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
新课改研讨交流发言稿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新课改的相关问题。
首先,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自2001年启动以来,新课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以下是我对新课改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一、加强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其次,要丰富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要加强课程实施,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合作式、情境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教师是新课改的践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实施效果。
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 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2. 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3.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新课改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2.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交流学生情况,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课改教研研讨活动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参加这次课改教研研讨活动,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此,我代表全体教师发言,以下是我对本次研讨活动的几点看法和思考。
一、课改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实施课程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课改背景如下:1.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全球教育改革浪潮席卷各国,我国教育改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教育改革需求:我国教育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公平、素质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亟待提高。
3.教育信息化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
课改意义如下: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
3.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改现状与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课程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2.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学习。
3.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式单一,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4.教师队伍建设不足:部分教师缺乏课改意识和能力,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
三、课改建议与措施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调整课程内容,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改意识和能力,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6.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作者:赵立艳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6期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确立了目标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充实的课程体系,而且由此生成了关于课程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深刻改革。
但由于这些改革还是在进一步探索,所以尽管许多教师是满怀激情投身到新课程教学实践,但我们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去解决。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中,学习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而使这种学习方式流于形式,甚至成了课堂教学不实用的花架子1. 对于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的教师混淆了自主学习与自由学习的概念,教师不分教学内容、教学时机,一味顺应学生意愿,实施自由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结果导致课堂自由开放有余,自律规范不足,课堂局面混乱,无法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
对策: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必须明确一点:自主学习不等同自由学习。
教师要在尊重、保护和推进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同时,不放任、不失控、不追求形式,以指导者的身份对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实施组织、引导、促进和评价。
2. 对于合作学习,有的教师没有明确其内涵,而仅仅把合作学习当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忽略对合作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及有效的方法指导。
在合作学习中,常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目标不明,分工不明,不能充分发挥同学间的协调作用,学生之间缺乏相互倾听的习惯与自觉配合的意识,教师缺乏适时的指导等等。
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学习,不能真正起到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的作用。
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性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独立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并且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总结。
3. 对于探究性学习,部分教师更是存在着误区。
如:教师对选题不够重视,课前没有认真准备,问题的提出很随意,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去探究,不管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去探究,或是其难度是否适合学生去探究。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然而,课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缺乏统一的理念和目标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理念和目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存在差异,导致改革的方向和效果不一致。
1.2 教师培训不足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目前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师培训的时间和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导致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面临困惑和挑战。
1.3 教材与教学内容不匹配当前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彻底匹配。
有些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1.4 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改革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但目前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
评价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2.1 建立统一的理念和目标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等多方参预,制定统一的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通过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形成共识,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为课程改革提供统一的指导。
2.2 加强教师培训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培训内容应包括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经验分享。
