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缓释一次肥 肥料发展新趋势

合集下载

开发涂层大颗粒尿素推动可控缓释复混肥发展

开发涂层大颗粒尿素推动可控缓释复混肥发展

益 的 观 点 采看 , 高 氟 肥 利 用 率是 当前 亟 提
需 解 . 的重 走技 术 问题 虔
一 ’ ■
( 硫 衣 尿 素 S U、 聚 乙 烯 包 膜 尿 素 如 C P F等 ) 其他 形式 的缓 控释 尿 素 , 成 OC 厦 但普资讯
商 品性 状 好 。 走 颗 粒尿 素 的 含 氟量 、
7J 代 初 的 3 发 展 刭 9 年 代 的 1 . 。 I 年 麟 0 98 %
目前 已 接 近 2 % 3
缩 二 脲 、 分 和 普 通 尿 素 相 同 , 表 面 更 水 但
为 光 滑 , 度 均 匀 , 易破 碎 , 易吸 潮 结 枉 不 不
块 , 于储 存 和 运输 。 便
在 国 内已有 海南富岛化工有限舟 司、
宁夏 石 化 、 泸天 亿 、 云置 化 、 天化 等 十 几 赤
中硝 酸 盐音 量超 标 等 。以氮 肥 为倒 国 当 我 季 氨肥 利 用 率担 为 3% ̄ 5 损 失 相 当严 0 3%.
重, 与发 选 国 末利 用率 5  ̄ T %相 } 差 距 (m 0 P B.
在 国 际上 , 欧 、 蔓 、 美 渊 以 覆 亚 西 北 南 洲和 中 东等 地 区 ,走颗 粒 尿 素 的 生 产能 力 均 呈上 升 趋 势 ,很 多老 厂 改 建 生 产 大颗 拉 尿 素 ,新 建 氮肥 厂 鲍 太 多敷 生产 太颗粒 尿
素产 品 。 统 计 , 界新 建 尿 素装 置 生产 大 据 世 颗 粒尿 素 占奎 世 界 产量 的 比剜 由 2 世 纪 0
消 费 目 , 肥 成 为 农 业 生 产 中 最 是 的 耪 质 化
投 ^ , 占奎 部农 业 生 产成 本 支 出 的 5 %。 约 0 然而 进 入 2 世 纪 9 0 O年代 以 采 ,随 着化 肥 的 产 量 逐 年 增 加 , 格 相 对 下 降 , 之 人 价 加 们 时 作 物 产 量 的过 高 追 求 , 走 量 施 用 化 肥 , 别是 氮肥的过 量施 用, 仅浪 费 了 特 不 费 潭 . 加 了 农 业 生 产 成 本 , 造 成 了对 增 也 环 境 的 污 染 。主要 表 现在 地 表 水 的 富 营养 化 、 o 排 放 量 增加 、 导致 蔬 菜和 地 下 水 N

涂层缓释一次肥 肥料发展新趋势

涂层缓释一次肥 肥料发展新趋势

的作 用 , 化肥投 入约 占农 民进 行种 植业 生产 总投入 的 5 0 % 包膜 长效 碳酸 氢 铵。 与 此 同时 , 上海 化工 研 究 院、 湖南、 福 左右 。目前我 国是世界最 大 的化 工生产 国和 消费 国 , 单位面 建、 黑龙 江等 省 市农科 院、 沈 阳应 用 生态 研 究所 、 西北 水 保 积化 肥使 用量达 到 1 6 7 — 1 8 0公 斤 , 2 0 0 6年 , 我 国化肥 产量 所和 郑州 工业 大学 等也 开展 了这 方面 的研 究。近几 年我 国 达到 4 8 6 0万吨。根据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学院的测 算, 我国 缓 释 肥 料 发展 迅 速 , 主要 采 取 两种 技 术 路 线 , 分 别 是 将肥 当季 氮肥利 用率 仅 为 2 0 % 一3 5 %, 远低 于 世界发 达 国家利 料 进行 微 溶化 或包膜 处理 来 实现肥 料养 分 的缓控 释 。 前者 用水 平 ,钾 肥 的利 用 率 为 3 O % 6 0 % ,磷肥 的利 用率 为 的代 表性 产 物 有 脲醛 化合 物 ( U F ) , 后 者 的代 表 性 产物 有 硫 1 0 % ~2 0 %, 缓控 释肥 料 已经成 为 了肥 料界 研 究领 域 中新 包 膜尿 素( S C U ) 、 聚合物 包膜 尿素 ( P C U) 等。 的热点 。肥料 利用率 一 方面造 成 了人 类赖 以生存 的环 境造 目前 中 国农科 院、 中国农 业 大学 、 山东农 业 大学 、 华 南 成 了严 重污 染 , 另一 方面也导致 了资源 的巨大浪费 。 农业大学、 郑州大学、 北 京 农林 科 学 院 等 单位 正 在 开 展 不 1 . 2 概 念 同类 型缓控 释 肥 料 的开 发和 应用 研 究 , 并 取 得 了一定 的 实 所 谓 缓控 释肥 , 是 指延 长作 物 对其 有效 养 分吸 收利 用 质 性进 展 , 有部 分 产 品及肥 料 生产 设 备 已经 面世 。例如 郑 的有效 期 ,通 过 各种调 控 机制 使其 养 分最初 缓 慢释 放 , 使 州 大 学磷 肥 与 复 肥研 究所 不 仅 在 国 内建 立 了缓 控释 肥 料 其 养 分按 照设定 释放 率和 释放期 缓慢 或控 制释 放 的肥料 。 并 且 其 以钙镁 磷 肥 为包裹 物 的缓 控 释肥 料还 取得 突出特点是其释放率和释放期与作物生长规律有机结 生 产 厂 , 并 成功 地 在 美 国建 厂 ; 山 东农 业 大 学 与金 正 合, 同时 , 这种 肥 料具 有提 高农作 物 产 品品质 、 减 少环 境 污 了美 国专利 , 大 集 团合作 , 建成 了年 产 3 0万 t 缓控 释 肥 料生 产 设备 , 并 染、 降低 生产 成本 、 减 少使 用量 与施 肥 次数 、 提 高化肥 利 用 华南 农业 大学 资 源环 境学 院则在 探 索用低 成 本控 率 等优 点 , 从 而使肥 料养 分有效 利用率 提 高 3 0 % 以上。 根 已投产 : 释材 料和 非专 用 设备 生产 包膜 肥 方面 获得 初 步成 功 ; 北 京 据作 物养 分需求 , 控 释养 分释放 速度和 释放量 , 缓控 释肥 是 在传 统肥 料外层包 一层特殊 的膜 ,使养 分释放 曲线与作 物 农 科 院植 物 营 养 与 资 源研 究 所 成功 研 发 出 了树 脂包 衣 缓 并 研 制 出适合 不 同作 物 需要 的控 释肥 需 求相 一致 。 为使肥料 养分有效 利用率得 到大 幅度提 高 , 该 控释 肥 料生 产 设备 , 系 列 新 产品 。 该 项科研 成 果标 志着 我 国缓控 释肥 料 的研 究 肥料突出特点是按 照作物生长规律曲线 同步供给有效养

