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中红色色彩的运用
浅谈红色在当代电影中的运用

渍 的 女人 》 中穿着 红色 睡 衣 ,脚着 红 色休 闲 鞋 的佩 芭 ,在 厨房 间 切 着满 满 一桌 的番 茄 ,榨 着番 茄 汁 。而她 发 怒 时还 曾歇斯 底里 地 将 红色 电话机 扔 出窗 外 。在佩 芭 的房 间里 、壁 橱 中 、睡床 上 ,到 处 燃烧 着 红色 的火 焰 ,彰 显着 人物 内心 的痴狂 。而到 了 《 关于 我 母 亲 的一 切 》里 ,红色 的涵义 更加 丰 富 。例如 儿 子死 亡 的那天 , 母 亲 穿 的便是 一件 大 红 的风衣 ,那 是 一种 不祥 的红 ,仿 佛 在美 丽 的瞬 间划 上 的休止 符 ,令 人触 目惊 心 。此 外 ,剧 中其他 人 物 的服 饰 也都 跟 红色 有关 ,像 两 个变 性人 爱 斯特 本和 阿 拉多 也不 约而 同 地 选择 红 色 ,在这 里 ,红 色就 是 阿尔 莫 多瓦最 好 的表达 方 式 ,在 告 诉你 所 有关 于美 丽 、堕 落 、性欲 、暴力 、服 从 、叛逆 ,还有 生
命 以及 死亡 。 张 艺 谋 作 为 导 演 在 构 造 色 彩 奇迹 上 的才 能是 有 目共 睹 的 , “ 亚洲 第 一色 彩大 师 ” 的尊称 绝非 浪得 虚 名 。张 艺谋 早年 学 习绘 画 的经 验 背景 和专 业 的摄 影训 练都 一 直影 响着 他对 电影色 彩 的审 美 取 向 。正如 他 自己所 曾说 的 : “ 认为 在 电影视 觉元 素 中 ,色 我 彩 是最 能 唤起 人 的情感 波 动 的 因素 。”而 在 《 黄土 地 》 的摄影 阐 述 中 ,张 艺 谋 又 阐 明 了后 来 在 他 电影 中 一 以 贯 之 的色 彩 追 求 : “ 取浓郁 ,不取清 淡 ” 。 这 种浓 郁 的色 彩追 求 首先 体现 在对 红 色 的运用 上 。在 《 高 红 梁 》里 ,作为 导演 的张艺 谋第 一 次更 完整 地 实现 了他 的意 图 ,红 色 完整 的贯穿 了整 部 电影 。红 高梁 地 里 的野合 、红色 的高 粱酒 、 红 色 的肚 兜 ,特别 足 影片 结尾 那 个画 面 :血 红 的太 阳、血 红 的天 空 、血 红 的高 粱漫 天 飞舞 ,就 连 人物 本 身也被 染 得遍 体通 红 。老 古 人还 认 为 “日至 而万 物 生 ” (《 南子 ・ 文训 》 )感 到 阳 光 谋 子用 镜 头做 笔 、银幕 作 布 ,畅 快淋 漓 的谱 写 了一首 色彩 的狂 欢 淮 天 下万 物 繁茂 , 生机 勃勃 ,令 人 振奋 , 因而对 代 表太 阳 的红色 产 生 曲 。而 这 种红 色 的狂 欢 ,不 由得 让人 联想 起鲜 血 和火 焰 ,感受 到 了特 别亲 切 的感情 。 生 命本 身 的律 动 。这 种对 色彩 的运用 开 中 国导演 之先 河 ,也奠 定 最 初 , 色 彩 作 为 一种 视 觉 元 素 进 入 电影 之 初 ,只 是 为 了 满 了贯 穿张 艺谋创 作始 终 的 “ 神 ”式 的色彩狂 欢 风格质现 实 的愿 望 ,叙述 事 物 ,交代 环境 ,增 强 视觉 形象 。直至 安东 尼奥 尼 的 《 红色 沙漠 》的 出现 ,这 部 电影 被 称为 第一 部 真正 意义 上 的彩 色 电影 , 因为 “ 东尼奥 尼象 一 个 安 画 家那 样处 理 色彩 ,他 使用 了不 同技 巧来 分离 与构 成色 彩 , 以期 创 造 出一种 特 殊 的现 实 ,一种 与主 要人 物 朱丽 娅娜 的心理状 态 一 致 的现 实 。 ”黄色 的浓 烟 、蓝 色 的海 、红 色 的 巨型钢铁 机 械和 房 间 ,绿 色 的 田野显 示 出安 东尼 奥尼 对 工业 文 明的 理性 思考 。他 对 色 彩 的处理恰 如冷 抽象 画 家蒙德 里 安。 这 里 的 红 色 是 视 觉 表 达 的 一个 因 素 ,它 和 影 片 中 的形 象 等 诸 元素 一起 为 我们 塑造 了一个 影 片 的框架 ,影 片 中 的一切 情节 和 故 事都 是在 这 个框 架 中发 生 、发展 的。 1 1 年格 里 菲斯 的 《 95 一个 国家 的诞 生 》的最 早 版本 是 印在 染色 的胶 片 上 ,藉 以表 示不 同 的 情 绪 :亚 历 山大 大火 一场 戏 是红 色 ,夜 景是 蓝色 ,外 景 的爱情 戏 是淡黄 色 。 随后 ,又 出现 了粗 糙 的染 色 正片 ; 1 2 年 爱 森斯 坦在 96 《 战舰 波 将金 号 》里 把起 义 军舰 的旗 帜 染成 红色 ,随即 引起 了轰 动 , 当观 众 看 到 鲜 红 的 旗 帜 在 空 中飘 扬 时 ,不 由 自主 地欢 呼雀 跃 ;1 2 年 ,在 我 国 明星影 片 公司 摄制 的 由郑 正秋 编剧 、张 石川 98 导演 的 《 烧红 莲寺 》 中 ,扮演 “ 火 红姑 ”的一代 女 星胡 蝶在 正 片 上把 自己 的服装 染 成红 色 ,从而 点 燃 了中 国 电影 史 上第 一次 武侠 片 的 热 火 。此 片 三 年 之 内连 拍 1 集 ,万 人 空巷 ,红 火 至 极 ;其 8 实 ,作 为一 门综 合 艺术 ,电影从 一 开始 就是 个好 学 的孩 子 ,他变 着 法儿 向其 他艺 术 门类 偷师 ,绘 画 艺术 便是 其 尤为 敬重 的 恩师 。 从 某种 角度 上说 ,电影 导演 就 是在 胶片 上作 画 的画 师 ,光影 、色 彩便 是这 个画 师手 中 的画笔 。 西 班 牙 大 师 阿 尔 莫 多 瓦 的 电影 是 多彩 的 , 在 他 的 影 片 中 , ・ 总 有一 种足 以让 人 飞扬 起来 的色 彩 谱 系 。蓝色 、 白色 、黑色 、绿 色 、橙 色 ,所有 的色彩 都在 阿 尔莫 多 瓦 的影像 世 界里躁 动 不安 , 然 而相 较而 言 ,红 色才 是 阿尔 莫 多瓦 电影 最 明显 的标 志 ,它象 征 着 生命 的动 力 、对 爱情 的渴求 和 不可抗 拒 的情 欲 , 同时 ,也是 女 性 性别 的指 向,几 乎所 有 阿尔 莫 多瓦 的影 片里 都 有红 衣 、红唇 、 红 指 甲、红 高跟 鞋 装扮 出来 的红色 女人 。例 如 那部 《 神濒 临崩 精
浅谈电影《红高粱》中“红色”的文化内涵

