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正式)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三篇)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包括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下同)。
第三条电力设施的保护,实行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报告。
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制止。
第五条____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县以上地方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保护电力设施的职责是:(一)监督、检查本条例及根据本条例制定的规章的贯彻执行;(二)开展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工作;(三)会同有关部门及沿电力线路各单位,建立群众护线组织并健全责任制;(四)会同当地公安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七条各级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第二章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区第八条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的保护范围:(一)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厂、站内的设施;(二)发电厂、变电站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储灰场、水井、泵站、冷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装置、消防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三)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水口、引水隧洞(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厂房与大坝间的通信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第九条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一)架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登杆塔的爬梯和脚钉,导线跨越航道的保护设施,巡(保)线站,巡视检修专用道路、船舶和桥梁,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二)电力电缆线路:架空、地下、水底电力电缆和电缆联结装置,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井、盖板、入孔、标石、水线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三)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熔断器、计量仪表装置、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及其有关辅助设施;(四)电力调度设施:电力调度场所、电力调度通信设施、电网调度自动化设施、电网运行控制设施。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范文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
第四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专家库,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
第五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应注重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六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应依法开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或者妨碍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
第二章电力设施基本要求第七条电力设施应建设健全、合理布局,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求。
第八条电力设施的规划应科学合理,包括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网络等。
第九条电力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和标准,保持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电力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应按时按质完成,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十一条电力设施的改造和扩建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和标准,并经过专家评审和安全评估。
第十二条电力设施的拆除和废弃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确保设施的安全无害化处理。
第三章电力设施保护管理责任第十三条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由电力部门负责,具体分工由地方政府、电力企业等相关部门协调推进。
第十四条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第十五条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社会各方应积极参与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第四章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措施第十七条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
第十八条建立电力设施保护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电力设施安全隐患。
第十九条推进电力设施的现代化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电力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第二十条加强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供电和运行。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修正)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98.01.07•【文号】国务院令第239号•【施行日期】1998.01.07•【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87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根据1998年1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决定》修正国务院令第23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包括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下同)。
第三条电力设施的保护,实行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报告。
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制止。
第五条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县以上地方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保护电力设施的职责是:(一)监督、检查本条例及根据本条例制定的规章的贯彻执行;(二)开展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工作;(三)会同有关部门及沿电力线路各单位,建立群众护线组织并健全责任制;(四)会同当地公安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七条各级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第二章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区第八条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的保护范围:(一)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厂、站内的设施;(二)发电厂、变电站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储灰场、水井、泵站、冷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装置、消防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三)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水口、引水隧洞(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厂房与大坝间的通信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87.09.15•【文号】•【施行日期】1987.09.15•【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87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全民所有的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包括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附属设施。
下同)第三条电力设施属于国家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公安部门报告。
第五条国务院电力主管部门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县以上地方各级电力主管部门保护电力设施的职责是;一、监督、检查本条例及根据本条例制定的规章的贯彻执行;二、开展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工作;三、会同有关部门及沿电力线路各单位,建立群众护线组织并健全责任制;四、会同当地公安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七条各级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第二章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区第八条发电厂、变电所设施的保护范围;一、发电厂、变电所内与发、变电生产有关的设施;二、发电厂、变电所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水井、泵站、泠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针、消防设施及属设施;三、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水口、引水隧洞(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厂房与大坝间的通讯设施及附属设。
