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侧储能配置的优化方案

合集下载

新能源行业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

新能源行业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

新能源行业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新能源行业概述 (2)1.2 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趋势 (3)第二章:智能储能系统概述 (4)2.1 智能储能技术原理 (4)2.2 智能储能系统分类 (4)2.3 智能储能系统关键组件 (4)第三章:物流一体化概述 (5)3.1 物流一体化概念 (5)3.2 物流一体化发展趋势 (5)3.3 物流一体化关键环节 (6)第四章:新能源行业智能储能解决方案 (6)4.1 新能源发电侧储能解决方案 (6)4.1.1 发电侧储能概述 (6)4.1.2 发电侧储能解决方案设计 (6)4.1.3 发电侧储能解决方案应用案例 (7)4.2 新能源电网侧储能解决方案 (7)4.2.1 电网侧储能概述 (7)4.2.2 电网侧储能解决方案设计 (7)4.2.3 电网侧储能解决方案应用案例 (7)4.3 新能源用户侧储能解决方案 (8)4.3.1 用户侧储能概述 (8)4.3.2 用户侧储能解决方案设计 (8)4.3.3 用户侧储能解决方案应用案例 (8)第五章:新能源行业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 (8)5.1 新能源物流仓储解决方案 (8)5.2 新能源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9)5.3 新能源物流配送解决方案 (9)第六章: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集成技术 (10)6.1 集成技术概述 (10)6.2 集成技术架构 (10)6.2.1 硬件设施集成 (10)6.2.2 软件系统集成 (10)6.2.3 网络通信集成 (10)6.2.4 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 (10)6.3 集成技术关键环节 (10)6.3.1 储能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接口设计 (10)6.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11)6.3.3 系统协同优化 (11)第七章:新能源行业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应用案例 (11)7.1 典型应用案例一 (11)7.2 典型应用案例二 (12)7.3 典型应用案例三 (12)第八章:新能源行业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政策法规 (12)8.1 政策法规概述 (12)8.2 政策法规分析 (13)2.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3)2.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3)8.3 政策法规对行业的影响 (13)3.1 促进技术创新 (13)3.2 优化产业结构 (13)3.3 提升市场竞争力 (13)3.4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14)第九章:新能源行业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市场前景 (14)9.1 市场规模预测 (14)9.2 市场竞争格局 (14)9.3 发展趋势分析 (14)第十章:新能源行业智能储能与物流一体化战略建议 (15)10.1 发展战略制定 (15)10.1.1 明确发展目标 (15)10.1.2 优化产业结构 (15)10.1.3 加强市场布局 (15)10.2 产业协同发展 (15)10.2.1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16)10.2.2 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16)10.3 技术创新与应用 (16)10.3.1 提高研发投入 (16)10.3.2 推广应用新技术 (16)10.3.3 优化产品功能 (16)第一章:引言1.1 新能源行业概述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产业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发展。

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分析

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分析

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能源革命的深入,新能源开发规模依然在不断产生扩大趋势,而由于我国新能源使用规模居世界前列。

所以对于新能源侧储能技术来说乃是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关键技术支撑,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因此,本文通过重点对于新能源侧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在新能源、微电网等领域的应用,以期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1.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的类型及应用现状1.1发展现状自2021年上半年数据便可看出,我国已然有13个省份发布了新储能技术相关政策,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支持新储能建设发展,同时通过认真分析评估了储能装机容量和储能时间,从而提出具体的技术发展模式。

以某省规定为例,光伏发电系统实际运行系统的存储容量必须大于5%,存储时间必须超过1小时。

而在出具相关规定内容的过程之中,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并将“光伏+储能”项目作为重点项目而不断展开。

另外,他们也在积极推进风力发电等应用,从而为未来储能系统的管理和调峰风电系统的整体优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新能源+储能项目招标规模越来越大,其新能源技术逐步亦在不断走向标准化。

因此,则需要在全国建立更科学可靠的控制方法,以确保其运行的有效性。

1.3应用优势而根据全球储能系统的运行情况出发,便能够得出全球储能容量已达到740GW的具体数据。

起初,钠硫电池约占45%,其余储能电池占55%,锂离子电池占33%。

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储能技术的不断深入,我国开始不断建设锂离子储能电站,因此其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

