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与八路军对日抗战贡献比较表
抗日战争前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力量的对比

抗日战争前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667页】一、抗日战争前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力量对比注释:[1]来源于670页,[2]来源于668页;还有将近1万人保卫延安。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林彪)、第一二○师(贺龙)、第一二九师(刘伯承)。
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人亿。
(陕北、山东、东北大部:从共产党的解放战争可以看出)分析结果: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挥了了重要作用;自身付出惨重代价共产党在抗战后期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从5万多人发展到300多万人。
结论:抗日战争前后共产党和国民党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共产党由弱渐强,国民党遭到削弱。
二、共产党在抗战期间逐渐强大的原因分析(宏观)战局分析1、统一战线思想(群众路线)把人集中在共产党一边军队上:党指挥枪(军队拥有巨大战斗力)2、军队——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但不集中,各自为政3、统一过程——军阀混战时的统一,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为什么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共产党能把人民集中起来?)4、依靠群众——政策上:土地上,减租减息;敌占区,日军,人民的有了斗争的思想和行为,集中情绪5、政策分析——(人民战争和正规军的局部战争的分析)——党性共产党成分单一(农民、工人出身)国民党:成分复杂(地主、官僚、资本家);群众利益相冲突,不敢发动群众6、党自身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成分单一;思想工作(整风运动);军队建设;领导魅力;战争洗礼;理想信念。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1、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2、太原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3、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4、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5、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7、枣宜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000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南昌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3、上高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4、晋南(中条山)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5、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6、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14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7、浙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8、鄂西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9、常德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0、豫中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1、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2、桂柳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八路军与国军各自消灭日军人数历史记录

八路军与国军各自消灭日军人数历史记录八路军部分战绩与日军战报的对比1、平型关战斗八路战报:歼灭日军1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67人,伤94人(儿岛襄著:《日中战争》,日本文艺春秋社1984年版)2、广阳伏击战八路战报:歼日军千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63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3、晋察冀区反八路围攻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7人,伤52人;皇协军伤亡69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4、三次破袭平汉路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11人,无皇协军伤亡报告(《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938年5、冀中1938年春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6人,伤26人,皇协军伤亡71人(《华北治安战》)6、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2人,伤51人,皇协军伤亡101人(《华北治安战》)7、易(县)涞(源)战斗八路战报:歼日伪军14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4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129师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八路战报:歼日伪军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10人,皇协军伤亡79人(《华北治安战》)9、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9人,伤132人,皇协军伤亡107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10、冀中区五次反围攻八路战报:歼日伪军5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1人,伤65人,皇协军伤亡99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11、冀南1938年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俘日伪军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人,伤11人,皇协军伤亡16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1939年12、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3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70人,皇协军伤亡81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13、115师陆房突围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122人,皇协军伤亡67人(《华北治安战》)14、五台山区1939年5月反围攻八路战报:歼灭日军宫崎部队8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4人,伤27人(《华北治安战》)15、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7人,伤37人,皇协军伤亡70人(《华北治安战》)16、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7人,伤89人,皇协军伤亡71人(《华北治安战》)17、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34人,皇协军伤亡95人(《华北治安战》)[ 