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辑:黑天鹅事件等自然博览12则-备战2021高考作文趣味素材百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辑:“黑天鹅事件”等自然博览12则
1.黑天鹅事件:人类要避免经验主义
“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甚至颠覆。

一般来说,“黑天鹅”事件是指满足以下三个特点的事件:它具有意外性,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

“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金市场、商业、经济还是个人生活,都逃不过它的控制。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

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

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着一切。

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黑天鹅”的逻辑是: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程中,对我们的历史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通常都不是我们已知或可以预见的东股市会突然崩盘,美国地产泡沫会引发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次贷危机”,一场突如其的大雪会使得大半个中国陷入瘫痪状态,带来上千亿元的损失……我们其实每一天被“黑天鹅”环绕着。

即使你足不出户,认识到“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力也并不难。

当泰坦尼克号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梦幻客轮”,谁都没有想到它会沉没。

无论是在对股市的预期,还是政府的决策,或是普通人日常简单抉择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

9. 11事件的发生、美国的“次贷危机”、我国的雪灾,都证实了这一点。

再看看你自己的生活,你的职业选择、与爱人的邂逅、朋友的背叛、暴富或潦倒、股市大涨或崩盘……这些事有多少是按照计划发生的?
【素材感悟】
“黑天鹅事件”警示我们,全球经济存在众多隐忧和挥之不的地缘政治风险。

培根大约在四百年前就曾的发出这样的警告,当心被我们自己思想的丝丝线线東缚。

但是我们老是犯这种错误,老是以为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所以免不了会凭经验办事。

换一个角魔思考,“黑天鹅事件”又启示我们,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生活只是少数“黑天鹅事件”影响的累积结果。

适用话题:关注意外情况避免经验主义突破思维定式
2.灰犀牛事件:防范意识
“灰犀牛”是与“黑天鹅”相互补充的概念,“黑天鹅事件”指极其罕见的、出乎人意料的风险,而“灰犀牛事件”则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

米歇尔·渥克撰写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简称《灰犀牛》)一书让“灰犀牛”世界所知。

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你能看见它在远处,却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来,定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扑倒在地。

它并不神秘,却更危险。

可以说,“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上演。

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其实更像是“灰犀牛”,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

比如触发全球化逆潮民粹主义崛起的深层次问题——不平等问题。

这问题由来已久,却一直没有引足够的重视。

直到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复苏持续疲软,中产阶层和贫民阶层生活持续恶化,贫富差距扩大,最终成为触发一系列危机的诱之一。

米歇尔·渥克在《灰犀牛》一书中给出了“灰犀牛风险(危机)”的应对策略:第一,要承认危机的存在;第二,要定义“灰犀牛风险”的性质;第三,不要静止不动,也是不要在冲击面前僵在原地;第四,不要浪费已经发生的危机,要真正做到从灾难汲取教训;第五,要站在顺风处,眼睛紧紧盯住远方,准确预测远处看似遥远的风摒除犹疑心态,优化决策和行动过程;第六,成为发现“灰犀牛风险”的人,就能成控制“灰犀牛风险”的人。

当下,中国经济金融领域也存在“灰犀牛”。

中国领导层正是认识到了“灰犀牛”的存在及其危险性,将防范风险提升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7年7月,全国金融作会议召开,会议就提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现、早处置。

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

这无疑是应对金融领域“灰犀牛”的正确姿态。

【素材感悟】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可以说,在每一次、每一组“黑天鹅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灰犀牛危机”。

次贷危机中,美国房地产泡沫、信贷过度膨胀等迹象早已显现;欧债危机中,欧洲多国债台高筑、财赤超标问题也远非一日之寒。

在这些危机中,“灰犀牛风险”被忽视,得不到妥善应对,最终酿成重大危机。

适用话题:防范风险危机意识宏观把握
3.鲶鱼效应:让所有人都动起来
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沙丁鱼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亡。

但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他去世时,谜底才揭开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

这样一来,条条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素材感悟】
“鲶鱼效应”告诉我们:人只有在压力之下才会不断获得新生。

压力,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它一时让你难以承受,但千万选择逃避的态度,更不能以放弃生命为代价换地解脱,要知道,生命是拥有一切“财富”的前提。

4.猫鲨“捕”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猫鲨,又名食鸟鱼,生活在南澳海中,是一种狡猾的鱼类,能诱捕天上的飞鸟。