玉米涂层缓释一次肥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玉米涂层缓释一次肥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示 范 方 建设
根据 土 壤 耕 层 养 分 含 量 依据 目 标 产 量 提 出配 方 由石 家庄 农 业 现代 化 研 究 所提 供 的 涂 层 缓 释 一 次 肥 N: p : K 为 2 1 : 8 : 肥 料 实 行 是 通过 测 定 土 壤 耕 层养 分 含 量 根 据土 壤 的 供 肥 能 力和 农 作 物 的 需肥 规律 以 及 目 标 产 量 而 计 算 出较 精 确 施 肥 量 的 一 种科 学 施 肥技 术 通过配
5 5 0 3 0
为进 一 步 提高 肥 料利 用 率
,
_
景 县农 业 局
,
于 景泉
22 号
’ 。 .
本试 验 地 点 为 景 州 镇 司 马 提 高 玉 米产 量 减 轻农 民 劳 动 强 一 土 质 为 壤 质 潮土 前 在作 物 为 庄 度 促进农 民 增产 增 收 加快新 … 麦 小 处 理 内容 为 亩 底 施 玉 米 涂
玉 米 播 种机 由石 家 庄 农 业 现
方施肥 示 范方建设 可 以看 出 在 玉米上 推广涂层 一 次肥技术 能 够 达 到增 强 玉 米 抗 性 提 高产 量
, 、 、
,
代 化研 究所 提 供 播 种 施 肥 一 次 性 完成

,

增 加 收入 的 目 的


1 00
亩 对比 田面 积 表 查 调 量 产
。 ,

起到 了以点带面 辐 射带 动 的 示 范 推 广 作用 在配方
,
,

1 1
,
所施 用 亩 施 肥量
,
施肥 技 术推 广 上
。 、
,
得 到 了上 级 业
务 部 门 的 好评 一 示 范 方基本 情况 百亩配方 施肥玉米 示 范 方 位 示 范田 面 于阜 城 镇 七 里铺 村 南

2023年缓控释肥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缓控释肥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缓控释肥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缓控释肥料是一种新型的肥料产品,与传统的肥料产品相比,有着更长的释放时间和更好的肥效。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缓控释肥料逐渐成为国内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品。

本文将就缓控释肥料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述缓控释肥料是一种新型的肥料产品,又称为长效肥料、缓释肥料、渐进式肥料。

与传统的肥料产品相比,缓控释肥料具有长效稳定、减少施肥次数、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

其主要作用是在减少农民的劳动投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实现肥料施用量的减少,降低肥料对土地造成的污染。

目前,我国的缓控释肥料市场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二、市场规模1. 全球市场规模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对于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在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作用极为重要,对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据研究机构Technavio发布的报告称,全球缓控释肥料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21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1%。

2. 国内市场规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人口结构变化,消费者对高品质的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农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肥料总需求量为9000万吨左右,其中化肥占比70%以上,而缓控释肥料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

尽管目前我国缓控释肥料市场的渗透率较低,但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加强和农民的环保意识的提高,缓控释肥料市场将逐渐迎来快速发展。

根据CCM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称,2019年我国缓控释肥料市场规模为18.11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51亿元。

三、市场前景1. 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加强和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传统肥料的使用受到限制,而缓控释肥料因其独特优势逐渐得到广泛使用。