第九条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一、架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登杆塔的爬梯和脚钉。
导线跨越航道的保护设施,巡(保)线站,巡视检专用道路、船舶和桥梁,标志牌及附属设施;二、电力缆线路;架空、地下、水底电力电缆和电缆联结装置,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井、盖板、人孔、标石、水线标志牌及时附属设施。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电力设施保护是保障电力供应正常运转以及预防设备故障、降低电力事故处理和维修难度的重要手段。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主要规范了电力设施保护的基本规定、保护措施、检测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办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一、基本规定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规定:1.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明确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职责,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2.电力设施保护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有效、实用的原则。
在实施电力设施保护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环境、负荷特点,保证合理、协调、可靠、经济。
3.电力设施保护涉及电力生产、输配电及交通、通信等工程,应相应地制定专门的安全规程,并督促电力设施保护人员认真遵守。
二、保护措施为了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1.电力设施的基础建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设施应选用符合安全可靠要求的设备与材料,保障其运行安全和可靠性。
2.电力设施的运行管理应遵循规程规划和预防为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电力设施管理标准与规程,并严格执行。
3.采用合适的防雷、接地、过电压、过电流、短路等保护系统,避免因各种异常因素造成过载损坏或引发安全事故。
4.维修、检查时需关注电力设施的运行状态及电气装置的安全性。
及时处理异常问题,避免故障对电力设施造成影响;在电站发生故障时,应立即组织应急布置,保证设施交流、通讯正常。
三、电力设施保护的日常检测日常检测主要是通过对电力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设施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修缮或更换。
对于主要线路、变电站等关键电力设施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监测周期如下:1.高压电力设施: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低压电力设施:每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变电站、开关站:每年检查一次,保障其正常运行。
四、应急处置在电力设施出现故障时,需要做到及时处置和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和供电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电力系统范围内的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
第三条电力设施是指供电系统中的各类电力设备和电力线路,包括变电站、输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发电设施、公用电力设施等。
第四条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应遵循“先预防、后治理”的原则,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六条电力设施的保护主体是电力公司和电力设施管理部门,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
第七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坚持科学规划、综合管理、综合管控、精细运作的原则,提高电力设施的整体管理水平。
第八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
第二章电力设施保护的基本要求第九条电力设施保护应注重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电力设施保护应科学合理布局,避免设施间的相互影响和冲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第十一条电力设施保护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设备监控系统和告警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电力设施保护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行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措施,降低电力设施的运行成本。
第十三条电力设施保护应坚持依法经营,遵守电力设施管理规定和安全生产措施,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电力设施保护应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第三章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组织体系第十五条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合力。
第十六条电力公司应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设立专门的电力设施保护管理部门。
2020年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文档

2020年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文档Power facilities protection regulations 2020 [full text] d ocument2020年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文档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下面小泰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全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包括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下同)。
第三条、电力设施的保护,实行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报告。
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制止。
第五条、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县以上地方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保护电力设施的职责是:(一)监督、检查本条例及根据本条例制定的规章的贯彻执行;(二)开展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工作;(三)会同有关部门及沿电力线路各单位,建立群众护线组织并健全责任制;(四)会同当地公安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七条、各级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第二章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区第八条、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的保护范围:(一)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厂、站内的设施;(二)发电厂、变电站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储灰场、水井、泵站、冷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装置、消防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三)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水口、引水隧道(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厂房与大坝间的通信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力生产和电力设施建设顺利进行,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xx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xx境内已建或者在建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设施及附属设施(以下简称电力设施)的保护,均须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实行电力主管部门、xx、人民群众相结合和宣传教育、加强防范、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义务,都有权制止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并向电力主管部门或者xx举报。
第五条县级以上电力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监督、检查《条例》和本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二)负责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三)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电力设施保护群防组织,并制定和落实电力设施保护责任制;(四)会同同级xx负责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五)依法查处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六)研制、推广电力设施的技术防盗措施。
县级以上电力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在依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执行职务时,须出示《电力设施保护执法证》。
