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核酸的一级结构及表示法
1.核酸的一级结构的概念2.表示方法
二、一级结构的测定
1.与核酸一级结构测定有关的工具酶
*2.核酸一级结构测定的方法
第四节 DNA的高级结构
一、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1.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的依据
2.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特征3.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稳定因素4.双螺旋的不同类型*5.DNA的异常结构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二、糖原的磷酸解三、纤维素的酶促水解四、双糖的酶促水解
第三节 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酵解
1.酶促反应过程2.ATP生成3.糖酵解的调控4.糖酵解的意义
二、糖的有氧氧化
1.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2.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作用3.三羧酸循环
4.糖的有氧氧化中水、二氧化碳和ATP的生成5.糖的有氧氧化的调控6.糖的有氧氧化的意义
二、酶的活性部位
1.概念2.必需基团3.活性部位的特征
三、酶原激活四、同工酶
五、变构酶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
一、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活化能二、中间复合物学说三、诱导契合学说四、使酶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因素
第五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一、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
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1.酶浓度的影响2.底物浓度的影响3.PH的影响4.温度的影响5.激活剂的影响6.抑制剂的影响
3、了解生物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生物化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 对生物化学的概念的理解。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三、生物化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
四、生物化学在工农业及卫生医药上的意义
南昌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I)教学大纲(供临床、预防、检验、全科、麻醉、口腔、影像专业)前言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近年来,生物化学和其它领头学科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包括医学)越来越深入到分子水平。
根据我院本科教育教学计划,本大纲规定了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使师生按掌握、熟悉、了解等三种基本要求把握教与学的范围与深度。
基本理论与重要內容要求讲够,难点內容要求讲透,了解內容要求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并适当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新进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生物化学教学时数为112,其中理论课为64,实验课为48。
使用万福生、揭克敏主编的《医学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教材。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 1生命的分子基础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5 第三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1 第四章酶 5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第六章糖代谢7 第七章生物氧化 3第八章脂类代谢 6 第九章氨基酸代谢 4 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2 第十一章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7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第十二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5 第十三章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5 第十四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5医学生物化学第十八章血液生物化学 4 第十九章肝的生物化学 4 合计64参考资料1、王镜岩、朱圣、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周爱儒、查锡良,生物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Haper’s Biochemistry》24 th ed. Robert K.Murray 20034、《Biochemistry》second edition B.D.Hames(影印版) 20035、《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four edition Lehninger 2001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预习要求】预习生物化学发展简史及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目的要求】了解全章内容【教学内容】1、生物化学发展简史2、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生物化学与医学4、本书纲要【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二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预习要求】预习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目的要求】1、掌握α-氨基酸通式;20种氨基酸的名称、三字符号及结构;肽键、肽链、氨基酸残基及肽链书写规则。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内吞和外排作用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意义
03
通过调节膜受体的数量和分布,影响细胞对信号的响应和传递
。
信号传导异常与疾病关系
01
信号传导异常与肿瘤发生
肿瘤细胞中常出现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和凋亡受阻。
02
信号传导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元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导致神经
脂类代谢及调控机制
01
脂类的消化吸收
探讨食物中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过程,以及脂类在体内的运输
和分布。
02
脂肪酸氧化
详细阐述脂肪酸氧化的过程、 关键酶和调控机制,以及脂肪 酸氧化在能量供应中的作用。
03
脂肪合成
介绍脂肪合成的途径、关键酶 和调控机制,以及脂肪在能量
储存和释放中的意义。
04
胆固醇代谢
阐述胆固醇的合成、转运、转 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胆固醇在 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作用。
检查中的转氨酶测定。
代谢物检测
通过检测体液中代谢产物的异常变 化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血 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检测。
免疫学诊断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检测体内特异性 抗体或抗原,以诊断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病等,如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
生物化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应用
药物设计与合成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糖代谢及调控机制
糖的消化吸收
探讨食物中糖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以及糖在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糖酵解
详细阐述糖酵解的过程、关键酶和 调控机制,以及糖酵解在能量供应
中的作用。
糖异生
介绍糖异生的途径、关键酶和调控 机制,以及糖异生在维持血糖平衡 中的意义。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一门科学。
