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规定

合集下载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就成为了重要的环境保护工程。

本文将就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一、山区造林地清理山区造林地清理是指将山区地表的枯落、草本和杂草等清理干净,并进行地力调理和地表改良,为植树造林奠定基础。

山区造林地清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理枯落和杂草:山区地表一般会堆积大量的枯叶和杂草,这些枯叶和杂草会影响植树造林的栽植效果和苗木生长。

首先需要将这些枯叶和杂草进行清理,清理后的地表才能用于植树造林。

清理枯落和杂草一般可以采用人工清理或者机械清理的方式进行。

2. 土壤改良:山区的土壤通常比较贫瘠,土壤的改良对于植树造林至关重要。

土壤改良可以采用施肥、耕地、灌溉等方式进行,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植树造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 灌溉排水:植树造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土壤湿度,因此在清理土地的同时需要进行灌溉设施的建设,确保植树造林后能够及时为苗木提供水源。

还需要进行排水设施的建设,避免山区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害。

二、山区整地技术1. 土壤整理:对山区的土壤进行整理,使之平整、松软,便于植物的生长。

土壤整理可以采用耕地、平整等方式进行,以消除地表不平整对植树造林的不利影响。

2. 地表保护:在进行土壤整理的还需要进行地表保护,防止风蚀、水蚀等自然因素对土壤的侵蚀。

地表保护可以采用植被覆盖、防风网覆盖等方式进行,以保护整地后的土地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 地表改善:在进行整地工作的还可以适当进行地表改善,例如在地表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等物质,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植树造林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三、植树造林技术植树造林是指在山区生活中进行植树造林,使得山区的植被得以恢复和改善。

在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 种植树种的选择:在进行植树造林之前,需要根据山区的地形、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

营造林技术标准与检查验收-北京

营造林技术标准与检查验收-北京

2
封山育林
1、封山育林条件 1、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 ——有足够的母树、幼苗、幼树、根株、竹丛数量。 ——不适于人工造林的困难地、特殊地,以可增加 林草盖度作为条件。
2、有林地和灌木林地 ——有林地:郁闭度 <0.50 ,低质、低效林地(同时 满足) ——有望成乔林的灌木林地
规定封育条件的目的是便于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是封育合 格的基本条件。
1
人工造林
4、造林小班(地块)保存标准
株数保存率≥80%(年降水量在 400mm以下地区,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 干热(干旱)河谷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 ≥65%)或郁闭度≥0.20(灌木林覆盖度 ≥30%)。
1
人工造林
5、造林成活率和株数保存率
人工造林(更新)作业后三年内单位面积成活株
数与造林总株数(造林总株数在适宜初植密度区间以
灌草型
乔灌型
灌木型
有林地和灌木 林地封育只有 1 种类型(乔木 型)
2 封山育林 3、封山育林方式

自然环境条件、人为经营条 件、植被自然属性(如物候 特征决定 封育方式:

全封:重点地区 、 极端 脆弱区、困难区等 半封:物候与人为要求 轮封:人为要求下划分 封育地块


2
封山育林
4、封山育林的主要评价对象
3
营造苗木
2、苗木质量评价
(1)评价苗木质量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胸径)、高径比、根系指标、 茎根比、顶芽、冠幅、第一分支点、土球大小等。 苗木质量的综合指数:
(2)评价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包括苗木含水量、根系活力和芽休眠状况。 相对含水率:
(3)苗木活力:包括根生长潜力(RGP)和苗木抗逆性(OSU活力检测法)。 生长潜力(RGP)通常用新根生长点数量、大于1cm长新根数量、大于 1cm长新根总长度、新根表面积指数以及新根鲜重和新根干重表达。 (4)壮苗的最终标志: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提升山区经济发展
水平。

而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是山区造林项目的关键步骤,下面将对其
进行介绍。

一、山区造林地清理
山区造林地清理是为了保证造林地的良好环境,为植树造林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先需要清理杂草、残留植株和落叶,保持造林地整洁。

需要清理地表杂物和碎石,并清理
浮土,确保种植的树木能够顺利生长。

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加入有机肥料和石灰,提高
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山区地势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山区造林地整地时,需要根据地形条件和造林树种的
要求进行合理的整地设计。

需要进行地势平整化,填平低洼地,并修整高凸处。

需要进行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建设沟渠、拦网等水土保持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需要进行土壤
改良,既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措施土改、破土,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施加石灰和有
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三、植树造林技术
选择适合山区生态环境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选择对山区环境
适应性强,对较恶劣的生境条件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的树种,如松树、桧树等。