所以在功率表的放电时间方面,由于电化学储能技术尚未达到GW的水平,所以便通常需要5-6小时的放电,而钠硫电池的放电时间相对较长,可以满足高容量的放电要求。

从电池的工作效率和循环寿命来看,锂、钠硫和铅酸电池的应用比例最高;在生产成本方面,钠硫电池具有更高的循环寿命和更低的价格。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摘要: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输出功率波动较大,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挑战。

同时随着需求侧负荷峰谷差增加,负荷尖峰时刻供电问题更加凸显,单纯的增加发电机备用容量不仅投资费用昂贵而且设备资源利用率低。

储能具有功率快速控制、能量灵活吞吐的特性,是当前解决光伏并网和消纳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储能投资费用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关键,因此研究储能的优化配置对于提高光伏消纳、电网稳定和系统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1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1.1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特点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分布式发电的定义,不过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发电装置具有以下两方面特性:(1)大电量较小,(2)可以直接配置在用户附近。

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广义上,包括并网式和离网式两种光伏发电系统。

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的配电网中,都往往采用并网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且连接的路径是公共连接点,后者也是系统和负荷的分界点。

不带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变压器连接中压公共配电网(电压为10kV、20kV、35kV),以此向配电地区的符合输送电力。

同时,其自身无法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可以通过在中压和低压线路接入的方式向用电用户输送电力。

如果输送的电力大于所需的电力,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则会以公共连接点为路径将过量的电力输送到公共配电网。

而在其输送的电力小于配电地区所需的电力的情况下,公共电网则需要向符合输送电力,因此在脱网的情况下,这种输电模式无法运行。

在现阶段,此类输电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光伏系统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即带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因为自身可以储备能量,所以在脱网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输电,主要在低压用户侧并网[1]。

1.2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优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启停快、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安装成本低;工期相对较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良好的峰值性能;能就地发电、输电,但在安装出现问题时能供电,保证集中供电;发电量大,能为指定区域提供足够的电力;由于系统相互独立,其运行的潜在安全风险相对较小,可以大大减少输电中断;运行时基本无功耗,无需配电站的支持,可有效控制运行成本,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同时降低线路功耗。

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分析_2

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分析_2

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11-11T06:12:13.38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6月17期作者:刘阳[导读] 电网结构大致可分为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类,电网侧、用户侧储能示弱格局下,新能源发电侧储能在政策支持下,逐渐进入新能源企业投资决策视野刘阳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150080摘要:电网结构大致可分为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类,电网侧、用户侧储能示弱格局下,新能源发电侧储能在政策支持下,逐渐进入新能源企业投资决策视野。

电力企业将储能技术视为缓解调峰压力、降低输变电损耗、保证电网安全的重要工具,资源省份也将储能作为撬动投资的重要载体。

本文主要围绕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分析引言储能技术在光伏发电系统还存在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致使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安全得不到保证。

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树立自主创新的工作意识,完善并改进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缺陷,确保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技术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1我国新能源发电侧储能发展现状根据我国新能源发电侧储能发展情况来看,其并非是新鲜事物,青海省发改委《2017年度风电开发建设方案》中提出,2017年43个风电开发建设方案需按建设规模10%配套建设储电装置,储电设施总规模0.33GW;2019年新疆、山东、西藏、江苏等省(区)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建设相关储能设施,2020年各省政策将储能作为新能源项目的标配,具体如下:①2020年上半年,全国共计12个省(区)(新疆、内蒙古、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吉林、辽宁、山西、山东、青海)发布了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发电侧储能建设与发展;②部分省(区)针对储能装机规模、储能时长等提出明确要求,如:内蒙古要求光伏电站储能容量不低于5%、储能时长超过1h,湖北要求风储项目配备的储能容量不得低于风电项目配置容量的10%,山东明确储能配置规模按项目装机规模20%考虑,储能时间2h;③部分省(区)明确优先支持的新能源储能项目类型,内蒙古提出优先支持光伏+储能项目建设,湖北优先支持风储一体化、风光互补项目,优先配置风储项目,辽宁优先考虑附带储能设施、有利于调峰的风电项目。