2.3 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和教师参预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工作,确保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
教材应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量能力的培养。
2.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部门可以探索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将考试成绩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相结合。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的发掘,鼓励学生的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
课改实践中对几个问题的理解
课改实践中对几个问题的理解政治组李建文新的学年,我校初一年级全面进入课程改革。
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甚至是挑战。
为此,自暑假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了各级培训,并对各学科课改的精神进行了深入学习。
在充分的理论准备的基础上,我们投入了课改实践当中,到目前为止,已将近半学期。
这半学期新课程的实践和伴随的思考促成了我们对许多问题的新的理解,这里集中谈一谈以下几个,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1.对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师”的解释为“教员”,对“老师”的解释也为“传授文化、技术的人”。
无论哪种解释,都强调了在传统课程下,“教师无权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
”教师的角色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
而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这一角色定位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求教师研究学生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研究和参与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所以,在课改背景下的课程实施中,教师不好当,要适应课程改革,教师必须非常注重对自我修养的提高。
2.对教材地位的理解在旧课程下,教材是既定的、封闭的,不论学生的实际如何,教学活动都不可偏离教材这部“圣经”,教学完全在课程和教材的控制和支配之下,教师的任务知识讲授教材。
在这种控制下,学生只是教材所讲知识的容器,因而这样的教学丝毫不可能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具有这样的观念: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途径之一,它不再是“圣经”。
对学生而言,教材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让学生参与,改造和生成教材,通过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途径实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文档
• 相较而言,所谓的“新路”似乎很丰富, 但是:
• 所谓的“新路”有无数课程教学需要实现 的任务,却并不说明课程教学本身最基本 的特征。
• 如此,这条“新路”就显得“飘忽”而难 以把握
• 如果新老两条路真如以上所列是截然 对立的,那么,我的观点是是:虽然 老路死板、枯燥,却至少显示了教学 最基本的特点。
• 如:
• 以接受的方式学习书本知识,即表现为主 要以听讲读书的方式学习以书本为载体的 、人类历经千百万年而积累的精神财富;
• 根据预先确定的教学目标来甄别学习结果 ,即在活动开始之前便知道活动的结果, 并以考试的方式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 如果不能确定“自主、合作、探究”的“接受”性质 的话,就无法确定这确实是教学而不是儿童的好奇之 举或科学家的活动;
• 如果不能确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经验”是在“掌 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无法确定这确实是 严格的教学还是儿童课外的兴趣活动;
• 如果不能确定“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 来“甄别”学习结果的话,则不能确定这样的评价是 依据什么来判定它确实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 新课改理念是新的、好的,而做的还是老一套,是 陈旧的、落后的。
一、新课改的理念与主张
• 新课改的实质性内容主要体现为介入课改的 “新课程理念”,即以建构主义心理学、后 现代主义哲学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强 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强 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个人体验。
• 与此相配套,还有些类似于宣传口号的具体 主张,例如:“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教 学即创造新知”、“反对传授现成的知识” 、“课程即体验”、“回归生活世界”、“ 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多一把尺子 就多一批合格的学生”等等改成果的调查中直接看到 。例如,一项调查显示,“教师的教学观 和学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学生在 问卷的开放题中说:‘现在的教师对我们 来讲也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以前上课,整 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做错了题目就要受 到批评,而现在每节课老师大约讲半节课 ,学生讲半节课,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 我们答错了,老师不但不批评,反而还是 积极鼓励我们,让我们对学习越来越有信 心,越来越感兴趣。’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 他们往往 从教师 的言谈举 止 中发 展其性 格 , 从教 师 的 品 行 中形 成 其 品德 , 教 师 的 威 望 中 完 善 其 人 格 。 因 此 , 学 语 文 教 师 从 小
三 、 课 改 要 求 小 学语 文教 师 应 关 注教 师 的 专 业 化 成 长 新
2 0 0 8—4—8
08 2 0 7 / 01 3
新 课 改 要 求 小 学 语 文 教 师 教 师 必 须 关 注 自身 的 专 பைடு நூலகம் 成 长 , 专 业 知 从
应 模 范 遵守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人 们 在社 会 生 活 中共 同 的行 为 准 则 。 为人 民 服 识、 以 学习能力和学会反思教 学过程等 方面提 升 自己, 才能 适应高 速发展 的 务 为核 心 , 以集 体 主 义 为 原 则 , 爱 祖 国 、 人 民 、 劳 动 、 科 学 、 社 会 信息时代。新课 改要求教 师应及 时地更新 自己的教学观念 和教学方法 , 以 爱 爱 爱 爱 与
【 关键词】新课改
一
小学语文教 师 问题
色处 于 随 时互 换 的 动 态 变 化 中 , 进 学 生 的 创 新思 维 。 促
、
新 课 改 要 求小 学 语 文 教 师 应 首 先 关 注 教 师 的职 业道 德 建 设
新 课 程 改 革 的核 心 理 念 是 “ 了 每 一位 学 生 的发 展 ” 强 调 以 学 生 的 发 为 。
新 课 改 下 小 学 语 文 教 师 应 关 注 的 几 个 问 题
◆王 燕
( 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中心小学 )
【 摘要】新课 改下 , 小学语 文教师应关注三个问题 。即新课改要 求小学语 文教 师应 首先关注教 师的职业道德 建设 ; 新课改要 求小学语文
课改需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区进行的课程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尊重校情,制定适合本校的课改理念。
从我区各校进行的课改模式看有“走班式”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小班”教学模式、“321”教学模式等等。
这些教学模式都是各地成功学校采用过的或正在实施的教学模式。
从我区各校的校情看,与当初成功学校的校情相似,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正确的。
但我们忽视了成功学校在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所走过的历程。
我们在进行课改时在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师是否在思想上认识到位?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改变?教师是否熟练掌握课改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按课改模式上课?我们的学生是否适应?学生是否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对学生是否产生心理压力?是否导致放弃学习?因此,学校在制定课改模式时,一定要掌握师情(年龄结构、教学水平、敬业精神)、学情(基础知识、能力),制定适合本校的课改理念,才能使学校的课改真正落到实处。
2、要分步推进,加强教科研工作面对成功学校,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它们取得的成绩,在我们进行课改时就会急于求成选择全面展开,而我们的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并无经验,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和担忧(特别是初三教师),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象,不能使课改真正实施。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课改实施过程中要分步进行。
