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尿素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年产五万吨尿素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年产五万吨尿素的生产工艺设计课题类型:设计□ 实验研究□论文□学生姓名:孙卫星学号: 3110404211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12班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指导教师:沈凤翠讲师开题时间: 2015/3/142015年3月14日开题报告内容和要求一、毕业设计研究内容和意义1.1 研究内容尿素生产以煤为原料,采用改进型CO2汽提法工艺。
尿素合成中有二氧化碳压缩,液氨升压,合成和气提,蒸发、解析和水解以及造粒等工序,同时还要进行尿素的工艺计算、降温设备的设计、设备选型,并绘制工艺流程图,最后对整个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
1.2 研究意义尿素主要用作化肥,工业上还用作制造脲醛树酯、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在医药、炸药、制革、浮选剂、颜料和石油产品脱蜡等方面也有广泛的作用。
因此尿素的设计优化工艺在未来农业生产上具有重大的作用以及广阔的前景。
二、毕业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1尿素的国内研究现状2010-2013年,中国尿素(折含N100%)产量整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产量均高于2500万吨。
2012年尿素增长率一度达到13.1%的高位,产量也是自2010年来首次突破3000万吨,达到3003.83万吨。
2014年,出现了近五年来的首次下滑,与2013年3333.18相比,减产了超100万吨,为3217.83万吨。
国内尿素生产技术是在小装置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生产能力只能达到20万吨/a,因其投资低,基建快、潜力大等优势,得以在近年迅速地蓬勃地发展起来。
主要的工艺技术有SHS技术、高压圈尿素优化组合技术和“节能增产新工艺”技术。
据统计,我国现有尿素生产企业200多个,规模分为大型(引进48万吨/年以上)、中型(13—30万吨/年以上)、小型(4—13万吨/年),我国中小氮肥企业中90%采用煤为原料,近年来产能发展较快。
尿素的生产可以天然气、煤炭、重油等为原料。
年产5万吨环氧乙烷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包括开题报告、论证报告、技术流程等章节。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5万吨/年环氧乙烷生产工艺的设计
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的目的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条生产5万吨/年环氧乙烷的工艺,结合现有的技术设备能力,分析其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并提出节能、降
耗及其它方面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及质量,满足技术要求。
2、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
(1)调研环氧乙烷的制备工艺和设备;
(2)评估现有技术设备是否能够满足5万吨/年的生产;
(3)进行设备与工艺的综合考虑,设计出满足生产目标的工艺;
(4)给出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并对关键工艺参数提出优化建议;
(5)依据可行性研究,提出总体的节能降耗改进方案;
(6)编写毕业设计论文,提交审核。
3、预期完成结果
本次毕业设计计划在标准化条件下设计一条可以生产5万吨/年环氧
乙烷的工艺,给出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参数,并提出节能降耗及其它
方面的优化建议,以达到高效的生产要求。
论证报告
1、论证报告的目的。
尿素设计方案
尿素设计方案简介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化工领域。
它是一种无色的结晶性固体,具有高度可溶性和稳定性。
尿素可以作为植物的氮源,促进植物生长,也可以作为氨基化合物的起始材料,用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基于尿素的设计方案,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工艺流程和产品应用。
通过详细的说明,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尿素设计方案的基本知识。
原料选择尿素的主要原料是氨气和二氧化碳。
氨气可以从空气中提取,也可以通过合成氨的工艺得到。
二氧化碳通常来自燃煤和石油加工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选择高纯度的原料可以提高尿素的产品质量。
反应条件尿素的合成是通过尿素酶这种天然酶催化剂加速反应速度。
尿素酶通常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和细菌中。
在工业尿素生产中,常使用合成尿素酶或化学反应催化剂来代替天然酶催化剂。
尿素的合成反应是一种酯化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通常情况下,反应温度在150℃-190℃之间,压力在100-250气压之间。
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时间也会对尿素的合成产率和纯度产生影响。
工艺流程尿素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氨与二氧化碳的吸收:氨气和二氧化碳被溶解在水中,通过吸收作用得到氨水和二氧化碳溶液。
2.合成尿素酶的制备:合成尿素酶通常通过细菌发酵得到,包括选择合适的菌种、优化培养条件和提取纯化工艺。
3.核心合成反应:将氨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与尿素酶或催化剂一起加入反应器中,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尿素。
4.分离和纯化:通过蒸馏、结晶、过滤等操作分离和提纯尿素产物。
5.干燥和包装:将尿素干燥至一定的含水量,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包装或进一步加工。
产品应用尿素是农业领域最常用的氮肥之一,具有浓缩、稳定和长效的特点。
它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源,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尿素还可以作为化肥配方中的一部分,与其他元素配合使用,以满足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
此外,尿素还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
它是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例如己二酸二酯和尿素甲醛树脂等。
二氧化碳气提法年产7万吨尿素化工厂设计报告
二氧化碳气提法年产7万吨尿素化工厂设计摘要:尿素于其他氮肥相比,具有肥效高,不易吸潮结块,不易爆炸,便于储存,运输等优点,它是以合成氨取得的液氨和在制氨过程中得到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合成的产物。
我国尿素生产主要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这里采用二氧化碳气提法。
关键词:尿素二氧化碳气提法闪蒸低压循环蒸发与造粒一.课题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尿素是高养分和高效固体氮肥,属中型速效肥料,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发生板结,在土壤中,尿素能增进磷、钾、镁和钙的有效性,且施入土壤后不存在残存废物,不易爆炸,便于储存,运输等优点。