需要根据树
种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

对于大品种的树苗,可以选择盆栽或者穴栽种植方式,而对于小品种的树苗,则可以选择散播种植方式。

在种植树木时需要注意树苗的合理密植,以及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为树苗的生长和成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北京土石山区保育基盘法植苗造林技术

北京土石山区保育基盘法植苗造林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2 1 ,9 8 :3 — 3 0 1 3 ( )84 8 7
di O3 6 /i n10 - 4 1 0 0 .9 o: .9 9 .s . 2 2 8 . 1 .81 l js 0 2 1
JunlfS ax giu ua cec s ora o hn i r h rl ine A c S
sri t, e u ctm fl e ,n uro ai isbu eteo et uv ar eAcr rnau lw d a dQ ec ̄vr bl lm w s v a l t oo a i h l . Ke r sB in;ok o na s ra; osrai - aea oet i ;u i lae ywod : eigrc y u ti escne t n b s; rs t n sr v t j m na v o f ao v ar
关键词 : 北京 ; 土石山区 ; 保育基盘 ; 植苗造林 ; 活率 成
中 图分 类 号 : 7 57 ¥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8 (0 10 — 8 4 0 10 — 4 1 2 1 )8 0 3 — 4
Th c e Te hno o y o fo e t to b ns r a i n l g fAf r s a i n y C0 e V tO —ba e s
北京土石山区森林覆盖率已达 5 %, 6 但其中
6 .5 59 %的 森 林 为 中 、 林 , 树 种 单 一 , 布 不 幼 且 分 均 , 成 大量 低 效 林 分 存在 , 林 生 态 效 益 和 经 造 森
土丘陵区、 北京西 山干旱贫瘠土石山地和河北唐
山南 堡 区滨海 盐 碱 地 4处 困难 立 地 建 立 试 验 基 地 , 展 基 盘法 造 林 技 术 引进 试 验 , 得 了很 好 开 取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是指在山区进行的一种人工植树造林活动。

由于山地土壤贫瘠,地势陡峭,造林难度较大。

山区造林地清理,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山区造林地清理是为了清除杂草、枯枝落叶、石块、碎石等障碍物,为后续的整地和植树造林工作做好准备。

清理工作要注意保护地面的植被和水土资源,采取合适的清理工具和方法。

山区造林地整地是为了改善山地土壤的种植条件,增强植树造林效果。

整地包括土地平整、石块去除、土壤修改等工作。

对于土壤贫瘠和不适宜植树造林的地块,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山区造林的植树造林技术是关键之一。

选择适宜的树种对山区造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山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林业经济效益等因素。

要合理制定植树造林密度和间距,保证每棵树能充分生长和利用空间资源。

在实施山区造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造林生态效益:选择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树种,提高生态环境的效益。

2.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根据山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选择植树造林方式和方法,保护山地生态环境。

3. 合理配置水资源:山区通常水源较少,因此要合理配置水资源,充分利用降水和表土层水,提高植树造林的生长条件。

4. 加强护林管理:对已经进行造林的山地要加强护林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植树造林的监测和维护,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效果。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以及植树造林技术是山区造林项目的关键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提高山区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效果,促进山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困难立地是指环境恶劣、自然条件苛刻的地方,如荒漠、沙地、裸山等。

在这些地方进行植被恢复造林技术会遇到各种困难,包括水分匮乏、土壤贫瘠、风沙侵蚀等。

针对这些困难,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植被恢复的成功率。

解决水分匮乏问题是关键。

在水分匮乏的地方,可以采用水源开发的方式增加水源供应,如引水灌溉、雨水收集等。

在植树造林时选择耐旱抗逆性强的树种,如柽柳、贵州苹婆等,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提高成活率。

改善贫瘠土壤是重要的一环。

在贫瘠土壤上进行植被恢复,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肥料来改良土壤质量。

有机肥料的使用能够增加土壤的蓄水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而矿物肥料则可以提供土壤中所缺乏的营养元素,增加树木的生长活力。

风沙侵蚀是困难立地造林的又一个难题。

在风沙频繁的地区,可以采取防风固沙的措施来保护植物。

在建树之前,可以先种植一些具有较强抗风沙能力的植物,如沙柳、沙柳皮等。

这些植物能够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风沙的冲刷。

种植沙障也是常用的防风固沙措施之一。

通过在沙地上种植一定密度的防护植物,形成一道屏障,能够有效减轻风沙的侵袭。

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克服问题。

必须考虑到特定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并采取相应的水肥管理和抗风沙措施,才能提高造林的成功率。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环境,恢复生态平衡,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防治沙漠化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持。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建设的加强,山区造林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在山区造林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率低、植被覆盖率不高,需要进行土地清理与整地,以此为基础进行植树造林。