新型电力系统混合储能方案优选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新型电力系统混合储能方案优选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 NO.3(下)
工业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混合储能方案优选与优化配置
模型研究
田辉 (陕西昱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00102)
摘 要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较低,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建设与运过行要求的问题,本文对新型电力
系统混合储能方案优选和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了研究。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混合储能方案优选决策指标、基于拉格
F(ci1)≤Fb
(6)
F(ci2)≤Fc
(7)
式中:F(ci1)代表 i1 个 IMF 信号分量对应中心频带频率;F
(ci2)代表 i2 个 IMF 信号分量对应中心频带频率 ;Fb 代表功
率型储能最高响应频率 ;Fc 代表能量型储能最高响应频率。
基于云模型 -OWA 算子中的 EMD 算法并结合群决策思
采用修正的 EMD 方法,在多时间尺度上对波动性的产、
用 2 条曲线进行分解,以更清晰、直观地展现灵活需求的特
征和规律。EMD 是一种基于数据本身时间特性的多尺度分
解,克服了小波分解设置的基函数无自适应能力的缺点。这
种方法不需要对基函数进行设置,可以对任意信号进行科学 分解 [5]。在电力系统扰动信号的分解过程中,电能的瞬时频
有序数据位置的 OWA 加权向量。
广义储能共享与协同优化调度 [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23,25
2.2 构建系统发电侧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
(4):8-14.
[2] 胡如乐,史厚建,张建中,等 . 基于混合储能技术的电力
以新一代电网的源端灵活调控需求为切入点,构建多灵 市场化交易偏差电量处理方法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3,
中图分类号 :TM 61

新能源侧储能配置技术研究综述

新能源侧储能配置技术研究综述

新能源侧储能配置技术研究综述发布时间:2022-05-07T08:25:22.109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2期作者:刘海坤[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配置是储能应用环节的前期工作刘海坤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配置是储能应用环节的前期工作。

新能源侧的储能配置是以涵盖新能源机组、电站、基地、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省级电网或区域电网为应用背景,面向特定应用场景,以“新能源+储能”达到特定的技术指标或技术经济综合指标为应用目标,在明确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或运行边界下,开展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工作。

目前,国内外在新能源侧储能配置领域已获得许多有价值的阶段性成果。

储能配置主要明确应用场景、技术需求分析、应用模式、各应用模式下的技术性目标和经济性目标、技术类型、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或运行边界、优化配置模型及求解,最后通过对储能配置效果进行预评估形成配置工作的闭环。

在技术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基于应用场景的考核要求、业主要求,结合政策环境和电力市场环境考虑储能项目的收益途径,并收集能够描述储能应用场景的历史运行数据或规划数据。

关键词:新能源侧;储能系统;配置方法引言储能项目示范应用及其负荷优化等仍然停留于运行性能的校验层面,面临着数量比较少、容量也不够理想的问题,缺少一定的数据进行验证。

此外,储能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能量调节资源,除了参与需求响应之外,储能资源与新能源发电、可调负荷之间的友好互动,及其对提高区域电能质量、减少碳排放也具有较高的讨论价值,将发电厂、大工业用户以及居民用户侧的地理环境等作为综合性的考虑因素,以此做好对储能位置的布局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施以统一性的调度及管理,可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电网侧储能现状在电源侧安装储能系统,可以与各类发电设备的出力进行互补,提升电源设备外特性的稳定可控水平,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基于用户侧的电池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用户侧的电池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策略研究

◼引言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最大清洁能源消费单位。

随着全球信息化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逐渐增大。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侧变革,用户能源需求综合化,储能技术可有效解决电网供需矛盾,储能发展逐步转向项目示范。

用户侧使用储能设备可以实现削峰填谷降低系统用能成本。

用户安装储能装置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大中型电力用户储能装置可以减少专用配变容量投资。

合理安排储能充放电时间,使储能达到最佳经济性非常必要。

目前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分布式储能形式接入公共配电网,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大规模电池形式集中接入电力系统。

现阶段BESS制造成本价高,需要对接入用户配网后运行成本分析。

目前有关基于用户侧电池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技术方案缺乏完善的研究,本文基于用户侧的电池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为用户侧电池储能配置及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1 用户侧电池储能系统概述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系统发展的方向。

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系统发展的方向,用户能源系统是微型综合能源互联系统,充分利用当地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多种负荷需求[1]。

用户能源系统为多种分布式能源接入提供物理网络,用户能源系统中多类异质能源呈现强耦合互补特征,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高,用户参与与运行优化策略研究"王金龙(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那曲供电公司,西藏 那曲 852000)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稳定提升,电力负荷峰谷间差值不断扩大。

电池储能可以在用户电力负荷较低时存储电能,削减用户负荷月最大需量值,用户侧储能服务对象明确有利于储能的运行。

目前单一用户投资经济效益较差,如何从众多收益方式中获得最大盈利效益是用户侧储能项目落地实施的前提。

研究多种收益模式下用户储能盈利方法,考虑用户侧储能优化配置及经济评估方法,设计需求响应的用户侧储能运行优化方法,建立用户侧通过响应电网负荷削减需求为用户盈利模型,通过实际算例验证提出模型可靠性。