1940年18、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0人,皇协军伤亡22人(《华北治安战》)19、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作战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91人,皇协军伤亡62人(《华北治安战》)20、抱犊崮山区反“扫荡”(亦称鲁南区1940年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58人(《华北治安战》)21、129师白晋铁路破击战八路战报:歼日伪军6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9人,皇协军伤亡12人(《华北治安战》)22、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4490余人俘53人(内含日军11人)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107人,失踪3人,皇协军伤亡失踪201人(《华北治安战》)23、冀中1940年夏季“青纱帐”战役[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1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39人(《华北治安战》)24、百团大战八路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日军战报: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华北治安战》)25、太行区1940年秋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8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2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44人(《华北治安战》)26、冀中1940年冬季攻势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3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27人,皇协军伤亡59人(《华北治安战》)27、太岳1940年冬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6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7人,皇协军伤亡15人(《华北治安战》)28、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4人,皇协军伤亡102人(《华北治安战》)国军方面1、凇沪会战国军1937年战报:日军伤亡6万余人;孙元良个人在2005年估计日军伤亡4到5万。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中国军队作为抵抗者承担了巨大的责任,为最终的抗日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一、中国军队的人数和战斗力奠定了胜利基础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壮大规模是事关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队人数众多,具有较强的实力。
中国军队在作战中展现出顽强的战斗力,他们奋勇杀敌,为保卫祖国、实现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顽强抵抗磨损日军实力中国军队以其集中力量、以小求大的战术,有效磨损了侵华日军的实力。
中国军队充分利用自身人数众多的优势,采取游击战、游击战等战术,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持续的打击。
中国军队在抵抗战中面对敌军的进攻时,素以其背水一战的气魄,坚决捍卫了国土,削弱了日本军队的战斗力。
三、重要战役中中国军队的英勇表现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比如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坚决抵挡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沪上的战略地位。
在平津战役中,中国军队与苏联红军共同击退侵华日军,为取得抗战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战役中,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作战表现,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中国军队的抗战牺牲为最终胜利铺平道路中国军队在抗战期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为最终的抗日战争胜利铺平了道路。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官兵为了国家的安全,大多数勇敢牺牲,他们敢于拼搏,壮烈殉国。
他们的牺牲激励着国人的奋斗,使得中国军队得以坚持战斗,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中国军队在战后的和平建设中展现出良好形象中国军队在战争胜利后,参与了中国的和平建设工作。
他们积极参与到国家的重建中,为国家提供了安全保障,并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积极维护着国家的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试论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

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都曾经或正在统治中国。
一个政党能从白手起家,而又能走向国家的最高权力,这肯定不是偶然的,这个政党也不可能真如某些人的是邪恶的政党,人民在一定的时期选择了他,说明他肯定有可取之处。
而一些人之所以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完全是因为反对而反对。
国民党正面战场总体上看充当了抗日的主力,这是与它作为中央政府,拥有几乎全部国家资源、外援和国家军队的地位一致的;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会战,抵御了日军的全面大举进攻,取得了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基本上稳住了阵脚,但因敌强我弱,不得不从沿海地区退守内地,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抗战中后期,日军尽管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还发动过一系列较大规模的进攻,甚至在1944年还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但总体上日军的压力已经比抗战初期大大减轻。
这个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总的战略仍取守势,依靠美援物资,改进装备,整训部队,为反攻作准备,对于日军的进攻则进行有限的反击,一般是把日军打退回去,恢复原有阵地,偶尔也发动一定规模的反击作战。
共产党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合作后,将八路军大部开赴前线(留下一个旅保卫陕甘宁边区。
稍后组建的新四军也是大部开赴前线作战,军部及其直属部队驻扎云岭),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取得了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随即深入敌后,分散主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坚持抗战奠定了基础。
共产党敌后战场面临的斗争形势则要复杂得多:日军一次又一次地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三光”政策等毒辣手段无所不用;同时还要对付大量的伪军和汉奸、特务,与国民党“顽军”周旋。
共产党的作战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也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940年以后,国民党减少乃至停止供给八路军和新四军装备给养,中共搞大生产运动渡过难关,同时加强政治、军事、思想建设,在实力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水平。
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共产党方面于本日发表两个重要文件,其一题名为“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其二题名为“共产党抗击的全部伪军概况”。
蒋介石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曾说:“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
今观此二项材料,究竟真如蒋先生所说呢?还是相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凡属国人,必须明辩之矣。
兹将两个文件分列于次: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共产党抗击了全部侵华敌军共三十六个师团六十万人的58%(三十五万人),国民党仅仅抗击42%(二十五万人)。
共产党又抗击了全部伪军六十二万人的90%以上(五十六万人),国民党仅仅牵制伪军不足10%。
其详情如次:第一,日寇侵华全部兵力,就1943年6月分材料,共计二十七个半师团,十五个独立旅团,两个独立骑兵旅团。
如以两个旅团折合一个师团计算,共为三十六个师团兵力。