未来,缓控释肥料的发展趋势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升级:不断提升新型肥料技术,以满足农民对于高效、环保、质量卓越的肥料要求。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缓释肥料是一种控制营养元素释放速度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肥料的研究应用现状:1.缓释肥料的原理和分类:缓释肥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控制肥料中肥料元素的溶解或扩散速率,使其逐渐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根据缓释肥料的释放机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生物缓释肥料、化学缓释肥料和物理缓释肥料等。

2.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缓释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包膜技术、包埋技术、凝胶技术和复合技术等。

其中,包膜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肥料粒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来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

3.缓释肥料的应用领域:缓释肥料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花卉种植和庄稼植物等农业领域。

在农田中,缓释肥料能够减少肥料的损失和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园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果树的生长速度和果实的品质。

在花卉种植中,缓释肥料能够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促进花卉的开花和生长。

在庄稼植物中,缓释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耐旱性和抗病性。

4.缓释肥料的优势和局限性:缓释肥料具有调控养分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优势。

然而,缓释肥料也存在着制备成本高、释放速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和植物对缓释肥料的适应性等局限性。

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1.新型缓释肥料的开发: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缓释肥料,包括基于纳米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生物的缓释肥料等。

这些新型缓释肥料具有更高的控释效果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2.缓释肥料的应用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将缓释肥料的施用与精准农业相结合。

这种精细化施肥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调整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和剂量,实现精确施肥。

3.缓释肥料的环境效应研究:缓释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模拟模型,探究缓释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2024年缓释肥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缓释肥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缓释肥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缓释肥市场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首先介绍了缓释肥的概念和种类,并说明了缓释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随后,报告分析了缓释肥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市场机会和挑战。

2. 缓释肥市场概述缓释肥是一种能够延缓肥料释放速度的特殊肥料,通过控制肥料的释放速率和时间,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并减少了肥料的浪费。

缓释肥主要包括控释肥、涂膜肥和复混肥等。

缓释肥在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缓释肥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调查数据,缓释肥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全球缓释肥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缓释肥市场的规模主要受到农业生产的需求、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4. 缓释肥市场发展趋势分析4.1. 可持续农业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需求的增加,缓释肥作为一种较为环保和高效的肥料,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

4.2.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新型缓释肥产品的开发和推出,如利用纳米技术改进肥料控释效果等,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

4.3. 农民教育和技术支持的提升:提供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了解缓释肥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将促进市场的发展。

5. 市场机会与挑战5.1. 市场机会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推动了缓释肥市场的增长。

- 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支持,为缓释肥市场提供了机遇。

- 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和应用,为市场提供了增长潜力。

5.2. 市场挑战 - 缓释肥的成本较传统肥料较高,限制了部分农民的使用意愿。

- 缓释肥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技术支持,传统观念和技术局限性是市场发展的挑战。

6.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全球缓释肥市场有多家主要参与者,包括国际和国内的肥料制造商。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各参与者通过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合作伙伴关系等手段来增加竞争优势。

涂层缓释一次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涂层缓释一次肥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 ,


棉标 准 化 生 产 解 放 农 村 劳 动 力 实现 农 民 增 收 的 革命 性 举 措 是 促进 农 业 跨越 式发 展 的 必经 之
,
,
,
在 肥 料成 本 或 含 量 相 等 的 情
效率

而 且用 了涂 层 缓释 一 次 肥
:


地点
尸王
品种
处理
亩 橄数 数
橄粒 数 个
千较 盆
g
亩实产 产
公斤 应

,
个 节 支 27 元 夏 玉 米施 用 涂 层 缓释 一 次 肥 亩 增 收 节 支 1 0 4 9
2 7
.
,

安全性 达 到 了省工 省肥 节水 高 效 安全 环 保 的 效果 是 实现 粮
,
,


用 效果 如 后 附 表
3

:
效果 分 析
元 另 外传 统 耕 作 需 要 播 种 施 肥 而 涂 层 缓 释 一 次肥 是 多次 完 成 大 大提高 了劳动 将 其 一 次 完成
娜 价尿紊 紊
4 0
24
确 5闷
4
32
5
6
05
3
商城 助
武 吉村 女U 敬 文敬

一改 肥
4
024
5
19
2 95
7
5 38 2
7
0
2
l5
布含 盆复 复 合肥
4 12
6
49
2
27 1
2
46
8
平均
4
至 6 2
7
3 6
1

省水省工省肥 节本增效 涂层一次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显著

省水省工省肥 节本增效 涂层一次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显著

:
7
:
1
5 50
kg 667
m
,
4 o kg
/
6 6 7价
,
玉 米 专用肥 肥
N: P
:
60
1 5
0kg
/ 667
/
n
,
4
0 kg /
66 7o
t
,
K二 18
:
7:50来自0k g6 6 7m,
3 0 kg / 6
0 kg
l 66 7n
,
小 麦 专 用肥
600kg
/ 66 / /
7m
,
/
, 6 6 7 n、
5 N: P
:
0 Ok 00k
g
6 6 7m
,
5 ok g
/6
6 7m ,
K= 、 8
:
了:
飞5 4 g 6 6 7m
,
4
o kg
/
66 7m
,
省水省工省肥 节本增效 涂层一 次肥在棉花上 的应 用效果显 著
仍6 0 7
涂 层 一 次 肥 (也 称 涂 层 缓 释 一 次 肥 缓 释 B B 肥 缓 释 掺 混 肥 )是
次 肥 缓 释 B B 肥 缓 释 掺 混肥 )是
,
中科 院 石 家 庄 农 业 现 代 化 研 究所
历 经 多年 技 术 攻 关 的 高 科 技成 2 0 0 6 年 临 漳 县 土 肥 站 引进 该 果 肥 并 在 全县 棉 花 上试 验 推 广 初
。 , ,
峨 K卫I FE N G 乡 I
57
, 。