下面介绍一下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一、山区造林地清理1.树林疏伐法在进行树木疏伐时,应先剪去胸高以下的枝条、枯枝、落叶和枯黄树干。

再把高大树木逐步砍伐掉,使其树冠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火力清理法火力清理法是最常用的清理办法。

但火力清理法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干燥的天气中,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3.机械清理法机械清理法适用于较小的山区造林地清理。

机械清理法主要采用推土机、铲土机等重型机械,对山区裸露地进行平整、排水和整理。

1.平整地面在进行山区造林前,应利用机械进行平整操作,消除地表肉眼可见的隆起、塌陷等不利于生长的地形,使地面平整。

2.筑坡对于有一定坡度的山地,应进行筑坡并合理排水,以热爱造林条件。

3.增加有机质在山区造林地整地时,应添加适量的有机质,以改善山地土壤本身的质量,提高植被的生长速度与生长质量。

三、植树造林技术1.选种优良树种在进行山区造林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分状况等条件,选取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种进行造林。

2.科学培育树苗在进行山区造林时,应先在育苗场进行苗木的储备和培育。

苗木应在相对湿度80%以上、温度15℃~30℃的环境下进行培育。

3.合理的间距和深度在进行山区造林时,应根据树种及其生长习性,科学确定树间距、行距和树种深度等植树参数。

特别是在支持新生林的初期阶段,因为新树苗的深度与间距问题,对于树木生长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4.浇水抚育在植树造林后,应定期浇水、施肥和检查树冠和根系的生长情况。

同时,也应及时摘除病虫害的树叶、枯干和死木,以提高新树苗的生存率。

总之,山区造林地的清理与整地,对于植树造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进行选种、培育和浇水抚育等后期管理,以打造更为健康和美好的山地森林生态环境。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是指在环境恶劣、生态条件差、土地质量差、缺乏水源及其他自然条件限制下,利用生态学、林学、土壤学等学科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措施,将不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造成可用于林业生产的良种林地的技术。

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主要应用于山区、荒漠、沙地、半干旱地区和城市绿化等区域。

在这些区域,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常规的造林技术往往无法实施或实施后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植被恢复。

首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的关键在于土壤改良。

由于环境恶劣,土地质量较差,土壤中缺乏养分,水源也比较缺乏,因此要想让树木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矿物质、生物肥料等方式,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搭建水源设施和改进灌溉方法,增加土地水分供应。

其次,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需要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树种。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树种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生长,因此需要选用具有适应性的树种。

这些树种通常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抗逆能力,能够适应较差的土地质量和水分条件,并能够在生长过程中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第三,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需要采取合理的植树方法。

由于环境条件差,传统的植树方法往往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理想效果,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植树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盖沙覆土或者栽种草木联作等方式,保护树苗的生长环境,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最后,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

植树技术只是一个开始,后期的管理也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采取严密科学的管理方式,包括对树苗的保护、养护、修剪等管理措施,以确保树木能够良好地生长并最终形成森林。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困难立地是指环境条件较差、土地质量较低、气候恶劣、水源稀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
地区。

在此类地区实施植被恢复造林工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气候、
水源等多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

对于困难立地的土壤修复,可以采用土壤改良技术。

这包括土壤改良剂的施用,如石灰、有机肥料、磷肥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还可以采取土壤保水措施,
如构建梯田、堰塘等,用以集水并避免水分流失。

对于困难立地的气候条件,可以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进行造林。

在寒冷地区,可
以选择抗寒性较强的针叶树种,如松树、冷杉等;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性较好的灌
木和草本植物,如柽柳、沙柳等。

还可以通过建立遮荫网等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对于困难立地的水源稀缺问题,可以采取节水灌溉技术。

这包括滴灌、微喷灌、雨水
收集等技术手段,用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确保植物的生存和发展。

困难立地的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破坏。

在进行植被恢复造林工程时,
需要加强生态监测和管理。

这包括定期巡查,防止滥砍滥伐、非法采矿等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禁止砍伐区等。

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造林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土壤、气候、水源
等多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以保证植物的生存和生长。