其中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即八路军、新四军所抗击者为二十一个师团,占总兵力58%。
国民党军队所抗击者为十五个师团,占总兵力42%。
此种比例,仅就分布状况计算:如按作战实情计算,则共产党军队所抗击者较上述数目还多些。
至于海南岛、广九路区域共产党游击部队所抗击的敌军,尚未计算在内。
第二,华北敌军十一个师团,十个独立旅团,两个骑兵旅团,合计为十七个师团。
共产党军队(八路军)抗击了83%,国民党军队仅仅抗击17%。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
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坚持了长期抗战。同时,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前线,有效地打击、牵制和吸引着大量敌军。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也是最有力的支援和配合,对坚持全国抗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八路军对抗战的贡献
(1)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
全面抗战开始时,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军队只有5万多人(八路军4.5万,新四军1万),武器只有少量枪支,几乎没有火炮,此后又一直得不到外援,要靠战场缴获来获取装备。反观日军,装备好,机动力强。在只有“小米加步枪”的简陋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没有本钱打大规模正规战,除了“百团大战”这样少有的集中作战外,正确的指导方针便是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八路军的“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
在晋西北根据地,第一二O师官兵们克服经济困难,从1941年5月起没有一人领取津贴费。每人每日口粮由1斤6两减为1斤2两,后方机关更减为1斤。第一二O师的官兵们体谅当地老百姓脆弱的经济能力,尽量自己转运伤病员,自己背粮食、运煤,而不打扰民众。
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事业,组织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救”。在陕甘宁边区,生产范围以农业、蔬菜、畜牧为主,也经营一些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这就是党史上著名的“大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风气一开,其他各根据地凡有条件的,都起来仿效,大家靠着生产自救运动,渡过了1940至1942年的严重困难时期。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组长:李星瑶 组员:刘旭丹、陈昱晖、曾强胜、陈啸珅、燕鹏旭、
胡芷清、陈一阁、李岩、尹亚瑄、陈媛媛、张诗怡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八 路 军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隶属国民革 命军战斗序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 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具体贡献
(1)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 全面抗战开始时,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军 队只有5万多人。反观日军,装备好,机动 力强。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八路军的根 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 八路军采用的是游击战术为主,运动战为 辅的打法,把部队分散成很多小部队,到 个村庄去。八路军的游击战术也让日军相 当头疼和恐惧,日军在华北的各处驻军都 有被八路袭扰偷袭损失的战报或记载。
(3)敌后根据地面对日本封 锁的军民自救。日军从1941年 春开始调整政治和军事的策略,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彻底实行 “三光政策”。为了“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民众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 事业,组织机关、学校、部队 尽可能地实行“生1937年9月25日, 八路军在山西省平型关附近,充分 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 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 伏击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 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 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 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 胜的神话。
(5)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 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 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百团 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 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重击了日 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 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 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结语
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下,抗日战争 最终取得胜利,而其中共产党所建立的 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进行的游击战 和几次大型战役的胜利,对抗日战争的 贡献之大,不容忽视。
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对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战略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开辟 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开辟了广 大的敌后战场。 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取得平型关大捷,歼敌 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 的第一次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心。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 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 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 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主战场。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日寇改变了政策,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 以军事进攻为辅,而移其主力于敌后战场,残酷地对共产党领导的根据 地进行清乡和“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 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战略上造成对日本重点占领的城市和 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从抗战全局来看,构 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 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 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 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国民党-----争议 共产党-----争议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承担了大部分正 面战场的作战任务,可以说是中国军民抗日 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中前期,陆续发动淞 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忻口战役、台儿庄战 役、武汉会战等大型会战,虽败多胜少,但 却也大量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力量,沉重打击 了日帝国主义的气焰,为抗日战争乃至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也涌现 出了大量的抗日英雄。虽然在后期由于自身 实力的削弱和加紧反共带来的消极抗战以及 国民党内部的腐败等问题导致对日作战屡战 屡败,但纵观整个抗战历程,从军事意义上 说,国民党为抗日战争胜利还是做出了很大 贡献。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的贡献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的贡献天下为公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场卫国战争。