浅谈电影《红高粱》中“红色”的文化内涵电影《红高粱》根据诺贝尔获奖者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改编而成。
在这部90分钟的电影中,红色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始终。
张艺谋导演抓住了一切机会运用红色,几个主要的剧情点“迎亲”、“野合”、“闹事”、“出酒”、“踩高粱地”、“复仇”皆以红色为主旋律,如红衣、红裤、红盖头、红轿子、红布、红肚兜、红绣花鞋、“十八里红”高粱酒、红色鲜血、红色高粱地以及红色夕阳等。
古以红、黄、青、白、黑为五方正色,其中“红”为五色之首。
可见,中国尚红,古今皆然。
《红高粱》以铺天盖地的红色风暴为我们展现了民族文化中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不但征服了国人,还征服了世界。
以下是笔者对张艺谋《红高粱》影片中关于红色色彩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些许解读。
一、红色体现了吉祥喜庆的文化内涵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便有着喜庆的内涵,而在《红高粱》里,这种吉祥喜庆的内涵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红高粱》的开篇就是主人公“我奶奶”的出嫁:一群年轻力壮的男子抬着大红轿子,里面坐着穿红色嫁衣、盖红色盖头的新娘,欢快地走在黄色的土地上。
黄色是典型的大地色彩,黄色的土地带给人扑面而来的浑厚坚实有力之感;红色,则为典型的人间色彩,如同跳动火焰一般的暖色调,能将人们内心的激情迅速点燃。
于是,在黄色的衬托下,红色便成为了美的焦点。
简单的红色却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吉祥喜庆的中华民族传统婚嫁仪式,展现了如土地般质朴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二、红色再现了顽强生命力的文化内涵。
这是《红高粱》全剧中“红色”所体现出来的最核心意义。
红色作为血液的颜色,无论是莫言的小说还是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都为我们展示了那一片让人热血沸腾的红高粱,那一望无际、生机勃勃的红高粱。
“红”是对顽强生命力的颂扬,红高粱承载了作为人的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意义,因此,可以说影片展现了人们对于“红色”的神力崇拜。
这主要体现在崇尚野性的自由、对死的神力崇拜以及对生命的礼赞三个方面。
1.崇尚野性的自由红色本身给人一种狂放不羁,崇尚自由的视觉效应。
影视美学色彩分析报告

影视美学色彩分析报告一、引言色彩是影视艺术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运用,传达情绪、表达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
本报告旨在分析影视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探讨其对故事表达和艺术效果的影响,并以几部经典影片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二、色彩在影视中的表达1.情绪表达色彩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调性来传递具体的情感氛围。
例如,暖色调(如红、黄、橙)往往能够传达温暖、愉快的情绪,而冷色调(如蓝、绿、紫)则更容易带来冷漠、沉闷的感觉。
在电影《色,戒》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冷色调,加强了战争背景和主人公孤独、无助的情绪表达。
2.主题表达色彩也可以通过符号的方式,传达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例如,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导演运用了红色作为重要的主题色彩,不仅在影片中大量出现,还以红色外衣的形式象征着希望和救赎。
这样的运用不仅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并感受到主题,还加深了影片的艺术感。
3.角色形象塑造色彩也可以通过对角色的着装、化妆等方面的运用,来塑造角色的形象特点和个性。
例如,在电影《黑暗骑士》中,导演运用了深色的服装和妆容来突出反派人物“小丑”的邪恶、扭曲的个性。
这种富有对比的色彩运用,使角色更加鲜明和立体。
三、案例分析1. 电影《泰坦尼克号》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蓝色和金色作为主要的色调,蓝色象征着海洋、宁静和幻想,金色则象征着温暖、浪漫和希望。
这样的色彩安排与故事背景和主题相契合,同时也为观众营造了浪漫、感人的视觉体验。
此外,导演还通过色彩的变化,表达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变化,如船沉没时的冰冷蓝色、救生艇上温暖金色等。
2. 电影《哈利·波特》系列在这一系列影片中,色彩的运用几乎成为了一个鲜明的特点。
导演通过场景、道具和服装等方面的设计,运用了大量的鲜艳色彩,如红色、黄色、绿色等。
这样的色彩运用使整个系列影片充满了魔幻的氛围,同时也突出了角色的个性和特点,如哈利·波特的标志性的红色外衣,格兰芬多的绿色制服等。
电影红高粱色彩分析