它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代谢以及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机制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三、课程内容(一)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性质肽键的形成和肽链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2、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胶体性质和沉淀反应蛋白质的变性、复性和水解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含量测定(二)核酸化学1、核酸的组成和结构核苷酸的结构和种类DNA 和 RNA 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核酸的性质核酸的酸碱性质和紫外吸收特性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三)酶学1、酶的基本概念酶的定义、分类和命名酶的活性中心和催化机制2、酶促反应动力学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米氏方程和酶的动力学常数3、酶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方式酶含量的调节机制(四)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生物氧化的定义和与体外氧化的区别呼吸链的组成和电子传递过程2、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五)糖代谢1、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2、糖的合成代谢糖原的合成糖异生途径(六)脂代谢1、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动员脂肪酸的β氧化2、脂肪的合成代谢脂肪酸的合成甘油三酯的合成(七)氨基酸代谢1、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的代谢α酮酸的代谢2、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一碳单位的代谢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八)核苷酸代谢1、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2、嘧啶核苷酸的代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九)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1、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核酸与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代谢调节细胞水平的调节激素水平的调节整体水平的调节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系统传授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_4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Biochemistry课程代码: 学时: 40 学分: 2.5理论学时: 40 实验或讨论学时: 0适用专业: 课程性质: 必修撰稿人: 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 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主要是应用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从分子水平来阐明生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化学组成, 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及其调控变化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科学。
生物化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 在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 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常用量度法, 基本实验技能, 如分光光度法和离心机使用;某些代谢物的定性、定量测定。
熟悉电泳、层析分离原理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改革生物化学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方式进行。
在讲授中要体现专业特点,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注重启发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明确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性, 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发展很快, 在讲授中应适当加以介绍当前生物化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 1学时知识点: 生物化学的定义;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生物化学的发展;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生物化学与医学。
本章小结重点: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难点: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思考题: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2学时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0.5学时知识点: 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重要理化性质;肽;生物活性肽: GSH、多肽类激素。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总学时数:90实验学时:30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后续课程: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专业主干课。
一、说明部分•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四年制生物工程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以及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要求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物质的主流代谢途径,调控及相互联系,一般了解次要的代谢途径。
生物化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能力与技术,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有关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生物化学知识,并为以后从事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打下基础。
3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 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 ;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等生命科学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掌握组成生命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机体中的新陈代谢途径和最终的代谢产物。
掌握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掌握酶的本质和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酶反应动力学和酶的催化作用机理。
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细胞的物质吸收和转运作用。
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着重阐述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反映近期生物化学中比较成熟的新进展,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涵盖了生命体内化学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以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生物代谢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并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生物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掌握生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了解代谢网络与生命过程的关系。
3、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疾病的发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的结构与功能。