涂 层一次肥在棉花 上的 应用

2024年脲醛缓释肥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脲醛缓释肥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脲醛缓释肥料市场分析现状1. 市场背景脲醛缓释肥料是一种通过控制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度,实现长时间持续供应植物养分需求的肥料。

脲醛缓释肥料以其高效环保、节约用量、减少养分损失等优点,逐渐受到农民和农业专家的认可和广泛应用。

这种肥料在农业种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长效养分供应和土壤改良。

2. 市场规模脲醛缓释肥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球脲醛缓释肥料市场规模达到25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业大国,其脲醛缓释肥料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的一半以上。

3. 市场特点脲醛缓释肥料市场具有以下特点:3.1 技术创新脲醛缓释肥料市场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一些企业积极探索新的脲醛缓释肥料配方,改进生产工艺,以满足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

3.2 区域分布脲醛缓释肥料市场的发展呈现区域性特征。

主要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如美国、中国、欧洲等地。

这些地区农业发展水平高,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较高的需求。

3.3 市场竞争脲醛缓释肥料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企业,如巴斯夫、三星等,它们通过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积极探索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

3.4 环保需求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脲醛缓释肥料作为一种环保型肥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脲醛缓释肥料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 市场前景脲醛缓释肥料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农业生产需求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脲醛缓释肥料市场将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同时,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求,也将为脲醛缓释肥料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产品种类将更加多样化。

5. 总结脲醛缓释肥料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技术创新、区域分布、市场竞争和环保需求是目前市场的主要特点。

展望未来,脲醛缓释肥料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缓释增效——农用缓释BB肥创新的亮点

缓释增效——农用缓释BB肥创新的亮点

理 论 创新 ,膜 反 应与 团 絮结构
提 出并 在 多年 的研发 实践 中逐步 完 善 了以膜反 应和 团 絮
3 中 国农 资 8
维普资讯

球形 大粒 尿素 、磷铵 的可 配性 。
节水 。 增 加土 壤蓄 水量 1 % 一 1 % ,少 浇一次 水节 水 6 9
三是一般的bb肥所选择的基础肥料大都属速效肥料不具备缓控释特性不能实现一茬作物一次施肥难以适应机械化施肥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维普资讯
缓释增效
农用缓释 B B肥创新的亮点
文 /中国科学 院石家庄农 业现代化研 究所 阎宗彪 乔 生
随 着 国 家 测 土 施 肥 工 程 的 启 动 ,B B肥 更 为 业 界 所 关 注 。
粒尿 素 、磷 铵和 造粒 钾肥 来 实现 延迟溶 解 ;通过 调节 包 膜厚 度和 包膜 物 质来 控 制养 分 的水 溶 出 .并 显 著抑 制脲 酶活 性 通过 包膜 物 质的水 溶胀 物质 形成 的有 机 大分子 团絮 结构 来增 强 对溶 出养 分 的吸 附作 用 ,减 少溶 出养 分 的损失 ,提高 氮 素
结 构 为框 架的缓 释增 效理 论 . 富和 发展 了涂 层技 术的 内涵 。 丰
B B肥 之所 以能够 为 大家所 认 同 .有其 自身的优 势 :工 艺设 备 简单 . 耗少 ,加 工成本低 ;配 肥 灵活 , 对性 强 ;养分 浓 度 能 针
以提 高肥 料利 用率 、 环保 高效 为 出发 点 , 我 国人 多地 少 、 把 复 种指 数高 的基 本 国情 与可控 缓释 肥料 研 究方 向相结 合 .提 出
利 用率 1 0个 百 分 点 。
田 问肥 效 差异 .影响 施肥 的均 匀性 。三是 一般 的 B B肥所 选 择 的基 础肥 料 大都属 速效 肥料 ,不具 备缓 ( )释 的特 性 ,不 控 能 实现一 茬 作物一 次施 肥 ,难 以适 应机 械化 施肥 、规 模化 经

2024年缓释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缓释肥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缓释肥市场规模分析引言缓释肥指的是在作物生长期间,通过慢释放肥料供给养分,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减少肥料的浪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缓释肥受到越来越多农户的重视。

本文将对全球缓释肥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全球缓释肥市场现状目前,全球缓释肥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传统肥料使用过量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而缓释肥能够更加精确地供给植物所需养分,减少浪费和污染。

2.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为了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鼓励农户使用缓释肥。

3. 农业产量的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缓释肥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全球2024年缓释肥市场规模分析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缓释肥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XX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XX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XX%。

该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发出了更加高效的缓释肥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更长的释放期限和更好的养分控制能力,受到了农户的广泛认可和采用。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缓释肥的使用可以降低农业运营成本,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加农户的收入。

这使得缓释肥在农民中的推广率迅速增加。

3. 市场推广和宣传:缓释肥企业通过大力推广和宣传,提高了消费者对缓释肥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同时,一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倡导和推广缓释肥的使用,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规模。

全球缓释肥市场前景展望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广和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预计全球缓释肥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以下几个因素将对市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新兴市场潜力巨大:在一些新兴国家,农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对高效肥料的需求量较大。