电影红高粱色彩分析极致绚烂的红——解析电影《红高粱》的色彩魅力T01114207孙雅玲在我们当代中国众多电影导演里面,对电影画面色彩应用表现较为完美的,张艺谋算是其中一位。
他大量运用色彩来展现、烘托、渲染电影的中心主题,这种手法不但让众多电影观众的视觉神经感到强有力的冲击,而且很好的展现了审美情趣与深刻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让电影画面更有艺术意蕴。
张艺谋所导演的《红高粱》,其中应用的美术色彩不但展现他孜孜不倦追求的电影艺术表现风格,还最终征服大批喜爱其电影作品的观众。
视觉, 是人感官的五官之首, 是对客观的最重要的反映。
按照形象化的要求, 色彩词语作为视觉表象的信号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语言、电影语言中。
张艺谋就非常善于运用色彩词语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红高粱》以独特的电影语言体现出涌动的生命活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首先,在色彩上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渗透着鲜明的意识形态。
红色是激情、正义、生命力的象征。
《红高粱》通篇贯穿红色,太阳、血、高粱、高粱酒是组成红色的基本物象,也是主要情节的标志物。
接下来本文将就电影《红高粱》的色彩魅力做出浅显的探讨。
看完《红高粱》这整部电影会觉得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平凡真实的,他们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日本却践踏了这样一个安静的高粱地。
但是张艺谋并没有因此而大写战争,而是用平静来代替激烈,无论是时时唱起的陕北的民歌,作战时响起的唢呐声,还是豆官对着红彤彤的天空唱起的那首童谣都是内心激动的体现。
正如电影名称一样,作品中有很多的“红”,这部影片将绚烂的红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其一大标志。
《红高粱》一开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大块的红色和黄色所构成的画面,十八里坡的贫瘠荒凉、黄土飞扬,客观描述了生存环境的艰难,但也象征了顽强的生命力;“我奶奶”身着红袄、红裤、红鞋,头顶红盖头,象征着强盛的生命力和人类原始的激情。
众所周知,在中华名族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人认为红色能够给人带来喜庆欢乐的精神感受,到后来,红色也逐渐含有积极、向上、正确、正义的寓意。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摘要】色彩在视听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电影《影》为例,探讨了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在电影《影》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黑白灰色调,呈现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色彩在《影》中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对情绪和氛围产生影响。
色彩搭配在影视作品中的技巧也至关重要,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能够为作品增添层次和魅力。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值得重视,而《影》的色彩运用则为视听语言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分析色彩在电影《影》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关键词】色彩、视听语言、《影》、特点、象征意义、情绪、氛围、技巧、审美价值、重视、魅力1. 引言1.1 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色彩可以通过渲染影片的氛围和情绪,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以及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内心世界。
在视听语言中,色彩能够独特地表达情感、观念和主题,使影片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感受,从而加深观众对影片的影响力和情感共鸣。
在制作影视作品时,色彩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价值,使影片更加丰富多彩,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交流。
在《影》中,色彩运用得当,不仅展现了导演独特的审美观念,更是为整个故事情节增色添彩,使影片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1.2 《影》中的色彩运用《影》这部电影在色彩运用上有着极为精致和独特的表现。
导演张艺谋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为影片赋予了独特的视听语言,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影片中的色彩选择非常考究。
在《影》中,黑白色是主打色调,呈现出一种古典、高雅的氛围。
红色在影片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权力、爱情和背叛等多重意义。
黄色则用来突显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对比,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论电影《红高粱》中红色的妙用

论电影《红高粱》中红色的妙用摘要: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传递影片的审美意念和思想内涵。
近三十年了,人们提到张艺谋电影《红高粱》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不可磨灭的经典中国“红色”,色彩的运用不仅奠定了他的艺术风格,而且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红色色彩巧妙运用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传递着一种深刻的影片色彩内涵。
“红色的妙用”使得《红高粱》创造了一场“红色风暴”,进而“红动中国”、“红遍全球”。
从电影视觉色彩角度上分析,看《红高粱》即看色彩,看色彩即看红色,用红色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民族的文化内涵,不仅冲击着观众的视觉,还影响了很多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倾向。
关键词:红高梁;红色;色彩;张艺谋引言在中国的电影导演中,对于色彩的运用表达最好的应首推张艺谋,他利用色彩来烘托影片的主题,不仅使观众的视觉感官受到有力的冲击,并且传达出自己的审美意念和思想内涵,使影片更具艺术气息。
在他的力作《红高粱》中,色彩的巧妙运用不仅奠定了他的艺术风格,而且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而在他众多电影视觉色彩当中,第一印象就是不可磨灭的经典中国“红色”,“红色的妙用”使得《红高粱》创造了一场“红色风暴”,进而“红动中国”、“红遍全球”。
1电影色彩中的红色1.1色彩进入电影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因为电影艺术手段的丰富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
而正如马赛尔•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即照搬现实),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如黑与白)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冷色和暖色)去运用色彩。
”[1]意大利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1.2红色是太阳和火焰的色调,象征着温暖、热量,是爱情、热情、冲动、激烈等的感情象征。
红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热烈而活跃,具有蓬勃向上的感觉。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问世,使电影由黑白两色转向了彩色的斑斓。
色彩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在电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精心选择场景,准确布置色彩与光线,拍摄出风格迥异的优秀影片,使影片赏心悦目甚至回味无穷,电影中色彩的美学作用也许就在此。
一、营造意境与氛围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色彩也开始上升为一种风格化的造型元素,成为一种符号,刻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
如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与婉丽的抒情风格相协调,电影画面则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晨雾般迷蒙的色调,出色地传达出海外游子怀恋童年故土的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
李安的《卧虎藏龙》,整体的画面是一种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的“灰白”色光线基调,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
因是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武侠片,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传达给观众有如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
竹林里两个白衣人飞跃打斗,长镜头所呈现出的竹林背景,大量的翠绿让人记忆深刻。
在中国,竹林长久以来被士大夫赋予君子的象征,如宋画家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所以在此绿色的竹子具有君子与文人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色彩学的感性语汇中,白色象征着和平,纯洁,善良,虚无。
绿色象征生命,活力,仁慈,再生,希望等内涵。
由色彩的语汇联想,也隐喻出本片追求儒家思想的虚无与和平的境界。
再如,影片《芙蓉镇》那条石块铺就的路,道两旁有破旧木屋的街道,在漆黑的夜晚,在浓雾的早晨,门缝里挤出的一丝橙黄油灯的光线,梅雨染湿了的大地……暗淡的青紫色调,在银幕上托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但同时又是一个特定的人性压抑的江南水镇。
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造型同男女主人公当时的悲惨境遇完全相合,让人觉得和谐而统一。
芙蓉镇的街道设计,从人物复杂的心态来看,便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夜晚街道的气氛多悲,早晨街道的气氛多喜,白天的街道氛围热闹中多阴谋,雨中的街道氛围中又多悲愤……这样,镇街上的一切便具有脉脉的人情味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首先,红色作为《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题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性的颜色之一,它包含着祥瑞、喜庆、温暖和祝福等寓意。
红色在电影中的运用,营造出了一个喜庆、热闹的年味氛围,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观影的情感共鸣。
其次,电影中的色彩元素丰富多样,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电影中,除了红色的大红灯笼外,还有黄色的金元宝、蓝色的湖水、绿色的山林等,每一种色彩都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符号和意象。
这些色彩元素的运用,不仅赋予了电影以独特的视觉美感,更向观众传递了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和美好寓意。
再次,电影中色彩的运用也体现了导演的独特审美价值观和创作理念。
张艺谋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演,擅长运用色彩元素来表达情绪和主题。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色彩的组合,通过红色与其他颜色的对比来传递情感和信息。
比如,在电影中,红色与黑色的对比,体现了生与死的对立并引发了观众的思考;红色与蓝色的对比,体现了热烈与冷静的反差并突出了红色的热烈喜庆。
这些对比的运用,赋予了电影以更深刻的意义和感染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最后,电影中色彩的审美价值也体现在它对观众心理的影响和情感共鸣上。
色彩在影像艺术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力量,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内心。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的运用给观众带来喜庆和幸福的感觉,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情绪。
这种情感共鸣不仅通过色彩的审美效果实现,更通过电影中的人物、剧情等要素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综上所述,《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它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享受,更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色彩的深厚寓意和审美价值;它通过对比色彩的运用,赋予了电影以更深刻的意义和感染力;它通过色彩对观众心理的影响和情感共鸣,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情绪。
因此,色彩元素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原色之力:基于《香水》影片红黄蓝色彩的解读