它当然不会飞,对于在高空中的鸟它是没有办法的,不过这种鱼很聪明,它用诱捕的方法,让鸟离开天空,落到自己身上再伺机行动。

这说起来简单,其实需要高超的伪装技巧和忍耐能力。

猫鲨先研究鸟,它发现在茫茫大海中,长久飞翔的鸟是很疲劳的,需要找一块岩石落脚休息一下,根据这点它对症下药,把自己身体翻过来,好像岩石的肚皮静静地漂浮于水面。

鸟在高空看见“岩石”很高兴,但不会立刻下来,而是用爪子抓,试探很多次,这时候猫鲨忍着痛苦一动不动,时间一长鸟放心了,落在猫鲨的肚皮上休息。

猫鲨以不易察觉的速度慢慢转身,鸟在不知不觉中移动着自己的位置,当猫鲨彻底转过来之后,把前半身沉入水中,只露出尾巴,鸟就移到猫鲨尾巴的位置。

慢慢地,猫鲨沉下尾巴,露出脊背,乌就站到猫鲨的背上。

随后猫鲨沉下脊背,露出脑袋,鸟就站到猫鲨的脑袋上。

猫鲨渐渐往水中缩脑袋,鸟一步步移向猫鲨的嘴巴,最后猫鲨突然张开嘴巴,身体蹿出水面,速度极快地把来不及反应的鸟吞入口中,这样,美餐开始了。

【素材感悟】
猫鲨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启示找们,面对困难不是坐以待毙,要积极想办法,认准的事情,无论作出多大的努力,只要坚持认真,细心地去做,最终必将有关好的回根。

适用话题: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切皆有可能忍耐力
5.萨摩蜗牛的逃生:适者方能生存
蜥蜴和蚯蚓等一些生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勇敢地切断自己被咬住的躯体部位,以此来达到逃脱捕食者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近日发现,拥有外壳保护的蜗牛,同样也具有这种本领。

日本科学家在冲绳县的中八相山地区,发现了一种萨摩蜗牛,能够像蜥蜴一样切断尾巴逃脱捕食者。

这是首次在蜗牛身上确认有这种行为。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个地区的蜗牛具有这种独特的断尾逃生的本领呢?
原来,中八相山地区有很多喜欢以蜗牛为食的蛇类,蜗牛的生存环境非常险恶。

为了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来自蛇的攻击,萨摩蜗牛经过不断的进化演变,最后练就了这种本领。

对此,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细松前还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把萨摩蜗牛和以蜗牛为食的蛇放在一起,研究它们的存活率。

结果发现,大部分的萨摩蜗牛在遭到蛇咬后,缩入壳内之前,都忍痛切断了自己的尾巴,因此得以存活下来。

这些被切断的躯体,不久之后又会重新长出来。

【素材感悟】
面对险恶的生存环境,萨摩蜗牛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通过努力,练就了同类所不具备的过人的逃生技能,很好地生存了下来。

正所谓“适者生存”,面对人生的困境与磨难,与其抱怨世事的不公,倒不如反思自已、提升自己,做一个聪明的“适者”。

适用话题:适者生存改变自我壮士断臂
6.“懒蚂蚁”的奇功:找准方向比勤奋更重要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活动进行了观察。

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

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本不断得到新的食牛来源。

【素材感悟】
“懒蚂蚁”实际上是更懂得分清主次的“聪明蚂蚁”。

只有先把时间花在“侦查”和“研究”上,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持之以恒地勤奋工作,最终获得成功。

适用话题:注重思考与研究找准方向表象与本质
7.装死的麦叶蜂:贪婪会毁掉自我
麦叶蜂是一种虫子,黑色微带蓝光,最喜欢以小麦的叶子来当食物。

如果你到麦田里去,只要稍微触动一下麦叶,甚至你还没来得及碰到麦子,停在叶子上的麦叶蜂就会迅速把身体卷起来,飞快地滚落到地上去。

这种死里逃生的办法,其实正是麦叶蜂逃生的绝技。

这样一来,人们往往以为麦叶蜂已经死了,很快就转移了注意力。

狡猾的麦叶蜂,便趁此机会,赶快逃脱掉了。

不过,麦叶蜂的小伎俩,却逃不过农人们经验丰富的眼睛,他们只要稍稍瞄上一眼,就能判定麦叶蜂是真死还是假死。

原来,装死的麦叶蜂,它的足收得紧紧的,企图还要抓住些什么的样子。

而真正死去的麦叶蜂,它的足都是完全松开的。

如果早点放开手,麦叶蜂就可以真的“死里逃生”了。

【素材感悟】
人们往往会嘲笑麦叶蜂“装死”的愚蠢,其实有太多的人,比麦叶蜂更加执迷不悟,面对名利权势,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放手,慢慢陷入贪婪的泥淖里,毁掉了原本可以幸福美满的人生。