尿素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是从工程角度对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过程。
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新鲜人粪中含尿素0.4%1922年实现以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此后发展缓慢,主要是尿素合成塔腐蚀严重,生产技术不完善生产费用高,对尿素的使用效果有些怀疑。
在这些问题陆续解决后才获得较大发展,现在尿素已成为最经济的生产氨肥的方法。
尿素产量约占我国目前氮肥总产量的40%,是仅次于碳铵的主要氮肥品种之一。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中型尿素厂。
1986~1992年,我国尿素产量均在900万吨以上。
目前占氮肥总产量的40%。
尿素分子式是CO(NH2)2,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
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目前由于受惠于国家继续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购买尿素的需要也不断高涨,使尿素价格(出厂价)从2003年底起,由1100元/吨上升到1650元/吨。
据农业部的统计,1980年至今,农业中化肥的消费量一直在增长,且已保持了二十五年,递增率为7.3%。
1980年,尿素的总消费量为1176万吨,到了2004年,尿素的总消费量上升为2689万吨。
而2004年尿素的总产量才为1925.3万吨。
年产30万吨尿素工艺流程设计的任务及目标
年产30万吨尿素工艺流程设计的任务及目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尿素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尿素分离工段开题报告
尿素分离工段开题报告尿素分离工段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尿素的生产过程中,分离工段是一个关键环节,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尿素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对尿素分离工段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尿素分离工段的研究,探索提高尿素分离效率和质量的方法和技术,为尿素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尿素分离工段的工艺流程分析:对尿素分离工段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原料进料、分离操作、产物收集等环节。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各个环节的关键问题和改进空间。
2. 尿素分离效率的提高:通过改进分离操作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尿素分离的效率。
例如,可以探索引入新型分离设备、优化操作参数等方法,以提高尿素的纯度和产量。
3. 尿素分离质量的提升:通过改进分离操作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尿素分离的质量。
例如,可以研究新型分离剂的应用、改进分离设备的设计等方法,以提高尿素的纯度和品质。
4. 尿素分离工段的能耗分析:对尿素分离工段的能耗进行分析,探索降低能耗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操作参数、改进设备设计等方法,降低尿素分离过程中的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实验室试验,对尿素分离工段的工艺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对优化后的工艺流程进行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五、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提出一种优化的尿素分离工艺流程,可以提高尿素分离效率和质量。
2. 探索一种降低尿素分离工段能耗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3. 提供一种可行的尿素分离工段改进方案,为尿素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阶段一:对尿素分离工段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确定实验方案。
2. 阶段二:进行实验室试验,模拟和优化尿素分离工艺流程。
尿素生产工艺设计
尿素生产工艺设计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尿素生产工艺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以及工艺参数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
一、原料选择尿素的主要原料为天然气和氨气,因此在工艺设计中需要选择高纯度的天然气和氨气作为原料。
同时,还需要选择适合的助剂用来提高尿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生产工艺流程尿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氨合成、尿素合成和尿素精制三个步骤。
1.氨合成氨合成是将天然气进行催化合成生成氨气的过程。
该过程通常采用床透气式催化合成反应器。
天然气经过净化处理后,与过热蒸汽在反应器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以及催化剂的使用量。
2.尿素合成尿素合成是将氨气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尿素的过程。
该过程通常采用尿素合成反应器。
反应器中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反应生成尿素。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使用量以及氨气和二氧化碳的供给比例。
3.尿素精制尿素精制是将合成的尿素进行脱水、结晶和干燥等处理,提高尿素的纯度和产品的质量。
该过程需要通过脱水塔、结晶塔和干燥器等设备进行操作。
脱水塔用来去除尿素中的水分,结晶塔用来将脱水后的尿素进行结晶,干燥器用来将结晶的尿素进行干燥处理。
三、设备选型在尿素生产工艺中,需要选用合适的反应器、分离塔和干燥器等设备。
反应器和分离塔通常采用不锈钢材料,具有耐腐蚀性和耐高温的特点。
干燥器通常采用旋转式干燥器或流化床干燥器,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和操作性能。
四、工艺参数控制在尿素生产工艺中,需要对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的使用量以及原料供给比例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通过合理地控制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尿素的合成速度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高效的尿素生产工艺需要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以及工艺参数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完整word版)开题报告模板
[6]黄文璐,王保国:《化工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第143—150页。
[7]夏清,陈常贵:《化工原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50-85页.