首先,鼓励、指导教学骨干先行进行课改,要选择年级和班级,用学校制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总结教学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有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同时,要及时组织好教学反馈分析会,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培养这些教学骨干成长,成为课改的引领者、推动者。
其次,教务处(教研处)要组织好教研组活动,紧紧围绕课改进行,从组织课改理念的学习、教学模式的熟悉、集体备课抓起,使教师熟知课改理念、教学模式,并深深感受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第三,德育处要积极配合教务处(教研处)组织的课改,要求班主任组织好本班的宣传动员工作、课改教学中的班级管理(学习小组组建、小组量化考核办法、桌凳摆放等),为课改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课改发言稿
课改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课改的想法。
课改,即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其中,为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课改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课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课改应该如何进行?我认为,课改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评价方式方面,我们应该注重综合评价,不再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后,课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课改中,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改中。
作为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我们应该关心教育,支持课改,为教育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教育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谢谢大家!。
学校课改交流发言稿范文
学校课改交流发言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和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在这里今天聚集在一起,是为了讨论学校的课改问题。
课改,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育的效益。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课改的问题,找出合适的改革方案,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首先,我认为学校的课改应该从目标出发,明确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课改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我们要把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与这一目标相结合,切实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课改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师的培训。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观念,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要求。
另外,课改还应该注重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引进新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使课程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的兴趣。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和跨学科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度。
最后,课改还需要全校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学校领导要重视课改的工作,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和政策,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老师们要积极参与课改的讨论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程的更新和改进。
学生们也要配合学校的工作,主动参与课改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为课改的顺利进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综上所述,课改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育的效益。
我们应该从目标出发,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改进课程内容和形式,全校共同努力,积极推进课改的工作,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课改的目标,为学校教育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课改”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
“课改”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课改”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课改”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要课改,课改为谁而改,究竟改什么?如何改?课改在教育改革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这些都是课改的基本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并做出正确的回答,我们的课改工作才能向纵深发展,我们的课改工作才能真正促进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
一、关于课改的地位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战略地位究竟是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后一道门槛,只有改革进入到课堂这个层面,才能真正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革才算进入到了深水区。
课堂教学改革是撬动教育发展的支点,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治本之策,我们要用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的整体变更。
二、关于课改的立场问题弄清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育必须首先使人成为人;教育必须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
弄清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关于课改的观念问题要想真正实现课改的目标,关键是要实现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当前最应该转变的观念是三大观念的突破,即由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由以教为本转变为以学为本;由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素质为本。
我们要认真研究以上三个为本的基本内涵,要探索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具体方法和可行途径。
四、关于课改的动力问题我们课改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改革的主导是教师,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那么如何挖掘教师的课改动力,如何让课改变成教师自己的事情,让课改真正发生在教师身上,让课改按照教师的方式进行?五、关于课改的阻力问题课改的实质是将受教育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换句话说,就是由原来的关注少数学生的升学转变到现在的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利益的重新调整,一定会引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对,那样,我们的改革就会遇到许多阻力。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分析存在哪些阻力,生产阻力的原因是什么,要区别对待,各个击破。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标题:课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课程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课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本文将就课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问题一:缺乏师资支持1.1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1.2 缺乏专业培训机会1.3 教师抵触情绪较重二、问题二:课程设计不合理2.1 缺乏实际应用性2.2 课程内容重复冗余2.3 缺乏跨学科整合三、问题三:学生参与度不高3.1 课程缺乏趣味性3.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3.3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四、问题四:评价体系不合理4.1 评价过于功利化4.2 缺乏全面评价指标4.3 评价结果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五、问题五:家校合作不够紧密5.1 家长对课改缺乏理解5.2 学校与家庭沟通不畅5.3 家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不够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提供专业发展机会,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设计。