2024年缓控释肥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缓控释肥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缓控释肥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成为农业界的重要课题。

缓控释肥作为一种新型的施肥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青睐。

本文将对缓控释肥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现状目前,传统的施肥方式主要是通过一次性施加大量肥料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然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比之下,缓控释肥通过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能够提供适量的养分供应,减少浪费并减轻环境负荷。

因此,缓控释肥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市场驱动因素环保意识增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作为施肥的重要考虑因素。

缓控释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施肥方式,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户的青睐。

提高产量和质量缓控释肥可以精确控制养分的释放速度和浓度,使农作物能够在整个生长期间取得适量的养分供应。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政策支持为了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对使用缓控释肥进行补贴或给予其他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的支持为缓控释肥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前景市场规模扩大缓控释肥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缓控释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且在亚洲地区增长最为迅速。

这表明市场需求的增长势头强劲。

技术创新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缓控释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新型的缓控释肥产品的推出将进一步提高施肥效果,增加市场的吸引力。

品牌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缓控释肥市场,品牌竞争逐渐加剧。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

总结缓控释肥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环保意识的增强、产量和质量的提升以及政策支持都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品牌竞争的加剧,缓控释肥行业将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缓释肥,综合提升施肥水平

发展缓释肥,综合提升施肥水平
缓释肥料,尤其是重点突破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主产的 “ 一
2 %和3%提高到 5%和5 ̄, 7 7 8 0o 深施比表施其利用率相对提高 l5 / % 1
5 重点研 究开发大 田作物 “ 用得起 、用得好 、用得方便”新型 和 3 %。
2 中 国农 资 2
维普资讯
I — /—
本管理 的有效控制,但是超大规模的生产也存在服务半径偏大,运 输 、销售管理成本提高等 问题 ,也不利于发挥 测土施肥可调灵活 的优势 。由于 国内复混肥市场的混乱,也使这 些企业的产品在市 场上战线过 长,有的厂年产七 、八十万吨,肥料却卖到了半个 中 国,年产三 、五十万吨,也要卖几个省,但这种撒胡椒面的销售方
2 0 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化发展论坛专题 ・ 08 发展篇
C 0VER ART C E IL
建议四 :科研单位 +生产企业 + 农技部 门
多方联动形成集成合力,加快新型缓释肥料 的推广应用;科 F } 单位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同时,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宣传培训、 家讲座,肥料企业在生产优质肥料的 同时,积极做好样板示范
建议二 : 肥 + 阻 缓释 + 增效
平衡施肥,一方面是根据测土数据、作物品种、 目标产量等
要素 确 定 的施 肥 总 量 、养 分 配 比 与当 季作 物 总 需 求 的平 衡 ;另 一
方面是肥料养分的释放 时间 、释放量与作物不同生长期养分需求
的动 态 平衡 ;
氮素缓释解决 了N的供给与作物需求的动态平衡的问题,而 不能忽略 P 、K及中微量元素的有效协 同作用。 目前,在 “ 控氮缓释”的同时,应积极关注磷 、钾及 中微量 元素的增效,形成 “ 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微量补充” 的集成效应体系。包裹尿素掺上磷酸二铵 、颗粒钾肥的 “ 缓释肥

涂层缓释肥生产应用效果与发展建议

涂层缓释肥生产应用效果与发展建议

同生 育期 的养 分 需 求 , 到 重 要 的调 控 作 用 。 、 起 磷 钾经 过 涂 层 以 后 , 以增 加 作物 对 磷 、 的 吸 收 , 见 涂 层 缓 释肥 料 可 钾 可
差 分 析结 果 [ 习惯 施肥 与 施 用 缓 释肥 对 比 , 铃 重 差 异 达 2 j , 单
到显 著 水平 , 株 成铃 、 量 差异 均达极 显 著 差异 。 单 产
现代 农业 科技
2 1 第 2期 0 1年
资源 与 环境科 学
涂 层 缓释 肥 生产 应 用效 果 与 发 展 建议
贾建 明 张素 君 张建 周 z 李 志宏 范凤 翠 石 玉 芳
( 北 省 农 林 科 学 院农 业 信 息 与 经 济 研 究 所 , 北 石 家 庄 0 0 5 ; 元 氏 县 农 业 局 ) 河 河 5 0 1
了农 作 物生 产 中传 统 的重 施 氮 肥 、 注 意施 钾 肥 的 错 误 施 不
肥理 念 。 肥 料 涂层 缓 释技 术 虽然 在 当 前农 业生 产 中 是一 项 先进 技 术 、 门 技 术 , 河北 省 及 全 国 正在 大 面 积 推 广 , 是应 热 在 但 用该项 技术 必须 和农 业生产 中其 他一 些技 术相 结合 , 能发 才
210元/m 纯 收入 增 加 25 5元/m ( 1 。 据 S S 6 h , 0 h 表 )根 P S方
层 处理 的尿素 , 能够 组 配不 同氮 素 释效 期 , 养分释 放 期 可 分
不同阶 段 (0 10 10 10、0 ~ 4 ) 对满 足 不 同作 物 不 8 ~ 0 、 5 ~ 8 2 0 2 0d ,
粒 重 重 1g 增 产 6 7 k/m 增 幅 93 , 本 增 收 15 5 , 7 gh , .% 节 5

