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中国经济》阅读交流

1、中国在2030年甚至更早将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科技革命?

为什么说中国近代的政治和社会史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挫折感这两种心态相互交融所推动的过程?

“东亚奇迹”现象出现的背后有什么成功经验?

只有解决了国有企业的问题,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才能最终实现?

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而言,所有者与管理者是必须要分离的,绝大部分已经私有化,其经营业绩得到了改善,但是对于大型的国企而言,私有化是不现实的,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必须分离开来,政策性负担剥离了之后,就可以依靠市场的充分竞争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中国的人均收入为什么在历史上长期保持不变?

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单位土地养活人的成本,通常养活人成本越低的地方,人口密度就越高。

2、林毅夫以他富有见地的比较优势战略(CAF)观点将中国注重实效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

到了理论高度。这本书向很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信条提出了挑战,并解释了在现实中照搬这些原理是如何对许多转型国家造成灾难性后果的

3、我们知道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都领先于西方,但到了现代社会却又落后于

西方,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从原因中我们可以未来的发展需要克服哪些不利因素,才能重新恢复中华民族原有的创造力。

4、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对中国的前景持非常肯定的态度,那你觉得这些分析对未来中国最

有指导性的意见是什么?

5、今年是改个开放30周年,某些国有垄断行业,如电信、石油、电力等垄断企业利用垄

断地位取得垄断利润后,并没有与社会分享,也加大了贫富分化,引起了社会的不满。

是否还要坚持渐进式改改

林毅夫给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技术、制度

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资本。前两不必多说,资本在前面说了,中国生产要素一一具备,不是问题。

产业结构

“如果将生产要素从低附加值的产业部门转移到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即使要素投入不增加,经济也可以实现增长。”这点无需过多讨论,中国三十年来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且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依然巨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兴的产业结构也当然会逐步成长。

制度

制度需要完善。林毅夫没细分,在我看来,制度的完善大约是两种,一个政治制度,一个是产业制度。政治制度无需多说,产业制度闭着眼睛也能知道,中国需要更加完善——中国远远未到达更加完善的程度,因此也无需多说。

技术

林毅夫说,“如果技术取得进步,就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出,带来经济增长。

林毅夫认为,“中国当前最优金融结构,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我相信这是理想状态,但我不认为这种理想状态会很快达到。

在我眼里,中小银行岂止是后娘养的,它简直是后娘养的孩子里最顽劣淘气的。有时候,它们的品性,比给它们贷款的企业都不如。有的中小银行成立之初的目的就不单纯,它们会利用银行系统信息不对称的漏洞,以圈钱为最终目的,迅速吸收大量储蓄之后卷款逃走。一些中小银行成立之初就不是为了所有企业服务,而是只为个别企业服务。其根本是某个企业为了吸收资金自己办的银行。说到底,它跟圈钱没有本质区别,如果企业破产,这种银行会跟企业一起逃了。还有的中小银行根本就是赌徒办的。他们从储蓄者手中筹集到资金,然后不以经营为目的,把钱投到高风险的行业中去,赚了倒好说,没赚,就等于把储户的钱砸进去了。如果是一个骗子,这种伎俩很快就露馅,但中小银行因为有信息不对称掩护,只要不出现挤兑,就暂时平安。为了堵上漏洞,他们会以更高的利率吸引更多储户,再把吸进来的钱投入到更高风险的投资上,以求挽回败局。

我们决不能说,所有中小银行都是这样,但这就是中小银行这个行业面临的现实。哪怕一粒老鼠屎,也会坏了一锅汤,我相信中小银行还有更加丑陋的黑幕,普通百姓不辨是非,中小银行暂时也没出什么惊天丑闻,因此还可以维持下去。国家对中小银行当然可以加强监管力度,但存在决定意识,中小银行和大银行的区别是:大银行没有生存问题,小银行就容易穷生奸计。指望它们规规矩矩做事,有点难。

而林毅夫却认为要以中小银行为中国金融结构的核心。依赖这个行当复兴中国的中小企业?我乐观的看法是,路漫漫。

关于“东亚奇迹”与比较优势战略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期望赶上发达国家,是一种自然的正当的想法,但几乎所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没有实现这一目标,真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赶上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无一例外,东亚几个经济体,都没有采取赶超战略,没有提出“三年赶英,五年超美”,没有集中全力发展重工业。而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并引进其

技术,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着手,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逐渐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最终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了“东亚奇迹”经济模式,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发挥人口和资源优势,当好世界工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利用在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产业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加速经济发展,在一两代人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

林毅夫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重点处理好国企改革,谨慎放开资本市场,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投资方向,更多地关注农村的建设,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中国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至2030年左右,到2030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收入将是美国的50%,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如果人均收入是美国的50%,经济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