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布局优化配置措施

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布局优化配置措施

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布局优化配置措施摘要:对于电能质量需要改善的配网台区及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且峰谷价差较大的电力用户,建设分布式储能电站在经济上可以实现微利,同时可以直接提升配电台区电能质量水平。

目前,分布式通信网络技术的成熟,对实现分布式优化与控制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理论与研究技术的深入与进步,为分布式架构在智能配电网信息系统中的有效应用奠定了基础。

智能配电网智能化的完善与优化,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提升配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储能;储能布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空调负荷的急剧增长,不少地区在夏季和冬季用电高峰时出现电力供应短缺状况。

在峰谷差率较大的电网中,负荷低谷时充电,在负荷高峰时放电,可有效地减小负荷的峰谷差,起到提升电能质量、调节电力供需平衡、削峰填谷的作用。

电化学储能主要分为电源侧储能电站、电网侧储能电站和配网分布式储能电站三种类型。

其中配网分布式储能电站可分为固定式储能电站和移动式储能电站。

固定式储能电站分为用户分布式储能电站和台区分布式储能电站。

用户分布式储能侧重于利用分时电价获取收益,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电价低)充电,在电网负荷尖峰时段(电价高)放电,从而获取经济利益。

同时还有助于减小电网负荷的峰谷差值,起到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

移动式储能电站有专用的移动储能电站(车)和利用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储能电池的移动储能电站,移动式储能电站主要作为应急电源或保障电源使用,替代以往的柴油应急电源车。

本文就此展开了相关探究。

1智能配电网构成概述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配电网在客户和电力系统相互间起到了润滑作用。

智能配电网的投入应用更有利于确保电压平稳运转,电气设施在用电峰值时不会被轻易损坏。

而智能配电网构成如下。

首先,配电网主体部分,具体由配电网和变电站组成;其次,配电网运转枢纽,具体由微电网、开关和环形电路组成;最后,配电网终端,具体由配电设施、全世界定位体系、通信网络和智能终端等组成,借助配电网终端可让客户关联配电系统。

用户侧储能解决方案

用户侧储能解决方案
b.遵守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确保储能系统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合法性。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a.降低用能成本:储能系统在负荷高峰时段释放电能,减少用户购电支出。
b.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储能在新能源发电高峰时段存储电能,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c.储能系统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获取额外收益。
2.环保效益
a.减少碳排放:促进清洁能源消纳,降低化石能源消费。
4.安全与环保措施
-设立独立的储能设备房间,配备完善的通风、散热设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采取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定期对储能系统进行检测、维护,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5.法律法规遵循
-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储能系统的相关法律法规,办理项目备案、环评等手续。
-确保储能系统在电力市场交易、辅助服务等方面的合规性。
2.储能系统接入设计
-遵循国家电力接入规范,确保储能系统与用户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连接。
-设计时考虑电网适应性,确保储能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运行。
3.储能系统运行策存储电能,负荷高峰时段释放电能。
-通过能量管理系统(EMS)实现储能系统与用户侧负荷的实时互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储能系统容量配置
结合用户侧负荷曲线、新能源发电情况等因素,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容量,确保储能系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3.储能系统接入
储能系统接入遵循国家相关电力接入规定,确保储能系统与用户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储能系统运行策略
制定合理的储能系统运行策略,实现以下功能:
a.储能在新能源发电高峰时段存储电能,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2.改善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源网荷储全面解决方案

源网荷储全面解决方案

源网荷储全面解决方案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能源供应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国家积极推进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的深度融合。

源网荷储全面解决方案旨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2. 解决方案概述源网荷储全面解决方案包括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和储能侧四个方面的措施,实现能源的平衡供应和高效利用。

- 电源侧: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

- 电网侧:构建智能化电网,实现能源的高效传输和分配,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负荷侧: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负荷的灵活调节。

- 储能侧:发展储能技术,实现能源的时空平衡,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

3. 实施策略3.1 电源侧- 发展清洁能源:加大对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强度和技术水平。

- 优化能源结构:逐步减少煤炭等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消费,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3.2 电网侧- 构建智能化电网: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电网的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