原色之力:基于《香水》影片红黄蓝色彩的解读【摘要】电影《香水》中红黄蓝三种色彩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力,更是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着激情与欲望,与主人公格勒诱惑与渴望的内心世界相呼应;黄色则带来活力与明亮感,为故事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而蓝色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而这些色彩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在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香水》中这些色彩的深刻意义,以及它们共同构成的综合效果,为影片增色不少。
换句话说,色彩在《香水》中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元素,更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手段,为故事的情感和主题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
【关键词】影片《香水》,红黄蓝色彩,象征意义,视觉效果,情感表达,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综合效果,深刻意义。
1. 引言1.1 影片《香水》的背景介绍电影《香水》是一部改编自帕特里克·西素尔的同名小说的影片,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执导。
该影片于2006年上映,讲述了一个关于气味追逐和疯狂爱情的故事。
主人公格勒诺与众不同,他拥有超乎寻常的嗅觉,能够区分任何气味,并且渴望拥有完美的香水。
在追寻完美香水的过程中,格勒诺变得疯狂,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影片以18世纪法国为背景,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通过精美的布景和服装设计,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独特的时代,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影片以独特而引人入胜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水》是一部集美学、情感和智慧于一体的杰作,其影响力深远。
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中,色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影片中红黄蓝色彩的具体表现和深刻意义。
1.2 色彩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色彩在电影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影片的视觉元素,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手段。
红高粱色彩分析

《红高粱》色彩分析张艺谋是一个十分擅长运用色彩的导演,他尤其喜欢使用红色,而《红高粱》这部电影恰恰使用了大量的红色,奠定了红色的基调。
红色,既能表达热烈、喜庆、吉祥、兴奋的积极意义,也能表达敬畏、残酷、危险、血腥的消极涵义。
在影片的开头,女主角九儿穿着红色衣服带着红色盖头,坐在红色的轿子上,一身红色表明女主角要出嫁交代了故事的开端。
开头除了红色,还有黄色,男主角是黄土地的汉子,说明他的性格豪爽敢作敢当无所畏惧。
在抬轿的过程中,镜头里表现出的是整片黄土地,红色的轿子与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那一点红色代表着当时的妇女地位,黄土地代表着压迫,表现出在封建时代,妇女地位的卑微,听从父母的安排,没有自由。
新婚当晚,屋里除了微弱的灯光外,就是大片黑色和九儿身上的红色,黑色代表九儿无限的恐惧,外面天空的蓝色预示着即将发生危险的事。
在回娘家时,路过绿色的高粱地,绿色代表生命,片头也出现了这片高粱地,说明即将再次发生生命的转折。
一个大全景,绿色的高粱地和深色的天空形成对比,表现出男女主角的爱情将受到挫折和考验。
回到家中,女主的红色和家中的黑色形成对比,表现出与家里关系的不和,预示着即将决裂。
而老掌柜死后,外面的强光和抛洒的高粱酒和剪纸的红色预示着女主将获得新生,希望。
造酒时被男主破坏,画面并没有变成代表愤怒的暗红色,而是变成代表希望的金黄色,表现出热烈与喜庆的气氛,也说明日子的红火和生命的灿烂。
在祭奠罗汉时,红色蜡烛,红色高粱酒,红色的光,表现出他们的愤怒和为罗汉报仇的决心,而出现深蓝色的天空和黑色的石头,暗示结局。
在家中准备外出报仇时,送行的酒宴中,血红色的高粱酒,代表着危险与血腥,暗示着结局。
在送行中,女主穿着白色的衣服,与血红色的高粱酒相互照应,暗示了结局时女主的死亡。
最后女主中枪时,使用红色的画面和喜庆的音乐,以喜衬悲,暗示最后结局女主和日本人同归于尽,烘托了一种悲伤的气氛。
结局是男主的视角,世界变成红色,表现出他内心的悲伤,日食发生了,世界变成了红色海洋,红色的高粱杆高速摇摆,预示着生命的崛起和抗战的继续。
影片中的色彩分析

影片中的色彩分析“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意境最值得品味和把玩的最后一句,在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中描绘的淋漓尽致,浑然天成。
这份藏在孤寂萧索后的烛火荧荧之暖将那种道不明的情愫含蓄而毫不吝啬地呈现给观众,给予观众的是视觉上的冲击与心灵上的震撼。
《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导演早期的代表之一.其中用了大量的色彩技巧以湿暖纯母的色调常造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充分展示了人间的真情与爱情的美好。
“我”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连夜奔回家乡。
此处为全片的开端,处于现实的黑白色调之中,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采用固定镜头拼接剪辑,没有繁琐的镜头运动,也没有煽情的背景音乐,反而更直接地表达出一种冷静与哀伤。
色彩是摄影中最重要的表现对象,是导演和美工对各种色彩构思的运用,是其艺水平的最重要体现。
影片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张艺谋导演对色彩稔熟充分的利用,从而把我们带入父来和母亲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整部影片以红色和黄色这些温情的色彩基调为主,给人一种轻松、欢快温馨的视觉感受。
如父亲初来三和屯时,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片广阔的黄绿色的草地,这种颜色不仅使人心情感到愉悦,放松。
色彩及情感达到表达主观情感的艺术表现功能。
同时这种麦芽黄色也传达了作者创作此部电影的象征。
即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秋天,秋天这个万物丰收的季节。
也许也暗了“我”的父亲和母亲的爱情终将收获吧。
红色无疑是这部影片中最为饱和抢眼的一种颜色,在剧中,母亲每次与父亲见面都会特意穿上那件漂亮的红棉袄。
这不仅仅是因为父亲喜欢看母亲穿红色衣服的缘故。
这也表现出了母亲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和渴望。
如在影片母亲在那样一个封建保守的社会中,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爱情。
不论何时,不论姥姥的反对等阻碍,都坚持自己的思想,这时身穿红衣的母亲就如同五星红旗的红色一样,透发着顽强的信念和不变的追求这种精神令人佩服。
这种热烈、具有强烈扩张力的红色为这部影片注入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情感色彩和情绪意境。
原色之力:基于《香水》影片红黄蓝色彩的解读