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在战略上互相配合,共同形成了对日作战的中国战场,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
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历史功绩不容置疑!正面战场在八年中,共打了22场百万人以上的大会战(其中包括淞沪、衡阳、长沙、武汉、徐州等会战),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战役1117次,阵亡将士达200多万。
有时每天要消耗一个师,十分钟牺牲一个连。
据何应钦回忆,仅淞沪会战,就消耗了85个师,伤亡官兵33万人。
不太引人注目的桂林保卫战,仅漓江上浮起的日军尸体就多达7000多具,至今仍让侵华日军老兵心有余悸。
最后日军靠施放毒气弹才攻入城内。
从1939年至1940年春,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军在正面战场上进行的大小战斗近500次,占全部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44%,军队伤亡人数达137.6万人,占整个战争期间的43%。
对于国名党抗日的正面战场,一直以来我们的认识都存在着偏颇。
在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的历史教育中,甚至一些影视作品的宣扬里。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时间里,学界的研究一直集中于敌后战场方面,对于正面战场缺乏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评价有不够客观之处。
一些党史著作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较少涉及,偏重突出其战略上被动、消极抵抗的一面。
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认识: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敌后抗日起了决定作用,中共及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英勇无比,与日军交战打得日军是落荒而逃。
与此相对,国民党军队则一路败退,从东北退到西南,从南京撤到重庆,差点跑到成都。
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只会打内战、镇压共产党及一切反对势力,与日军交战往往一战即溃,望风而逃。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简评:毛泽东对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中说:抗战初期“所谓的‘共同领导’,实际上是国民党一党领导‘。
当时中国共产党”说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抗战到底“,这话并“没有错”,“因为要打日本,就要有个头子,当时中国的头子就是蒋介石,他有那么多军队,外国也承认他。
但他后来要反共,这句话我们就少讲了,以至不讲了。
如果说共同领导,那就是你领导你那一堆子,领导中央军;我们领导八路军、新四军,领导广大人民,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毛泽东肯定的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胡锦涛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而且抗战初期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担负了抗日战争的重要任务,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历史应该客观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让人们真正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英勇的抵御外敌的战争。
国军也是中国人民的子弟兵,包括380万阵亡将士们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
从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起,大陆学术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表现和作用越来越走向客观的评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它所控制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共有党员165万人,其中普通党员52万多人,军队党员101万人,海外党员11万多人。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它第一大党的地位没有改变。
到1945年,有党员806万人。
而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分别是4万人和121万人。
相差极为悬殊。
国民党军队人数1937年是170余万,并有海陆空军,1945是军队440万;而同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人数分别是5.6万人和100万人。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八路军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八路军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八路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在战场上展示了无比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还为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背景介绍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力量薄弱,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很难抵挡。
此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崛起,并与周恩来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起,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抗战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长征途中形成的,他们以游击战争为主要战斗方式,成功地打击了日本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利用他们熟悉的乡村环境,采用灵活的战术,让日本军队束手无策。
他们以小股兵力骚扰日本军队,破坏他们后方的补给线,并封锁了日本军队向中国内地的进攻。
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开展农村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工作。
他们组织人民进行生产和抗日斗争,增强了人民的抗战信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也积极与其他抗日民主力量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三、八路军的抗战贡献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他们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之一。
八路军采取了游击战的战略,并在敌后进行游击战,有效地削弱了日本军队的实力。
八路军不仅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合作,还积极与其他抗日武装、抗日民主党派和统一战线中的各个力量合作,形成了全面的抗日统一战线。
八路军还在抗战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感。
他们经常举行宣传讲座,发行宣传材料,告诉人民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号召人们加入抗日斗争。