- 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优化电网调度和管理,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3.3 负荷侧- 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加强节能意识,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 实现负荷的灵活调节:通过需求响应、智能电网等技术,实现负荷的削峰填谷和灵活调节。

3.4 储能侧- 发展储能技术: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通过储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平稳输出和电网的稳定运行。

4. 效益分析源网荷储全面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能源投资风险。

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

发电侧储能技术应用

3
2. 储能关键技术
电网
项目
安 全 经 济 调 度
暂 态 稳 定 性
充 裕 度 评 估
储 能 规 划





控பைடு நூலகம்


经 济 性 评 估
4
2.1 储能关键技术-储能规划
单站规划
储能系统规划及容量配置
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 以应用场景技术要求为约束
单站配置
新能源平滑出力
移动平滑法、低通滤波法
跟踪计划出力
惯量支撑
阻尼能力
同步机
虚拟同步机
原动机
等效
原动机、发电 等效 机转动惯性
新能源 储能系统
机电能量
等效
转换过程
变流器
J
d dt
TT me
D
0
同步机转子机械方程
虚拟同步机


储能系统
具有同步机内 部机理和外部 特性的变流器
交 流
虚拟同步机拓扑结构 J:使VSG在功率和频率扰动时具有惯性
D: 使VSG具备阻尼电网功率振荡的能力
l 压缩空气储能(CAES):将高压空气密封在报废的矿井、沉降的海底、 储气罐、山洞、盐穴或新建储气井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将压缩空气释 放以推动汽轮机发电。
14
2.3 储能关键技术-压缩空气储能
15
2.3 储能关键技术-压缩空气储能
l 建立系统参数和热经济指标的计算模型,编制软件实现三种典型 储能的整体系统热效率,设备热力学参数,如压缩机系统压缩时 间,压缩耗电量,透平系统膨胀时间,发电量,以及热量回收等 系统关键参数的定量计算。
16
2.3 储能关键技术-压缩空气储能

用户侧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及辅助软件研究

用户侧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及辅助软件研究

【关键词】储能 容量配置 用户侧储能 经济性分析1 引言储能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具有快速响应和双向调节、环境适应力强、建设周期短等技术优势。

规模化应用将对能源转型、电网格局、电源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储能技术突破和成本快速下降,储能应用前景日趋广阔。

目前已有的储能方式主要可分为电化学储能与物理储能。

电化学储能由于具有使用方便、环境污染少、不受地域限制、转化效率高、比能量和比功率高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目前储能系统成本较高,而蓄电池成本占项目总投资70~80%,因此影响混合储能系统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储能系统的规模配置。

储能容量不合适将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或降低电网经济性。

合理的容量配置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提高储能的利用率,使其在必要的功能范围内得到充分的价值体现。

储能容量优化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储能技术特性、安装运行成本费用等因素,寻求最优容量配置方案,以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因此,储能装置的容量配置需满足两个要求,即在保证完成自身承担的任务、满足电网运行需求的同时应满足电网的经济性需要,确保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

用户侧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及辅助软件研究文/陈旭海1 陈佳桥1 叶春2 王金友1用户侧是电力使用的终端,用户是电力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发电及输配电侧的成本及收益以电价的形式表现出来,转化成用户的成本,因此电价的高低会影响用户的需求。

储能应用与用户侧,可以起到用户分时电价管理、容量费用管理、需求侧响应、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

本文以Matlab 作为储能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性工具,并以其中的(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 )开发环境(GUIDE )设计用户侧储能容量仿真配置,并通过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 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算法在储能电池的容量配置和经济性评估方面,目前主要的容量配置及其优化方法有差额补充法、波动平抑分析法和经济性评估法等。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优化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优化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优化设计及经济性分析林 振(厦门厦钨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针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储能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

主要从容量匹配、运行策略和经济性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合理设置储能系统容量并优化运行,可以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的平滑性,为电网提供调峰服务,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为风光发电储能系统的优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经济性0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方式的比重不断提高[1]。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形式,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也存在间歇性强、调峰能力差等问题。

为了提高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系统稳定性、经济性以及电网适应性,搭建储能系统对其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的匹配设计、运行策略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风力和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效益评估提供参考。

1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基本概述1.1 风力发电储能系统风力发电储能系统由风力机组、功率电子装置、储能装置组成[2]。