[8]李国庭,陈焕章:《化工设计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第236—239页。
六、工作小组审查意见:
工作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
工艺初步设计
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专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生姓名:代玉凤
指导教师:青云
一、研究的现状及其意义
合成氨,别名氨气,分子式为NH3,英文名:synthetic ammonia,是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物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较易液化。当温度25℃、压力1MPa时,气态氨可液化为无色的液氨。氨气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或干燥的氨气对大部分物质不腐蚀,在有水存在时,对铜、银、锌等金属有腐蚀。氨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自燃点为630℃,故一般较难点燃.【1,2】
目前,我国有合成氨生产企业600多家,2001年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厂家有18家,新疆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厂家.我国合成氨主要生产厂家产量情况为:新疆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2000年产量为71.31万吨/年,2001年产量为65.34万吨/年)、甘肃宁夏石化分公司(2000年产量为48。26万吨/年,2001年产量为55。47万吨/年)、四川泸天化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产量为52。92万吨/年,2001年产量为52。39万吨/年)等等。【7,8】
年产5万吨尿素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课题名称 年产5万吨尿素车间设计工艺 姓 名 学 号 -24 学 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2014年11月10日※※※※※※※※※※※ ※※ ※※ ※※※※※※※※※ 2015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一)一、设计的教学目的1.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科研动态,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文献综述的撰写,设计或实验研究方案的确定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研究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通过扎实的科学设计或实验研究,提升研究设计能力或实验动手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规范地撰写设计报告或科研论文;3.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专业知识,使所学知识在设计或实验研究中得到拓展与升华。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艺流程选择。
2.物料衡算。
3.热量衡算。
4.主要工艺设备计算和选型。
5.绘制工艺流程图。
6.车间布置设计。
三、设计的基本要求1.根据设计或论文题目查阅文献资料,详细阅读2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在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有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撰写2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2.根据对文献的理解,结合研究课题,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逻辑研究与论证,使设计的研究方案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具有一定新颖性;3.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与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周密的准备和扎实的研究工作,收集详实的设计或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适时调整研究设计方案,按期完成设计或实验研究内容,并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4.根据研究结果,按学校规定的设计格式要求,撰写8000-10000字左右的设计报告,做到格式规范、表述清楚、分析合理、结论可靠。
I I四、进度安排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起止日期1 论文选题、文献资料查阅2014.9-2014.102 文献综述的撰写、实验方案的初步确定2014.103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及研究方案的调整2014.10-2014.114 设计或实验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初稿的撰写、修改2014.11-2014.125 设计定稿,答辩2014年元月五、主要参考文献[1] 刘晓勤. 化工工艺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6-60.[2] 张艳飞,李岩,栾智宇. 改良节能型全循环法尿素工艺[J]. 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1:15-17.[3] 钱镜清.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在我国45年的发展历史—并记Q-1100节能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J].化肥工业,2011,38(1):11-15.[4] 张洁谨,王维杰,张庆喜. 水溶液全循环法和CO2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的比较[J ].氮肥技术,2006,27(4):15-17.[5] 柴诚敬,贾绍义,张凤宝.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0-234.[6] 吴指南.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5.[7] 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 氨肥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54-82.