为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对重点人群的有效管理和监控,需要建立健全的重点人群录入管理制度,以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统一对重点人群的录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实现对重点人群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二、重点人群的定义重点人群是指那些对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大影响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类人员:1. 涉及重大犯罪案件的嫌疑人和犯罪分子;2. 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人员;3. 涉及恐怖活动和极端主义的人员;4. 涉及重大社会事件的人员;5. 涉及外国情报机构的人员;6. 其他可能对国家安全稳定构成威胁的人员。

三、重点人群录入管理的原则1. 法治原则:重点人群录入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2. 安全原则:重点人群信息必须严格保密,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3. 公平公正原则: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必须公平公正,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不得有任何歧视性行为;4. 效率原则:重点人群管理必须高效快捷,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有效监控和管理。

四、重点人群录入管理流程1. 信息采集:重点人群信息的采集主要通过公安部门、国家安全机关、国土安全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

采集的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工作单位、社会关系、行踪轨迹等重要信息;2. 信息录入:采集到的重点人群信息由专门的录入员录入到相应的管理系统中,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审核核对:录入的信息需要经过审核核对,确保录入的信息真实有效,达到管理要求;4. 信息存储:审核核对通过后,将信息存储在安全的数据库中,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5. 信息更新:重点人群的信息需要定期更新,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五、重点人群录入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1. 职责划分: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和职责,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科学的职责划分制度;2. 专人负责:设立专门的负责人,负责重点人群的信息采集和录入管理工作;3. 保密措施:建立相对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严格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信息不被泄露;4. 信息查询:允许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合法范围内查询和使用重点人群的信息,但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5. 强化考核:对录入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规定认真履行职责。

重点人群分类管理方案

重点人群分类管理方案

重点人群分类管理方案为了有效管理和服务于重点人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方案。

本方案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定义重点人群:重点人群可以包括以下几类: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贫困人口、独居老人、特殊职业人群等。

他们通常需要特殊关照和服务,所以我们将他们列为重点人群。

2. 建立分类管理标准:根据重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管理标准。

比如,对于老年人,可以按照年龄段划分为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等;对于儿童,可以按照学龄前、小学、初中等分类;对于残障人士,可以按照残疾类型进行划分等。

3. 分类管理方式:根据上述分类标准,将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设立专门机构:针对特定群体设立相应机构,如老年活动中心、儿童福利院、残疾人服务中心等,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服务和照料。

(2) 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包括定期的体检、关怀访问、社交活动等,确保满足他们的需求。

(3) 建立信息库:建立重点人群信息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需求服务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他们。

(4) 建立网络平台:为重点人群建立专门的网络平台,提供在线咨询、交流和服务预约等功能,方便他们获取服务和交流经验。

(5) 制定评估机制:定期对重点人群的服务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模式,以提高服务质量。

4. 资源整合和协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协作,形成服务重点人群的合力。

各部门可以通过共享信息、协同行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总之,建立一个有效的重点人群分类管理方案,对于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划分和分类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服务水平,让每个重点人群都能得到恰当的关爱和帮助。

医院重点人群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重点人群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重点人群管理制度范文医院重点人群管理制度一、引言医院作为社会公共场所,承载着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职责。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保证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医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特殊管理。

本文旨在制定医院重点人群管理制度,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重点人群定义1. 老年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2. 孕产妇:怀孕和分娩期的妇女;3. 儿童: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4. 慢性病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5. 精神病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6. 残疾人:残疾证明持有人;7. 重症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特殊护理和治疗的患者;8. 基层就诊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到医院就诊的患者。

三、重点人群管理原则1. 优先服务:重点人群享有优先就诊和优质服务的权益;2. 医学保障:提供适专业人员、设备和药物保障;3. 简化流程:简化就医流程,减少重点人群排队时间;4. 科学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完善重点人群管理;5. 保护隐私:重点人群信息保密,严格保护患者隐私;6. 监督建议:积极接受和采纳重点人群的监督和建议。

四、重点人群管理措施1. 老年人管理(1)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老年疾病预防知识;(2)建立老年人专门就诊通道和就诊人员;(3)合理安排老年人就诊时间,避开高峰期;(4)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就诊;(5)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定期为老年人体检。

2. 孕产妇管理(1)设立孕产妇专门就诊窗口和专家团队;(2)提供孕产妇产前检查以及分娩服务;(3)提供孕期营养咨询和健康指导;(4)开展孕期健康讲座,提高孕期保健意识;(5)提供产后康复服务,恢复母婴健康。

3. 儿童管理(1)设立儿童专科门诊和儿科急诊通道;(2)开展儿童健康体检和免疫接种工作;(3)建立儿童发育追踪系统,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监测;(4)组织儿童健康讲座,普及儿童疾病预防知识;(5)配备儿童专用医疗设备和药物。