八路军也运用电台等媒体进行宣传,将抗日斗争的最新情况传递给人民。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八路军的重要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对于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中,平型关大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要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顶住了日本军队的猛烈进攻,最终击退了敌人。
这次胜利让中国人民解放军声名远扬,提升了人民的信心。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中日两国1937年之国力比较表类别 \ 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国土总面积1142 万平方公里(外蒙古还未独立) 37 万平方公里(外蒙古还未独立) 31 : 1人口总数 4.6 亿 0.9 亿 5 : 1工业总量 13.6 亿美元 (占GDP 10%) 60 亿美元 (占GDP 80%) 1 : 4钢铁总产量 4 万吨 380 万吨 1 : 145煤年产量 2800 万吨 (其中外资企业占55%) 5070 万吨 1 : 2石油年产量 1.31 万吨 169 万吨 1 : 129铜年产量 0.07 万吨 8.7 万吨 1: 121飞机年产量基本无生产能力 1580 架 /大口径火炮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744 门 /坦克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330 辆 /汽车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9500 辆 (设备能力为年产30000辆) /年造船业能力不详 47.32 万吨 /年造舰能力仅能生产少量小型舰艇 5.3 万吨乱曰: 中国自清末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给日本后,国势大衰。
民国建立之后又是军阀混战,发展缓慢。
至抗战军兴以前,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国。
而日本自从在甲午战争中大胜中国,得到了清廷巨额赔款以后,国势大增。
至1937年,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国。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国力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
诺大的中国在当时与撮尔倭国的差距之大,今天想来,也令人汗颜。
类别\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军事工业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尚不能生产。
飞机和舰艇虽已生产出少量产品,但主要部件仍需进口。
无批量生产能力,按战时标准,实际上等于不能生产。
仅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
工业门类齐全,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飞机,舰艇均可生产研发,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等的年生产能力,完全满足进行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差距太大陆军步兵182个师又是6个旅,骑兵9个师又6个旅,炮兵4个旅又二十个独立团极其他少量特种部队(其中40个师是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黄埔军校生为军官而组建的部队,训练与装备较其它部队为好)。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对比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对比文章结构一、概述二、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对比(一)政治政策对比1、概述2、政策变化(1)、1931-1937(2)、1938-1943(3)、1944-49453、总结(二)军事斗争对比1、概述2、正面战场重大战役战报表3、总结(三)外交策略对比1、概述2、国民党外交政策3、共产党外事政策4、总结(四)经济建设对比1、国民党经济政策及作用2、共产党经济政策三、总结四、参考文献正文一、概述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使中国人民陷入了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英勇的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在14年抗日战争里,我国军民总共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5600万美元,为赢得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面对强敌侵略,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够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其主要原因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国民政府及其下辖武装力量,为抗击外敌侵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使其不能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领导全国抗战,并犯下一系列不利于团结抗战的错误。
二、国共两党在抗战过程中的对比(一)政治政策1、概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侵占东三省,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呼声,中国政治的主题转向抗日救亡。
从1931年开始,随着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从对峙到合作,团结抗日,一致对外。
然而由于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国民党的政策发生转变,妥协投降倾向显露,采取了一系列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利于抗战的行动。
国民党及八路军的对日战役

国民党较多,共产党所发动的正式战役基本只有平型关和百团大战可以被提起。
但从数量上看,光前三次长沙会战就可以将其比过。
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
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
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
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此外国民党还牺牲了包括张自忠再在内的11名上将,34名中将,50名少将从上述数字来看,正面战场的牺牲和战果明显地高于敌后战场。
此外还歼灭118万伪军。
平津作战:1937年7月主要将领:宋哲元、吉星文(卢沟桥)本战由七七事件所引发,中日最终谈判破裂,经过数周的战斗,日军独立混成第l旅团和驻屯旅团分别在30日晚和31日进占长辛店西面高地和大灰厂附近地区,平津失守。
从此拉开了艰苦的8年抗战。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
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20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主要将领:唐生智、刘湘、顾祝同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主要将领:阎锡山、卫立煌(忻口)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
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从八路军和国军俘虏日军数量看两军战果

从八路军和国军俘虏日军数量看两军战果抗战中谁消灭日军多?网友众说纷纭。
对于战果来说,不能光靠自己说,比如说鄂西会战中,国军称收复宜昌,消灭日军几万,新闻刚发布出去,日军又反攻宜昌,搞得十分被动。
而这么大的战役,居然没有一个俘虏,这个是不正常的。
同样在所谓长沙大捷中,号称消灭日军5万,仍然拿不出一个日军俘虏,相反,国军的小规模战斗中,却有一些俘虏进账。
一般来说,即使日军抵抗顽强,冲绳战役中美军仍然俘虏日军7000多人,塞班岛的3万日军,号称要玉碎,也有1000多人被俘,可见日军虽然顽强,仍然有百分之三到7的被俘率。
当然,早期的鬼子比较顽强,难以被俘,战争后期来说,投降,甚至投诚的日军就相对多一些。
比如在新四军1944年的车桥战役中,一战就有22名日军投诚和被俘。
1944年,甚至有一个排的日军预谋枪杀军官投降新四军被发现的案件发生。
相比国军,而八路军则是俘虏进账的大宗,仅仅在39年前,转往国民党宝鸡战俘管理所的日军俘虏就达300多人。
39年后,延安成立了自己的战俘管理所,战俘也就不转往宝鸡管理所。