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恢复和改善困难立地的生态环境。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摘要】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山区造林地清理的重要性和植树造林技术的意义。

然后从山区造林地清理方法、整地技术应用、不同地形的植树造林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措施、水源涵养与森林防护等方面展开分析。

综合效益方面,这些技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防止土壤侵蚀等。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加强科研支持,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的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资源有着积极意义,但仍面临着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山区造林、地清理、整地、植树造林、技术、生态环境、水源涵养、森林防护、综合效益、发展方向、挑战、总结、展望。

1. 引言1.1 山区造林地清理的重要性山区造林地清理是指在山区进行造林前,对原有地表进行清理和准备工作,为植树造林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山区造林地清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地面的清理可以清除杂草、枯枝落叶等垃圾,减少火灾的发生。

山区火灾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地面清理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地面清理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后续的植树造林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

清理地面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

山区造林地清理是确保植树造林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山区造林工作中,应当重视地面清理工作,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植树造林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植树造林技术的意义植树造林技术的意义在于推动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提高山区的生态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通过科学的植树造林技术,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植树造林技术也可以提供给当地居民更多的生态产品和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

浅谈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保障人类生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中,植被恢复成为了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尤其是在立地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

困难立地植被恢复造林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该技术进行一些浅谈。

一、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背景在我国,由于过度开发和滥砍滥伐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许多地区的植被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问题也给植被的恢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尤其是在一些山区、沙漠化地区以及矿山等不适宜生长植物的地方,要想进行植被的恢复就显得更加困难。

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1. 适应性原则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第一原则就是适应性原则。

即要根据立地环境的特点,选择一些对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种植。

比如在沙漠地区,应该选择能够耐旱、耐盐碱的植物进行恢复造林,而在山区则要选择耐寒、耐贫瘠的植物。

2. 生态原则困难立地植被恢复还需要遵循生态原则。

在进行植被恢复的过程中,要保护并重建当地的生态系统,确保新植被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达到更好的生态效益。

在进行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时,要注重多样性原则。

即通过合理植物种植组合,以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方面修复,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水土保持措施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先进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恢复土壤的稳定性,为植被的种植奠定基础。

可以采取梯田、植草等手段,保持土壤的肥沃和不受侵蚀。

2. 种子与苗木选育在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中,选择合适的种子和苗木也非常重要。

要选择那些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品种进行选育和繁殖,确保种植的植物能够在压力环境中生长茁壮。

3. 土壤改良措施对于一些贫瘠的土壤,要进行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 生态修复技术利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摘要】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现状分析可知,山区造林地清理和整地工作存在许多挑战和需改进之处。

山区造林地清理技术、整地技术和植树造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技术应用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为技术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

结论部分再次强调了山区造林地清理及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指出,只有不断推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山区造林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

【关键词】山区造林地清理、整地、植树造林、技术应用案例、技术发展趋势、重要性、现状分析、未来展望、总结1. 引言1.1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的重要性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在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山区资源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而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正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山区造林地清理技术能够有效清除山区原有的杂草、枯枝败叶等杂物,为后续的植树造林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通过清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促进植被的生长,从而改善山区的生态环境。

山区造林地整地技术能够改善山地地形,平整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整地,可以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减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稳定。

山区植树造林技术是山区生态修复和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植被种类,合理规划植树造林布局,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才能实现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

1.2 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山区绿化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山区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植被覆盖不足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态功能和水土保持能力。

进行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工作,对于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和提高生态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的技术。

一、山区造林地清理山区造林地清理是指在进行植树造林之前,对山区的林地进行整理和清理,以便为后续植树造林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山区造林地清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 清除杂草和灌木。

山区经常生长一些杂草和灌木,它们会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影响到植树的生长,并且还会增加植树造林的实施难度。

要对这些杂草和灌木进行清理,确保植树造林的有利条件。

2. 清理枯枝败叶。

山区由于气候条件和地形的原因,经常会有一些落叶和干枯的树枝,在进行植树造林之前,需要将这些枝叶进行清理,以保持山区的整洁,并为植树造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土地整平。

山区的地形多变,为了保证植树造林的平整和规整,需要对山区的地形进行整平处理,保证植树造林后的树木生长良好。

三、山区植树造林技术植树造林是指在进行山区地清理和整地处理后,对土地进行植树的工作,以实现山区的再造林目的。

山区植树造林的技术主要包括:1. 树种选取。

根据山区的土地条件和气候环境,选取适合生长的树种,以保证树木的生长良好。

2. 栽植方法。

山区植树造林一般采用人工栽植和机械栽植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树木的密度和生长均匀。