36类重点人群指的是什么

36类重点人群指的是什么

1、各级各类学校学生;2、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及供餐企业工作人员;3、酒店宾馆从业人员(含酒店内经营场所);4、民宿从业人员;5、娱乐场所(含游艺厅、歌舞厅等)、KTV、网吧、酒吧从业人员;6、洗浴、足浴、温泉、SPA等沐浴业场所(不含酒店)从业人员;7、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场所从业人员;8、小型渔船、乡镇船舶等出海作业人员;9、咖啡厅、奶茶店、餐馆、美容美发等从业人员;10、各类食堂从业人员;11、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百货)、连锁超市等从业人员;12、快递物流(顺丰、中通、申通、圆通等)行业从业人员;13、外卖送餐(饿了么、美团等)行业从业人员;14、外卖送餐(朴朴、叮咚送餐等)行业从业人员;15、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等行业劳务派遣人员;16、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17、保安服务业从业人员;18、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培训机构工作人员;19、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养老机构服务对象;20、托育机构工作人员;21、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场所从业人员;22、电影院从业人员;23、艾灸、推拿、盲人推拿等休闲保健场所从业人员;24、茶馆、棋牌室、麻将馆等从业人员;25、农贸(集贸)市场从业人员;26、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从业人员;27、旅游景区工作人员28、政府机关工作人员;29、体育场馆、健身房等场所从业人员;30、开放公园从业人员;31、一线环卫职工;32、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和志愿者;33、母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34、公交、网约车、出租车、地铁、客运码头等公共交通从业人员;35、大型企业(500人以上)从业人员;36、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

重点人群人员管理制度及流程

重点人群人员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制度目的为加强重点人群管理,确保社会安全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重点人群范围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及被行政拘留或司法拘留的人员;2. 有犯罪或违法前科的人员;3. 吸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4. 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人员;5. 其他需要重点管理的人员。

三、管理体制及组织结构1. 成立重点人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本地区重点人群管理工作。

2. 各级公安机关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重点人群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单位应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共同做好重点人群管理工作。

四、管理流程1. 信息收集与研判(1)公安机关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涉及重点人员的情报信息,包括社会调查、网络监控、线人报告等。

(2)对收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研判和分析,评估重点人员的风险等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

2. 重点人员档案建立(1)对重点人员建立档案,包括个人信息、犯罪记录、违法记录、健康状况等。

(2)档案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3. 重点人员管理措施(1)对重点人员实施动态管控,密切关注其活动轨迹,防止其再次违法犯罪。

(2)对重点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教育改造,提高其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4. 重点人员教育与转化(1)对重点人员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2)鼓励重点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3)对表现良好的重点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重点人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重点人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4.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重点人群管理工作。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重点人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重点人群管理规定(3篇)

学校重点人群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重点人群的管理,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点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1. 学生;2. 教职工;3. 临时聘用人员;4. 校园内其他服务人员;5. 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等)。

第三条学校重点人群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依法管理,公开透明;3. 人文关怀,以人为本;4. 安全第一,责任到人。

第二章学生管理第四条学生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五条学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入学教育: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当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增强法治观念。

2. 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学籍管理: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籍变动进行严格管理。

4. 课堂纪律管理:学校应当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5. 课外活动管理:学校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6. 安全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奖惩制度: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三章教职工管理第八条教职工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团结协作。

第九条教职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招聘与录用:学校应当依法招聘教职工,对招聘、录用程序进行严格管理。

2. 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应当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

3. 岗位培训:学校应当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重点人群自查自纠

重点人群自查自纠

重点人群自查自纠重点人群是指那些在特定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或地位的人群,比如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教育工作者等。

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形象和发展,因此尤其需要进行自查自纠。

自查自纠的核心在于自觉,只有当个人有自觉性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才能主动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纠正。

这种自觉性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

重点人群自查自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行为规范。

作为重点人群,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关注和评判,因此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比如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等。

其次是思想观念。

作为有影响力的人员,他们的思想观念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或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因此,重点人群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思想上立场坚定、政治站位清晰。

再次是工作态度。

重点人群在工作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责任和使命,做到忠诚敬业、敢于担当,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是人际关系。

重点人群要善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团结同事、和睦相处。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以诚相待、以德待人,做到言行一致、言行相符。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重点人群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升。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重点人群自查自纠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更是一种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要求。

只有将自查自纠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总之,重点人群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修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查自纠,重在自觉,希望每位重点人群都能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素质,成为社会的领军人物。

