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
从社会福利社会化视角思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行为
从社会福利社会化视角思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行为唐咏(深圳大学法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提要:西方社会福利私营化等新的福利理念及实践对中国福利改革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专业化已成为社会福利政策发展和实务操作的主要去向,非营利民间组织在社会服务体系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政府购买服务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深圳作为试点城市尝试建立由政府向非营利民间组织购买社工服务的体系。
通过实地研究,介绍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产生、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探析服务型政府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以完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在其他城市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化;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非营利民间组织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0)03-0153-03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政府面临着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要求,中国政府如何向服务型方向转变,许多学者试图从社会福利化的视角进行深入探讨。
民政部对社会福利社会化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指出“社会福利社会化”就是政府在倡导、组织、支持和必要的资助下,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开展社会福利服务,满足社会对福利服务的需求。
在西方文献中并没有“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概念,与之比较接近的是“社会福利私营化”,在台湾称之为“民营化”。
如今社会领域的改革已经展开,“政社分离”成为新的改革主线。
在社会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工合作,由政府购买社工服务。
政府引入“购买服务”的机制不仅意味着将责任分解、下放,而且意味着在社会服务的传统领域将引入“竞争”机制。
受托机构通过激烈市场竞争获取服务的生产权,有较强的创新动力和高效的激励机制,能充分发挥其经营管理的潜能,使社会、居民更好地享受其所提供的优质社会福利服务,为中国发展社会工作提供了创新模式。
一、西方“福利私营化”及中国“社会福利化”的发展历程陈武雄(1987)认为社会福利私营化是指政府将社会福利的供给,完全或部分转移到民营部门,同时引入市场经营规则,以价格机能调节供需,重视成本回收,并且强调使用服务者的购买力等措施,用以分配并有效利用服务的资源。
公益慈善发展史
[公益历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08-12-12 作者:编辑:点滴公益在我国传统的慈善活动中,主要有四类施善团体起着主要的济贫帮困作用,它们是家族、宗教组织、政府以及社会团体。
虽然这四种慈善类型并不表现为单一形态的依次更替,在同一时期处于并存状态,但大致上还是看得出其历史变迁的逻辑:宗族慈善、宗教慈善、国家慈善和社会慈善。
宗族慈善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
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
因此,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
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宗教慈善宗教团体济贫是古今中外社会所常见的。
西方古时代的济贫医院主要由基督教教会主办,至于修道院、寺院等收容穷人、残废人、被遗弃的妇女,发散食物衣服给地方的贫户等救济活动,更是不胜枚举。
论及中国古代的慈善活动,无论国外汉学者还是国内研究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学者,都常强调中国宗族的重要性异于西方,西方教会的重要性异于中国。
但与这种“有宗族而无宗教”的“中国特色”观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从社会公益角度看,宗教组织的作用实比宗族组织更大。
诚如中国经济史专家指出:中古时期中国的寺院“实兼宗教与慈善团体于一身,其所兴办之慈善公益事业,对当时、以后之社会民生,均有极大之贡献”。
政府慈善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中,很早就出现政府应是社会福利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提供者的想法。
这一观念在早期的儒家传统中已可见,子路在卫国出私财救贫,孔子止之,说:“汝之民饿也,何不白于君,发癝仓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与社会化服务浅议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与社会化服务浅议公共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益为职责,应当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本文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两方面论述如何通过更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现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
标签:公共图书馆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是政府为全体社会大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税收来支持,所有社会大众都可平等享受服务的场所。
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的,它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社会化服务。
一、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1.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是由图书馆事业的属性决定的。
它是图书馆最鲜明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它公益事业的显著标志。