2、生物代谢过程及其调控: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3、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及其调控,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生命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生命过程中(如细胞分裂、免疫反应、神经传导等)的生物化学机制。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以及例题的解析。
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化学实验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
2、作业:定期布置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南昌大学 生物化学 生化教案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档案(专题型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参考教材: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沈同、王镜岩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专题绪言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掌握生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学习方法;理解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认识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意义;了解生物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课时分配:1-2学时教学内容:一、生物化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手段研究生命现象,并阐述因果关系的一门边缘学科。
生物化学也称生物的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或生理的化学(physiolog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1)生物体重要化学组分,尤其是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
(2)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调节方式。
(3)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
(一)生物体重要化学组分,尤其是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大量元素:C、H、O、N、P、S、Cl、Mg、K、Na、Ca(生物体组成的99%以上)。
微量元素:Fe、Cu、Zn、Mo、Mn、Co、Si、Se、I、Al、B等元素所组成。
这些元素通常又以碳为中心形成各种化合物,参与生物体的建成。
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形式:(1)氨基酸以及由其构成的肽、蛋白质。
(2)核苷酸、核酸。
(3)糖类及其衍生物。
(4)脂类及其衍生物。
(5)维生素、激素及其它小分子有机物。
其中,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类化合物只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量也很大,因此这些化合物又称为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e)。
(二)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调节生物体区别于非生命物体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就是具有新陈代谢作用,即生物体与其外界环境之间不断的物质的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I)教学大纲(供临床、预防、检验、全科、麻醉、口腔、影像专业)前言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揭示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近年来,生物化学和其它领头学科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包括医学)越来越深入到分子水平。
根据我院本科教育教学计划,本大纲规定了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使师生按掌握、熟悉、了解等三种基本要求把握教与学的范围与深度。
基本理论与重要內容要求讲够,难点內容要求讲透,了解內容要求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并适当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新进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生物化学教学时数为112,其中理论课为64,实验课为48。
使用万福生、揭克敏主编的《医学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教材。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 1生命的分子基础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5 第三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1 第四章酶 5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第六章糖代谢7 第七章生物氧化 3第八章脂类代谢 6 第九章氨基酸代谢 4 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2 第十一章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7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第十二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5 第十三章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5 第十四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5医学生物化学第十八章血液生物化学 4 第十九章肝的生物化学 4 合计64参考资料1、王镜岩、朱圣、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周爱儒、查锡良,生物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Haper’s Biochemistry》24 th ed. Robert K.Murray 20034、《Biochemistry》second edition B.D.Hames(影印版) 20035、《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four edition Lehninger 2001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预习要求】预习生物化学发展简史及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目的要求】了解全章内容【教学内容】1、生物化学发展简史2、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生物化学与医学4、本书纲要【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二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预习要求】预习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目的要求】1、掌握α-氨基酸通式;20种氨基酸的名称、三字符号及结构;肽键、肽链、氨基酸残基及肽链书写规则。
2、掌握蛋白质一至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稳定因素。
3、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掌握模体、结构域、分子伴侣等概念。
4、熟悉谷胱甘肽的结构与功能。
5、熟悉常见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
6、了解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的理化性质及蛋白质的分类。
7、自学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
【教学内容】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肽键与肽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预习要求】预习核酸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核苷酸中碱基、戊糖的种类和结构;核苷、核苷酸的组成、类型与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核酸一级结构的概念及核酸的书写方式。
2、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原核生物的超螺旋结构及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
3、掌握DNA的功能以及DNA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4、掌握RNA的种类及信使RNA、转运RNA和核蛋白体RNA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5、熟悉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6、了解A-DNA、Z-DNA、分子杂交、核酶。
7、自学核酸酶【教学内容】1、核酸的化学组成:核苷酸中的碱基成分;戊糖与核苷;核苷酸的结构与功能2、核酸的一级结构:3¢,5¢-磷酸二酯键;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书写方式。