[8] 石油化学工业部设计院主编. 氮肥工艺设计手册-理化数据[M].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32-236.[9] 朱有庭,曲文海,于浦义.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0-95.[10] 谭蔚.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63-194.[11] 李长福. 改进型全循环法尿素装置设计运行总结[J].化肥设计,2011,49(1):46-51.[12] 王颖. 750t/d尿素装置循环A系统扩能至20000kg/h CO2物料平衡[J].泸天化科技,2006,2:118-120.[13] 林棣生. 年产四万吨尿素装置(水溶液全循环法)通用设计总结[J].化肥设计,1989,2:17-25.[14] 王君,祁勇,崔琨. 尿素生产工艺简介[J].中氮肥,2001,5(3):27-28.[15] 俞晓梅,袁孝竞,塔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1-58,56-298.[16] 周文. 车间布置中的一些技术问题[J].医药工程设计,1985,4:28-32.[17] 辛向阳,张晓旭,江海霞.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环保治理[J].小氮肥,2010,38(9):18-19.[18] 黄涛,王世桃,杨道金. 水溶液全循环法与ACES21法尿素生产工艺对比[J].川化,2011,3:5-10.I V学 生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 年产5万吨尿素车间设计工艺 姓 名 学 号 -24 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 2014年 11 月 10 日※※※※※※※※※※※ ※※ ※※※※※※※※※※※ 2015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二)设计题目年产5万吨尿素车间设计工艺课题的根据: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本课题设计的理论意义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和工业原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年产10万吨尿素工艺设计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化工领域。
设
计年产10万吨尿素的工艺需要考虑原料选择、反应工艺、蒸发结晶和提
纯工艺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工艺设计方案。
1.原料选择
尿素的主要原料是氨和二氧化碳。
氨可以选择来自合成氨厂的合成氨,而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空分装置的尾气或煤炭燃烧废气。
此外,还需要选择
一些辅助原料,如催化剂和溶剂。
2.反应工艺
尿素的合成主要通过尿素合成反应实现,该反应是氨和二氧化碳在合
适温度和压力下经过催化剂催化生成尿素。
反应工艺中需要优化的参数包
括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氨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比等。
反应器可以选择尿素
液相反应器或气相反应器。
3.蒸发结晶
尿素合成反应后得到的尿素溶液需要进行蒸发结晶,将水分去除,得
到固体尿素产品。
蒸发结晶工艺中需要控制的参数包括蒸发温度、蒸发压力、溶液浓度等。
4.提纯工艺
获得的尿素产品通常需要进行再次提纯,以去除杂质。
提纯工艺可以
包括溶剂结晶、溶剂洗涤等步骤。
通过适当的提纯工艺,可以得到符合特
定要求的尿素产品。
5.产品后处理
设计工艺时还需要考虑尿素产品的后处理工艺,包括干燥、包装和储存等。
这些环节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工艺设计还需要考虑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环保措施,并确保工艺的高效可行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年产10万吨尿素工艺设计方案,具体的工艺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和优化。
产万吨尿素工艺设计方案
产万吨尿素工艺设计方案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具有高纯度、高含氮量、溶解快、适合各类土壤等特点。
在制造尿素的工艺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如何高效地生产尿素并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是一种产万吨尿素的工艺设计方案,供参考:1.原料准备:尿素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和氨水。
在本方案中,选择使用天然气作为氨的原料,并通过进行脱硫、脱硅、脱尘等处理,使得天然气的质量满足生产尿素的要求。
此外,还需准备硝化铵、磷酸、硫酸等辅助原料。
2.氨合成:将准备好的天然气经过蒸汽重整和变换等处理,得到一定含量的氢气。
然后,将氢气与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合成,生成合成氨。
合成氨的优势是气相存在,具有方便分离和提纯的特点。
3.尿素合成:将合成氨进一步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尿素。
反应过程中,设有连续的循环回流装置,使合成气得到有效的利用。
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催化反应。
此外,为了达到高产品纯度,还需要进行氨的重复进料、尿素的回流、尿素的洗涤等处理。
4.产品分离和精制:通过对反应产出的混合液进行分离,将其中的尿素与副产物进行分离。
此外,尿素的溶液需要去除杂质,提高纯度。
为了提高尿素的精度,还需进行产品的过滤、晶体分离等处理。
5.产品包装:将去除杂质和经过精制的尿素进行包装,方便运输和储存。
包装过程中需要控制产品的湿度和粒度,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总结:以上是一种产万吨尿素的工艺设计方案,可以实现高效的尿素生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生产设备的选型、工艺参数的优化、废水处理和资源利用等问题。
此外,需要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确保安全、环保和经济可行。
年产5万吨尿素分离工段工艺和厂区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5万吨尿素分离工段工艺和厂区初步设计——毕业设计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XX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题目:年产5万吨尿素分离工段工艺和厂区初步设计毕业时间: 2012 年 6 月学生姓名: XX指导教师: XX班级: X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姓名X 班级X专业应用化工生产技术指导教师第一次指导意见设计题目有些问题,“尿素分离工段工艺设计”是你设计的工艺吗?不是!你应该写清楚年产量为多少的尿素分离工段工艺设计。