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归根结底是保证和满足广大读者对基本阅读和文献资源的需求,满足广大读者社会再教育的需求。
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快捷、及时、高效的知识信息服务,给读者提供一个再学习和再教育的社会化平台,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教育发展。
2.公共图书馆的的社会职能和任务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实行公益性服务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保证公众基本阅读权益,平等获取信息,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提高综合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一,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子系统。
教育是人的自然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教育对于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育理念是以终身教育思想构建的教育体系,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教育机构而存在,当然也是社会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个子系统。
它因其社会教育的基础性、广泛性、连续性、综合性、开放性、灵活性而作为社会教育的公众场所而备受推崇。
由此可见,教育职能一直与公共图书馆相伴。
其二,公共图书馆又是人们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物质保证。
公共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
养老服务社会化: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合作的实践模式
养老服务社会化: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合作的实践模式孙燕【摘要】在制度性、规模化的公共服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整齐划一的公共服务所不能解决和包办的微观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和问题,从而促进社会机体的健康发展,是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为样本,从社会多元治理的视角,分析了社区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参与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合作生产公共服务产品的机理,提出小规模需求的服务生产供应模式,以最大程度、更有效率地满足社会需求.【期刊名称】《学会》【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合作【作者】孙燕【作者单位】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城市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考验着政府规划“城市养老”的能力。
在被称为“首善之区”的南京市鼓楼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达到人口老龄化指标,现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3908人,占人口总数比率约为16.07%。
早在2003年,鼓楼区就从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着手,开始了构建“中国式城市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
2005年10月12日的《人民日报》称这一举措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新模式”。
随之,鼓楼区民政局、老龄办立足居家养老的“鼓楼模式”,立足“城市养老”的长期规划,开始全面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2003年,鼓楼区在全国率先创建“居家养老服务网”,以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民间组织运作的社会化模式,免费为孤寡、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家庭提供买菜做饭、清洗衣被、打扫居室等生活照料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网”创建之初,鼓楼区民政部门经过走访、调研后认为,传统的机构养老受多种因素制约存在诸多缺憾。
探索一种“以公共财政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承担具体运作”的新型养老模式成为鼓楼区政府部门的“破冰”之举。
慈善ppt课件
经济发展
慈善事业能够带动经济 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 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
02
慈善组织与活动
慈善组织的类型
01
02
03
04
政府机构型
由政府出资,以社会福利和慈 善事业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组织
。
民间团体型
由社会各界热心慈善事业的人 士组成,自主开展慈善活动的
组织。
企业型
企业自主开展的慈善活动或设 立的慈善基金。
建立评估机制
对慈善项目和活动进行科学评估,确 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提高慈善事 业的社会认可度。
加强监督检查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慈善组织的 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维护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04
慈善的影响与效果
慈善对社会的贡献
01
02
03
促进社会公平
慈善事业通过提供物质和 精神支持,帮助弱势群体 改善生活,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慈善捐赠的意义
慈善捐赠是一种社会责任
通过捐赠,个人或组织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那些需要帮助 的人,减轻社会负担,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慈善捐赠能够传递正能量
通过捐赠,人们能够展现自己的同情心和爱心,传递正能量,激发 社会的善意和互助精神。
慈善捐赠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慈善捐赠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进步。
慈善ppt课件
目 录
• 慈善概述 • 慈善组织与活动 • 慈善捐赠与筹款 • 慈善的影响与效果 • 慈善的未来发展
01
慈善概述
慈善的定义
慈善的定义