原色之力:基于《香水》影片红黄蓝色彩的解读【摘要】影片《香水》通过红黄蓝三种原色巧妙地运用,展现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着激情和欲望,黄色代表着独立和自由,蓝色则表现出冷静和理智。
这些色彩的叠加和转变在电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塑造了角色和情节的发展。
色彩在电影中的深刻意义体现在色彩与主题的契合上,为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影片成功地操控了观众的情感,让人沉浸在色彩丰富的画面中,体验到影片的艺术魅力。
《香水》中色彩与主题的完美契合,使得观众在感受故事情节的也能感受到色彩带来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影片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影片《香水》、色彩、红色、黄色、蓝色、象征意义、叠加、转变、角色、情节、运用、深刻意义、契合、观众情感、操控。
1. 引言1.1 影片《香水》的背景介绍《香水》是一部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策执导的电影,于2006年上映。
影片改编自帕特里克·苏斯金德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生于18世纪法国的男孩,拥有超凡嗅觉的天赋,并以提炼女性香味为己任,最终沉迷于制作完美香水的故事。
《香水》在电影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被誉为德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影片以18世纪的法国为背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情感强烈,令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感到心痛。
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出色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奇幻和悬疑的世界,让人无法自拔。
在《香水》中,色彩的运用也十分引人注目。
红色、黄色和蓝色等原色在影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为故事增添了层次和深度。
影片中的色彩运用既突出了人物性格,又对情节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对色彩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影片中角色和情节的设计,感受到导演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1.2 色彩在电影中的重要性色彩在电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导演用以表达情感和传达主题的重要工具。
论《红高粱》与《泰坦尼克号》的色彩运用

论《红高粱》与《泰坦尼克号》的色彩运用《红高粱》和《泰坦尼克号》是两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它们在色彩运用上都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这两部电影的色彩运用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它们在情感表达和主题阐述方面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红高粱》。
这部电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通过三个不同时间段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起伏。
在整部电影中,红色被广泛运用,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色彩。
红色象征着热情、欲望、革命精神和民间传统。
影片开篇就呈现了一大片红高粱地,热烈的红色充满了整个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中国农民的激情和对自由的渴望。
红色还在整个电影中交替出现,无论是农村的红纱窗帘、革命象征的红军帽、还是红高粱折射出的红光,都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对电影的视觉感受深刻而难以忘怀。
与之相比,《泰坦尼克号》的色彩运用则更加多元和复杂。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对身份不同的爱人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遭遇和离别。
影片在色彩选择上偏向冷色调,如蓝色和灰色。
蓝色代表着寒冷、沉静和悲哀,与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海洋环境和悲剧氛围相呼应。
灰色则象征着死亡和无望,表现了电影的悲剧主题。
另外,电影还运用了一些鲜艳的色彩来突出主角和爱情的美好,如黄色的太阳、金色的戒指和红色的礼服,在悲剧与美好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了色彩的选择,两部电影在色彩运用的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红高粱》强调红色的热烈和冲击力,通过红色的大面积运用来增加电影的视觉冲击和情感表达。
而《泰坦尼克号》则更加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感,在冷色调和鲜艳色彩之间形成对比,以表达出悲剧和美好的双重情感。
尽管《红高粱》和《泰坦尼克号》的色彩运用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在情感表达和主题阐述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红高粱》通过红色的运用,传递出对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泰坦尼克号》则通过冷色调和鲜艳色彩的对比,诠释了爱情和死亡的催人泪下的故事。
综上所述,色彩运用是电影表达情感和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红高粱》和《泰坦尼克号》通过对红色和冷色调的运用,成功地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
红高粱电影影评

[标签:标题]篇一:《红高粱》影评范文《红高粱》影评范文色彩和造型上获得不俗的效果张艺谋作为摄影出身的导演,色彩和造型一直是他所关注的。
对于电影色彩和造型艺术的探索也显示了他在美学方面的天才,他的电影画面从来就不缺乏视觉冲击力。
张艺谋不但善于使用适当的电影色彩以使观众产生心理刺激和视觉震撼,而且擅长使用独特的造型达到他所追求的隐喻和象征效果。
色彩实际上是包含在造型艺术里的。
在电影作品中,色彩和光线、画面构图等都具有视觉造型的功能。
但是本文为了突出张艺谋独具特色的色彩运用,特别地将色彩单列出来进行论述。
张艺谋惯于在他的电影中使用色彩斑斓的造型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增强视觉效果。
这些造型可能是一幕场景,一些道具,也可能是一些动作,它们和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不光给予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象征性的传递了导演想在电影中表现的主题。
在《红高粱》中,电影造型的精巧几乎成为张艺谋在艺术形式上最主要的追求。
《红高粱》的追求是对生命力的讴歌,影片在表现的时候,选取了一系列独特的造型:抬轿的狂颠,高粱地上的野合,酿酒时热闹繁忙的场面,伙计们抱着酒罐向日本的汽车冲去;太阳下爷爷奶奶泥塑般的造型,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喊和日食等。
《红高粱》中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黄土弥漫的土围墙,火光,水气冲天的酒坊,都表现了原始生命力的蓬勃旺盛和热烈张扬。
"颠轿”一场戏:黄土高原的空旷,崎岖的道路,滚滚的黄尘,轿夫近似疯狂般的野性舞蹈,以及轿中“我奶奶”的表情,鲜活的呈现出了一种张扬生命的力量。
颠轿是一种狂乐的纯自然的表现,光头的汉子有在异性面前表现的强烈欲望,在空旷寥寂的黄土地上的那种狂热是缺乏理性的、完全凭感觉的、粗糙的、原始性的情绪自然地表露。
“酿酒“一场戏:通过作坊里面的大酒缸、大海碗、烟气和来回走动的人从而营造出来一种热气腾腾的气氛,来表现一种强烈的力量美。
“野合”一场戏:高粱地里的高粱在风中狂舞不止,心跳似的鼓声和呐喊似的唢呐声拔地而起,热血男女激情云雨,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人性的解放和爱的觉醒。
红色在中国电影艺术中的运用手法体现