3. 生长管理。

植树造林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生长管理,包括浇水、施肥和除草等工作,以保证树木的生长良好。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09.03.03•【字号】•【施行日期】2009.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区、县林业主管部门:为了加快我市山区困难地造林绿化进程,规范工程建设,提高造林营林质量,我局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和规定,制定了《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试行过程中的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

相关工程预算定额按《北京市造林营林建设标准》(京绿计发〔2007〕23号)、《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京建经〔2004〕911号)、《北京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京建经〔2001〕66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九年三月三日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加快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建设,确保山区困难地造林质量,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制定本技术规定。

第二条工程建设要以“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精品战略,建设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为目标,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条工程建设要以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为原则,选用长势强壮、冠型饱满的良种壮苗,实现针阔混交、乔灌混交、错落有致的自然配置。

第四条工程建设要按照“多树种、多植物、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要求,运用近自然、森林健康、林业碳汇等先进理念,应用抗旱造林、土壤管理等适用技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营建结构合理、景观优美、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

第五条本规定主要适用于2009年开始实施的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工程。

第二章调查设计第六条小班调查以二类资源调查小班为基础,利用1:10000地形图、航片,进行作业设计调查,填写小班调查表,并以小班号-细班号依次编号标注。

困难山地生态造林主要技术及造林效果分析

困难山地生态造林主要技术及造林效果分析
基 肥 的措施 。基 肥 的施 放 应 于栽 植 前 一 个 月 左 右 , 结 合表 土 回穴 , 回土 至 1 3穴 时 放入 基 肥 与 底 土 当 /
体 裸露 山地 和普 通 石 头 山地 , 山脊 和高 海 拔 山地 上 坡 也具 有相 似性 。困难 山地 由于 其 特 殊 性 , 通 存 普 在 立地 条件 差 、 壤 干 旱 、 层 薄 瘠 、 生 树 种 少 的 土 土 适 情况 。在 困难 山地 生 态造林 中如果 采用 常规 造林 方 法, 造林 成 活率 和保存 率低 , 以郁 闭成 林 。为解 决 难
摘 要 : 困难 山地 生 态造 林 关键 技 术进 行 了 阐述 , 对 结合 黄 牛石 林 场 的 造 林 实践 , 造林 效 果 进 行 了分 析 。 对
结果 显 示 : 于 困难 山地 的 生 态造 林 , 采 取 常 规 的造 林 技 术 外 , 要 因地 制 宜做 好 改 土 、 水 、 树 、 对 除 还 保 选 科 学 配 置树 种 、 木 特 殊 处理 、 时 栽 植 、 好 补 植 、 理 保 水 和 科 学抚 育 等 措 施 , 能 显 著 提 高 造 林 成 活 苗 适 做 合 才 率和 保 存 率 , 林 木 生长 良好 , 而 保 证 造 林 成 功 。 使 从
3 2 苗木 选择 与处 理技 术 . 苗 木 选 择一 般 要 求 采用 容 器 苗 造林 , 别 是 无 特
2 造 林 地 基 本 情 况
黄牛石林 场位于粤北九连 山脉 , 连平 县北部 , 地理
位置为北纬 2。7~2。1、 41 53 东经 14 4~l4 0之间 。 1。 l。 2 3 北 与江西 省 的龙南 县交 界 , 北 和正 西 与 本 县 的上 西
纺 布容 器苗 。采 用容 器苗 能保 证苗 木根 系 与营养 基 质 完 整 , 旱性 强 , 缓 苗 期 , 抗 无 造林 成 活率 高 。特 别

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

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

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
红树林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与陆地生态的过渡带,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红树林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建设困难,成活率低,造林难度大,因此,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宜地点选择
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应选择水文条件适宜、地势平缓、泥沙丰富、湾海口处、河口与河道附近的地段。

三、种苗选择
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应选用优质种苗,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溯源要求,选用具有良好适应能力、抗逆性强的优质种苗。

四、造林技术
1.地形处理:对于困难立地,应首先进行地形处理,将地面进行平整,使其适于红树林的生长。

2.土壤改良:对于生长环境较差的困难立地,应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栽植方法: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应采用井穴式栽植方法,将树苗插入井穴,并将土壤覆盖在根部周围,使其紧实。

4.养护管理: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松土、施肥等措施,以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五、结语
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的制定,将为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将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候环境恶劣。