慈善是指出于人道主义和爱心, 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回顾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
它分布在教育、卫生、文化、农业、交通、城市公用、体育等领域和社会福利、社会中介、机关附属等行业。
事业单位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机构,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人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总结经验,探讨规律,对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继续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业单位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已经在部分行业和某些地方取得了重要进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
这一阶段主要是拨乱反正,恢复社会事业,适当下放各类事业单位的管理权,大多数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对本单位有经营管理权、机构设置权、用人自主权和分配决定权。
1985年3月,中央下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主要是改变许多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与教育、生产相脱节以及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
按照《决定》,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有的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体,有的在联合的基础上并入企业,有的自我发展为科研生产型的企业,或者成为中小企业联合的技术开发机构。
在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同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对卫生事业单位改革提出了要求:扩大卫生机构自主权,实行院、站、所长负责制;发展集体卫生机构,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城镇和街道组织举办医疗卫生设施,支持个体开业行医,村一级卫生机构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举办,也可以承包给乡村医生和卫生员集体举办,也可以由卫生院下乡设点。
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营方案
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营方案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搭建培育孵化平台,加大社团培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全市社会治理创新中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快完善社团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根据区市党委、政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工作要求,现就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营管理,制定如下方案。
一、运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重要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是集培育扶持、培训交流、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主要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力量,为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
我市社会组织尽管存量大,但普遍存在定位不准、基础薄弱、发育迟缓、参与社会服务动力不足、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且社会组织、社区、社工三者权责不明、内部协商机制不健全、监管流于形式,亟需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
运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有利于通过政策扶持、培树典型、总结经验、宣传推广等综合措施,加快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五社联动”,推动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培育一批有影响、有规模、规范化的既能承接政府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转移,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组织。
二、功能定位与服务坚持实体运作、资源共享、政府主导、需求导向原则,秉承“发掘社会组织人才、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推动社会正向变化”理念,力争三年将孵化基地建设成为社会组织能力培训中心、社工人才队伍支持中心、公益服务项目运营中心,打造区域社会组织发展和社会创新良性发展圈。
力争每年基地入驻孵化初创社会组织6家,每年孵化各类(备案类)社会组织15个,开展社会组织培训10期,培训社工人员500人次,为社会组织提供各类咨询服务20期,实施公益服务项目12个,提升发展社会组织6家,至少打造2家品牌型社会组织。
(一)主要功能。
1.社会组织孵化培育。
通过入壳孵化模式,为社会组织提供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对处在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组织进行系统规范培育和扶持,促进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公益活动实践心得体会5篇
社会公益活动实践心得体会5篇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社会公益活动实践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自从接受真维斯公司捐助,加入真维斯希望工程爱心社以来,通过参加历次公益活动,使我明白了回报与奉献的真正涵义,也收获了人世间对真情最美的馈赠。
因为付出,所以快乐。
因为参与,所以幸福。
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真维斯公司“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公益宗旨,都源于真维斯公司的无私与真情。
07年9月14日,是我们青岛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开始,忙碌的校园因新生的大量涌入而略显拥挤,操着各种口音的家长与新生因对校园的不熟悉而面有难色。