2. 优化课程设计:强调实际应用性,减少内容冗余,推动跨学科整合。
3. 提升学生参与度:设计趣味性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全面评价指标,减少功利化评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5. 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家长对课改的理解,促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提升家庭对学生学习的支持。
结语:课程改革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通过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育质量。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课程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育教学中几个问题
浅谈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谁要领导好教学教育的过程,谁就要精通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
”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要通过艺术的形式、科学的方法和技巧由我们的老师表演给学生。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的改变靠我们老师的改变,特别是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观念的改变。
就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谁要领导好教学教育的过程,谁就要精通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
”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要通过艺术的形式、科学的方法和技巧由我们的老师表演给学生,故我从以下方面谈一下我对课堂教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科学技巧艺术角色联系生活一、教育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科学的指导好课堂教育教学过程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如:我在高中数学求最值的一堂探索课,某爱国人士甲先生准备捐建一座圆形公园,公园要建六个颇具特色的凉亭:在圆形公园的六个角(即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各建一个美丽的凉亭。
甲先生准备通过招标形式在x市几家建筑公司中选定一家来承建。
招标会上甲先生风趣的说:”圆形公园的建筑既不考虑技术问题,也不考虑资金问题,相信这两点大家都没有问题,待中标后再具体协商。
课改发言稿
课改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对课改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课改,即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课程改革,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学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认为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需要的是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多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勇于实践。
其次,课程改革也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
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路径。
最后,课程改革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作为老师和领导,也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谢大家!。
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反思与探讨
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反思与探讨南王镇中心小学闫广勤新学期以来,我校在上级教委的重视和直接领导下,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全体教师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参与,坚持扎实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经过一番的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已露出明芽初见端仉,用老师的话说,已经有点课改的气氛了。
老师们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与学的行为开始了自己的理性思考,逐渐地从课改的参与者进入到实验者。
同时也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反思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与教师在角色转换中相应的行为。
经过一段来的课改,仍存以下几个问题和困惑。
1、新的教育观念没有真正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不明确,对这场新课改能否成功,效果如何,仍持怀疑观望态度。
特别是今后的考试制度,评价机制如何建立,如何评价不明确,用现在的改法能否适应今后的中考心存疑虑。
2、学生的素质不高,文字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差,在小组讨论或教师提问时怕发言或者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加上班生数多(64人以上),教师要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3、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之间的矛盾。
4、教学模式还不能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基本上沿用老一套。
教师在教学中仍受教材的约束,不能真正使用教材,而是教教材。
所有存在的问题,统一起来都是观念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
因此,要搞好新课程改革,就必须要求教师切实做好教育观念和职业角色的转变。
过去我们普遍认为,教师“传道、授立、解惑也”,在教学中,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主业。
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一种以学主动发展为主旨,兼容多种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观念已经开始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同信。
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换,应当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向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身份转变。
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当是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此外还应努力成为研究与创新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教我思新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囊_/『惑瓣市患髑一紫南势学姚秀强林最飞2004年秋,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
规模之宏大.是历次教学改革中绝无仅有的。
回首新课改走过的历程,开始时声势浩大,但几经周折,雷声过去了,雨点也小了,不少的尝试遭遇“水土不服”,昙花一现之后偃旗息鼓。
因此,新课改如何向纵深推进.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探讨。
下面笔者就几个问题,谈一些浅薄的看法,供专家、学者、同仁批评斧正。
一、课改理念有待明确专家们对新课改的理解众说纷纭。
意见并不一致。
2004年秋,笔者参加广东省新课改教育管理者培训,听完专家对新课改的介绍,觉得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很新鲜、有创意,认为一定要进行新课改,还购买了不少专业书籍学习。
同年国庆.笔者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新课改研讨会.听取了不少专家的报告。
至于新课改理念的真谛.专家报告是听得越多越复杂,书是看得越多越模糊.不知哪一位专家的观点才是“正宗”。
最后新课改究竟是什么东西,如何有效开展,又回到了模棱两可的境地。
此外.新课改理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不明。
目前,提出新课改理论的大多是学者、教授,他们对基层的情况缺少深入了解。
即使有些专家也在中学兼职.但他们所了解的只是城市中少数重点中学的情况,而对大多数普通中学的现实状况并不知晓.农村边远地区中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的指导规划.不少脱离了实际.在理论上显得102简单易行,但实际操作却并非易事,诸如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等。