2024年缓控释肥料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缓控释肥料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缓控释肥料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缓控释肥料是一种能够根据植物的需求释放养分的肥料,它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作物养分需求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增加,缓控释肥料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缓控释肥料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概况目前,缓控释肥料市场正在持续扩大。

据统计,全球缓控释肥料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以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率增长。

市场上有多种类型的缓控释肥料,包括液体缓控释肥料和固体缓控释肥料。

液体缓控释肥料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但固体缓控释肥料市场增长速度更快。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缓控释肥料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市场驱动因素缓控释肥料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市场驱动因素:1.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缓控释肥料能够根据植物的需求释放养分,减少了肥料的浪费。

与传统肥料相比,缓控释肥料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同时节约了资源。

2.提高农产品质量:缓控释肥料能够精确控制肥料的释放速率和养分供应,使得农作物能够获得适量的养分,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这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至关重要。

3.科技进步的推动: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进,缓控释肥料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新型的缓控释肥料产品不仅能够适应多种土壤和作物需求,还具备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应用灵活性。

市场挑战和机遇虽然缓控释肥料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1.竞争加剧:随着缓控释肥料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2.宣传和推广:目前,很多农民对于缓控释肥料的了解尚不深入,缺乏应用经验。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缓控释肥料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3.政策支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对于缓控释肥料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费、设立补贴政策等方式,推动缓控释肥料的应用和发展。

化肥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涂层一次肥在鸡泽县棉花上得到广泛应用

化肥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涂层一次肥在鸡泽县棉花上得到广泛应用
, , ,
产 量 降低 ; 农 药 农膜 化 肥 的 不 合理 使 用 使 土壤 肥 力 下 降 农 业
, ,


涂 层 一 次 肥 养分 在 土 壤 中 的 一 次施 用 释放 时 间 长 达 1 2 0 天 就 能 满 足 作 物 整个 生 育 期 所 需养 分 养 分利 用 率 比 常规 肥料 提 高 8 至 10 个百 分点 从调 查 情 况看
等负面效应 影 响 了农 业 的 可 持 续发 展 由于 受 习惯 施 肥 方 式 的 影 响 农 民 在 施 肥 上存 在 盲 目性 不 能按 照 农作 物 的 生 长 需 要 施 肥 如 在 棉 花 生 长 的 中后 期追 施
。 , ,
喷洒 除草 剂 等作 业 由专用 机 械 一 次 完 成 可 节 省 肥 料撒 施 除 草 剂 喷洒 用 工 省 时 省 力 省 工 种

,


防 止 和 减 轻 了 除 草剂 药
、 、


氮肥 烧根 黄 叶 落叶 落 蕾现 象 严重 造成棉花 早衰 品质下 降
, 、 、
,



二 施用 涂层一 次肥 长 利 用 率高
, 。 ,

,
肥效
由于将 喷洒 除 草 剂 播 种 施 肥 等 农 田 作 业 由专 用 机 械 一 次 完 成 除草 剂 处 理 为 封 闭 式处 理 改 变 了 棉 田 除草 剂使 用 种 类 有效
, 、 、
,

以掺 混 肥 的
工 艺生 产 的 可控 缓释 高 效 环 保 的 多功 能 新 型 肥料 涂 层 一次肥 由政 协 鸡 泽 县 委 员 会 牵 头 由鸡 泽 县 神 农 种 子 站 在 2006 年 春 季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展望摘要:在前人有关缓控释肥料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及分类等,重点阐述了缓控释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指出了缓控释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控释肥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缓控释肥、概念及分类、作物生长、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农田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35%[1],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仅为19.9%,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50-60%[3],大部分氮素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大气和水环境,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最近许多研究者特别指出了施用N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作用[4,5]。

提高养分,尤其是N素利用率,同时减少环境压力的一个可能的途径是应用控释或缓释肥料。

控释、缓释肥料可以避免土壤中养分过量供应,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养分吸收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成为肥料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就控释、缓释肥料的效应及对作物的影响作了简单综述,以期为高效肥料在大田作物上的运用提供基本知识。

1 国内外研究、运用现状1.1 应用现状控释、缓释肥料开创与60年代中期的美国,之后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家及地区产品相继问世,并且产量呈上升趋势[6]。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其年增长率为4.5%~5%[7],其中以美国和日本发展较快,欧洲次之。

在我国,早在7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展了钙镁磷肥包裹碳铵、尿素的研究工作[8],之后80年代中期开展了聚合物包膜、包囊肥料的研究,并用于花卉、果蔬市场,但是我国研究水平、生产及应用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欧洲和美国主要用于非农业市场,如高尔夫球场、园艺、温室、草坪和苗圃以及高价作物等[9]。

日本由于得到政府补贴政策和专用侧施插秧技术的配合,主要用于农业市场,70%用于水稻种植(可使氮素利用率提高到61%~82%),20%用于蔬菜。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的调查,1998年种植水稻使用的氮肥中有11%为控释肥料[10]。

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4).-1-4 作者:张夫道等阅读次数: 1331 现状1.1 百花齐放是我国缓/控释肥料研究的最大特色197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李庆逵院士在我国首先开展缓释肥料的研制,基本上与日本同期研究。