此时,我们真维斯希望工程爱心社组织包括我在内的部分成员在图书馆前方设立服务点,为全校的迎新工作顺利开展一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当我们在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学生们的询问之后,在一次次帮助新生完成报到、领取到军训用品之后,我们收获的是一种奉献的快乐,一种帮助别人之后由衷的欣喜。
因为,我们也曾是新生,也曾在陌生而偌大的校园面前手足无措,也曾渴望一双热情援助之手向我们伸出。
在经历一上午的迎新服务工作之后,下午有课的我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此时,目睹口干舌燥犹然热情不减的同伴有条不紊地服务工作着,我不禁心潮澎湃,因为我从他们眼中读出一种奉献的精神。
而我,则被我们本身参与的活动所教育,所感动。
生命,因为有了爱与奉献才如此多彩,生活,因为有了真情与帮助才如此美丽。
而11月份一个周六的儿童福利院之行则给我了另外一种体验。
当我们携带着自己准备的小礼物踏进福利院大门的瞬间,说实话,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如何和这群不幸而天真的儿童完成交流。
因为,我怕自己的鲁莽与不慎在无意间会对这些孤儿造成伤害。
但很快发现我错了,因为在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面前,我丝毫嗅不到一丝不幸的气息。
中国公益慈善发展 改革与趋势
结果与讨论
1、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 现状
近年来,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慈善公益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共同参与 的多元化格局;二是慈善公益活动的形式日益丰富,涵盖了救灾、助学、医疗、 环保等多个领域;三是慈善公益募捐的规模不断扩大,善款和物资的来源逐渐多 元化,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
2、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存在 的问题
尽管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慈 善组织的公信力有待提高,部分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影响了公众的捐 赠意愿;二是慈善公益募捐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监管空白和重复监管等 现象;三是慈善公益募捐的专业化程度较低,部分慈善组织缺乏专业的募捐团队 和策划人员,导致募捐效果不佳。
文献综述
慈善公益募捐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物资、技术 等资源,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公益行为。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慈善公益 募捐的动机、影响因素和效果等方面,对于慈善公益募捐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 题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此外,对于慈善公益募捐的策略、模式和监管等方 面的研究也相对不足。
4、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国际交 流与合作,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可以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管 理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公益慈善组织的国 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中国公益慈善的未来趋势
未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结论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 题和不足。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慈善公益募 捐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慈善公益募捐的研究和 探讨,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监管机制和专业水平,推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 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和现阶段防疫方式的对比分析
摘要动物防疫工作从政府的职能中剥离出来,过渡到社会化服务,具有特殊性。
应该试点先行,循序渐进,逐渐推广。
防控动物传染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安全。
社会化服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社会上各种非公有组织,机构,团体,个人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各方面的,多层次,综合或单一的,可持续的,合法的各种服务。
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诊疗、净化、消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以及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动物防疫工作不是普通的服务,部分业务具有强制性。
是政府业务部门把所从事的防疫类服务或部分防疫服务工作,剥离出来,承包给社会组织或团体来完成,又称政府购买服务。
是公益性无偿服务和市场化有偿服务结合的服务。
是根据政府要求,社会需要,用户需求设立服务项目,提供免费和有偿服务。
政府剥离的免费服务项目是有限的,市场化服务项目无限拓展。
免费服务所需资金由国家补充。
服务对象是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也可以是其他农业经营主体。
1实行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的目的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生产逐渐转变成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集约化、商品化经营方式,农牧民,经营主体需要更专业、更精细、更及时的服务。
社会化服务是指政府将部分职能通过社会服务来体现。
一部分公益性质的职能从政府工作中剥离出来。
一是摆脱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境况;二是政府精兵简政放权;三是有利于发挥社会各专业机构的作用。
2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不是单一的预防注射。
是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综合体系。