红⾊在中国电影艺术中的运⽤⼿法体现2019-09-20【内容摘要】从表现形态上看,电影艺术是集各种信息媒体于⼀体的信息处理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它具有更⼴阔的艺术视野和更丰富的艺术魅⼒,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精彩⽚段。
当电影题材得到认可,技术得到解决之后,视觉审美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彩作为最有感染⼒和冲击⼒的视觉语⾔表达形式,具有超越其⾃⾝与特定时空联系的⽂化底蕴。
【关键词】红⾊电影艺术运⽤⼿法作⽤体现⼀、红⾊的历史渊源在被发现的墓葬中,⼈们发现早在远古时代已有先民⽤⾚铁矿撒在墓⽳中。
壁画和彩陶的图案也⽤红⾊描绘。
由此可见,远古先民已会运⽤红⾊表达某种内涵与意蕴。
红⾊最早出现是⽤“⾚”字来命名的。
这可以追溯到商代的五⾊学说,即“画缋之事,杂五⾊。
东⽅谓之青,南⽅谓之⾚,西⽅谓之⽩,北⽅谓之⿊,天谓之⽞,地谓之黄。
青与⽩相次也,⾚与⿊相次也,⽞与黄相次也。
青与⾚谓之⽂,⾚与⽩谓之章,⽩与⿊谓之黼,⿊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
⼟以黄,其象⽅,天时变,⽕以圈,⼭以章,⽔以龙,鸟兽蛇。
杂四时五⾊之位以章之,谓之巧。
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先秦时期的《周礼·考⼯记》专著中有关于“五⽅正⾊”的记载。
把五⾊与⽅位的关系确定为:东为青,西为⽩,南为⾚,北为⿊,中为黄。
五⾊分东、西、南、北、中之位,亦即⽊、⽕、⾦、⽔、⼟五⾏,⼜指出“青与⾚谓之⽂,⾚与⽩谓之章,⽩与⿊谓之黼,⿊与青谓之黻”的配⾊和审美基本规范。
这⼴泛运⽤于绘画、服饰、陶器等⽅⾯,社会各领域的⽤⾊也都以“五彩备谓之绣”为规范。
后来,五⾊分别与五时、五⽅、五⾏、五德、五星⼀⼀配位。
把五⾊纳⼊到“五⾏”所构建的宇宙模型中,也就⽣成了“五⾊”观念或“五⾊”学说,即“⾚、黄、青、⿊、⽩”,作为礼天敬神之⾊。
⼈们将五⾊与阴阳五⾏学说相配对:如⾦、⽊、⽔、⽕、⼟对应⽩、青、⿊、⾚、黄。
⽕有着热情、奔放、温暖、喜庆的象征意义,中国⼈对红⾊的喜爱和崇拜,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浅谈张艺谋电影《英雄》的色彩运用

浅谈张艺谋电影《英雄》的色彩运用作者:梁金龙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02期[摘要] 色彩作为电影造型的重要手段,在张艺谋的电影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色彩成为隐语出现,色彩不仅是再现的更是表现的,并参与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表达情绪,作为剧作元素推动情节发展等,色彩大大拓展了电影的镜语空间。
[关键词] 色彩隐语表现镜语空间在张艺谋的电影造型手段之中,色彩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有人说色彩造型是张艺谋最擅长的电影手段,《英雄》作为张艺谋初次尝试的商业大制作,他再次祭起自己的法宝——色彩。
“电影的第二项可以用来记录整个世界的重要资产是彩色。
”可以说,在张艺谋的《英雄》中用来记录世界的第一项重要资产就是色彩。
众多电影理论家们从电影告别黑白时代开始,就对彩色电影充满期待和寄予厚望。
B·R丹提出“向彩色看齐”,贝拉·巴拉兹则说“那么彩色片将会展现出人类经验世界中许多非任何其他艺术,而尤其不是绘画艺术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
”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更是付诸于身体力行,把象征人民起义的旗帜手工涂成了红色。
伯格曼、安东尼奥尼等都在电影中极为天才的运用了色彩并取得了艺术上的丰硕收获。
因此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现实意义来说。
大胆的利用和发掘色彩在电影造型中的作用和潜力,是十分可取的。
那么张艺谋在《英雄》中如何运用色彩的?一、色彩作为隐语出现《英雄》套用了黑泽明《罗生门》的故事结构。
因此张艺谋扬长避短,他不用结构讲故事而是用色彩讲。
张艺谋充分利用了色彩的隐语功能,来表达和暗示了虚构故事的真相。
《英雄》开篇以及随后的无名觐见秦王一段,黑色作为主色调占据了银幕。
黑色给予人的心理反映所产生的抽象联想大致是“死亡、刚健、悲哀、忧郁、生命、严肃、冷淡、阴郁。
”黑色的秦王宫,人物的黑色服装,秦的整个世界是大片的黑色(除了军帽和兵器上一小簇的红色)。
这样导演透过黑色告诉观众,秦王朝的建立是以死亡和悲哀等等为基础的,无名进入这个黑色的秦王宫是不会活着出来。
电影红观后感

电影红观后感在光影的世界里,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而《红》则是那扇让我深深触动、难以忘怀的神秘之窗。
影片的开头,就以一种深邃而内敛的氛围吸引了我。
画面中那一抹抹浓郁的红色,仿佛是在寂静中呐喊的灵魂,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深刻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他们的命运在红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曲折。
影片中的爱情,并非是那种热烈奔放的表达,而是在细微之处,在眼神的交汇、短暂的触碰中悄然绽放。
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感,让人感到无比真实。
女主人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滴眼泪,都仿佛承载着千言万语,让我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影片中的红色,不仅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象征。
它象征着激情、象征着危险、象征着希望。
那红色的围巾在风中飘动,像是主人公内心深处无法平息的波澜;那红色的灯光透过窗户,照亮了黑暗中的迷茫与挣扎。
这红色,始终贯穿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镜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电影中的场景布置也极为精妙。
无论是古老的街道、破旧的房屋,还是熙熙攘攘的集市,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这些场景不仅仅是背景,更是故事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变迁。
影片所展现的人性,是复杂而多面的。
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欲望、责任和道德之间徘徊。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行为。
我们常常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忽略了身边的美好,甚至伤害了那些最亲近的人。
而《红》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电影中的音乐,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
那悠扬的旋律,在关键时刻响起,仿佛是主人公内心的声音,诉说着他们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渴望。
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让我完全沉浸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忘记了一切外界的干扰。
观看完《红》,我久久不能平静。
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我们的命运,而我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这些选择带来的后果。
以红色为例探析电影中色彩的运用