麦叶蜂因为贪婪而导致的破绽,有时候,恰恰也是我们人性的弱点。

适用话题:贪心不足人性弱点懂得放手
8.莫哈维沙漠虾的生和死:抓住机遇迅速成长壮大
在沙漠地区,植物依靠休眠的种子在旱季幸存下来,昆虫则凭借休眠的幼虫得以繁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有-些鱼虾能够依靠休眠的卵经历数年干旱而生生不息,美国西南部莫哈维沙漠的虾即是例。

莫哈维沙漠是个极其干旱的地方,经常出现超过50摄氏度的高温。

这个沙漠中的虾产的卵无论大小还是外形都像极了沙粒。

每当春季雨水降下形成湖泊时,虾卵就开始孵化,但这样的降雨每两到五年才有一次。

很快,水中就出现了数百万的小虾,它们以湖中的微生物为食。

一周之内,小虾的体长就从最初的1毫米长到了1.5厘米。

湖中的虾快速成熟的同时,湖水也在以同样的速度蒸发,因此,莫哈维沙漠中的虾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

出生后的第十二天,它们长到大约3厘米。

这时,数百万的卵已经在雌虾的下体形成。

同时,湖水也只剩下一大洼泥乎乎的水面。

第十三天,虾将卵产在了湿泥中,接着,在确保自己的物种能够幸存下去之后,它们伴随着最后一滴湖水的蒸发死去了。

如果来年雨水充足,能够形成一个新的湖泊,卵就会孵化,于是虾开始了又一轮快速的生命循环:长大,成熟,产卵,死亡。

有些年头,雨水不多,形不成湖泊,在这种情况下,卵将再休眠一年,甚至更长。

【素材感悟】
莫哈维沙漠的虾虽然小得微不足,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却令我们肃然起敬。

它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生存,绵延而不息的秘诀在于:抓住机遇,迅速成长,壮大自我。

适用话题:抓佳机遇面对困境迅速成长
9.鲑鱼的回家之路:奋斗之旅能实现自我价值
鲑鱼出生于淡水的河流,在成长期游出大海,在咸水的环境中长大,觅食,等到产卵期时却又跋涉千里,再一次回到淡水环境的故乡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原来,鲑鱼有着产卵期必须溯游而上的天性。

小鲑鱼在海中生活四五年就都长大成熟,于是它们便开始返乡之旅。

平时鲑鱼的速度为每小时35公里,但此时,它们却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飞速逆流而上,遇到浅滩冲过去,遇到急流一跃而上,形成“鱼梯”。

为了翻越上游障碍,有时鲑鱼努力一跃,竟可以达到“鲤鱼跃龙门”的高度。

曾有人做实验,让鲑鱼在平稳的河流中游到产卵地,省掉溯游和腾跃的过程,这样一来,鲑鱼却生不出卵来。

原来溯游时的动能和辛劳,居然是它们催生卵子的最好良方。

溯游途中还要不时躲避天敌。

央视《动物世界》曾经播放了鲑鱼的回家之路,极其惨烈和悲壮:回家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旁边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大瀑布的鱼多半进入了灰熊的肚中;跃过大瀑布的鱼筋疲力尽,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只有不多的幸运者可以躲过追捕。

耗尽所有的能量后,鲑鱼游回了自己的出生地,完成它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谈恋爱,结婚产卵,最后安详地死在自己的出生地。

来年的春天,新的鲑鱼破卵而出,沿河而下,开始了上一辈艰难的生命之旅。

【素材感悟】
鲑鱼的一生是奋斗者的缩影:在闲境中磨砺,在竞争中生存,然后实现自我价值。

适用话题:奋斗的价值经历磨难适者生存
10.苍鹭捕鱼的智慧:力戒冲动,沉稳致远
马来西亚有一种鸟叫苍鹭,这种鸟觅食的办法很奇特。

每当它肚子饿的时候,便会在一片沼泽地的上空盘旋几圈,然后在一个岸边停下来,瞪着眼睛,注视水面。

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它便会飞到草丛里捉虫,捉到一条,就将其叼起投放到刚才观察的水域,然后再捉虫,再投……如此反复多次后,一个可喜的现象发生了,许多小鱼扎成堆地在那片水域等待天空掉下来的小虫。