风力机组采用变桨距、变桨角风力机,机组容量一般在1-3MW。

储能系统常采用铅酸蓄电池或锂电池,考虑到成本效益兼顾,蓄电池容量约为风机额定功率的20-40%。

以2MW风机与0.5MW/ 1MWh锂电池组为例,充电时风机额定输出2MW送入电池充电,电池提供0.5MW功率、可储存1MWh能量。

放电时,电池可以提供0.5MW功率,可持续输出2小时。

充放电过程中,通过双向DC/DC转换器连接风机发电机侧直流母线与电池,并通过控制器协调风机、电池、DC/DC的功率分配。

放电时,先从电池提供功率,不足部分从风机补充。

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控制策略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经济性,延长电池寿命。

1.2 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主要由光伏数组、逆变器、储能装置组成[3]。

储能电站能效分析及优化设计

储能电站能效分析及优化设计

基金项目: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CEEC2019-KJ06)作者简介:姜华(1985— ),男,工程师,本科,从事新能源发电、储能等设计工作。

姜华,蒋科,蔡博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2)摘 要:成本高是制约储能电站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采用提升储能电站能效水平来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通过分析主要设备转换效率和站用电水平两方面的能效影响因素,优化设计储能电池系统及储能变流器变压器转换单元,同时通过优化站用电负荷设计并通过配置分布式电源来降低站用电损耗,提升了能效水平。

关键词:储能电站;能效;站用电中图分类号:TM715;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75(2020)12-0019-05Abstract: High cost is a key factor restricting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It improved the energy ef-ficiency level of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to reduce the life cycle cost. By analyz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in equipment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station power consumption level, optimize the design of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ystem and energy stor -age converter transformer conversion unit, and at the same time optimize station power load design and configure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s to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station is lost, which improves the energy efficiency level. Key words: energy storage station; energy efficiency; station powerJIANG Hua, JIANG Ke, CAI Bo-rong(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2 02, China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and Optimal Design of Energy Storage Station储能电站能效分析及优化设计0 引言储能具有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需求响应支撑、提升电能质量、促进新能源消纳、黑启动等多重功能,对促进电力系统灵活、经济、安全运行和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作用。

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AGC控制策略优化及试验分析

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AGC控制策略优化及试验分析
OptimizationandtestanalysisofAGCcontrolstrategyforthegrid-side 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powerstation
ZHANGJiangfeng1,SU Ye1,SUNJiandong2,ZHENG Keke1,MEIJian1, WANGZixiang1,LU Shengbing3,YUE Huafei4
(1.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4;2.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4; 3.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100;4.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2)
摘 要:储能系统具有优良的功率调节性能和频率控制能力,在新 能 源 消 纳 中 发 挥 了 重 要 的 作 用。 详 细 介 绍 浙 江 电 网侧储能电站全站及储能单元 AGC 控制策略,在考虑 电 池 能 效 的 基 础 上 对 该 策 略 进 行 优 化,提 出 考 虑 电 池 能 耗 因 子的负荷分配策略。在电化学储能电站 AGC 现场,首先,采 用 常 规 等 比 例 分 配 策 略 分 别 进 行 储 能 单 位 和 全 站 AGC 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储能单元 AGC 控制的调节速率、响应时间、稳态误差 等 性 能 均 有 明 显 提 高;然 后,采 用 等 比 例、 等裕度和优化分配策略分别进行 AGC 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在使用考虑电池能 耗 因 子 的 负 荷 分 配 策 略 后,储 能 单 位 内各 PCS负荷分配结果具有差异性,有利于储能系统负荷快速响应。 关 键 词:电网侧储能;铅碳电池;AGC 策略优化;调频控制;电池能效;储能单元 DOI:10.19781/j.issn.1673-9140.2022.02.020 中 图 分 类 号 :TM912 文 章 编 号 :1673-9140(2022)02-0173-08

关于10kV用户侧储能系统方案研讨分析

关于10kV用户侧储能系统方案研讨分析

关于10kV用户侧储能系统方案研讨分析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之举。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正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从“源-网-荷”向“源-网-荷-储”变化,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第四大基本要素。

用户侧储能可以削峰填谷,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因此,首先需要探讨10kV用户侧储能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10kV 用户侧储能系统方案一、背景根据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标准煤吨数,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

“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地毯的生活方式。

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全球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先进的用户侧储能技术可削峰填谷,大大减少用电的峰谷差,避免了在谷值时系统闲置容量过大所导致的发电机组总体经济性下降、能耗增加的状况发生,科学地减少了电厂煤炭消耗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同时储能可以平抑功率波动、用于改善电能质量、提升分布式电源汇聚能力。