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空气稀薄,通常会存在大风、低温等气候极端现象,这对幼苗生长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土壤瘠薄。

高海拔地区土地开垦困难,土壤贫瘠,缺乏养分。

这对植树造林活动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交通不便。

高海拔地区山势崎岖,交通不便,耗时费力,影响了植树造林的进展。

针对以上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选用适宜的植物。

根据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如松、柏、云杉等。

二、改善土壤质量。

通过施肥、改善土壤结构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为树木生长提供保障。

三、加强科学管理。

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科学管理,科学制定种植方案,严格落实管理措施,提高幼苗成活率。

四、加强交通运输保障。

加强对高海拔地区交通运输的保障,修建或改善道路等交通设施,提高运输效率。

总之,高海拔地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困难较大,但只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加强科学管理,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封山育林技术规程国家标准GBT

封山育林技术规程国家标准GBT

封山育林技术规程国家标准G B T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封山(沙)育林的封育对象、类型、方式与年限,以及封山(沙)育林规划设计、封育作业、检查与成效调查和档案管理的原则性、技术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的封山(沙)育林,以及低质、低效有林地和灌木林的封育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限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337,1-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LY5141-1999 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发《"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4〕14号)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通知(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3〕61号)林业部关于颁发《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通知(原林业部林资字〔1989〕58号)。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封山(沙)育林setting apart hills including sand area for tree growing封育hill closure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 closure in non-stocked land and scattered wood land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实施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的一项技术措施。

立地条件极差地段造林技术探讨

立地条件极差地段造林技术探讨

立地条件极差地段造林技术探讨沼泽滩地、沙荒地、沿海滩涂、石质荒地都属于立地条件极差的困难立地,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土能力差,造林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所以必须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造林成效,现就如何在立地条件极差的沼泽滩地、沙荒地、沿海滩涂及石质荒地进行植树造林进行分析。

标签:沼泽滩地;沙荒地;沿海滩涂;石质荒地;植树造林;技术分析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所以植树造林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立地条件不好的地段不能忽视,不能因为立地条件极差就不考虑进行植树造林,只有在一些沼泽滩地、沙荒地等地段都进行整地造林,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实现绿水青山的进度。

一、沼泽滩地植树造林东北林区的沼泽滩地约占全区面积的10%左右,主要分布在长白山林区、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

沼泽滩地就是由于低洼的地势、排水不通畅而使得长期积水形成的沼泽或者沼泽化土壤。

在沼泽滩地上进行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是必须能够耐水湿的树种,比如杞柳、枫杨、湿地松、柳树、池杉、鸟桕、水杉等树种,都可以在沼泽滩地上生长。

在沼泽滩地上进行植树造林,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治理措施,改良一下沼泽滩地才能进行植树造林。

笪程治理的核心是排除积水。

排除沼泽滩地积水具体做法如下:1、圈围堤埝。

就是在沼泽滩地的四周,进行筑起堤埝,然后在堤内挖出排水沟,通过排水沟把积水排出去,使堤内减少积水;植树造林可以在堤埝上进行种植,通常可以在堤埝上种植的树种有楝树、桑树、榆树、刺槐、椿树、泡桐等等,在堤埝的里边可以种植一些比较耐水湿的经济林和用材林树种。

2、开沟整地。

就是挖排水沟,排水沟一般需要深度达80厘米到120厘米、宽度达120厘米到150厘米,通常间隔30米到50米挖一条,再将沟里边的土挖出来,修筑起来堆成畦,可以在堆出来的畦上进行植树。