政府服务不易开展的地方,用经营性服务来补充;市场化服务难度大的地方,用公益性服务来补充。
具有半经营半公益的性质。
3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要求政府的部分职能向社会化服务过渡,应该思路清晰,目的明确,试点先行,应该循序渐进。
保障有力。
具有及时,高效,灵活的特性。
了解养殖户、经营户的产业构成,需要什么服务。
社会公益活动实践报告
社会公益活动实践报告社会实践结束了,相信大家这段时间来吸收了不少的新思想,此时需要写一份实践报告,做好总结。
那么实践报告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社会公益活动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公益活动实践报告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又一个寒假如期而至,我已经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褪去了大一时期的青涩与迷茫,我在内心酝酿了几个寒假计划,希望能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了解了“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干部保险扶贫”这个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因为当时了解到活动的时候已经是假期,因此只能报名参加个人宣讲活动。
我对这次志愿活动进行了深入地学习,该活动是在中国保监会,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的。
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把覆盖广泛、社会关注度高,对新生事物认识能力强的大学生群体发动起来,通过志愿宣讲,需求调研,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利用假期走进社会,传播风险知识和保险理念,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效果,从而为构建形成全社会学保险、懂保险的大格局作出贡献。
这次假期我们的主要宣讲对象是贫困农村,通过我们的宣讲让农民们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
了解这些,我联系到了活动的主办方,努力学习保险知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讲师。
因为这次活动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想要学习有关农村的保险知识只能在线上进行,这也是对个人的自律性的一种考验。
通过一周的学习,我基本了解了农业保险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了网络试题测试,成功地认证为该活动的讲师,随后主办方颁发了“农村保险志愿者”的资格证书,我的寒假社会实践就这样开始了。
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我开始联系山西省朔城区神头镇的张姓大学生村干部,却别告知该村干部已经调走到其他地区;随后又了解到赞助此次活动的保险公司也没有我们当地的,一下子感觉自己像是被抛弃的孩子,一时摸不着头脑。
一个去年暑假参加过这个活动的同龄人的一番话让我恍然大悟。
从吸纳到整合当代中国社会公益的发展策略和逻辑
从吸纳到整合:当代中国社会公益的发展策略和逻辑#赵文聘于海利内容提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公益经历了从未被单独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事业进入中心工作议程,到党和政府对社会公益的肯定和功能吸纳,进而形成制度吸纳、分类控制的“吸纳”秩序的发展历程"但“吸纳”秩序格局隐藏着一种不可调和的深层悖论。
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被吸引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社会公益制度运行的实际效果已经超越了“吸纳”的逻辑。
当前,我国正在通过目标容纳、融合融入、工具驱动等策略,逐步丰富社会公益实践场景,创新实践模式,努力实现社会公益事业的多层整合。
这种多层整合能够将个体化、零散化的社会公益力量和公益行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更好地解决宏观层面的公益力量凝聚问题和中观层面的公益组织运行逻辑问题,真正构建起一种“大公益格局”。
关键词社会公益吸纳秩序目标容纳融合融入工具驱动多层整合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全社会积极参与并充分借助新技术、新场景,开启了社会公益的新征程,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被吸引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但毋庸讳言,当前社会各界对中国公益的未来发展路径仍存在争议"一是,官办路径与民办路径的纠葛在公益界长期存在。
“郭美美事件”让官办公益慈善公信力严重受损,官办公益慈善的弊端及负功能饱受诟病,因此许多人呼唤公益慈善回归民间,甚至认为慈善事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只能由“社会”承办①,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化似乎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公众公益慈善意识的提升,民办公益慈善在能力、透明度、意识等方面的问题也在不断暴露,罗尔事件、“同一天”生日事件、腾讯99公益日刷单事件、亿加互助非法集资事件等,导致公众将争夺公益资源、骗捐、诈捐甚至犯罪与民办公益慈善联系在一起。
与此同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官办慈善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动员、统筹协调的作用,获得了大量公益捐赠,在抗击疫情中表现抢眼,官办公益慈善正在重建认同、重树优势。
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交流探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8期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梁胜江(邹平市农业农村局,山东邹平 256200)摘要: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化服务项目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针对在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面临体系不健全、职能定位及服务主体不明确、基层社会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展开分析,通过从政府方面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的扶持力度,以及壮大基层整体社会化服务经济实力和能力等方式,建立全面覆盖、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社会化服务体系0 引言我国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体系,其主要与家庭式承包为基础,为农业生产的前、中、后期,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深化改革现有服务体系和项目,围绕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重要环节,构建完善、有序、互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