二、教师素质亟待提高首先,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
目前教师的理论素质与新课改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2004年起。
各级教育指导部门都组织教师暑假培训,要求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这是要求教师“知而行”.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操作方法。
不可否认新课改的理念是好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品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品格。
但短短3天的培训时间,教师实在无法吃透新课改理念的精神.按新课改的要求指导教学更是一句空口白话。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_1
份整合的智能清单,将每一种相关智力理论的局限性降到最低限度并使其在整合的智力框架中增强 其长处。
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之力学说,将成功引入致力研究范围,试图从智力活动的产品在现实生活中成 功与否的角度评价智力。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分析性智力是一种 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和评判思维成果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既定内容,产生新异有趣思 想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智力三个方 面的协调与平衡,是增强人的创造力并促使人在生活中成功的保证。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智力学说的重和将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完成对传统智力理论的超越。为 此,它们可以作为整体开发、全面更新与评估人的智力过程的理论依据并由此构成课程与教学改革 的重要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br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学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所替代的。
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调整和改变。
这种学习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课本知识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学习是在自我理解基础上的检验和调整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本知识仅仅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比较可靠的假设,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可能更正确地解释,而决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些知识在进入个体的经验系统被接受之前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只有通过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双向相互作用后,才能交媾其它的意义。
所以,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不是象镜子那样去“反映”呈现,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
课堂中学生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其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套用。
因此,关于知识的学习不宜强迫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满足教条式的机械模仿与记忆,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让学生无条件地接纳,而应关注学生是如何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经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而建构知识含义的。
3、学习需要走向“思维的具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批判了传统课堂学习中“去情境化”的做法,转而强调情境性学习与情境性认知。
他们认为:学校常常在人工环境而非自然情境中教学生那些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东西常常被遗忘或只能保留在学习者头脑内部,一旦走出课堂到实际需要时便很难回忆起来,这种把知识与行为分开的做法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学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所替代的。
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调整和改变。
这种学习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课本知识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学习是在自我理解基础上的检验和调整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本知识仅仅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比较可靠的假设,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可能更正确地解释,而决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些知识在进入个体的经验系统被接受之前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只有通过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双向相互作用后,才能交媾其它的意义。
所以,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不是象镜子那样去“反映”呈现,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
课堂中学生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其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套用。
因此,关于知识的学习不宜强迫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满足教条式的机械模仿与记忆,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让学生无条件地接纳,而应关注学生是如何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经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而建构知识含义的。
3、学习需要走向“思维的具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批判了传统课堂学习中“去情境化”的做法,转而强调情境性学习与情境性认知。
他们认为:学校常常在人工环境而非自然情境中教学生那些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东西常常被遗忘或只能保留在学习者头脑内部,一旦走出课堂到实际需要时便很难回忆起来,这种把知识与行为分开的做法是错误的。
知识总是要适应它所应用的环境、目的和任务,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保持和使用其所学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或在情境中进行活动性学习,促进知与行地结合。
情境性学习要求给学生的任务要有挑战性、真实性,任务稍微超出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让学生面对一个要求认知复杂的情境,使之与学生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的不相匹配的状态,及认知冲突。
学生在课堂中不应是学习老师提前准备好的知识,而是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从具体走向思维,并能达到更高的认识水平,即由思维走向具体。
4、有效的学习需要在合作中、在一定支架的支持下展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事物的意义,不同的人理解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存在统一标准的客观差异性本身就构成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超越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检验与自己相左的观念,学到新的东西,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学生在交互合作学习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会逐渐地提高学生的建构能力,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建构主义者称这种提供给学生、帮助他们从现有能力提高一步的支持形式为“支架”,它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在认知中不知所措或少走弯路。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制度带来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途径将会影响到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决策。
比如,学生是应该按能力分班或分组,还是应该将不同组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评估内容;选取学校位置的方法;挑选教师的标准;教师的培训;课程和学习材料的选择,等等。