以红色为例探析电影中色彩的运用作者:赵瑞琴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12期摘 ;要:色彩不仅有文化,而且意义深远。
人们喜欢某一种颜色,不是单纯的喜欢颜色本身,而是其颜色背后的文化意义与内涵。
色彩是电影中一种极其重要的视觉语言,体现了电影导演自如运用色彩造型手法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影导演的创作意向。
色彩有它的情绪性,这是由于人的视觉生理共同规律所产生的,色彩的情绪与它自身的波长有关,波长长的色彩属于暖色调,给人以冲击力;反之,冷色调会给人安定之感。
色彩的表达内容,即由生理直觉和个人经验决定,也有民族视觉文化经验的因素决定[1]。
关键词:色彩;红色;象征性中图分类号:J905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04-02色彩在电影中极具表现力,色彩的冷暖直接对观影者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不同的作用,所以导演就运用色彩的表现力打造影片,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
色彩可以呈现空间和描述事物、装饰画面,并和其他造型元素一起,实现特定的视觉风格,在很多优秀的影片里,色彩就像是片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具有神奇的表达能力。
一、色彩造型的内在语言色彩是电影视听语言中极其重要的一种造型手段,它极具视觉冲击力,成为影片最抓人的符号。
极具风格化的色彩使电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同时也给观众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正因为色彩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成为导演表达感情,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
色彩可以呈现空间和描述事物、装饰画面,并和其他造型元素一起,实现特定的视觉风格,在很多优秀的影片里,色彩就像是片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具有神奇的表达能力。
利用色彩来表达主题,营造气氛已经成为中外电影制作者的共识。
色彩的符号与象征意义是人们通过联想与想象而获得的,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意义。
也就是说色彩一旦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也就失去了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色彩本身只是一种物理现象,但是一经过人的体验和运用,色彩就具有了感情色彩和心理情结,成为了传递感情的手段之一,会引起人心理上的某种情绪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 8
和章 子怡 纯真 出 色 的表 演 外 , 能 打 动 人 的就是 影 最
片整个 色 调 的运用 。大 量对 红颜 色 的处理 奠定 了这 部 片子 的主题 : 爱情— — 并且 是温 暖 而 圆满 的爱 情 。 在 对 主人公 的塑造 上 , 主人 公招 娣 , 国红 的 女 中 围 巾、 桃红 的夹 袄 、 莓 红 的头 绳 、 尔玛 浅 粉 红 樱 草 帕
关键词 : 电影 ; 色 ; 红 色彩 ; 用 运
中图分类号 : 00 J -2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0 9— 9 7 2 1 )7— 84—0 10 30 (0 2 0 0 8 3
1 表 现 鲜 血 与 生 命 力
以拍 摄女性 题材 而 闻名 的西班牙 大导 演佩 德罗
衣 、 色 的旗 袍 、 廊里 的红 色 帘 幕 、 色床 单 都 成 红 走 红
为 了男 女主人 公 的化身 , 演绎 着 一个更 私密 的故事 。
电影 中苏丽珍 的旗 袍 是 最 惹 人 眼球 的一 个 部分 , 从
电影 开 始到结 束 一共 有 2 0多 套 美不 胜 收 的旗 袍 紧 紧地 包裹 着她 的身 体 。这 里 红 色旗 袍 暗 示着 情 欲 。 当苏 丽珍 终于 卧在 红 色 的 床单 上 , 泄 露 了两个 人 则 内心 的秘 密 ; 另外 一个 情 节 , 另 外 租 了一 间房 子 , 周 苏终 于决定 去看 他 , 走 前 穿 了一 件 纯 红 色 的风 衣 临 去 赴 约 , 明这是 赴一 场 欲望 的约 ; 个男 人在纯 红 说 那 色 的帘 幕前 和一 个 穿纯 红 色 风 衣 的 女人 告 别 , 有 所
・
在著 名 导 演 张艺 谋 的 电影 作 品 中 , 红色 更 是 被 赋予 了更加 深 刻 的 含 义 : 《 豆 》中的 红 染 布 , 英 “菊 《 雄》 中在金 色树 叶 中飞舞 的两 位侠 女 的红 衣 ,我 的 《
父亲母 亲 》 中母 亲 为 空教 室 所贴 的红 剪 纸 、 发 卡 , 红
它 艳丽 的色彩 在 这 部影 片 中都 有 自己不 同 的 意义 。 金 黄色下 的权 势笼 罩 中暗藏 着黑 红色 的生 命 。这是
一
种决绝 的 、 望 却 不 甘 的 生 命 , 结 着 鲜 血 和 恐 绝 凝
惧, 以及 一种 张 狂 的变 态 的野 心 。黑 色 和 紫 色 的交
织 下 , 色也 就形 成 了另一 种模 样 , 暗地里 隐藏 的 红 即
痛着 观众 的眼睛 甚 至 是 心灵 。于是 , 于后 来 院 子 对 里人 们 的 变 故 , 战 争 、 如 背叛 、 情 、 狂甚 至是 死 偷 疯 亡 , 已经像被 命运 安排 好 了一样 , 都 在这个 曾经 被 突 破过 道德禁 令 的地方 , 显得不 足 为奇 了。 都
在王 家卫 执 导 的 《 样 年 华 》 , 体现 了 “ 花 里 更 红
经 历过 的感 情就像 一 场梦一 样 , 发生 了 , 又 了无 像 却
痕 迹 。在这 里 , 色完 成 了这 样一 种使 命 : 红 它道 出 了 隐藏在 故事 中 的故 事 , 揭示 了主人 公 的隐密 心绪 。