沟里边还可种植水生经济作物,合理开发沼泽滩地。

3、在季节性积水的滩地上直接造林。

滩地如果是属于季节性积水的,可以不用考虑工程治理,而是直接进行栽植耐水湿的树种,比如湿地松、池杉、杞柳、柳树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条 作业道路
根据林班的功能定位、面积大小、作业需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修建一定数量的宽3-5米林道和宽0.8-1.5米上山作业步道,也可利用原有山道进行改建扩建。
第十四条 防火隔离带
在山区道路两侧、山脊两侧、林班周边或林缘位置,根据具体情况应预留15-30米防火隔离带或生物防火隔离带。生物防火隔离带树种一般可选阔叶乔木,如元宝枫、栓皮栎等。
第十九条 按设计规格整地,做到坑径上下一致。平缓地做树盘,斜坡地在坑外侧清理出地基,用石块砌好外侧围埂,砌埂高度10-30厘米,要求坚固整齐,不得以埂砌坑、以埂代坑。
第二十条 整地质量及单位面积内整地坑数合格率要求达到95%以上。验收合格后方可采用客土方式回填土。
第二十一条 整地应从造林前一年的雨季前开始至当年春季前进行,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苗木生长。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为了加快我市山区困难地造林绿化进程,规范工程建设,提高造林营林质量,我局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和规定,制定了《北京山区困难地造林技术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试行过程中的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
第十条 苗木质量要求
苗木选择时提倡使用菌根苗,大力推广容器苗。工程所用苗木要求达到二级以上苗木质量标准,尽量使用优良品种,针叶树冠丰满、长势旺盛、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土球苗不散坨;阔叶裸根苗的苗根不得劈裂,切口要平滑,截干整齐。
采用的苗木必须具有“三证一签”,即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苗木出圃合格证和苗木标签。如从外埠进苗或使用优良品种还须有检疫合格证或良种证。
大苗应设立支柱进行支撑,以防风倒。
第二十六条 抗旱技术
在苗木栽植过程中,应适当采取一些有效抗旱措施,如坑内衬垫可降解植树袋、土壤掺拌保水剂、枝叶喷施抗蒸腾剂、苗根蘸生根粉等,栽植覆土后为提高保墒能力,可用碎石块、则
第三十九条 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根据本区县特殊用途林发展情况,要制定相应特殊用途林技术规程,并报市园林绿化局备案。
第四十条 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在工程各个时段,按林业重点工程管理和工程
监理要求填写相应表格,并按年份及时将各种相关材料整理归档(电子版及文本形式),同时根据年度工程进展情况及时以文本形式及电子文档形式将地块落实登记表、规划设计说明书、工程规划设计图、施工进度表、工程总结(含工程完成情况统计表)、自查报告等上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主要推荐树种:华北落叶松、白皮松、华山松、油松、侧柏、银杏、栾树、元宝枫、白蜡、臭椿、桑树、文冠果、黄连木、核桃、山桃、山杏、皂荚、丁香、黄栌、栎类等。
第九条 苗木规格
根据施工区的立地条件及地理位置重要性确定树种苗木规格,同一林班内大、中、小规格苗木用量比例约为4:
抚育管理
第二十七条 割灌除草
造林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应适时清除苗木周边影响生长的杂草及灌木。
第二十八条 浇水
苗木栽植后须及时浇水,两周内每周浇水一次。以后应视气候和土壤墒情及时组织抗旱。栽后三年内每年10-11月浇一次冻水,防止秋旱及春旱,鼓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第二章 调查设计
第六条 小班调查
以二类资源调查小班为基础,利用1:10000地形图、航片,进行作业设计调查,填写小班调查表,并以小班号-细班号依次编号标注。
第七条 作业设计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进行造林区划和功能分类,以小班或细班为单元,确定造林模式和适宜的林种,兼顾经济林、能源林等特殊用途林的发展。
中穴整地:整地规格为0.6×0.6×0.5米,用于每坑单株栽植的土坨直径小于30厘米的常绿树或根幅小于35厘米的落叶树。
第十二条 混交方式
根据造林目的、种间关系及立地条件,采用自然式混交方式,确定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的数量。针阔混交比例一般为6∶4或5∶5。
在同一林班内,主栽树种不少于5种,在保证适地适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树种种类,形成多树种混交。针叶树中侧柏用量太行山区不超过60%,燕山山区不超过50%,杜绝侧柏纯林。
第三十五条 山区困难地造林工程每年造林后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进行自查。经区县申请,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进行核查。
第三十六条 山区困难地造林工程的核查验收,依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年度检查办法》(办沙字[2003]41号)执行。
第八章 档案管理
第三十七条 造林技术档案不仅是工程建设检查验收的重要资料,也是分析造林生产活动,评价造林成效,拟定经营措施的依据,因此各项造林生产活动、各造林小班均应纳入造林技术档案管理。
第三十八条 技术档案内容
包括造林作业设计文件、图表,包括造林面积、整地方式和规格、造林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方法、密度、种苗来源(产地、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和标签)、苗木规格和处理措施、保水材料、肥料、抚育管理措施、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情况、造林施工单位、施工日期、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监理组织、监理日期、施工、管理、检查验收和成林验收、各工序用工量及投资预算等各项内容。