第六条各级xx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和盗窃、哄抢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工商、交通运输、林业、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电力主管部门和xx做好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和保护区第七条发电厂、变电所设施的保护范围,除《条例》第八条规定外,还包括经依法批准建设的各种专用船舶停泊区及其有关设施。
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按照《条例》第九条规定执行。
第八条架空电力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宽度,依照下列规定划定:(一)在一般地区电力线路的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的水平安全距离是:1―10千伏5米35―110千伏10米22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二)在城镇、工矿区等人口密集地区,电力线路的导线边线在设计最大风偏后(不包括常用可活动距离)向外侧延伸的最小水平安全距离是:1―10千伏1.5米35千伏3米110千伏4米220千伏5米500千伏8.5米第九条电力电缆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宽度,依照下列规定划定:(一)地下电缆为线路两侧各延伸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之间的水平安全距离;(二)海底电缆一般为线路两侧各2海里(港内为两侧各100米,滩涂区域为两侧各25米);(三)江河电缆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100米(中、小河流一般不小于各50米)。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建立起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形势的护线长效机制,促进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力设施是指输电、变电、配电、通信、发电等设施及有关辅助设施.包括处于运行、备用、检修状态和正在建设的电力设施。
第三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是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组成部分,应纳入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的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并与生产、建设、经营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考核、同奖惩。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网省公司)及其供电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和发电厂(以下简称运行维护单位)。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六条各级电力企业应明确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管理部门,并设置相关工作岗位,配置相应的专职人员,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体系.第七条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是公司系统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系统输电和变电专业电力设施保护;基建部、营销部、农电工作部分别负责公司系统基建、配电、农电专业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安全监察部、经济法律部分别负责公司系统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法律保障.第八条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一)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二)制定和修订公司系统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三)负责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日常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制定工作,对公司系统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四)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电力设施保护活动;(五)组织开展有关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方面的经验交流和人员的技能培训。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1 范围本办法规定了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管理,适用于公司各相关部门,本办法所称电力设施是指公司相关部门的运行,备用,停役及在建的电力设施。
2 全体的电力设施保护的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 组织管理和工作要求3.1 各有关部门要明确电力设施保护的领导和主管部门,设立电力保护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配备必要的车辆,相机等办案,外破联系工器具。
3.2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基于安全原则划分电力设施保护责任区,落实责任到人,定期组织巡视检查电力设施,及时消除电力设施外围安全隐患。
3.3公司应积极联系地方政府及时成立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办公室。
积极督促地方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3.4公司应及时成立内部电力设施保护委员会,设立工作办公室,在地方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组织下,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的日常工作。
3.5电力设施保护有关部门的领导应当定期听取电力设施保护情况的汇报,掌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存在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并组织实施。
3.6各相关部门应定期向上级领导,地方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工作报告,反映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提请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
3.7公司应当将电力设施保护资金纳入企业预算管理,设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经费,用于电力设施保护日常工作及宣传活动的开展。
3.8各相关部门应投入足够的防盗防破坏经费,重要等级、治安复杂地段等电力设施的电焊,提高电力设施自身防盗破坏水平。
3.9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发现或接到电力设施遭受外破事件或盗窃案件,应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做好物证收取,照像,录像等取证工作。
当肇事者被当场抓获时,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现场勘查和取证工作。
3.10各相关部门对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外部损坏隐患负责,应及时向当事人提出整改,送达隐患通知书,并跟踪整改落实到位。
2023年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2023年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全社会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认识,保障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根据《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力设施保护是指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电力设施进行安全保护和维护的活动。
第四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水平。
第五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不得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二章电力设施保护责任第六条电力设施保护是电力企业的基本职责,电力企业应当将电力设施保护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并配备专门的保护管理人员。
第七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当按照“谁建设、谁保护”的原则,由建设单位、运营单位、使用单位共同负责。
第八条建设单位在电力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考虑设施保护需求,制定设施保护方案,并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下进行施工。
第九条运营单位应当负责电力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配备专业保护管理人员,建立设施保护责任制度,确保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十条使用单位是电力设施的实际使用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电力设施,不得损害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十一条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第三章电力设施保护措施第十二条电力设施保护应采取物理防护、技术防护和管理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第十三条电力设施的物理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周界防护、防雷防火、防爆防恶劣天气等措施。
第十四条电力设施的技术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施运行监测、故障预警、远程监控等措施。
第十五条电力设施的管理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管理制度、设施保护培训、应急预案等措施。