1985年原郑州工学院许秀成、李菂苹使用磷酸铵钾盐包裹尿素成功。

至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展为世界上缓/控释肥料种类最多的国家。

1.1.1 包膜型缓释肥料1.1.1.1 包膜材料(1)热塑性材料:包括废弃地膜材料和树脂材料。

(2)废弃物改性材料。

(3)化成材料:在包裹肥料颗粒过程中,材料之间、材料与肥料养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成为防水膜。

(4)无机材料:硫磺,磷酸铵钾盐,高岭土,蒙脱土,硅藻土等。

(5)水溶性混聚物材料1.1.1.2 包膜设备(1)底喷式流化床,又称为流化床喷动塔。

(2)转筒连续装置。

1.1.2 内质型缓释肥料使用水溶内质性缓释剂与尿浆或NPK料浆充分融合技术,达到肥料氮缓慢释放的肥料,适用于高塔复混肥和尿素装置直接生产缓释肥料,也适用于半料浆法缓释复混肥料生产。

1.1.3 胶结型(或称胶粘型)缓释肥料使用具有胶结性能(胶粘性能)的缓释剂将肥料粉末粘结成具有缓释性能的圆颗粒肥料,适用于转鼓造粒的复混肥和缓释钾肥。

1.1.4 缓释型BB肥(1)将缓释尿素与颗粒状磷、钾肥或复混肥料掺混而成的肥料。

(2)按不同作物生育期需肥量将不同时间段释放的缓释肥料掺混而成的肥料。

1.2 自主创新形成了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独特体系我国缓释肥料的研制从起步阶段走的就是自主创新的道路,而且,一直围绕大田作物专用缓释肥料开展科研工作。

纵观我国缓释肥料行业,除了树脂包膜和硫包膜技术是引进日本、美国和加拿大技术并经过改进外,肥包肥技术、废弃物改性技术、化成材料包膜技术、水溶性混聚物技术、保水型缓释尿素技术、内质型缓释肥料技术,胶结型缓释肥料技术、缓释BB肥技术、缓释钾肥技术等均是我国科学家首创的,到目前为止,已获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有20余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层缓释一次肥肥料发展新趋势
本文分析了我国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缓控释肥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解析了涂层缓释一次肥的特点,以发挥涂层缓释一次肥在农作物施肥中的重要作用。

标签:涂层缓释省工节肥节水增效环保
目前,我国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氮肥表现尤为突出,主要是由于肥料资源利用率低,由于肥料产品落后,加之使用不当,使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我国肥料产品大多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对农民施用肥料缺乏科学的指导,养分结构也不合理,仍以单质肥料为主,这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和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

1 缓控释肥发展历程
1.1 缓控释肥出现的背景
据相关统计,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中50%来自于化肥的作用,化肥投入约占农民进行种植业生产总投入的50%左右。

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化工生产国和消费国,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达到167-180公斤,2006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4860万吨。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学院的测算,我国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20%~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利用水平,钾肥的利用率为30%~60%,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缓控释肥料已经成为了肥料界研究领域中新的热点。

肥料利用率一方面造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1.2 概念
所谓缓控释肥,是指延长作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通过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最初缓慢释放,使其养分按照设定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控制释放的肥料。

突出特点是其释放率和释放期与作物生长规律有机结合,同时,这种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使用量与施肥次数、提高化肥利用率等优点,从而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提高30%以上。

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释养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缓控释肥是在传统肥料外层包一层特殊的膜,使养分释放曲线与作物需求相一致。

为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该肥料突出特点是按照作物生长规律曲线同步供给有效养分,可使传统化肥的用量大大减少,与同浓度肥料相比,在确保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肥效利用率可提高30%以上。

1.3 缓控释肥在国外的发展历程
自从1948年美国的K.G.C1art等人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缓释缩合肥料尿素-甲醛后,缓控释肥料的研发经历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1960年以前主要是尿素-甲醛结合物缓释肥料的初步研究。

20世纪60年代,缓释肥的研发取得了巨大进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尿素-甲醛缩合物的生产及其应用方面;石蜡、松香等作为包裹膜方面;缩二脲的应用和危害。

20世纪70年代,研究方向主要为尿素-甲醛缩合物、聚烯类等作为包裹肥料膜,肥料中搀杂其他难溶物、添加剂、抑制剂生产缓释肥料,异丁叉二脲和正丁叉二脲缩合物缓释肥料的研究方面。

20世纪80年代是缓控释氮肥研发突飞猛进的年代,缓控释氮肥开始走多元化道路,其研究方向也随之扩大,主要是对硫磺、聚乙烯、磷酸镁铵[(NH4)MgPO4·H2O]等作为包裹肥料膜材料方面的研究及关于包裹缓释肥料理论模型的研究。

到了20世纪90年代缓释肥趋于成熟,各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细化,并对新的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其中包括对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裹膜分解过。

目前,缓控释肥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膜新材料的研发、新型化学合成缓释肥料合成工艺方法的研究及新型缓控释肥料长期应用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等。

1.4 缓控释肥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就开始长效氮肥的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了包膜长效碳酸氢铵。

与此同时,上海化工研究院、湖南、福建、黑龙江等省市农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西北水保所和郑州工业大学等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近几年我国缓释肥料发展迅速,主要采取两种技术路线,分别是将肥料进行微溶化或包膜处理来实现肥料养分的缓控释。

前者的代表性产物有脲醛化合物(UF),后者的代表性产物有硫包膜尿素(SCU)、聚合物包膜尿素(PCU)等。

目前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单位正在开展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进展,有部分产品及肥料生产设备已经面世。