此外,由于路途遥远,转送后方不能保证安全,很多根据地也成立了自己的俘虏转化机构,很多俘虏被转化,成为反战同盟的一员,又返回了前线作战,很多俘虏甚至为此牺牲在前线。
延安的战俘管理所最多时曾经有近千名战俘,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抓获的战俘达到6000多人,这也和八路军新四军消灭日军52万人的战果是相符的。
日军对八路新四军作战伤亡52万,说明至少有15万人作战死亡,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被俘比例大约是百分之三四左右,6000俘虏,跟美军重火力的冲绳岛战役中俘虏的日军差不多,也能说明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数量在10到18万之间,八路军消灭日军52万的数字是可靠的。
所以,来了解一支军队的战果如何,俘虏对方的人数是一项重要的参考。
比如朝鲜战争中,志愿军被俘1万9千人,牺牲18万,被俘和牺牲的比例是一比十,而美军被俘7000多人,死亡5万多人,比例也相差不多,同时美军有8000人至今作为失踪来处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俘后向后方押送过程中遭到美机轰炸而死亡。
中国陆军在抗战胜利日的突出贡献与成果

中国陆军在抗战胜利日的突出贡献与成果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正式宣告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此后,中国进入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时期。
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中国陆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中国陆军在保卫国家领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初期,日军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然而,中国陆军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在长城抗战中,中国陆军与日军展开了一系列的激烈战斗,成功地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这一壮举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士气,也为中国抗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中国陆军在战略转移和游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日军的强大实力,中国陆军不仅进行了顽强的正面战斗,还采取了战略转移和游击战的策略。
中国陆军将主要力量转移到了山区和乡村,利用地形优势进行游击战,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中国陆军的游击战战术在长期战斗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不仅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后方补给线,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人力和物资。
这种战略转移和游击战的战术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中国陆军在军事装备和战术指导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抗战初期,中国陆军的装备和指挥水平相对较低,面对日军的强大实力,很难与其抗衡。
然而,中国陆军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积极改进装备,提高战术指导水平。
陆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军事训练,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
在装备方面,中国陆军不仅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武器装备,还积极研发和生产了一批适应战争需要的新型武器。
这些改进和创新为中国陆军在抗战中的作战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持。
最后,中国陆军在抗战胜利日的庆祝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抗战胜利日是中国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设立的节日,每年的9月3日举行。
中国陆军作为抗战的主力军,承担着庆祝活动的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军与八路军对日抗战贡献比较表
2013-03-09 08:28:55亲自吃饭发表在史海钩沉
若以击伤或击毙日军的数据为基准
计算国军及八路军对日抗战的贡献
可得到:
国军贡献= 108.72/(108.72+0.45) = 99.59%
八路军贡献= 0.45/(108.72+0.45) = 0.41%
以上计算是依据日本防卫厅公布的数据及日本相关文献的记载
历次重要战役的伤亡数据列表计算如下:
国军对日抗战贡献
重要战役
1.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23万余人
因病减员6.7万余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2.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本战报死亡16 万人伤31157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3.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
日本战报伤亡15.2万余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4.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4.6万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5.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3.2万余人。
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3万余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7.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0.6万余人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合计毙伤日寇112.3万余人日本战报伤亡108.72万余人病6.7万余人相差3.58万余人
未计算病患6.7万人
误差3.29%
八路军对日抗战贡献
1.百团大战八路军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日本战报亡302人,伤1719人,
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日本防卫厅
《华北治安战》
2.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战报歼灭日军1000余人日本战报亡167人,伤94人儿岛襄
《日中战争》
3.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八路军战报八路军战报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日本战报亡39人,伤132人,
皇协军伤亡107人臼井胜美
《中日战争》
4.1939 年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 八路军战报歼日伪军3000余人日本战报亡37人,伤70人,
皇协军伤亡81人臼井胜美
《中日战争》
5.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军战报歼日伪军2500余人
日本战报亡27人,伤89人,
皇协军伤亡71人日本防卫厅
《华北治安战》日本战报
6.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 八路军战报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日本战报亡11人,伤91人,
皇协军伤亡62人日本防卫厅
《华北治安战》
7.115师陆房突围八路军战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
日本战报亡10 人,伤122人,
皇协军伤亡67人日本防卫厅
《华北治安战》
合计日伪军死伤40800余人
俘虏日军280余人
俘虏伪军18000余人
总计伤亡失踪59080余人日军死亡593人
日军受伤2317人
皇协军伤亡失踪1590人
总计伤亡失踪4500余人相差54580余人
误差1212.89%
依据以上日本防卫厅及日本文献记载的数据计算:
国军贡献= 108.72/(108.72+0.45) = 99.59%
八路军贡献= 0.45/(108.72+0.45) = 0.41%
Read more: 国军与八路军对日抗战贡献比较表 - 史海钩沉 - 贝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