2021年夏季,珠三角主要城市部分用户被要求有序用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的生产经营,最近两年各地区错峰用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各用电客户都在积极寻找解决途径。

用户侧储能谷段时充电,在高峰电价时像客户供电,客户在电网用电高峰期间没有增加电网负荷,主动地削峰填谷大大地降低了客户有序用电的概率,保障有序生产的同时还能获得峰谷价差收益。

在国家和市场需求的大环境下,用户对储能系统的需求日益明显。

二、用户侧储能系统简介用户侧储能系统主要是由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池组构成。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通常采用户外集装箱方案,分为电气舱和电池舱。

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调度与优化

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调度与优化

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调度与优化光伏发电系统是当前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清洁、可持续的电力生成。

然而,光伏发电系统的可用性和运行效率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电能调度与优化技术成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和经济性的关键。

一、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调度1. 储能系统在光伏发电中的作用光伏发电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会产生电能并将其送入电网,但在某些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会产生过多的电能,而电网无法完全吸收。

此时,储能系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将过剩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

2. 电能调度策略电能调度策略是一种能够实现光伏发电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

常见的电能调度策略包括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以及负荷侧的调整策略。

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储能容量的控制和电能的优先调度;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涉及到功率预测和调整;负荷侧的调整策略主要包括负荷侧的灵活调整和负荷侧的优化配置。

二、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优化1. 基于天气预测的电能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生成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通过天气预测系统,可以准确地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太阳辐射能状况,从而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调度。

利用天气预测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光伏发电功率分配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发电效率。

2. 基于负荷需求的电能优化在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中,负荷需求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分析负荷需求的变化规律,可以制定合理的电能调度方案。

在高负荷需求时,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充分运行并满足电网需求;在低负荷需求时,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3. 基于经济性的电能优化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优化还需要考虑经济性。

通过与电力市场进行交互,可以根据市场电价实施合理的电能调度和优化决策。

例如,在电力市场电价较高时,可以将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调整到最大,以增加收益;而在电力市场电价较低时,可以适当降低光伏发电功率,降低供电成本。

储能布局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储能布局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储能布局规划方案背景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其不稳定的特点,太阳能和风能等技术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质量的要求。

储能技术作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补充,通过在不需要的时候储存能量,在需要的时候将电能释放到电网或用户侧,使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催生了储能市场的发展。

储能电站一般采用蓄能电池或压缩气体等储能电池组件,并通过智能化控制,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到电网或用户侧。

但储能电站通常建立在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如山区、荒地、海岛等,这些地域条件较为苛刻,对于储能电站的规划和布局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布局规划步骤针对储能电站的布局规划,我们需要在考虑技术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区位和用地条件制定综合布局方案。

其主要的步骤如下:步骤一:选址分析选址是储能电站布局规划的首要步骤。

储能电站选址应遵循“尽量近、先选地形平稳、丰富的区域”的原则。

此外,选址还应考虑到电力的基础设施以及周边环境与社会影响等因素。

对于储能电站而言,应特别关注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以保证电站可以正常运行。

步骤二:方案比较在选址确定后,需要比较不同方案的适用性,以确定哪种方案最为适合。

方案比较的要素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可靠性、安全性、环境影响等。

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别评估,根据不同的目标权重确定综合得分,从而选择最优方案。

步骤三:模拟性分析对于电池容量、架构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等相关参数进行模拟,以评估方案具体运行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方案。

如何在方案比较与模拟分析之间进行有效地平衡,也是储能电站布局规划的关键。

总结储能电站的布局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同时考虑技术和地域条件,并在投资成本、可靠性、安全性、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仅有良好的技术和节约成本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全面的布局规划方案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导入生态设计的理念,以达到更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有的政策性支持
几点建议
16
1 充放电效率ɳ
%
2 放电深度DoD
%
3 寿命期充放电次5 度电造价P0
元/kWh
6 度次造价P
元/度次
7 维护要求
8 安全和环境
9 度次效益M
元/度次
数据来源
放电量/充电量 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
实际可达值 设备供货商回收
实际可控值 P0(1 - r)/n0
产品要求 实际状况 M =k1 - k2 /ɳ- P
五、发电侧储能基本技术方案
常规发(热)电厂储能技术方案