这是用别人的工艺,进行自己的设计!011年4月 1日指导教师第二次指导意见论文题目与内容相符,逻辑顺序合理,计算基本符合要求,但是格式问题较多,没有按照论文格式要求进行修改,希望参照学院化工系网站的论文格式要求进行修改,章节之间注意分页011年5月11 日指导教师第三设计文档结构合理,层次基本清楚,对业务的阐述较为清晰,逻辑结构基本合理,功能基本次指导意见达到了常规业务的要求,格式规范,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有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论文部分格式还存在问题。
011年6 月 5日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设计文档结构合理,层次清楚,对业务的阐述清晰,逻辑结构合理,功能达到了常规业务的要求,格式规范,较好地运用了所学理论和有关专业知识、技术知识。
成绩:良好签字(盖章)2011 年 6月 13日答辩小组评价意见及评分成绩:签字(盖章)年月日教学系毕业实践环节指导小组意见签字(盖章)年月日学院毕业实践环节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签字(盖章)年月日说明:1、以上各栏必须按要求逐项填写.。
2、此表附于毕业论文 (设计)封面之后。
摘要本次设计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合成、分离尿素,单一的设计了分离工段这一步。
首先对分离工段进行了物料和热量衡算。
其次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计算结果对主要设备进行选型。
最后初步设计了厂区建设布置及其三废处理。
本设计主要包括尿素生产过程的分离工段工艺设计,分离工段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选型,工厂布置设计及其三废处理。
年产30万吨尿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
近年来,尿素作为重要的化肥和农用化学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建设年产30万吨尿素工程
项目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
该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二、市场分析
1.尿素市场需求: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增加,对尿素的需求也在逐年
增长。
尿素作为一种高效的氮肥,被广泛应用于农田肥料的生产中。
2.尿素市场竞争:尽管尿素市场需求量大,但同行业竞争激烈。
目前,国内尿素市场主要由大型化肥企业占据。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该项目具
备一定的优势,如生产规模大、技术成熟等。
三、技术分析
1.生产工艺:本项目计划采用氨法尿素生产工艺,该工艺成熟、经济
效益好、产品质量稳定。
2.生产设备:生产设备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环保要求:项目将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采取先进的环保
措施,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四、投资与资金分析。
5万吨_年苯胺的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5万吨/年苯胺的工艺设计学院名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1-3学生姓名蔡继斌学号201101110801指导教师高军填表时间: 2015 年 4 月 3日产成本, 增强竞争力, 瞄准亚洲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增加出口量。
3、苯胺的生产方法(1)苯酚氨化法:生产过程:苯酚与过量的氨(摩尔比为1:20)经混合、汽化、预热后,进入装有氧化铝-硅胶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370℃、1.7MPa条件下,苯酚与氨进行氮化反应制得苯胺,同时联产二苯胺,苯胺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在98%左右。
化学方程式:特点:该法工艺简单,催化剂价格低廉、寿命长,产品质量好,“三废”量少,适合于大规模连续生产,并可根据需要联产二苯胺,不足之处是基建投资大,能耗和生产成本要比硝基苯催化加氢法高。
并且在中国目前来看没有低廉的苯酚来源,因此生产成本比较高,没有竞争力[7]。
生产现状: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和美国阿里斯德化学公司采用该法分别建有114kt/a和91kt/a的生产装置。
(2)硝基苯铁粉还原法生产过程:采用间歇式生产,将反应物料投入还原锅中,在盐酸介质中,约100℃下硝基苯用铁粉还原生成苯胺和氧化铁,产品经蒸馏得粗的苯胺,再经精馏得成品,苯胺收率为95%-98%。
铁粉的质量直接影响苯胺的产率。
化学反应方程式:特点:设备庞大、反应热难以回收、铁粉耗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操作和维修费用高、难以连续化生产、反应速度慢、产品分离困难等缺点,所以现在基本淘汰。
生产现状:硝基苯铁粉还原法是生产苯胺的经典方法,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但由于该法可以同时联产氧化铁颜料,我国有一小部分中、小型企业仍采用该法进行生产[8]。
(3)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从上世纪50年代以后,苯胺主要采用硝基苯催化加氢法制备,它是采用Cu/SiO2或Ni、Pt、Pd等为催化剂,进行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收率99%。
年产三十万吨尿素化工厂设计毕业设计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行业。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一座年产三十万吨尿素化工厂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这个毕业设计中,我们将探讨该化工厂的设计思路、工艺流程、设备选择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首先是该化工厂的设计思路。
为了确保产量达到年产三十万吨的目标,我们需要选用高效的生产工艺、合理的设备布局以及适当的生产线条配置。
同时,要考虑到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工艺流程的设计。
尿素的生产工艺包括合成氨、尿素合成和尿素精制等步骤。
在设计合成氨的工艺中,可以采用蒸汽重整法、催化转化法或气体化法等。