重点人群是指哪些人群

重点人群是指哪些人群

重点人群是指哪些人群
疫情防控工作中重点人群是指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的工作人员、感染风险较高或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包括:
1、医务人员。

2、移民、海关、市场监管系统一线人员。

3、警察、环卫工人、保安、保洁员,口岸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水电煤气等工作人员。

4、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有本土疫情区域的援建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流浪乞讨人员、零散装修与建设施工人员。

5、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孕妇、儿童、伤残人士等人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2)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现症的主要慢性病的老年
人建议定期复查,并进行主要慢性病信息登记; (3)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
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4)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服务流程
预约: 辖区内65 岁及以上 常住居民
对第一次发现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血压m高H者g要的确诊 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 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 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 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 诊。
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 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个人基本信息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用于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如 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 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
2、个人编码:17位
个人基本信息表
填表说明
健康体检表
考核指标
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60%)=接受 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 住居民数×100%。
在高危人群中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筛人查高员血压的生活 方式指导。
筛选流程图
辖区内35岁 及以上常住 居民,每年 在其第一次 到乡镇卫生 院、村卫生 室、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站)就诊 时为其测量 血压
第一次发现 收缩压
≥140mmHg 和(或) 舒张压 ≥90mmHg
根据评估结果 进行分类处理
既往确诊高血压 或糖尿病等疾病
存在危险因素
无异常发现
纳入相应疾病 管理
进行有针对性 健康教育,定 期复查
1.告知健康体检 结果
2.进行健康指导
· 生活方式 · 疫苗接种 · 骨质疏松预防 · 预防意外伤害 3.告知下次健康 管理服务时间
服务要求
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 条件。
高危人群
建议其至少每半 年测量1次血 压,并接受医务 人员的生活方式 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测量血 压评估
随访评估
危急情况
紧急转诊 存在
2周后随访
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之间的症状
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重)指数
不存在
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 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根据 评估 初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 结果 收缩压≥140mmHg和(或) 进行 舒张压≥90mmHg,下同或有 分类 药物不良反应 干预
· 连续2次随访血压控制不满 意 · 连续2次随访药物不良反应 没有改善 · 有新的并发症出现或原有 并发症加重
1.进行体格检查
·询问慢性疾病常见症状 ·健康状态自评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 等
·口腔、视力、听力和活 动能力的粗测判断 2.辅助检查;检测血常 规、尿常规、空腹血糖、 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 3.询问生活方式和健康状 况
·吸烟、饮酒、体育锻 炼、饮食
·所患疾病 ·治疗情况 ·目前用药情况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内容
筛查 随访评估 分类干预 健康体检
(一)筛选
35岁及以上居民 首诊测血压
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吸烟、饮酒 运动、摄盐
随访流程图
辖区内35 岁以上确诊 的原发性高 血压患者
1.测量血压 2.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 况: · 收缩压≥180mmHg · 舒张压≥110mmHg · 意识改变 · 剧烈头痛或头晕 · 恶心呕吐 · 视力模糊、眼痛 · 心悸、胸闷 · 喘憋不能平卧 · 心前区疼痛 · 血压高于正常的妊娠
去除可能 引起血压 升高的原 因,复查 非同日3次 血压
若高于正 常,即收缩 压 ≥140mmHg 和(或) 舒张压 ≥90mmHg
有必要时建 议转诊至上 级医院,2 周内随访转 诊情况
若确诊高血压
若正常,即 收缩压 <140mmHg且舒 张压<90mmHg
纳入高血压患者 管理
告诉居民要保证 每年至少测量1 次血压
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 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 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 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
老年人规范化管理率( ≥30%)=接受规 范化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登 记人数×100%。
健康体检表整率( ≥70%)=抽查填写 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抽查的健康体检表 数×100%。(有三个空项视为不完整)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该表为自评表,根据下表中5个方面进行评估,将各方面判断评分汇总后, 0~3分者为可自理; 4~8分者为轻度依赖;9~18分者为中度依赖; 19分者为不能自理。
基本公共卫生 老年人及慢性病管理服务规范
段永得
通渭县CDC公卫科 2014年4月11日
主要内容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服务对象
本辖区65岁以上 常住居民
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 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2.体格检查。 3.辅助检查。 4.健康指导 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
期或哺乳期妇女
· 评估上次随访到此次随 访期间症状
· 评估并存的临床症状 · 评估并记录最近一次各 项辅助检查结果
· 测量体重、心率,计算 BMI
· 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包 括吸烟、饮酒、运动、 摄盐情况等
· 评估患者服药情况
有上述情况之一紧急处理 后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 诊情况
血压控制满意即收缩压 <140mmHg且舒张压 <90mmHg,无药物不良反 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 发症无加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