发电机组为例
300MW
新能源电站储能技术方案
12
五、发电侧储能基本技术方案
新能源电站储能技术方案
蓄电池模组
主开关
单机开关 隔离器
输入切换开关
变压器
输出切换开关
~
— 逆变器
13
六、发电侧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和安全环境保障
经济性分析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一、发电侧储能项目的开发意义
u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提供安全稳定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电力迫在眉睫。经济社会越是发 达,电力峰谷差一般会越大,储能,对于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u 2017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文件中明 确“支持储能系统直接接入电网。研究储能接入电网的容量范围、电压等级、并网适应性、运行 控制、涉网保护、信息交互及安全防护等技术要求。”这为储能产业特别是发电侧储能的快速发 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6


“ 铅
铅酸蓄电池的特点




全 寿 命 周 期 铅酸蓄电池消晶+管理 管 理 ” 技 术
7
四、“铅酸蓄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
全寿命周期管理
8
四、“铅酸蓄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
标准化储能单元配置
彰显效果
9
五、发电侧储能基本技术方案
储能技术路线
电化学储能:采用“铅酸蓄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延长电池寿命至充放电1600次)
u 2.常规电厂升压站或开关室邻近有空置场地或可以腾置出场地,足够布置储能电站设备。 u 3.新能源电站经常发生弃风或弃光情况,上网电价(不含政策性补贴)达不到峰时电价。 u 4.新能源电站在逆变器邻近有空置场地,足够布置储能电站设备。 u 5.储能设备占地面积按单位储电量平铺占地面积20~40㎡/MWh计算。
储能电站项目开发
(发电侧)
2018年9 月
目录
u 1、发电侧储能项目的开发意义 u 2、发电侧储能项目的市场价值和盈利模式 u 3、发电侧储能项目的开发条件 u 4、“铅酸蓄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 u 5、发电侧储能基本技术方案 u 6、发电侧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和安全环境保障 u 7、关于发电侧储能需要政策性支持的建议
“铅酸蓄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 举例 82 70
1600 45 800
0.275 线上维护/线下免维护 安全、环保,回收率99%
0.405
14
六、发电侧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和安全环境保障
经济性分析
M的计算公式中:K1—峰时电价(元/kWh),K2—谷时电价(元/kWh);ɳ —充放电效率(%); P —度次造价(元/度次,融入了电池寿命指标),P=P0*(1-r)/n0 。
充电储能
放电供应
能源管理(BMS)
~ — 逆变器
铅酸蓄电池储电
电池管理(BMS) 10
五、发电侧储能基本技术方案
常规发(热)电厂储能技术方案
以300MW发电机组为例
储能装置开关
主变
厂总变 6kV
220kV 主开关
双向计量装置
~
逆变器

铅酸蓄电池储电
至厂变、厂用电系统 发电机组
发电机输出 18kV
11
4
二、发电侧储能项目的市场价值和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
“常规电厂+峰时直供电”盈利模式
“风力或光伏新能源电站+峰时供电”盈利模式
5
三、发电侧储能项目的开发条件
u 1.常规电厂的发电机组节能减排指标已完全达到国家相关规定要求,高峰时段上网输出容量 有盈余,设备尚存年份明显超过十年,夜间上网电价较低(不超过0.45元/kWh)但不被要求 停机。
u 无论是在新能源并网、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还是用户侧,储能都可以发挥其独有的价值。 u 目前国内在用户侧储能方面发展势头很快,电网侧储能和发电侧储能还有待追赶。
3
二、发电侧储能项目的市场价值和盈利模式
市场价值
发电侧储能目前市场还几近空白,但却有着巨大的潜力。 常规发(热)电厂采用发电侧储能后,储能设备在发电机组负荷低谷时段(夜间)充电而 成为用电设备,从而增加低谷负荷,提高了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的安全系数;储能设备在发电机 组负荷高峰时段放电而成为发电设备,从而增加高峰出力;这样使得发(热)电厂的调峰能力 得到增强。 风能和光伏等新能源电站配置发电侧储能后,采用两组蓄电池轮流充放电,避免了输入对 输出的干扰,能够保证电力输出稳定,避免弃风或弃光情况发生,并满足电网的调峰要求。
在k1、K2确定的情况下,对项目的经济性有决定性影响的是充放电效率ɳ、全寿命期充放电次数n0、 残值率r 和度电造价P0,这些参数直接影响了度次效益M 。 M的大小直观反映了储能项目的经济性,M > 0表示有利可图,可考虑投资;如果M < 0,则表示亏损,该项目不值得投资。
安全环境保障
15
七、关于发电侧储能需要政策性支持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