1 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情况及成效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是实现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需求,是未来农产品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种植农户的种植面积不同,其中种植面积大的农户成了服务主体。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对服务架构更加熟悉。
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大田托管等多种针对农业行业的服务项目,对农户的播种、施肥、施药、收获等多个劳动环节进行科学有效指导,帮助农户实现丰产增收的目的,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实行基地化运作,根据工作流程以及当地的耕种模式,分别在培育期、耕种期、管理期以及收获期,展开对农户农业生产的指导和供应,全面实行“六统一”计划,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户获得的经济收益[1]。
对于农业项目分配、扶助资金使用,应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基础。
让各类农业服务的重点群体,接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农机深松整地,其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种植农户,全面接管整地装备、分配整地装备。
从_中国经验_到_中国模式_慈善救助之文化逻辑_经验局限与发展走向
摘要:认识并破解“现代慈善理念和运作模式在中国社会‘水土不服’的现实难题”,关键在于,阐明社会慈善之现代转型所依托的制度结构和文化集丛,理清并增强二者之间的亲和程度与实质关联。
长期以来,现代慈善秉持的公平、公正、平等、效率、开放诸理念在中国社会落地生根却未充分展开,从表层上看,源自基于回报、人情、关系等本土性文化因子的“差序慈善”和基于权力、责任、服从等权威性政治伦理的“政府慈善”的替代和挤压,而从深层上说,在于家庭本位的差序求助、家—国同构的权威主义以及私民社会伦理的抵触和排斥。
我们欲推进转型期中国式慈善救助模式的“创造性转化”,就必须认真考量中国特殊的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求助文化、公私关系对现代慈善理念及其运作模式本土化的影响。
关键词:慈善救助;求助关系;经验局限;融会贯通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0)02-0156-06制度是社会结构在其间被创造与存续、社会行为被型塑的框架,制度由向社会行动者提供稳定性与意义的认知、规范、规则结构与活动构成[1]。
作为助人自助的慈善本身,既关乎行动也涉及价值,受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型塑与支配,慈善行动的选择、意义、使命嵌入并缠结于所处的制度情境之中。
因此,准确把握中国的社会结构、规范体系、制度文化,成为理解现代慈善的普适性与特殊性、全球性与民族性、商业性与公益性之间内在张力的前提。
经历了现代化转换的慈善面孔仍是“恻隐之心”的自然表露和“善有善报”的心理使然吗?如何认识并摆脱“只有慈善行为,没有慈善事业”的中国式慈善困局?怎样实现现代慈善理念在中国本土的创造性转换,根治其水土不服的症状?回答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阐明社会慈善之现代转型所依托的制度结构和文化集丛,理清并增强二者之间的亲和程度与实质关联。
一、求—助关系:民间慈善的文化逻辑与日常实践慈善行为的本质在于奉献爱心、助人自助,这一利他主义的内在特征凝缩于求—助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求—助互动过程得以具体展现,因而,求—助关系处于慈善互动过程的核心地位。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 关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高新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属以上驻肥各单位:为贯彻落实《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5〕16号和鲁政办字〔2015〕192号文件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15〕2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立可持续的公益慈善资源供给体系、全方位的公益慈善政策保障体系、专业化的公益慈善行业自律体系、多层次的公益慈善事业监管责任体系,公益慈善事业对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有力补充,成为加快建设实力肥城、品质肥城、秀美肥城、活力肥城、幸福肥城的重要力量。
(一)全市社会捐赠总额占GDP的比例达到0.05%。
(二)全市发展成立公益慈善组织39家。
各镇街区至少有2家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慈善组织。
(三)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7.9万人,志愿者每年志愿服务时间平均达到24小时以上。
(四)公益慈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实现应公开慈善信息面向社会全部公开。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资源供给体系,打造全民公益慈善。
1.大力弘扬公益慈善文化。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传播媒介,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慈行善举,努力打造“公益肥城、慈善肥城”文化品牌。
市属主要新闻媒体要设立公益慈善专题专栏,预留一定比例的广告播出时间或版面用于公益慈善宣传。
将传播公益慈善文化理念、培养志愿服务精神纳入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增强学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化公益:概念、问题及路径
J o u r n a l of W u h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学生工作大学生社会化公益:概念、问题及路径袁彦鹏,專萍萍,趁涵(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摘要:社会化公益是“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公益理念及实践,以宁波市大学生社会化公益为例,存在着校社志愿者融合低,校际差异显著,媒体整合度不高,组织化程度低等不足,选取随手公益宁波作为典型社会化公益公益组织为案例对象,综合分析得出宁波市社会化公 益应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补足人才短板,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关系资本等方面突破。