3、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DNA的二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DNA的功能4、RNA的结构与功能:mRNA、tRNA和rRNA的结构与功能;其它小分子RNA;核酶5、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DNA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3、课堂提问4、演示第四章酶【预习要求】预习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酶的分子组成、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辅酶或辅基的符号及作用。
2、掌握酶的活性中心概念和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
3、掌握酶专一性的概念和类型。
4、掌握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及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5、掌握酶原和酶原激活的概念、酶原激活的实质及生理意义。
6、掌握同工酶概念、LDH同工酶及其临床意义。
7、熟悉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8、熟悉酶的共价修饰调节概念和主要方式。
9、了解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
10、了解变构酶和变构效应的概念、机理及生理意义。
11、了解酶的含量调节及酶的命名与分类。
12、自学酶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1、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分子组成;酶的活性中心2、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酶促反应的特点;酶促反应的机制3、酶促反应动力学: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及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4、酶的调节:酶的活性调节;酶的含量调节;同工酶5、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命名;酶的分类【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3、课堂提问第五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预习要求】复习辅酶与辅基;预习水溶性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及其生化作用【目的要求】1、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活性形式及其生化作用。
3、了解脂溶性维生素。
4、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化学性质及缺乏症。
5、自学微量元素。
【教学内容】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a-硫辛酸【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3、课堂提问第六章生物氧化【预习要求】复习ATP的结构;预习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方式及特点。
2、掌握呼吸链的概念、组成和排列顺序。
3、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和偶联部位、P/O比值的概念。
4、掌握胞液中NADH的氧化(α-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5、熟悉常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以及能量和磷酸基的转移、贮存与利用。
6、了解呼吸链成分排列顺序的确定依据。
7、了解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以及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8、了解线粒体内膜的主要转运载体以及ATP、ADP和Pi的转运。
9、自学其他氧化体系。
【教学内容】1、生成ATP的氧化体系: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ATP;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七章糖代谢【预习要求】复习糖的分子结构;预习糖的分解代谢途径【目的要求】1、掌握糖酵解的概念、主要反应、限速酶、终产物、产能状况及生理意义。
2、掌握有氧氧化的概念、主要反应、限速酶、终产物、产能状况及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和生理意义。
3、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反应、限速酶、主要产物及生理意义。
4、掌握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的概念、基本过程、限速酶、反应特点及生理意义。
5、掌握糖异生的概念、主要器官、原料、基本过程、限速酶及生理意义。
6、掌握血糖的概念、正常浓度、来源与去路7、熟悉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8、了解糖的消化吸收及各种糖代谢途径的调节。
9、了解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机理以及血糖水平异常。
【教学内容】1、概述: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消化吸收;糖代谢的概况2、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的反应过程;糖酵解的调节;糖酵解的生理意义3、糖的有氧氧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有氧氧化生成的A TP;有氧氧化的调节;巴斯德效应4、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的合成代谢;糖原的分解代谢;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糖原累积症6、糖异生:糖异生途径;糖异生的调节;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乳酸循环7、血糖及其调节: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水平的调节;血糖水平异常【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3、课堂提问第八章脂类代谢【预习要求】预习脂酸β-氧化及酮体的生成及利用【目的要求】1、掌握脂肪动员的概念及限速酶。
2、掌握脂酸β-氧化的组织特点、亚细胞部位、氧化方式、基本过程及能量生成。
3、掌握酮体的概念、组成、生成及利用、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4、掌握甘油磷脂的合成部位、原料、辅助因子及基本过程。
5、掌握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主要步骤、限速酶及胆固醇的转化产物。
6、掌握血脂的概念和组成、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结构及功能。
7、熟悉脂酸、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8、熟悉甘油磷脂的降解。
9、了解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10、了解胆固醇合成的调节、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及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11、自学脂酸碳链的延长、不饱和脂酸的合成及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
12、自学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分类及鞘磷脂的代谢。
【教学内容】1、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脂类的概述;脂类的消化和吸收2、甘油三酯的代谢: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酸的合成代谢3、磷脂的代谢:甘油磷脂的种类与结构;甘油磷脂的合成;甘油磷脂的降解4、胆固醇代谢: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的转化5、血浆脂蛋白代谢:血脂;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九章氨基酸代谢【预习要求】复习氨基酸的种类、结构;预习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及尿素的生成【目的要求】1、掌握氮平衡概念(氮的总平衡;氮的正平衡;氮的负平衡)、营养必需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2、掌握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的概念、反应过程、作用酶及其辅酶以及GPT和GOT的组织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
3、掌握体内氨的来源、氨的转运以及尿素生成的主要器官和反应过程。
4、掌握氨基酸脱羧基作用的概念、作用酶及其辅酶、主要产物。
5、掌握一碳单位的代谢的概念、种类、载体、来源及生理功用。
6、熟悉蛋白质的腐败、氨基酸代谢概况及嘌呤核苷酸循环、。
7、熟悉活性甲基载体SAM的生成、活性甲基的转移、甲硫氨酸循环及Vit.B12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