引我们 的就是 在一 片淡 淡 的惨 黄里那 个不 停移 动 的
小 红 点 。于 是 我 们 认 识 到 , 这 里 , 色 预 示 着 幸 在 红 福、 望、 希 以及 焦 灼 不 安 的等 待 。爱 情 篇 章 的最 后 , 经 过一 番小 小 的波折 , 个年 轻人 终 于结 为夫妻 。 两
道。
《 于 我母亲 的一 切》 , 关 里 阿尔 莫 多 瓦让 丧 子 的母 亲
披 上 了大红 色 的风 衣 , 征 着 鲜血 和不 祥 。这 触 目 象
惊 心 的休止 符一 样 的红色在 观众 渴望 继续 欣赏 美丽 的瞬 间里 陡然 出现 , 美好 的 瞬间戛然 而 止 、 让 突然崩 裂 。而《 的秘 密之 花 》中那 肉红 色 的土 地 和 人 物 我 的大 红色服 装 ,关于 我母 亲 的一 切 》 的两个 变性 《 里 人 不约 而 同 的对 红 色 的选 择 , 捆 住 我 、 住 我》 《 绑 里 褐 红色 的影 像道 具 ,对她 说 》 《 中暗 红颜 色 的开 场帷 幕 、 牛服饰 以及 室 内 的红 色装 饰 都 阐释 了影 片 的 斗
红色 或许 永远都 是 一种最 基 准也 最激 情 的色调 。
张艺 谋 的《 的父 亲 母 亲 》 了 本 身 的温 情 感 我 除
作者简 介: 徐硕艺 (9 0一) 女 , 19 , 吉林延吉人 , 主要 从事影视文学研究 。
第 7期
徐 硕 艺 : 电影 中 红 色 色 彩 的 运 用 谈
德 上 的禁 令 是 明显易 懂 的 。巩 俐饰 演 的女 学生在 影 片一 开始 就 以一 个 特 写 的 、 围 全 都是 大红 色 的环 周 境里 化 出 : 大红 色 的盖 头 、 大红 色 的喜 服 、 红 色 的 大
轿子 和 略显 不安 的被 涂成 大红 色 的嘴唇 。这 些红 的
3 表现活 力、 自由与 希 望
红 色是 旗 帜 最 常见 的颜 色 , 色 的旗 帜代 表烈 红 士 的鲜血 , 因此 , 色 开 始有 了另 一 层 含义 , 自 也 红 即
由。与其 相辅 相成 的词语 就是 活力 和希 望 。
然 而在 《 红灯笼 高 高 挂 》 , 色 所 代表 的道 大 里 红
摘
要: 自有 色电影产 生以来 , 多导演就把 色彩 所代表 的深刻 内涵巧妙 地渗 透到 电影作 品 中。而红 色, 很 更是被 赋
予 了一 种特 殊 的 责任 和使 命 , 把 电影 中无 法 用 语 言 完成 和 表 达 的 、 不 可 测 的 人 性 中 的 温 情 美 好 或 尖 锐 残 忍 表 即 深 达 出来 , 此 红 色 已成 为 大 部 分 震 撼 人 心 的 经 典 影 片 中不 可 或 缺 的 色彩 。 故
在 电影 《 德勒 的名 单 》 , 片用 黑 白色 调还 辛 中 影
原 了那 个恐 怖 年代 的氛 围。结 尾 处 , 红 色衣 服 的 穿 小 女 孩 的出现一 下 子 深化 了影 片 的 主题 , 让 观 众 更
深 刻地 感受 到 了犹 太 人 悲惨 的命 运 , 乎是 感 同身 几
受 。红 色衣 服 的小女 孩 , 表活 力和希 望 , 代 在小 提琴 忧 郁低 婉 的主旋 律伴 奏下 , 集 中营 出来 在 旷 野 中 从 行 走 的人们 的黑 白群 像 渐 渐 变成 了彩 色 , 这 时 象 而
现 出来 。并 且这些 红 色形 成 了一种特 别 的对 于生命 结 果 的暗示 效果 , 生 了巨大且 不可抗 拒 的力量 。 产
收 稿 日期 :0 2— 3—1 21 0 5
血色 密切 相关 。 的确 , 情 的颜 色 就 像 爱所 带 来 的 爱 喜悦 和痛 苦一样 呈 波动 的状 态 , 而对 于爱 情来 说 , 然
阿尔莫 多 瓦 曾说 : 我 强 化 色 彩 的活 力 是 反 抗 那 “
种朴 素 , 我对 拉曼 查 那 种 可 怕 的 简朴 的一 种 斗争 是 方 式” [ 彩 是 阿 尔 莫 多 瓦 电 影 中 的一 个 重 要 元 。 1 色 素, 他所使 用 的色 彩 是 艳 丽 的 , 装 饰 性 十 分 强烈 , 其 表 现为 色彩 的搭配 既艳 丽又 怀 旧 , 因此 , 红色 成为 阿 尔 莫多 瓦 电影作 品的标 志性 色彩 。 当观众第 一次 看 阿尔 莫 多 瓦 的《 临精 神 崩 溃 濒 的 女人 》 , 上就 会 被 导 演 别 开 生 面 的 电 影 色 彩 时 马 所 吸 引。影 片 中 , 阿尔 莫多 瓦绝对 地 突 出了红色 : 血 红 色 的电话 、 旧红 色 的 沙 发 、 火烧 红 的套 裙 、 旧红 色 的栏杆 , 这种 人工 美 学 的 氛 围突 出 了女 主人 公 火 一 样 的强 烈 的生命力 与鲜 活 的情感 活力 。而 生命 的张
力 在红 色 这 一 色 彩 的衬 托 下 显 得 决 绝 而 大 胆 。在
上梁 时所 用 的红布 等 , 些 红 色 的物 体成 为 画 面 中 这 的亮 点 , 不仅使 整个 画面显得 生 动活 跃 , 重要 的是 更 红 色所产 生 的崇高 感显示 了张艺 谋对 生命 价值 的理 解 ” 嘲《 城尽 带 黄 金 甲》中的 红 色 代 表鲜 血 , 。 满 而其
色” 描绘 的激 情 的色 泽 和 隐秘 的情欲 。红色 的风 所
的脸 颊 以及作 为 背 景 的焰 红 色太 阳 , 至连 所 生 活 甚
的周 边 的大风 景 都被 一种 火烧 红 的暖色所 覆 盖 。这
里 的红就 代表 着爱 情 、 热情 、 激情 以及 一种 强 大 的生
命 力 。纯 洁美 丽 的农村 少女 招娣 爱上 了从 城 里来 的 教 书先 生 , 两个 人产 生 了纯 洁 的感 情 。 当“ 父 亲 ” 我
对 “ 母 亲 ” : 你 怎 么 不 穿 那 件 红 色 的夹 袄 啊 ? 我 说 “
那 个 , 看 ! 的 时 候 , 夹 袄 已 经 超 出 了 原 本 的 内 好 ” 红
涵 而象 征着 两颗 合并 在 一起 的火 热 的心 。此时 二人 对 彼此 的 心 已 经 十 分 明 了 了 。 当 “ 父 亲 ” 来 得 我 没 及 吃完 “ 我母 亲 ” 的蒸 饺 就 被 迫 回城 的时 候 , 我 煮 “ 母 亲 ” 着 那 件 红 色 的夹 袄 , 里 死 死 地 抱 着 打 包 穿 手 好 的蒸饺 在一 片 茫茫 的 衰草 中飞 快 地 奔 跑 , 影 机 摄 从 一个 大 全景 到 强烈 的跟 拍 再 到 特 写 , 切 的 情 感 一 在 这 不足 三分 钟 的镜 头里被 完美 地 阐释 清楚 。而 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