关键词社会化公益;大学生公益;公益组织中图分类号:G 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31X (2016) 06-0094-04一、社会化公益内涵及要素构成大学生社会化公益[1]是指在大学生开展公益过 程中,在人员,资源,项目等方面呈现出的一种向社 会寻求资源,同社会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表现为一 种“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理念实践及资源循 环过程。
具体体现为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资源来源 的多样社会化,以及项目需求的社会导向,大学生社 会化公益随着公益民主化、微化和草根化浪潮而来, 一般在新媒体方面应用广泛,同政府、企业、媒体、基 金会等社会主体密切合作,我们把这类大学生公益 的开展方式称为大学生社会化公益。
一般来讲,社会 化公益经历三个阶段,从项目化开始,经过团队化发 展,最后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社会化公益组织。
项目 化阶段主要体现在项目来源的社会化,通过主动或 被动的方式获得社会需求导向的项目,并在项目实 施过程中受到社会化公益的激励,从而持续开展下去,为团队化阶段奠定基础。
团队化阶段是指部分大 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群体结构,开展常态化和定期性的社会化公益项目。
其愿景和项目都具有一定的 随意性,但公益参与和资源的社会化动员已大大加 强。
组织化阶段是社会化开展的高级阶段,具有明确 的组织愿景和组织定位,并针对性的开展公益活动, 更加强调公益的系统性。
政府购买社区社会化服务的三点建议
能 , 社 区 服务 站 ”定 性 为 民办 非企 业 单 织 评估 和 招 、创 投工 作 评 审委 员会 , 建立 实现政府与 居民的互联 互通。
( 作者单位 : 江苏 省泰州市姜堰 区民政局 )
0 2 f 妥善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长期滞站问题
一
确保 社 区公 益项 目落地 准 、覆 盖广 、 成效
三 、加 强 政 府 领 导 , 切 实 保 障 公 共
公”、 “ 一 站式 服务 , 提 高 为 民服 务 水 好、可持续 。
、
理顺 关 系 , 准确 定 位社 区 内部 服 平 。对 确 需社 区组 织完 成 的行 政 工作 , 遵 区组织 承担。二 是拓宽选人 渠道、优化 人员
l 视 点l
0 1 l 政府购买社区社会化服务的三点建议
l 刘吴宸
推 动 政府 购买 社 区社 会化 服 务对 全面 位 , 坚持 公益f f, -  ̄市 场化相融的原 则 , 事承 健全 实施 办 法 , 明确 入 选条 件 、项 目策划 深化 社区建设 、打造社 区多 元服务体系 、促 社 区事 务和社 区服务 , 进一步整 合政府各 部 标准 、方 案 实施 过 程 、评 审标 准 及程 序 进社 区转型升级 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为此 门 在基 层 的办 事 机构 积极 推 进 联 合 办 特 提出以下 三点建议。
务。为此 , 迫切需要 政府、家庭 、社会形成 工作 制 度 , 督 促 家庭 履行 抚 养 义务 , 从 源
合力 , 以专业化 、社会化的理念 , 推动流 浪 头上 防止他们被抛 向街头 。
( 三) 畅 通 出口 , 着 力健 全根 制 。就荆 门而言 , 目前 , 市 区仅 有 的精 神病 医院和 接 纳特 殊 此建议 : 由省 统 筹规 划 , 各 市 救助 管理 站
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其发展趋势
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发展趋势——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确立。
新形势、新问题随之出现,我国政府开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及其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地方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政府职能;地方政府;两重性;发展趋势一绪论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出现。
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发挥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着市场经济的秩序。
作为国家政府职能组成部分的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政府职责和功能的总称,它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法定职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地方政府的作用。
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
从国际上而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增强,对我国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国内部的改革而言,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完善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地方政府必须迅速转变其职能。
特别是加入WTO 后,对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更是提出了高的要求。
如何适应当前社会的变迁在最低改革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问题,而且与我国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有着重大关系。
二地方政府与政府职能(一)地方政府的概念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1]。
它是指除中央政府以外的所有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的各个层级的地域性政府,但不包括联邦成员单位政府;它不是单指地方行政机关,而是指一个政府单位。
(二)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1、政府职能的定义及内容政府职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在实现国家职能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1]。
政府职能反映了政府管理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向,决定了政府的规模和管理方式。