而在尿素合成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碳酸氨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
最后,在尿素精制环节中,通过蒸馏、结晶、干燥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尿素产品。
设备选择也是该化工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如压缩机、蒸发器、反应器、分离设备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高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特点,以确保生产连续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同时,也要关注设备的节能性能和环保性能,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的设备。
除了生产技术方面,环境保护也是该化工厂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通过节能降耗、废水处理、废气排放控制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可以安装废气脱硫设备、废气排放控制装置等,以达到国家相关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设计一座年产三十万吨尿素化工厂需要充分考虑生产工艺、设备选择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思路、科学的工艺流程和合适的设备配置,可以实现高产量、高效率和环境友好的生产目标。
产万吨尿素工艺设计实施方案
摘要尿素工业化生产以来地百余年间,一直是肥料工业生产地主要品种.本设计是年产10万年吨尿素二氧化碳气提法化工工艺地设计;也介绍了尿素地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和市场地发展状况;尿素生产以煤为原料,采用改进型CO2汽提法工艺.尿素合成中有二氧化碳压缩,液氨升压,合成和气提,蒸发、解析和水解以及造粒等工序.主要进行了尿素地工艺计算、降温设备地设计、设备选型,并绘制工艺流程图.关键词:尿素,二氧化碳气提法,设计计算前言用于尿素生产地CO2中都含有一定量地CO、H2、CH4、N2及硫化物等.这是因为CO2来源于脱碳后地解析气,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脱碳,在脱碳液吸收CO2地同时,还溶解了一定量地CO、H2、CH4、N2及硫化物等,当脱碳溶液再生时这些气体随同CO2一同被解析出来,另外,通过加空气到CO2中以对设备进行防腐保护.上述气体在整个工艺过程中极少或完全不冷凝,并随未反应地NH3及CO2由合成塔顶排放出来,经过高压洗涤塔吸收大部分氨及CO2,气体混合物中H2、CO、CH4和O2浓度急剧上升,这些可爆气体地存在是尿素生产地最大安全隐患.b5E2R。
尿素主要产品为合成氨、尿素、纯碱、氯化铵、精甲醇、复合肥、精细化工产品和热电产品.尿素生产以煤为原料,采用改进型CO2汽提法工艺.CO2中带有一定量地CO、H2、CH4、N2及硫化物等,既存在可燃气体爆炸地安全隐患,又有硫对设备腐蚀地担忧.国内已有尿素系统发生爆炸地先例.p1Ean。
一、总论(一)概述尿素原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氨.尿素产品用途广泛,其主要用作化肥.工业上还用作制造脲醛树酯、聚氨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地原料,在医药、炸药、制革、浮选剂、颜料和石油产品脱蜡等方面也有广泛地作途.据统计,我国现有尿素生产企业200多个,规模分为大型(引进48万吨/年以上)、中型(13—30万吨/年以上)、小型(4—13万吨/年),我国中小氮肥企业中90%采用煤为原料,近年来产能发展较快.DXD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课题名称 年产5万吨尿素车间设计工艺 姓 名 学 号 -24 学 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2014年11月10日※※※※※※※※※※※ ※※ ※※ ※※※※※※※※※ 2015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一)一、设计的教学目的1.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科研动态,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文献综述的撰写,设计或实验研究方案的确定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研究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通过扎实的科学设计或实验研究,提升研究设计能力或实验动手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规范地撰写设计报告或科研论文;3.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专业知识,使所学知识在设计或实验研究中得到拓展与升华。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艺流程选择。
2.物料衡算。
3.热量衡算。
4.主要工艺设备计算和选型。
5.绘制工艺流程图。
6.车间布置设计。
三、设计的基本要求1.根据设计或论文题目查阅文献资料,详细阅读2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在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有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撰写2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2.根据对文献的理解,结合研究课题,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逻辑研究与论证,使设计的研究方案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具有一定新颖性;3.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与资源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周密的准备和扎实的研究工作,收集详实的设计或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适时调整研究设计方案,按期完成设计或实验研究内容,并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4.根据研究结果,按学校规定的设计格式要求,撰写8000-10000字左右的设计报告,做到格式规范、表述清楚、分析合理、结论可靠。