第四章电力设施保护管理信息化第十六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推动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力设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电力设施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正文:----------------------------------------------------------------------------------------------------------------------------------------------------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87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全民所有的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包括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附属设施。
下同)第三条电力设施属于国家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公安部门报告。
第五条国务院电力主管部门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县以上地方各级电力主管部门保护电力设施的职责是;一、监督、检查本条例及根据本条例制定的规章的贯彻执行;二、开展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工作;三、会同有关部门及沿电力线路各单位,建立群众护线组织并健全责任制;四、会同当地公安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七条各级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第二章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区第八条发电厂、变电所设施的保护范围;一、发电厂、变电所内与发、变电生产有关的设施;二、发电厂、变电所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水井、泵站、泠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针、消防设施及属设施;三、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水口、引水隧洞(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厂房与大坝间的通讯设施及附属设。
第九条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一、架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登杆塔的爬梯和脚钉。
2023年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2023年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____年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维护国家电网的正常运行,依法保障人民生活用电需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及其分支机构、电力公司、电力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单位,以及从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电力设施,是指供应、输送、配电和使用电力的设备、线路、站点、变电站、变电设备、发电设备、配电设备、附属设施等。
第四条电力设施保护,是指通过合理建设、安全运营、强化管理、及时维护等措施,保护电力设施免受破坏、损失、干扰和非法侵入等危害,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
第二章电力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第五条电力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电力规划和相关的技术标准,确保设施的品质和安全性。
第六条电力设施的建设单位应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电力设施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第七条电力设施的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建设,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八条电力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电力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程序和流程。
第九条电力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定期进行设施的巡检、维修和保养,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十条电力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对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电力设施保护措施第十一条电力设施保护措施应根据设施的性质、分布和重要性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第十二条电力设施保护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设施布局的合理规划,避免与其他设施、建筑物等产生冲突和干扰;(二)电力设施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噪音、污染、振动和辐射等对设施的影响;(三)设施的防雷、防火、防爆、防水等安全措施和设备的配置;(四)设施的围墙、锁门、闭路电视等物理防护设施的设置;(五)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的设置;(六)设施内部和周边的安保措施和防范机制;(七)设施的监控、报警、故障检测和处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八)设施的数据备份、恢复和保护措施;(九)设施的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方法电力设施是保障电力生产、供应和使用的紧要基础,为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电力设施的完整性和牢靠性,防范电力设施的损坏和事故,维护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个电力企业必需订立和实施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方法。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方法是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必需遵从的规定和程序,下面本文将认真介绍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内容,包括管理目标、保护措施和保护措施的实施方法。
一、管理目标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是为了维护电力设施的安全、牢靠、稳定运行,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资产保护体系,提高电力企业运营水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进展。
通过电力设施保护,提高电力设施的完整性和牢靠性,降低事故风险,削减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长,延长电力设施的寿命,提高电力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保护措施1、防雷保护电力设施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雷击的影响,造成电力设施的损坏和停电现象。
为了避开损失,必需实行有效的措施进行防雷保护。
首先应对全部的电力设施进行雷电防护并确保电力设施的接地良好,其次对于还受雷击影响的设施进行适时的排查,对于显现缺陷的设施适时实行修复措施。
2、电力线路绝缘保护电力线路是电力传输的紧要途径,在运营过程中,线路的绝缘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力的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
为了保护电力线路,保障电力传输的质量,需要加强对线路绝缘的保护工作,实行有效的绝缘措施,确保线路绝缘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3、电力设备检修保护电力设备检修保护是电力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需遵从的规定和程序。
适时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保养,削减设备故障发生率,降低停电次数和时长,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电力供应的牢靠性和安全性。
4、电力设施监测保护电力设施监测保护是通过实现对设施运行情况的全程监控、实时监测和远程告警等手段,适时排查设施故障风险并实行有效措施,确保设施的运行安全稳定和实时监控,提高电力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5、环境保护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自身结构及构成部分,还包括其周边环境。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确保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供电,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力设施包括发电设施、变电设施、输电设施、配电设施和用电设施等。
第四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治理、分类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任务和目标第五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任务是防止电力设施的破坏、损毁以及侵占、滥用、非法使用等行为,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电力设施的保护水平,保障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供电,减少电力设施事故和故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强与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第三章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八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当坚持法治原则,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范为重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电力设施的破坏、损毁。
第十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当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电力设施的种类、功能和风险程度进行科学管理。