例如郑州大学磷肥与复肥研究所不仅在国内建立了缓控释肥料生产厂,并且其以钙镁磷肥为包裹物的缓控释肥料还取得了美国专利,并成功地在美国建厂;山东农业大学与金正大集团合作,建成了年产30万t缓控释肥料生产设备,并已投产;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则在探索用低成本控释材料和非专用设备生产包膜肥方面获得初步成功;北京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成功研发出了树脂包衣缓控释肥料生产设备,并研制出适合不同作物需要的控释肥系列新产品。

该项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表明研制的缓控释肥料已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水平。

涂层缓释一次技术是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究员阎宗彪历经多年攻关研制成的高科技成果,曾荣获联合国中国分部发明之星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它以控氮为核心,涂在不同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的包膜,分别采用与N、P、K肥料表面具有较强亲和能力和成膜特性的涂层材料,使之成为单质改性肥料品种,采取掺混工艺组配可控缓释的掺混肥产品,且含有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具有“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特点。

独有的缓控释技术实现了按作物不同生长期需要提供主要养分,而且一茬作物只需施一次肥,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能增产。

中吉牌涂层缓释一次肥就是采用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的涂层缓释技术而生产的缓控释肥。

该肥料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科技新型肥料。

2 中吉牌涂层缓释一次肥的特点
2.1 中吉牌涂层缓释一次肥,具有“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的特点。

根据玉米、水稻等不同农作物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需肥量而缓慢释放,与农作物需肥规律相协调,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在小麦亩产500-600公斤,玉米亩产700-1000公斤,水稻亩产700-900公斤,棉花亩产皮棉120公斤,花生亩产荚果400-450公斤,旱地甘薯亩产鲜薯3500-4000公斤的产量水平下,均可实现一茬作物一次施肥不用再追肥,改变传统的施肥习惯。

2.2 涂层一次肥的突出特点是:作物前期不旺长,肥效长,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根系发育,根量大,茎秆粗壮;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后期不脱肥,不早衰,延长灌浆期,增加千粒重,改善作物品质,提早成熟5-7天;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15%,节肥20%,省工、省力、节肥、节水、增产、增收。

玉米可减少秃尖或不秃尖,增加穗粒数,千粒重增加20-25克,活秆成熟,一般亩增产200-400斤;水稻插秧后无缓苗期,可提早分蘖,分蘖多且有效分蘖增多,千粒重增加1克以上,活秆成熟,一般亩增产150-220斤;马铃薯可活秆收获,一般亩增产500-800斤;蔬菜可提高抗病性、商品性,增产效果显著,可减少畸形果(韭菜使用后叶片宽厚浓绿不出现干尖);小麦可活秆收获,一般亩增产80-150斤,棉花一般亩增产籽棉60-100斤,花生一般亩增产50-70斤,甘薯一般亩增产鲜薯400-600斤。

3 涂层缓释一次肥是肥料发展新趋势
3.1 可减少用工追肥。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让留守在家的妇女耕种自家的承包地;另一部分是老龄化的一直以种地谋生的老农民耕种自家的承包地;另一部分是由土地流转而承包少则几十亩多则上百亩几百亩种植经营,由于承包者的特点而对那些省工高效的农田作业而偏爱,于是管理轻简化的单粒种、一次肥便很受欢迎。

3.2 环境友好型肥料。

由于涂层缓释一次肥具有减少施肥量、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化肥生产原料(煤、电、天然气)的特点,成为肥料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被称为“21世纪高科技环保肥料”。

3.3 实现平衡施肥与肥料深施。

涂层缓释一次肥更加适合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成为作物专用肥料,要根据土壤、作物、生态条件来调整养分组配比例,平衡施肥和肥料深施是农业部倡导多年的施肥理念得以实现,这样使得平衡施肥的理念得到物化,把教农民配方施肥转变为叫农民施配方肥。

3.4 适宜机械化施肥,规模化经营。

涂层掺混工艺生产的涂层一次肥,特别适宜机械化施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商品性状好、色泽鲜艳、粒度均匀,
不结块、不吸湿、不离析。

3.5 肥料发展新趋势。

在山东召开的“2011年全国缓控释肥推广工作会议”被视为中国推广缓控释肥的“动员大会”。

“十二五”规划对化肥行业提出了发展水溶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建议,寓意“十二五”期间,我国缓控释肥将得以加快发展。

并且农业部已首次将新型包膜缓控释肥施用技术作为2011年农业主推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

同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把缓控释肥示范扩大到23个省份的25种作物,意味着缓控释肥有望在“十二五”迎来大发展。

在当前的农业实践中,它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新型肥料的利用率和增产潜能,发展、使用新型缓(控)释肥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是我国农业向节能环保、节本增效的又一重大转变。

参考文献:
[1]阎宗彪,乔生.涂层缓释一次肥与保护性耕作[J].中华合作时报#183;农资专刊,2004,(1623):3.
[2]成安县农业局.“玉米一次肥”好在哪[N].河北科技报,2005年8月25日.
[3]新型肥料迎来黄金发展期[N].中国化工报,2012年2月29日.
[4]腐殖酸涂层肥料:缓释增效全营养[N].中国农资网,2012年2月29日.
李泉(1969-),男,河北怀安人,农艺师,怀安县原种场场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