I I四、进度安排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起止日期1 论文选题、文献资料查阅2014.9-2014.102 文献综述的撰写、实验方案的初步确定2014.103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及研究方案的调整2014.10-2014.114 设计或实验研究,数据整理、分析,初稿的撰写、修改2014.11-2014.125 设计定稿,答辩2014年元月五、主要参考文献[1] 刘晓勤. 化工工艺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6-60.[2] 张艳飞,李岩,栾智宇. 改良节能型全循环法尿素工艺[J]. 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1:15-17.[3] 钱镜清.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在我国45年的发展历史—并记Q-1100节能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J].化肥工业,2011,38(1):11-15.[4] 张洁谨,王维杰,张庆喜. 水溶液全循环法和CO2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的比较[J ].氮肥技术,2006,27(4):15-17.[5] 柴诚敬,贾绍义,张凤宝.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0-234.[6] 吴指南.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5.[7] 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 氨肥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54-82.[8] 石油化学工业部设计院主编. 氮肥工艺设计手册-理化数据[M].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32-236.[9] 朱有庭,曲文海,于浦义.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0-95.[10] 谭蔚.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63-194.[11] 李长福. 改进型全循环法尿素装置设计运行总结[J].化肥设计,2011,49(1):46-51.[12] 王颖. 750t/d尿素装置循环A系统扩能至20000kg/h CO2物料平衡[J].泸天化科技,2006,2:118-120.[13] 林棣生. 年产四万吨尿素装置(水溶液全循环法)通用设计总结[J].化肥设计,1989,2:17-25.[14] 王君,祁勇,崔琨. 尿素生产工艺简介[J].中氮肥,2001,5(3):27-28.[15] 俞晓梅,袁孝竞,塔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1-58,56-298.[16] 周文. 车间布置中的一些技术问题[J].医药工程设计,1985,4:28-32.[17] 辛向阳,张晓旭,江海霞.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环保治理[J].小氮肥,2010,38(9):18-19.[18] 黄涛,王世桃,杨道金. 水溶液全循环法与ACES21法尿素生产工艺对比[J].川化,2011,3:5-10.I V学 生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 年产5万吨尿素车间设计工艺 姓 名 学 号 -24 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 2014年 11 月 10 日※※※※※※※※※※※ ※※ ※※※※※※※※※※※ 2015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二)设计题目年产5万吨尿素车间设计工艺课题的根据: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本课题设计的理论意义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和工业原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自从1922年尿素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尿素生产系统的研究,在合成机理、热力学性质和工艺流程方面都有创新和进展。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首先以一次通过法实现尿素的工业化生产。
40年代中,改进为部分循环法工艺;50年代末,实现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的工业化生产。
之后,陆续出现各种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
60年代期间,建立起日产1000吨以上的单系列大型化装置。
8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又推出了多种节能型高压气提工艺,如改良CO2气提工艺,改良氨自身气提工艺。
以尿素生产工艺的发展历史而言,实现全循环是一次工艺技术的飞跃,它解决了尾气氨加工制造其他氮肥的问题,而实现高压合成圈等压气提回收则是尿素工艺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在高压圈内回收了大量的未反应物,从而大幅度减轻下游分解及回收的负荷,而且回收了用于分离未反应物所耗的热量,用来副产低压蒸汽以用于下游工序。
至于节能型尿素工艺的问世,只能视为尿素气提工艺经过十几年实践经验的积累,作出了较为重大的合理化改造,使氨基甲酸铵生成热更合理的回收利用,较大幅度地降低能耗,工艺技术更趋成熟,装置运转稳定可靠。
2.本课题设计的实际意义目前世界上建厂最多的尿素工艺为CO2汽提和NH3汽提。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CO2汽提工艺的大型尿素装置,目前共有15 套大型装置(全套引进或合作设计、采购),6套中型装置以及2套小型装置(均为国内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
通过国内多年的实践,CO2 汽提工艺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是尾气易燃爆、设备腐蚀严重、操作条件苛刻、操作弹性较差。
传统水溶液全循环工艺是20世纪40、50年代最早实现全循环的尿素生产流程,目前中国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的中型尿素厂有30多套,小型厂120多套。
近几年来,这些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的改进创新,这些装置的整体消耗有了大幅的下降,消耗已接近汽提工艺能耗。
产量虽然上去了,但在技术上没有实质性进展,成本还较高,污染严重。
而对现有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的改造,部分厂V I家采用卡萨里或UTI的专利技术。
但上述工艺设备制造难度相对较大,制造周期长,高压设备易腐蚀,流程较长,改造投资费用较高。
所以本课题设计结合国内外先进尿素工艺技术对国内小中型尿素装置进行增产改造,使其投资少、见效快。
3.国内外研究动态NH汽提工艺在上世纪80 年代以后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不断上升,此工艺操作安3全、设备腐蚀问题小、加氧量少、尾气无燃爆问题、操作要求不苛刻,且操作弹性大,低位能的热量回收利用较好。