第十一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当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与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的协作,形成社会综合治理的格局。
第十二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应当坚持责任制和奖惩制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对积极履职和为保护电力设施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章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十三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由国家能源局领导,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并成立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机构。
第十四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机构负责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制定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报告;(二)组织开展对电力设施的检查、巡视和评估工作;(三)调查处理电力设施的破坏、损毁与侵犯行为;(四)监督指导地方实施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工作;(五)组织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六)完成上级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模版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推进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法合规、分类施保,维护设施安全,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章电力设施保护责任第四条电力设施的业主单位应当履行电力设施保护的主体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加强电力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电力设施保护计划,做好电力设施的日常巡视、检修、维护工作;(二)确保电力设施的完好,防止被损坏、被破坏,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三)设置安全保卫机构或聘请安保人员,对电力设施进行安全保卫工作;(四)配合政府电力主管部门的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协助;(五)及时向政府电力主管部门报告电力设施的异常情况,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第五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由政府电力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制定电力设施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组织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培训和宣传;(二)加强对电力设施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责任;(三)组织制定电力设施保护应急预案,及时协调处置电力设施突发事件;(四)依法处理违法行为,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六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应当依法履行对电力设施保护的协助义务,配合政府电力主管部门的工作,举报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
第三章电力设施保护措施第七条电力设施的业主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一)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定期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二)设立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机构或聘请安保人员,加强现场监控和巡逻巡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三)加强电力设施的维护工作,及时修复受损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四)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安全防护,设立防盗、防破坏设施,加密密码等措施保障设施的安全;(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规章制度 2020年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

2020年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全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包括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下同)。
第三条、电力设施的保护,实行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电力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义务,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报告。
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制止。
第五条、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县以上地方各级电力管理部门保护电力设施的职责是:(一)监督、检查本条例及根据本条例制定的规章的贯彻执行;(二)开展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教育工作;(三)会同有关部门及沿电力线路各单位,建立群众护线组织并健全责任制;(四)会同当地公安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七条、各级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第二章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区第八条、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的保护范围:(一)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厂、站内的设施;(二)发电厂、变电站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储灰场、水井、泵站、冷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装置、消防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三)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水口、引水隧道(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厂房与大坝间的通信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第九条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一)架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登杆塔的爬梯和脚钉,导线跨越航道的保护设施,巡(保)线站,巡视检修专用道路、船舶和桥梁,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二)电力电缆线路:架空、地下、水底电力电缆和电缆联结装置,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井,盖板、人孔、标石、水线标志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三)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熔断器、计量仪表装置、配电室、箱式变压器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范本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设施的安全保护管理,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防范与治理并举,科学管理,依法运行。
第二章电力设施保护的基本要求第四条电力设施保护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一)确保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止设施遭到破坏或损坏;(二)保护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三)加强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排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四)提高设施的抗灾能力,防范自然灾害对设施的影响;(五)严格控制电力设施的进出和使用权限,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第五条电力设施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整体合力;(二)依法履行保护管理义务,确保合法权益;(三)综合运用技术手段,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四)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章电力设施保护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由电力设施保护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
第七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一)制定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制度和规范,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的实施;(二)组织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保护意识和安全素养;(三)建立电力设施保护信息系统,及时掌握设施保护情况;(四)协调处理重大设施保护事故和突发事件,做好事故调查和伤亡赔偿工作;(五)指导并督促电力企业开展设施保护工作,督察检查电力设施的保护管理情况。
第八条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保护管理岗位,明确相关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九条电力企业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