任何这些方面的变化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所有的变化综合起来产生的影响则是激动人心的。
教与学的变化需要教育领导部门在组织和运行等方面从传统的计划型、控制性强的特点中挣脱出来。
这些改革将会导致教育领导部门在机构的组成、不同部门以及不同级别之间的信息沟通、对学校的服务、政策制定、权威机构的选择和分布等各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在教学中如何摆正“探究性学习”的位置?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式出现的,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摆正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位置?在小学阶段,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呢?学习,可以说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由”到新的“有”的过程。
这“未知”、“不会”和“没有”可能是世界上的人都“未知”,都“不会”,都“没有”。
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有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花一点功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老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有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
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当然还是需要的,但是,它产生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也是需要加以改变的。
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
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这“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而对这些学生却是新的。
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答案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一致,也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不一致。
这不一致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也有可能学生所找到的答案也是对的,是另一种答案罢了,说明这个问题本身的答案就不止一个,学生的探究确实有了新的发现。
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跟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跟教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到“新解”的尝试。
有些学校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一样,搞发明创造,撰写论文论著。
因此在一些学校里,由教师和少数学生组成课题组“攻关”,争取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评比中获奖,却把大多数学生撇在一边。
这种现象应该扭转。
要明确倡导新型学习方式的立意所在,拨正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目标,要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
四、思维品质思维就是思考,它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
思维有两个特点:一是间接性,二是概括性。
所谓概括,就是在思想上将许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某事物一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
概括的过程,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极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
我们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为重点。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相联系的。
人的思维总是借助于语言材料进行的。
换句话说,人主要是用词来思维的。
当我们进行思考时,总是要向自己提出问题,拟定种种假设,做出各种判断……这些都需要运用词,并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把它们联系起来。
没有这样的言语活动,也就没有人的思维。
分析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一个对象或现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两合为一个整体。
我们认识某一个事物时,总是不断的对它进行分析和综合。
例如,识字教学,既要分析字的笔划、笔顺和偏旁部首,讲解字词的构成,又要把字词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解它的读音和字义。
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规律性,又反映出个性的差异性,这种个性差异体现在思维的智力特征方面就是思维的智力品质。
这种品质一方面实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的,另一方面他又直接影响新问题的解决。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思维训练的目的一是要学生学习掌握思维的方法,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通常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差异有下几方面。
1、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又叫作抽象逻辑性,他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感性材料经过思维过程的提炼,在人脑中认识突变产生概括,于是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具有思维深刻性品质的人,能从别人看来是简单的,甚至不屑一顾的现象中,看出重大的问题,从中揭露出最重要的规律来。
与此相反,思维肤浅的人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问题的本质,不善于深思熟虑,往往凭一知半解就下结论。
2、思维的广阔性。
广阔性是指一个人在思考问题中能全面地看问题,思路宽广,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多方面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本质,也就是说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上去分析研究问题。
思维广阔性依赖于人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做储备。
相反思维狭隘的人往往根据一点知识或有限的经验去思考复杂的问题,显然,这是不容易得到成功的。
3、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敏捷性就是思考问题“快”而“准”。
能在短时间内对问题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与敏捷性相反的是,一是思维缓慢而迟钝。
二是虽然思考问题速度很快,但是往往不合情理。
这都是思维质量不高的表现4、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的改变先前思维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⑴思维起点灵活,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⑵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全面灵活“综合分析”;⑶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
⑷善于组合分析,伸缩余地大。
⑸思维结果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这种结果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与思维灵活性相反的是思维僵、呆板。
在客观变化了的情况下,思维不能随着发生变化。
或固执己见,或爱钻牛角尖等。
5、思维的周密性。
所谓思维的周密性是指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做到精细、周到、全面,没有漏洞,不疏忽大意。
与周密性相反的是虽然思考问题能做出正确分析判断,乃至有一定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但并不周全,粗枝大叶,有漏洞,所以影响问题的解决。
6、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观点检查自己的思维及其结果的正确性。
具有思维批判性的人,对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能根据一定的原则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客观的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意见,既能坚持正确意见,又能放弃错误的想法。
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是人云亦云。
他们常常把一个假设当最后的真理,主观自恃,骄傲自大;或者轻信轻疑,没有主见,随波逐流。
五、课堂教学的特殊地位。
1、从教学时间上看,课堂教学占据学生的时间最长。
据统计,一个学生受完普通教育要上一万节课;一名小学生90.48%的在校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可见,课堂教学是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占据了他们学生时代的大部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