只是钛材汽提塔制造难度大,且易冲刷腐蚀。
司南普吉提公司目前已采用Cr25Ni22Mo2管衬锆的双金属管作为汽提塔列管,较好地解决了设汽提工艺在世界上的竞争中仍备冲刷腐蚀问题,且设备制造难度大大下降。
目前,NH3处于领先的地位。
日本东洋工程公司在20 世纪80 年代初与三井东压共同开发了先进的低成本低能耗尿素工艺(简称ACES工艺)。
如今世界上已有11套采用ACES 工艺的尿素装置,我国也有两套尿素装置采用此工艺,但有两套装发生了爆炸事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CES工艺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我国尿素工业化生产始于1958年南京化肥厂的水溶液半循环法尿素中试装置,后开发了高效半循环法。
1962年,半循环法尿素工艺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并以此工艺设计了2套40Kt/a生产装置,分别建于上海吴泾和浙江巨化。
1965年12月,上海化工研究院在2t/d试验装置上完成了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的研究测定,为我国1966年自行设计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装置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数据。
直至1986年,小型尿素装置工艺设计中的技术进步已优于引进工艺,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
并且通过近30年来不断的技术创新,我国的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以具备大型生产装置的生产能力,其竞争力不断加强,并且潜力依旧巨大。
4.本人见解由于气提法技术还有很多限制,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生产装置相对于其他的生产装置来说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可靠、设备材料要求不高、投资较低。
其静止高压设备较少,只有尿素合成塔及液氨预热器为高压设备,其他均为中压和低压设备,所以该尿素工艺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比较容易、方便,改造增产潜力较大。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的运行都比较稳定,生产负荷的加减调节比较方便,操作弹性范围较宽;增产潜力比较大, 均达到了其设计生产能力的160%~200% ;产品质量控制较好,正常负荷生产时一般能控制到优级品范围内。
通过对水溶液全循环法装置的改进,现如今是非常适合小氮肥企业的尿素工艺,其投资少、见效快、改造空间大的特点对我国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益处颇大。
V III课题的主要内容:1.工艺流程选择2.物料衡算3.热量衡算4.主要工艺设备计算和选型5.绘制工艺流程图6.车间布置设计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相关尿素生产的文献来获得资料,了解尿素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不同的尿素生产工艺的优缺点,确定设计的生产方法。
模拟法:通过对年产5万吨尿素生产工艺的流程和装置进行模拟研究,来掌握实际尿素生产装置和流程。
个案研究法:通过研究尿素装置生产的个案,加以分析。
弄清水循环法尿素装置的流程和特点,加深对水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的理解。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1.文献查找,材料准备: 2014.102.确定设计方案: 2014.10.253.导师通过,开题: 2014.114.进行课题和计算相关数据: 2014.115.初稿撰写,修改: 2014.126.论文定稿,答辩: 2015.1主要参考资料:[1] 刘晓勤. 化工工艺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6-60.[2] 张艳飞,李岩,栾智宇. 改良节能型全循环法尿素工艺[J]. 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1:15-17.[3] 钱镜清.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在我国45年的发展历史—并记Q-1100节能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J].化肥工业,2011,38(1):11-15.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的比[4] 张洁谨,王维杰,张庆喜. 水溶液全循环法和CO2较[J ].氮肥技术,2006,27(4):15-17.[5] 柴诚敬,贾绍义,张凤宝. 化工原理.第二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0-234.[6] 吴指南.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5.[7] 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 氨肥工艺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54-82.[8] 石油化学工业部设计院主编. 氮肥工艺设计手册-理化数据[M].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232-236.[9] 朱有庭,曲文海,于浦义.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0-95.[10] 谭蔚.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63-194.[11] 李长福. 改进型全循环法尿素装置设计运行总结[J].化肥设计,2011,49(1):46-51.物料平衡[J].泸天[12] 王颖. 750t/d尿素装置循环A系统扩能至20000kg/h CO2化科技,2006,2:118-120.[13] 林棣生. 年产四万吨尿素装置(水溶液全循环法)通用设计总结[J].化肥设计,1989,2:17-25.[14] 王君,祁勇,崔琨. 尿素生产工艺简介[J].中氮肥,2001,5(3):27-28.[15] 俞晓梅,袁孝竞,塔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1-58,56-298.[16] 周文. 车间布置中的一些技术问题[J].医药工程设计,1985,4:28-32.X[17] 辛向阳,张晓旭,江海霞.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环保治理[J].小氮肥,2010,38(9):18-19.[18] 黄涛,王世桃,杨道金. 水溶液全循环法与ACES21法尿素生产工艺对比[J].川化,2011,3:5-10.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2014 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