第四章电力设施保护的措施与要求第十条电力企业应制定电力设施保护的措施与要求,并落实到位,保证设施的安全进行。
第十一条电力设施保护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加强设施的日常巡视,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二)安装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等安全设施,提高监控能力;(三)加强对电力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四)制定应急预案,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五)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信息不泄露;(六)严格控制设施的进出和使用权限,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554-87 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办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管理,适用于公司各相关部门,本办法所指的电力设施系指公司各相关部门的运行,备用,停役及在建的电力设施。
2 总则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 组织管理及工作要求
3.1 各相关部门应明确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分管领导及归口部门,设立电力保护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配备必要的车辆,相机等办案,外破联系工器具。
3.2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划分电力设施保护责任区段,落实责任到人,定期
组织巡视检查电力设施,及时消除电力设施外围安全隐患。
3.3公司应积极联系地方政府及时成立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办公室。
积极促请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3.4公司应及时成立企业内部电力设施保护委员会,设立工作办公室,在地方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组织下,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的日常工作。
3.5各相关部门分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领导应定期专门听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汇报,掌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存在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并组织实施。
3.6各相关部门应定期向上级领导,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反映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提请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
3.7公司应将电力设施保护经费纳入企业预算管
理,设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经费,用于电力设施保护日常工作及宣传活动的开展。
3.8各相关部门应投入足够的防盗防破坏经费,对重要等级或治安复杂地段的电力设施进行电焊等,提高电力设施自身防盗破坏水平。
3.9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发现或接到电力设施遭受外破事件或盗窃案件,应立即安排人员赶赴现场,做好物证收取,照像,录像等取证工作。
现场抓获肇事者时应及时扭送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现场勘查和取证工作。
3.10各相关部门对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外破隐患,应及时向当事人提出整改,送达隐患通知书,并跟踪整改落实到位。
相关书面内容要留存归档。
3.11各相关部门的相关领导人员,在发生重特大电力设施的外破事件或盗窃案件,应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现场抢修和事故证据采集工作,密切协助公安机关侦查破案。
同时立即电话汇报,24小时内专项书面上报。
3.12各相关部门应建立警企联防,群众护线的机制。
通过义务与有偿相结合的形式,联系沿线各部门,基层派出所,乡村,建立健全警企联防,群众护线网络,提高电力设施保护及时性和方便性。
3.13各相关部门应在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的人口密集地段,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区,车辆,机械频繁通行的地段,变压器平台等处,依法安装,配齐有关安全警告,警示标志。
3.14各相关部门应大范围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地方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保护电力设施的好人好事进行正面报道,对危害电力设施的不良行为予以反而曝光,积极倡导群众爱护电力设施,营造“人人护电”的社会氛围。
3.15各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信息台帐制度,认真记录电力设施遭受偷盗,外破(汽车冲撞,开山炸石,挖坑取土等)的详细情况并存档。
每月18日应及时上报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报表。
3.16各相关部门年底应及时做好电力设施保护
工作总结,总结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开展的情况,分析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次年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思路。
书面工作总结应在次年的1月15日之前报送。
4经费标准及使用
4.1电力设施保护经费定额
4.1.1 220KV线路:220元/年.百公里
4.1.2 110KV线路:150元/年.百公里
4.1.3 35KV线路:100元/年.百公里
4.1.4当年电力设施外破赔偿费的40%
4.2电力设施保护费用由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委员会统筹安排使用,各相关部门使用前须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委员会报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4.3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会议或宣传活动,参加人员每天误餐不超过30元,宣传品每件费用不超过90元。
5职责
5.1公司分管领导职责。
5.1.1建立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网络,明确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归口部门和专(兼)职人员,保障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经费来源。
5.1.2检查,指导本部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每季度听取一次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专题报告,及时掌握电力设施保护的重大突出问题,研究制度解决办法。
5.1.3定期向上级分管领导,地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或当地政府的经贸,公安,安监等部门汇报电力设施保护有关情况,反映存在的重大突出问题,提请协调解决。
5.1.4审定本部门年度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计划,批复有关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报告和经费开支。
5.1.4制定并实施电力设施防盗窃防破坏的技术措施,确保费用足够投入。
5.2归口部门的领导职责
5.2.1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本部门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各项工作。
审定电力设施保护专职(兼职)的工作计划,并提出具体的工作指导。
5.2.2定期向分管领导汇报本部门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情况,及时反映重大突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5.2.3在分管领导的同意下,具体负责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保持与当地公,检,法部门的联络,接受当地政府部门有关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积极协助其他部门搞好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5.2.4计划本部门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并安排实施。
根据工作需要向分管领导提出有关费用开支和配备器材的报告。
5.2.5组织,落实各项电力设施的防盗防破坏的保护措施。
5.3电力设施保护专(兼)职人员职责
5.3.1具体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颁布的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具体负责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5.3.2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和
情况,制定并实施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5.3.3具体拟定本部门电力设施保护的详细工作计划和要点,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反映存在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5.3.4具体组织建立群众护线员网络,并组织开展群众护线员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5.3.5负责具体协助公安机关侦破偷盗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并配合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材料。
5.3.6负责具体联系政府有关部门的经办人员,处理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的事件,消除电网供电的安全隐患。
5.3.7负责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各项资料和档案的收集,归类和保存,定期上报有关案件统计表和已结案件的资料。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