当苍鹭发现小鱼扎堆以后,便飞到岸边折一根草秆,然后同样投放到这片水域,小鱼以为草秆也是小虫,便争先恐后抢夺草秆,可草秆坚硬不柔软,况且随着鱼儿泛起的水花来回漂,鱼儿根本无法吞下它,最后导致抢夺的鱼越来越多。

这时,苍鹭会从岸边悄悄地下水,静静地看着鱼儿往那堆里扎,然后瞄准条从它身边游过准备去抢食的小鱼,迅速将其叼住吞下。

几条鱼下肚,苍鹭吃饱了,它便会悄悄地上岸,轻轻飞走。

来西亚位学者在描述苍营捕鱼的现象时提到了三个细节:一是苍鹭通过细心观察找准位置后不是瞬间起飞,而是先悄悄地走到较远的地方然后再起飞;二是扎堆的鱼儿应该最好捉,可是苍鹭从不冲过去,而而总在鱼堆的远处等待;三是苍鹭吃饱后任凭鱼儿怎么抢食草秆,它坚决飞走不留恋。

【素材感悟】
苍鸳捕鱼的三个细节告诉了我们,做成一件事要一成粗心,注意细节;二成冲动,注意稳重;三戒贪欲,注意长远。

适用话题:细节稳重目光长远
11.紫斑鱼的毒刺:愤怒之火害人也害己
紫斑鱼是海洋动物里最为漂亮的一种鱼,它的浑身布满了五光十个色的颜色,阳光一照闪闪发光。

如此美丽的紫斑鱼全身却长满了针状的尖刺,大小类似酸枣刺,又尖又硬,刺上带有一种毒素,这是紫斑鱼用来攻击其他鱼类的武器,不管什么样的海底动物,一旦被紫斑鱼的尖利制中,则无一生还。

紫斑鱼是海底世界中浑身长满尖制的动物代表,且毒性极大。

紫斑鱼发现鱼在每次攻由其他鱼类时,都要先愤怒起来,以分泌出有效的毒表,也只有愤怒,能使它身上的毒利坚硬起来。

因此,紫斑鱼的情绪越激烈,身体上的实利也越坚硬,而尖刺越坚硬,它就会越愤怒。

从紫斑鱼的生理机能来看,它可以活到七八岁,而实际上紫斑鱼却活不过两岁,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它的毒刺上。

它越是“愤怒”,越界满怀“仇恨”,它的毒刺攻击得越狠,对别的鱼类伤害越深,对自己的伤害也就越深。

因为它心中的“怒火”在烧毁别人的同时,也在烧织自己,使自己五脏俱焚,一命鸣畔。

【素材感悟】
世间万物被自己所伤的,又岂止是紫斑鱼呢?那些总是满怀仇恨的人,那仇恨之火不也总是在伤害他们自己、毁灭他们自己吗?所以,原谅别人的过错,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适用话题:愤怒之火双刃剑辩证看待问题
12.让海獭做环保员:遵循规律则问题迎刃而解
面对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严峻态势,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减少碳排放、控制气候交暖的措施。

不过,由于这些举措都没有把动物的作用考虑在内,因而效果大打折扣。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研究员维尔莫斯和埃斯蒂斯,则提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让海獭做环保员。

研究人员在温哥华岛到阿拉斯加以西的阿留申群岛这片区域做了试验后,结果证实:当地的气候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海獭确实是一位尽职尽责的优秀“环保员”。

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玄机和奥秘呢?
原来,海獭的主要捕食对象是以海藻为食的海胆。

当海獭在附近出现时,海胆只能躲在岩石裂缝中,以海藻的残余物为食;而在没有海獭的情况下,它们则会贪婪地吞下大量鲜活海藻。

也就是说,海獭对海藻的数量有着非直接的重要影响。

而海藻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空气中高达12倍的二氧化碳。

因此,保护并壮大海獭的数量,既有效保护了动物种群,又起到了固碳、改善气候环境的作用,最终取到多赢的结果。

【素材感悟】
世上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各自也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只要我们遵循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就能找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同时还能收到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适用话题:遵循规律普遍联系共存多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