相关工程预算定额按《北京市造林营林建设标准》(京绿计发〔2007〕23号)、《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京建经〔2004〕911号)、《北京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京建经〔2001〕66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九年三月三日
实生苗、
营养繁殖苗
1、插条苗:用苗干或截取树木的枝条扦插育成的苗木。 2、埋条苗:用苗干或种条,全条横埋于育苗圃地育成的苗木。 3、插根苗:用树木或苗木的根,插入或埋入圃地培育的苗木。 4、根蘖苗:又叫留根苗,是利用地下的根系萌出新条育成的苗木。 5、嫁接苗:用嫁接方法育成的苗木。 6、压条苗:把不脱离母体的枝条埋入土中,或在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切离母体而育成的苗木。 7、组培苗:利用母体上的组织或细胞在营养液中育成的苗木。
第二条 工程建设要以“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精品战略,建设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为目标,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条 工程建设要以适地适树、因地制宜为原则,选用长势强壮、冠型饱满的良种壮苗,实现针阔混交、乔灌混交、错落有致的自然配置。
第十一条 定植密度
1.初植密度
前山、近山、公路两侧、城镇周边、景区周围等可视区内或立地条件好、水源及运输方便的区域,初植密度每亩74穴(株)。
其它高远山地带及立地条件较差,水源、交通不便的地方,初植密度每亩不低于56穴(株)。
2.整地规格
大穴整地:整地规格为0.8×0.8×0.6米,用于土坨直径大于30厘米的常绿树或根幅大于35厘米的落叶树。
第二十四条 苗木处理
苗木出圃后裸根苗根系应及时蘸泥浆、生根粉,针叶苗枝叶应喷施抗蒸腾剂,同时应缩短分级、包装、运输、储藏、假植和栽植等工序的操作时间,分级、包装要在遮阴、湿润、冷凉的环境中进行,苗木运达造林地后必须置于阴湿的地方,随栽随取,来不及栽植的要及时假植。
第二十五条 栽植技术
第四章 土壤改良
第二十二条 石质树坑要以客土为主,客土土壤如过于粘重,应适当掺加原坑碎石或其山皮土,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第二十三条 树坑在回填土过程中,要预施一定数量的沤肥、沼气肥、绿肥、土杂肥等有机肥及其它生物肥料,每亩有机底肥用量300-500公斤。
第五章 苗木栽植
第三十二条 栽后当年苗木成活率要求达到85%以上。保存率要求达到80%以上。
第三十三条 栽后三年内(从施工后第二年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浇水、封埯、立支架、垒树盘、清除杂灌、落叶乔木树干涂白、看护、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措施。
第七章 检查验收
第三十四条 实行造林绿化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制、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设计审批制和检查验收制等各项管理制度。检查验收时要提供监理报告。
3:3,不同规格苗木要自然配置,杜绝高、低坡位的上小、下大苗木分布方式。
土坨苗类:针叶乔木要求苗高1.2米以上,冠幅饱满度在90%以上,土坨及根系完整;营养钵苗木宜春季栽植,要求2年生以上。
裸根苗类:阔叶乔木要求苗木胸径2厘米以上,根系大小为胸径的8-10倍;阔叶灌木要求2-3年生,地径1厘米以上,分枝不少于3个,根系完整。
第二十九条 补植补造
造林成活率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造林地,应在造林季节及时进行补植。
第三十条 林地管护
对新造林地必须做好管护工作,配备护林员,在重要地区应建立封禁设施,严禁人、畜随意进入。
第三十一条 病虫害防治
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提高林木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填写相应小班设计内容统计表,设计内容包括整地方法与规格、土壤改良措施、树种选择、苗木规格、造林密度、混交方法及比例、抚育及管护措施、作业道路、防火隔离带、水利配套设施的数量、规格和位置等。
结合园林设计方法进行造林地块的作业设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CAD等先进信息和制图技术,制定各类图、表文件,突出特色。
第十六条 作业设计文件组成
包括小班调查表、规划设计表、规划设计说明书、位置图和作业设计图等文本与电子文档等。
第三章 整地作业
第十七条 整地施工前,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须与施工方签订施工合同书,明确责任,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八条 根据作业道路、整地挖穴、苗木栽植的需要,可进行局部植被处理,要注意保护原生树种,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经抚育的原生乔木树种,可计入造林密度。
第八条 树种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森林的主导功能,优先选择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俱佳的树种;根据经营目标,因地制宜地确定林木结构,防止树种单一化;优先选用表现良好的栎类等乡土树种,推广经过试验性状优良的引进树种。在树种搭配过程中还应考虑病害转主寄生、森林防火等相关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